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国地理中国的工业学案
高中地理必修2优质学案:4.1工业的区位选择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课程标准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生产过程的概念和主要的区位因素。
2.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3.掌握分析工业区位选择的思路和方法。
[基础知识梳理]一、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动力、运输、政策、科技等。
3.工业选址原则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4.工业的区位类型导向类型工业特点工业布局原则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接近原料产地市场导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接近市场动力导向型工业消耗能量大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大量劳动力接近大量廉价劳动力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的地区1.科学技术因素(1)表现: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而对市场、信息等因素的依赖程度增强。
(2)典例①世界: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煤炭区位→铁矿区位→港口区位。
②中国:鞍钢(靠近煤、铁产地)→宝钢(靠近市场)。
2.环境因素(1)环境敏感企业: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如高技术产品及食品工业。
(2)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如下图)。
字母污染类型区位选择A 污染空气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或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B 污染水源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C 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1)原因:优惠政策有利于吸引投资办厂时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的变化。
(2)表现⎩⎨⎧20世纪80年代前:内地大型工业基地建设,西部纺织工业中心建设20世纪80年代: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20世纪末:西部地区工业发展力度加大4.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有时会成为主导因素。
『思考』1.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增强和减弱的因素分别有哪些?提示 影响增强的因素有:科技、市场、劳动力素质、信息、网络的通达性等;影响减弱的因素有:劳动力数量、原料、动力等。
初中地理 工业教案
初中地理工业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工业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 掌握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如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等。
3. 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和主要工业基地。
4.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工业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 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3. 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和主要工业基地。
教学难点:1. 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综合理解。
2. 我国工业基地的分布及其特点。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地理》相关章节。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3. 地图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农业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工业吗?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工业的概念:工业是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及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2. 阐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科技进步的主要载体。
3. 介绍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析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沿海地区工业发达,内陆地区工业发展较慢;东部地区工业发展较快,西部地区工业发展较慢。
2. 介绍我国主要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四、课堂互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练习与拓展(10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展示收集到的相关地图或图片资料,介绍我国工业基地的分布及其特点。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工业知识的理解。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验学生对工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初中地理八上教案工业
初中地理八上教案工业年级:八年级学科:地理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
2. 掌握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
4. 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景观图片和文字说明,形象地介绍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
2. 利用图表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
3. 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识到工业发展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
2. 了解工业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 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
2.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
4.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1. 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 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工业吗?工业生产有什么特点?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利用景观图片和文字说明,形象地介绍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
2. 讲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强调工业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案例,了解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
2. 学生分享分析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提问:同学们知道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吗?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工业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五四学制》
《工业》导学案一、导入在我们平时生活中,工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无论是生产制造、交通运输还是能源供应,都离不完工业的支持。
今天我们将进修关于工业的知识,了解工业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影响。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工业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工业的发展历程。
3. 理解工业的特点和影响。
三、进修内容1. 工业的定义和分类- 工业是指通过劳动力和机器设备将原材料转化为商品的生产活动。
根据不同的生产对象和生产方式,工业可以分为制造业、采矿业和建筑业等不同分类。
2. 工业的发展历程- 工业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随后逐渐传播到欧洲和世界各地。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工业化经过加快,出现了大规模工业生产和机械化生产的现象。
