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化学毒物危害与控制20100715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2、毒物危害性分级
分级
Ⅰ 极度危害 吸入LC50/(mg· -3) m 经皮LD50/(mg· -1) kg 经口LD50/(mg· -1) kg 急性中毒发病状况 <200 <100 <25 生产中易发生中 毒,后果严重 Ⅱ 高度危害 200~ 100~ 25~ 生产中可发生中 毒,预后良好 Ⅲ 中度危害 2000~ 500~ 500~ 偶可发生中毒 Ⅳ 轻度危害 >20000 >2500 >5000 迄今未见急性 中毒但有急性 影响 无慢性中毒, 而有慢性影响 脱离接触后自 行恢复,无不 良后果 无致癌性 >10
6
化学毒物危害的评价
主要包括接触评价和危害评价两个方面: 接触评价主要是通过弄清个人目前工作中接 触的危害因素强度、接触频率以及接触时间, 并与相关职业卫生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职 业危害程度。 危害评价主要是解决对工人的健康现在影响 如何、不久的将来影响如何、在他们人生的 工作期间如何以及对后代影响如何等问题。
15
职业卫生常见术语
五、化学有害因素 职业卫生标准中所指化学有害因素除包括化学物质、 粉尘外,还包括生物因素。 六、总粉尘 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 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粉尘。 七、空气动力学直径 某颗粒物(任何形状和密度)与相对密度为1的球体在 静止或层流空气中若沉降速率相等,则球体的直接视 作该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直径。 八、呼吸性粉尘 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 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üm以下,空气动 16 力学直径5üm粉尘粒子的采样频率为50%,简称“呼尘”
13
职业卫生常见术语
一、职业接触限值(OEL) (一)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8h时间加权平 均容许浓度( pc-TWA )是评价工作场所环境卫生状 况和劳动者接触浓度。 (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指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 (15min)接触的浓度。 (pc-STEL)是与pc-TWA想配套的短时间接触限制,可 视为对pc-TWA的补充。 (三)最高容许浓度(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 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4
职业病危害因素
物理因素: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高温、噪声、振动等 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等 其他因素:功效学、精神因素等 化学因素:粉尘、毒物等 国家重点防治:粉尘、放射性、有 毒有害物质
5
职业危害因素来源于3个方面
1、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①化学因素 , 如铅、汞、砷等有毒物质,矽尘、石棉尘、茶叶尘 等无机的有机的及混合性的、放射性的生产性粉尘; ②物理因素,如噪声、振动、高频电磁场、X射线 等高热、高湿、低温、高气压、低气压等不良气象 条件;③生物因素,如附着在皮毛上的炭疽杆菌、 布氏杆菌等。 2、在劳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劳 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造成的。 3、在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生产场所设计不符 合卫生标准或要求;缺乏必要的完善技术设施;职 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方面不全。
18
按化学构成
1、金属与类金属。如铅、汞、砷。 2、有机化合物。如笨、汞、锰、砷等。 3、高分子化合物有关单体。高分子化合 物均由一种或几种单体经过聚合或缩 合而成。
19
按用途
1、有机溶剂。工业生产中经常应用的有 机溶剂约有百余种。如芳香烃、卤代 烃、脂肪烃、醚类、酯类、酮类、二 酮衍生物。 2、农药。 3、化工原料。无机化工原料、有机化工 原料。
1
化学毒物危害与控制
宁夏吴忠市疾病预防中心 田玉山
2
概述
职业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 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 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 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 因素。
3
职业卫生工作的内容
职业卫生是研究作业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 响,提出改善作业环境、保护劳动者健康、 防制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措施的一门科学。 主要工作内容: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 境和条件,消除职业危害,使工作环境中职 业危害因素的浓(强)度降低,达到卫生标 准的要求,加强防护,减少接触,防止职业 病的发生,以及对职业病进行诊断、治疗、 处理和报告。
29
慢性中毒发病状况
患病率高(≥50%) 患病率较高(< 5%或症状发生率 高(≥20%) 脱离接触后继续 进展或不能治愈 人体致癌物 <0.1 脱离接触后可基 本治愈 可疑人体致癌物 0.1~
偶有中毒病例发 生或症状发生率 较高(≥10%)
慢性中毒后果
脱离接触后可 恢复,不致严 重后果 实验动物致癌 物 1.0~
7
化学毒物职业危害的控制
对职业危害的控制,一般包括以下3个方面: ⑴工作措施。通过采取工程技术的手段,消 除或减少污染物质的使用,降低职业危害因 素强度。 ⑵管理措施。如改变工人在接触有害因素的 场所工作的时间、工作方式等手段,降低工 人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程度。 ⑶个体防护措施。在作业环境职业危害因素 暂时无法达到职业卫生标准的情况下,通过 提供适宜的个体防护用品,降低工人接触职 业危害因素强度。
ch
续接触化学物所得的阈剂量或阈浓度。 ③最大无作用剂量或浓度(ED 或EC ),指化
0 0
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 按一定的检测方法或观察指标,不能观察到
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25
(二)毒性程度评价
1、绝对毒性,又称固有毒性。是以LD 或LC 的绝对值表示。 2、相对毒性,又称比较毒性。是以数种毒物 的LD 或LC 倒数的比值表示毒性。 3、有效毒性,又称实际毒性。是以相对毒性 和相对挥发性的乘积所表示的毒性。 4、急性毒作用带。即从急性阈浓度或半数致 死浓度之间的幅度,常以LC /Lim 的比值表 示。此数值越小者,毒性愈大,反之毒性则 小。
20
按对人体危害
1、窒息性气体。是指能使机体发生缺氧的气 体,它可分为单纯性缺氧和化学性缺氧两大 类。 2、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黏膜有刺 激作用的化学性气体或蒸汽。 3、主要作用于血液系统的毒物。如笨、苯胺、 砷化氢等。 4、主要作用于肝脏的毒物。如四氯化碳、三 氯乙烯、三硝基甲苯等。 5、可作用于心肌的毒物。 6、可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毒物。
100 100
50 50 0 0 23
2、常用毒性参数
⑴毒性上限。系指引起实验动物急性中毒或死
亡的某化学物质的剂量(或浓度),是评价
化学物毒性和危险性的一类重要参数。
⑵毒性下限。
①急性阈剂量或阈浓度(Limac),系指一次接
触化学物所得的阈剂量或阈浓度。
24
2、常用毒性参数
②慢性阈剂量或阈浓度(Lim ),系指长期连
