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石油知识点梳理
油气开发知识点总结高中

油气开发知识点总结高中一、石油和天然气的概念1. 石油的含义: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是地球上的一种矿产资源,也是一种特殊的液态烃,含有碳、氢等元素。
2. 天然气的含义:天然气是一种轻质的非常规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在地球内部富集形成的气体。
3. 石油和天然气的相互关系:石油和天然气是地球赋存的两种燃料,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资源。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应用密切相关。
二、油气勘探技术和方法1. 地质勘探技术:包括地质调查、野外测量和实验研究等,主要是通过对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岩石组合、矿物组合和地层中各类地质构造等地球体进行勘探。
2.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包括地震勘探、重力测量、地磁测量和电磁测量等方法,主要是用来确定地下结构和矿产分布。
3. 石油地质勘探方法:包括野外地质调查、钻孔勘探和地震勘探等技术,以确定石油资源的分布、规模和储量。
4. 天然气勘探方法:包括天然气地质调查、地质构造勘探和微地震勘探等技术,以确定天然气资源的分布、规模和储量。
三、油气勘探和开发的主要地质条件1. 地质构造条件:包括构造岩层、褶皱、断裂、隆起、坳陷等构造特征,是石油和天然气形成的地质条件之一。
2. 地层条件:包括古地理、沉积盆地分布、沉积岩相及岩石组合,决定了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和储集条件。
3. 地质作用条件:包括生物化学作用、热液作用、热岩浆作用等地质作用过程,影响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和储集。
四、油气勘探和开发的主要工作内容1. 地质勘探工作:包括地质调查、地质探测、地质勘探等工作,确定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规模和储量。
2. 钻井工作:包括地面钻井和海底钻井,通过地下勘探、天然气勘探和海底钻探等技术资料,获取含油气的地层信息。
3. 地质勘探工作:包括地质调查、地质探测、地质勘探等工作,确定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规模和储量。
4. 钻井工作:包括地面钻井和海底钻井,通过地下勘探、天然气勘探和海底钻探等技术资料,获取含油气的地层信息。
石油分析知识点总结高中

石油分析知识点总结高中一、石油的产地和形成1.地质条件石油是在地下形成的,主要分布在地壳的沉积岩层中。
而且,石油资源的分布与地质构造、地貌及气象条件等有关。
2.生物来源据研究,石油是来源于生物质的大量沉积,其形成过程是逐渐沉积于地下,再加热压缩形成石油。
3.热成因说地质学界多数认为,石油是在地下深部,由有机质经过热裂变形成的烃类物质。
4.石油的主要产地全球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东、俄罗斯、北美等地区。
五、石油资源的勘探和开发1.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指通过对地球地质构造、地质体系和地貌特征等进行调查,以确定石油资源存在的可能性较大的地区。
2.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以地震波在不同地层波进行反射、折射、透射等规律性现象为依据,来研究地下构造和地层变化的勘探技术。
3.钻探技术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采取恰当的钻头材料,进行探掘地下资源的技术方法。
高中的地质课程通常会介绍到石油的地质勘探和开发,因此,这里只是简单提及勘探和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技术手段。
六、石油的储存和运输1.石油储存石油主要通过罐储和地下储存两种方式进行储存。
2.石油运输石油的运输主要有管道运输、船运、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等方式。
七、石油的成分和性质1.石油的复杂性石油由各种烃类物质组成,其中主要包括烷烃、烯烃、芳香烃等。
2.石油的物理性质石油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粘度、沸点、凝固点等。
3.石油的化学性质石油的化学性质包括燃烧性、氧化性等。
八、石油的利用1.石油的燃料利用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料,用于发电、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领域。
2.石油的化工利用石油可以用来生产化学原料,制造化学产品和合成药品。
3.石油的医药利用石油可以用来制造润滑油、石油醚和医药原料。
以上即为石油分析的知识点总结,石油的产地和形成、石油资源的勘探和开发、石油的储存和运输、石油的成分和性质以及石油的利用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石油,从而更好地利用和开发石油资源。
化学中石油知识点

化学中的石油知识点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广泛用于能源生产和化工工业中。
在化学的研究中,了解石油的性质、组成和加工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逐步介绍石油的来源、组成和常见的加工方法。
1.石油的来源石油是一种自然产物,主要来源于古代生物在地壳中经过长时间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形成的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主要是海洋生物的遗骸和植物残骸,经过数百万年的埋藏和分解,形成了石油储层。
2.石油的组成石油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包括烷烃、环烷烃、烯烃和芳香烃等。
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可以根据分子结构的不同被分为不同的馏分,如汽油、柴油、润滑油和煤油等。
此外,石油中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和金属等杂质。
3.石油的提取和加工为了提取石油,需要进行勘探和钻探工作。
勘探工作包括地质勘探和地球物理勘探,通过分析地下地层的性质和构造,寻找潜在的石油储层。
钻探工作则是通过钻探井口,将地下的石油井筒取出。
提取到的原油经过初步处理后,进入炼油厂进行加工。
炼油是将原油中的不同成分按照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的过程。
常见的炼油方法包括蒸馏、催化裂化、重整和热裂解等。
通过这些加工过程,可以得到不同馏分的石油产品。
4.石油的应用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来源,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和家庭等领域。
汽油作为内燃机燃料,驱动汽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柴油被用于发电机和重型机械的燃料;煤油和润滑油则用于润滑和保护机械设备。
此外,石油还是化工工业的重要原料,用于制造塑料、合成纤维和橡胶等化学产品。
5.石油的环境影响尽管石油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其开采、加工和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例如,石油开采可能导致地表和地下水污染,煤油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因此,石油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结:石油作为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了解其来源、组成和加工过程对于深入理解化学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勘探和钻探工作,我们可以提取到地下的石油资源,并通过炼油工艺将其加工成不同馏分的产品。
石油化学复习总结

