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如何推断死亡时间的推断
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
![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5b354ed76eeaeaad1f33089.png)
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判断死亡时间是命案侦查开始阶段的重要基础工作,一般应从尸体检验所见、现场及案情提供的信息,经综合分析作出判断。
国内外法医学界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很多,如:根据尸体现象、胃内容物消化程度、组织化学、生物化学变化、电解质离子变化、分子生物学改变的检测等等。
需要综合多种检验结果分析判断,结合其他材料(案情)互相印证,一般只能以“天”为单位。
(一)从眼和眼底变化推测死亡时间(mmHg=毫米汞柱 h=小时)从眼部来推断死亡时间,基本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从眼压变化来分析,其二为从角膜变化来分析。
眼压变化:正常人的眼压在14~21mmHg之间,死后10分钟可降低为10mmHg,20分钟可降低为7mmHg。
开放性颅脑损伤的尸体,眼压下降较快,眼球变软。
角膜变化:死后数小时角膜出现斑块状混浊,12~24小时呈半透明状,36~48小时高度浑浊,难以透视到瞳孔。
尸体的眼睛关闭时,角膜变化要慢得多。
角膜变化在较大程度上受温度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在冰雪的尸体,角膜可长时间保持透明状态。
(二)死后肌肉收缩电生理检测人死后于一定的短时间内,收到感应电刺激或者机械性刺激的肌肉,可引起该肌肉的收缩。
可依次来推断死亡时间。
如死后1~2小时内,用硬物敲击肱二头肌,可使整块肌肉收缩,死后4~5小时尚可见骨骼受机械性刺激形成肌隆起的阳性翻反应。
将连续4伏直流电的针头直接插入两侧眼脸肌内或附近,或插入口角1~2cm处的面颊内通电,即出现眼脸肌收缩或者颜面肌收缩反应,按刺激部位、电刺激强度、其相应出现肌肉收缩的强弱反应来推断死亡时间。
一般眼脸刺激部位收缩,估计死后1~2小时,若见眼脸刺激部位呈单纯纤维性挛缩反应,估计死后4~8小时。
(摘自《死亡时间的法医鉴定》)(三)采用荧光发光显微观察法,对死于机械性窒息及颅脑损伤的尸体背部皮肤检验以推断死亡时间对于死于机械性窒息及颅脑损伤的尸体,在死后3昼夜期间所取的尸斑部位皮肤组织学样本进行检验,次生荧光发光可获取良好效果,皮肤结构显现清晰。
法医学死亡时间的推断方法
![法医学死亡时间的推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766df0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c.png)
法医学死亡时间的推断⽅法死亡时间的推断⽅法死亡时间,在法医学鉴定中都以“死亡经过时间”⼀词来表达。
死亡经过时间是指死亡发⽣⾄法医检验所经历的时间。
死亡时间的推断,是法医学鉴定中⾸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死亡时间对确定案发时间,认定和排除犯罪嫌疑⼈,划定侦查范围有重⼤意义,尤其是案件涉及多个犯罪嫌疑⼈时,准确判明死亡时间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死亡时间的法医学判断,由于影响⼫体变化的因素复杂且多变,因此不可能达到⼗分精准的地步,⼀般来说,死亡经过时间越短,⼫体毁坏越轻,结论越准确。
国内外法医⼯作者进⾏了⼤量的研究⼯作,采⽤多种指标,综合⽓候环境等⾃然因素,从各个层⾯研究出了⼫体变化的⼤致规律,以帮助法医检验并判断被害⼈的死亡时间。
⼀、利⽤超⽣反应推断死亡时间由于⼈体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对缺氧的耐受能⼒不⼀致,临床死亡发⽣后能存活的时间也不⼀样。
因此能够根据还具有⽣活能⼒的组织、器官对外界刺激所发⽣的反应判断死亡时间。
利⽤超声反应推断死亡时间局限于对死后不久的⼫体,其死亡时间不应超过发⽣的超⽣反应可能存在的时间。
常⽤的⽤于推断死亡时间超⽣反应及其在⼫体上存在的时间是:⼆、利⽤⼫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体受物理、化学、⽣物因素作⽤,发⽣⼀系列有相对规律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认定死亡发⽣的可靠依据,也是判断死亡时间、死亡原因和移动⼫体的重要依据之⼀。
(⼀)、利⽤早期⼫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死亡后24⼩时内所发⽣的⼫体变化1、肌⾁松弛在⼫体现象中最早出现,⼏乎与死亡同时发⽣。
2、⼫僵死后由于肌⾁纤维中的化学变化,肌⾁先松弛,然后慢慢发⽣僵硬,肌⾁强直,关节固定。
多数学者认为是A TP的不断分解减少引起。
3、⼫斑⼈死亡以后,⾎液受重⼒的作业,积存在⼫体的低下部位,透过⽪肤形成有⾊的斑块。
⼫斑的出现有较为明显的规律性:4、⼫冷⼈死亡以后产热停⽌,体内原有的热量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和⽔分蒸发等⽅式散失,⼫体温度降⾄或低于环境温度。
法医学鉴定中的死亡时间估计
![法医学鉴定中的死亡时间估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e7331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5.png)
法医学鉴定中的死亡时间估计尸体的死亡时间估计在法医学鉴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准确地估计死亡时间不仅有助于破案,还有助于判断现场是否被篡改,从而保证司法公正。
本文将介绍法医学鉴定中的死亡时间估计方法以及其潜在的限制。
一、尸体的物理变化尸体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会经历一系列的物理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用来估计死亡时间。
最常见的物理变化包括体温下降、肌肉僵硬和尸斑形成。
体温下降是由于新陈代谢停止导致的,通常每小时下降约1.5摄氏度。
肌肉僵硬是由于硬蛋白的形成导致的,通常从死亡开始后2到4小时出现,24小时内达到最大程度。
尸斑则是由于体内的血液在死亡后停止循环并积聚在尸体最低的部位,一般从死亡初期开始形成并在6到12小时后固定。
二、尸体的腐败过程尸体的腐败过程是死亡时间估计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尸体在死亡后会经历腐败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新鲜、腐败、胎儿和干燥。
新鲜阶段通常发生在死亡后的前24小时内,此时尸体无明显气味。
腐败阶段则会出现水肿、腐烂和恶臭等现象,根据腐败的程度可以初步估计死亡时间。
胎儿阶段是指尸体开始枯干而变成类似木质的状态,此时腐败的程度已经不再明显。
最后的干燥阶段是指尸体几乎完全干燥,无法继续进行腐败。
三、科学技术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方法被应用于死亡时间估计。
例如,核磁共振成像(MRI)可以通过观察尸体组织的变化来推测死亡时间。
