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完整版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第二部分古典诗歌鉴赏基本知识一、诗歌鉴赏需具备的知识积累:1、常用的表述方式:这首诗写了(意象或者事情),通过什么方法(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方法),写出了(意象或者事情)的什么特征,对于表现(突出)什么思想(感情)起到了什么作用。
2、常见的意象和意境(1)意象指的是诗歌中寄予着作者情感的物象。
意象可以是人物形象,包括客观形象(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如《邶风静女》中的小伙子)和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声声慢》中的“我”),也包含了物象(如“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白鹭”“青天”)在古典诗歌中,一些意象由于名家使用来表现某种情绪,后又被其他诗人反复使用于这种情绪,从而有了特定的内涵。
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往往一想表达某种情感,就想使用某种意象。
反过来,一提到某一个意象,就让人想到某种情感。
因此,了解这类意象通常寄予了作者哪种思想情志,常常成为诗歌鉴赏的突破口。
常见意象20例见附表3(2)意境是指有许多寄托作者思想情志的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诗歌的整体情境。
常见的诗歌的意境有:孤独凄凉、淡泊闲适、清新自然、优雅飘逸、沉郁顿挫、幽深僻远、安谧美好、华丽壮美、雄浑刚健……3、常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虚实关系、动静关系、远近上下关系托物言志/象征、抑扬、白描、对比表现手法烘托、反衬、借古讽今、联想与想象表达技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之间的关系艺术手法或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双关、反复、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托、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篇章结构总分得当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浑然天成、画龙点睛等-..注意: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目标不在于辨识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而主要在于分析、评述使用这种技巧的作用和效果。
表达技巧常用关键词及其效果见附表4:4、常见的情感、主旨(1)在古典诗歌中常常表达这样的情感:忧愁、惆怅、孤独、寂寞、伤感、烦闷、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持节操等等。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对诗歌句意进行考查的题目,选的多是有代表性的句子。这类句子 含蓄地交代诗歌主旨,或描写生动形象,或揭示作者情感,或蕴含 深刻含义。一句诗(词)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也可能是 写人的。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 写以及细节描写等。理解一句诗(词)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 诗(词)内容。
一、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技巧 1.审清题干,找准形象。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看题干是要求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即作者自 己)还是诗歌刻画的人物形象。 2.知人论世,总体把握。根据诗歌标题、注释及平时积累的作者作品常识,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 或与作者有关的其他方面的信息,如政治主张、所处时代特征、常见写作风格等,总体上把握抒 情主人公形象的性格、心态、情感等。 3.抓住关键,深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包括外貌仪表、性格品质等,要抓住诗歌中 有关人物描写的诗(词)句(如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以及反映人物品格 志趣的诗(词)句。 4.关注环境,理解形象。关注环境描写,特别是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环境或 者大的社会环境等,这些对人物形象、思想情感会有陪衬、烘托的作用。 5.结合形象,明确效果。结合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人物形象的意义,理解人物形象所 寄寓的情感,明确塑造该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般来说,古代诗歌“炼字”主要是锤炼以下几类:
1.动词:使诗词有动态之美,取得化凡为美的效果。 2.形容词(修饰词):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 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 3.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4.拟声词:使诗词更生动形象,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5.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 氛。 6.数量词:经作者精心锤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题弟侄书堂杜荀鹤【注】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曾经历黄巢之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先叙侄子虽身处困境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业。
