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
史学概论
图书目录
第二编
第一编
第三编
史学原理 第一讲史学概论与历史科学 一、史学概论的研究范围、内容及其学习的意义 1.史学概论的研究范围与内容 2.理论、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 3.史学概论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4.学习史学概论的意义 二、历史科学的含义、层次结构与特点 1.历史、历史学与历史科学的含义 2.历史学的层次结构 3.历史学的学科个性
史学方法论 第七讲搜集、整理与鉴别史料的方法 一、与史学方法论有关的几个概念 1.方法和方法论 2.史学方法与史学方法论 二、搜集与整理史料的方法 1.史料的种类 2.搜集与整理史料的方法 三、鉴别史料的方法 1.辨伪 2.校勘
史学理论史 第十六讲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发展大势 一、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产生:从史学意识到自觉的 史学发展意识 二、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形成:系统的史学批判 理论的提出 三、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发展:史学批评的繁荣 和理论形式的丰富 四、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终结:批判、总结、嬗变 第十七讲中国近现代史学理论发展评述 一、封建时代史学的没落与分化
本教材力求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广泛地吸收了中外有关著作的研究成果,在全面、系统的基础上以问 题为中心,体现史论结合,重点突出,条理分明,通俗易懂,详略适中,以便使学生和读者能更好地掌握本门课 程的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律。
《史学概论》除主要供民族院校历史专业作为教材外,也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历史、政史专业,广大史学 工作者和史学爱好者均可作为研究学习的参考书。
史学概论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01 内容简介
02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贾东海郭卿友。
内容简介
这部教材的编写工作是从1989年开始的。当时由主编贾东海参照1989年国家教委师范司编制的《历史专业教 学大纲》中的《史学概论》的精神和其他高校《史学概论》教学大纲的内容,结合民族高等院校历史系学生实际, 设计出编写提纲,广泛征求意见后,进行修订,然后由作者按提纲分头执笔编写。
《史学概论》课件
史学研究还有助于推动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和启示。
史学研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史学研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广泛,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文化传 统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01
定量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和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和 趋势。
定性分析
02
03
比较分析
通过深入阅读和理解资料,对历 史事件、人物等进行深入剖析和 解释。
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资料进 行比较分析,发现其中的异同点 和发展变化。
撰写研究报告
撰写提纲
根据研究问题和资料情况,制定详细的研究报 告提纲。
通过学习史学概论,学生可以了解历史学的本质、特点和学 科体系,掌握基本的历史研究方法,提高对历史事件、人物 和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应用历史知识服务于现实 社会。
史学概论的发展历程
史学概论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古代历 史学家对于历史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方法论就有了一定 的思考和探讨。
社会调查资料需要经过科学设计和严谨分析,才能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需要与其他资料 进行相互印证和补充。
04
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确定研究问题
明确研究方向
在大量阅读和了解相关领域的基 础上,确定一个具体、可操作的 研究问题。
口述历史资料
口述历史资料是指通过口头叙述的方 式记录下来的历史资料。这种方式可 以追溯到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人们 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历史。
《史学概论》教案》
《史学概论》教案(第一至五章)第一章:史学的概念与功能1.1 教学目标了解史学的定义与内涵掌握史学的研究方法与功能理解史学家应具备的素养与道德1.2 教学内容史学的定义与内涵:历史与史学的区别,史学的基本特征史学的研究方法:史料的搜集与分析,历史解释与叙述史学功能:传承文化,启迪思考,塑造民族精神史学家素养与道德:客观公正,实证精神,历史责任感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史学?讲授史学的基本概念与特征案例分析:著名史学家及其代表作品小组讨论:史学的功能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作用第二章:中国史学的历史与发展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掌握中国史学的特点与成就理解中国史学对世界史学的贡献2.2 教学内容中国史学的历史发展:古代史、近现代史、当代史中国史学的特点:史官制度,历史编纂,史学研究方法中国史学成就:历史理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中国史学对世界史学的贡献:史学方法,历史观念,历史资料2.3 教学活动讲授中国史学的历史发展脉络分析中国史学的特点与成就讨论中国史学对世界史学的贡献案例研究:中国著名史学家及其代表作品第三章:西方史学的形成与发展3.1 教学目标了解西方史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掌握西方史学的特点与方法理解西方史学对世界史学的启示3.2 教学内容西方史学的形成:古希腊史,基督教史,文艺复兴史西方史学的发展:近现代史,当代史,跨学科史学研究西方史学的特点:历史观念,史学研究方法,历史编纂西方史学方法:史料分析,历史解释,历史比较3.3 教学活动讲授西方史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西方史学的特点与方法讨论西方史学对世界史学的启示案例研究:西方著名史学家及其代表作品第四章:历史思维与历史解释4.1 教学目标掌握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历史解释的含义与作用学会运用历史解释分析历史事件4.2 教学内容历史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对比历史解释的含义与作用:理解历史现象,揭示历史规律,预测未来历史解释方法:实证解释,理论解释,心理解释案例分析:历史事件的历史解释4.3 