20世纪后期,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工业的摩登化经过。
3. 工业的特点和影响- 工业具有高度的集中性和规模化生产,能够大规模生产商品,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工业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工业化的发展也推动了城市化经过,形成了大城市和城市群。
四、进修方法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工业的定义和分类。
2. 查阅历史资料,了解工业的发展历程。
3. 讨论工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思考如何解决工业发展中的问题。
五、教室练习1. 请列举几种不同类型的工业。
2. 你知道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吗?3. 工业化经过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六、拓展延伸1. 参观当地的工业园区或工厂,了解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
2. 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深入了解工业化经过对社会的影响。
通过进修《工业》这一主题,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工业的基本观点和发展历程,认识到工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为未来的进修和生活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启发。
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积极思考,做一个有遥见的学生。
中国地理学案(教案)
一、中国地理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国情。
掌握中国地理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地形区。
理解中国地理环境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 教学内容:中国的地理位置:经纬度、时区、邻国等。
中国面积和人口:总面积、人口数量、人口分布等。
中国地形特征:山地、平原、高原、盆地、海岸线等。
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地图观察、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的地图,引起学生对我国地理的兴趣。
2) 讲解中国的地理位置:通过PPT展示经纬度、时区、邻国等信息。
3) 讲解中国的面积和人口:通过PPT展示相关数据,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国情。
4) 讲解中国的地形特征:通过PPT展示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各地形区的特点。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记忆。
5. 作业布置:请学生绘制中国地形分布图,加深对地形特征的理解。
二、长江与黄河1. 教学目标:了解长江与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特点等。
掌握长江与黄河的主要支流、湖泊、水利工程等。
理解长江与黄河对我国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
2. 教学内容:长江与黄河的地理位置:发源地、流经省份、注入海洋等。
长江与黄河的流域特点:地形、气候、水文等。
长江与黄河的主要支流、湖泊、水利工程等。
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地图观察、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长江与黄河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两大河流。
2) 讲解长江与黄河的地理位置:通过PPT展示发源地、流经省份、注入海洋等信息。
3) 讲解长江与黄河的流域特点:通过PPT展示地形、气候、水文等信息。
4) 讲解长江与黄河的主要支流、湖泊、水利工程:通过PPT展示相关内容。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记忆。
5. 作业布置: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长江与黄河对我国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三、中国的气候类型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人教版初中地理 工业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工业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交通、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
3. 培养学生分析地图和数据的能力,以便能够从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
教学重点:1. 工业的概念、分类和意义。
2. 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教学难点:1. 工业布局的优化。
2. 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工业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农业知识,从而引出工业的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工业产品有哪些吗?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呢?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材,了解工业的分类,包括重工业、轻工业和混合工业。
2. 学生思考:为什么工业会有这样的分类?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工业的意义,包括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业机会的创造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
2.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如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交通、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地图,了解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材,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挑选几份练习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优化工业布局?2.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实例,提出优化工业布局的措施。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工业的概念、分类、意义和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练习、拓展延伸和课堂小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工业的基本知识和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分析地图和数据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学习。
工业-鲁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工业-鲁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概述本节课主要介绍工业的基本概念。
工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工业的定义、分类、分布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的概念及其分类;2.掌握我国工业区分布的特点;3.了解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1. 工业的定义和分类(20分钟)知识点1.工业的定义;2.工业的分类。
教学重点1.工业的定义;2.工业的分类。
教学难点1.工业的分类;2.工业的发展历程。
2. 我国工业的区分布特点(30分钟)知识点1.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2.我国工业的区分布。
教学重点1.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2.我国工业集中程度的变化;3.我国工业发展的区域特征。
教学难点1.我国工业集中程度的变化;2.我国工业发展的区域特征。
3. 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20分钟)知识点1.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2.工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1.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2.工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1.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2.工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组织讨论法:通过讨论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工业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教师将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1.课堂练习;2.课后作业。
六、教学资源1.课本;2.多媒体设备。
