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参考值范围制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参考值范围制定
一、概念和意义
1. 医学参考值的概念:
医学参考值又称临床参考值或正常值,是指“正常”人体和动物的各种生理常数、体液、排泄物中各种成分含量及人体对各种试验的反应值。广义的医学参考值还包括各类“卫生标准”。应注意的是,医学参考值的不是一个单一的数值,而是许多数值的集合或全体,即是一个范围。
2.医学参考值的作用及意义:
(1)用以区分“正常”和“异常”个体,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2)可用以反映不同时间、地区人群某项指标的生理变迁。
二、制定参考值范围的基本步骤
1. 确定“正常人”对象的范围:即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未患被研究疾病的个体。
2. 统一测定标准:即检验用的试剂批号、仪器、人员、条件等应相同。
3. 确定分组:一般需用年龄、性别等对“正常人”对象进行分组,分组特征也可根据检验判断。
4. 样本含量确定:一般来讲,正态分布资料所需的样本含量应在100以上,偏态或未知分布时样本含量应更大。
5. 确定参考值范围的单双侧:一般生理物质指标多为双侧、毒物指标则多为单侧。
6. 确定百分位点:一般取95%或99%。
三、参考值范围的制定方法
(1)正态分布法:
据正态分布原理,一定可信度(如95%)下的正常值范围,双侧为:均数
±*S;单侧上限为:均数+*S,单侧下限为:均数*S。
(2)百分位数法:
对于偏态分布或未知分布的资料,正常值范围的确定常用百分位数法,如95%可信度下的正常值范围双侧为,单侧上限为P95,单侧下限为P5。
四、制定参考值范围时的注意事项
1. 应注意参考值范围是基于一定可信度而建立的的,即它最多仅能包含95%或99%的“正常”个体;
2. 临床应用中采用多指标联合诊断可提高判断的效率;
3. 观察值的正常值范围要与均数的可信区间相区别。
五、质量控制
此外,工业生产、实验中的质量控制方法也是基于上述原理提出的,即根据质量指标多数服从正态分布的性质,用均数加减2倍标准差(约包含95%的个体观察值)作为上、下警戒值,均数加减3倍标准差(约包含%的个体观察值)作为上、下控制值,若质量指标超出上、下警戒值,则发出警报,若超出上、下控制值,则停止生产或实验过程。当质量指标本身为非正态时,可通过变量变换后再用上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