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神经源性肠道的康复评定与处理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PPT课件
12
解剖生理
自主神经系统
13
临床评估
01 病史 02 症状 03 体征 04 辅助检查
14
临床评估
病史 ✓ 发病情况 ✓ 既往大便情况 ✓ 用药史
15
临床评估
症状
✓ 便秘/大便失禁 ✓ 开始时间 ✓ 持续时间 ✓ 加重/缓解因素
16
体征
视诊
临床评估
听诊
叩诊
触诊
17
临床评估
腹部膨隆
腹部凹陷
3
定义
便秘
大便失禁
4
流行病学
David X.BRADDOM’S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M].20158:236.
解剖生理
6
解剖生理
结肠运动
✓ 袋装往返运动 ✓ 分节/多袋推进 ✓ 蠕动/集团蠕动
7
解剖生理
蠕动 8
解剖生理
大肠排便
粪便进入直肠 感受器
18
临床评估
听诊
✓ 右下腹 ✓ 4-5次/分 ✓ 活跃 亢进 ✓ 减弱 消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9
临床评估
叩诊
✓ 左下腹始 逆时针 ✓ 鼓音 ✓ 缩小 ✓ 扩大
20
临床评估
触诊 ✓ 腹壁紧张度 ✓ 乙状结肠粪块
21
临床评估
直肠检查
✓ 左侧卧位 ✓ 耻骨直肠肌张力 ✓ 感觉 ✓ 随意收缩/放松
22
临床评估
直肠动力学检查 ✓ 排泄力 ✓ 抵抗力
31
康复治疗
运动疗法
腹部按摩 ✓ 顺时针 ✓ 逆时针
32
康复治疗
运动疗法 ✓ 盆底肌训练
神经源性肠的护理PPT课件
预防压疮:定期翻身,保持皮肤干燥
预防便秘:鼓励患者多喝水,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
预防肺部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吸烟
预防尿潴留:鼓励患者多喝水,定时排尿
预防深静脉血栓:鼓励患者多活动,穿弹力袜
4
评估指标
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程度
01
患者意识状态
02
患者营养状况
03
患者心理状况
04
患者家庭支持情况
05
呼吸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腹式呼吸等训练,以增强呼吸功能
01
排便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排便训练,如定时排便、按摩腹部等
02
饮食指导:指导患者进行饮食调整,如增加纤维素摄入、减少刺激性食物等
03
心理辅导: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以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康复效果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感染: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破损
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运动锻炼: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体质
作息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饮食调整:增加纤维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
D
C
B
A
E
心理护理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不良刺激
学会放松和减压,保持身心健康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理平衡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支持
04
症状和诊断
B
D
A
C
症状:腹痛、腹胀、便秘、腹泻、排便困难等
鉴别诊断: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肠道功能障碍
诊断: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诊断标准:符合神经源性肠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抗抑郁药物等