初中地理人教版工业教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工业教案1. 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掌握我国工业的基本格局和分布特点,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特点和我国的分布情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资料、图表等形式,分析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对我国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掌握工业的分布特点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工业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工业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及其重要性。
3. 课堂讲解讲解工业发展的历史,分析我国工业的基本格局和分布特点,重点讲解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工业发展情况。
4. 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影响我国工业分布的因素,如地理位置、资源状况、交通状况等。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让学生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特点和我国的分布情况,重点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分布特点。
6.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工业的分布特点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8.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地理工业教案
初中地理工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和作用;(2)掌握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如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政策等;(3)了解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部门分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运用地图和图表,掌握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3)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自豪感;(2)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与工业发展关系的认识;(3)培养学生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关注地理学科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工业的概念与分类:生产规模、产品用途等;2. 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政策等;3. 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部门分布: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4. 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产业升级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工业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工业领域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和作用,以及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3. 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内容和案例,详细讲解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如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政策等。
4. 地图分析:让学生观察我国工业基地和工业部门分布图,分析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6.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工业发展案例,如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发展等,让学生分析工业发展背后的地理因素。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我国工业发展的资料,准备下一节课的交流分享。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工业概念、分类、影响因素和工业分布的认识;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工业的分布和发展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
《工业的分布和发展》导学案一、导入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将盘绕工业的分布和发展展开讨论,通过进修,让同砚们了解工业的地理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从而深入了解工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工业在举世范围内的分布情况;2. 掌握工业发展的主要规律和趋势;3. 理解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三、进修重点和难点1. 工业的地理分布规律;2. 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3. 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四、进修过程1. 工业的地理分布规律- 工业的地理分布受自然条件、人文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例如,水资源、能源、交通等因素都会影响工业的分布。
- 在举世范围内,工业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欧洲、北美等地区。
这些地区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技术优势,能够更好地支持工业的发展。
2. 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随着举世化的发展,工业生产的举世分工越来越明显。
发达国家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具有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多从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 环保认识的提升也推动着工业向绿色、低碳发展方向转变。
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逐渐被淘汰,清洁生产逐渐成为主流。
3. 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提高国家经济实力、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 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增进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五、教室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工业的地理分布规律、发展趋势以及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只有不息发展和创新,才能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增长。
希望同砚们能够深入思考工业发展的重要性,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六、作业安置1. 思考:工业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影响有哪些?请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 阅读:选择一篇关于工业发展的新闻报道或论文,进行阅读,并撰写读后感。
3. 探究:调查你所在地区的主要工业产业,了解其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地理教案初中八上工业
地理教案初中八上工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 使学生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3. 使学生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4. 使学生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教学重点:1. 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
4. 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5.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1. 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 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和视频,直观地呈现工业生产的过程和特点。