同样地,基因分析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确定死亡时间。
此外,还有一些新技术正在开发中,例如基于纳米技术的尸体微型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尸体的变化并提供更准确的死亡时间估计。
然而,尽管科学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死亡时间估计的准确性,但仍然存在一些限制。
例如,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个体差异可能导致死亡时间的估计不准确。
此外,尸体存在被篡改的风险,例如冷冻或高温环境下的保存,都会对尸体的物理变化产生影响,从而干扰死亡时间的估计。
综上所述,法医学鉴定中的死亡时间估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尸体死亡时间的推断
![尸体死亡时间的推断](https://img.taocdn.com/s3/m/d0afecf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3.png)
尸体死亡时间的推断推断死者的死亡时间,是法医尸体检验和命案现场勘查的任务之一,对于判明犯罪作案时间、确定侦查范围、甄别重点嫌疑人有重要左右。
尸体死亡时间的推断可以从多方面来判断,主要判断依据和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一)从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人体死亡后,身体停止散热,结合环境的温度、尸体衣装情况、尸体内热量和死亡原因等,根据尸体发生的变化可分为新鲜尸体,腐败尸体,白骨化和保存形尸体。
1.判断新鲜尸体的依据主要是早期尸体现象、超生反应和一些死后化学变化的指标,一般不难判断死亡时间,春秋季节成年人尸体,室内每小时大约下降0.83度,水中尸体每小时下降3---4度。
但水中尸体除了尸温下降比地上尸体快,其余尸体现象均比地面尸体慢。
地面尸体死后经过1~2小时,面部及四肢发凉,尸僵、尸斑开始出现。
3~4小时左右,尸斑成片状分布,尸僵大部分出现,5~6小时,尸斑融合成大片,尸僵全部出现,角膜轻度混浊,嘴唇开始皱缩,时候12小时左右,尸僵高度出现,尸斑经手压会出现部分褪色,角膜中度混浊。
经过24小时左右,皮革样斑形成,尸斑已不能压退,角膜高度混浊和口腔黏膜发生自溶。
在夏天尸体变化加快,冬天反之。
2.尸体从死后第2---3昼夜开始产生大量气体(硫化氢、甲烷、氨等),散发出难闻的腐败臭味。
腐败一般开始于大肠,主要是肠内细菌引起,在右下腹的皮肤上出现绿色斑块,然后扩延至全身,在12---14天腐败气体进入皮下组织,颜面肿胀呈黑色,眼球突出,口唇变厚、舌尖挺出,腹部膨隆,呈所谓巨人观。
由于腹腔内的腐败气体的压力作用,使口鼻腔流出血性泡沫液体,排出大小便,阴囊与阴茎膨大成球状,子宫内胎儿娩出,即死后分娩。
在腐败过程中,尸体所有软组织分解消失露出白骨。
推断这类尸体的死亡时间难度较大,死后经过的时间越长,误差也就越大。
南方地面尸体一般在8~10小时腹部开始隆起,约24小时开始出现腐败绿斑,2~3天开始出现腐败血管网,3~5天出现腐败血气泡,3~7天出现腐败巨人观,夏季腐败速度加快,冬天反之。
法医-死亡时间推断
![法医-死亡时间推断](https://img.taocdn.com/s3/m/668a3f69b84ae45c3b358ca1.png)
12
在具体推测时,注意尸温接近环境温度时下降速率改变的 特殊情况,还应除外一些特殊情况如日射、热射病死亡、冻 死、死后冷藏、异常气温条件、死后移尸等情况的影响。 不足: 1.我国南北温差大,黄河流域夏季一般为2个月,广州夏 季长达6个月,哈尔滨夏季只有几星期,即使以春秋两季相 比,也不相同。春季在长江以南多雨、湿度大,秋季则干燥 。尸温下降从气温角度来讲,春秋相似,但湿度不同。
28
尸体分解症状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29
法医昆虫学
30
根据尸体昆虫数据分析推断死亡时间
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常常有规律地出现在尸体上,呈现 一定的演替规律。根据尸体昆虫数据分析推断死亡时间 ,目前在国外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即法医昆虫 学(forensic entomology),国内学者也做了一系 列研究。运用法医昆虫学研究的成果和技术方法推断死 亡时间,大大提高了死亡时间推断的准确性,甚至对早 期尸体死亡时间的推断,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7
死亡时的尸体温度
直肠温度在活体间有一定差异,不同人直肠温度可波动 在34.2~37.6℃之间,平均36.9℃。如上所述,直肠 温度受盆壁静脉血流的影响较大。此外还有昼夜体温差 、环境温度、体质健康状况、某些药物、年龄、性别、 情绪状态及死亡原因等因素的影响,在测量直肠温度推 断死亡时间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
13
2.再者,该方法只是考虑了一般规律,未考虑死 因等因素对尸温的影响,也未考虑室内、室外、 衣着、被盖等对尸温的影响。比如在北方冬季的 室内多有暖气,或由于尸体裹有较厚的被褥,尸 温可经久不下降。由于各地环境条件差异很大, 根据尸温推断死亡时间难以有一个统一的方法在 全国各处都适用。必须在各地摸索适合本地使用 的办法并探讨其规律。
死亡时间推断的依据
![死亡时间推断的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25137ce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1d.png)
死亡时间推断的依据
死亡时间推断的依据和标准包括:
1.传统方法:根据尸体现象如尸僵、尸斑、尸温等来判断死亡时
间。
这些指标在死后1-3小时出现,但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
2.新的方法:眼球化学法,根据尸体内红细胞中胆红素的颜色变
化推断死亡时间。
这种方法不受外界温度影响,但需要采集眼球,且对尸体保存要求较高。
3.自然死亡时间的确定:根据被继承人呼吸停止、心脏停止跳动
的时间,以及医院、户籍管理登记手册中记载的死亡时间来判断。
4.公民宣告死亡时间的确定:公民被申请宣告死亡的,以法院宣
告死亡判决本身宣告之日为其死亡日期。
5.相互有继承关系的几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的,以长辈先死,
同辈同死者为原则,推定死亡时间。
请注意,法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死亡时间的推断需要依靠专业人士的技能和经验,普通人阅读相关资料学习后也无法准确推断。
法医学死者死亡时间的推断方法
![法医学死者死亡时间的推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7d48033ad02de80d5d84004.png)
死者死亡时间的方法法医学上死亡时间又叫死亡经历时间,是指从死者死亡发生到法医进行尸体检验时所经过的时间,又称死后经过时间,通常描述为死后多少天或多少小时。
推断死者的死亡时间,是法医尸体检验和命案现场勘查的任务之一,对于判明罪犯作案时间、确定侦查范围、甄别重点嫌疑人等都有重要作用。
