选修4 化学平衡常数
人教版选修4化学平衡常数上课
速率—时间关系图1:
增
V(molL-1S-1) V,正突变
大
反
应 物
V正
浓
V”正 = V”逆
平衡状态Ⅱ
V正= V逆 V’逆 渐变
平衡状态Ⅰ
度
V逆
0
t1 t2
t3
t(s)
V’正>V’逆 平衡正向移动
减
v
小 生
V正
成 物 浓 度
V逆
V’正
V’逆
V’正=V’逆
t
V’正>V’逆 平衡正向移动
(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 Kp),则反应
CK_增_pH_大=_4(_g_)_p_+p__C3__H_HH__2(24O_填··_(pp_g“_)CH_增O2_O_大__”C;O、(g随“)+减着3小H温”2(g度或) “的Δ不H升=变高+ ”2),。06.该2
kJ·mol-1 平衡常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体系压强升高。简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与温度的变化关系:_平__衡__常__数__随__温__度__升_高 __而__变__小__________。
物质 起始投料/mol
A
B
C
D
2
1
2
0
1、某一温度下,在一带有活塞的体积可变的密
闭容器中,可逆反应:N2+3H2 = 2NH3达到平衡, 若向活塞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容器体积减小,则
A.m+n>p+q ΔH<0 C.m+n<p+q ΔH<0
B.m+n>p+q ΔH>0 D.m+n<p+q ΔH>0
【解析】 左图中a点前反应从正反应开始慢慢趋 向平衡,a点时正好达到平衡,a点后,随着温度 升高,C%减小,说明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常数
平衡浓度mol/L: 0.02-x 0.02-x 2x
②求N2、H2的初始浓度。 N2+3H22NH3
反应1摩尔N2同时需3molH2生成2molNH3
N2 + 3H2 2NH3 平衡 3mol·L-1 9mol·L-1 4mol·L-1
初始 (3+2) (9+6)
0
即: 5
15
0
答:K=7.32×10-3,初始[N2]、[H2]为5、15mol·L-1。
K = K1/K2
2CO(g)
K
CO (g) + H2 (g) K1 CO2 (g) + H2 (g) K2
三、化学平衡常数意义
①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反应物转化率也越大。
一般来说,K >105,认为正反应进行得较完全 K <10-5 认为 正反应很难进行(逆反应较完全) 10-5 ≤K ≤ 105 认为是可逆反应
如:N2(g)+O2(g)
2NO(g) K =1×10-30(298K)
这意味着298K时,N2和O2基本上没有进行反应, 反之NO分解的逆反应在该温度下将几乎完全进行,
平衡时NO实际上全部分解为N2和O2。
三、化学平衡常数意义
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只能大致告诉我们一个可 逆反应的正向反应所进行的最大程度,并不能预示 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即速率大,K值不一 定大;
二、书写平衡常数关系式的规则
2、同一反应,系数不同,K值不同
例: N2 (g) + 3 H2 (g)
2NH3 (g)
K1 = 1.60 10 5
1/2N2 (g) + 3/2 H2 (g) NH3 (g)
化学选修IV人教新课标2-3-4化学平衡常数课件(15张)
2NO(g) + O2(g)
2NO2(g)
2NO2(g)
N2O4 (g)
K1 K2 K 3 = K1 K2
2NO(g) +O2(g)
N2O4 (g)
K3
(4)多重平衡规则:方程式呈相加(或相减)关系,则K呈现相乘(或相除)
习题导学
已知反应如下: FeO(s)+CO(g)
Fe(s)+CO2(g)
△H>0
解:
N2 + 3H2
起始浓度 5 15
转化浓度 2
6
平衡浓度 3
9
2NH3 0 4 4
K = C(NH3)2/C(N2) C(H2 ) 3 = 42/(3×93) = 7.3×10-3
当堂巩固
2、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 + H2(g) 关系如下表:
CO(g) +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
CO2(g)+H2(g)
CO(g)+H2O(l) K=c(CO)/[c(CO2) ·c(H2)]
5、平衡常数表达式与方程式的关系
⑴纯液体(如水)和固体不出现在K表达式中
习题导学
5、平衡常数表达式与方程式的关系
⑴纯液体(如水)和固体不出现在K表达式中
写出下列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看看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4、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定量地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
(1) 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也越大。
(2)一般当K>105时,该反应进行得基本完全。
习题导学
写出下列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2SO2+O2 H2+I2 CaCO3(s)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课件2.3.4 化学平衡常数
重难点
情景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讨论探究 (1)利用计算出的平衡常数的数值分析,当温度一定时,平衡常数 的大小有何特点? (2)结合平衡常数表达式分析,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正向反应进行的 程度有何关系?平衡常数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转化率大小有何关系? 探究提示:(1)温度一定,平衡常数一定。 (2)对于一个具体的反应,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 所占的比例越大,它的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 越完全,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重难点
情景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1.化学平衡常数与平衡转化率的关系 (1)对于化学反应mA(g)+nB(g) pC(g)+qD(g),平衡常数 (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通常不计入平衡常 数表达式中)。 A 的初始浓度-A 的平衡浓度 α (A)= × 100% 达到平衡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为 A 的初始浓度 (2)K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反应物 的转化率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浓度、压强等因素有关,对于一个 具体的化学反应,化学平衡常数增大,转化率一定增大,转化率增大, 平衡常数不一定增大。 (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一定温度下,一 个具体的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一定),化学平衡常数只有一个。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4.反应物的转化率
