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案例分析与论述题(2016年)资料

合集下载

教育学论述题:1

教育学论述题:1

论述题: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是什么?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二战前,学前教育很少被纳入国家教育系统,二战以后各国政府普遍加强了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很多国家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系统,并重视与小学的衔接工作。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自19世纪中叶,一些欧美家颁布了初等教育的义务教育法以后,义务教育逐步成为国际潮流,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文明的标志之一。

现在世界上有近三分之二的国家提出了年限不等的普及义务教育目标。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在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二战前双轨制教育制度使两种教育互相隔离,学生缺乏重新选择的机会,普通中学不能升入高一年级的学生往往缺乏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传统的以“学术性”为标准的单一大学,逐渐发生变化。

在形式上,不同学制、不同办学形式的学校纷纷出现;在内容上基础性的、应用性的、工艺性的学校各显特色;入学目的、考试评价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日益缩小,国际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现实,这就要各国的教育制度有利答:孔子是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

(1)他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

他大力创办私学,培养了大批人才。

(2)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的最高道德标准,并且把仁的思想归结以服从周礼上,强调忠孝的仁爱。

2016年4月全国自考(教育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6年4月全国自考(教育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6年4月全国自考(教育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名词解释题 3. 简答题 4. 论述题 5.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主张教育要从儿童本性出发,尊重儿童天性,发展儿童个性,并远离城市,到偏远宁静乡村进行的观点是( )A.自然教育B.绅士教育C.骑士教育D.和谐教育正确答案:A解析:卢梭提出了“自然教育”的思想,即儿童的教育要远离城市,到偏远宁静的乡村进行;教育不要从过去的惯例或习俗出发,而要从儿童的自然本性出发。

2.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的学校教育普遍存在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正确答案:C解析: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表现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牧师或骑士;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教育内容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经典为主;教育教学方法以严格的纪律约束为主,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

3.我国首次规定了中小学实行“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戊戌学制正确答案:C解析: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是在总结民国以来学校发展的经验教训,借鉴西方国家学校教育体制基础上制定的,是一个较为成熟的现代学校系统。

该学制首次规定了中小学的六三三制,并一直延续至今。

4.个体动作遵循着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动作向细动作发展的规律,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正确答案:A解析: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和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五大特点,其中,个体动作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动作向细动作发展的规律,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这一特点。

教育学----论述题

教育学----论述题

教育学-----论述题1-1、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1-2、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3、近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4、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5、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6、《学论》中表达的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7、科举制j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是什么?1-8、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的"产婆术"的特点是什么?1-9、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在《理想国》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教育思想?1-10、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11、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12、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13、杜威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14、当代教育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1-15、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1-16、构建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1、试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2-2、试论"经济要发展,教育需先行"。

2-3、简述科技对教育的影响。

2-4、论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2-5、简述新科技革命改变人的教育观念的主要表现。

2-6、论述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功能。

2-7、为什么说教育具有创新文化的功能?2-8、传统价值取向中的消极因素对当今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9、请阅读以下案例,并运用所学的理论加以分析。

案例一:深圳市南山区绿色校园建设。

2000年6月,深圳市"绿色学校"评估组对南山外国语学校进行了全面的评估,2001年3月,广东省"绿色学校"评估组也对该校建校六年来在创建一流学校的学习化环境,精心营造学校高品位的环境文化以及具有前卫意识的环境教育和研究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该校先后被评为市级、省级"绿色学校"。

该校从1999年9月起,结合环境教育活动,全面实施整治校园环境的"ST。

教育学论述题

教育学论述题

1.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任校长的帕夫雷学校,发生了一件事,一年级新生格里沙,由于母亲工作忙,开学第一天来上课时,耳朵没有洗干净。

女老师发现格里沙的耳朵很脏,就叫他站起来给大家看,把他作为典型,教育其他学生要爱清洁讲卫生。

在这以后,每当上这位女老师的课时,格里沙就感到似乎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他的耳朵,让他抬不起头来。

这种反常的心理妨碍了他集中精力听课,所以对女老师所教的算术和阅读课,格里沙都学得很差,女老师对自己的教育措施所产生的后果却丝毫没有察觉。

她不了解格里沙的痛苦,反而把学习不好的原因归罪于他上课思想不集中、不肯用功,并多次进行指责。

这一切更加重了孩子的思想负担。

格里沙流着眼泪向母亲倾诉了自己全部的痛苦。

母亲向学校要求调换班级。

学校领导在了解事实真相后,同意将格里沙调到其他班级。

后来,格里沙到五、六年级时,在数学方面表现出极大的才能。

问题:结合案例谈谈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

答:很显然,这位女老师在教育方法上出现了错误。

我们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知道,这位女老师的行为违背了德育教育的“正面教育、疏通引导的原则”。