推断死亡时间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推断,如尸体本身现象推断死亡时间、尸体胃肠道食物推断死亡时间、从死后化学变化推断死亡时间等。
一、从尸体本身现象判断死亡时间当人死亡之后,尸体本身会呈现出一定的现象,医学上将这些现象划分为早期尸体现象和晚期尸体现象。
不同时期尸体现象可以用来推定死者死亡时间,最近又增加了一个判断死亡时间的新方法,叫做眼球化学法,是由美国的内科医师约翰·科发现的,他视察到人在死亡之后,尸体内红细胞会不断有规律的破裂,红细胞内的钾离子会不断的有规律的进入眼玻璃体液,据此人们完全可以准确判断出死亡时间。
因为这种方法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所以测得的死亡时间比较精确。
(一)根据早期尸体现象判断1.根据尸冷推断死亡时间一般来说,春秋季成年尸体,尸体温度在室内每小时下降0.83摄氏度。
水中尸体每小时可下降3--4摄氏度。
夏季烈日下的尸体、死前发生肌肉痉挛或者激烈搏斗的尸体,死后一段时间内,试问还能上升,即环境因素、衣着多少、尸体本身情况、死因都会影响判断。
以春秋季节为准,尸体颜面、手足等裸露部分有冷却感,为死后1~2小时或以上,着衣部分皮肤有冷却感,为死后4~5小时;死后最初10小时,尸体直肠温度每小时平均下降1℃;10小时后,每小时平均下降0.5~1℃;肥胖尸体在死亡后最初10小时,尸温每小时平均下降0.75℃,消瘦尸体每小时平均下降1℃。
夏季尸冷速率是春秋季的0.7倍,冬季是春秋季的1.4倍;暴露在冰雪天气的尸体,尸温在死后数小时即降至环境温度。
2.根据尸斑推定死亡时间3.根据尸僵判断死亡时间尸僵出现和缓解的时间、强度,与死者肌肉发育、年龄、死亡原因及其环境因素有关。
法医学在死亡时间估计中的方法与原理
![法医学在死亡时间估计中的方法与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0a6128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b3.png)
法医学在死亡时间估计中的方法与原理法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通过对尸体和尸骨的检验和研究,可以提供关于死亡时间的重要线索。
死亡时间估计是法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犯罪调查、法庭判案以及临床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法医学在死亡时间估计中的常用方法与原理。
一、体温法体温法是估计死亡时间最为常用和简便的方法之一。
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近似恒定。
因此,当人体死亡后,体温也会逐渐降低。
通过通过测量尸体的体温来估算死亡时间。
具体操作中,需要注意尸体的保存环境温度,以免影响估计的准确性。
二、肌肉僵硬法肌肉僵硬法是通过观察尸体的肌肉僵硬程度来判断死亡的时间。
人体死后,由于氧气供应中断,细胞内储存的能量磷酸化合物逐渐消耗完毕,导致肌肉无法继续收缩,逐渐变得僵硬。
根据肌肉僵硬的程度,可以初步判断死亡时间的长短。
三、尸斑法尸斑法是根据尸体上出现的尸斑的形成和变化来估计死亡时间。
人体死后,由于血液循环的停止,血液会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沉积在尸体下方,形成一定面积的暗红色斑点,即尸斑。
尸斑的形成和消失经过一定的时间过程,通过观察尸斑的颜色、形态和分布等特征,可以推断死亡时间的范围。
四、腐败时间法腐败时间法是根据尸体腐败变化的过程和特征来推测死亡时间。
人体死后,由于细菌分解尸体中的有机物质,尸体逐渐腐败变质。
腐败的速度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气温、湿度等。
通过观察尸体的腐败程度、昆虫的繁殖情况等,可以初步判断死亡时间的长短。
五、DNA分析法DNA分析法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死亡时间估计方法。
人体细胞内的DNA是一种特殊的遗传物质,其在死亡后仍然可以保存一定时间。
通过收集尸体的组织样本,提取其中的DNA,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出死亡发生的相对时间。
总结:以上介绍了法医学在死亡时间估计中的常用方法与原理,包括体温法、肌肉僵硬法、尸斑法、腐败时间法和DNA分析法。
这些方法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相互结合使用,提供相对准确的死亡时间估计结果。
死亡时间推断总结
![死亡时间推断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65b198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c.png)
死亡时间推断总结死亡时间的推断在法医学中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它对于案件的侦破、法律的裁决以及对事件的还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下将从多个方面对死亡时间的推断进行总结。
一、早期尸体现象与死亡时间推断1、尸冷人死后,新陈代谢停止,体内不再产生热量,而体表散热仍在继续,导致尸体温度逐渐下降。
一般来说,在室温环境下,尸体温度每小时下降约 1℃。
但这一速率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尸体的体型、衣着、环境温度和湿度等。
肥胖者散热较慢,瘦弱者散热较快;衣物多、环境温度低、湿度大时,尸冷速度会加快。
2、尸斑死亡后血液循环停止,血液由于重力作用坠积于尸体低下部位未受压处的血管中,形成尸斑。
尸斑的出现和发展分为几个阶段。
一般在死后 1 2 小时开始出现,最初为淡红色小点或片状斑痕;3 6 小时时,融合成片状;6 12 小时,尸斑颜色加深、按压褪色;12 小时后,按压不再褪色。
尸斑的颜色、位置和范围等特征可以为死亡时间的推断提供重要线索。
3、尸僵死后肌肉经过短时间的松弛后,逐渐变得僵硬强直,使各关节固定。
尸僵通常在死后 1 3 小时开始出现,首先出现在小肌群,4 6 小时发展到全身,12 15 小时达到高峰,24 48 小时开始缓解。
尸僵的出现顺序、强度和缓解时间也会因个体差异、死因和环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二、晚期尸体现象与死亡时间推断1、尸体腐败死后机体组织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细菌的作用下分解腐败。
腐败的发生和发展速度受环境温度、湿度、空气流通情况以及尸体本身的状况等因素影响。
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腐败进程会加快;相反,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则会减慢。
通过观察尸体腐败的程度,如尸绿、腐败气泡和白骨化等,可以大致推断死亡时间。
2、干尸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尸体水分迅速蒸发,组织干燥萎缩,形成干尸。
干尸的形成时间较长,其对死亡时间的推断价值相对较小,但仍可作为参考。
3、尸蜡尸体长期浸泡在水中或埋在湿土里,皮下脂肪组织分解形成脂肪酸,与钙、镁等离子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皂化物,即尸蜡。