某指定反应物的转化率为
Δ������ ������ 始
× 100%=
������
������ 始
× 100%。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反应C(s)+H2O(g)
CO(g)+H2(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A.K= B.K= C.K=
化学平衡常数教案
化学平衡常数教案【篇一: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平衡常数教案】化学平衡常数【学习目标】:1、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2、运用化学平衡常数对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判断3、运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转化率的计算【学习过程】:[引言]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请完成44页[问题解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一、化学平衡常数1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以系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2、表达式: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g)+ nb(g)pc(g)+qd(g)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k==cpqmn阅读45页表2-7,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平衡常数的意义:(1)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也叫反应的限度)。
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k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得(2)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是否平衡及反应向何方向进行:qc<k ,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c=k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qc>k ,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3)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阅读45页表2-8、2-9,你能得出哪些结论?二、使用平衡常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2、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水(液态)的浓度、固体物质的浓度不写c(s)+h2o(g)fe(s)+co(g)co(g)+h2(g),fe(s)+co2(g),3、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例如:n2(g)+3h2(g)2nh3(g)的平衡常数为k1,1/2n2(g)+3/2h2(g)衡常数为k2,nh3(g)1/2n2(g)+3/2h2(g)的平衡常数为k3;写出k1和k22写出k2和k3写出k1和k3转化率越大,反应越完全!四、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阅读46页例1和例2。
选修4化学平衡常数
第三课时化学平衡常数定温度下的可逆反应m A(g) + nB(g) pC(g) + qD(g)达平衡后,K =::;2•化学平衡常数K只受温度的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3. K值越大,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进行的越完全,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
I 化学平衡常数[自学教材填要点]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 生成物浓度幕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幕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2. 表达式c p Ccq D对于可逆反应:mA(g) + nB(g) pC(g) + qD(g) : K =而厂yD C A C B3. 特点K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师生互动解疑难](1) 各物质的浓度指平衡时的物质的量浓度,指数为该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同一化学反应,由于化学方程式书写不同,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不同。
(2) 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可看做“ 1而不代入公式。
(3) 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①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
②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反应,平衡常数也会改变。
女口N2+ 3H2 2NH3, K = a 则有:2NH3 N2 + 3H2, K'= 1/a。
1 3 〃 12N2+ 2H2 NH3, K〃= a2。
1 . (2011江苏高考)在一定条件下,SO2转化为SO3的反应为:2SO2(g) +02(g) 2SO3(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________ 。
解析:依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书写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