教学活动讲授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讨论历史解释的含义与作用练习运用历史解释分析历史事件案例研究:历史事件的历史解释实例第五章:历史研究的方法与技巧5.1 教学目标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历史研究技巧分析史料理解历史研究在学术与社会领域的价值5.2 教学内容历史研究方法:实证研究,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技巧:史料搜集,史料分析,历史编纂历史研究价值:学术贡献,社会影响,文化传承案例分析:历史研究的方法与技巧实例5.3 教学活动讲授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练习运用历史研究技巧分析史料讨论历史研究在学术与社会领域的价值案例研究:历史研究的方法与技巧实例第六章:历史编纂与历史文献6.1 教学目标理解历史编纂的意义与过程掌握历史文献的种类与价值学会运用历史文献进行历史研究6.2 教学内容历史编纂的意义与过程:编纂目的,编纂方法,编纂原则历史文献的种类:原始文献,二手文献,口述文献历史文献的价值: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案例分析:历史文献的应用实例6.3 教学活动讲授历史编纂的意义与过程分析历史文献的种类与价值练习运用历史文献进行历史研究案例研究:历史文献的应用实例第七章:历史与历史学的前景7.1 教学目标了解历史学的发展趋势掌握历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理解历史学未来的挑战与机遇7.2 教学内容历史学的发展趋势:跨学科研究,全球史观,微观史观历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教育,文化,政治历史学未来的挑战与机遇:信息技术,全球一体化,历史观念更新案例分析:历史学的发展实例7.3 教学活动讲授历史学的发展趋势讨论历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探讨历史学未来的挑战与机遇案例研究:历史学的发展实例第八章:历史教育与历史普及8.1 教学目标理解历史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历史普及的方法与途径学会评价历史教育的效果8.2 教学内容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培养民族精神,传承文化,提高历史素养历史普及的方法与途径:课堂教学,社会教育,媒体传播评价历史教育的效果: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成果案例分析:历史教育与历史普及实例8.3 教学活动讲授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历史普及的方法与途径练习评价历史教育的效果案例研究:历史教育与历史普及实例第九章:历史学家与历史研究9.1 教学目标了解历史学家的角色与职责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与技巧理解历史学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9.2 教学内容历史学家的角色与职责:研究者,教育者,传承者历史研究的方法与技巧:实证研究,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历史学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推动历史进步,提升历史观念,培养民族精神案例分析:历史学家与历史研究实例9.3 教学活动讲授历史学家的角色与职责讨论历史研究的方法与技巧探讨历史学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案例研究:历史学家与历史研究实例第十章:历史学的未来展望10.1 教学目标理解历史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掌握历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探索历史学的挑战与机遇10.2 教学内容历史学在未来发展趋势:跨学科研究,全球史观,微观史观历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教育,文化,政治历史学的挑战与机遇:信息技术,全球一体化,历史观念更新案例分析:历史学的未来展望实例10.3 教学活动讲授历史学在未来发展趋势讨论历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探讨历史学的挑战与机遇案例研究:历史学的未来展望实例重点解析本《史学概论》教案共十个章节,涵盖史学的概念与功能、中国史学的历史与发展、西方史学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思维与历史解释、历史研究的方法与技巧、历史编纂与历史文献、历史与历史学的前景、历史教育与历史普及、历史学家与历史研究以及历史学的未来展望。
庞卓恒等著《史学概论》内容体系评析
庞卓恒等著《史学概论》内容体系评析史学概论是一部重要的史学著作,它由庞卓恒等撰写,以《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为基础,总结分析了中国近代以来社会、政治、文化、艺术、经济等方面的历史发展情况,是中国现代史学的一部杰出的著作。
本文以《庞卓恒等著《史学概论》内容体系评析》为标题,详细介绍和评析了《史学概论》的内容体系,以期为史学研究者提供参考。
一、《史学概论》内容体系介绍《史学概论》由庞卓恒主编,内容共5卷,分为“第一卷中国古典史学、第二卷中国近代史学、第三卷中国现代史学、第四卷世界古代史学和第五卷世界近代史学”五个部分,共计824页。
1.一卷中国古典史学:包括古代史学的基本理论、中国古代史学的主要学派、中国古代史学的主要学者及其代表著作和古代史学的研究方法等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史学的历史发展与发展趋势;2.二卷中国近代史学:包括清末近代史学发展的总述、中西学术交流的总述、中国近代史学的学派及其代表性著作以及中国近代史学研究方法等,主要介绍了中国近代史学诞生以来的发展趋势和中西方学术交流的发展历程;3.三卷中国现代史学:包括中国现代史学的发展概述、中国现代史学的主要学派和代表作、经典史学著作等,主要介绍了中国现代史学发展趋势,也概括了现代史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内容;4.四卷世界古代史学:包括世界历史的发展线索、古代文明的交流及其本质特征、世界古代史学的学派及其代表作等,主要介绍了世界古代史学发展趋势及其学术特点;5.五卷世界近代史学:包括世界近代史的发展线索、世界近代史学的学派及其代表作、世界历史的重大变革、经典著作等,主要介绍了世界近代史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学术特点。
二、《史学概论》内容体系评析《史学概论》内容体系蕴含着丰富的史学知识,对于史学研究者而言,是一本宝贵的参考资料。
1. 从历史发展趋势上看,《史学概论》记录了中国近代以来史学研究的发展脉络,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2. 从理论方法研究角度来看,《史学概论》论述了古代史学的基本理论、近代史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史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能够深刻的把握史学的基本原理;3. 从学术交流角度来看,《史学概论》介绍了中国古代史学、中国近代史学以及世界古代史学的学派及其代表作,史学研究者可以从中体会到中国及世界史学发展的脉络和中西方史学文化的融合;4. 从经典著作角度来看,《史学概论》介绍了中国古代、近代史学及世界古代史学的经典著作,可以从中及早了解中国及世界史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史学研究者提供很好的参考文献。