神经源性直肠的康复PPT课件
以及与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系统状况和患者需求相一致。
✓肠道管理使用的方法和需要的药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神经损伤水平、
参考文献
[1]樊晓晨,朱昭锦,韩吉龙,郭浩,朱毅. 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 道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 医结合杂志,2021,27(13):1469-1473. [2]张文豪,杨德刚,李建军,杨明亮,杜 良杰,顶峰,刘长彬,徐珮珮,郭韵,张洁, 秦川,张超.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 道功能障碍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
致骶髓内排便反射中心过度活泼,这可能被
躯侵入体性感技觉术:信功号能的性神输经入电所刺激改Pr变ax。is 电FES刺激、非侵
分 入系统性磁刺激骶神经根诱导脊髓损伤患者排便,
型
可术等应用于治硬疗膜便外或失骶禁神。经前特根别电是极植对入合并外周神 经损伤的患者应该作为主要治疗措施。
非侵入性腹带刺激技术:外周外表神经刺激
积足够数量时〔约300克左右〕对肠壁产生一定压力, 刺激肠壁感受器,冲动经盆神经、腹下神经传入至骶髓 (S2-4)的排便中枢,引发短暂的直肠收缩;同时冲动上 传至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对来自环境和个体生理需要的 输入信息进行综合,而产生便意。如周围环境允许,大 脑皮层即发出冲动,通过深吸气、收缩膈肌增加胸腔压 力,收缩腹壁增加腹内压,同时大脑皮层发出下传信号 兴奋脊髓排便反射,通过兴奋S2-4的副交感神经抑制盆 底肌肉和肛门外括约肌收缩、增加直肠收缩的强度和持 续时间,肛门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松弛,盆底下降, 直肠肛门角变直,肛管阻力减小,使粪便排出体外。
SCI后排便障碍发生机制
• 脊髓损伤后,大脑皮层与S2-4的副交感神经的联
系中断,神经传导功能受损,大脑对骶髓排便中 枢的控制机能丧失,排便活动失去大脑皮层的控 制,排便行为只有通过脊髓反射来进行。如果排 便反射弧的某个环节被破坏,如腰骶段脊髓或阴 部神经受损伤,肛管直肠环断裂等,就会导致排 便反射障碍,产生大便失禁。
✓肠道管理使用的方法和需要的药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神经损伤水平、
参考文献
[1]樊晓晨,朱昭锦,韩吉龙,郭浩,朱毅. 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 道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 医结合杂志,2021,27(13):1469-1473. [2]张文豪,杨德刚,李建军,杨明亮,杜 良杰,顶峰,刘长彬,徐珮珮,郭韵,张洁, 秦川,张超.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 道功能障碍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
致骶髓内排便反射中心过度活泼,这可能被
躯侵入体性感技觉术:信功号能的性神输经入电所刺激改Pr变ax。is 电FES刺激、非侵
分 入系统性磁刺激骶神经根诱导脊髓损伤患者排便,
型
可术等应用于治硬疗膜便外或失骶禁神。经前特根别电是极植对入合并外周神 经损伤的患者应该作为主要治疗措施。
非侵入性腹带刺激技术:外周外表神经刺激
积足够数量时〔约300克左右〕对肠壁产生一定压力, 刺激肠壁感受器,冲动经盆神经、腹下神经传入至骶髓 (S2-4)的排便中枢,引发短暂的直肠收缩;同时冲动上 传至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对来自环境和个体生理需要的 输入信息进行综合,而产生便意。如周围环境允许,大 脑皮层即发出冲动,通过深吸气、收缩膈肌增加胸腔压 力,收缩腹壁增加腹内压,同时大脑皮层发出下传信号 兴奋脊髓排便反射,通过兴奋S2-4的副交感神经抑制盆 底肌肉和肛门外括约肌收缩、增加直肠收缩的强度和持 续时间,肛门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松弛,盆底下降, 直肠肛门角变直,肛管阻力减小,使粪便排出体外。