答案:,/ c2 SO3K — 2 c2 SO2 c O2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1.[自学教材填要点]1.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K值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所占的比例越大_ 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的转化率越大;反之,就越不完全,转化率就越小。
【原创】化学化学平衡常数
676 1.88×104
773 2.99×103
CO(g)+H2O (g)
CO2 (g)+ H2 (g) (正反应吸热)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T/K
373
473
573
676
773
K
1.86×10-5 2.2 ×10-4 3.8 ×10-3 3.27×10-2
0.15
4.平衡常数的意义
K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K值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越完全), 反之K越小,反应越不完全。 当K>105时,则认为完全反应。
卤化氢生成反应的平衡常数(25℃)
化学方程式
H2+F2 H2+Cl2 H2+Br2
H2 +I2
2HF 2HCl 2HBr 2HI
平衡常数K 6.5×1095 2.57×1033 1.91×1019 8.67×102
5.K的应用--平衡的判断
可逆反应,不是处在平衡状态,就是在去往平衡状态的路上
对于 aA(g)+ bB(g)
CO2(g) + H2(g)
c0 /mol·L-1 0.200 Δc/mol·L-1 x
0.200 x
0
0
x
x = 0.100
ct/mol·L-1 0.200-x 0.200-x x
x
0.200 = 1.00
K=
c(CO2) ·c(H2) c(CO) ·c(H2O)
=
x2
(0.200-x)(0.200-x) = 1
cC(g) + dD(g)
K
cc (C) cd (D) ca (A) cb (B)
浓度商:QC
=
cC (C)·cd (D) ca (A)·cb (B)
选修4平衡常数整合课
①c(H+ ) ③Ka(醋酸)
② c(OH–) ④c(CH3COO–)
【例题3】一定温度下,水存在H2O ⇌ H++OH-
ΔH>0的平衡,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B )
A.向水中滴入少量稀盐酸,平衡逆向移动,Kw减小 B.将水加热,Kw增大,pH减小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 c(H+)降低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钠,c(H+)=10-7 mol·L-1, Kw不变
D. Fe(OH)3、Cu(OH)2分 别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
【例题9】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
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加入Na2SO4可以使 溶液由a点变到b点
B. 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 由d点变到c点
C. d点无BaSO4沉淀生 成
D. a点对应的Ksp大于c 点对应的Ksp
0.108 0.108 K
0.7842
【例题1】在一个体积为2 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加入 0.5 mol CaCO3,发生反应CaCO3(s) ⇌CaO (s)+ CO2(g),测得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温度的变 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A表示CO2的平衡浓度与 温度的关系曲线,B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 时间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曲线。请按要求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正反应为_吸_____ 热反应,温度为T5 ℃时, 该反应耗时40 s达到平衡, 则 T5℃ 时 , 该 反 应 的 平 衡 常数数值为__0_._2_0___。
K=c(CO2)
(2)如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该反应__b_c_ (选
填编号)。 a.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在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在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
例题 : 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如下:
FeO(s)+CO(g)
Fe(s)+CO2(g) ;△H>0
其平衡常数可表达为: K=c(CO2)/c(CO),已知 1100℃,K=0.263
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 c(CO)=0.1mol/L,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 处于平衡状态_______(填“是”或“否”), 此时化学反应向
CO(g)+H2O(l) CO(g)+H2(g)
6.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1)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及反应方向 对于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的任意时刻,反应物的 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有如下关系:
叫该反应的浓度商
(1)QC<K ,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2)QC=K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3)QC>K ,反应向逆方向进行
c 2(HI)
c(H2) ·c(I2)
的值,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
(1)温度不变(保持457.60C)时, c2(HI) 为常数,用 K
表示,K = 48.74;
c(H2) ·c(I2)
(2)常数K与反应的起始浓度大小无关;
(3)常数K与正向建立还是逆向建立平衡无关即与平衡 建立的过程无关。
四、化学平衡常数
CO2 (g) +H2 (g) 800℃ K
= 1.0 ;求恒温恒容体系中,用c(CO):c(H2O)=1:1或
1:4开始,达到平衡时CO和H2O(g)的转化率。
c(CO) : c(H2O) = 1:1 时
CO + H2O CO2 + H2
起始c 1 1
00
转化c -x -x +x +x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常数
n(x)+n(y)=n(z),则Y的转化率为
.