《史学概论》课件
• 现在由于他们逃离了庄园或行会的束缚,开始自己独立的生 活,再也不把庄园主或行业主看作是自己的保护者或恩人。 他们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发现上帝并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 由于人身的自由和商品交换的平等原则,使他们产生了自由 和平等的观念。逐渐抛弃了人身依附和贵贱不平等是上帝安 排的旧观念。一种强调个人独立、平等、自由的新的社会历 史观开始出现。
• 在这些团体中,普通人受到团体首领的保护,因而与这些首 领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庇护—依赖关系,这种关系又称为人身 依附关系。 • 当时的人们不理解这种依附关系是怎样形成的,认为除了这 种关系外,不可能有其它关系的选择。 • 当他们在思考自己的历史命运时,往往把这种处境归结为命 中注定,以及超自然力量支配的结果。
• 西方古代的天命—神学史观 • 克罗齐在评价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学家时说”关于全部历史 的动力问题常常被一般化了。……。命运或不变的必然性是 不是压迫人类的,人是否不过是任性的命运的玩物。人是不 是被睿智而精明的天命所统治的?……认为神本身并不关心 人类事务,而只关心报复和惩罚。”
• 中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的历史观 • 把上帝看作决定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最高主宰。人类的社会 历史进程只不过是在实现上帝预先制定好了的计划。 • 该计划就是,所有的人分为“上帝的选民”和“上帝的弃 民”。 • 前者是真正的基督徒,后者是虚假的假基督徒。两者混杂居 住,难以区分。 • 最后上帝来审判,让罪恶的弃民永受魔鬼统治,而选民则永 享天国之乐。
• 理性:一般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或发展活动。意 思和感性相对 ,指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 原则来考虑的态度,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不冲动,不凭感觉 做事情。 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基于正常的思维结果的行 为。反之就是非理性 。
《史学概论》教案》
《史学概论》教案(一)第一章:史学的概念与功能1.1 教学目标1. 了解史学的定义与内涵;2. 掌握史学的基本功能;3. 理解史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1. 史学的定义与内涵:历史与史学的区别,史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2. 史学的基本功能:记录与传承,解释与分析,教育与启示;3. 史学的重要性: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史学,个人修养与史学。
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史学的定义、功能及其重要性;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历史事件,阐述史学的功能与作用;3.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1.4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史学概念与功能的理解;3. 课程报告:让学生选择一个历史事件,分析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史学概论》教案(二)第二章:史学的起源与发展2.1 教学目标1. 了解史学起源的背景;2. 掌握史学发展的主要阶段;3. 理解史学发展的内在规律。
2.2 教学内容1. 史学的起源:古代史学的产生,古代史学的特点;2. 史学的发展:中世纪史学,近现代史学的发展;3. 史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历史观的演变,史学研究方法的革新。
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史学的起源与发展过程;2. 比较法:分析不同历史阶段史学的特点与差异;3. 图像展示法:展示史学发展的相关图片,增强学生对史学发展的直观理解。
2.4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史学起源与发展的了解;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梳理史学发展的主要阶段;3. 课程报告:让学生选择一个历史阶段,分析其史学发展的特点。
《史学概论》教案(三)第三章:史学的分支与学科交叉3.1 教学目标1. 了解史学的主要分支;2. 掌握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3. 理解跨学科研究在史学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1. 史学的分支:通史、断代史、专门史等;2. 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历史学与考古学、文献学、人类学等学科的交叉;3. 跨学科研究在史学的应用:案例分析,学术讨论。
史学概论
历史著述都有主观性,它与客体历史不可能完全吻 合。历史著述之所以有主观性,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客体历史具有不可逆性。 客体历史一去不复返,不可逆,不重复,不会再现。 无法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那样直接观察和研究, 直接面对自己的研究对象。进实验室,社会调查。 第二,认识主体必然会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认识对 象上去。 宏观地说,客体历史和主体化历史只能无限逼近, 但不可能完全重合,指望二者百分之百的吻合,只 不过是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美好的幻想。
(3)基础性 高度浓缩、概要介绍史学基本概念、基 本理论、基本方法,是专业基础课,是史 学理论的入门课,不是提高课。 《史学概论》这门课有助于弥补史学理 论之不足,加深对史学的理解,从而更好 地学习历史学。
二、《史学概论》之历史
史学概论方面的著作和课程出现于19世纪末的欧 洲,是史学专门化和制度化的产物。1898年,法国 史学家朗格诺瓦、瑟诺博斯的《历史研究导论》是 最早的史学概论著作,是法国大学的教科书。 中国受西方影响,20世纪初开始出现史学概论方 面的著作。1902年,留日学生汪荣宝编译自日本学 者的《史学概论》。1902年,邓实的《史学通论》 是中国人撰写的第一部。1909年,曹佐熙的《史学 通论》已成为中国大学的教材。
志为转移。不管你是否知道,是否喜欢,有 些事情已经发生,不可改变,这就是客体历 史。例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到恐怖分子袭击。 这些都是历史事实。即使有人不知道,有人 不喜欢,都改变不了它的客观存在。 历史相对主义喜欢强调历史的主观性。克罗 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贝克尔: ‚历史便是我们所知道的历史‛。有合理性, 也有片面性,存在误区。
史学概论复习
• ������ ������
