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总汇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总汇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总汇学习苏教版的(七班级地理)上学期知识,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揠苗助长。

整理了关于苏教版的七班级上册地理知识总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教版七班级上册地理知识总汇(一)1、认识地球的过程由天圆地方说到球体,到现在的科学认识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赤道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大约是6371千米;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做成的地球模型叫地球仪。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长度都相等,每条经线只形成半个圆圈,指示南北方向;垂直于经线的圆圈叫纬线,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长度不相等,指示东西方向。

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南纬用S表示,北纬用N表示;南北纬度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都是0o纬线(赤道),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是0o、180o经线(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oW和160o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低、中、高纬的划分是:30o、60o经线;南北回归线的纬度:23.5oS、23.5oN,南北极圈的纬度:66.5oS、66.5oN,经线和纬线纵横交织形成经纬网,作用是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准确位置。

2、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时间是一天,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转动;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运动叫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时间是一年,产生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五带的划分:人们根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分为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

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有明显的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GPS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缩写,与电子地图结合起来就可以实现自动定位导航,卫星图像是对地观测卫星探测到的地球表面信息所形成的影像。

4、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苏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单元一:地球与地图
-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地球的经纬度和定位
- 地球上的四大洲和七大洲
- 使用地图进行定位和测量
单元二:中国的地理环境
-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 中国的地形和地貌
- 中国的气候和水资源
- 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划
- 中国的经济区划和交通运输
单元三:生物圈的特点
- 生物圈的定义和组成
- 生物圈的层次和变化
- 生物圈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生物圈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单元四:人口与城市
- 人口的分布和数量
- 人口增长和结构
- 城市的特征和功能
- 城市化的影响和问题
- 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
单元五:农业与农村
- 农业的特点和分类
- 农业的发展和现状
- 农业技术的应用和影响
- 农村生活和农民问题
- 农村改革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单元六:工业与工业地区- 工业的分类和特点
- 工业的发展和分布
- 工业的资源和环境影响
- 工业地区的规划和城乡一体化
- 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单元七:运输与通信
- 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网络
- 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信息时代的特点和影响
- 交通运输和通信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苏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的知识点归纳。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苏教版七年级(初一)地理全册知识点(完美排版)

苏教版七年级(初一)地理全册知识点(完美排版)

苏教版七年级(初一)地理全册知识点(完美
排版)
苏教版七年级(初一)地理全册知识点
第一章人与地理
1. 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地球的构造和运动
3. 地球的各种自然现象(地理气候、地理水文、地理生态等)
第二章地球的区域
1. 世界地图和地理坐标
2. 世界的大洲和大洋
3. 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的特
点和地理条件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2. 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域(东部沿海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台澎金马地区)
3. 中国的气候和地形特点
第四章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1. 中国的人口数量和分布
2. 中国的主要民族和其分布
3. 中国的人口问题和民族关系
第五章经济地理
1. 农业和工业的基本概念
2. 中国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状况
3. 农业和工业对环境的影响
第六章地理与环境保护
1. 环境保护的意义和目标
2. 中国的环境保护现状和挑战
3. 个人应该如何参与环境保护
以上是苏教版七年级(初一)地理全册的知识点概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苏教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苏教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苏教一、自然地理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地球自然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水体、地貌和生态系统等。

1.气候气候是指某地区在长期和季节性方面的气象条件。

气候的形成与纬度、海拔、地形等因素有关。

地球上的气候类型众多,常见的有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等。

2.水体水体是指地球上的各种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泊、湿地和海洋等。

中国境内最大的河流是长江和黄河,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占据地球表面积约71%。

3.地貌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形变化,包括山脉、平原、高原、盆地和火山等。

中国地貌多样,有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等。

4.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中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系统。

包括生物群落、物种和种群等。

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应该努力做的事情,以保证人类的健康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文地理人文地理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交互影响的结果,包括文化、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1.文化文化是指人类的思想、信仰、艺术、语言、行为等方面的表现。

各地的文化差异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制度。

如中国的春节、日本的樱花节和美国的感恩节等。

2.经济经济是指人类活动中与生产、消费和分配相关的方面。

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3.社会社会是指人们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地域、某一文化下形成的一定文明水平、相互交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人际关系和人类活动的总和。

