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罪与罚》的个人感悟
《罪与罚》的深层感悟和启示 (通用4篇)
《罪与罚》的深层感悟和启示 (通用4篇)《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由于其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罪与赎的主题,成为了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分析《罪与罚》的深层感悟和启示。
《罪与罚》通过描写主人公罗德里克·拉斯柯尔尼科夫斯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渴望救赎的人性。
拉斯柯尔尼科夫斯基杀害了一位拥有财富的妇女,但他的内心深处一直为此感到不安与内疚。
作者意图通过揭示罪犯内心的挣扎,告诉读者即使是犯下了极大的罪行,人的内心仍然渴望被原谅与救赎。
这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当一个人犯下错误后,会努力寻求规劝、赎罪的机会,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宽容与谅解。
《罪与罚》透过拉斯柯尔尼科夫斯基的自省和痛苦,表现了道德的强大力量。
在小说中,拉斯柯尔尼科夫斯基深受内疚折磨,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念,寻求一种拯救心灵的道德力量。
通过描写拉斯柯尔尼科夫斯基的心理变化,读者可以认识到道德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能够引导一个人走出罪恶的泥潭。
这给了人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即无论在何种困境中,只要坚持自己的良知和道德准则,就有可能找到改过自新的机会。
《罪与罚》通过对社会的描绘,阐述了个体在社会中的责任和影响力。
小说中,拉斯柯尔尼科夫斯基背负着犯罪的重担,时刻面对外界的谴责和威胁。
通过这样的描写,作者告诉读者,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对他人产生影响,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个人的罪孽不仅会给自己带来痛苦,还会波及到他人的生活。
这给人们带来了重要的启示,即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关注他人的需要和感受,遵守道德规范,并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罪与罚》通过对人性和社会的揭示,让人们重新审视了生命的意义和目标。
在小说中,拉斯柯尔尼科夫斯基深陷罪恶与内疚的漩涡中,但最终在索尼娅的爱和影响下,他能够找到重生的机会。
这告诉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性的光辉和真善美仍然存在,并且有可能被触发和唤醒。
通过《罪与罚》的阅读,人们能够认识到人生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和享受,更体现在对他人的关爱和付出中。
罪与罚给我们的启示
罪与罚给我们的启示一、罪恶意识的觉醒在小说中,主人公罪犯罗迪昂·罗斯科尔尼科夫斯基因为杀人罪而陷入良心的煎熬中。
他对于自己的罪行产生了强烈的内疚感,这种罪恶意识使他深陷焦虑和自责之中。
罗迪昂的经历告诉我们,罪恶意识是人性中的一部分,当我们犯下错误或违背道德准则时,罪恶感会唤醒我们,促使我们面对自己的错误并寻求救赎。
二、罪恶的后果与责任小说中,罗迪昂杀人后的种种后果不仅严重影响了他自己的内心,也对他周围的人造成了伤害。
作者通过描写罗迪昂在逃亡中的挣扎和内心的痛苦,告诉我们犯罪是有后果的,它会给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伤害和痛苦。
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明白犯罪行为不仅是对他人的伤害,也是对自己良心的伤害。
三、人性的复杂性与善恶的边界《罪与罚》中的角色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主人公罗迪昂既有着杀人犯的罪恶本性,又有着对他人的关心和同情之情。
小说通过这种矛盾的人物形象,引发了读者对于人性善恶边界的思考。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内心的善良和恶意,关键在于我们选择的行为和态度。
《罪与罚》的启示是,我们应该认识到人性的复杂性,并在面对善恶选择时坚守良知和道义。
四、道德的力量在小说中,主人公罗迪昂在犯罪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道德挣扎和思想斗争。
尽管他最终选择了犯罪,但他内心的道德声音始终存在。
这告诉我们,道德的力量是强大的,它能够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无论是在个体行为中还是在社会发展中,道德的力量都是不可忽视的。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道德的敏感并秉持正确的道德观念。
五、救赎与改变的可能性小说中,罗迪昂最终通过与索尼娅的接触和对内心的反思,意识到自己的罪行和错误。
他决定接受惩罚并追求救赎。
这告诉我们,无论犯下何等罪行,只要我们能够认识到错误并有决心改变,救赎和改变总是有可能的。
《罪与罚》给我们的启示是,无论我们曾经犯下何等错误,只要我们有勇气面对自己,并努力寻求救赎,我们都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和未来。
《罪与罚》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罪与罚》的深层感悟和启示 (通用4篇)
《罪与罚》的深层感悟和启示 (通用4篇)《罪与罚》是俄国文学巨匠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之一。
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叫罗迪恩·罗曼诺维奇的年轻学生在贫困和社会压力下犯下谋杀罪的故事,以及他的道德挣扎和内心痛苦。
本文将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观点、人性观、伦理伦理观等方面探讨《罪与罚》的深层感悟和启示。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和自由的思想家,他的思想观点主要体现在他的创作中。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由,人的自由是最高的财富,也是最大的善。
《罪与罚》中的罗迪恩·罗曼诺维奇就是一个获得了自由却不懂得如何去经营自由的人。
因为社会压力和贫困的原因,他选择了违法犯罪,却在自己的心灵深处一直不能释怀。