对学生的问题,她不是循循善诱,利用榜样来正面教育学生、关爱学生,而是不顾学生的自尊心和内心感受,采用“示众”“出丑”的方式,用该同学来警示其他学生。

这种行为对格里沙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创伤和精神上的痛苦,从而加重了孩子的思想负担,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学习,阻碍了孩子的智力发展。

对于这位女老师的做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她完全可以采用正面的教育方法:如,可以找一位衣着整齐,手和脸洗得干净得学生,叫这个学生站起来给大家做榜样。

而对格里沙,只要注意地看他一眼就行了。

所以,如果我们能在学习了教育的理论、原理、原则与方法的基础上,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加以自觉地运用,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不仅没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反而摧残了孩子幼小的心灵,严重的甚至造成儿童犯罪。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所所长皮艺军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发人深醒的话“孩子们的压力已经够大的了,千万不要再把他们的脸拿走。

学习教育学原理之论述题及实用案例分析全.doc

学习教育学原理之论述题及实用案例分析全.doc

四、论述题 (本大题 13 分 )32.教育内容的确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请结合实际论述某一因素的影响作用。

五、案例分析(本大题 15 分 )33.有一项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实验,其中心是尊重学生,发挥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

实验的核心为十六字方针:“学生主体,分层指导,激励评价,及时反馈” 。

此实验在初一年级选了一个学习成绩和班风都差的“双差班”进行。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按十六字方针进行工作,使学生感到老师尊重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

到初中三年级毕业时,该班学习成绩及班风处于全年级领先位置,由“双差班”转变为“双优班” 。

请结合相关的教育理论分析该实验成功的原因。

七、论述题 (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评述实验教育学。

2.论述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史,从中得到什么经验,对我国现行学制改革有哪些启示 ?七、论述题(每小题10 分,共 20 分)1.论述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辨证关系。

2.论述美育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3 分)32.经济基础对教育具有哪些制约作用?请联系实际就其中的某一方面展开论述。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 分)33.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

大学毕业走上工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

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信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

但是,一学年下来,赵老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辞,抱怨老师有偏向。

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1)请从教育学有关原理的角度,指出赵老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2)试结合教师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

七、论述题 (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论述教育如何促进青少年的四、论述题(本题13 分)32.分析述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有哪些?五、案例分析(本大15 分)33.小的父母了他的教育,常常当着孩子的面生争吵。

教育学论述题

教育学论述题

教育学期末复习论述题绪论一、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谈谈你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关系的认识.二、结合你的学习与工作经历,谈谈学习与研究教育学的意义.一解释教育实践二指导教育实践三推动教育改革第一章一、试论教育与生产之间的关系.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⑴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制定⑵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⑶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专业设置⑷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2、教育的经济功能⑴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⑵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⑶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⑷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二、举例论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及其作用.答:由于人的发展是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因而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但一般说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因素⑴先天的遗传素质⑵后天的环境;即自然⑶教育;即社会因素.⑴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①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没有这个前提人就无法得到发展②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③遗传素质的生理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④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⑵环境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的发展程度的范围②社会关系影响着人的发展的方向的性质③社会需要也影响人的发展.⑶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①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面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②学校教育还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③学校教育还具有高度的组织性④控制,利用各种环境因素对人的自发影响.总之,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与作用即有遗传后天环境的教育等.课本7、谈谈你对教育现代化的理解.教育要现代化一教育自身的现代化.⑴社会现代化呼唤教育现代化⑵教育现代化的表现形式二教学现代化的内容⑴教育观念现代化⑵教育内容现代化⑶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⑷教育管理现代化⑸教师素质现代化.第二章1、联系实际,试论为什么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务个环节中.五育之间的关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目的的规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人类长期培养人的教育实践经验的抽象和概括.五育各有自己的特殊任务,内容和方法,对个人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五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形成着受教育者的合理素质结构.我们教育工作者切不可厚此薄彼,有所偏废.帮体育是各育的物质前提;智育为各育的实施提供知识,技能的准备和智力的支持,是各育的认识基础;德育是各育的方向,统帅和保证,为各育提供动力和能源;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一样都渗透于各育之中,对学生的和谐发展有重要作用.第三章参考题一、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规律的认识.人的智力因素主要指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等五个方面.智力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同一年龄阶段的不同儿童在智力的同一方面的发展,其速度与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其次,智力方面的差异也表现在智力整体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上.学生处于学习与发展的时期,教师应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人的智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也不要夸大它.非智力因素就是指情感,意志,性格,兴趣和动机等人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我们教育培养人不仅是给学生知识,开发他们的智力,也要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感,磨砺他们的坚强意志,锤炼他们的个性.非智力因素是重要的,而差异又往往比智力因素大,只是我们以往的教育未予关注重视罢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都是重要的,教师应全面培养,不可偏废.二、结合自身经验与教育实际,谈谈正确认识学生的意义.地位:学生是教育的客体;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学生学习的主人.学生是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相对于于教师的教而言,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而从学生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又是主体.作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教育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教育的最终效果固然离不开教师的教,但同时也取决于学生的学.学生积极参与教育过程,也可促进发展,教育过程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第四章一、请搜集资料或结合自身实践,试分析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1.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国教育传统继承与批判的认识问题我国基础教育的传统是什么?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中,许多教育理论术语本身的含义与以往传统中的基础教育术语的含义不同,比如“课程”这一教育理论术语的含义,本来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前的意义非常明确,可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的各项教育科研理论成果中,其含义逐渐变得模糊起来,这反而不利于先进教育理论的传播与发展。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教育学》论述案例分析题附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教育学》论述案例分析题附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教育学》论述案例分析题附答案一、论述题1. 联系实际阐述德育教育中如何贯彻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