社会制度、族群分布和人口密度等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总之,地理学是一门极其综合的科学,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领域,涉及内容极其广泛,对人们了解地球自身和与之相互作用的人类活动都有帮助。

学好地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和人类社会,以做出更有利于人类和地球的决策。

苏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⑵、比例尺:①、比例尺=————实地距离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 0 1 2 3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 10 面上的表格)。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

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的纬度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

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

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

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苏教版初一上册地理知识总结

苏教版初一上册地理知识总结

苏教版初一上册地理知识总结
中国地理环境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北临北冰洋与东北亚相接,东海和南海隔海相望,西南与南亚交界,西北与中亚相连。

中国地形多样,包括平原、山地、高原和盆地等。

中国的地理区域
中国地理区域包括东北、华北、东南、西南和西北五个部分,各个区域有着不同的地理特征和人文景观。

中国地理信息
中国是一个有着丰富地理信息的国家,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自然保护区、全球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等地理景观。

中国旅游资源
中国旅游资源丰富,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如著名的长城、故宫、西湖、黄山等。

中国的气候
中国气候多样,包括寒冷的冰雪气候、温带的海洋性气候、亚
热带的季风气候、热带的热带雨林气候和干旱气候等。

中国的环境问题
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地沙化等。

政府和人民正在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以上是对苏教版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的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苏教版)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
1.1 地球的地理位置和结构
•地球的经度和纬度
•地球的三个结构层:地壳、地幔、地核
1.2 大气环境和大气运动
•大气的组成
•大气的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风
1.3 水文地理环境和水循环
•水文地理环境的特征:水系、河流、湖泊、水库和洪水•水循环的过程:蒸发、降水、地下水、流向海洋
1.4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自转和公转的定义和区别
•自转和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2.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高山、高原、盆地、沿海等2.2 中国的地形
•中国的主要山脉和高原
•中国的平原和盆地
2.3 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气候区划
•中国的气候特点
2.4 中国的水文地理环境
•中国的淡水和盐水资源
•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第三章中国的人口与经济
3.1 人口的分布和人口问题
•中国人口的分布和密度
•人口问题:老龄化、人口流动、城市化等
3.2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城市化和农民问题
3.3 社会问题
•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
以上就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了地球环境、中国自然地理环境、中国的人口与经济等方面。

希望对您的地理学习有所帮助。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要点可打印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1、地图的种类包括: 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比例尺三种表示:①数字式②文字式③线段式2、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①方向、②比例尺、③图例和注记。

3、㈠确定地图上方向: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③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④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㈡确定地平面方向: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年轮;树叶疏密;山两侧的潮湿或雪融化的程度4、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关系:图上距离比例尺小→ 表示范围大→ 内容简单(如:世比例尺界地图)实地距离比例尺大→ 表示范围小→ 内容详细(如:学校地图)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1、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又回到)大西洋。

2、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4、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 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 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 万千米。

5、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 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6、纬度范围:0°-30°为低纬度(气温高);30°-60°为中纬度;60°-90 °为高纬度(气温低)。

7、经纬网的作用: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1、地球表面,陆地占29%,海洋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2、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加加林。

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是杨利伟。

3、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大→小依次为:①亚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南美洲、⑤南极洲、⑥欧洲、⑦大洋洲。

(注意看P23图2-19和图2-20)(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接垂直于赤道,昼夜长相等。

3)②是冬至日,时间是12月22日,此时太阳直接垂直于南回归线,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

4)③是春分日,时间是3月20日,此时太阳直接垂直于赤道,昼夜长相等。

5)④是夏至日,时间是6月21日,此时太阳直接垂直于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

四、地图的知识1、地图的分类:按制作方法划分:手绘地图、印刷地图、计算机制图。

按比例尺大小划分:比例尺大于1:的为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1:的为小比例尺地图。