8
职业病概念
职业病: 当职业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 与时间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 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的改变,从而出现 相应的临床症状,影响劳动力,产生职业性 相关疾病。 法定职业病的条件为以下3点: ⑴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 ⑵列入国家规定的职业病范围。 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要形成劳动关系,个体 劳动部纳入职业病管理范围。
9
职业病的种类
1957年规定14种法定职业病,1987年 修订为9类99种。目前,我国的法定职 业病有10类115种。尘肺13种、职业 性放射疾病11种、职业中毒56种、物 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生物因素所致 职业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8种、职业 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 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他职业病5种。
14
职业卫生常见术语
二、超限倍数 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 间加权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 min) 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浓度。 三、工作场所 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包括建设单位 施工场所。 四、工作地点 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或停留的岗 位作业地点。
50 50 50 50 ac 50
26
(三)毒物的危害性分级
毒物的危害性是指产生毒害的可能性 大小。毒性大的化学物质,不一定危 害性大;反之,毒性小的化学物质, 不一定危害性小。
27
1、高毒物质
⑴列入《高毒物品目录》的依据,共计 54种收入高毒物品目录。 ⑵高毒物质的特点: ①毒性强;②危害大;③易发生急慢 性中毒,尤其是急性中毒或亚急性中 毒;④易发生癌变;⑤易被利用于恐 怖事件或战争。
致癌性
最高容许浓度/(mg· -3) m
3、影响危害性的因素 影响 危害性的因素:有毒物因素如毒物的
化学结构,人体因素,个体差异。例如接触
毒物者的健康状态、营养、内分泌功能、免
疫状态都可对危害性产生影Biblioteka Baidu。此外还有环
境因素,如毒物的联合作用以及毒物与环境 因素的联合作用等;防护措施的有无也是影 响毒物危害性因素之一。
21
三、生产性毒物的分布特点
1 、分布面广 2、多种毒物同时存在 3、接触毒物的浓度或剂量与工种有关
22
四、毒物的危害
(一)毒性指标 1、常用表示毒性大小指标 ⑴、致死剂量或浓度: ①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LD huo LC )。 ②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 huo LC )。 ③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MLD或MLC)。 ④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LD 或LC )。 ⑵吸入中毒可能性系数。 ⑶蓄积系数。 ⑷阈浓度或剂量。 ⑸毒作用带。
12
6.内剂量(internal dose):化学物进入体内后 血循环中外来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的量是内 剂量或体内负荷(body burden) 。 7.靶剂量(target dose):化学物达到靶部位与 机体相互作用引起不良效应的量,或称生物 有效剂量(biological effective dose)。 8.刺激性气体:(Irritant Gases)是指对眼、 呼吸道粘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的一类有害 气体。 9.窒息性气体:( Asphyxiating Gases )是指 经吸入使机体产生缺氧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 的气体。影响氧的供应、摄入、运输和利用 等环节。
生产性毒物的分类
按存在形态 1、固态。如氰化钠、对硝基氯苯 2、液态。如苯、汽油 3、气体。CO、CI2、NH3 4、蒸气。在常温常压下为固体或液体的物质, 由固体升华或液体蒸发而形成的气体,称为 蒸气。如汞、苯。 5、雾。 6、烟。悬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0.1um颗粒。 7、气溶胶。系指悬浮于空气中直径大于 0.1~10um的固体颗粒。
10
一、概述(基本概念) 二、刺激性气体 三、窒息性气体 四、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特点 五、引起急性职业中毒常见的原因 六、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 七、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预防 八、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调查处理 九、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典型案例
11
基本概念
1.毒物(poison):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 可引起机体急性或慢性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 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2.中毒(poisoning) :机体受毒物的作用后引起 一定程度的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中毒。 3.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 toxicant):生产过程 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毒物称为生 产性毒物。 4.职业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劳动者 在生产过程中过量接触生产性毒物所发生的中毒 称为职业中毒。 5.外剂量(external dose):机体在环境中接触化学 物的量称为外剂量或接触剂量(exposure dose) 。
职业卫生常见术语
九、高温作业: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 WBGT指数≧25作业。 十、生产性噪音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噪音。 十一、手传振动:生产中使用手传振动工具或接触受振 工件时,直径作用或传递到人手臂的机械振动或冲动。 十二、职业危害: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 接触粉尘、毒物等有害因素而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各种 损害。 十三、职业禁忌:指从业人员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 定职业危害因素是,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 危害损伤和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 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 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 17 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