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索动物门-尾索动物门-头索动物门解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柱头虫的幼体(柱头幼虫)与棘皮动物的 幼体(例如短腕幼虫)形态结构非常相似。
4.有人认为,脊索动物肌肉中的磷肌酸 (phosphagen)含有肌酸[creatine,NH: C(NH2)N(CH3)(CH2CO2H)]的化 合物,非脊索动物肌肉中的磷肌酸含有精 氨酸[(arginine,H2NC(∶NH)NH (CH2)3·CH(NH2)CO2H)]的化合物。
2.消化和呼吸
从前往后纵贯于领和躯干末端之间的一条直 管。口位于吻、领的腹面交界处,口腔背壁 向前突出一个短盲管至吻腔基部,盲管的腹 侧有胶质吻骨(proboscis skeleton),但尚 无坚硬结构,因此过去曾被视作雏形脊索而 称为口索(stomochord),
也有人认为短育管可能是脊椎动物脑垂体前 叶的前身。由于口索形甚短小,所以把具有 这一结构的动物称为半索动物。
半索动物 Hemichordata
后口动物,身体多呈蠕虫形。过去一直把它们的口 索视为脊索,又由于身体前端两侧各有一列鳃裂, 因此把它们列为脊索动物门的一个亚门。
组织学与胚胎学:口索与脊索既非同功、又非同源 器官,半索动物有许多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因而为 无脊椎动物中的一个门。
半索动物可分为肠鳃纲(Enteropneusta)及羽鳃 纲(Pterobranchia)两个纲。全世界现生种不到 100种,均为海生,营底栖生活。
半索动物的体腔亦为三分体腔,即单个的吻 体腔、成对的领体腔及成对的躯干体腔,三者 之间均有隔膜分隔。
吻体腔通过一中背孔开口到外界,可容水流 进入和废液排出,当吻腔充水时,吻部变得坚 挺有力,形似柱头,可用于穿洞凿穴,柱头虫 即因此而得名。领体腔也有一对管及孔开口在 中背线,躯干体腔与外界不相通。领和躯干部 被背、腹隔膜分为成对的领腔及躯干腔,这5 个腔都是由体腔分化而来。
4.神经
除身体表皮基部满布神经感觉细胞外,还 有2条紧连表皮的神经索,即沿着背中线的 一条背神经索和沿着腹中线的一条腹神经 索。背、腹神经索在领部相联成环。背神 经索在伸入领部处出现有狭窄的空隙,由 此发出的神经纤维聚集成丛,这种结构曾 被认为是雏形的背神经管,该特点表明它 们似与更高等的脊索动物具有一定亲缘关 系(图13-5)。
3.循环和排泄
循环系统属于原始的开管系,主要由纵走于背、 腹隔膜间的背血管、腹血管和血窦组成。
血液循环方式与蚯蚓类似,背血管的血液向前流 动,腹血管的流向往后。背血管在吻腔基部略为 膨大呈静脉窦,再往前则进入中央窦。中央窦内 的血液通过附近的心囊搏动,注入其前方的血管 球(脉球 glomerulus),由此过滤排出新陈代谢 废物至吻腔,再从吻孔流出体外。自血管球导出4 条血管,其中有2条分布到吻部,另2条为后行的 动脉血管,在领部腹面两者汇合成腹血管,将血 管球中的大部分血液输送到身体各部。
半索动物就列入脊索动物门中。直到最近, 也还是有人持这种观点,即把半索动物作为 脊索动物门中的一个亚门。
代表动物及其主要特征
(一)柱头虫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柱头虫(Balanoglossus),肠鳃纲
(Enteropneusta),是半索动物门中分布甚广的 类群,产于我国的三崎柱头虫(B.misakiansis)具 有本门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呈蠕虫形,两侧对称而背腹明显,全身由吻 (proboscis)、领(collar)和躯干(trunk)组 成,吻位于最前端,后是指环状的领。
我国北部沿海分布的柱头虫有殖翼 柱头虫科(Ptyroboderidae)的三崎柱 头虫及玉钩虫科(Harrimaniidae)的 黄岛长吻柱头虫(Dolichoglossus hwangtauensis)等。
5.生殖和发育