按内容划分:政治地图、物理地图、气候地图、经济地图等。

2、地图上的符号:指南针、比例尺、图例、经纬网等。

3、地图阅读技巧:1)看比例尺,了解地图的比例关系。

2)看图例,了解地图上各种符号的含义。

3)看方向,了解地图的朝向和方位。

4)看经纬网,了解地图上的位置和坐标。

5)看地形,了解地图上的地形特征。

6)看名称,了解地图上的地名和地理特征。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的基本知识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稍微扁平的不规则球体,两极较扁,赤道较鼓。

XXX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的球形。

2、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赤道半径(6378千米)大于极半径(6357千米)。

二、地球仪的基本知识1、地球仪上的点:地球仪的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北端的交点,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南端的交点。

2、地轴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轴。

3、纬线和经线的比较:纬线:半圆形,连接南北极点,长度相等,指示东西方向,度数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表示北纬或南纬。

经线:形状为直线,指示南北方向,长度相等,度数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表示东经或西经。

重要的经线: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划分:20°W、160°E。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的形状:近似球体,通过麦哲伦环球航行等事实证明。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1.2 地球的运动•自转: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周期约为24小时,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公转:绕太阳公转,周期约为一年,产生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等。

•五带的划分: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1.3 地图•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方向判读:一般地图上定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比例尺计算: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常用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表示。

•图例和注记: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文字说明。

第二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2.1 大洲和大洋•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

•大洲分界线:如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等。

§2.2 海陆的变迁•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主要原因)以及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

第三章世界的气候§3.1 天气与气候•天气:某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具有多变的特点。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稳定性。

§3.2 气温与降水•气温:通常用气温曲线图表示,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类似。

•降水: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表示,包括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初一地理复习资料(苏教版)

初一地理复习资料(苏教版)

初一地理复习资料(苏教版)------------------------------------------作者xxxx------------------------------------------日期xxxx七年级(上)自然地理(苏教版)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2-4)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2、下列证据可说明地球是个球体:远处驶来的帆船,先见桅杆,再见船身;月食;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站得高看得远。

3、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P4-7)1、经线、纬线的区别:经线(子午线)纬线概念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在地球仪或地图上,与经线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指示方向南北东西长度相等有长有短,赤道最长,两极为零形状半圆圆圈条数无数条无数条经线圈由两条正相对的(即差180°)的经线组成的大圆。

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平分地球。

每条纬线都自成一个纬线圈,仅赤道能平分地球。

2、纬度、经度的比较:经度纬度度数起点线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赤道为0°纬线度数划分 _本初子午线_是东西经的分界线。

0°经线以东的180°为东经,以西的180°为西经,东、西经各有180°。

东经180°与西经180°同在一条线上,这条经线称为180°经线。

_赤道为南北纬的分界线,赤道_以南为南纬,以北为北纬,南北纬各有90°,北纬90°即北极(N),南纬90°即为南极(S)代号东经(E),西经(W)北纬(N),南纬(S)半球划分习惯上以(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平分地球为东、西半球 _赤道_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3、中高低纬度的划分:0度—30度为低纬度地区; 30度—60度为中纬度地区; 60度—90度为高纬度地区。

苏教版地理七上下册知识点汇总整理

苏教版地理七上下册知识点汇总整理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本1——10页)1、地球的形状:球体。

2、生活中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等3、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 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4、经纬线特点:(经纬线判别:一般情况,横纬竖经)纬线经线纬线经线定义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长度特征长度不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短,到极点缩为一点所有经线长度相等形状除极点外,纬线都是圆圈所有经线都是半圆5、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0°)、180°。

主要的纬线:赤道、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点(90°N)、南极点(90°S)纬度经度起止度数0O ( 0O纬线叫赤道)—90 O N/S 0O ( 0O经线叫本初子午线)—180 O代号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如何区分区分南、北纬(两种方法):1、赤道(0O纬线)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2、纬度向北递增为北纬N,纬度向南递增为南纬S。

区分东、西经(两种方法):1本初子午线(0O经线)以东为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 (用“W”表示);2、经度向东递增为东经( E ),经度向西递增为西经( W )半球划分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20O W和160O 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 O W向东到160O E为东半球(20 O W—0 O—160O E);20O W向西到160O E为西半球(20O W—180O—160O E)7、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苏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核心知识点

苏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核心知识点

苏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核心知识点第一章中国地理1. 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之一。