答: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德育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按照生活准则和品德规范等严格要求他们,通过两方面的结合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有其建构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必然要求,它即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也是制约德育效果的两个相辅相成的必要条件。

(3分)这一原则在实践中要注重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要在尊重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提出严格要求。

(3分)第二,要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信任,热情帮助学生完成要求。

(3分)第三,对学生的尊重热爱和严格要求固然不可缺少,但应注意:爱要得体,严而有格,严而有方。

(3分)结合实际论述部分:11分 2.结合现实谈谈活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答:活动是内因和外因对个体身心发展综合作用的汇合点,也是推动个体发展的直接的、现实的力量。

人是实践的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和实践,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

(3分)活动对个体发展的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1)活动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现实性因素,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3分)(2)活动是个体各种潜能和需要展开、生成的动力;(3分)(3)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机制,体现着人的能动性。

(3分)结合实际论述部分:11分 3. 联系实际阐述德育教育中如何贯彻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

答:所谓知行统一,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晓之以理,也要对他们导之以行,使学生形成言行一致的品格。

(4分)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1)要注重知情意行全面协调发展;(2分)(2)要注重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2分)(3)教育和引导学生在知行统一上严格要求自己;(2分)(4)教育者自身要以身作则。

(2分)结合实际论述部分:11分 4.请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经验和教学实例,谈谈你对教学过程基本规律的理解。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论述题与案例分析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论述题与案例分析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论述题与案例分析论述题1.20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谈谈你的体会。

2.试论杜威的教育思想。

3.联系实际谈谈赫尔巴特教学理论与杜威教学理论的差异。

案例分析有些教师说,他们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一样办了几十年教育。

还有些教师说,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万世师表。

你认为上述观点正确吗?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分析。

---------------------------------------------------------------------------------------------------------------------论述题1.【答案要点】20世纪以来的教育改革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答案要点】杜威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著有《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

(1)对教育本质的论述。

①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

②由于生活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人要适应环境就需要不断改变或改组经验。

③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和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

④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掌握发现真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2)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①他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不仅是对方法的批判,而且是对整个教育目的的批判,是对教育目的的外铄性的批判。

他认为,这种外铄的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无思考的余地,限制人的思维。

受教育者不需要也不可能有自由思考、主动创造的空间,只能使用机械的注入法,学生消极地对教师所教的东西做出反应,成为教师和教科书的奴隶。

②他反对灌输式的教学,主张表现个性和培养个性;反对外部纪律,主张自由活动;反对向教科书和教师学习,主张从经验中学习。

③他主张教育没有外铄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自己探索,自己改造和改组经验,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得到发展。

教育学原理之论述题及案例分析(全)【范本模板】

教育学原理之论述题及案例分析(全)【范本模板】

四、论述题(本大题13分)32.教育内容的确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请结合实际论述某一因素的影响作用。

五、案例分析(本大题15分)33.有一项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实验,其中心是尊重学生,发挥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

实验的核心为十六字方针:“学生主体,分层指导,激励评价,及时反馈"。

此实验在初一年级选了一个学习成绩和班风都差的“双差班"进行。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按十六字方针进行工作,使学生感到老师尊重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

到初中三年级毕业时,该班学习成绩及班风处于全年级领先位置,由“双差班"转变为“双优班”。

请结合相关的教育理论分析该实验成功的原因。

七、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评述实验教育学。

2.论述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史,从中得到什么经验,对我国现行学制改革有哪些启示?七、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论述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辨证关系.2.论述美育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3分)32.经济基础对教育具有哪些制约作用?请联系实际就其中的某一方面展开论述。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33.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