死亡时间推断技术总结
![死亡时间推断技术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288b86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1d.png)
死亡时间推断技术总结死亡时间的推断在法医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为案件的侦破提供关键线索,还能为司法审判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
在实际的法医工作中,有多种技术和方法被用于推断死亡时间,下面我们就来对这些技术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
首先,尸温是推断死亡时间的常用指标之一。
人体死亡后,体温会逐渐下降,直到与周围环境温度相同。
通过测量尸体的直肠温度、肝脏温度或脑室温度等,并结合环境温度、尸体的衣着情况以及尸体所处的位置等因素,可以利用一定的数学公式来估算死亡时间。
但需要注意的是,尸温的下降并非是线性的,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尸体的胖瘦、死亡原因、环境的通风情况等。
其次,尸斑的发展变化也能为死亡时间的推断提供参考。
尸斑是由于血液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在尸体低下部位而形成的。
在死亡后的早期,尸斑呈现出淡红色,按压可褪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尸斑颜色逐渐加深,变为暗红色甚至紫红色,按压不再褪色。
尸斑的出现时间、分布范围、颜色和按压反应等特征,都与死亡时间有着一定的关联。
然而,尸斑的形成和发展同样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比如尸体的体位改变、死因等。
再者,尸体的僵硬程度,也就是尸僵,也是推断死亡时间的重要依据。
尸僵通常在死后 1-3 小时开始出现,先是从小肌群开始,逐渐扩展到大肌群。
在死后 12-16 小时达到高峰,随后逐渐缓解消失。
通过观察尸僵的出现部位、强度以及缓解情况,可以对死亡时间进行大致的判断。
但某些情况下,如死者生前患有某些疾病、死亡时的环境温度较高或较低等,都可能影响尸僵的发生和发展规律。
另外,胃内容物的消化程度对于死亡时间的推断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一般来说,食物在胃内的消化和排空是有一定规律的。
通过检查胃内食物的种类、性状以及消化程度,并结合死者生前最后一餐的时间,可以估算出死亡时间。
但需要考虑的是,个体的消化能力存在差异,以及一些特殊情况,如死者在进食后进行了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等,都可能影响食物的消化和排空速度。
确定尸体死亡时间的法医学方法
![确定尸体死亡时间的法医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ff2f55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8.png)
确定尸体死亡时间的法医学方法尸体死亡时间的确定对于刑事案件的调查及法医学研究至关重要。
根据尸体的外观与内部变化,法医学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推断尸体的死亡时间。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法医学方法来确定尸体死亡时间。
一、体温法体温法是最常用的确定尸体死亡时间的方法之一。
根据尸体体温下降的速度,可以初步推断死亡时间。
一般来说,尸体在死后的一段时间内体温会降至环境温度。
然而,这个方法并不完全准确,因为体温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环境温度、颜色、体表损伤等。
因此,仅依靠体温法往往不能准确地确定尸体死亡时间。
二、尸僵法尸僵作为尸体死亡的明显特征,其形成时间与死亡时间有一定的关系。
尸体死亡后肌肉会发生硬直,这种硬直现象可持续约12小时左右。
之后,尸体的肌肉逐渐松弛。
尸僵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法医推断尸体的死亡时间。
然而,与体温法一样,尸僵法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判断的准确性有所限制。
三、尸斑法尸斑法是通过观察尸体上的尸斑来推断死亡时间的。
尸斑是由于尸体内的血液开始凝结并在重力的作用下集聚所导致的。
死亡后的数小时,尸斑会出现在尸体上,并且其形态、颜色和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通过观察尸斑的特征及其变化情况,法医能够初步推断尸体的死亡时间。
但是,尸斑的形成和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可能受到移动或处理尸体的干扰,因此准确性仍存在一定的限制。
四、腐败法腐败法是通过观察尸体的腐败变化来推断死亡时间的。
尸体在死亡后会逐渐腐败,腐败的过程涉及尸体内细菌的分解、组织的坏死和气味的散发等。
腐败过程通常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
根据尸体腐败的程度和观察到的特征,可以初步推断尸体的死亡时间。
然而,腐败过程受到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准确性可能有所限制。
综上所述,确定尸体死亡时间是一个复杂而且有一定局限的过程。
虽然法医学可以通过体温法、尸僵法、尸斑法和腐败法等方法来推断死亡时间,但每种方法都受到环境因素和其他干扰的影响,准确性有一定局限性。
解谜法医推测死亡时间的几种方法
![解谜法医推测死亡时间的几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c2718e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8.png)
解谜法医推测死亡时间的几种方法解谜法医推测死亡时间的几种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罪案和神秘死亡事件引起了广大公众的关注。
为了能够追踪犯罪者或准确推算出死亡时间,法医学家们通过各种方法和技术对死者进行细致而全面的分析。
本文将讨论解谜法医推测死亡时间的几种方法。
我们将深入探讨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能对这一领域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外部体征分析法外部体征分析法是法医学家最常用的推测死亡时间的方法之一。
在这种方法中,法医学家仔细观察死者身体外部的变化,如颜色、气味、温度等。
这些变化往往与死亡时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法医学家可以通过检查死者的尸斑来推测死亡时间。
尸斑是由于血液在体内凝结形成的,通常出现在死亡后的2-3小时。
根据尸斑的颜色和分布,法医学家可以初步推算出死亡时间。
法医学家还可以通过观察死者体表的腐烂程度来判断死亡时间。
新鲜尸体表面通常具有热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尸体开始变冷并逐渐腐烂。