一、石油的化学组成1.石油馏分按馏程分类初馏点~200℃或~180 ℃汽油馏分200~350 ℃煤、柴油馏分350~500℃(560℃)减压瓦斯油(润滑油馏分、催化裂化原料)> 500 ℃(560℃) 减压渣油> 350 ℃常压渣油(初馏点:加热时馏出的第一滴液体时的温度.)2.原油分类:原油按化学组成分为哪三类,与化学组成关系⑴美国矿务局原油分类法分为石蜡基(大庆),中间基,环烷基⑵特性因数K值分类法:K值大小顺序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根据K值可以对原油进行分类:K值>12.1 为石蜡基K值=11.5~12.1 为中间基K值=10.5~11.5 为环烷基K值越大,烷烃含量越大,芳烃含量越少。
3.我国原油特点(1)偏重常规油(2)H/C偏低(3)低硫高氮(4)Ni多V少(5)轻馏分少,重馏分多。
4.石油化学组成表示方法:.石油馏分的化学组成:(元素,单体烃,族组成,结构族组成)目前研究石油化学组成的物理和化学的分析方法主要有:GC,LC,MS,NMR。
(1)元素组成①单体化合物组成②族组成族是指化学结构相似的一类化合物。
直馏汽油馏分的族组成:以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含量来表示。
裂化汽油的族组成:用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含量来表示。
煤柴油馏分和减压馏分的族组成液相色谱法:饱和烃(烷烃+环烷烃)、轻芳烃、中芳烃、重芳烃、非烃组分。
质谱法:正构烷烃、异构烷烃、不同环数的环烷烃、不同环数的芳烃、非烃化合物。
常压渣油与减压渣油的族组成:四组分组成:用溶剂处理和液相色谱法相结合,分成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
六组分组成:将胶质可以进一步分为轻、中、重胶质。
八组分组成:可以将芳香分进一步分成轻、中、重芳烃。
③结构族组成:测单元结构的组成。
任何烃类化合物,不论其结构如何复杂,都可以看成是由烷基、环烷基和芳香基三种结构单元所构成的。
结构族组成只表示在分子中这三种结构单元的含量,而不涉及它们在分子中的结合方式。
石油知识化学知识点总结

石油知识化学知识点总结1. 石油的组成石油是一种混合物,主要由碳、氢和少量氮、硫、氧等元素组成。
石油中的碳氢烃是其主要成分,大约占总质量的80%以上。
除了碳氢烃外,石油还含有一些杂质,如硫化合物、氮化合物和氧化合物等。
这些杂质会对石油的性质产生影响,如硫化合物会导致石油的酸性增加,氮化合物则会降低石油的热值。
2. 石油的分类根据石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可以将石油分为原油和石油产品两种。
原油是指地下储存的未经加工的石油,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会因地域而异。
根据API重度度数,原油通常被分为轻质原油、中质原油和重质原油。
石油产品是指通过炼油加工得到的各种产物,如汽油、柴油、煤油、天然气等。
3. 石油的提炼石油的提炼是指通过加热和蒸馏等方法将原油中的各种成分分离出来的过程。
原油中的各种碳氢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沸点和蒸馏温度,因此可以通过蒸馏的方式将其分离。
炼油厂通常会将原油经过初步加工得到石油产品,然后再通过进一步的加工和精制得到符合要求的产品。
4. 石油的用途石油产品在工业、交通、农业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用途。
其中,汽油和柴油是石油产品中使用最广泛的两种产品,它们被用于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的燃料。
煤油和液化石油气也是常见的石油产品,它们被用于采暖、照明和烹饪等用途。
5. 石油的化学性质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属于烷烃、烯烃和芳烃三类,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具有不同的性质。
烷烃是碳链或环上没有双键的碳氢化合物,通常比较稳定,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烯烃是含有双键的碳氢化合物,它们比较活泼,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芳烃是由苯环组成的碳氢化合物,它们在化学反应中也具有一些特殊性质。
6. 石油的处理和利用石油的处理和利用是石油化工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石油的处理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催化剂、溶剂、萃取剂等化学品。
此外,石油化工工艺中还涉及到石油的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
石油产品的利用也需要考虑到环保和节能等因素,石油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如何处理这些废物也是石油化工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石油知识点简洁总结