SCI后排便障碍发生机制
• 脊髓损伤后,大脑皮层与S2-4的副交感神经的联
系中断,神经传导功能受损,大脑对骶髓排便中 枢的控制机能丧失,排便活动失去大脑皮层的控 制,排便行为只有通过脊髓反射来进行。如果排 便反射弧的某个环节被破坏,如腰骶段脊髓或阴 部神经受损伤,肛管直肠环断裂等,就会导致排 便反射障碍,产生大便失禁。
第六节神经源性肠道的康复评定与处理PPT课件
2.下运动神经元病变
• 由支配肛门括约肌的下运动神经元或外周神经病 变引起 • 多见于圆锥或马尾神经病变、多发神经病、盆腔 手术等 • 主要表现为: –脊髓排便反射消失,无便意;肛门括约肌静息 张力降低 –结肠运转时间显著延长,从而出现排便困难 –直肠肛门协调运动受损,腹压增加时会出现 “漏粪”现象。
–检查肛门周围皮肤的触觉及针刺觉; –通过直肠指检,评估外扩约肌的张力等
11
3.辅助检查
• 腹部平片与结肠镜、肛镜等内镜检查等:
–有无肠道结构性异常
• 直肠动力学检查
–肛管直肠测压了解肛管直肠内的压力以及结肠 运动;
• 肛门外括约肌肌电图检查
–了解支配该肌肉的运动神经有无失神经现象
• 盐水灌肠实验:
形运动并缓慢牵伸肛管,诱导排便反射。
17
3.腹部按摩
• 作用
–能增强直肠蠕动动力 –缩短结肠通过时间 –促进感觉反馈传入和传出 –减轻腹胀,增加每周的大便次数
• 方法
–可从盲肠部位开始,顺着结肠的走行,沿 顺时针方向走行,每天至少15分钟
18
4.排便体位
• 可采用使肛门直肠角增大的体位,即蹲位或者坐
位
–此时重力作用可使大便易于通过
–也易于增加腹压,有益于提高患者自尊、减少
护理工作量、减轻心脏负担 ;
• 若不能取蹲、坐位,则以左侧卧位较好
19
4.排便体位
• 脊髓损伤的患者
–可使用辅助装置协助排便
• 辅助装置包括:
–一站立台和一改良马桶 –站立台可减轻脊髓损伤患者的便秘;
• 如果使用具有视觉反馈装置的改良冲水马桶 装置可以显著减少排便的护理时间
9
2.体格检查
• 精神状态:
神经源性肠的康复护理PPT课件
大便的形成和排泄
大便的形成和排泄
结肠:吸收水分和盐类,推 进粪便前进
乙状结肠:固态粪便形成
直肠:储存粪便、感受扩张、 察觉粪质
大便的形成和排泄
A:准备阶段 耻骨直肠肌、内外肛门括约肌 收缩 B:开始阶段 肛门括约肌及外括约肌松弛。 肛提肌、腹部肌肉、膈肌收缩 C:完成阶段 内外括约肌松弛。直肠收缩
• 了解有无使用直肠刺激、计划外排便、使用诱发排便的食物及 影响肠道功能的药物史等
• 评估肠道症状对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参与能力的影响
体格检查
精神状态 了解患者的神志及精神状态 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运动、感觉功能检查 评估患者的肌力、肌张力及感觉,SCI患者应确定运动和感觉受
损的平面程度。
1、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导致的肠道功能障碍 2、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导致的肠道功能障碍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
• 多见与圆锥以上的脊髓损伤患者 • 脊髓与结肠之间的反射弧没有中断,保留了神经反射功能 • 主要表现:
1、机械性刺激结肠或直肠可诱发脊髓排便反射,但感受便意的 能力下降
2、肛门括约肌的静息张力增加,直肠肛门协调性受损,结肠通 过时间延长,常导致患者便秘和腹胀 当病变发生在L2-L4节段,排便抑制受损
二、促进直结肠反射的建立
手指直肠刺激可缓解神经肌肉痉挛,诱发直肠肛门反射,促进结肠尤其是 降结肠的蠕动 具体操作: 1、食指或中指戴指套,涂润滑油,缓缓插入直肠 2、在不损坏直肠粘膜前提下,沿直肠壁做环形运动
并缓慢牵伸肛管,诱导排便反射 3、刺激时间:持续1分钟/次,间隔2分钟可再次进行
三、腹部按摩
➢ 若不能取蹲、坐位,则以左侧卧位较好
四、排便体位(二)
脊髓损伤 可使用辅助装置协助排便
常用康复护理技术—神经源性肠道护理技术(康复护理课件)
神经源性肠道护理技术
பைடு நூலகம்肠道功能训练★
➢合理安排饮食:多水和纤维素,少油和高蛋白 ➢定时排便:既往习惯 ➢促进直结肠反射:手指直肠刺激,持续1分钟间歇2分钟 ➢排便体位:蹲或坐,左侧卧 ➢指导腹部按摩: 三指环形按摩,5-10分钟/次,2次/日 ➢指导腹肌运动: 深吸气,下腹用力,排便动作 ➢指导盆底肌肉运动 :平卧,下肢并拢屈膝轻抬臀,缩肛、提肛10-20次/组,4-6组/日
谢谢观看!