3.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理解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工业吗?工业生产的过程是怎样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工业生产是指从原材料的采集、加工到制成品的生产过程。
它包括多个部门,如采矿业、制造业、加工业等。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 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工业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2.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
3. 教师讲解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以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初中地理工业第一课时教案
初中地理工业第一课时教案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学会分析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工业发展的关注,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树立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工业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
2. 教学难点:观察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上课之初,教师可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哪些产品是工业产品?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工业的概念。
2. 自主学习教师分发《我国工业的分布》图,要求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四大工业基地分别位于哪些地区?(3)工业基地的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3.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工业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通过讲解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使学生掌握工业的空间分布规律。
4. 案例分析教师可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发展案例,如某地区的工业发展历程,让学生分析该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认为我国工业发展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各小组成员发表意见,共同探讨我国工业发展的前景。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家乡的工业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
四、课后作业1. 绘制我国工业分布图,标明四大工业基地的位置。
2. 调查家乡的工业发展情况,分析家乡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撰写一篇调查报告。
高中地理学案-工业(1)
4.2 快速发展的工业一、举世瞩目的成就工业,是采掘自然物质资源、对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进行加工或再加工的生产部门。
工业部门:轻工业:生产生产资料,产品满足其他生产部门需要重工业:产品满足人民日常生活所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的成就:传统工业部门、新兴工业部门原油总产量稳步提高,钢材、汽车、彩电产量迅猛增长,钢材、煤炭、发电量、水泥、化肥、棉布、计算机产量居世界第一。
一、选择题1.下列产品属于工业产品的是()A.小麦B.面包C.棉花D.大豆2.下列产品不属于工业产品的是()A.矿泉水B.运动服C.水稻D.方便面3.下列部门中属于工业部门的是()A.化肥厂B.超市C.航空公司D.旅行社4.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工业生产的是()A.开采铁矿B.生产化肥C.人工养殖珍珠D.将小麦加工成方便面5.下列工业部门,属于轻工业的是()A.机械工业B.食品工业C.石油化工D.钢铁工业6、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短短的十几年里,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引进到开发,从落后到领先,带动了钢铁、水泥、电力等产业的发展,代表着“中国制造”从服装、电子组装等低端产品走向高端技术装备,开始走向“中国智造”。
中国高铁开始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相继与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意向,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
1.中国高铁的建设带动了______、______、______等产业的发展。
2.这些工业部门属于___________(重工业、轻工业)。
3.中国高铁走出国门、迈向世界说明了什么?中国高铁代表着“中国制造” 开始走向“中国智造”,是中国工业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
二、特色各异的工业基地(一)我国工业布局的大势:沿________、沿________、沿________、沿________。
1、沿海经济地带:读87页图4.12,看图名图例,阅读“信息传递”了解四大工业基地各具特色_________工业基地我国著名的________基地_________工业基地我国北方最大的_________工业基地_________工业基地我国最大的_________工业基地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以____________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沿海开放城市:辽宁省的大连、河北省的秦皇岛、天津、山东省的烟台和______、江苏省的连云港和_______、上海、浙江省的_______和________、福建的省会______、广东的广州和_______、______壮族自治区的北海经济特区:福建的________、广东的_______、_______、______2、沿江经济发达地带:87页图4.12,描绘长江,列举主要工业中心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沿黄河:读87页图4.12,描绘长江,主要工业中心城市:兰州、太原、郑州——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地带4、沿铁路线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带:在图4.12上描绘京广线、京沪线、哈大、陇海线京广线: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京沪线:北京----天津----济南----南京----上海哈大线: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陇海线: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二)工业分布的原因:1、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政策、资源、运输、市场、技术、劳动力2、京津唐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条件:读88页“京津唐工业基地”图离煤炭、电力丰富的山西能源基地近,能源和原料充足。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学案23 工业区位因素
学案23 工业区位因素【考点呈现】1.工业区位因素。
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素养目标】1.通过对典型区域工业区位及变化的综合分析,说明工业区位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及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综合思维)2.通过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分析,正确认识工业生产影响环境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建立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知识梳理一、工业区位因素1.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土地、①水源、②原料、燃料。
(2)社会因素:③市场、④交通、科技、劳动力、⑤政策、农业基础等。
2.主导因素与区位选择导向类型工业特点工业布局原则典例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接近⑥原料产地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市场导向型工业⑦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接近市场啤酒、家具制造业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接近⑧火电厂或水电站电解铝工业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的⑨劳动力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技术导向型工业⑩技术要求高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点拨] (1)电子制造工业不同于电子装配工业。
集成电路电子制造工业技术要求高,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而电子装配工业生产耗用劳动量大,技术要求并不高,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2)铜矿石品位低,运输量大,粗铜冶炼宜靠近原料产地,精炼铜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需要靠近火电或水电基地,而铜制品厂则要靠近市场。
