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指标确定与等级划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旱指标确定与等级划分
由于影响干旱的因素很多,造成干旱的原因不同,各地气候、地理条件差异很大,目前难以采用全国统一的干旱评判标准。本附录推出的指标、公式供在编制《抗旱预案》时作参考之用,各地也可选用本地区的研究成果。
1单一干旱指标
1.1气象干旱指标
1.1.1 连续无雨日数
指作物在正常生长期间,连续无有效降雨的天数。本指标主要指作物在水分临界期(关键生长期)的连续无有效降雨日数。
表1 作物生长需水关键期连续无有效降雨日数与干旱等级关系参考值
(单位:天)
注:无有效降水指日降水量<5毫米。
水分临界期指作物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即水分亏缺或过多对作物产量影响最大的生育期。
1.1.2 降水距平或距平百分率
距平指计算期内降雨量与多年同期平均降雨量的差值,距平百分率指距平值与多年平均值的百分比值。
中国中央气象台:单站连续三个月以上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少25%~50%为一般干旱,偏少50%~80%为重旱;连续两个月降水偏少50%~80%为一般干旱,偏少80%以上为重旱。
多站降水距平百分率干旱指标可参照下表确定。
表3 区域降水距平百分率(%)与相应的干旱等级
1.1.3 干燥程度
用大气单个要素或要素组合反映空气干燥程度和干旱状况。如温度与湿度的组合,高温、低湿与强风的组合等,可用湿润系数反映。
湿润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1:K
1
= r / 0.10ΣT
式中:ΣT—为计算时段0℃以上活动积温(℃·日),
r—为同期降水量(毫米)。
公式2:K
2
= 2r / E
式中:E—为小型蒸发皿的水面蒸发量(毫米);
r—为同期降水量(毫米)。
计算时,请参考当地的有关数据。
表4 干燥程度与干旱等级的划分
1.2水文干旱指标
1.2.1 水库蓄水量距平百分率
公式:I
k =(S-S
)/S
×100%
式中:S—为当前水库蓄水量(万立方米);
S
—为同期多年平均蓄水量(万立方米)。
表5 水库蓄水量距平百分率(%)与干旱等级
1.2.2 河道来水量(指本区域内较大河流)的距平百分率
公式:I
r =(R
W
-R
)/R
×100%
式中:R
W
—当前江河流量(立方米每秒);
R
—多年同期平均流量(立方米每秒)。
表6 河道来水量距平百分率与干旱等级
1.2.3 地下水埋深下降值
公式:D
r =D
w
-D
,
式中:D
w
—当前地下水埋深均值(米);
D
—上年同期地下水埋深均值(米)。
表7 地下水埋深下降程度
1.3农业干旱指标
1.3.1 土壤相对湿度
公式:R
W =W
c
/W
×100%
式中:R
W
—土壤相对湿度(%);
W
c
—当前的土壤重量或体积含水量(%);
W 0—与W
c
相同单位的田间持水量(%)。
(播种期土层厚度按0~20厘米考虑;生长关键期按0~60厘米考虑。)
表8 土壤相对湿度与农业干旱等级
1.3.2 作物受旱(水田缺水)面积百分比:
公式:S
I =A
1
/A
×100%
式中:A
1
—区域内作物受旱(水田缺水)面积(万亩);
A
—区域内作物种植(水田)总面积(万亩)。
表9 作物受旱面积占总作物面积的百分比率与干旱等级
1.3.3 成灾面积百分比:指成灾面积与受旱面积的比值。
公式:S
z =A
c
/A
1
×100%
式中:A
c
—因旱农作物产量减少3成以上面积(万亩);
A
1
—区域内作物受旱面积(万亩)。
表10 成灾面积百分比与干旱等级
1.3.4 水田缺水率:
公式:W
I =(Q
-Q
1
)/Q
×100%
式中:Q
1
—区域内各类水利工程能提供水稻灌溉的可用水量(万立方米);
Q
—区域内水稻灌溉需水量(万立方米)。
表11 水田缺水率与干旱等级
1.3.5 水浇地失灌率
公式:R
I =I
n
/I
a
×100%
式中:I
n
—区域内不能正常灌溉的面积,
I
a
—区域正常有效灌溉面积。
表12 水浇地失灌率与干旱等级
1.4 牧区干旱指标
1.4.1 冬季干旱(北方牧区黑灾):无积雪日数持续时间占冬季日数百分比。
公式:C
d =(D
s
/D
w
)×100%
式中:D
s
—冬季无积雪持续日数;
D
w
—冬季日数。
表13 无积雪日数与牧区冬季干旱(黑灾)程度
还可参考冬季无效降雪持续时间划分牧区冬旱等级。
表14 无效降雪日数与牧区冬旱等级
1.4.2 春旱:返青期牧草返青面积占常年全部草地面积的百分比。
公式:R
n =(G
n
/G)×100%
式中:G
n
—返青草地面积(亩);
G—全部草地面积(亩)。
表15 牧草返青面积比与牧区春旱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