大学毕业走上工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

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信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

但是,一学年下来,赵老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辞,抱怨老师有偏向。

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1)请从教育学有关原理的角度,指出赵老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2)试结合教师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

七、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2016考研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2016考研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2016考研教育学真题及答案考研对于众多学子来说,是一场知识与毅力的较量。

教育学作为热门考研专业之一,其真题及答案备受关注。

以下是 2016 年考研教育学的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某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运用“过程作文教学法”,根据舒尔曼“教学的知识基础”理论,该教师运用的是()A 学科教学知识B 教育情境知识C 课程知识D 基于学生的知识答案:A解析:舒尔曼“教学的知识基础”理论中,学科教学知识(PCK)是指教师将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转化为易于学生理解的形式的知识。

“过程作文教学法”体现了教师将作文教学的知识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属于学科教学知识。

2、体谅模式使用诸如“有人在乘车时不停地跟司机说笑话,接着可能发生什么?”之类的人际互动情境问题,组织学生交流经验,续写故事或画连环画,分组合作编写和表演情景剧,其直接目的在于引导学生()A 置身事外,从旁观者的立场客观评价他人的处境和需求B 设身处地,从参与者的立场感受他人的处境和需求C 知善知恶,从旁观者的立场判断他人行为的道德性质D 明辨是非,从参与者的立场感悟自身行为的道德性质答案:B解析:体谅模式强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通过人际互动情境问题,让学生从参与者的立场感受他人的处境和需求,培养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

3、某校在实施一项帮助问题学生的特殊教育计划时,泄露了一些学生的家庭困难和个人生理缺陷等信息,导致这些学生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和排挤。

学校的这一做法违背了()A 教育公正原则B 因材施教原则C 循序渐进原则D 知行统一原则答案:A解析:教育公正原则要求在教育活动中,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歧视任何学生。

泄露学生的个人信息并导致其受到歧视和排挤,违背了教育公正原则。

4、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教育学派是()A 实用主义教育学B 文化教育学C 实验教育学D 批判教育学答案:A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教育学案例及答案(2篇)

教育学案例及答案(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李明(化名),男,15岁,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

他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与同学关系较好,但与老师关系较为紧张。

在学校里,他经常因为作业完成不及时、考试成绩不理想等问题受到老师的批评。

这导致他对学习产生了厌学情绪,成绩持续下滑。

二、案例分析1. 案例中存在的问题(1)李明与老师关系紧张:李明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导致他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从而产生了厌学情绪。

(2)李明学习态度不端正:李明对学习缺乏兴趣,作业完成不及时,考试成绩不理想。

(3)李明学习方法不当:李明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2. 案例原因分析(1)家庭因素:李明的家庭环境较为紧张,父母工作繁忙,缺乏对李明学习的关注和指导。

(2)学校因素:学校教育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导致李明无法适应。

(3)学生自身因素:李明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三、教育措施及答案1. 家庭教育(1)关注李明的学习:父母要关注李明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培养李明的学习兴趣:父母可以通过与李明共同学习、参加课外活动等方式,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父母要教育李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2. 学校教育(1)改变教育方式:老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消除李明与老师的紧张关系。

(3)开展心理辅导:针对李明的心理问题,学校可以开展心理辅导,帮助他树立自信,克服心理障碍。

3. 学生自身教育(1)调整学习方法:李明要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李明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等。

(3)增强自信:李明要树立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好成绩。

四、案例总结通过对李明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都要关注李明的问题,共同帮助他克服困难。

教育学典型案例及分析题(2篇)

教育学典型案例及分析题(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

小明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但在美术方面有较高的天赋。

然而,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小明在学校常常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排斥,导致他产生了自卑心理,学习成绩也逐渐下滑。

二、案例描述1. 家庭环境小明的家庭条件一般,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他的成长。

父母经常出差,小明由奶奶照顾。

奶奶对小明较为溺爱,导致小明性格内向,缺乏自信。

2. 学校环境小明就读于某小学,由于成绩一般,他在学校常常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排斥。

教师对小明的关注度不够,没有及时发现他的美术天赋。

3. 小明自身小明性格内向,缺乏自信。

在学习上,他害怕失败,不敢尝试。

在美术方面,他有着较高的天赋,但由于缺乏指导,他的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对小明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格、行为习惯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在本案例中,小明的家庭环境对他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他的成长,导致他性格内向,缺乏自信。