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这个人物,告诉我们,自由要用责任来经营,追求自由不是为了逃避责任,而是为了更好地承担责任。
《罪与罚》的人性观则认为,人是自私的,人性的黑暗面是不可避免的。
小说描写了一个罪犯的内心痛苦和道德挣扎,同时也描写了社会对罪犯的压迫和不理解。
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这种方式,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告诉我们,没有纯善或纯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罪状”,我们需要理解和宽容别人的错误。
在伦理伦理观方面,《罪与罚》主张大众的幸福和道德准则之间存在冲突。
小说中描述的社会环境贫困,人们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卑劣。
罗迪恩·罗曼诺维奇最初的犯罪动机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经济困境。
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内心和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社会道德和个人行为之间也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寻找最优的道德和政策方案,让互利和共赢成为可能。
总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是一部富有哲理深度和启示性的文学作品。
它从多个层面阐述了人类存在的本质、道德、人性和社会问题。
通过对这部小说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思考和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我们身处的世界,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罪与罚》的深层感悟和启示 (通用4篇)
《罪与罚》的深层感悟和启示 (通用4篇)一个罪恶与惩罚的故事,一个重生与救赎的故事。
拉斯柯尔尼科夫,似游离在两个人之间一样,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同时,他也冷漠无情、麻木不仁。
好像在他身上似乎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在交替变化,对于这个有天赋、有正义感的青年来说,他正在忍受冰火两重天的折磨。
罪行拉斯柯尔尼科夫原来只是一个贫穷的大学生,但不愿像马尔美拉陀夫那样任人宰割,他想变为“不平凡”的人。
离他住处不远的当铺中的老板娘是个高利贷者,心狠手辣,于是拉斯柯尔尼科夫在一天晚上杀害了他,因为恐惧,他也杀死了老板娘的异母妹妹。
内心的极度恐惧漫上了了他的心头,在这之后,他的内心都很惶恐不安,内心的煎熬,使他紧张得昏厥过去,在他的心里,罪恶感如同藤蔓一样,缠住他的血液,缠住他的心灵。
这就是罪。
处罚变为杀人犯之后的拉斯柯尔尼科夫,他的内心和精神上都忍受着极大的折磨,要么证明杀人是一种对抗不公平社会的合理行动,要么承认罪恶,接受惩罚,痛苦的他,无从选择,因为如果选择不承认,等待着的他的便是更深的煎熬,承认呢,承认的话会怎么样,承认之后还要服刑,但是,他去选择了后者,去承认,去自首。
最后他向索尼娅坦白自己的罪行,在索尼娅的鼓励下,他又在广场向社会、向人群承认自己的罪行,然后去自首,去服刑。
从向索尼娅一人认罪,到向广场上的众人认罪,拉斯柯里尼科夫的灵魂终于摆脱煎熬,从而走向了解脱和救赎。
书的结尾拉斯柯尔尼科夫和索尼娅相遇了,他们决心虔信上帝,以忏悔的心情承受一切苦难,获取精神上的新生。
这就是罚。
犯罪与惩罚是人们审视自己心灵的良药。
从中,你的思想将像拉斯科尔尼科夫一样重生。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过舒适的生活吗?“目前只有空洞和毫无意义的忧虑,将来只有一无所获的、不断的牺牲,——这就是他在这个世界上面临的命运。
八年后他只不过三十二岁,还可以重新开始生活,这又有什么意义呢!他为什么要活着?有什么打算?竭力追求的是什么?为了生存而活着吗?可是以前他就甘愿为思想、为希望、甚至为幻想成千次献出自己的生命了。
关于《罪与罚》读后感8篇
关于《罪与罚》读后感8篇《罪与罚》是一本由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罪与罚》读后感8篇,欢迎借鉴参考。
《罪与罚》读后感(一):罪与罚一部大部头的书,看了一些书评,关于犯罪心理学,对俄罗斯贫富不均的丑陋社会的无情揭露等等等等。
下面我写一下我的看法,不是科班出生,勿喷。
在看小说后半段的过程中,让我最纠结的莫过于这个老太婆该不该杀。
一方面,正如主人公所说,他是一个虱子,杀了她还可以造福无数人。
但另一方面,她作为一个普通人,即使再卑鄙龌龊,我们似乎也没有权利去结束她。
但是,假如一个人真的能够成为拿破仑,那么,这样的纠结不知道还会不会继续存在下去。
好在小说在结尾给了我们答案,无论这个答案是否符合每个人的观点看法,这毕竟是作者最终在人性的罪与罚间作出抉择。
小说最吸引我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拉斯科尼福本人,他本人就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人。
心怀理想,但这种理想符不符合实际我们又不得而知。
志向远大,但我们也不知道这种志向是不是年轻人的年少轻狂。
他既是一个善良的人,又是一个自私的人,即使一个自尊的人,又是一个虚荣的人。
但这似乎才是一个现实的人,不是小说的人。
吸引我的第二个方面便是小说紧张的节奏和人物双方之间步步为营的对话。
尤其是拉斯科尼福与波尔菲力之间的几次对话,真的是让人紧张到了极点。
像这样的节奏,小说中比比皆是。
我一直认为一部小说或是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下一步会是什么,而最让人欲罢不能的地方则在于,你永远无法知道她的结局会是什么。
这部小说中,会有一切你喜欢的人物,各种性格的,而且,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非常喜欢大团圆形式的结局的。
《罪与罚》读后感(二):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物心理的描写真的是细腻到了极致,看着主角的癫狂,不安,痛苦与自我折磨,竟愿意原谅和宽恕这个可怜的罪犯。
读过不算太多陀氏的作品,总感觉他在用文学传道。
我不太了解俄罗斯的文化与书中的时代背景,只看到书中的所有人物都是病态,神经质的。
《罪与罚》的深层感悟和启示 (通用4篇)
《罪与罚》的深层感悟和启示 (通用4篇)篇一:《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具有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批判性,通过主人公罪犯拉斯科尔尼科夫斯基的思想和行为,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以及社会现实对人性的摧残。