神经源性肠道护理技术
神经源性肠道护理技术
案例
患者,截瘫。双乳头上3CM以下感觉运动丧 失,双上肢肌力3级。诉排便困难,7-10天 排便一次。肛门指诊发现肛门括约肌紧张, 肛管内大便嵌塞,肛周反射正常。问题:该 患者为何种 肠道障碍类型?如何护理?
神经源性肠道护理技术
肠道护理技术的概述
➢应用:各种原因导致的神经源性大肠 ➢目的:降低便秘和大便失禁发生率 ➢降低药物依赖性 ➢帮助建立胃结肠反射、直结肠反射、直肠肛门反射 ➢帮助建立排便规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神经源性肠道护理技术
肠道功能训练
➢腹部按摩 : 自右向左沿着患者的结肠解剖位置
(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 方向,做顺时针环状按摩。
神经源性肠道护理技术
肠道功能训练
➢注意事项: 尽早开始 主动有预见性的干预,避免功能障碍加重 膳食纤维促进肠蠕动,初次每天不应少于15g 手指直肠刺激易引起自主神经反射,观察血压、体征 灌肠者注重观察,预防并发症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定时排便制度 2.促进直结肠反射的建
立 3.腹部按摩 4.排便体位 5.饮食管理
6. 灌肠 7. Brindley型骶神经前
根(S1~S4)刺激 8. 药物治疗 9. 外科治疗
10.其他治疗措施
15
1.定时排便制度
• 参照患者既往的习惯安排排便 时间
• 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 • 通过训练逐步建立排便反射 • 也可每日早餐后进行排便,因
• 专项检查:
–检查肛门周围皮肤的触觉及针刺觉; –通过直肠指检,评估外扩约肌的张力等
12
3.辅助检查
• 腹部平片与结肠镜、肛镜等内镜检查等:
–有无肠道结构性异常
• 直肠动力学检查
–肛管直肠测压了解肛管直肠内的压力以及结肠 运动;
• 肛门外括约肌肌电图检查
–了解支配该肌肉的运动神经有无失神经现象
• 盐水灌肠实验:
• 方法
–可从盲肠部位开始,顺着结肠的走行,沿 顺时针方向走行,每天至少15分钟
18
4.排便体位
• 可采用使肛门直肠角增大的体位,即蹲位或者坐 位 –此时重力作用可使大便易于通过 –也易于增加腹压,有益于提高患者自尊、减少 护理工作量、减轻心脏负担 ;
• 若不能取蹲、坐位,则以左侧卧位较好
19
4.排便体位
21
5.饮食管理
• 饮食需避免刺激性食物 • 可适量摄入亲水性食物,从而增加粪便容积
和流动次性,缩短结肠通过时间 • 也可摄人适量的液体(不含酒精、咖啡、利
尿剂等)
22
6.灌 肠
• 小剂量药物灌肠
– 15分钟后即会出现肠蠕动 – 可减少自主神经过反射的发生 – 适用T6以上的SCI患者
• 灌肠后痔的发生率较高
• 评估肠道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 参与能力的影响
10
2.体格检查
• 精神状态:
–了解患者的神志及精神状态 –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 运动、感觉功能检查:
–评估患者的肌力、肌张力及感觉,SCI患者应确 定运动和感觉受损的平面和程度
11
2.体格检查
• 反射检查:
–最常用的是球海绵体反射、提睾反射、肛门皮 肤反射,可以帮助确定损伤的平面
• 经常灌肠可导致灌肠依赖、肠穿孔、结肠 炎、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
23
6.灌 肠
• Christensen 等发现利用具有节制功能的 导管装置进行灌肠,可增强排便控制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
• 具体操作为:
– 将导管插入直肠,在给药时在肛门附近利用 气囊固定导管使其不易脱出,给药结束后放 气囊,将导管拔出
• 多见于圆锥以上的脊髓损伤患者