练习7、在温度和压强不变时,将1体积N2O4分解:
N2O4
2NO2 并达到平衡,混合气体变为1.4体积,
求: N2O4的分解率。
40%
目标定位 知识回顾
主目录
学习探究
自我检测
2 0.01135 0.00904
0
0.00356
0.00125
0.01559
48.61
3 0.01201 0.008403
0.0
0.00458 0.0009733 0.01486
49.54
4
0
0
0.01520 0.001696 0.001696 0.01181
48.48
5
0
0
0.01287 0.001433 0.001433 0.01000
(1)K的表达式为:
(2)该反应为 吸热 反应(“吸热”或“放热”)
(3)若c(CO2).c(H2)=c(CO).c(H2O), 此时温度为 830℃ (4)为使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b_c____
a.分离出CO b.升高温度 c.增大H2浓度 d.加催化剂
目标定位 知识回顾
48.71
6
0
0
0.03777 0.004213 0.004213 0.02934
48.81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
c2 (HI )
为常数, 用K表示;
c(H2) • c(I2)
1、温度不变,K为常数
2、常数K与反应的起始浓度无关
3、常数K与正向建立还是逆向建立平衡无关, 即与平衡的过程无关
3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常数一、地位和作用《化学平衡常数》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三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公式、表达时的注意事项、意义、应用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来理解化学平衡常数,学会利用数据分析和解决化学平衡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总结规律。
所以说,化学平衡常数在本章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对化学平衡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另一方面学好化学平衡常数的知识对后续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探究具有指导作用。
同时,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生可以基本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为有关化学平衡问题的数据处理方面提供一个新的解题方向。
因此,化学平衡常数在整个第二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第二章的内容又是全书的教学重点,所以平衡常数的知识也是本书的重点之一。
不仅如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竞争意识、问题意识、分析处理数据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对于学生在日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更好的处理繁杂的化学数据、解决复杂的化学事件、建立良好的团队精神、具备更高的科学素养具有极大的帮助,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正确的态度进行化学学习,建立对化学世界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已经经历了一年高中学习的学生而言,他们基本上具备了较强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介绍平衡常数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方面的知识,初步掌握了化学平衡中有关反应速率、浓度等的计算方法。
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这些知识就是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具备的‚先行组织者‛,化学平衡常数的学习要以此为基础,注意新知识和‚先行组织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深化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学生从定量的角度更好理解化学平衡的知识。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 第2章第2节第1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 课件(38张)
(2)此时,Q=c CHc3OCCHH3O3H·c2H2O=
1.2
mol·L-1 × 0.6 0.4 mol·L-
mol·L- 12
1
=
4.5<K,
所以反应向正反应 方向进行。
题组一 对化学平衡常数的理解
1.在相同 的温度下,已知反应 :① N2 (g)+ O2 (g)
2NO(g)
的平衡常数 K=3.84×10-31;②2SO2(g)+O2(g)
相对应。
2.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K值越 大,说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所占的比例越大,正反应进行 的程度越大;K值越小,表示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一 般地说,K>105时,该反应进行基本完全。 3.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因素 化学平衡常数是化学反应的特性常数,K只受温度影响,与 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每一个具体反应(除固相 反应),在一定温度下,有一个K值。温度升高,K吸增大, K放减小,温度降低,K吸减小,K放增大。
已知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可以通过 CH3OH
分 子间脱 水制得 : 2CH3OH(g)
CH3OCH3(g) + H2O(g)
ΔH=23.5 kJ·mol-1。在 T ℃,恒容密闭容器中建立上述平衡,
体系中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CH3OCH3][H2O] (1)该条件下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 K=___[_C_H__3O__H_]_2_。在 T ℃时, 该 反 应 的 平 衡 常 数 为 _______5_____ , 达 到 平 衡 时 n(CH3 OH)∶ n(CH3OCH3 )∶ n(H2O)= __2_∶__5_∶__4__。