本文将从作品中提炼出的深层感悟和启示进行探讨。
一、人性的复杂性拉斯科尔尼科夫斯基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既是一个叛逆者,又是一个独立思考者,同时又是一个抑郁症患者。
他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极为强烈的自我意识,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能够超越传统道德观念的限制,但随着他杀害老妇人以及妓女的行为,他的内心开始越来越被罪恶所侵蚀,最终导致了他的精神崩溃。
通过拉斯科尔尼科夫斯基的人物形象,作品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引发了人们对人性的思考和探讨。
二、现代社会对人性的摧残在作品中,拉斯科尔尼科夫斯基所处的社会充满了贫富差距、社会不公和腐败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加剧了人性的扭曲。
而拉斯科尔尼科夫斯基以自己的方式反抗这一现象,却又陷入了另一种罪恶之中。
因此,作品通过对现代社会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现代社会对人性的摧残,引起了人们对社会痛点的思考与警醒。
三、罪与赎同时,作品也展现了一个复杂的罪与赎的主题。
虽然拉斯科尔尼科夫斯基最终被追逐,但他的内心却已经开始悔悟并尝试着补救他的过错。
而在最终的结局中,拉斯科尔尼科夫斯基通过自己的爱心和行动,为另一个无辜的女孩赢得了自由,并对自己的罪孽向社会承认和赎罪。
作品通过这种方式,深刻地诠释了罪与赎的关系,同时也反思了人性中的不足和失误。
四、对自我意识的反思拉斯科尔尼科夫斯基是一个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人物,他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高于其他人,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
但随着他陷入罪恶的深渊,他逐渐领悟到自我意识的盲目和局限性,开始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作品通过拉斯科尔尼科夫斯基的反省,带给读者深刻的自我反思和思想启示,提醒人们要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中汲取自我成长和进步的力量。
《罪与罚》的感悟(优秀10篇)
《罪与罚》的感悟(优秀10篇)《罪与罚》的感悟篇1罪与罚,是一本非常精彩和特别的小说,这是我经过连续两天奋战这本小说后的感想,因为这本书真的是非常的好看。
小说以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及犯罪后受到良心和道德惩罚为主线,广泛地描写了俄国城市贫民走投无路的悲惨境遇和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
作者笔下的京城彼得堡是一派暗无天日的景象:草市场上聚集着眼睛被打得发青的妓女,污浊的河水中挣扎着投河自尽的女工,穷困潦倒的小公务员被马车撞倒在街头,发疯的女人带着孩子沿街乞讨……与此同时,高利贷老太婆瞪大着凶狠的眼睛,要榨干穷人的最后一滴血汗,满身铜臭的市侩不惜用诱骗、诬陷的手段残害“小人物”,以达到利己的目的,而荒淫无度的贵族地主为满足自己的兽欲,不断干出令人发指的勾当……作者怀着真切的同情和满腔的激愤,将19世纪60年代沙俄京城的黑暗、赤贫、绝望和污浊一起无情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然而,作者作出的上述揭露和批判仅仅是从伦理道德观念和宗教思想出发的。
作者认为一切以暴力抗恶的作法都不足取,因为人无法逃避内心的惩罚,在毁灭他人的同时也毁灭了自身。
作者还力图把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行为归结为抛弃了对上帝的信仰所致。
用索尼娅的话来说,是因为“您离开了上帝,上帝惩罚了您,把您交给了魔鬼!”作者为拉斯柯尔尼科夫安排的一条“新生”之路,实际上就是一条与黑暗现实妥协的道路,也就是所谓“索尼娅的道路”。
作者把索尼娅看作人类苦难的象征,并在她身上体现了虔信上帝,承受不幸,通过痛苦净化灵魂的思想,作为一个黑暗社会的牺牲品,一个受压迫最深的女性,索尼娅的形象有着不可低估的典型意义,但是作为一个理想人物,这一形象却显得十分苍白。
显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宣扬的这些宗教思想,与整部作品所显示的强大批判力量是不相协调的:这里充分表现出作者世界观的尖锐矛盾。
《罪与罚》中写的最多的就是罚,“罪”只是仅仅占了全书的前面两章,而“罚”贯穿了大半。
不是身体上的惩罚,而是比这更严厉的道德的惩罚。
罪与罚阅读心得(精品10篇)
罪与罚阅读心得(精品10篇)罪与罚读书心得3今年的国庆节,我读完了《罪与罚》这本书,我对这本书有着很多的想法与疑问。
这本书的作者是俄罗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他是19世纪俄罗斯的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在国际上都有着非常大的名誉,而这本《罪与罚》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本描写一位贫困交迫的大学生的故事。
主要讲了他痛恨放货的老板娘的盘剥,而愤怒行凶,可认为自己是伸张正义。
后来,在杀人的恐惧和良心的谴责下,在爱人、朋友、家人和警官的帮助下,澄清了杀人的事实,并投案自首。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少见的社会心理小说,作者用这种方法写出了俄罗斯由现实主义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变的革命。
我觉得这本书非常的精彩,在描绘主人公罗佳拉斯柯尼科夫杀人后的心理活动时,让我看了都叹服叫绝;当我看到罗佳在埋藏赃物时,作者对他的行动描写也是步步到位;当罗佳被判刑的时候,连我都为这位贫困的大学生感到可怜与惋惜。
一本好书就等同于一位优秀的作家,让我们多和好书亲近,多和作家谈话吧!罪与罚阅读心得篇8陀思妥耶夫斯基将《罪与罚》的背景设置在19世纪60年代的俄罗斯圣彼得堡。
19世纪60年代,正是彼得大帝一心将俄罗斯引向西方发展道路的年代。
在这样一个年代,有一批以《罪与罚》里的卢仁为典型的“60年代人”。
他们崇尚自然科学,在人类有限的理性和智慧中寻找精神指点,即使是对艺术,他们也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指明人生前进的道路。
他们信仰合理的利己主义,这是他们的辩证法。
将他们的“合理的利己主义”发展到极致的是车尔尼雪夫斯基。