奶奶的溺爱,使小明形成了依赖心理,不利于他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2. 学校教育对小明的影响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在本案例中,学校教育对小明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教师对小明的关注度不够,没有及时发现他的美术天赋,导致他在学校受到了同学的嘲笑和排斥。

这种环境使小明更加自卑,学习成绩逐渐下滑。

3. 小明自身因素的影响小明自身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也是导致他成长困境的原因之一。

在学习上,他害怕失败,不敢尝试。

在美术方面,他有着较高的天赋,但由于缺乏指导,他的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教育对策1. 家庭教育(1)父母应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

(2)父母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自信的品质。

(3)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2. 学校教育(1)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教育学论述题

教育学论述题

教育学论述题示例1.中学有哪些常用的教学方法? 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参考答案】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练习法等.依据:(1)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2)学科和教材的特点;(3)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和知识水平;(4)学校的环境和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2.有个初三的学生,英语考试得了97分,本以为老师会表扬他,没想到老师却对家长说:“你儿子考了97分,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

"另一个学生平时成绩不好,这次考了一个95分,自己也不高兴,因为有个平时成绩比他好的同学这次考了92分,老师批评这个同学时说:“莱某都考了95分,你为什么不能考好?”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制造了大量的自卑者。

请用教学中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学生和教师的关系等理论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1)学生享有身心健康权和人格尊严权.(2)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是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有知识上、智力上的影响,更有思想和人格上的影响。

(3)教师管理上的专制、权威导致学生的被动和消极态度,只会制造大量的自卑者。

3..试述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参考答案】(1)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2)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3)校本课程开发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4)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5)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4.某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任何公办、民办和各类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小学、初中不得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拔新生,也不得以小学阶段各类学科竞赛(如小学数学奥赛等)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依据.问题:你对该市教育局的规定有什么看法?请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出发对奥赛进行评价。

2016年教师招聘教育学考试考试密卷《三》

2016年教师招聘教育学考试考试密卷《三》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考试密卷(三)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2.“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3.“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4.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A.学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D.现代课程论5.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A.主体性B.创造性C.间接性D.示范性6.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下列选项中不在此列的一条是()A.高难度原则B.高速度原则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7.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

这种直观的手段是()A.实物直观B.模像直观C.言语直观D.虚拟直观8.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9.因材施教原则是针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提出的。

A.个别差异性规律B.阶段性规律C.不平衡性规律D.顺序性规律10.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他们在受教育时是()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自主地、有选择地接受各种教育C.毫无顾忌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11.“教育即生活”是由()提出来的。

A.桑代克B.杜威C.赫尔巴特D.苏霍姆林斯基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教育学的论述题及答案

教育学的论述题及答案

1、论述教育的起源?答:(一)本义教育起源论本义教育起源论有四种代表性观点:1)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是物种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人类和动物共有的本能行为。

2)心理起源论:教育最初起源于原始人类的那种具有教育意味的无意识模仿。

3)劳动起源论:劳动创造了人类和社会:劳动过程的复杂性要求通过教育把人类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证明:人类原始时代教育活动已经存在了,教育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

4)社会实践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的社会实践或社会实际生活需要。

(二)科学教育起源论:学校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初期的"男女儿童、少年和老人群"的共同活动。

(三)民族文化起源论:教育就是起源于民族文化的。

总之,心理起源论把教育的发生归因于人的心理原因,不妥当,劳动起源论和社会实践起源论这两种观点实质并没有根本的分歧。

给予肯定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起源论只是把它们作为研究教育起源问题的存案即可。

2、论述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答:1)走向国际化,在当今这种各国经济形成了相互依赖,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趋势下,各国必须实行开放性教育,开展国际间教育合作和交流;实行人才交叉培养;开设各种程度的国际政治、经贸、文化、外交、经济技术合作、风俗与礼仪教育课程,加强外国语教育等等,这些都是教育的国际化。

总之,当今和未来世界的主流仍然是和平、合作与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教育走向国际化,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2)世纪是信息社会时代,各种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运转的神经中枢,计算机极其软件系统走进家庭、学校、教室,各级学校的课程软件将会开发出来,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将会通过计算机系统连成网络。

3)科学成为主导课程;21世纪世界竞争将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更新速度的竞争,因此科学课程将成为主导课程。

4)体现新人文精神:是指60年代以来形成的人类生存环境意识和平与民主及人伦道德等等。

各国课程内容增加了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国际文化交流课程、新的道德哲学和伦理教育课程,个性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在未来的社会这些课程将会开设的更普遍,内容更丰富。

小学教育学案例论述题(3篇)

小学教育学案例论述题(3篇)

第1篇一、案例分析案例背景:某小学五年级三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15人。

学生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案例描述:在数学课上,老师发现学生小华(化名)对数学没有兴趣,学习成绩较差。