• 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物质生产资料生 产者本身的历史,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广大的 劳动人民群众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 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历史 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 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2.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 决定作用,同时又承认和肯定杰出人物在历史上 的重要作用,两者是辩证的统一。
四、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研究
• 合理性分析: • 如果我们忽略后现代主义对历史的虚无主义态度和 对客观主义史学的破坏性。那么…。应当说,后 现代主义也有其合理的、值得现代史学家反思的理 论资源。 • ������ 其一、重视对历史研究中主体作用的认识, 强调历史认识主体在历史创造、史料记载、历史认 识、历史编纂中的作用; • ������ 其二、打破传统一元化的思维方式,重建历 史解释的多元性话语,提倡写另一种历史,注意以 往被多数史学家忽视或认为不重要的方面,增强了 历史的多样性、丰富性。
• 类型:客观主义、相对主义、后现代主义。
三、《史学概论》课程特点
• 1、基础性。有关历史学的基本知识、基 本理论、基本方法,属于历史学中“元史 学”研究的问题。 • 2、思辨性。与其它注重“实证”研究的历 史分支学科比较������ 则更注重历史认识的 抽象思维、逻辑阐释、理论概括。
• 3、开放性。包容量大、内容不断变化、 十分开放的学科体系。
—、《史学概论》课程介绍
2、与历史学的关系
• 1、 联系:对历史学科的研究与反思
• 2 、区别: ������ 研究对象 历史学 客观历史 目的任务 重建历史 学科特性 实证性
史学概论
《史学概论》课件
史学概论的意义
历史研究:了解 历史事件、人物、 文化等,为历史 研究提供基础
社会认知:通过 历史了解社会变 迁、文化传承, 提高社会认知能 力
价值观教育:通 过历史学习,培 养正确的价值观、 人生观和世界观
决策参考:为政 府决策提供历史 借鉴,提高决策 的科学性和合理 性
史学的起源和发展
史学的起源:古代中国、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都有史学记载 史学的发展:从古代到现代,史学经历了从口述到文字、从单一到多元、从简单到复杂 的发展过程 史学的分类:包括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历史地理学等
学术诚信:尊重历史事实,不篡 改、伪造历史
学术伦理:尊重他人研究成果, 不抄袭、剽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学术规范:遵守学术规范,引用 文献要注明出处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学术道德:保持学术独立,不因 利益而歪曲历史事实
史学研究的学术评价和引用规范
学术评价:客观公正,尊重事实,避免主观臆断 引用规范:注明出处,尊重知识产权,避免抄袭和剽窃 学术伦理:遵守学术道德,尊重他人成果,避免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促进学术进步,推动学术发展
史学概论的学科特点
历史性:以历史事件、人物、 文化等为研究对象
实证性:注重史料的搜集、 整理和考证
综合性:涉及历史、哲学、 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批判性:对历史事件、人物、 文化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
价和批判
创新性:不断探索新的研究 方法和理论,推动学科的发
展和进步
史学概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历史学与哲学的关系:历史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历史学的升华
现代主义 史学:强 调历史研 究的现代 性和多元 性
史学的理论和方法
《史学概论》教案》
《史学概论》教案(第一至第五章)第一章:史学的概念与功能1.1 教学目标1. 了解史学的定义与内涵2. 掌握史学的功能与价值3. 理解史学研究的方法与途径1.2 教学内容1. 史学的定义与内涵2. 史学的功能与价值3. 史学研究的方法与途径1.3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史学的概念2. 讲解:阐述史学的功能与价值3. 实践:指导学生了解史学研究的方法与途径1.4 作业与评估2. 评估:课堂参与度与作业完成情况第二章:中国史学的历史与发展2.1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史学的历史演变2. 掌握中国史学的特点与成就3. 理解中国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与影响2.2 教学内容1. 中国史学的历史演变2. 中国史学的特点与成就3. 中国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与影响2.3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中国史学的历史演变2. 讲解:阐述中国史学的特点与成就3. 实践:指导学生了解中国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与影响2.4 作业与评估2. 评估:课堂参与度与作业完成情况第三章:西方史学的传统与变革3.1 教学目标1. 了解西方史学的传统观念2. 掌握西方史学的变革过程3. 理解西方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与影响3.2 教学内容1. 西方史学的传统观念2. 西方史学的变革过程3. 西方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与影响3.3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西方史学的传统观念2. 讲解:阐述西方史学的变革过程3. 实践:指导学生了解西方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与影响3.4 作业与评估2. 评估:课堂参与度与作业完成情况第四章:历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4.1 教学目标1. 了解历史研究的理论框架2. 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技巧3. 理解历史研究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1. 历史研究的理论框架2. 历史研究的方法技巧3. 历史研究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4.3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历史研究的理论框架2. 讲解:阐述历史研究的方法技巧3. 实践:指导学生运用历史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4.4 作业与评估2. 评估:课堂参与度与作业完成情况第五章:历史学分支及其研究对象5.1 教学目标1. 了解历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2. 掌握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方法3. 理解各个分支学科在史学研究中的作用与价值5.2 教学内容1. 历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2. 