- 北纬 18°~53°,东经 73°~135°,东西跨度约 5 500 千米,南北跨度约 5 200 千米。

2. 中国的陆地和海洋- 中国的陆地总面积约为 960 万平方千米,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 1/15 以上。

- 中国的海域总面积约为 400 万平方千米,有多千米的海岸线。

3. 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环境。

- 其中包括高山峻岭、沃野千里的平原、广阔的沙漠、古老的喀斯特地貌等。

第二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环境的互动关系1. 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的关系- 自然环境是指人类不创造而存在的自然要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

- 人类环境则是人类栖息和活动的空间及其所具有的社会、文化等要素。

- 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2. 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系-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的物种和它们与非生物(气候、土壤、水源等)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生态功能和生产力的系统。

- 人类依赖生态系统提供物质和能量资料。

- 人类活动的发展、产生的难点和压力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3. 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人类环境意外地受到各种污染和破坏,目前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难点之一。

- 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发展生态旅游业、推广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等是解决对策。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1. 中国的自然环境概述- 中国拥有多样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如高山、河流、湖泊、草地和海洋等。

- 中国自然环境状况受到气候、地貌、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2. 中国的气候- 中国拥有丰富的气候类型,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干旱气候等。

- 气候影响中国的农业、工业、交通和人们生活等方面。

3. 中国的地形- 中国地形多样,主要分为高山、低山、山地盆地、高原和平原等。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知识框架: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图1.1p2)葡萄牙的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的模型叫地球仪。

人们用颜色、符号和文字在地球仪上表示地球上的地理事物。

4、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5、经纬网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在军事、航海、航空、交通以及气象观测等方面有广泛用途。

会用经纬网确定位置和判断方向。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自转和公转比较2、二分二至日及四季(图1.19 p11)3、五带(图1.20 p12)第三节地图1、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图1.22 p13)2、比例尺的三种表达方式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比例尺。

3、当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时,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内容越详(详、略),表示的范围越小(大、小)4、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指向标、经纬网,如果前两者均没有,则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5、一些常用的图例。

(图1.24 p14)6、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有两种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把海拔高度相等的点用线连接起来叫等高线,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反映地面的高低起伏或坡度的大小。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不同。

(图1.29 p16)7、常见的地形图有三种,等高线地形图、等深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能最直观反映地表起伏的是地形剖面图,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通常用蓝色表示海洋,用绿色表示平原,地形的基本类型有五种,分别是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1、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陆地占29%、海洋占71%,概括的说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海洋彼此相连成一片,陆地被海洋分成许多块。

2、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七年级上苏教版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上苏教版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上苏教版地理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自然、人文环境的科学。

在七年级上苏教版地理教材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趣的地理知识点,接下来就让我来为大家总结一下。

一、地球与地球仪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是一个广袤、多彩、美丽的星球。

地球呈近似于椭球体的形状,被赤道分成两个半球,南北两极是地球的两个端点。

而地球仪则是模拟地球的一个球形工具,用来表示和解决地球上的各种问题。

二、大洲和国家
大洲是由大量陆地和海洋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较为完整的区域。

世界上有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而国家则是在一定边界内,由政治权力统一的人口、领土和政府构成的有机整体。

三、人口和人口分布
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中,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的总数。