根据腐烂的程度、腐烂气味以及昆虫的寄生情况,法医学家可以进一步精确地推测死亡时间。
然而,外部体征分析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外部体征的变化受到环境因素和个体差异的影响,因此对死亡时间的推算并不始终准确。
在进行死亡时间推算时,需要结合多种方法和技术的综合分析,以提高推算结果的准确性。
二、内部体征分析法内部体征分析法是通过解剖和病理检查来推算死亡时间的一种方法。
在尸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过程中,法医学家可以观察到死者内脏器官的特征变化,这些变化对推算死亡时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法医学家可以通过观察死者的肝脏硬化程度来推算出死亡时间。
肝脏在死后很快开始腐烂,而肝脏硬化的程度与死亡时间成正比。
通过检查脾脏和肾脏的黏液层厚度,法医学家也可以初步判断死亡时间。
法医学家还可以通过病理检测死者体内一些特定酶活性的变化来推算死亡时间。
尸检可以观察到死者体内酶的分解和改变,这些变化与死亡后的时间有一定的关系。
法医学鉴定中的死亡时间估计
![法医学鉴定中的死亡时间估计](https://img.taocdn.com/s3/m/f488963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5.png)
法医学鉴定中的死亡时间估计在法医学领域中,确定死亡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对于犯罪案件的侦破以及涉及死亡的法律程序都需要准确的死亡时间估计。
法医学鉴定师通过结合尸体腐败现象、温度变化、病理学变化等方法,进行死亡时间估计。
本文将就法医学鉴定中的死亡时间估计进行探讨。
一、尸体腐败现象尸体腐败是确定死亡时间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
当一个人死亡后,身体会逐渐失去生命维持功能,腐败现象也会逐渐出现。
尸体腐败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新鲜期、腐败初期、腐败中期、腐败后期和骨病变期。
通过仔细观察尸体腐败的程度以及各个阶段的特征,法医学鉴定师可以初步估计死亡时间的范围。
二、温度变化温度变化也是鉴定死亡时间的重要指标之一。
尸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失去体内的热量,导致尸体的温度下降。
鉴定师可以通过测量尸体的表面温度以及周围环境的温度,计算出死亡时间的估计范围。
然而,这种方法并不十分准确,因为温度变化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温度、尸体的体重和衣物等。
三、病理学变化病理学变化也是确定死亡时间的一项重要指标。
随着时间的推移,尸体会出现一系列的病理学变化,例如死亡斑、尸斑、脱皮等。
这些变化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通过观察这些变化的程度和范围,法医学鉴定师可以初步判断死亡时间。
四、其他因素的考虑除了以上所述的指标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需要考虑。
例如,尸体周围的昆虫寄生物可以提供一些线索,因为不同的昆虫对尸体有不同的寄生周期。
此外,一些体内化学分析方法,如肌肉硬度分析和眼底检查等也可以提供额外的信息来估计死亡时间。
总结:虽然现有的方法可以提供初步的死亡时间估计,但要做到更准确、更精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并借助先进的科学仪器和新技术。
未来,随着法医学鉴定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我们有望提高死亡时间估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司法及犯罪侦破提供更有力的证据支持。
在法医学鉴定中,准确估计死亡时间对于司法判案和犯罪侦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仔细观察尸体腐败现象、温度变化、病理学变化以及其他因素的考虑,法医学鉴定师可以初步确定死亡时间的范围。
死亡时间的推断
![死亡时间的推断](https://img.taocdn.com/s3/m/e3b3b6c25022aaea998f0f24.png)
死亡时间的推断推断死亡时间在法医学上有重要的意义。
人体死亡后尸体变化现象以及尸体与环境关系的变化现象是无限多样化的,而这些变化又都是有着一定规律可循的。
在实践中推断死亡时间所依据的指标包括超生反应、尸体现象、肠胃内容物消化程度、尸体的生物化学变化、尸体昆虫生长发育情况和尸下植物生长情况以及现场勘查情况等。
一.根据超生情况推断死亡时间。
个体死亡后,够成个体的部分细胞、组织、器官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一定的生命功能,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这种反应为超生反应。
超生反应包括断头反应、心肌收缩、骨骼肌收缩、.血管平滑肌收缩、肠蠕、瞳孔反应、汗腺反应、.纤毛运动、精细胞活动等。
断头现象在死亡10分钟后会出现,主要表现为眼球、口唇和下颔运动,躯干痉挛,心脏跳动。
死亡4小时内,瞳孔对注入结膜囊的药物还会有散瞳或缩瞳的作用。
死亡后数小时内则会出现心肌收缩、骨骼肌收缩的现象。
死亡后10小时内,气管粘膜上皮仍有纤毛运动。
2-3日,血管平滑肌仍可对缩血管药物起收缩反应。
我们可以根据尸体反映出的超声现象来推测死亡时间。
二、根据死亡现象来推测死亡时间。
尸体受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发生一系列生物学的、化学的、物理学的及形态学改变,统称尸体变化或死后变化。
死后变化所呈现的现象称为尸体现象,可分为早期尸体现象、晚期尸体现象和非自然的尸体现象。
早期尸体现象是在24小时以内出现的尸体现象,它包括肌肉松弛、肌肉痉挛、是将、尸冷、尸斑、皮革样变、角膜混浊、自溶等。
(1)肌肉松弛是出现的最早的,在死后立即出现,一般持续1-2个小时。
它是指死后机体停止对肌肉的支配,肌肉紧张性丧失,变得软而松弛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眼微、口微开、下颌下垂、面无表情、全身松软、四肢易于弯曲等。
(2)人死后,尸体温度会组建下降,尸冷有一定的规律性,故根据尸体温度可推断死亡经过时间。
通常成人尸体在16~18℃室温下,10小时之内,每小时下降一度;10小时后每小时下0.5 ℃;而24小时后,尸体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
法医学推断死亡时间
![法医学推断死亡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967895bccaaedd3382c4d3d9.png)
法医学推断死亡时间法医学推断死亡时间法医学意义上的死亡时间,指的是从死亡发生到法医进行尸体检验时所经过的时间,又称死后经过时间,通常描述为死后多少天或多少小时。
通过对受害者尸表检查、对判断罪犯的犯罪动机、作案手法、犯罪性质和确定作案时间,认定排除嫌疑人有无作案时间,划定侦查范围乃至案件的最终侦破具有重要意义。
依据尸体变化发生的先后及法医学实践的需求将尸体死亡时间分成三个时期:死后早期、死后晚期和白骨期。
