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霜霉病原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霜霉病

概述:PPT

又称玉米白苗病,俗称疯顶病,是国内检疫对象。

玉米霜霉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系统侵染病害,一旦发生很难控制。热带、亚热带的玉米种植区是玉米霜霉病的主要发生区。在热带低地玉米产区和亚热带中纬度高地玉米产区,由于霜霉病造成的玉米产量损失可达30%~60%。

一种是心叶长出黄白色条纹,重病苗提前枯死。成株期呈抑制型黄化缩症状。常见有植株严重矮缩型和植株高大、仅个别小花变态型。雄花正常抽出,雌花无花丝,病株心叶拧卷下弯。

第二种是发病幼苗严重矮化,生长衰弱,叶色较浓,沿脉形成黄褐色条状枯死斑。叶背生白色霜状霉层,后期病叶枯死。

分布:

原产地:美国得克萨斯州

在我国台湾、广西、云南等省份已有发生

症状特点:

1,叶:病菌主要侵染叶片,也为害叶鞘和苞叶。

发病初期为淡绿色条纹,后即互相连合,叶片的下半部或全部变为淡绿色至黄白色,以致枯死。在潮湿的环境下,病叶的正背两面均长白色霉状物,这是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重病植株不结苞,轻病植株能抽穗结苞,但籽粒不饱满,产量低。

2,穗:

雄穗叶化,全部雄穗异常增生,正常的花序全部或部分成为变态丛生小叶,使雄穗呈大头状,即“病顶”。或雄穗上部正常,下部大量增生呈团状绣球,不能产生正常雄花。重者果穗内部全为苞叶,穗成多节茎状,不结实。

病原:PPT

分生孢子梗无色,基部细,具一隔膜,上部肥大而分枝,分枝为双分叉,每小梗顶生1个孢子。

分生孢子无色,长椭圆形或长卵形,顶端稍圆,基部较尖,

发病条件:

玉米霜霉病发病条件主要与环境湿度、品种、耕种方式有关。

早玉米在惊蛰前播种的发病轻,清明后播种的发病重;晚玉米立秋前播种的发病重,立秋后播种的发病轻。一般雨水多、排水不良和靠近河岸的地块最容易发病。

传播途径病害循环:PPT

玉米霜霉病主要通过种子带菌的方式进行传播。

远距离传播:带菌种子及病残体的人为运输

田间传播:田间病残株,借风雨传播。

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翌春产生孢子囊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以后不断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

检验方法:

1、菌体染色检验:碘-氯化锌染色方法。但当病菌在玉米组织中仅以菌丝体的形

态存在时,该染色法只能准确地判断病菌是否为卵菌,仍缺乏分类上种的鉴定能力。

2、种子的检验:洗涤检验法和种子幼苗培养。

3、玉米包装材料的检验:由于卵孢子沾附于种子表面或夹带于腐解的叶片中,

因此除对种子进行检验外,对来自疫区的玉米包装材料也应做必要的检验。

4、PCR技术。

病害防治:

玉米霜霉病的最主要和有效的控制措施是选用抗性品种。

消灭越冬病原,适时播种,加强田间管理,结合药剂防治,是控制病害流行的主要措施。

最后要严格实行检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