于是,老师开始关注小华,通过观察、交流、家访等方式了解他的情况。

原来,小华父母工作繁忙,很少陪伴他,导致他对学习缺乏信心。

为了帮助小华提高学习成绩,老师采取了以下措施:1. 关注小华的兴趣爱好,发现他喜欢画画。

于是,老师鼓励小华在数学作业完成后,用画画的形式表达对数学问题的理解。

2. 针对小华的学习特点,老师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包括调整作业难度、安排辅导时间等。

3. 加强与小华父母的沟通,让他们意识到陪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共同关注小华的学习和生活。

经过一段时间,小华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他开始对数学产生兴趣,与同学们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二、案例分析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教育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是教师的重要职责。

本案例中,老师通过观察、交流、家访等方式,全面了解小华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发现他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这种关注个体差异的做法有助于教师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促进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指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衡发展。

本案例中,老师不仅关注小华的学习成绩,还关注他的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方面。

通过引导小华发挥特长,培养他的兴趣爱好,提高他的心理素质,促进了他的全面发展。

3. 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案例中,老师与小华的父母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小华的成长。

这种家校合作的方式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案例启示1. 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方面。

3. 教师应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教育学案例分析与论述题(2016年)

教育学案例分析与论述题(2016年)

自地写东西。做小动作等等的方式逃避现实,但她读的大多 是离奇鬼怪的故事书。她在日记中写到:“课根本就听不进 去,整天在混日子,学校像座监狱把人关在里面,而我需要 自由……”小黎的表现跟她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有关。我 在实习期间尝试努力去改变她,但收效甚微。面对小黎,我 感到力不从心……问题4:结合小黎等留守儿童的实际,我 们应该怎样看待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的案例解析
答题步骤 (1)指出案例中的材料反映了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 (2)指出环境对人发展作用的表现:一是环境使遗传提供的
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二是环境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方 向,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进程和速度 (3)明确指出环境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 是主观能动性
案例4参考答案(1)朱校长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违背了我 国新时期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2)我国新时期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朱校长减少或取消思想政治教学课时,这就很难保 证所培养的人才具备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素质,难以使他们 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朱校长忽视政治、 音乐、体育、美术等副科,只关注语文、数学、外语等主 课,这就偏离了全面发展的基本精神。音、体、美是全面 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智育、劳动技术教育等一 起共同发挥育人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五育”不是孤 立实施的。因此朱校长取缔音、体、美显然不利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同时,取消音、体、美也无助于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案例3:据《人民教育》(2015.3)报道,上海某学校举行 千人祭祖大典,近800名中、小学生在《孝亲敬老歌》和 《跪羊图》的背景音乐中,现场向父母行三跪九叩大礼,并 膝行至父母跟前聆听教诲。当时,不少父母眼泪夺眶而出, 一时间大礼堂内充斥着抽泣声。之后,全体师生三次举臂向 父母集体发誓:“从今日起,永元真心地孝顺爸爸妈 妈!”…… 近年来,学校搞得孝敬父母的活动越来越多, 动静越来越大,从给父母写信,直至上千学生汇聚操场上给 父母同时洗脚,现在又出现千人集体给父母三跪九叩齐齐发 誓的场景,可以说是把这种“秀孝”的活动推到了极致。请 根据以上案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本案列中的“秀孝”活 动能否取得实效?请结合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教 育原理,说明理由并提出合理建议。(2015年招聘题)

00469教育学原理201604真题及答案

00469教育学原理201604真题及答案

全国 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46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阿普尔的教育学属于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C.制度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2.“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出自A.《说文解字》 B.《大学》 C.《进学解》 D.《劝学篇》3.下列属于我国封建社会启蒙读物的是A.《学记》 B.《大学》 C.《百家姓》 D.《师说》4.我国唐朝官学体系“六学二馆”中的“二馆”是指A.算学馆、律学馆 B.广文馆、武备馆C.弘文馆、崇文馆 D.进士馆、同文馆5.《论语》是记述一位教育家言行的著作,这位教育家是A.孟子 B.孔子 C.老子 D.荀子6.在教育的继承性中,对学校组织与制度的继承主要是A.教育内容的继承 B.教育模式的继承C.教育思想的继承 D.教育经验的继承7.教育是一种社会资源,这种资源的丰富程度,从根本上说决定于A.生产力发展程度 B.国家经济发展程度C.生活水平发展程度 D.国民素质发展程度8.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A.人是政治动物 B. 人是思维动物C.人是合群动物 D.人是文化动物9.皮亚杰代表的学派是A.认知发生学派 B.个性发生学派C.生物主义学派 D.活动心理学派10.“学则不固”的说法体现了对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是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内因11.教育学家赞可夫提出的理论是A. “最近发展区”理论B. “一般发展”理论C. “一般能力”理论D. “特殊能力”理论12.古罗马为富贵子弟开办的学校是A. “文艺学校”和“游乐学校”B. “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C. “文艺学校”和“文法学校”D. “文艺学校”和“修辞学校”13.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产生于A.北美洲 B.大洋洲 C.亚洲 D.欧洲14.我国“1922学制”又称作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 D.癸丑学制15.涂尔千的教育目的论是A.神学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C.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16.罗杰斯倡导的教学模式是A.合作教学模式 B.发现或探索教学模式C. 最优化教学模式 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17.苏格拉底提倡的“产婆法”属于A.讲授法 B.谈话法 C.演示法 D.陶冶法18.“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