人口分布则是指人口在不同地区中的分布情况。

在我国,
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而西部地区则比较稀疏。

四、地球环境及其保护
地球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

在自然环境中,
土地、水资源、大气、植被、动物等都需要被保护。

在人文环境中,历史文化建筑、城市规划和风貌、文化习俗、社会文化等也
需要得到保护。

五、自然灾害预防
地球上发生的自然灾害有很多种,如地震、火山、洪水、干旱、台风等,这些自然灾害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
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我们对环境进行监测和调查,以及提高人们
的安全意识,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以上就是七年级上苏教版地理的几个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大
家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神奇的地球吧!。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地球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③地球外表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 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 的纬线圈.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 等长的.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 在南极、北极.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 N 〞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 S 〞表 示.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 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0 o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 E 〞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 〞表示.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 °W 、160 E 组成的经线圈.20 W 以西到160 °E 属于西半球〔大于20 W 或大于160 °E 〕20 W 以东到160 ° E 属于东半球〔小于20 W 或小于160 E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 0°-30 0 •中纬・30 -60 0 •高纬•60°-90 0⑤自西呵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 地球仪按顺时针方扃?专.5.地图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 是小比例尺.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 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⑤地面京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上下起伏.学习必备 欢送下载4.地球的运动 ①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方向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 ------ 秋; 周期 约24小时 一作 M ——冬〕 产生的自然现象 昼夜交替 形成四季 ③地球外表五带的划分: 北寒带〔66.5 N--90 N〕、北温带〔23.5 N--66.5 N 〕、热带〔23.5 °N--23.5 °S 〕、南温带〔23.5 °S--66.5 °S 〕、南寒带〔66.5S--90 °S 〕寒带:有极昼极夜 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 现象学习必备欢送下载三、天气与气候〔P42〕1 .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 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异很大.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①一大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C.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雾、露不是降水.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⑥世界“雨极〞一一乞拉朋齐;世界“干极〞一一阿塔卡马沙漠.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5.世界的气候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⑥?地理图册?中的有关本节内容.学习必备欢送下载四、居民与聚落1.人口与人种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一死亡率.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股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某区域的人口数〔人〕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⑥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缺乏.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②语言主要分布地区汉语中国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俄语俄罗斯法语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阿拉伯语亚洲西部、非洲北部③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④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⑤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⑥基督教一一教堂;伊斯兰教一一清真寺;佛教一一寺庙.3.人类的居住地一一聚落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效劳业等工作.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拟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 少有或没有聚落.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在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五、开展与合作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2.从陆地面积看,最大的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界第三位.〔第二位是加拿大〕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4. 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5.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6.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7.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兴旺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是兴旺国家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开展中国家,大局部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轴拉丁美洲.9.在国际上,习惯把开展中国家和兴旺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开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南〞一一开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一一兴旺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数分布左而半球.10.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根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开展,维护世界和平〞. 1二、陆地和海洋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2.地球外表71%是海洋,29%是陆地.〔三分陆地,七分海洋〕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局部;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4.七美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汴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7. 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说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9.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拟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拟活泼, 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学习必备欢送下载。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苏教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苏教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苏教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学科,包括地球表面的地貌、气候、生态、人类活动等方面内容。

在七年级上册地理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地理知识点,下面将逐一介绍。

一、地球的结构地球的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外核、内核四层。

地壳是地球表面上的外围部分,由岩石、土壤和矿物质组成。

地幔是地壳之下的一层物质,由硅酸和镁铁等元素组成。

外核是地球的第三层,主要由液态的铁和镁等金属元素组成。

内核是地球的最深处,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元素组成。

二、大洲与海洋地球上有七个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除了大洲之外,还有五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洋和北冰洋。

三、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一天的时间。

地球公转则是指地球绕太阳做一圈的运动,一年的时间。

四、地理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是用来表示地球上某一点位置的工具,包括经度和纬度两个方向。

经度是指地球表面上从北极到南极的一条线,以格林威治为零度,向东或向西测量。

纬度则是指地球表面上从赤道到南北两极的一条线,以赤道为零度,向北或向南测量。

五、气候和天气气候是指某地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相对湿度、风向等多个因素。

天气则是指某一时刻某地的气象状况,比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六、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损失的灾害。

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飓风、火山喷发、洪水等。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地理课程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希望大家掌握这些知识,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地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要点可打印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1、地图的种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比例尺三种表示:①数字式②文字式③线段式2、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①方向、②比例尺、③图例和注记。

3、㈠确定地图上方向: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③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④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㈡确定地平面方向: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年轮;树叶疏密;山两侧的潮湿或雪融化的程度4、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关系:比例尺小 → 表示范围大 → 内容简单(如:世界地图) 比例尺大 → 表示范围小 → 内容详细(如:学校地图)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又回到)大西洋。

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5、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 和160°E 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6、纬度范围:0°-30°为低纬度(气温高);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气温低)。

7、经纬网的作用: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29%,海洋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2、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加加林。