死后早期推断死亡时间推断早期死亡时间的客观依据,主要是尸体现象(尸僵、尸斑、尸温等)、环境的温度、尸体的体格、运动程度、是否饮酒、是否用麻醉剂,胃内容的消化程度以及尸体周围、植物的生长变化规律以及最新的眼球化学法。
具体如下:一.根据尸温判断死亡时间。
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体表热量以辐射和传导的方式散失;体内的热能则先向体表传导,然后从体表散失,最后尸温降到与环境温度相同。
尸温的下降具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尸温的测量方法简便易行,因此被广泛用于推断死亡间。
死亡经过时间 1-2小时内尸冷程度短暂的稳定期:温度保持不变或下降缓慢 1-2小时后快速降温期:温度快速下降,至与环境温度接近尸温下降至接近环境温度时缓慢降温期:下降速度减慢,曲线变平缓二.根据尸僵判断死亡时间尸僵出现和缓解的时间、强度,与死者肌肉发育、年龄、死亡原因及其环境因素有关,其规律如下:死亡经过时间 1-3小时 6-8小时 10-12小时 3-7天尸僵程度开始出现发展至全身强度发展到顶峰缓解消失三.根据尸斑判断死亡时间人死亡以后,血液受重力的作业,积存在尸体的低下部位,透过皮肤形成有色的斑块。
尸斑的出现有较为明显的规律性:死亡时间 0.5--1h 2--3h 4--5h 尸体现象尸斑呈局限性,境界清晰,在低体位出现,小斑点,淡紫色逐渐向周围扩大,边界有点模糊,在尸体低下部都出现手指轻压尸斑退色。
翻动尸体,现有尸斑消失,尸体低下部出现新的尸斑,即尸斑转移手指强压尸斑中等退色。
法医学在鉴定人死亡时间中的应用
![法医学在鉴定人死亡时间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38fd1b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12.png)
法医学在鉴定人死亡时间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法医学的发展,鉴定人死亡时间变得越来越准确。
法医学在鉴定人死亡时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利用各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来确定人的死亡时间,为司法、医学和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尸体变化特征的观察法医学在鉴定人死亡时间中的常见方法之一是通过观察尸体的变化特征来判断死亡时间。
尸体在死后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肌肉僵直、尸斑、尸硬、尸臭等,这些变化特征可以帮助法医学家推断死亡时间的大致范围。
然而,这些观察方法并不十分准确,因为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判断不准确。
二、体温变化曲线人体死亡后,体温会逐渐降低,这一过程称为尸体的体温变化曲线。
通过测量尸体体温并绘制体温变化曲线,可以较为准确地估计死亡时间。
体温变化曲线包括降温阶段、平台阶段和冷却阶段。
然而,由于环境温度和个体差异的影响,体温变化曲线的准确性有一定的限制。
因此,在法医学中,体温变化曲线通常与其他鉴定方法相结合使用,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三、肌肉硬度和颜色变化尸体死后,肌肉会逐渐变硬,这一过程称为肌肉硬度变化。
通过观察和测量尸体肌肉硬度的变化,可以大致判断死亡时间。
此外,尸体死后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如皮肤呈现出暗红或紫黑色,这是由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在缺氧条件下发生变化所致。
因此,观察尸体的肌肉硬度和颜色变化也是鉴定死亡时间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放射性同位素检测放射性同位素检测是一种新型的鉴定死亡时间的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在人体内的分布和代谢过程是有规律的,在人死亡后,放射性同位素的分布和代谢也会发生变化。
通过检测尸体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含量以及它们的衰变速度,可以推断死亡时间。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度,但由于设备和技术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五、DNA分析随着DNA技术的飞速发展,DNA分析已经成为鉴定死亡时间的重要手段之一。
尸体中的DNA组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通过分析尸体中DNA的变化,可以确定死亡的大致时间范围。
推断人类死亡时间的法医学方法研究
![推断人类死亡时间的法医学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3de9d0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e.png)
推断人类死亡时间的法医学方法研究一、引言人类死亡时间的推断在法医学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准确推断死亡时间对于犯罪调查、法律判决、保险索赔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法医学方法,用于推断人类死亡时间的研究。
二、体温法体温法是一种常见的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
根据尸体体温变化的规律,可以推测死亡时间的大致范围。
尸体体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通常以每小时1.5至2℃的速度下降。
通过测量尸体各个部位的温度,可以计算出死亡时间的近似值。
三、死脱皮指数法死脱皮指数法是根据尸体开始死亡脱皮的时间来推测死亡时间。
通常情况下,死亡后24至48小时,尸体开始出现皮肤脱落。
通过观察尸体上的脱皮情况,可以初步估计死亡的时间段。
四、尸斑法尸斑法是根据尸斑的形成和发展情况来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
尸斑是尸体死亡后血液定位的一种表现,一般在死亡后2至3小时开始形成。
根据尸斑的颜色、扩散程度和固定情况,可以推断出死亡的时间段。
五、放射性同位素法放射性同位素法是一种利用尸体中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进行死亡时间推断的方法。
人体内有一些放射性元素,如钾40、碳14等。
通过测量尸体中这些放射性元素的含量,结合它们的半衰期,可以计算出死亡时间的范围。
六、腐败法(解剖法)腐败法是一种通过观察尸体腐败程度来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
尸体在死亡后会经历一系列的腐败过程,这些过程包括腐败气味的产生、脓液的渗出和尸体组织的分解等。
通过观察尸体的腐败状况,可以初步判断死亡的时间段。
七、遗留物法遗留物法是通过观察尸体周围的环境变化来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
尸体周围的环境会受到尸体分解和生物活动的影响,这些变化可以用来推测死亡的大致时间。