B.颔联上下两句形成对比,以弟侄静心好学、尚礼的行为反衬了战乱中社会的纷扰。
C.尾联是对弟侄的慰勉之辞,诗人以长辈的身份直抒胸臆,语重心长地鼓励了弟侄。
D.这首诗语言通俗浅近,平易自然,仿佛从诗人心中流出,没有雕琢的痕迹。
2.诗歌颈联情景交融,请简析其妙处。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苏轼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注】。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注】湘灵:湘水女神。
作为尧的女儿娥皇女英,二人均为舜妃,舜南巡时死于湘水,成为湘水女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凤凰”三句描写了诗人在湖上所见到的美景:雨后凤凰山下,水风清爽,晚霞明艳。
B.“一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后,既实写水面荷花,又以芙蓉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
C.“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将白鹭人格化,以白鹭有意倾慕来衬托演奏技术的高超。
D.“数峰青”一句回应词的开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言有尽而味无穷。
2.本词下片是如何来描写音乐的?请作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次韵王定国马上见寄①苏轼昨夜霜风入夹衣,晓来病骨更支离。
疏狂似我人谁顾,坎轲怜君志未移。
但恨不携桃叶女,尚能来趁菊花时。
南台②二谢无人继,直恐君诗胜义熙③。
高三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及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及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归雁(其一)唐·杜甫万里衡阳雁①,今年又北归。
双双瞻②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
系书元浪语③,愁寂故山薇④。
【注释】①衡阳雁;雁是候鸟,秋来南飞,传说到衡阳为止,不过衡山的回雁峰。
②瞻:往上看,往前看。
③浪语:妄说;乱说。
④故山:喻家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第一句用“万里”和“衡阳雁”写向南漂泊路途之远,为大雁的北归作了铺垫。
B.颔联中的“瞻”“背”前后呼应,更写出大雁北归时整齐的队形和浩大的阵势。
C.五六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动静结合地表现出大雁北归途中急切的心情。
D.诗人系在大雁脚上的书信里没有什么妄说乱言,字里行间都是自己一片衷情。
E.最后一句诗人将自己的万种愁绪遥寄于想象中故乡的山薇,这是作者的虚笔。
(2)全诗塑造了大雁怎样的形象?有何寓意?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焦山吴潜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
长江万里东注,晚吹卷惊涛。
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
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
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车。
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
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
【注释】①铁瓮:镇江古名铁瓮城。
②金焦:金山和焦山。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篇写古城镇江的地理形势,长江滚滚东流,金山、焦山相对屹立,读来气势雄伟。
B.上片中“孤帆上下”写行船在浪涛中起伏,通过视觉感受写出了长江壮阔苍茫,亦有孤立无助之感。
C.下片高度概括地陈述了历史事件,说明了镇江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引出后面对人间兴废的议论。
D.这首词题为“焦山”却不是只写焦山,上片写景,视野开阔高远,下片怀古,感情深沉而不失洒脱。
(2)吴潜任镇江知府时写下了这首词,在他之前,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曾写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请对出两首词的结尾,分析内容及情感差异。
专题01诗歌鉴赏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歌
读诗找对应
• 读诗句、找对应;细 梳理,条理化。
• 题干所指的评论(评 价)是一理论性的观 点表达,考生要将这 一观点结合诗句进行 具体解读,在诗中找 到对应的思考点,整 合答案,分条陈列。
作答要规范
• 整合答案,分条 陈列,规范答题。
• 答案构成:解读 评语含义;连接 评语观点与原文 (即结合具体诗 句分析);总结 结论。
谢谢欣赏
第一步:审题明思路——读评论,明含义,找关键,定思路
16.南宋沈义父《乐府指迷》主张“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 意”。请结合本诗的尾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评语含义:诗歌结句要拓展开来,言有尽而意无穷,令读者联想、回。味。
题目关键词: 有余不尽之意——情感
。
答题思路:言不尽之意,即言不尽的情感是什么?如何到达这种效果。?