《罪与罚》里的卢仁曾经大言不惭,煞有费事地推介他的爱情辩证法:“科学告诉我们,你爱人,首先只要爱你自己,因为世上一切都是以个人利益为基础的。
你只爱自己,那你就会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好,你的套褂才能保持完整。
经济学的真理补充说,社会和人的事业办得越多,也就是所谓完整的套褂越多,那么社会的基础就越巩固,社会上的公共事业也就办得越多。
所以我个人发财,也就是为大家发财,从而使得亲友得到的就会比一件破套褂更多的东西。
《罪与罚》的读书感悟7篇
《罪与罚》的读书感悟7篇第1篇示例:《罪与罚》是俄国著名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一个青年学生兼窃贼的罗迪恩·罗曼诺维奇为主人公,描写了他由犯罪到忏悔的过程,揭示了一个底层人物内心挣扎与抉择的痛苦与艰辛。
通过对罗迪恩的命运的描写和分析,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俄国19世纪社会的贫穷与沉沦,更能够深刻地感悟到罪恶与救赎、道德与良知之间的冲突与纠结。
在小说中,罗迪恩是一个贫穷且不幸的青年学生,面对社会的不公与现实的压迫,他选择了犯罪来摆脱困境,然而却在犯罪之后陷入了更深的绝望与痛苦之中。
罗迪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让人心生同情与悲悯。
他虽然犯下了罪行,但却并非一个彻头彻尾的恶棍,他的内心深处依然存在着一份对人类的憧憬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他曾在自己的梦中预见到了自己的孪生灵魂,他曾对自己的姐妹无微不至地关爱,他曾在自己的梦中幻想着自己成为一位伟大的人物。
现实的世界却将他抛入了绝望之中,让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在罗迪恩犯下罪行之后,他的内心受到了无尽的煎熬与折磨。
良知的谴责与内心的痛苦让他日夜难以安宁,让他无法原谅自己,更无法得到社会的原谅与接纳。
正是在这种无尽的痛苦和折磨中,罗迪恩最终意识到了自己的罪孽和过错,从而找到了救赎的道路。
在监狱中的自我审视和反思,让他逐渐领悟到了人性的相互依存与需要,领悟到了道德与良知的珍贵和重要。
他开始为自己的罪行承担责任,开始主动接受惩罚,开始主动去寻求赎罪和救赎,最终,他在内心的坚持和努力下,得以摆脱过去的阴影,重新获得了自由和尊严。
通过对罗迪恩的命运的描写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罪恶与救赎,并非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而是相互交织、相互映衬的对立统一体。
在罪行和痛苦之中,罗迪恩不断寻求救赎和改变,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内心和精神的升华和完善。
他通过经历罪恶和痛苦,得以超越自我,接受自我,重新认识自我,最终实现了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罪与罚》读书笔记及感悟 (3篇)_简爱读书笔记
《罪与罚》读书笔记及感悟 (3篇)_简爱读书笔记读《罪与罚》是比较长的一本书,我分为三个阶段去读。
第一阶段是对主人公的情感认识,第二阶段是对事件的开始和发展的理解和推进,第三阶段是最终结局和故事的反思。
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及感悟。
阶段一:对主人公的情感认识看到拉斯科尔尼科夫这个主人公,我不太能理解他的心理。
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在一开始,我认为他可能是一个被压迫和孤独的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去杀人,但随着故事的展开,我对他的认识不断加深。
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一个内心矛盾的人,他既想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又有强烈的报复欲望。
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是违反伦理道德的,但他又觉得自己是为了正义而行动。
这让我想起了人性复杂性,一个人并非只有单一的面孔,而是有多种不同的情感交织在一起。
阶段二:对事件的发展理解和推进故事的场景是在19世纪的俄国,社会矛盾激烈,贫富分化严重。
拉斯科尔尼科夫制定了计划,去杀一个拥有钱财的女人和她的妹妹。
他想用这些钱去救助穷人,但他的计划满是漏洞,最终被警方抓住。
整个事件的发展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和心理变化,还验证了人性的弱点,即贪欲、自私和善恶之间的冲突。
人们常常会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是为了追求更大的价值,但却忽视了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的限制,导致了最终灾难性的后果。
阶段三:最终结局和故事反思最终结局是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自我拷问和内心痛苦的剖析。
他坦白了自己所做的事情,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也开始思考自己的出路。
这种坦白和反思,是一个人成长和改变的必要条件。
拉斯科尔尼科夫不再是一个徘徊在自我为中心的人,而是一个善良、真诚和坚定的人。
同时,这个结局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层次的思考,人们不能只顾及眼前的利益和自我情感,而应该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时刻尊重他人以及社会的规则和准则。
总的来说,《罪与罚》是一本充满思考性和启示性的小说。
它通过一件事件的展开,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道德约束的重要性、反思和改变的必要性。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拉斯科尔尼科夫一样,坦诚地观察自己的内心,认真对待自己的生命和选择,尊重他人和社会,成为一个真实而有价值的人。
罪与罚的读书心得
罪与罚的读书心得罪与罚的读书心得4篇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罪与罚的读书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罪与罚的读书心得1从翻开书没几页的时候就开始觉得,作家真的不是正常人。
一件件事、一个个人,在读者眼中的千丝万缕,可以默不作声地在他们的笔下变成和谐的乐章。
最值得惊叹的还是作者擅长的心里描写,主人公无数次的思想斗争,不停地反复,不停地否定,却又不停地自己把自己推向了深渊,种.种的这些让人不禁觉得细腻得有些太过真实。