例如,尸体周围的昆虫数量和种类的变化、土壤中的化学变化等都可以用来辅助推断死亡时间。
八、DNA鉴定法DNA鉴定法可以用于推断尸体的死亡时间。
通过分析尸体组织中的DNA分解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死亡的时间段。
尸体死亡后,DNA 会发生分解和降解,通过检测DNA的完整性和降解程度,可以推断死亡时间的范围。
解谜法医推测死亡时间的几种方法
![解谜法医推测死亡时间的几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630404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d.png)
解谜法医推测逝去时间的几种方法一、体温法在法医学中,推测逝去时间的方法之一就是体温法。
通过测量尸体的体温来推断逝去时间,这是一种相对简单却又很有效的方法。
当人逝去后,体温会逐渐逐渐趋于环境温度,根据体温的变化可以推测逝去时间的大致范围。
然而,体温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可能受到尸体的环境条件、尸体的体型、逝去前是否有发热等因素的影响。
二、尸斑和尸变尸斑和尸体变是另一种推测逝去时间的重要方法。
尸斑是指尸体死后由于血液在重力作用下集聚造成的红斑,一般在死后2-3小时开始出现,并且会随着时间逐渐加重。
通过观察尸斑的发展情况,法医可以初步判断逝去时间。
而尸体变则是指尸体在一定时间内会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和化学变化,比如眼角膜混浊、肌肉僵直等。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法医可以更加准确地推断逝去时间。
三、放射性测年法放射性测年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推测逝去时间的方法。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速率来推算尸体逝去的时间,这种方法比起传统的体温法和尸斑方法更加准确和科学。
当尸体暴露在放射性同位素中时,这些同位素的衰变速率可以被测量出来,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推断出尸体暴露在同位素的时间,从而得到逝去的大致时间。
然而,这种方法仍然需要复杂的实验设备和专业知识,因此并不是所有地区都能进行这种方法的推测。
四、DNA分析法随着科技的发展,DNA分析法也被用于推测逝去时间。
通过检测尸体组织中的DNA分子的分解程度来推断逝去时间。
DNA分子的分解速度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指标,通过分析尸体组织中DNA的衰减情况,可以相对准确地推测逝去时间。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准确性高,但因为需要进行复杂的实验和数据分析,因此也需要较高的技术和经济成本。
法医推测逝去时间的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局限性。
在实际工作中,法医往往会结合多种方法进行推断,以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犯罪案件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下,逝去时间的准确推断往往可以为案件的调查和定案提供重要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系:商学院班级:09级经济一班学号:2009812004 姓名:刘海利法医学如何推断死亡时间一、根据超生反应推断死亡时间1断头反应:从断头后头一分钟开始直到十余分钟可见到眼球运动、口唇及下颌运动,躯干部痉挛,心脏跳动,血液从颈动脉断端流出。
2心肌收缩:在死后数小时心脏的某一局部尤其心房肌纤维仍残存有收缩功能,打开心包,心肌接触到冷空气或金属器械,便可见心房出现波纹状或蠕动样收缩,可持续数秒钟。
尸检时用手紧握心脏可有收缩感。
此外,在死后不久的人尤其在新生儿尸检时,偶见心室、心房的自动收缩。
当用脱纤维蛋白或林格液灌注冠状动脉时,还可见到节律性收缩。
说明在个体死亡后心肌的兴奋性仍可保持一定时间。
3肌肉的超生反应:个体死亡后机械刺激骨骼肌可使肌细胞收缩而形成肌隆起,死后2小时内几乎所有肌肉均可出现反应,有时死后6小时还可呈阳性反应。
4血管平滑肌收缩:死后2~3日血管平滑肌仍可对缩血管药物起收缩反应。
5瞳孔缩小和散大:死后瞳孔散大,但随后可略为缩小,这是由于虹膜尸僵或死后眼压降低所致,并非超生反应。
死后4小时内,瞳孔对注入结膜囊内的药物(伊色林或阿托品)有缩瞳或散瞳反应,这些属于超生反应。
6肠蠕动:死后数小时仍可见肠蠕动,如果邻近肠段松弛扩张,蠕动的肠段可进入松弛扩张的肠段中,发生死后肠套叠现象,与生前肠套叠不同的是后者在套叠部有充血、水肿、出血等反应。
7排泄:死后由于膀胱、直肠、精囊的平滑肌收缩或括约肌弛缓而引起大小便、精液的排泄。
但在死后时间较长的尸体,上述现象可由尸僵及腹腔内腐败气体压迫所致,系属尸体现象而非超生反应。
8皮肤反应:死后30小时汗腺对肾上腺素及阿托品等药物仍可起发汗反应。
一例7岁女孩死亡后在大腿部的皮肤,注射1毫克盐酸组织胺,见皮肤的立毛肌收缩(呈鸡皮样外观)。
9纤毛运动: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在死后10小时(有时30小时)仍有纤毛运动。
10白细胞的吞噬功能:鼻腔内的白细胞于死后68小时仍有吞噬功能。
11精子活动:精囊内的精子在死后30小时,有时70小时仍有活动能力。
甚至还有报告死后127小时仍可看到活动的精子。
12电刺激所致肌肉收缩:在死后1~2小时电刺激神经末稍可引起肌肉收缩;如直接刺激肌肉,则更长时间都可见收缩。
该现象主要取决于肌细胞内三磷酸腺苷含量,如果反复收缩多次便可迅速消失。
二、根据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1.看尸体的僵硬程度,一般情况下,尸体在死后30分钟—2小时内就会硬化,9小时—12小时完全僵硬,30小时后软化,70小时后恢复原样。
但如果在土中或水中,或在低温干燥情况下则会延缓,高温多湿条件下会加快。
2.看尸的变化(1)指压:尸斑是血液由于重力学的原理积存于尸体下面而出现的特有斑痕,死后6一12个小时指压时会有一定的褪色,超过了12小时,就基本上不会褪色了。
(2)移位:如果尸体被挪动过尸斑会发生移位,但死后8—9小时再改变尸体的体位,尸斑只会发生部分的移动,旧的尸斑还会存在,同时还会出现新的尸斑。
经过了1 0个小时以上,尸斑就不会动了。
(3)注意:要考虑死者的年龄、体格、死因以及尸体放置的环境因素,不同的因素会产生极大的不同。
下面的公式常用来推断死亡时间:常温(98.6oF)一尸体直肠温度/l.5=近似死后经过时间3.看尸体内的消化物,食物经胃部消化大约2小时会全部到达小肠。
传统上用三种方法来推断死亡时间:尸僵、尸斑及尸温。
尸斑的出现也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死后血液循环停止,最快半小时后,血液因自身重力坠积于尸体的底部血管,该处皮肤现出紫红色的斑痕,像瓶底的红酒,这就是尸斑。
尸斑最晚在死后4 10小时内出现。
它的颜色持续时间很长。
如果一个人死后仰面躺在床上时,尸斑应在他的背部,如发现尸斑在身体的前部,说明尸体被移动过。
4.看尸体腐烂程度第三方面是通过尸体的温度来判断死亡时间。
死后体内停止产热,尸体的温度大约每小时会下降1度。