作答要规范
• 整合答案,分条 陈列,规范答题。
• 答案构成:解读评 语含义;连接评语 观点与原文(即结 合具体诗句分析); 总结结论。
四、典例讲授
次韵几复和答所寄① 北宋:黄庭坚
海南海北梦不到,会合乃非人力能。 地褊未堪长袖舞,夜寒空对短檠灯②。 相看鬓发时窥镜,曾共诗画更曲肱③。 作个生涯终未是,故山松长到天藤。
湖上晚归 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菜香袅似相迎。依稀渐近诛茅地[注],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16.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 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6分)
【解题思路】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
二、诗歌的语言
炼字题答题技巧: 1.点明特征:点出词性或情感色彩(有时需要解释 词的含义); 2.代词入句:把字词意思放入句中进行解释并展开 联想,描述景象。 3.分析意境:分析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点出字 词的情感或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诗歌的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 ①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例:“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②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③描写 a.侧面描写。通过描写被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其更鲜明、突出。 b.正面描写。采用各种表现手法直接描写所要描写的对象。
古诗词常见意象及其含义
5.草: (1)生生不息,象征顽强的生命力。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2)用草木繁盛反衬荒凉、偏僻,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3)报春信使,用来抒发爱春、惜春之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 (4)寄托离别愁绪,表达思乡怀人的情感。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 6.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用来寄托离愁别绪,多见于游子思 归,好友相别。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
孤故
帆人
远西
影辞
碧黄
空鹤
尽楼
,,
孤帆远影碧空见花
长三
江月
天下 际扬 流州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
。。
一、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分为:人物形象与物象(意象)。
人物形象包括: 1.诗人形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2.主人公形象: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
物象(意象)包括: 1.自然景物形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2.客观事物形象: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梅花》)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古典诗歌鉴赏1. 唐诗宋词元曲的体裁特点及代表作品- 唐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代表作品如《登鹳雀楼》、《送元二使安西》、《忆江南》。
- 宋词:豪放派、婉约派,代表作品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李清照的《如梦令》。
- 元曲:元杂剧和元散曲,代表作品如《西华山》、《蝴蝶梦》。
2. 古典诗歌的意象与比喻手法- 唐诗的意象: 如“烟波江上使人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宋词的意象: 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茶杯盈满香泛泛,看指尖生白月圆”。
- 古典诗歌的比喻手法: 如“花前失却消息,天外月孤明”、“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3. 古典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表达- 唐诗:以清新含蓄、咏怀忧愁为主要特色,表达心境、抒发情感。
- 宋词:以空灵浪漫、婉约柔情为主要特色,抒发爱情、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 元曲:戏剧性强,情感表达直接、豪放,兼具唐诗和宋词的特点。
4. 古典诗歌的韵律、格律、韵脚- 韵律:指诗句中的声调、音长、重音等读法,使整首诗的朗朗上口。
- 格律:唐诗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宋词的词牌,元曲的五律、七律、八行双调等,是规定诗歌的韵律长度和节奏。
- 韵脚:诗句末尾的音节,如仄韵和平韵。
二、现代诗歌鉴赏1. 新诗的体裁特点及代表作品- 新诗:自由诗、意象诗、写景诗,代表作品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2. 现代诗歌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现代诗歌的特点: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诗人对时代、生活和人性的思考与反思。
- 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意象的运用、语言的简洁明快、意境的抒发和节奏的变化等。
3. 新诗派别及代表诗人- 流派:白话诗派、新感觉派、新月派、壁报诗派等。
- 代表诗人:郭沫若、毛泽东、艾青等。
4. 现代诗歌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关系- 现代诗歌反映现实,关注人民生活、社会问题和思想状况,与现实主义文学有紧密的联系。
高三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含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凉州①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岑参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注】①凉州:甘肃武威,河西节度使设于此地,写作此诗时,岑参在凉州做客。
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府中,使人有许多老朋友,常欢聚夜饮。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月亮从地平线上升起,次句写月亮在城头升高。
月光的照耀,清晰地呈现出了凉州城的全貌。
B.诗歌四五句两次出现琵琶声,所指内容情感相同,都表现了琵琶演奏的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特点。
C.诗歌前六句写环境,用顶针手法,句句用韵,两句一转,构成轻快咏唱的情调,表现凉州的宏大繁荣。
D.本诗和范仲淹的《渔家傲》都写边城,写秋天,写少数民族音乐,但二者表现的时代气氛有很大不同。
(2)岑参是盛唐诗人,本诗的“盛唐气象”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击如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诗人晚间卧闻城里钟声,系舟城下,与“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场景相似。
B.第三、四句表面上写洞庭湖口空旷开阔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刚从遐想中醒来的茫然之情。
C.最后四句转向描写人的活动,明月清辉,归舟晚唱,诗人沉醉其中,但还未得尽兴欣赏,疾去的轻舟就将他带走了。
D.本诗视听交错,悠远的晚钟,动人的渔歌,苍茫的云水,皎洁的月光,给读者留下绵绵不尽的情思。