也从而可以得知,为何每每有人将文学作品搬上荧幕之后,负面的声音总是比较多,因为听觉视觉等直观映像带来的感受是远比不上文字加上想象的力量的。
回到书的内容上。
主人公是个极度矛盾的人,可以说是人格分裂了已经。
一方面他认为自己是善的,同时他的确也有善的行为,他有文化,有爱心,但可以说按比例来讲大概只占他性格的30%(本心以及良心决定了他最终迷途知返的觉悟);另一方面他迷信着一些莫名其妙的观念,持着所谓的类别论,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仅仅算得上是生物,是这尘世的浮游,而另一种,当然包括他自己,则是这世界的主宰者,享有俯视其它的权力。
我认为,这个观念就是他罪的根本。
他已经变质了的善良的初心在这种观念以及对恶劣生活现状的控诉与不满,导致他的路越走越歪,杀放高利息借贷的老太婆,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非凡”,自己的与众不同,而不是和周围人一样是个“虱子”。
这让我想起之前看完一本心理书《我们内心的冲突》之后的感受:我们做很多事情,其实不是因为我们需要,而是用之来逃离其他我们无法面对的冲突。
对于主人公拉斯柯尼科夫,对于我们自己,最大的冲突莫过于我们构造的理想化意象与真实自我的冲突。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样子,他想变成叱咤风云的拿破仑,想要体面的工作,想要不劳而获。
可是世界怎么会有想的那么简单呢?所以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失望了,伤心了,痛苦了,绝望了,最后歇斯底里了。
《罪与罚》读后感(精选多篇)
《罪与罚》读后感(精选多篇)《罪与罚》读后感(精选多篇)第⼀篇:《罪与罚》读后感和读托尔斯泰的那些作品⼀样,读《罪与罚》的⽬的是能够让我感受⽣活以及增长眼界。
但这件作品却带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收获,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做事时的代价和价值。
拉斯科利尼科夫是⼀位因贫穷⽽辍学的法律系⼤学⽣,在⼤学期间他曾发表过⼀篇令⼈称颂的⽂章,⼤体内容是有很多伟⼈,⾄少是令后⼈称颂的⼈都是在杀戮了很多⼈,例如那些反对⾃⼰的⼈才掌握了权⼒并且在此基础上推动了国家乃⾄世界的进步。
正是在他内⼼深处有这样那个⼀个看法,所以他认为毁掉⼀些像⼈渣这⼀类的⼈以让⾃⼰能够获得机会升值从⽽为以后做出价值提供基础是正确的,于是他策划了⼀件谋杀案。
本⽂主要描写了谋杀成功后他的⽣活境遇,描写了他为这起谋杀案⽽付出的精神上的痛苦。
不过虽然不知道主⼈公以后的命运如何,但就结局⽽⾔,正⾯⼈物的结局是令⼈满意的,⽽这⼀原因就是爱的⼒量。
就像《圣⼥贞德》⼀样,我觉得这部作品最成功的地⽅就是描写了⼀种⼤爱,⼀种对⼈类、对世界的爱,是⼀种⼈类的终极关怀——关⼼怎样推动⼈类的进步,⽽不仅仅顾及那些卑微的⽣命,⾄少是那些不应该活着的⼈。
凯撒、拿破仑为了权利杀戮了很多⼈,也被当时很多⼈痛恨和辱骂,但后⼈却⼤家称赞他们,因为他们推动了世界的发展,⽽那些很⼩的“错误”被他们的光辉给掩埋的⼀点都看不见了。
⽽男主⼈公正是想成为他们那样的⼈才策划了这场谋杀案。
但同时要看到,拉斯科利尼科夫因此受了很⼤精神上的折磨。
所以,不管别⼈的⽣命怎样卑微,我们⼀定要尊敬别⼈,尊敬别⼈⽣存的权利。
看《复活》,我对监狱⽣活有很多了解,看了《罪与罚》,我了解了犯罪⼈的⼼理。
从卢任的结果,我知道了不要在别⼈背后说别⼈坏话,不然最后损坏的只会是⾃⼰的形象。
从斯知道科犯罪⾏为我知道了隔墙有⽿,凡事要谨慎。
这部作品最后是⼀个完美的结局,看来作者还是赞扬美的,这也让⼈感到⾼兴,不是吗?第⼆篇:《罪与罚》读后感记得第⼀次翻开《罪与罚》是在⼩学的时候,犹记得当时兴致勃勃的翻开这本书,最后实在是觉得内容枯燥难懂,连书中⼈物的名字都拗⼝难读,最后还是没有继续看下去。
《罪与罚》读书笔记及感悟 (3篇)_简爱读书笔记
《罪与罚》读书笔记及感悟 (3篇)_简爱读书笔记《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以主人公罗迪翁·罗曼诺维奇·罗斯科尔尼科夫为中心,通过他的思想和行动,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内心的纷争。
我在阅读这本小说期间,有着深刻的感受和反思,接下来,我将分享我的读书笔记及感悟。
我被小说中主人公罗斯科尔尼科夫的内心世界所深深吸引。
他是一个具有矛盾心理的人物,一方面他具有崇高的理想和意志力,他希望通过犯罪来达到改善社会的目的;他又感到内心的纠结和痛苦,他深深地意识到自己的罪行和道德的错误。
他的内心斗争令我深受触动,让我不禁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困境。
通常情况下,我们往往会以为自己拥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但是当面临真正的困境和选择时,我们又会感到迷茫和无助。
罗斯科尔尼科夫的内心世界巧妙地展现出这种纷争和矛盾,使我对人性和道德的探讨更加深入和真实。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令我深有体会。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书中精心刻画了每一个角色的形象和性格特征,使他们栩栩如生。
马尔杰拉·达维多芙娜以她特有的真诚和善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索尼娅的善良和坚强让我倍感敬佩。
而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丑陋。
作者通过描写街道上肮脏的环境,描绘人们生活的贫困和艰难,生动地呈现了十九世纪俄国的社会底层。
这种真实的描写让我对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刻,也使我反思自己所处的社会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社会中的弱者和穷人。
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令我深思。
《罪与罚》不仅仅是一个犯罪故事,更是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层次探讨。
通过罗斯科尔尼科夫的犯罪和后来的忏悔,陀思妥耶夫斯基试图揭示人性的阴暗面和人与社会的关系。
他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人可以通过犯罪来达到正义的目的吗?这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它涉及到个体与社会、道德与正义的关系。
在我看来,陀思妥耶夫斯基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通过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形象,引导读者自己思考和回答这个问题。
读《罪与罚》个人心得感想7篇