肌肉组织和环境的温度对尸体温度影响很大。
胖人的尸温比疫人的尸温降低的慢;温暖室内的尸温比寒冷室外的尸温冷得慢。
面部及四肢发凉、尸斑、尸僵开始出现,其死后经过时间为1~2小时。
尸斑呈片状分布,尸僵大部分出现,其死亡时间经过3~4小时。
尸斑融合成大片,尸僵全身出现,角膜微浊,嘴唇开始皱缩,用缩瞳剂、散瞳剂滴眼,瞳孔仍有反应,其死后经过时间为5~6小时。
尸僵高度发展,指压尸斑能完全退色,角膜高度混浊,眼结合膜开始自溶其死后经过时间约12小时。
尸斑能全部压退,羊皮纸样斑形成,角膜高度混浊,巩膜黑斑出现,口腔粘膜及眼结合膜自溶,其死后经过时间约24小时。
上述几种尸体现象出现的时间,是以春秋季节为基础的,夏季则加快,冬季则变慢。
腐败性腹部膨胀,在春秋季节于死后8~10小时,夏季于死后4~5小时,冬季于死后48~72小时开始出现。
腐败绿斑,在春秋季节约于死后24小时,夏季约于死后12小时,冬天死后72~120小时开始出现。
腐败血管网,在春秋季节于死后48~72小时,夏季于死后1~2天,冬季约于死后7天开始出现。
头发易于脱落和腐败水泡现象,在春秋季节于死后3~5天,夏季于死后1~2天出现,冬季一般不出现腐败水泡。
腐败巨人观,在春秋季节于死后3~7天,夏季于死后2~3天,冬季于死后15~30天开始出现。
在盛夏季节,尸体软组织液化消失仅存尸骨,需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有蝇破坏的情况下,时间更会缩短。
如果所检尸体在水中,则还有些尸体现象供推测死亡时手脚皮肤泡软膨胀,呈白色皱缩状的现象,若出现于手掌、脚掌处,则死亡时间在4 小时左右;若出现于手背、脚背处,则死亡时间于48小时左右。
手脚皮肤脱落呈手套状的现象,若是出现于夏天的尸体上,其死亡时间为一周左右;冬天为一月左右;春秋天则为2周左右。
腐败巨人观,在春秋季节于死后7~10天,夏季于4~5天,冬季于1.5~2月出现。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尸体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受到各种条件制约的,在判断具体的死者死亡时间时,应当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推测,绝不能对任何一个数据生搬硬套。
根据膀胱内尿液的多少推测死亡时间在夜间死亡的人,还可以根据膀胱内尿的充盈程度来推测死亡时间。
按照常人的习惯,睡觉前要排尿,如果尸检时见膀胱内尿量甚少,则可能是睡后2 ~3小时内死亡;如果尿量甚多,则可能是半夜死亡。
只是这种情况偶然性较大,所以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仅凭此来判断死亡时间。
三、根据尸体上昆虫生长发育的状况推断死亡时间目前。
常用的方法有二种:一种是对昆虫幼虫的超微结构的观察来鉴定昆虫种类。
常见尸食性蝇类如巨尾阿丽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肥须亚麻蝇、红头丽蝇的幼虫均需经过二龄幼虫的形体变化。
然后再发育成蛹。
这些蝇蛹外观呈红褐色或黑褐色最后变为成虫一蝇。
以蝇类幼虫的生长发育速率来估计死后经过时间是对传统法医昆虫学方法的进一步补充和发展。
蛆虫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速率可以用体长、体重等指标来表示。
法医昆虫学通过研究蛆虫体长与温度、时间之间的相关性。
可以对死亡时间作出较为精确的推算与估计。
幼虫在显微镜镜下主要是观察各体节棘带、第一胸节前缘棘带侧而的刚毛、前气门、后气门以及第7、8腹节背而表皮等部位的结构差异从而鉴定出各个幼虫的种类。
对现场提取的昆虫幼虫另一种鉴定方法。
亦是最可靠的鉴定方法是:取幼虫送实验室进行DNA ,PCR扩增技术进行幼虫种类鉴定。
以此来推断幼虫的发生、发育时间。
从而来推断腐败尸体、尸块的经过时间。
昆虫种类的出现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性。
最旱在腐败尸体、尸块上出现的主要是双翅日的蝇类。
而且大部分属于丽蝇科(巨尾阿丽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等)。
这些昆虫成了旱、中期出现在腐败尸体、尸块上的昆虫区系的优势种。
故法医昆虫学依据丽蝇科的生活特性。
可以较准确地推断出腐败尸体、尸块的时间。
而鞘翅目的步甲、阎甲等捕食性昆虫。
主要在中、晚期腐败尸体、尸块上出现;隐翅虫、露尾甲。
主要出现在尸体高度腐败期或干化期。
而郭公虫、金龟子等腐食性甲虫。
则主要出现于腐烂尸体晚期或干化腐尸。
因此。
若在腐败尸体、尸块上采集到甲虫的话。
这证明己是尸体腐败的晚期。
酪蝇属在尸体上也发生较迟。
当丽蝇、绿绳、麻绳属等尸体上常见的旱、中期蝇类开始减少时。
酪蝇属在尸体上却逐渐增多。
故酪蝇的出现往往亦在腐败尸体的晚期。
水蛇科和皮科幼虫也可出现在腐尸上。
但其幼虫之形态与双翅目蝇类的幼虫且甚相同。
一般从外形上易于鉴别。
此外。
蚂蚁作为既取食于尸体、尸块。
又取食于蛆虫的昆虫类群。
则可存在于尸体、尸块上的整个过程中。
但其出现的高峰期一般在尸体(块)腐败开始后不久至腐败末期(或干化期)。
在腐尸上出现的昆虫均随季节性(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除夏、秋季昆虫区系的演替大致相似外。
春冬季腐败尸体上出现的昆虫种类均有较明显的变化。
故在实际办案中要注意把握。
腐败尸体、尸块上各类昆虫成虫的出现。
是在人体死亡后才到达尸体、尸块上的。
因此。
我们在推断死亡时间时不要忽略加上在昆虫出现前的尸体死亡时间,否则推断出的时阳J很容易出现偏差。
除此之外,在同一季节的不同时期,由于环境温差的变化,湿度的变化,室内与室外的不同(若室内又有楼层高低的不同)等等因素,都应充分考虑,只有综合性考虑问题,才有可能把从腐败尸体(块)收集到的昆虫较好地应用于刑事案件的侦查实践中去,才有可能把腐败尸体(块)的经过时间推断准确。
四、根据肠胃内内容物消化程度判断死亡时间胃内食物消化和排空程度,取决于食物的性质。
以米饭、蔬菜类食物为例,如果饭粒、蔬菜外形较完整,乳糜减少,只有少量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则一般应当是在饭后1~2小时内死亡的。
如果胃内食物全部成乳糜状,只有极少的饭粒、蔬菜残渣,食物已进入大肠,则大约是在饭后4小时死亡的。
胃内食物已全部排空,或者仅残存如青菜头粗皮纤维、海带皮等硬质蔬菜皮,则在饭后4 ~6小时死亡。
如果胃内容物是肉类或油腻重的不易消化的食物,则进食至死亡的时间的推断应当相应延长。
运用胃内容物消化和排空程度来推断进食到死亡的时间,应当充分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不同的人的消化能力和肠道推进食物的速度是有差异的;二是人死后胃肠蠕动和消化酶的作用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使食物继续推进和消化。
这种情况在尸温下降缓慢时更为明显。
五、根据尸体下植物生长情况推断一般在夏季花草生长期,尸体下草或其他植物绿叶褪色约需3-8天。
六、根据尸体内生化变化推断死亡时间人死后,体内的各种生化物质(如血液、脑脊液、眼玻璃体液中的氨基酸、非蛋白氮、尿素、肌酸、氨、钾、氯、磷、乳酸、氢离子浓度及血清酶等)均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例如血浆中的氯在人体死后24小时浓度可下降到80-90MMOL,每小时下降0.25-1mmol.七、根据其他现象推断死亡时间目前其他相关技术和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