教育学案例题库及答案(3篇)

教育学案例题库及答案(3篇)

第1篇一、选择题1.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 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B. 传授知识的过程C. 培养人的品德D. 培养人的智力答案:A解析: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2. 教育的目的是()。

A.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B. 传授知识C. 培养技能D. 培养品德答案:A解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3. 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包括()。

A. 学前教育B. 小学教育C. 中学教育D. 高等教育答案:ABCD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涵盖了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接受教育的全过程。

4.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A. 爱国守法B. 爱岗敬业C. 关爱学生D. 教书育人答案:ABCD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和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准则。

5.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

A. 引入新课B. 传授知识C. 巩固练习D. 反馈评价答案:ABCD解析: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引入新课、传授知识、巩固练习和反馈评价,是教学活动的四个基本环节。

二、填空题1.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答案:培养人的2. 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

答案: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3.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答案: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4.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答案: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5.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

答案:引入新课、传授知识、巩固练习、反馈评价三、判断题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必要条件。

()答案:正确解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必要条件,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 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是“无私奉献”。

()答案:正确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是“无私奉献”,体现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高度热爱和责任感。

教育论述案例分析题(2篇)

教育论述案例分析题(2篇)

第1篇教育论述案例分析题示例:案例背景:某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学生小华,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在新学期开始后,他的成绩突然下滑。

经过教师和家长的了解,发现小华在新学期开始后,因为家庭原因导致情绪低落,影响了学习状态。

问题:1.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分析小华成绩下滑可能的原因。

2. 结合德育原则,提出针对小华的教育措施。

3. 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关注和帮助学生像小华这样的学生,以促进其全面发展?请根据上述案例背景,结合教育理论,回答上述问题。

如果您有具体的案例背景和问题,请提供详细信息,我将尽力为您提供详细的案例分析。

第2篇教育论述案例分析:1. 案例分析小明沉迷网络游戏,导致作息时间混乱,精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滑。

这反映了以下几个问题:(1)学习动机不足:小明在沉迷网络游戏后,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减弱,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时间管理能力差:小明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导致作息时间混乱,影响了学习。

(3)自律能力不足:小明在游戏中过度消费,缺乏自我约束,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2. 教育论述(1)激发学习动机: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2)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教师可以教授学生时间管理的方法,帮助他们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加强自律教育: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自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

(4)家校合作:家长和教师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及时沟通,共同帮助学生克服沉迷网络游戏的困扰。

(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针对小明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调整心态,提高抗诱惑能力。

3. 教育措施(1)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兴趣小组、课外活动等形式,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

(2)教师可以指导小明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他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3)教师可以开展自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律能力。