2.基本解题思路 (1)列出各物质的起始量。 (2)设某物质的转化量,并据此表示出其他物质的转化量。 (3)根据起始量和转化量,列出各物质的平衡量。 (4)列式计算求反应物的转化率、平衡常数等。 [特别提醒] 初始浓度、平衡浓度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无关, 但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各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之比。
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
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一1、化学平衡常数1对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生成物浓度的系数次方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系数次方的乘积之比为一常数,该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用符号K表示。
2平衡常数K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即反应限度,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可以进行得越完全。
3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
对于给定的可逆反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4借助平衡常数,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到平衡状态:当反应的浓度商Qc与平衡常数Kc 相等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反应的平衡转化率1平衡转化率是用转化的反应物的浓度与该反应物初始浓度的比值来表示。
如反应物A的平衡转化率的表达式为:αA=2平衡正向移动不一定使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提高。
提高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另一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提高。
3平衡常数与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之间可以相互计算。
3、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温度的影响升高温度使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使化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平衡常数实现的。
2浓度的影响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温度一定时,改变浓度能引起平衡移动,但平衡常数不变。
化工生产中,常通过增加某一价廉易得的反应物浓度,来提高另一昂贵的反应物的转化率。
3压强的影响ΔVg=0的反应,改变压强,化学平衡状态不变。
ΔVg≠0的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态物质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4勒夏特列原理由温度、浓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可得出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浓度、压强、温度等平衡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4、化学反应是怎样进行的1基元反应:能够一步完成的反应称为基元反应,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是分几步完成的。
2反应历程:平时写的化学方程式是由几个基元反应组成的总反应。
总反应中用基元反应构成的反应序列称为反应历程,又称反应机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常数(课件)
5.在一定温度时,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 衡状态时,生成物平衡浓度的幂之积与反应物 平衡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 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 6.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化学平衡状态 时,某一反应物消耗量占该反应物起始量的质量 分数,叫该反应物的转化率。公式:a=△c/c始 ×100%
3.在373K时,把0.5molN2O4气体通入为5L的真 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棕色,反应进行到2s时, N2O4的浓度为0.02mol/L,在60s时,体系已达到平 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下列说法 D 正确的是 _ A. 前2s,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度 为0.01mol/(L· s) B. 在2s时体系内压强为开始时压强的1.1倍 C. 在平衡体系内含N2O40.25mol D. 平衡时,如果压缩容器体积,则可降低N2O4的 转化率
二、选择题
1.对于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可逆 C 反应 达平衡的标志是_ A. B. C. D. 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混合气的平均分子量一定 生成n mol H2同时生成2n mol HI v(H2)=v(I2)
2.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 2A(g)+B(g) 2C(g)达到平衡时,A、B和C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2 mol和4 mol,保持温 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 C 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_ A. 均减半 C. 均增加1mol B. 均加倍 D. 均减少1mol
课堂小结