读《罪与罚》个人心得感想7篇第1篇示例:小说中塑造的主人公叶甫盖尼·罗季昂诺维奇·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
他同时具有善良和邪恶、高尚和卑劣的品质,充满了矛盾和冲突。
他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挣扎,他在犯下罪行后感到了极度的内疚和恐惧,但同时又无法摆脱罪恶的诱惑。
这种复杂性使得他的形象更加生动和令人难以捉摸,也让读者不禁为他的遭遇和命运感到唏嘘和心痛。
小说中对罪与罚、道德与良心、自由与决定等问题的探讨也是令人深思的。
拉斯科尔尼科夫之所以最终选择坦白自己的罪行并接受惩罚,不仅是因为内心的愧疚和良心的谴责,更是因为他意识到了自己无法逃避罪行所带来的后果。
他在犯罪后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和恐惧之中,生活变得毫无意义,只有通过坦白和接受惩罚才能找回心灵的平静和清明。
这种良心的呼唤和道德的感召引发了我对人性的思考和自我反省,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随意逃避和回避。
小说中对贫困和社会问题的描绘也是非常生动和震撼人心的。
拉斯科尔尼科夫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充满了贫困和不公,让他感到挣扎和绝望。
贫困不仅是一种物质的困苦,更是一种心灵的折磨,它使人感到无助和绝望,促使人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通过对这种现实的描写和反思,让我更加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意识到了人们之间的差距和不公,也呼吁大家更加关心和照顾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读完《罪与罚》,我深刻感受到了作品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和人性关怀,从而激发了我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反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罪恶和缺陷,但只有通过正视和改变才能实现救赎和健康,只有关注和照顾他人才能实现和谐与共荣。
希望未来能够继续阅读更多这样有意义和启迪的作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品格修养,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这是个人读后感,仅供参考】。
第2篇示例:《罪与罚》是俄国文学家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这部作品以主人公罗德里克·罗斯科尔尼科夫犯罪、心理变化以及最终的自我救赎为主线,揭示了人性的黑暗与光明,展现了罗斯科尔尼科夫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罪与罚》读书笔记及感悟 (3篇)_简爱读书笔记
《罪与罚》读书笔记及感悟 (3篇)_简爱读书笔记
《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将通过读书笔记的方式对这本经典之作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也会分享一些个人的感悟。
读书笔记一:主要情节和人物
主要情节:小说讲述了贫困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在一次赌博中的失利,导致他放弃了学业,走上了犯罪之路。
他计划杀死一位富商,并将其财物据为己有,以此改变自己的境遇。
他在犯罪后的罪恶感折磨下,开始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怀疑和内疚。
最终,他决定向警察自首,并接受法律的制裁。
主要人物:拉斯科尔尼科夫、索尼娅、叶卡捷琳娜、彼得罗维奇等。
读书笔记二:思想概述
思想概述:《罪与罚》以人物心理的冲突和内心的矛盾为主要线索,揭示了人类的罪恶和道德观念。
作品通过描写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内心独白,揭示了他罪恶和内疚之间的斗争以及他对罪恶的解释和思考。
陀思妥耶夫斯基试图探索人的道德观念、罪恶感和救赎之间的关系。
读书笔记三:个人感悟
这部作品也让我认识到道德和社会规范对个人行为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为自己的罪行承担后果。
我们也应该给予别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因为每个人都有改变的可能。
总结:《罪与罚》是一部充满思想深度的作品,通过揭示人类的罪恶和内疚之间的斗争,引发了读者对道德观念和人性的思考。
这部作品不仅具有文学艺术的价值,更是对人类行为和内心动机进行深入探讨的重要著作。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自身的内心和行为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珍惜和关注周围的人和事。
《罪与罚》读后感
《罪与罚》读后感《罪与罚》读后感(通用10篇)《罪与罚》读后感1看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情节不是很曲折。
主要线索是主人公以一种不平凡人可以杀死平凡人的想法(精英社会),杀死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
但是当他杀死她之后发现了自己也是一个平凡的人。
其中有很多让人感到刺激的地方。
里面的心理描写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特别是主人公在警察局的时候,那种智斗,更是让人惊叹。
但是看完这本书想到得更多的是里面人们那种受苦的精神。
我们经常说中国人艰苦奋斗,能忍能吃苦之类的。
从某一方面也许是这样。
但是和这本书里面的那种“受苦与忍受”却有本质的区别。
这本书里面的人,或者说俄罗斯人的忍受与受苦精神主要是来自一种道德和宗教精神。
他们“渴望”受苦,因为这样能够让他们心安。
也许心里的安慰比来自物质上的安慰更让人愿意接受吧。
当然还有宗教精神所在。
但是,我所想到的中国人的那种忍受与受苦更多的是来自于一种生存的“智慧”。
一种隐忍,一种“独善其身”的想法,一种为了生存,可以放弃放弃很多东西,甚至自尊的“劣根性”。
好比我们一直推崇韩信的胯下之辱,甚至还将其放到教科书里面。
它一直在告诉我们,为了生存,其他一切都是浮云。
怪不得中国人的那种“拓荒”能力那么强。
怪不得在全世界各地中国华人都能很好的生存着。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独善其身”。
个人各扫门前雪,不是我的事我就不理。
以至于我们能够围观落水的人而不去救援。
甚至还当做娱乐来看。