雌雄异体。生殖腺的外形相似,均呈小囊状,成对 地排列于躯干前半部至肝囊区之间的背侧。性成熟 时卵巢呈现灰褐色,精巢呈黄色。体外受精,卵和 精子由鳃裂外侧的生殖孔排至海水中。柱头虫的卵 小,卵黄含量也少,受精卵为均等全裂,胚体先发 育成柱头幼虫(tornaria),然后经变态为柱头虫。 柱头幼虫体小而透明,体表布有粗细不等的纤毛带, 营自由游泳生活,它们不论在形态或生活习性方面 均酷似棘皮动物海参的短腕幼虫(bipinnaria) (图13-6)。变态时期,幼虫沉至海底,身体逐渐 转为黄色,纤毛带也相继消失,前后两端分别延伸 成吻部和躯干部,最终发育成柱头虫。美国沿海的 有些种类(纤吻柱头虫 Saccoglossus)于胚胎发 育过程中不经幼虫时期和变态,即可直接发育为柱 头虫
troda
(二)主要特征
1.体壁和体腔——体壁由表皮、肌肉层、体 腔膜构成。表皮的外层是单层较厚的上皮, 外被纤毛,除肝囊区外,上皮内含有形状 各异的多种腺细胞,均可分泌粘液至体表, 粘牢洞道壁上的沙粒,使之不致坍塌。外 层下为神经细胞体及神经纤维交织而成的 神经层,底部则为薄而无结构的基膜。基 膜的深处是环肌、纵肌和结缔组织合成的 平滑肌层,紧贴其内的为体腔膜。
躯干部最长,又可分为鳃裂区、生殖区、 肝囊区和肠区,末端为肛门。
虫体内的各部均有空腔,即由体腔分化而 成的吻腔、领腔和躯干腔。柱头虫凭藉富 含肌肉和腔内充满海水的圆锥形吻部,在 浅海沙滩中运动和挖掘成U字形洞道,并藏 身在洞道内营少动的生活,人们可在退潮 时于其洞口看到盘曲成条的粪便
口索动物 Stomocho
1884年,即在脊索动物门成立十周年纪 念时,William Bateson将柱头虫这一类 动物列入脊索动物门中,作为其中一个 亚门-半索动物亚门。
半索类和棘皮动物的亲缘更近,它们可能是 由一类共同的原始祖先分支进化而成。 依据:
1.半索动物和棘皮动物都是后口动物。
2.两者的中胚层都是由原肠凸出形成。
海胆和柱头虫的肌肉中都同时含有肌酸和 精氨酸。说这两类动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从生化方面也可以得到证明。
BatesonBiblioteka Baidu理由:
柱头虫除具腹神经索外,还具有背神经索, 背 神经索在领部有空腔,相当于脊索动物的 背神经管。
咽壁上具鳃裂
它的口索(stomochord),即口腔前端背面 伸至吻基部的一条短盲管,相当于脊索动物 的脊索。
4.有人认为,脊索动物肌肉中的磷肌酸 (phosphagen)含有肌酸[creatine,NH: C(NH2)N(CH3)(CH2CO2H)]的化 合物,非脊索动物肌肉中的磷肌酸含有精 氨酸[(arginine,H2NC(∶NH)NH (CH2)3·CH(NH2)CO2H)]的化合物。
2.消化和呼吸
从前往后纵贯于领和躯干末端之间的一条直 管。口位于吻、领的腹面交界处,口腔背壁 向前突出一个短盲管至吻腔基部,盲管的腹 侧有胶质吻骨(proboscis skeleton),但尚 无坚硬结构,因此过去曾被视作雏形脊索而 称为口索(stomochord),
也有人认为短育管可能是脊椎动物脑垂体前 叶的前身。由于口索形甚短小,所以把具有 这一结构的动物称为半索动物。
半索动物 Hemichordata
后口动物,身体多呈蠕虫形。过去一直把它们的口 索视为脊索,又由于身体前端两侧各有一列鳃裂, 因此把它们列为脊索动物门的一个亚门。
组织学与胚胎学:口索与脊索既非同功、又非同源 器官,半索动物有许多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因而为 无脊椎动物中的一个门。
半索动物可分为肠鳃纲(Enteropneusta)及羽鳃 纲(Pterobranchia)两个纲。全世界现生种不到 100种,均为海生,营底栖生活。
半索动物的体腔亦为三分体腔,即单个的吻 体腔、成对的领体腔及成对的躯干体腔,三者 之间均有隔膜分隔。
吻体腔通过一中背孔开口到外界,可容水流 进入和废液排出,当吻腔充水时,吻部变得坚 挺有力,形似柱头,可用于穿洞凿穴,柱头虫 即因此而得名。领体腔也有一对管及孔开口在 中背线,躯干体腔与外界不相通。领和躯干部 被背、腹隔膜分为成对的领腔及躯干腔,这5 个腔都是由体腔分化而来。
4.神经
除身体表皮基部满布神经感觉细胞外,还 有2条紧连表皮的神经索,即沿着背中线的 一条背神经索和沿着腹中线的一条腹神经 索。背、腹神经索在领部相联成环。背神 经索在伸入领部处出现有狭窄的空隙,由 此发出的神经纤维聚集成丛,这种结构曾 被认为是雏形的背神经管,该特点表明它 们似与更高等的脊索动物具有一定亲缘关 系(图13-5)。