(2)此诗中有对渔歌的描写,《琵琶行》中有对乐声的描写,两首诗对音乐的描写有哪些相通之处?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形象)(含解析)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形象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
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形象。
近年来从考查题型来看,高考主要从以下三大角度命题:人物形象鉴赏、事物形象鉴赏、景物形象鉴赏。
题型一鉴赏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
一类是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如《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
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
另一类是诗人形象。
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对其描绘可以是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者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
这些形象往往以片断的形式表现出来,需要读者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进一步补充。
教材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九类人物形象形象类型举例分析忧国忧民,心系社稷“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描写了一片萧条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历经磨难,坚持追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展现诗人不愿同流合污、执着追求真理的志士形象。
胸怀宽广,豪放洒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让我们看到一个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词人形象。
征战沙场,保家卫国“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群英勇作战的战士们,即使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也不能改变他们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寄情山水,热爱田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表现了一个归隐田园、从事农耕、热爱田园生活的诗人形象。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
应该注意的是,边塞诗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复杂的,往 往是几种感情交织在一起。
比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包含了几方面的内容: 边塞壮丽的风光,边塞环境的艰苦恶劣,和朋友离别的不舍 之情,对家乡的思念。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读懂一首诗,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古 读标题:诗歌题材
读作者 代 读注释
思想情感
诗
诗歌形象:人物、景物(意境)、事物 志向哲理
歌
读诗文 关键字(诗眼)词句 语言风格
表达技巧(艺术手法) 典故
8
7
6
5
4
3
2
1
干
即
送
羁托咏
边
山
谒
事
别
旅物史
塞
水
言
抒
怀
思言怀
军
田
志
怀
人
乡志古
旅
园
诗
诗
诗
诗诗诗
诗
诗
诗 歌 题
材
1
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 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描 写自然风光为主。
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 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农 夫和农耕。
田园诗的典型物象 景物、人物、农具、植物、动物
1、景物: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白云、清泉、郊外 、草屋、柴门、荆扉、 2、人:邻人、野老、农夫、樵夫、渔夫、林叟、山客、牧童 3、农具:耒、耜、锄头、犁 4、植物(食品):五谷(黍)、栗、桑、麻、菊、 5、动物:鸡、犬、牛、羊、蚕、蛙
抒情方 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乐景写哀情(反衬)。 式
2024年高三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读懂诗家语精品课件
【语序倒装】
A.主谓倒装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正确的语序是: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 分析:“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 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天初逢扬州席上见赠》) 译文: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病树的前头万树茂盛。
名—形
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译文: 山光使飞鸟怡然自乐,潭影令人心坦荡空灵。
形—使动
读懂诗家语 ——空白省略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苏轼 《水调歌头》)
译文: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
|—
——
合乎押韵和对仗的要求
平仄不符合
昼卧 陆游
忽忽见春尽,徂年那更还。
|—
—|
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
—|
|—
转化词类 还原语序 补充省略 整合句意
牛刀小试:
次北固山下
唐代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译文
旅行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 恰好把帆儿高悬。
能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领会深层含义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读懂诗歌突破口
02 读懂“诗家语“
“诗家语”:是作者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歌格律的要 求对诗歌的语言所做的变形处理。
古诗词特点:
凝练含蓄 言简意赅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课件22张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腐儒餐”待客。
②待客礼节:《客至》中宾主不拘礼节,随
意自在,饮酒过程也是其乐融融。而《宾至》
中看似循礼恭迎,尽礼招待,言辞客套,实
则生分冷淡。
教考结合的方式
课本提及的术语:比兴、反复、逆转、具象化、渲染、烘托、对比、 铺叙、虚实相间、细节描写、多感官
单元导语对诗歌的学习要求: 1.把握诗歌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认识古典诗歌的当代价值。 2.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提 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
(2021全国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满分意识:审读题干,以题解题。
完成下面小题。
16. 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
寄江州白司马①
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 理解?请简要分析。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答题思维:先明确“委婉劝告”的内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容;再分析第二句如何体现“已包含” 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 劝告的内容。