无事生非,惹来一身骚又何苦呢?唯有生存才是硬道理。
《罪与罚》读后感2罗加原本是一位大学生,因为缴不起学费而休学家教工作也丢了,房租也有好几个月没缴。
对他而言,放的老妇人是以不正当的方法赚钱,她对社会有害无益,即使被杀了。
罗加终于犯下可怕的杀人案,他以为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却受不了良心的遗责。
她帮助了一位喝醉酒的人,因此认识桑妮亚。
远在故乡的母亲和妹妹,也在这时候搬到他家附近,母亲对他的爱,都一直在折磨着罗加的良知。
我们大家有父母的照顾,已经很好了,还让我们念书,如果没有像大家一样,还是要努力的生活,不要用杀人来解决方法,如果这样做会比之前还要难生活,也不能帮助喝醉酒的人,有些人会假装喝醉酒,较别人帮他做事情。
《罪与罚》读后感(精选14篇)
《罪与罚》读后感《罪与罚》读后感(精选14篇)《罪与罚》读后感篇1今天,我看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罪与罚》,它是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
小说描写了一个贫困交迫的大学生,因痛恨放贷款的老板娘的盘剥,愤而行凶却自以为是伸张正义。
然而杀人的恐惧,良心的谴责,使她饱受心灵的煎熬,整天心惊胆战。
最后在爱人,朋友,家人和警官的帮助下,投案自首。
这样,她整天就不在发生心灵的恐惧。
想对大学生说:我知道你们都很痛恨那个老板娘,但你已经知道那个老板娘已经身患肺病活不了多久,但你为了伸张正义的名称去杀人,这样是不对的。
想对老板娘说:你的凶狠压榨穷人的钱,谁都知道,难道你想一直走在黑暗里,不去寻找光明,再加上只做坏事不做好事,你真是罪大恶极。
当高山的崎岖变成了坦途,当古老的文明随着炽热的岩浆和无数沸腾的生命一起跌入黑暗的深渊,当辉煌的王朝在一片复辟之声中再次走向战争的漩涡中,沕穆的历史经书是始作俑者的迂阔之论,还是历史的倥侗,是上古的情思还是梦幻泡影,却早已成为不辨的真理。
《罪与罚》读后感篇2该说,这是一本非常值得那些为着自己的能力而骄傲、而痛苦的人读的书。
该书的主人公认为凭着自己的能力和思想,能够随意决定其他人的生与死,天才具有通过牺牲弱者和平庸者的生命来实现自己的伟大目标的权利,在天才面前,他只为自己立法,而不需要听从一切世俗的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为了能够让人类获得进步,天才即使一时伤害了普通人,他的这种行为也是合法的,有道理的。
正是这种思想,驱使了主人公完成了他的那次为了验证这个思想而去实施的杀人。
但最后,他自己却无法忍受由此而来的孤独,也无法说服自己杀人的目的,并通过与救助那些平凡人的过程中,逐渐被平凡人的感情所感化,最后通过自首、服苦役而开始了新的生活在这本书里面,作者批评了当时盛行于欧洲的功利主义、实证主义、科学主义、庸俗唯物主义的观念,倡导了人性和情感的力量,尤其重要的是,他通过揭示那些普通人的喜乐,普通人身上不平凡的地方,以及非凡者身上平凡的地方,最终打消了自康德以来,一直在哲学界中存在着的那种理性者有权利为自己立法,因而有权利不顾普通人的感受来强加给他们意志的歧视性的做法。
《罪与罚》的读后感
《罪与罚》的读后感《罪与罚》的读后感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罪与罚》的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罪与罚》的读后感1翻开《罪与罚》这本沉重的书,钟楼上悠长的叹息把我领进了19世纪的俄国。
小说中的拉斯柯尼科夫无疑是个悲剧性的人物,然而又是一个令人欣慰的正直的人:他杀了那个放的老恶婆和她的妹妹,却自认为是行侠仗义,良心的谴责让他痛不欲生,最终在亲朋的劝慰下投案自首。
面对不可逃避的苦难,作者一直在写作中苦苦寻找救赎的.方法。
我们来看看作者在这部《罪与罚》中的寻找过程:在一开始,主人公是个怀疑主义者,甚至对大众的信仰,都持怀疑的态度;他自己更是一个无神论者。
这就注定了他和大多数人都没有共同语言,只能游离于人群之外。
他有自己的理想、包袱,但都只是一些理论:他把人分成两类;第一类是被统治者,也就是普通人;他们负责在数量上保存人类。
第二类是统治者,是手握权利、可以杀人的人;他们负责推动着历史前进。
为了证实一下自己到底是哪种人,他杀了人。
(这只是作者给自己提出的一种假设)经过事后的事实和无数次的内心挣扎证明:他自己也是一名普通人,根本没有能力改变和拯救别人;但索妮娅是个例外。
(索妮娅是苦难的代表)他曾对索妮娅说:我们要自己肩负起受苦受难的重担。
但他和索妮娅有一点不同;索妮娅是有信仰的,无论多大的苦难,她都可以忍受;而主人公是没有信仰的,他在独自承担自己的苦难;并且还经常嘲笑索妮娅的信仰。
后来他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服刑,索妮娅也陪他一同去了。
在监狱里,他从不觉得自己有罪,继续保持着自己的高傲,这使得他周围的犯人都不喜欢他,把他当成异类对待。
索妮娅经常会来探望他,可每次他都以冷漠的态度对待她。
他在监狱里痛苦的活着,觉得未来是没有希望和毫无意义的,有的只能是苦难和牺牲。
他甚至想到了自杀。
有一天,他突然感到自己和自己的信念其实都是十分虚伪,他逐渐地学会了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关于《罪与罚》读后感7篇
关于《罪与罚》读后感7篇罗加原本是一位大学生因为缴不起学费而休学家教工作也丢了,房租也有好几个月没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罪与罚》读后感7篇,欢迎借鉴参考。
《罪与罚》读后感一黑夜已深。
窗外交错的树影如同鬼魅一般,摇曳不定。
开灯,昏黄的灯光照映在翻开的书页上。
书页上行行的铅字在我的眼中渐渐模糊了。
我开始寻找脑海中些许残存的记忆碎片。
一个孤独的灵魂在黑暗的深渊里拼命挣扎,但在黑色的迷雾中,他无法寻到出口的方向……我一点一点走近陀思委耶夫斯基的«罪与罚» ,走进了拉斯科尔尼科夫的世界。
这儿的彼得堡只有灰蓝的天空,一派暗无天日的景象。
干草广场上聚集着眼睛被打得发青的女人,污浊的河水中挣扎着自尽的女工,喧闹的街头横躺着被马车轧得浑身鲜血的小官员……发疯的女人带着孩子沿街乞讨,老马被主人抽打得哀哀惨叫,最后断了气。
在拐角的别墅里还有放高利贷的老太婆正瞪大贪婪、凶狠的双眼,渴望榨干穷人的最后一滴血汗……拉斯科尔尼科夫生活在这种社会背景中,他为了摆脱痛苦与折磨,追求光明与美好而踏入了一个可怕的梦魇。
在那昏暗的月夜, 那孤独的黑影, 进入了老太婆的家里。
在清冷的月光下, 他用那双干净、颤抖的手举起了一把晃着寒光的利斧,向放高利贷的老太婆的脑后狠狠地抡去。
那时,他也许不仅是对老太婆,更是对社会无边的黑暗砍去。
他渴望能撕破黑暗与痛苦的幕布,使人们能看到光明与希望的展台!可当黑影看到倒下的老太婆汩汩流出的鲜血,看到被红色液体浸染的尸体,看到自己被血迹溅到的裤脚时,他行凶成功的骄傲消失怠尽,只剩下满心的懊悔、惊恐和手足无措。
他意识到自己干了一件最卑鄙、恶毒的事——夺走了一条鲜活的生命,把自己推向了犯罪的深渊。
他的手再也无力握住那沉重的斧,只得任斧落下,发出刺耳的闷响……拉斯科尔尼科夫本为着追求美好,本为着自我的救赎,但现在却被自己所折磨,一步一步走向毁灭。
