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网格编码调制技术的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快速发展的通信业务要求系统保证良好通信质量的同时能实现高的数据率,然而对于带宽有限并且存在干扰的信道来说,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课题。本文对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两种编码调制方案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网格编码调制(TCM)的原理与应用。

本文介绍了TCM的概念,TCM的子集分割原理和编码增益计算,并对软判决Viterbi译码算法作了简单的介绍,对TCM的误码率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关键词:网格编码调制、软判决Viterb

Abstract

Modern communication services requi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can provide highdate rate with favorable communication quality.Butthis is a challenge for limitedbandwidth channel with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thisthesis studied on two kinds of channel coded modulation schemes.The principles andapplications of Trellis Coded Modulation(TCM)are investigated.

This thesis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TCM,the principle of set partition and themethod of computing coding gains.Soft decision Viterbi decoding is emphaticallydiscussed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CM is analyzed by computer simulation.

Keyword:TCM、Soft decision Viterbi decoder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数字通信与信道编码

当今世界已进入了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及时正确的传送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信系统的目的就在于把信息从信源高效、可靠、必要时还需要安全的传送到信宿。有扰通信信道的噪声会对传输的信息造成干扰,从而降低了通信的可靠性。通信系统设计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在随机噪声的干扰下实现信息的可靠和有效的传输。所以评价一个通信系统优劣的主要指标是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有效性可用传输速率来衡量,可靠性可用错误比特率来衡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有效性和可靠性被认为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因为在有扰信道中实现任意小错误概率的信息传输的唯一方法就是把传输速率降低到零。1984年,Shannon 发表了题为“通信的数学理论[1]”的论文,提出了著名的Shannon定理,指明了在有扰信道中实现有效而可靠地传输的途径是编码,奠定了纠错编码技术研究的基础。该定理指出在任意离散输入无记忆平稳有噪声信道中只要信息的传输速率不超过信道的容量即信道传输能力的上限,总可以找到一种编码方式,使得信息的传输速率任意逼近信道容量,而传输的错误概率任意小,或者传输的失真度能够逼近给定的要求;反之,则无论采用何种编码方式也不可能保证错误概率任意小。根据Shannon的信息论,典型的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2]如

从图1.1可以看出发端包括了四个主要模块:信源,信源编码器,信道编码器,数字调制器。信源信息可以是数据,图像,语音,视频等,信源编码的作用之一是设法减少码元数目和降低码元速率,即数据压缩。作用之二是当信源给出的是模拟信号时,信源编码器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即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接收端的信源译码是信源编码的逆过程。信道编码器对传输的信息码元按照一定的规则加入保护成分,组成所谓的抗干扰编码。接收端的信道译码器按照编码的规则进行译码,从解码过程中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实现可靠通信。数字调制就是把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高频处,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频道信号,在接收端数字解调器可以采用相干解调或非相干解调还原为数字基带信号。所谓编码信道是指图1.1中编码器输出端到译码器输入端的部分。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研究编码和译码时采用编码信道,会使问题分析更加容易。

1.2信道编码技术和发展

正如我们在第一节中所提到的,Shannon1948年完成的论文“通信中的数学理论”标志着信息论与编码理论这一学科的创立,Shannon定理给出了通信系统所能达到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达到极限信息速率的通信系统称为理想通信系统但是在该文中关于信道编码定理的证明

是存在性的,而并没有指出具体可行的信道编码方案,因而如何在实际系统中实现信道编码仍然是一个难题。此外,冗余信息长度的增长伴随着相关信息时延的增加,如何在系统能够承受的时延围达到Shannon限的性能,Shannon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计算,这也是近年来许多研究者一直致力于研究的问题。

纠错码的发展过程[3]大概经历以下几个阶段。50年代到60年代初,主要研究了各种有效的编、译码方法,奠定了线性分组码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BCH码的编译码方法以及卷积码的序列译码,给出了卷积码的基本码限。60年代到70年代初,是卷积码发展的重要阶段,不仅提出了许多有效的编译方法,比如门限译码,迭代译码,软判决译码和卷积码的维特比(Viterbi)译码等。而且更加注意了纠错码的实用性问题,讨论了关于实用化的许多问题,如译码错误概率和不可检错误概率的计算,码的重量分布,信道的模型化等。70年代后信道编码技术在蜂窝移动无线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信道编码和调制被看成是两个互不相关的部分。1982年Ungerboeck提出了网格编码调制[4](TCM:Trellis Coded Modulation)首次把信道编码和调制看作一个整体来考虑,这一技术可以在功率和带宽受限的系统中获得很高的编码增益,TCM的提出是信道编码史上里程碑式的发现。另一个历史性的突破是1993年提出的Turbo码[5],这使得一个通信系统工作在逼近Shannon限成为现实。在深入研究Turbo码原理的过程中,人们发现Gallager早在1962年提出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6](Low-density parity-checkcodes,简称LDPC码,也称Gallager码)也是好码,具有更低的线性译码复杂度。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基于非正则二步图的LDPC码也可以非常逼近Shannon限。从信道编码技术的发展可以看出,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实际需要的不断推动,纠错编码的性能与Shannon限之间的距离正一步一步的缩小。

自从TCM技术提出以来,对TCM技术进行研究的热潮便迅速的在全球围兴起,在TCM研究领域取得了众多令人瞩目的成就,使得TCM技术无论在实际应用还是在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例如,在实际应用中,1984年L.F.Wei针对TCM设计中由于信号空间扩展带来的相位模糊问题,提出了利用差分编码技术来克服相位模糊的旋转不变码,已被作为国际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T)建议;1989年Andrew.J.Viterbi等提出的基于标准(2,1,7)卷积编码器的P.TCM技术已经应用在DVB-DSNG系统、IEEE802.16标准中;利用TCM的9.6kbit/s 和14.4kbit/s的高速调制解调器也进入了市场。在理论研究上,为使编码增益获得进一步提高提出了多维TCM编码,采用组合预编码的4维TCM方案,可使数据速率提高到24kbit/s,更加逼近了Shannon限,极大的提高了信道的利用率;TCM最初只是针对线性调制信道,如PSK、QAM提出来的,近年来,将TCM与非线性调制,如与CPM(连续相位调制)相结合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由于CPM信号的包络为常量,减小了带外辐射,因而特别适用于卫星、移动等有特定要求的通信方式中,使衰落信道中TCM的应用及性能研究成为热点;此外,将TCM与其它编码方式相结合组成级联码,如Turbo-TCM等,使其性能得到互补,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还可以把TCM与其它技术结合起来使用,比如自适应TCM等,可以更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目前,TCM技术在无线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以及移动通信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1.3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容安排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TCM的纠错性能进行了Matlab仿真。本文的主要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介绍了数字通信和信道编码技术的发展。

第二章介绍了TCM网格编码调制原理,子集分割原理和编码增益的计算方法,并对TCM的Viterbi软判决译码作出了简单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