满分意识:审读题干,以题解题。
16. 诗人对友人的 劝勉 恳切 而 委婉,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①诗人在赞美友人品格清高的同时劝告 其收敛锋芒,体现了对友人的劝勉之情。 ②首联直言称赞友人不因一时失意而沉 沦,言辞恳切。 ③颔联用典(或设喻),间接劝勉友人 要适应环境。颈联、尾联不直接劝勉, 而是写相聚的欢乐,体现了诗人委婉劝 勉艺术的高妙。
歌作品与教材相关内容的关联,也非常注意和学生生活实际 中的日常场景对接,尽可能营造一种令学生感到熟悉的生活 情境,真正考察学生的解读诗歌的能力。
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孤独寂寞冷之流的诗词鉴赏考察 将成为冷门。
高三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阅读下面这首汉代古诗,完成(1)-(2)题。
步出城东门无名氏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前日风雨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
愿为双黄鹄①,高飞还故乡。
【注】①黄鹄:传说中的大鸟,一举千里,仙人所乘。
(1)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两件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的能力。
概括诗中所述事件,要注意抓住叙事的要素,比如时间是“前日”,地点是“城东门”“江南路”,背景是“风雨中”,人物是“故人”和“我”,行为是送别友人、“还故乡”。
由此可以概括出两件事:游子送友和游子欲归不能。
写游子送友,是为了突出他自己欲归不能的哀愁。
答案:一是游子送友,二是游子欲归不能。
在风雨中送别友人归去,更加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寂寥,越发增添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出游子不能归乡的哀愁。
(2)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中最后两句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归乡的强烈愿望,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都比较容易分析得出。
2024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专练(含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郎士元①闻君作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
客路寻常随竹影,人家大底傍山岚。
缘溪花木偏宜远,避地衣冠②尽向南。
惟有夜猿啼海树,思乡望国意难堪。
【注】①郎士元,唐代诗人,安史之乱时避难江南。
②避地衣冠:西晋末年天下混乱,中原士人大举南迁,史称“衣冠南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仅向友人介绍了自己熟悉的江南风景,认为吴越风光他到任后自然熟悉。
B.诗歌使用“竹影”“山岚”“花木”等意象,写出了江南的自然和建筑的特点。
C.颈联对句借典故从历史渊源角度赞美江南风景,意在表明此地社会环境安定。
D.尾联作者刻画夜晚“猿啼海树”的画面,所营造的意境氛围与前面有所差异。
2.清人毛张健在《唐体肤诠》中评价此诗“不是劝驾,乃是催归”,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该如何理解这个评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①陈师道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
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
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
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②。
【注】①黄楼:楼阁名。
负山居士:作者友人张仲连的别号。
②戴公:指戴逵。
王徽之居住在山阴时,一日忆及戴逵,就冒雪连夜前往,到了之后却不登门拜访,而是返舟回去,并说:“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访戴?”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登上黄楼,看到林中房舍没有缭绕的炊烟,表达了自己岁暮途穷的悲伤无奈之情。
B.雪后,日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映照着松枝上的积雪,描绘了一幅清白交映的松雪图。
C.“山”为“溪山”,“风”是“晚风”,“进”字联结,画面富有动感,令人如闻风声。
D.尾联用典,表达自己对友人的长久思念之情,既照应雪后的环境,又切合寄友的诗题。
4.“情景交融”是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点,请就此赏析“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窗前[宋]赵崇嶓窗前寻丈地,种得一株梅。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最新名校模考试题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名校模考试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023-2024学年福建泉州高三一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塞上·高适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
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注] ①本诗作于唐开元.二十年(732年),诗人初次处边塞欲从军立功之时。
②转斗:连续作战。
④李将军:指西汉名将李广,一说指战国时赵将李牧,二人均抗击匈奴,使其不敢犯境。
④按节:持节。
⑤纵横谟:合纵连横之策。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两句总起全诗,前一句交代诗人行踪,后一句则凝练简洁地概括诗人的感想。
B、“亭堠列万里”与《燕歌行》“旌旆逶迤碣石间”类似,都以军中场景寫军队士气。
C、“常怀”两句对“纵横谟”未具体解说,但谈者仍可从中感受到诗人的抱负与自信。
D、尾句的“郁纡”既写关河迁回的眼前景,又写诗人愁闷的心中情,情景妙合无间,16、“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与“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都写到“李将军”,但表达的情感同中有异,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2023-2024学年江苏省高三期初学情调研卷)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苏武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②。
茂陵③不见封侯印④,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 ①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
甲以居神,乙以自居。
“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
②丁年:壮年。
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
④封侯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他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在异域历尽艰难困苦的苏武,骤然见到汉使者,表现出极为激动、复杂的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阐释
4.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 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 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 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历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目有何特点?
