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座
内容: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地点:沁县进修校
时间:2007年7月25--30日
讲者:山西省沁县红旗小学陈瑞清
前言: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熟悉的面孔,久违的笑容,时隔一年,我们再次相逢。烈日炎炎,酷暑难奈,暑假期间大家来到这里学习、交流,实在是辛苦了。是缘分,是机遇,更是一种责任,使我们再次走到一起,我感到高兴、愉快,但面对大家充满期待的眼神,想起领导的嘱托,我又增加一份担忧,因为我本人能力有限,知识储备量欠缺,所以在下面的赘言中,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谅解,更希望各位老师能及时指出不足,帮助我进步,从而使我们能互动起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这次学习任务是我们手中的这本书,及《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由我和育才小学的小江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我努力从阅读、综合实践、作文等方面介绍一些创新理念和新设计,也就是说我讲的内容分三大块,即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创新设计、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创新设计、新课程理念下的综合实践课教学创新设计,我们先进行第一板块内容的学习。每一块内容我都依照这样的思路进行,先说理论基础即新的理念,再说创新设计,再分析这样设计的意义。
第一版块: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创新设计
阅读有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这里我们探讨课内阅读的高效
设计。长期以来,我们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课堂另人不能如愿,往往是耗时多,效果差,面对一册册教材,经历了一次次课改,阅读教学该怎样进行,无疑要从一课课的精心设计做起,要从有价值的创新做起。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潜能”。《标准》在关于教学方面的建议中指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小学阶段,在强化语文文字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小学语文课程的基础从“听、说、读、写”发展到综合素养的形成。具体地说,包括在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想象,从不同的事物和不同的类别中发展思维,开拓想象就显得尤为重要。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上升为理论”,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教师首先要清晰地明确创新的涵义,才能在自己的实际教学设计中进行创新。那么,创新是什么?创新是教师能够把已知的素材(或者已知的经验)重新组合,产生具有新价值的事物、思想和方法。或者说创新就是产生具有新价值的事物、思想和方法的过程。创新需要有三点需要强调,一是变化性。一成不变不叫创新,创新就要在现有的素材和经验的基础上产生新的东西。从一无所有的地方创新出新的事物和思想,是很难办的事情。要么把现有的素材加以组合,要么把现有的素材加以分解,要么把素材相同的东西重新组合,要么根据有关素材进行类推等等,构成与目前存在形式不同的新事物、新思想、新方法。二是新颖性。只是变化而不新也不能称其为创新。不墨守成规,勇于破旧立新,追求前所未有的成果,这是创新的重要特征。三是实用性。只是新颖也不一定就是创新,创新必须有价值。创新的价值就是使创造出的新事物更加适合某种欲望和目的。也就是说,创新而形成的事物必
须成为有价值的东西。创新有不同的标准、样式。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创新具有多种形式,从创新的困难程度、解决问题时的复杂程度出发分析,教学设计的创新大致分为三种形式,即简单组合型设计、分解后重新组合型设计和开发型设计。设计,从字面讲,“设”即筹划;“计”即计谋、策略,“设计”即筹划与策略。从普遍意义讲,“设计”就是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标要求,预先策划制定的策略、方法、样式等。具体而言,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就是在小学语文课上课之前,对该课教学、该单元教学,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预先制定的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手段的综合方案。也就是上课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阅读教学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教学的成败,往往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新课程确立了语文学习的五大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在这五大领域中,阅读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同时他又必然同其他几个领域相关联,甚至起着核心支撑的作用。因此,如何在新一轮小语课改实践中树立新理念,切实解决以往阅读教学用时多、收效微的现状,就显得十分紧迫而重要。曾有人形容数学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是模模糊糊一大片。如果我们的阅读课总是在“模模糊糊”的状态下进行,就不可能极大地发挥阅读文本的功能,也不可能使儿童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很多公开教学,课都已经讲过了,可你问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往往是说不清楚。实际上,在我们的阅读课上,该积累哪个词、哪个句子、哪个段落要明确,该拓展哪个词、哪个句子、哪个段落要明确,该朗读哪个词、哪个句子、哪个段落要明确。当然,透过知识与能力,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也应该明确,阅读效率才能提高。因此对阅读教学进行创新设计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确立新理念,突破思维束缚和传统观念,为进行阅读创新设计奠定基础。
1、对话式阅读理念。〈〈标准〉〉在阅读教学建议中开宗明义: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强调…“对话”
意味着两点:即阅读是一个个性化的行为,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在对话式阅读的理念下,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将得到提倡,学生阅读中的个性化行为将得到尊重。
2、实践性阅读理念。〈〈标准〉〉在提出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时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因此,阅读教学也必须重视阅读实践。实践性阅读也可以称做能力性阅读。那么,在阅读实践中究竟要发展儿童的那些能力呢?从显性方面看,有朗读、默读、精读、略读、诵读能力,对于这些能力的关注,在阅读评价建议中,得到了明显的重视。从隐性方面看,阅读能力的核心是发展儿童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即在朗读、默读、精读、略读、诵读的过程中,均要以学生对作品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能力为重点。这一点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有明确的要求: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年级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该把他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3、发展性阅读理念。同儿童终身发展相比,阅读不是目的,是途径,是手段。发展性阅读,一是在阅读过程中,追求儿童的身心健康;二是通过阅读,激发儿童喜欢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三是通过阅读,使儿童在获得信息的同时,发展儿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坚持原则,不故做姿态,促进阅读教学健康有效地发展,实施有价值的创新。
课内阅读教学的价值在于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训练。这种训练有三条线索,一是突出朗读、精读、浏览、略读的单项训练,二是紧紧围绕“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进行综合训练,三是突现阅读规律和方法的训练。无论进行哪种训练教师都必须认真筹划,要坚持以下原则进行创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