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是杨利伟。

3、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大→小依次为:①亚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南美洲、⑤南极洲、⑥欧洲、⑦大洋洲。

(注意看P23图2-19和图2-20)(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4、四大洋按面积大→小依次为: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印度洋、④北冰洋。

太平洋最深岛屿最多;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5、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1、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2、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5种基本类型。

3、我们家乡宣城的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

45、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非洲的刚果盆地;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

6、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三部分,大洋底由海沟、洋盆和大洋中脊组成。

7、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褶皱、断层、地震、火山等;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阳光、海浪、风蚀、流水等。

)8、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的部位是山脊。

9、补充: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部位:①山峰②山脊③山谷④鞍部⑤陡崖第四节海陆变迁《大陆漂移假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他认为在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互相连接的一块大陆“泛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泛大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涣涣地飘逸分离逐渐的形成了现在的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2、20世纪60年代人们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阿尔卑斯山的隆起(欧洲):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喜马拉雅山的隆起(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地中海将消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红海将扩大: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

日本被称为“火山国,地震邦”: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处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60亿。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国家。

如:欧洲的德国),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发展中国家。

如:非洲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3、世界人口最稠密4个地区:如①亚洲东部和②亚洲的南部、③欧洲西部、④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

)4、世界人口最稀疏4个地区:①干旱的荒漠②寒冷的极地③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④原始热带雨林5、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

“乡村人口迁入→城市”原因:①乡村人口增长造成劳动力过剩;②城乡差别—城市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城市的物质生活条件较乡村好,城市的文化,教育等条件比乡村好。

“乡村人口迁入→城市”对城市的影响:①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有力的支持了城市的建设与繁荣;②过多的涌入,则可能造成城市人口膨胀,以及引发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如物质供应问题、城市就业问题、交通、治安、环境等问题。

7、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第二节世界的人种、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三大人种都是平等的,没2、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均为黄色人种。

第三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1、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2、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语言是西班牙语;巴西使用的是葡萄牙语。

西亚和北非通用阿拉伯语。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1、聚落是指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城市与乡村的区别 :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等。

容易形成聚落的地方:河流的交汇处、入海口;沿河沿湖;铁路或公路的交叉处;平原和山麓地带。

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世界文化遗产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3、世界遗产可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以及自然与文化遗产三大类。

4、我国的主要世界遗产:万里长城、泰山、北京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黄山、九寨沟、黄龙、武陵源、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武当山古建筑、布达拉宫、庐山、峨眉山—东山大佛、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古典园林、天坛5、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山西的平遥古城,云南的丽江古城,安徽的西递村和宏村村落。

6、外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法国的“巴黎塞纳河岸”,巴西的巴西利亚等。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1、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2、在卫星云图上,白色通常表示云雨区,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34、气温的年较差=温是-12℃,则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44℃。

5由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逐渐降低。

山地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m ,气温下降0.6℃。

这是“一山有四季” (中低纬度地区的山地高原,以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为重要特色。

)、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

6、非洲是最炎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

7、降水形成的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8、科学家依据降水形成过程中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种主要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地形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中国降水的形式主要是锋面雨9、世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大陆的沿海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10、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的主要因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纬度位置。

(北半球的夏季是6、7、8月,南半球的夏季是12、1、2月。

它们的季节相反。

)4、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北半球)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北半球)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5、五带的比较: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㈠根据气温月份分配判定所在半球:若最高温出现在7、8月,最低温出现在1、2月,可判定为北半球;若最高温出现在1、2月,最低温出现在7、8月,则判定为南半球。

㈡根据气温数值判定气候带: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第一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澳大利亚例外 --- 在大洋洲)—“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南”“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上的商谈。

、根据世界政治制度的不同,世界可分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两类国家。

如我国就属于社会主义国家。

3、目前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3亿),第二是印度(10亿)。

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a) 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①俄罗斯、②加拿大、③中国、④美国、⑤巴西、⑥澳大利亚。

地跨两洲的国家:埃及(亚非)、土耳其(亚欧)、俄罗斯(亚欧)、美国(北美、大洋洲)d) 国界: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是国家主权范围的界线。

国界是人为划分的,有的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有的依据民族、语言、宗教等来划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