1.化学反应具有方向性。一些化学反应进 行的结果,反应物能完全变为生成物,即反应 能进行到底。这种反应就是不可逆反应。 2.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 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把 从左向右的过程称为正反应;从右向左的过程 称为逆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1.一定温度下的可逆反应m A(g)+n B(g)p C(g)+q D(g)达平衡后,K =c p (C )·c q (D )c m (A )·c n (B )。
2.化学平衡常数K 只受温度的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3.K 值越大,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进行的越完全,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
化学平衡常数[自学教材·填要点]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2.表达式对于可逆反应:m A(g)+n B(g)p C(g)+q D(g):K =c p (C )·c q (D )c m (A )·c n (B )。
3.特点K 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师生互动·解疑难](1)各物质的浓度指平衡时的物质的量浓度,指数为该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同一化学反应,由于化学方程式书写不同,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不同。
(2)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可看做“1”而不代入公式。
(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①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
②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反应,平衡常数也会改变。
如N 2+3H 22NH 3,K =a 则有:2NH 3N 2+3H 2,K ′=1/a 。
12N 2+32H 2NH 3,K ″=a 12。
1.(2011·江苏高考)在一定条件下,SO2转化为SO3的反应为:2SO2(g)+O2(g)2SO3(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
解析:依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书写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
答案:K=c2(SO3)c2(SO2)·c(O2)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自学教材·填要点]1.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K值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所占的比例越大,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的转化率越大;反之,就越不完全,转化率就越小。
2.计算转化率依据起始浓度(或平衡浓度)和平衡常数可以计算平衡浓度(或起始浓度),从而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3.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利用平衡常数可从定量的角度解释恒温下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对于可逆反应m A(g)+n B(g)p C(g)+q D(g)在任意状态下,生成物的浓度和反应物的浓度之间的关系用Q c(浓度商)=c p(C)·c q(D)c m(A)·c n(B)表示,则:当Q c=K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当Q c<K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当Q c>K时,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师生互动·解疑难](1)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各物质的浓度必须是平衡状态下的浓度,不能用任一时刻的浓度值。
(2)化学平衡常数不表示反应的快慢,即化学反应速率快,K值不一定大。
(3)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会改变平衡常数。
2.判断正误(正确打“√”,错误打“×”)。
()(1)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生成物浓度用平衡浓度。
()(2)对于一个可逆反应,平衡正向移动时,平衡常数一定增大。
()(3)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4)平衡常数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而与浓度、压强、催化剂等无关。
()(5)从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推断一个反应的进行程度。
( ) 答案:(1)× (2)× (3)× (4)√ (5)√主题1:可逆反应:C(s)+CO 2(g)2CO(g)在一定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的表达式怎样表示?甲 依据平衡常数K 的概念可知:K =c 2(CO )c (C )·c (CO 2)乙甲同学书写的不正确,应为K =c 2(CO )c (CO 2)丙乙同学书写的正确,因为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可看作“1”而不必出现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主题2: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因素有哪些?甲化学平衡常数K 只与体系的温度有关,与反应物、生成物的起始浓度无关,只要温度不变、K 值不变 乙 升高温度,吸热反应的K 值增大,放热反应的K 值减小 丙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K 值不变化学平衡常数及其应用[例1] (2011·潍坊期末质检)已知Fe(s)+CO 2(g)FeO(s)+CO(g) ΔH =a kJ/mol ,平衡常数为K ;测得在不同温度下,K 值如下:温度/℃ 500 700 900 K1.001.472.40(1)若5002________。