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方法3. 各个分支学科在史学研究中的作用与价值5.3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历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2. 讲解:阐述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方法3. 实践:指导学生了解各个分支学科在史学研究中的作用与价值5.4 作业与评估2. 评估:课堂参与度与作业完成情况第六章:史料与史源学6.1 教学目标1. 理解史料的概念与分类2. 掌握史源学的research 方法与技巧3. 掌握史料的批判性分析与运用6.2 教学内容1. 史料的概念与分类2. 史源学的研究方法与技巧3. 史料的批判性分析与运用6.3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史料的概念2. 讲解:阐述史源学的研究方法与技巧3. 实践:指导学生进行史料的批判性分析与运用6.4 作业与评估2. 评估:课堂参与度与作业完成情况第七章:历史编纂与历史书写7.1 教学目标1. 理解历史编纂的概念与方法2. 掌握历史书写的技巧与规范3. 理解历史编纂在史学研究和教学中的应用7.2 教学内容1. 历史编纂的概念与方法2. 历史书写的技巧与规范3. 历史编纂在史学研究和教学中的应用7.3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历史编纂的概念2. 讲解:阐述历史书写的技巧与规范3. 实践:指导学生进行历史编纂的实践操作7.4 作业与评估2. 评估:课堂参与度与作业完成情况第八章:历史与记忆8.1 教学目标1. 理解历史与记忆的关系2. 掌握历史记忆的形成与传承机制3. 理解历史记忆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与影响8.2 教学内容1. 历史与记忆的关系2. 历史记忆的形成与传承机制3. 历史记忆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与影响8.3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历史与记忆的关系2. 讲解:阐述历史记忆的形成与传承机制3. 实践:指导学生了解历史记忆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与影响8.4 作业与评估2. 评估:课堂参与度与作业完成情况第九章:历史教育与史学传播9.1 教学目标1. 理解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和目标2. 掌握史学传播的方法和技巧3. 理解历史教育与史学传播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与影响9.2 教学内容1. 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和目标2. 史学传播的方法和技巧3. 历史教育与史学传播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与影响9.3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历史教育的重要性2. 讲解:阐述史学传播的方法和技巧3. 实践:指导学生进行史学传播的实际操作9.4 作业与评估2. 评估:课堂参与度与作业完成情况第十章:史学伦理与历史责任10.1 教学目标1. 理解史学伦理的重要性2. 掌握历史研究的道德规范3. 理解史学家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10.2 教学内容1. 史学伦理的重要性2. 历史研究的道德规范3. 史学家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10.3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史学伦理的重要性2. 讲解:阐述历史研究的道德规范3. 实践:指导学生了解史学家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10.4 作业与评估2. 评估:课堂参与度与作业完成情况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本教案涵盖了史学概论的多个方面,包括史学的概念与功能、中国史学的历史与发展、西方史学的传统与变革、历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历史学分支及其研究对象等。
历史研究的比较方法《史学概论》马工程
历史研究的比较方法《史学概论》马工程《史学概论》是马工程先生的重要著作之一,其中对历史研究的比较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探讨。
本文将对该书中关于历史研究的比较方法进行分析和介绍,内容涉及比较方法的引入、比较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比较方法的具体应用。
首先,马工程先生在《史学概论》中提出引入比较方法是为了拓宽历史研究的视野和深化历史研究的层次。
他指出,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把握历史的整体性和普遍性,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动力。
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将一个历史事件或现象置于更大的历史背景之中,从而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理解。
最后,比较方法在历史研究中可以应用于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例如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发展、比较不同时期的历史变迁、比较不同社会群体的历史经验等等。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并解释历史发展的异同,揭示不同因素对历史演进的影响,进而提高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在《史学概论》中,马工程先生还提出了一系列比较方法的具体应用案例,例如比较研究中的问题与方法、比较历史变迁的因素和机制、比较历史经验的价值和意义等。
通过这些案例,读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比较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实际运用和效果。
总之,《史学概论》中关于历史研究的比较方法的论述和分析为历史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比较方法的引入拓宽了历史研究的视野,提高了历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使历史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
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比较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和价值,并在实际研究中加以应用和发展。
《史学概论》A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 3 分,共18 分)1、《史学概论》就是讲述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课程。