3.循环和排泄
循环系统属于原始的开管系,主要由纵走于背、 腹隔膜间的背血管、腹血管和血窦组成。
血液循环方式与蚯蚓类似,背血管的血液向前流 动,腹血管的流向往后。背血管在吻腔基部略为 膨大呈静脉窦,再往前则进入中央窦。中央窦内 的血液通过附近的心囊搏动,注入其前方的血管 球(脉球 glomerulus),由此过滤排出新陈代谢 废物至吻腔,再从吻孔流出体外。自血管球导出4 条血管,其中有2条分布到吻部,另2条为后行的 动脉血管,在领部腹面两者汇合成腹血管,将血 管球中的大部分血液输送到身体各部。
半索动物就列入脊索动物门中。直到最近, 也还是有人持这种观点,即把半索动物作为 脊索动物门中的一个亚门。
代表动物及其主要特征
(一)柱头虫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柱头虫(Balanoglossus),肠鳃纲
(Enteropneusta),是半索动物门中分布甚广的 类群,产于我国的三崎柱头虫(B.misakiansis)具 有本门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呈蠕虫形,两侧对称而背腹明显,全身由吻 (proboscis)、领(collar)和躯干(trunk)组 成,吻位于最前端,后是指环状的领。
我国北部沿海分布的柱头虫有殖翼 柱头虫科(Ptyroboderidae)的三崎柱 头虫及玉钩虫科(Harrimaniidae)的 黄岛长吻柱头虫(Dolichoglossus hwangtauensis)等。
5.生殖和发育
雌雄异体。生殖腺的外形相似,均呈小囊状,成对 地排列于躯干前半部至肝囊区之间的背侧。性成熟 时卵巢呈现灰褐色,精巢呈黄色。体外受精,卵和 精子由鳃裂外侧的生殖孔排至海水中。柱头虫的卵 小,卵黄含量也少,受精卵为均等全裂,胚体先发 育成柱头幼虫(tornaria),然后经变态为柱头虫。 柱头幼虫体小而透明,体表布有粗细不等的纤毛带, 营自由游泳生活,它们不论在形态或生活习性方面 均酷似棘皮动物海参的短腕幼虫(bipinnaria) (图13-6)。变态时期,幼虫沉至海底,身体逐渐 转为黄色,纤毛带也相继消失,前后两端分别延伸 成吻部和躯干部,最终发育成柱头虫。美国沿海的 有些种类(纤吻柱头虫 Saccoglossus)于胚胎发 育过程中不经幼虫时期和变态,即可直接发育为柱 头虫
troda
(二)主要特征
1.体壁和体腔——体壁由表皮、肌肉层、体 腔膜构成。表皮的外层是单层较厚的上皮, 外被纤毛,除肝囊区外,上皮内含有形状 各异的多种腺细胞,均可分泌粘液至体表, 粘牢洞道壁上的沙粒,使之不致坍塌。外 层下为神经细胞体及神经纤维交织而成的 神经层,底部则为薄而无结构的基膜。基 膜的深处是环肌、纵肌和结缔组织合成的 平滑肌层,紧贴其内的为体腔膜。
躯干部最长,又可分为鳃裂区、生殖区、 肝囊区和肠区,末端为肛门。
虫体内的各部均有空腔,即由体腔分化而 成的吻腔、领腔和躯干腔。柱头虫凭藉富 含肌肉和腔内充满海水的圆锥形吻部,在 浅海沙滩中运动和挖掘成U字形洞道,并藏 身在洞道内营少动的生活,人们可在退潮 时于其洞口看到盘曲成条的粪便
口索动物 Stomocho
1884年,即在脊索动物门成立十周年纪 念时,William Bateson将柱头虫这一类 动物列入脊索动物门中,作为其中一个 亚门-半索动物亚门。
半索类和棘皮动物的亲缘更近,它们可能是 由一类共同的原始祖先分支进化而成。 依据:
1.半索动物和棘皮动物都是后口动物。
2.两者的中胚层都是由原肠凸出形成。
海胆和柱头虫的肌肉中都同时含有肌酸和 精氨酸。说这两类动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从生化方面也可以得到证明。
BatesonBiblioteka Baidu理由:
柱头虫除具腹神经索外,还具有背神经索, 背 神经索在领部有空腔,相当于脊索动物的 背神经管。
咽壁上具鳃裂
它的口索(stomochord),即口腔前端背面 伸至吻基部的一条短盲管,相当于脊索动物 的脊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