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认识顺序结构”一课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新燕生活化教学在“认识顺序结构”一课的应用
发布时间:2009-9-11 阅读41次
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吴新燕
长期以来,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法表面看比较容易达成任务,但却片面强调软件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多数课堂生动不足,更重要的是它忽视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使课堂教学目标设定高度不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时间一长,学生很快会忘记所学知识!如何突破“学了就忘”的教学尴尬?我想,既然技术源于生活,何不尝试着把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放到丰富的生活层面上,用取之不尽的生活资源作为我们教学的有力支撑呢?
一、从学生的认识特点与具体生活环境出发,批判运用教材
这学期VB教学以来,同学们深深地感到VB编程的神奇,同时也体会到了程序代码“是那么的深不可测”。在这似懂非懂的入门关键时期,我们应该以规范的编程习惯、良好的编程思想及基本的编程方法来引导学生。
但是专业而严肃的理论说教对这群充满激情却毅力不足的初中少年而言,不但不能促使他们树立规范的编程思想,还可能掐灭他们学习编程的理想之火。几经研究教材,我发现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选修)》教材对于《程序结构与设计》一章的教学,特别是其第一课时《认识顺序结构》的教学过于古板,严重脱离学生生活,不适合我们的初中生!
1.空投概念没有生活基础。
教材中,一开始就抛出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而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是一个理论性较强的概念,在学生还没有基本的“三结构”概念前提下,就开门见山推出这样抽象的概念,学生因为毫无生活知识可迁移、可比较,所以自然是“左耳进右耳出”,绝不会对这一概念留下什么印象。所以这无疑是凭空说教!
2.实例选择不具备典型性。
教材中以“解一元二次方程”作为重点例子展开教学。我认为这样的安排是十分不妥的!因为解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二年级下册中的一个重点内容,这个知识点具有相当的数理特征。而我们的学生正处在初二上学期,还没有这一数学基础。把它作为唯一实例,不仅枯燥无趣,还会因数学知识而对实例的理解产生干扰,让同学们更加理不清思序。
3.教材设计不能体现重点知识的特点。
顺序结构强调的是“按时间顺序执行”特性,非常能体现生活中大多数事物的处理法则。但是解方程实例显然不能很好地体现顺序承接特点。所以这一例子不生动更不典型。加之急于让学生上机操作,书
上还给出了完整的程序代码。虽说代码理解并不是本课的重点,但这样依葫芦画瓢式的体念,不但不会有大作用,反而会让刚接触到编程基础的同学们更加迷惑!
4.前后知识关联不畅。
古人有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当前这样一个技术飞跃发展的时代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有一定的技能知识作为学习平台,但我们的课堂教学却决不能只有技能!无论哪些节课,方法的学习才是根本。本教材中相对独立地阐述了解方程时的顺序处理,却没有突出VB编程知识学习中最核心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很明显,这样的安排使得前后知识孤立,不利于学生运用技能处理问题的能力发展。
二、站在终生学习的高度,确定明确的生活化教学目标
在初中学段,我们开设VB编程课的目的在于突破信息技术教育工具论局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努力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身边丰富的生活资源,改善自己与社会学习与生活的环境。日常教学中,我们要能辅之以优秀方法与思想,让学生切实提高信息素养,达成良好的分析生活、处理生活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故而,本课的教学力求达成技能、方法、思想三个维度目标:
1.通过丰富的生活资源分析,使学生了解程序设计三结构,理解与体会在生活中顺序结构是基本结构;
2.通过典型生活实例分析与处理过程研究,巩固与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总结日常生活中事物处理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3.通过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体会生活中纷繁事物的内在发展规律,逐步培养透过生活表象,认请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在教学策略上下功夫,切实落多维度目标
在这样的目标下,我们的课堂必定是以灵动的生活为基础的,以先进的技术为手段的,以彰显人类智慧的方法与思想为核心的。鉴于以上对学生的认识特点分析与教材中所反映出的问题,我尝试以现实生活为蓝本,以程序设计方法(问题分析、制定算法流程图、编写程序、调试完善)为轴心展开教学:首先对日常生活中大量丰富的实例分析,引入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让学生在生动的生活背景下充分了解“顺序”、“选择”、“循环”三种结构;然后以编程处理问题的优秀方法为主线,通过对典型生活实例的教学,引导同学进一步理解什么是顺序结构,体会其顺序执行的特色。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用学科的方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鼓励他们关注生活,勇于探索,充分利用生活,善于把丰富的生活作为自己有力的学习资源。重点实施如下:
1.以学生常见的生活选取丰富的学习资源
新课改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活动要“关注儿童现实生活”。本课中,我从初二学生切身的认知体念出发,指明了学生目前学习的困难之所在。紧跟设置了“四季更替”、“胸有成竹的导演”及“岁月轮回”等几个教学情境。这些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活情境深深吸引了每一个学生,使本来单调的概念教学鲜活起来!在知识目标顺利达成的同时,学生自然体会到只要关注生活,乐学善思,就可能学有所得!
2.以方法与思想教学为主线展开活动
本课作为四课时之首,重中之重的任务就是理解顺序结构的特点,巩固与掌握编程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在重点环节“磁带转录”的教学中,我巧妙地以“分析问题、制定算法(流程图)、编写程序、调试完善”这一重要的方法为主线展开学习活动,重点突出“分析问题”与“画算法流程图”环节。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突出了顺序结构的知识,还进一步巩固“编程方法与步骤”这一章节重点,让学生及早养成应用学科方法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良好习惯。
3.练习富有生活情趣,学生乐于接受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新课改的呼唤。学生天性爱玩,所以我在课堂练习环节中先安排了两个十分吸引学生眼球的游戏“士兵过河”与“老农回家”请他学玩。生动有趣的FLASH动画让学生充分调动学习热情,高度自觉地应用课堂知识解决问题!而游戏之后的反思整理过程又让学生自己在不知不觉中高度总结了本课的重点内容,使知识得到提炼与升华!
通过以上几个重点教学环节的生活化处理,本课的教学效果比较明显,不仅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学习气氛浓,作业完成质量高,而且我组织教学过程中也明显感觉到师生交流顺畅,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思,有所得,课堂中多有创造性的表现。
由此实践,我体会到在我们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只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就可将我们的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信息技术的鲜活的、快乐过程,体现技术“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立足生活,我们的教学才会扎实、才能生动、才能高效!
附录:
《认识顺序结构》主要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教学目标:]以学生亲身学习体念为切入点,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需求。
[教学情境:]同学们,我们学习VB一个月了,你们对学习VB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讨论:]谈学习感受:(大体归结为两种)
1.可以编程很多精彩的程序,很好;
2.深奥神秘,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