灵魂深处的孤独和罪恶感压迫着他,正义和良知无情鞭打着他,他觉得自己就像儿时见过的那匹垂死的马,承受了所有的奴役,还要遭受孤独与痛苦的嘲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罪与罚》的个人感悟
摘要:《罪与罚》这部小说具有浓厚的宗教意识,母体模式便是主人公走向犯罪之路,面对惩罚,再获得重生的过程。
在“罪”、“罚”和“救赎”之间,陀思妥耶夫斯基成功地揭示出了“人物心灵深处的奥秘”,其出色的心理刻画,为我们送上了一场探索心灵深处奥秘的奇异之旅。
关键词:罪与罚不平凡的人双重性格宗教意识
读完《罪与罚》这一篇小说,不知为何,拉斯科尔尼科夫这一主人翁作为一个为生活所逼、且忍受着自己杀人过后所遭受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的苦难形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除此之外,自己好像走入了小说里,体会到了主人公内心深处和思想上的种种挣扎,也因为他的苦痛竟然闷闷不乐,这真是一件令人诧异的事情。
《罪与罚》讲述的是一个没有面包和牛奶
的大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故事。
他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整日靠着自己的母亲和妹妹给予的一点点生活费活在这个世界上,他没有钱可以交房租,,他没有钱解决自己的温饱,他简直就是郁达夫小说中的一系列“零余者”的翻版,更是千千万万个俄国黑暗统治下无数个穷困潦倒的青年的代表,他们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苦难的象征。
没有面包和牛奶的日子里,他是卑微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作为千千万万个卑微者中的一员而存在,这是不足为奇的,这是大家习以为常的。
可是拉斯科尔尼科夫却又是非常不幸的一个个体,原因在于他在忍受肉体煎熬的同时,他不得不遭受着比肉体之痛更痛的精神折磨。
拉斯科尔尼科夫的“不平凡的人”的信仰最终使其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从此成为了一个迷途的羔羊,背负着精神的重担。
在种种精神的煎熬之下,他最终在索尼娅宗教思想的感召之下回归自我,终究把自己放到了一个普通的、与所有人平等的地位。
这种平等,是无关乎智商高低、地位高下的平等,是普天之下最朴实、最本真的平等:生命之平
等,一切生灵都是平等的!面对亵渎生命之神圣与平等的罪孽,拉斯柯尔尼科夫最深刻的忏悔,便是匍匐于大地,在吵闹的城市广场上,深深地亲吻这片土地!
拉斯科尔尼科夫这一艺术形象作为一个逼视自己的灵魂、直面于内心生活的形象在许多读者的心目当中栩栩如生。
这一鲜活的艺术形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拉斯科尔尼科夫的“不平凡的人”的信仰使其成为迷途的羔羊。
心灵的痛苦远远比身体的痛苦来的更凶猛、来的更强烈,这是人的灵性对自己兽性的征服。
拉斯科尔尼科夫坚信自己能够成为“人类的恩人”,说白了,这就是他的“权利欲望”。
他幻想着为人类除害,所以他崇拜拿破仑那样的民族英雄,想要成为像拿破仑那样的著名人物,且不用为自己的杀人如麻、血流成河而付出代价,反而会因为他的杀敌无数而成为一个民族的骄傲,为世人所敬仰,名垂千古。
拉斯柯尔尼科夫与索尼雅谈话时,有这样一段自我剖析:“现在我知道,谁智力强精神旺,谁就是他们的统治者。
谁胆大妄为,谁就被认为是对的。
谁对许多事情抱蔑视态度,谁
就是立法者。
谁比所有的人更胆大妄为,谁就比所有的人更正确!……权力只给予敢于俯身去拾取的人。
这只需要一个条件,仅仅一个条件:只要胆大妄为!”在索尼雅看来,这就是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全部信仰和准则”。
一个灯塔是黑夜里许多艘轮船的方向,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户,一个人的信仰却是一个人活着的希望。
拉斯科尔尼科夫所承受的“罚”向我们诠释了信仰的价值。
其次,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双重人格的人物形象。
一方面,他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着正义感的青年大学生;另一方面,他是一个孤僻、性格忧郁的人物形象,甚至不承认自己母亲和妹妹对自己的关爱,反感于亲情的温暖。
他麻木到双手沾满鲜血。
这一形象不断面临着自己性格的激烈冲突,在肯定和否定自己的理论之间来来回回,忍受着不为人知的精神枷锁所带来的剧痛。
他坚信自己的“不平凡的人”的理论,坚信成为像拿破仑般的人物的合理性,于是他用实际行动向人们证明了自己的信仰,杀死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和老太婆同父异母的妹妹。
这一行动
却让其背负着精神的负担,灵性的光芒最终战胜了他自己的信仰,促使其“否定”自己的理论,逐渐向索尼娅靠近,迎来了爱情的暖暖旭日。
拉斯科尔尼科夫意识上所遭遇的起起伏伏,他内心所面临的各种挣扎,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活脱脱的“灵魂救赎者”的艰辛之旅,他鲜活的形象至今仍保存在许多读者心目中。
在学生看来,《罪与罚》这篇小说的高超之处在于作者“刻画出了人物的心灵深处的奥秘”,通过对人物意识由内到外的描写实现了人物形象的塑造,突破了传统地对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方式。
除此之外,小说运用大量的象征、梦境、暗示的手法,充实了文章内容,这也是一篇优秀的意识流作品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小说的思想主旨上来看,毫无疑问,小说的“现实主义色彩”特别显眼,不管是描绘俄国下层贫民艰辛的生活、卢仁的卑鄙吝啬和极端利己主义、地主斯维里加洛夫的荒淫无度,还是细致描绘出各种灾难性事件伴随着的复杂激烈的心理斗争、大量的人物心理活动和痛苦的精神
危机,都向读者揭露出资产阶级关系的纷繁复杂,资产阶级“弱肉强食”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广大民众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生活。
《罪与罚》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的“真”,使得小说的灵魂得以充实,为其流传千古提供了有力保障。
最后,这部小说的宗教色彩浓厚也是一大特色,《罪与罚》中的人物都是在原罪的基础上再次犯罪,结果自我惩罚,忍受精神上的种种苦痛,通过宗教信仰终得救的母体模式。
典型的人物便是拉斯科尔尼科夫,他由“罪”走向“罚”,再走向“救赎”的一生,宗教信仰便是他获救的有效依托。
结语:总之,这部小说为读者提供了一次精神之旅。
出色的心理描写,以及浓厚的宗教意识和丰富的现实主义色彩都构成了这部小说的特色,恰恰是这些特色铸就了这部小说的经久不衰,成就了作者的一生光辉。
参考文献:
1.小说《罪与罚》
2.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