它的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初学者掌握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历史学的本体论就是关于历史现象(历史过程中出现的个人、人群、事件和过程)存在的本源和性质的观点或理论,其核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历史观。
3、史学方法论是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或理论。
4、所谓校勘,就是校对勘误的意思,指用不同古书版本和有关的文献资料对某一本书进行校对勘误,目的在于校订古书中存在的字辞、语句上的讹误。
5、历史学的计量方法,是指把数学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的一套方法。
6、西方心理史学方法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说明历史人物或社集团的行为,对各种历史现象做出心理学解释的一种新史学方法。
二、简答:(共7 题,每题6 分,共42分)1、就是历史学的社会功用或社会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A、以史为鉴——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B、继往开来——陶冶人类的精神品格;C、温故知新——穿城文化财富。
2、一是指人类过去的经历,二是指述说过去经历的历史书,三是指把人类过去经历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
这三层含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导向性方法和技术性方法的根本区别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导向性方法是由研究者的社会历史观一史学本体论转化而来的;而技术性方法虽然在实际运用中总是与某种由社会历史观转化而来的导向性方法联系在一起运用,但它本身作为纯技术性方法并不与任何特定的社会历史观一史学本体论相联系。
因此,持有不同社会历史观的研究者可能采用同样的技术性方法,却不可能采用同样的导向性方法。
每个研究者都只能采用与自己信奉的社会历史观相一致的导向性方法。
其二,导向性方法主要是解释事实的方法,技术性方法主要是确定事实的方法。
正是这两个方面的根本区别,决定了两者之间存在着不能互相取代的互补关系。
这是因为:其一,既然技术性方法主要是确定事实的方法,导向性方法主要是解释事实的方法,而科学研究主要就是做确定事实和解释事实这样两件事,这就决定了这两种方法缺一不可。
白寿彝《史学概论》读后感
白寿彝《史学概论》读后感篇一白寿彝《史学概论》读后感读完白寿彝先生的《史学概论》,我感觉自己仿佛在历史的长河中畅游了一番,心中满是感慨。
这书啊,就像是一把钥匙,一下子打开了我对史学认知的新大门。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历史就是一堆枯燥的年份、人物和事件,但读了这本书,我觉得历史简直就是一部超级精彩的大剧!白寿彝先生用他那深入浅出的文字,把复杂的史学理论讲得明明白白。
我原以为会被那些晦涩的概念搞得晕头转向,可没想到,我竟然读得津津有味。
这让我不禁感叹:“哇塞,原来史学也可以这么有趣!”书里提到的那些研究方法,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以前我看历史,可能就是看看热闹,知道个大概。
但现在,我觉得自己好像学会了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去琢磨那些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啦。
不过,读的过程中我也有过困惑。
比如说,有些理论我可能一时半会儿理解不了,心里就会想:“这到底啥意思啊?” 但我又告诉自己,也许再琢磨琢磨就能懂了。
我觉得这本书对于像我这样对历史感兴趣的人来说,真的是太宝贵了。
它让我明白了,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故事,更是我们理解现在和未来的重要工具。
总之,读了白寿彝先生的《史学概论》,我收获满满。
这一路读下来,真好!篇二白寿彝《史学概论》读后感嘿,朋友们!今天我要跟你们聊聊我读白寿彝《史学概论》的感受。
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说实话,心里有点儿小忐忑,担心自己看不懂。
毕竟,史学这种高大上的东西,听起来就挺深奥的。
但没想到,读着读着,我就被深深吸引了。
白寿彝先生的文字,就像是一位亲切的老师,一点一点地给我讲解着史学的奥秘。
我发现,原来历史并不是简单的过去发生的事情的罗列,而是有着一套严谨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这让我想起以前自己对历史的那种肤浅的认识,不禁自嘲起来:“哎呀,我以前可真是太天真啦!”在书中,一个个生动的例子让我仿佛穿越回了过去,亲眼目睹了那些历史事件的发生。
我就在想,也许我们现在的生活,就是历史的延续和发展呢?不过,这书也不是那么好啃的。
史学概论
• 历史概论主要分为:历史本体论、 史学方法论、史学认识论
一、历史本体论
• 概念: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性质、特点及规 律的理论 。也称“历史理论”。 • 主要内容:历史是不是客观存在的?历史是如何 发展变化的?历史发展有没有规律性?历史的规 律是什么?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决定历史发 展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如何认识个人、英雄、人 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等等。 • 核心:“历史观”。历史观是关于人类历史总体 运动及规律的系统化、理论化的认识。 • 类型:人本主义、科学主义、多元折中主义
三、史学认识论
• 概念:关于历史认识性质与特点的理论。 也称“史学理论” • 主要内容:历史认识是怎样形成的?历史 认识的形式有哪些?历史认识的特点是什 么?历史认识的性质如何?历史认识如何 进行检验?历史认识中的主体与客体的关 系怎样?等等。 • 类型:客观主义、相对主义、后现代主义
史学概论课程特点:
• 培养目标: • (1)引导学习者进入历史学科的殿堂。 (2)引导学习者跨进史学研究的大门。 • (3)开阔学习者视野,培养合格的史学人 才。 • 学习方法: • (1)学习《史学概论》与其他历史课程的 学习相结合。 (2)理论学习与史学实践相 结合。 (3)注重领会、培养能力。
•谢谢观赏
• (1)基础性。有关历史学的基本知识、基 本理论、基本方法,属于历史学中“元史 学”研究的问题。 • (2)思辨性。与其它注重“实证”研究的 历史分支学科比较,则更注重历史认识的 抽象思维、逻辑阐释、理论概括。 • (3)开放性。包容量大、内容不断变化、 十分开放的学科体系。
培养目标与学习方法:
二、史学方法论
• 概念:史学研究方法性质与特点的理论。 • 主要内容:史学研究有哪些方法?各种方 法有何特点、优劣点与适用范围?史学方 法与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 关系如何? • 史学方法:从事历史研究过程中具体操作 的方法、手段、工具。 • 史学方法类型:史料学方法、历史分析方 法、历史编纂方法。
史学概论名词解释
史学概论名词解释1. 史学概论史学概论是对历史学的初步介绍和概括的学科,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历史学的整体认知和理解。
它主要包括历史学的定义、历史学的发展历程、历史学的分类和研究对象等内容。
2. 史学史学是研究人类历史的学科,它包括了对历史事件、人物、社会、文化、思想等方面的研究。
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考古学、田野调查等,旨在通过对历史现象的研究,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历史演变的原因。
3. 摄影史学摄影史学是研究摄影史的学科,它涵盖了摄影术的发展历程、摄影技术的改进、影像创作的变革和摄影作品的分析等内容。