(3)瓶装饮料厂一般要靠近消费市场,但从长远来看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水源。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交通和科技的发展{降低了对⑪原料、⑫劳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加强了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2.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大气污染型工业布局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⑬下风向地带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垂直盛行风向的郊外水源污染型工业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远离⑭居民区和农田固体废弃物污染型工业3.政策以及企业决策者的⑮理念和心理因素有时会成为主导因素。
工业-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王民主编)教案
工业-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王民主编)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工业,掌握工业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3.了解我国工业地区的分布和特点;4.理解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策。
教学内容1.工业基本概念1.工业的定义、特征和分类;2.工业的发展史。
2.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2.工业对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性。
3.我国工业地区分布和特点1.我国主要工业地区的分布;2.不同工业类型地区的特点。
4.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策1.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2.工业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法、分组讨论法、小组展示法。
教学步骤1.预习学生在课前预习教材《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内容。
2.导入1.老师发放课件,介绍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2.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什么是工业?工业的分类有哪些?。
3.课堂讲授1.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我国工业地区分布和特点;3.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策。
4.小组讨论和展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就一个议题展开讨论;2.让每个小组以PPT形式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3.整合和总结每个小组的讨论内容。
5.课后巩固1.布置课后作业:完成《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的习题;2.老师进行课后作业的解答和点评。
教学评价1.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2.通过互动教学的形式,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提高;3.通过课后作业,检测和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中国地理:中国的主要产业、四大区域、东北地区复习学案
中国的主要产业、四大区域、东北地区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结合作物、牧区图,说出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牧区名称及分布。
2、说出我国工业的种类、分布及钢铁工业分布。
3、会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识记主要的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
4、分析四大地理区域图,描述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生产生活。
5、结合材料认识东北的位置、自然环境、产业分布[复习重点]:1、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牧区名称及分布。
2、主要的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
3、描述四大地理区域及东北的自然环境以及生产生活 [复习过程]: 一、梳理知识复习任务一:阅读课本,识记我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类型及主要的分布地 1、农业是 产业,工业是 产业。
南方 北方 西北 青藏长城以北 长城以南粮食作物商品粮基地 无 经济作物 糖料油料纤维分布:饮料主要在秦岭淮河以南,产茶大省 、 、热带作物:2(1)我国畜牧业区和农耕区大致以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
(2)图中①_________平原是粮食集中产区,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图中②③④分别是 平原、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平原,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
农产品出口基地:⑤ ,还有、 、 。
(3)写出牧区名称及代表牲畜:,A 、B 、C 、D 、 (4)生猪主要的省区: 、 、复习任务二:阅读课本,识记我国主要能源、钢铁工业基地名称 1、(1)第一大油田: 省 油田; 第二大油田: 省 油田;河北的 油田。
煤炭第一大省: )填表(3)H 钢铁基地布局条件是 ,而E 钢铁基地布局条件是________ ____。
2、纺织工业的布局条件:字母B C D E F G H 钢铁基地3、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格局呈现出 趋势。
4、三大高技术产业带: 、 、 。
四大高技术产业密集区: 复习任务三:阅读课本,识记我国主要的铁路线和枢纽及各类交通的特点 1、2、请画出我国铁路线简图并标上名称及枢纽复习任务四:回顾课本内容并结合四地理区域图,描述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生产生活。
第3课工业教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
第3课工业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工业的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了解矿产资源与工业的关系;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工业基地的分布情况;
教学难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工业的发展情况吗?工业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有哪些重要作用?
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工业》。
二、工业与农业和矿产资源的关系:
师:课件出示我国农业发展情况和矿产资源情况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说一说,农业与工业有什么关系?矿产资源与工业的关系是什么?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大家说的真好,说明你们是有观察能力的孩子!
三、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与高新产业的发展: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农业和矿产资源与工业发展的关系。
师:现在请大家结合课文想一想,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分布情况如何?我国高新产业的发展企情况又如何?
生:结合课文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初中地理工业练习课教案
初中地理工业练习课教案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和作用;(2)掌握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工业基地;(3)能够分析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表,观察和分析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工业发展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工业的概念与分类(1)工业的概念:工业是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以及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2)工业的分类:根据生产资料密集程度,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根据产品用途,分为消费品工业和生产资料工业。