盘点一、历年的古典诗歌高考试题均具有经典、 规范的特点;考查的形式主要是主观题;
盘点二、历年的高考试题均是近体诗,且其中大 都为短小精悍的绝句或律诗;
福州双安中学2012届高三复习教学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要求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__象___、__语__言__和___表__达__技__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______思__想___内__容___和
作者的观点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
为何写?
考点阐释
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___人__物__形、象 ___景__物__形__象___,____事___物__形__象__把握形象的特征, 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 型意义。
第三步,结合文章主旨,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 效果。可以概括为:一个寄情山水,傲岸不羁逍遥洒 脱,闲适恬淡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第四步,形成答案:秋天的月夜,诗人泛舟江上, 自斟自酌,乐在其中,一个寄情山水,傲岸不羁逍遥 洒脱,闲适恬淡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从中我们可以 感受到人物心境,虽然孤独一人,并没有茕茕孑立的 凄凉之感,而是在橹声秋色中显得怡然自得。
鉴赏形象的提问方式与答题方法:
提问方式: 1、你从诗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一形象?
答题方法:
1、找到诗中描写形象的相关词语,准确理解形 象的基本含意。
2、用精炼的话语概括形象的特征。 3、结合文章的主旨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和效果
例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第四桥 萧立之 自把孤樽擘蟹斟,荻花洲渚月平林。 一江秋色无人管,柔橹风前语夜深。
象形
)象
( 意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 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 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 “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 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 “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 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 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2.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 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 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 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 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考点阐释
3.赏析表达技巧包括 修辞技巧:_比__喻__、比拟、__衬__托__、夸张、___互__文_、通 感、____双__关、借代、____对__、比反语、反复等。 表现技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 抒怀、借古讽今、用__典___、铺垫、象征、对比、映衬 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___静__结__合、 以动写静、_虚__实___相__生__(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 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____比_(兴间接抒情的诗歌), 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_______以___乐_等景。写哀情
综观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 形象?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人物的心境?
解题步骤:第一步先找到诗人描写 形象的相关语句,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意。
“自把孤樽擘蟹斟”,“一江秋色无人管” 是描写人物形象的句子,其中“自”和“孤樽”是 关键第。二步,用精炼的话语概括形象的特征。表示形 象特征的词语是:傲岸不羁,逍遥洒脱,闲适恬淡。
(3)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 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一、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阅读李白《独坐敬亭山》,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一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 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 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 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尘暗旧貂裘?”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
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 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 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 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读者
考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试
表达技巧;
说 明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学习要点
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2、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3、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4、如何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 5、如何鉴赏诗歌的物象
什么是诗出来 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 情的艺术形象。
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 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 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全诗塑造了一 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如何 (1)什么形象;
鉴赏
诗中 抒情
(2)形象的基本特征;
主人
公的 (3)形象的意义。
形象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盘点三、选材应力避两点:1、家喻户晓的作品 不选,以免给猜题押题者提供机会;2、艰涩冷僻 者也不予考虑;
盘点四、鉴赏的诗歌均选自课外。故阅读相当数 量的课外古典诗歌是做好鉴赏题目的前提。
古代诗歌鉴赏(一)
鉴赏诗歌形象
明确诗人、诗歌、生活、寓意的关系
生活
提供 资源
诗人 含情
创作
诗歌
凝结 寓意
意义
巧妙 鉴赏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
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
镜湖边的三山。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征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
何处”形是说象一的觉意醒义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