摄影史学帮助我们了解摄影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功能和影响,并且对于当代的摄影创作和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
4. 社会史学社会史学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学科,它主要关注人类社会的演进和社会组织结构、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方面的研究。
社会史学通过对历史文献、考古材料、统计数据等的分析,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动因,以及社会变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5. 文化史学文化史学是研究文化历史的学科,它关注人类文化在历史过程中的形成、变迁、传播和影响等方面。
文化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宗教、传统习俗等各个方面的文化现象,通过对这些文化现象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变化的轨迹。
6. 经济史学经济史学是研究经济历史的学科,它主要关注经济制度、经济发展和经济变迁等方面的研究。
经济史学通过对历史文献、经济数据、考古材料等的研究,揭示经济制度的变化、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经济变迁对社会的影响。
7. 历史学家历史学家是从事历史研究的专业人士,他们通过对历史文献、考古证据、口述资料等的研究和分析,为我们提供了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社会的深入理解和认识。
历史学家的工作包括历史文献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历史事件的解读和历史学理论的构建等。
8. 历史哲学历史哲学是研究历史的哲学学科,它探讨历史的本质、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
《史学概论》范文
《史学概论》范文首先,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事实和历史资料的研究,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的规律和特点。
史学的研究对象是历史现象,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史学的目的是通过对历史的理解,从而对现实进行认识和指导。
其次,历史观的形成是史学研究的基础。
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看法,它是一种人类对历史事实和历史事件的解释和理解。
历史观的形成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映了社会意识和思想的演变。
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具有不同的历史观,这与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密切相关。
第三,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主义方法、理论主义方法和综合方法等。
实证主义方法是一种以事实为基础进行研究的方法,它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资料的研究来揭示历史的真相。
理论主义方法是一种以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的方法,它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来揭示历史的规律。
综合方法是一种综合运用实证主义方法和理论主义方法的方法,它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历史。
史学的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种学科的参与和合作。
在历史研究中,需要运用到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以期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解释历史。
史学研究的过程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历史资料,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时空背景,以及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
总结而言,史学概论是一门研究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它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来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的规律和特点,同时对现实的认识和指导也具有重要意义。
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主义方法、理论主义方法和综合方法等,其运用需要利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史学的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各方面的参与和合作。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才能使史学的研究更加准确和全面,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启示。
史学概论
史学概论又称史学理论、历史理论、历史哲学。
史学概论的内容:(1)史学本体论,即对历史本体、客体历史的认识(客观规律)(2)史学认识论,即历史认识来自哪里,其源泉在哪里?历史认识的结果能否检验、检验标准?(3)史学方法论,即研究历史方法学的问题<导向性&技术性方法>历史理论:指对客体历史的理论反思。
其内容包括在史学本体论之中。
史学理论实际上是对历史学自身的反思。
历史哲学:指用哲学的思辨性透析历史现象,“给人以教益的哲学”(康德)分期:19世纪中叶前,思辨的历史哲学(受思辨哲学影响),即对宏观的历史过程及性质、规律的看法。
19世纪中叶后,分析和批判的历史哲学为主,与思辨历史哲学并存,即思辨历史哲学并存,即只关注于某人在某时期的某一行为。
PS:思辨哲学:对客观物质世界及其本源的探讨,可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一章什么是历史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史学认识论)客体历史与历史认知存在差异(前代史、当代史都是如此)历史的概念:(1)指以往人类社会客观的历史过程或过去发生过事情的历史,即作为史学家的认识对象的客观存在的历史(2)指人们的历史认识或作为历史认识的集中成果的历史著作,即作为认识主体对客体历史进行重建的主体化历史(3)指历史学这一科学,即研究人类社会过去发生的各种历史现象,并探寻其发生发展演变规律的科学PS:历史学家的主体意识受社会历史观、阶级立场、价值取向、好恶情写作及研究水平的影响。
第一节过去发生过的历史现象是否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客体历史: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是独立于历史学家主体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外在客体。