2. 工业的作用(1)推动经济发展: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就业和财政收入具有重要作用;(2)改善人民生活:工业发展为人民提供丰富的消费品,提高生活质量;(3)促进科技进步:工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国家竞争力;(4)调整产业结构:工业发展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3. 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1)沿海、沿河、沿铁路线分布:受交通、市场和资源等因素影响;(2)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3)西部地区工业发展逐渐崛起: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和资源开发。
4. 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positive effects:工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等;(2)negative effects:工业生产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破坏等;(3)可持续发展:在追求工业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教学方法1. 地图和图表教学:通过观察和分析我国工业分布图、四大工业基地图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工业分布特点;2. 小组合作: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工业发展案例,让学生分析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工业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
《工业》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工业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影响,并能够分析工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一、导入1. 通过展示一段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工业是什么?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让学生讨论一下他们身边有哪些工业产品,这些产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二、进修内容1. 工业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什么是工业?工业是指以机器为中心,以人工劳动为基础,通过生产和加工原材料来制造商品的经济活动。
- 工业的发展历程:从手工业到机器工业,再到摩登工业的发展过程。
2. 工业的特点和分类- 工业的特点:大规模生产、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生产、自动化生产等。
- 工业的分类:重工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3. 工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工业对社会的影响: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推动城市化经过,增进科技创新等。
- 工业对经济的影响:增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缘,增进国际贸易等。
- 工业对环境的影响:污染环境、消耗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等。
三、示例分析1. 以中国的制造业为例,分析中国工业的发展现状和挑战。
2. 以某个工业企业为例,分析其生产过程、产品特点和市场竞争力。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工业的定义、发展历程、特点和影响,同时也认识到工业在增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环境和社会问题。
希望同砚们能够认识到工业的重要性,关注工业发展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做出贡献。
五、作业1. 阅读相关文章,了解更多关于工业的知识。
2. 小组讨论:如果你是一个工业企业的经理,你将如何平衡经济效益和环保问题?六、拓展延伸1. 考察当地的工业发展情况,了解内地区的主要工业产业和发展趋势。
2. 参观当地的工业企业,亲身体验工业生产的过程和环境。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工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认识工业的重要性和影响,为未来的进修和生活做好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理——中国的工业
学习目标:
1.识记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主要的工业城市。
2.掌握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位置范围、发展条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3.掌握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的特点,并能分析其原因。
考点我国工业的分布
1.我国工业的分布趋势
(1)沿铁路线:
(1) 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3)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上游:;中游:________________;下游________________
(4)沿海地区集中了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四大工业基地,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2.我国基础工业的分布
(1)煤炭工业: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工业,与煤炭资源分布一致,省、
自治区、省是最主要的煤炭基地。
(2)油气工业:集中在东北、华北、四川和新疆以及近海大陆架
(3)电力工业:
①火电是主体,分布于北方的重要煤炭基地和大城市。
②水电:主要分布在南方,集中于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等河流上游。
③应注重开发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
(4)钢铁工业
按其布局可以分为资源型、临海型和市场型。
、、、钢铁工业基地属于资源型;、钢铁工业基地属于市场型。
钢铁工业基地属于临海型。
存在问题: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产品质量低
解决措施:①加强技术改造,进行清洁化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
②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5)纺织工业:主要分为和两大类型,主要纺织工业中心靠近原料地或
靠近消费市场,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
考点三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
★区域工业发展的一般思路(教材102页)
阅读教材102页和100页表格内容,将代表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发展条件、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的字
母填在对应位置
A B C D
发展条件①历史悠久、基础雄
厚;科技力量强;
②交通便利;
③农产品丰富;
④水资源丰富
①煤、铁、石油、盐
的资源丰富;
②交通便利;
③靠近能源基地;
①工业基础雄厚;
②煤、铁资源丰富;
③便利的交通;
①交通便利;
毗邻港澳;
②多侨乡;
③水资源丰富
ⅠⅡⅢⅣ
存在
问题
①能源、水源不足,
环境污染严重;
②产业结构单一,技
术水平较低。
①能源和矿产资源
缺乏;
②工业基础较为薄
弱。
能源、矿产缺乏。
①水资源不足,环境
污染严重;
②工业产品“高、精、
尖”比重不足。
a b c d
发展
方向
①积极发展高科技
产业,增加产品类
型,加强技术改造;
②重点放在钢铁、石
化、海洋化工、电子、
高档精纺和精细化
工方面。
①加大科技投入,更
新设备、提高质量;
②调整工业结构,发
展第三产业;
③适当限制高耗能,
当地又缺乏资源的
工业。
①调整产业结构,促
进产业升级;
②加强区内各城市
的相互分工与合作;
③加强规划与管理
开发新技术、新产
品、向高精尖方向发
展,使结构轻型化,
开拓国际市场。
关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对比分析
工业基地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条件、问题、发展
考点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
项目表现原因
总体
特征
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了大分散、小集中的
分布特点
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要求在技术发达、
知识密集、人才聚集的地域,一般都要
依附于一批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
东部
地区
聚集成带:东部沿海地区初步形成
了、和
等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地
带。
北京、上海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
核心地区。
中西
部地
区
、、
、、将建成中西
部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中部
和西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也迎来了良
好的发展机遇。
②产业开发重点的地区差异:
地区依托(或优势)侧重点
沿海地区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
沿边地区发展贸易导向型的产业
5.(2011·全国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