(2)方程式中的a ________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700℃上述反应达到平衡,要使得该平衡向右移动,其他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序号)A .缩小反应器体积B .通入CO 2C .升高温度到900℃D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解析] (1)设500℃时CO 的平衡浓度为x mol/L ,则 Fe(s)+CO 2(g)FeO(s)+CO(g)起始: 2 0 变化: x x 平衡: 2-x x 则K =c (CO )c (CO 2)=x2-x =1,解得x =1。
故CO 的平衡浓度为1 mol/L 。
(2)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K 值越大,推知温度升高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故此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a 大于0。
(3)A 项缩小反应器体积,平衡不移动,错误;B 项通入CO 2,平衡向右移动,正确;C 项升高温度时,平衡向右移动,正确;D 项使用催化剂不会使平衡发生移动,错误。
[答案] (1)1 mol/L (2)大于 (3)BC利用平衡常数K 判断反应热效应的方法(1)升高温度K 值增大→正反应为吸热反应K 值减小→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2)降低温度K 值增大→正反应为放热反应K 值减小→正反应为吸热反应1.(2011·厦门模拟)I 2在KI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 2(aq)+I -(aq)I -3(aq)。
测得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t /℃ 5 15 25 35 50 K1 100841680533409A .反应I 2(aq)+I -(aq)I -3(aq)的ΔH >0B .利用该反应可以除去硫粉中少量的碘单质C .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苯,平衡不移动D .25℃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 固体,平衡常数K 小于680解析:根据表中数据,温度升高时,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 <0,A 错;向混有碘单质的硫粉中加入含有I -的溶液,碘单质能溶解,B 对;向平衡体系中加入苯,I 2能溶于苯,c (I 2)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错;25℃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由于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D 错。
答案:B平衡常数与转化率的相关计算[例2] (2011·广东高考,节选)将等物质的量的CH 4和H 2O(g)充入1 L 恒容密闭反应器,发生反应:CH 4(g)+H 2O(g)CO(g)+3H 2(g),某温度下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 =27,此时测得CO 的物质的量为0.10 mol ,求CH 4的平衡转化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 CH 4(g)+H 2O(g)CO(g)+3H 2(g)起始: n n 0 0 转化: 0.1 0.1 0.1 0.3 平衡: n -0.1 n -0.1 0.1 0.3 K =0.1×(0.3)3(n -0.1)2=27,n =0.11 mol 。
转化率=(0.1 mol÷0.11 mol)×100%=91%。
[答案] 91%(1)代入平衡常数K 表达式的各浓度一定是某一温度下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平衡浓度。
(2)转化率计算的三个公式:①转化率=反应物的转化浓度反应物的起始浓度×100%;②转化率=反应物的转化物质的量反应物的起始物质的量×100%;③转化率=气体反应物转化的体积气体反应物起始体积×100%。
2.在一定温度下,反应12H 2(g)+12X 2(g)HX(g)的平衡常数为10。
若将1.0 mol 的HX(g)通入体积为1.0 L 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 )A .5%B .17%C.25% D.33%解析:考查“始、变、平”模式和平衡常数。
12H2(g)+12X 2(g)===HX(g)始00 1 mol/L变x x2x平x x1-2x1-2xx12·x12=10解之得x=112,得出HX的分解率为:2x1=16≈17%。
答案:B[随堂基础巩固]1.(2011·济南模拟)下列关于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表示,生成物浓度用平衡浓度表示B.化学平衡常数较大的可逆反应,所有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大C.可以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D.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有关解析:平衡常数中的浓度都是平衡浓度,它仅受温度的影响,A、D错误;其大小可以描述反应的限度,C正确;转化率不但受平衡常数的影响,而且还受自身起始浓度及其他物质浓度的影响,B错误。
答案:C2.关于C(s)+H2O(g)CO(g)+H2(g)的平衡常数书写形式,正确的是()A.K=c(C)·c(H2O)c(CO)·c(H2)B.K=c(CO)·c(H2)c(C)·c(H2O)C.K=c(CO)·c(H2)c(H2O)D.K=c(H2O)c(CO)·c(H2)解析:依据平衡常数的概念可书写出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但固体C不出现在表达式中。
答案:C3.某温度下,反应2A(g)+B(g)2C(g)的平衡常数K1=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C(g)2A(g)+B(g)的平衡常数K 2为( )A .2 500B .50C .0.02D .0.002 解析:对反应2A(g)+B(g)2C(g)的平衡常数K 1=c 2(C )c 2(A )·c (B ),而同一温度下,反应2C(g)2A(g)+B(g)的平衡常数K 2=c 2(A )·c (B )c 2(C )=1K 1=0.02。
答案:C4.在相同的温度下,已知反应:①N 2(g)+O 2(g)2NO(g)的平衡常数K =3.84×10-31;②2SO2(g)+O 2(g)2SO 3(g)的平衡常数K =3.1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