历史学的认识对象具有一去不返性,无法复制,因此史学家只能通过前代所遗留的遗物、遗迹和历史材料(又统称“中介客体”)来认识历史。
历史科学的特点:主观臆测性&阶级性主观臆测性:历史起源得很早,当时,史主要是实录,左史阶级性::对过去发生过的历史现象是否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的回答,观点不同一:分段第一:英雄时代—英雄史观古希腊是西方史学的开端,中国则以《史记》为端反映了某种历史事实,但又处于后人追溯,研究的某一方面(结绳记事、刻木记事)此时,历史的含义是(1)人类历史的本身(2)人们对这种历史的记忆和思考PS:三大史诗:《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英雄史诗希腊祖先英雄的事迹、与异族和大自然的抗争《摩柯婆罗多》&《那摩衍腊》:古印度史诗《格尔萨王传》《荷马史诗》是西方上古传说中最著名的,从此处可看出上古传说中的历史观带有英雄性的历史观。
《史学概论》大纲
《史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 20214212课程名称:史学概论(The Outline of Historical Science)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总学时:36总学分:2二、课程描述《史学概论》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该课程向学生普及史学理论的基本知识,主要涉及历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通过向学生普及史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可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加深其研究历史问题的深度。
三、课程目标1. 知识性目标:让学生使学生牢固掌握历史学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历史学的基本理论,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既是科学的历史观,是学史治史的指导思想,也是史学理论最重要的内容;掌握历史学科的一般治史方法,了解历史学科的发展前沿。
2.技能性目标: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能熟练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考察历史人物和事件,透过现象看本质,加深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认识;同时,紧跟时代潮流,尝试运用最新的历史学理论与方法来开拓视野,对历史事件有新的认识。
3.情感性目标: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对历史学本身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深刻体会到历史学研究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它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陶冶情操,同时还可以对现实社会提供借鉴。
学生们在合理地学习借鉴外国史学研究成果的同时,也要发扬民族史学优良传统,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四、课程内容第一章历史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理论教学内容(6学时)1. 历史与史学2.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3.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目的要求】了解人类历史的特点和历史科学在认识上的特点;加深对史学社会功能的认识;理解历史、历史学、历史科学的概念。
【重点与难点】历史研究和史学研究、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的内涵及外延,以及它们相互间的联系和区别。
【作业与思考】1.你如何理解“历史”的含义?2.分析历史研究和史学研究、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历史、历史学与历史观
1、什么是自然史?什么是人类史?
(1)自然史是指自然界中无意识地发生的一切,是自然界发生的客观存在。
除人类史外,从天体宇宙到昆虫草木等万事万物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都属于自然史的范畴。
(2)人类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自从有了人类就开始有了人类的历史。
它是整个物质世界历史的一个特殊部分。
2、什么是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历史?什么是史家撰写的历史?
(1)历史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经历过的客观存在的过程,独立于认识者、研究者的主体意识之外。
(2)史家所撰写的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历史在人的意识上的反映。
史家所撰写历史的过程,是客观存在的历史,通过史家的主观认识表现出来的过程。
3、什么是历史学?试述史学的学科结构。
(1)历史学是研究历史矛盾运动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2)史学的学科结构:①理论部分:史学理论、历史哲学、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
②主体部分:史前史、上古史、中古史、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世界史、地区史、、民族或国别史、专门史、历史地理、考古;叙事体、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章节体。
③辅助学科:文献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辑佚学、辨伪学、考据学、训诂学、诠释学。
④分支学科:历史社会学、历史人口学、心理史学、计量史学。
⑤历史学的相关学科:哲学、考古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经济学、政治学、民族学、地理学。
4、如何认识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1)历史与哲学:哲学为历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2)历史学与考古学:①考古学的成果有效的弥补了历史文献资料的不足,丰富和深化了对历史的认识,填补了某些阶段的历史空白,揭开了谜底。
②考古学的成果有助于纠正历史文献、历史传说或历史研究中的某些不足或谬误。
(3)历史学与社会学:历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的经历及其变革,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的结合和组织,两者是研究的人类社会的不同角度而已。
(4)历史学与自然科学: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借鉴、相互渗透、共
同提高的关系。
(5)历史学与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历史学与地理学必然有密切的联系,研究历史要有准确的地理位置的判断。
5、什么是历史观?如何解释历史观是历史学的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