• 脊髓与结肠之间的反射弧没中断,保留了神经反射 调节功能
• 主要表现为:
–机械性刺激结肠或直肠可诱发脊髓排便反射,但 患者感受便意的能力下降;
–肛门括约肌的静息张力增加,直肠肛门协调性运 动受损,结肠通过时间延长,常导致患者便秘和 腹胀
–当病变发生在L2-L4节段,排便抑制受损,肛门 内、外括约肌均舒张,由结肠集团运动产生排便
为此时胃结肠反射最强。
16
2.促进直结肠反射的建立
• 手指直肠刺激可缓解神经肌肉痉挛,诱发直肠 肛门反射,促进结肠尤其是降结肠的蠕动
• 具体操作: –食指或中指戴指套,涂润滑油,缓缓插入 直肠 –在不损伤直肠粘膜前提下,沿直肠壁做环 形运动并缓慢牵伸肛管,诱导排便反射。
17
3.腹部按摩
• 作用
–能增强直肠蠕动动力 –缩短结肠通过时间 –促进感觉反馈传入和传出 –减轻腹胀,增加每周的大便次数
• 脊髓损伤的患者
–可使用辅助装置协助排便
• 辅助装置包括:
–一站立台和一改良马桶 –站立台可减轻脊髓损伤患者的便秘;
• 如果使用具有视觉反馈装置的改良冲水马桶 装置可以显著减少排便的护理时间
20
5.饮食管理
• 粗纤维饮食 (如糙米、全麦食品、 蔬菜等),通过改变粪团性状以 降低直肠排空阻力
• 不过,很多研究显示: –高纤维饮食可引起脊髓损伤 患者结肠通过时间延长,与 健康人相比并不能改善直肠
–了解直肠对液体控制情况
13
(四)康复治疗
• 根据评定结果及早制定一个综合性的、个体 化的肠道管理方案
• 目标:
– 降低便秘或者大便失禁的发生率 – 降低对药物的依赖性 – 帮助患者建立胃结肠反射、直结肠反射、直肠
肛门反射 – 使大部分患者在厕所、便器上利用重力和自然
排便的机制独立完成排便
14
肠道管理
4
机制
• 当肠道失去中枢控制时,其 内在神经系统调节肠道运动、 分泌及血流调节的作用就受 到损害
大便失禁、排便困难等 神经源性肠道的症状
5
(二)分型
• 临床上根据骶髓反射是否存在而将排便 障碍分为两种类型:
1.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导致的肠道功能障碍 2.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导致的肠道功能障碍
6
1.上运动神经元病变
24
7.Brindley型骶神经前根(S1~S4) 刺激
• 该刺激器除了诱发排尿反射外,尚可用于诱 发排便
• 刺激时,直肠和括约肌同时收缩 • 停止刺激后肛门外括约肌立即舒张,而直肠
则缓慢松弛,引起自发性排便
25
第六节神经源性肠道的康 复评定与处理演示文稿
优选第六节神经源性肠道 的康复评定与处理
பைடு நூலகம்
(一)概 述
• 临床表现:
– 大便失禁或大便排空困难 – 导致患者饮食受限、户外活动受限 – 精神压力增加等
3
(一)概 述
• 机制:
• 肠道运动、分泌、血流调节受胃-肠道的神经系 统支配,该系统可分为: – 内在神经系统:即肠源神经系统 – 外在神经系统:即自主神经系统 –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外在神经系统来调控胃-肠 道的内在神经系统
7 即大便失禁
2.下运动神经元病变
• 由支配肛门括约肌的下运动神经元或外周神经病 变引起
• 多见于圆锥或马尾神经病变、多发神经病、盆腔 手术等
• 主要表现为: –脊髓排便反射消失,无便意;肛门括约肌静息 张力降低 –结肠运转时间显著延长,从而出现排便困难 –直肠肛门协调运动受损,腹压增加时会出现 “漏粪”现象。
8
(三)功能评定
• 病史资料 • 体格检查 • 辅助检查
9
1.病史资料
• 了解是否有神经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等 影响胃直肠功能的疾病病史
• 了解发病前、后的肠道功能和排便模式, 如完成排便所需时间、排便频率、大便的 性状
• 了解有无使用直肠刺激、计划外排便、使 用诱发排便的食物及影响肠道功能的药物 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