(4)家长和教师加强沟通,共同关注小明的成长,帮助他克服沉迷网络游戏的困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作用”的案例解析
答题步骤 (1)指出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
作用。教育这一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它择取了对人发展 具有积极意义的因素,排除了各种消极因素,从而能够有组 织、有计划、有系统地影响人发展 (2)指出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不是万能的;影响其发展的因 素还有遗传、环境和个体主观能动性。其中,起决定作用的 是主观能动性。
但优良的遗传素质只是为该家族成员的成才奠定了可靠的生 理前提,提供了可能性。但可能性还不等于现实性。 (3)爱德华家族能够成才离不开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特 别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才是成才的决定性因素。缺乏这 些因素,就无法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同样类型的案例
案例(1):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曾根据名家传记和其它方 面的材料,选取了包括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画 家、音乐家在内的977位名人作为研究对象,他把对这些名 人的调查结果同一般人的家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这些名人的家属中,出名的父亲有89人,儿子129人,兄弟 114人,共332人,而4000名一般人组中出名的亲属只有1人。 因此,高尔顿认为人的智能高低是由遗传决定的。高尔顿 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自地写东西。做小动作等等的方式逃避现实,但她读的大多 是离奇鬼怪的故事书。她在日记中写到:“课根本就听不进 去,整天在混日子,学校像座监狱把人关在里面,而我需要 自由……”小黎的表现跟她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有关。我 在实习期间尝试努力去改变她,但收效甚微。面对小黎,我 感到力不从心……问题4:结合小黎等留守儿童的实际,我 们应该怎样看待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在一个村庄的边缘,附近是一片坟地。孟子出于好奇,小时 候常去墓间玩耍,看见人家埋葬死人,他就和一些小朋友学 着样子玩抬棺材、挖坑、哭嚎的游戏。孟母见此情景很担心, 认为这个地方对孩子成长不利,就搬了家。孟母搬到城里的 一条街上,附近是集市和商店,商人云集,一天到晚吆喝声 不断。孟子搬到那儿后,又和小朋友学起商人做买卖的游戏 来。孟母感到这个地方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利,于是又搬家了。 孟母第三次住的地方是一所学校的旁边。到这里来的除一些 学生,还有一些著名的学者。他们出出进进很有礼貌,早晚 还会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孟母高兴地说:“这个地方很好, 有利于教育孩子。”孟家便定居在此。孟子住在这里,常到 学校旁看学生游戏,听老师上课和学生朗读,学习来往行人 的礼貌动作,孟母看了十分高兴。直到他上学,孟母仍不放 松对他的教育。后来,他终于成为儒学代表人物。请运用所 学的教育学原理知识对这一案例进行解析。
案例(2):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金 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 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 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请用遗传、环境、 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分析。
案例2:孟母的祖辈以农耕为主,家境非常贫寒。孟子家住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的案例解析
答题步骤 (1环境对人发展作用的表现:一是环境使遗传提供的
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二是环境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方 向,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进程和速度 (3)明确指出环境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 是主观能动性
教育学原理
案例分析
一、有关“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的案例
1.了解各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遗传、环境和教育都不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
用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批判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 论的支撑性观点。 3.遗传不是可有可无。在案例分析时要注意辩证性,不能走 极端,完全否定遗传的作用。
案例1:美国康乃尔狄克州有一个嘉纳塞.爱德华家族,这 个家族八代子孙共600多人。爱德华一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 神学家、哲学家、道德家。他的八代子孙中有13人当了大 学校长,100多人当了教授,14人创建了大学和专科学校, 60多人当医生,l00多人当牧师,75人是军官80多人成了文 学家。一人担任过副总统,一人担任过大使,20多人任议 员,l20多人大学毕业后有18人成为报社、杂志的主编或负 责人。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家族。有人认为对这种现象的 出现起决定作用的爱德华家长的优良遗传基因。请对这种 说法进行评析。
(2010年招聘考试题目)小黎是初一女生,父母双双外出打 工。她的个性很特殊,她与同学关系不太融洽,甚至有点紧 张。开学初曾与一男生打架,对班主任的批评教育反映强烈, 存在明显抵触情绪。有次自习,她戴耳机听音乐,被班干部 值日提醒并记下名字,她当众撕掉记录本,并辱骂班干部。 同学们基本上对她敬而远之,避免与她发生正面冲突。表面 上她与同学相安无事,实际上特别渴望别人对她的认同和欣 赏。可是她又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能真诚的与人交流,时时 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在班级里,她没有真正要好的朋友。在 学习上,她几乎丧失了兴趣,老师上课时,她表现出爱理不 理的样子,有时候连课本都不愿意打开;甚至有时候自顾
1.“遗传决定论”案例的解析
答题步骤 (1)明确指出是属于遗传决定论,并指出观点是错误的。 (2)指出遗传在人的发展的作用(只是提供生理前提或可能
性,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 (3)指出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环境和教育也
是影响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决定因素是主观能动性)
案例1参考答案:
(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2)爱德华家族人才辈出固然与他们优良的遗传因素有关,
案例2参考答案(1)以上材料说明了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 (2)环境有一般环境和特殊环境,其中教育是特殊的环境。 环境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方向,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进 程和速度,案例中的孟子住在坟墓边、街市和学校旁边,这 三种环境对孟子的成长水平和方向有着重要影响,其中前面 两种环境对孟子产生了负面效果,引导其步入歧途。学校教 育环境能够排除负面因素,对孟子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在 这种正面的环境中,孟子“学习来往行人的礼貌动作”,这 使得他走上了正途,成为儒学代表人物。(3)环境对人的 发展能够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不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 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实际上,如果孟子搬到了学校旁边,但 是他消极被动,不愿意接受学校教育的影响,那么,不管学 校教育环境如何正面,也无法对他产生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