石油知识点简洁总结1. 石油的形成石油是由古代生物经过数百万年的生物和化学作用形成的一种混合物。
在地壳的深处,有着大量的有机物质,当这些有机物质被埋藏在地下时,受到高温、高压等地质条件的影响,就会发生热解作用,从而形成石油和天然气。
2. 石油的性质石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由碳、氢、氧、硫等元素组成。
石油的性质不仅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也受到原油中各种组分的含量和比例的影响,因此它的性质千差万别。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类化合物,主要包括烷烃、烯烃、芳烃等。
3. 石油的开采开采石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通常需要通过地质勘探、钻井等技术手段来找到石油的蕴藏地,然后进行采油作业。
开采石油通常需要用到钻机、泵等设备,并且需要采用注水、注汽等技术手段来提高石油产量。
4. 石油的加工石油加工是将原油中的各种组分分离和提纯的过程,主要通过精馏、裂化、重整等过程来实现。
炼油厂通常会生产出汽油、柴油、润滑油、煤油、天然气、石油焦等产品,这些产品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 石油的应用石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资源,它不仅可以用作燃料,还可以用于化工和医药行业。
石油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主要能源之一,同时也是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的必需品。
6. 石油的储备全球石油资源的储备是有限的,这也是人们对于能源问题关注的焦点之一。
据统计,全球石油资源的储量大约在1700亿桶左右,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石油资源的消耗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7. 石油的环境影响石油的开采、加工和使用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地表油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同时,石油资源的有限性也会对全球的环境和气候产生影响,因此人们需要积极寻找替代能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总的来说,石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资源,对全球的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需要高度重视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且积极探索替代能源,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以上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石油化工知识点总结

化学石油化工知识点总结化学石油化工是一个重要的工业领域,涵盖了许多关键的知识点。
以下是对化学石油化工的一些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拓展:1. 石油及其加工技术:石油是化学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它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
石油加工技术涉及原油分馏、催化裂化、催化重整等过程,以生产出不同种类的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2. 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反应工程是石油化工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它涉及到反应的选择、反应器的设计、反应条件的控制等方面。
常见的化学反应包括酸碱中和、氧化还原、聚合等。
3. 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石油化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常见的催化剂有金属催化剂、酸碱催化剂、酶催化剂等。
4. 分离技术: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中被广泛应用于提纯和分离混合物。
常用的分离技术包括蒸馏、萃取、吸附、膜分离等。
这些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来实现分离和纯化。
5. 储运与安全:化学石油化工产品的储运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这涉及到储罐、管道、车辆等的设计和维护,以确保产品的安全运输和储存。
此外,化学石油化工企业还需要遵守相关的安全法规,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预防事故和环境污染。
6. 绿色化学石油化工:近年来,绿色化学石油化工成为关注的热点。
绿色化学石油化工致力于开发和应用更环保、可持续的技术和工艺,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使用可再生能源作为替代能源来源,开发生物基化工产品等。
总之,化学石油化工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其中的细节和应用非常繁多。
以上只是对一些主要知识点的概括,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初步了解化学石油化工的框架。
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该领域,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实践。
【高二学习指导】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石油 煤

【高二学习指导】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石油煤【高二学习指导】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石油煤石油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被称为“液态黄金”和“工业血液”。
一、石油的炼制1.石油的成分(1)按元素:石油中的基本元素是碳和氢(2)按化学成分:它是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烃的混合物。
普通石油不含烯烃。
其中大部分是液态烃,气态和固态烃溶解在液态烃中。
2、石油的分馏(1)实验装置分为三个部分:蒸馏、冷凝和收集。
(2)温度计位置:水银球与蒸馏烧瓶的支管水平.碎瓷片,防暴沸(同制乙烯)(3)进水口较低,出水口较高(与气流方向相反,冷却效果最好)(4)分馏的原理:用蒸发冷凝的方法把石油分馏成不同沸点范围的蒸馏产物。
每种馏分仍是混合物3.裂解:将大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裂解成小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4、裂解:在高温下裂化二、煤炭综合利用1、煤是无机物与有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2.煤的干馏:将煤与空气隔离,以加强热分解3、煤的气化和液化:把煤干馏变成气态和液态的燃料,目的为了减少烧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有机反应方程式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四氯化碳+盐酸ch4+2cl2→ch2cl2+2hclch4+2o2→二氧化碳+2h2ocxhy+(x+y/4)o2→xco2+y/2h2oc2h5oh-→ch2=ch2↑+h2och2=ch2+hcl→ch3ch2clch2=ch2+h2-→ch3ch3ch2=ch2+br2(溴水)→ch2br-ch2brch2=ch2+h2o-→ch3ch2ohnch2=ch2--→-[-ch2-ch2-]n-ch3 ch=ch2+h2-→ch3-ch2-ch3ch3-ch=ch2+x2→ch3-chx-ch2xch3 ch=ch2+hx→ch3-chx-ch3nch3-ch=ch2-→-[-ch(ch3)-ch2-]n-cac2+2h2o→ca(oh)2+c2h2ch≡ch+h2--→ch2=ch2ch2=ch2+h2-→ch3ch3ch≡ch+br2→chbr=chbrchbr=chbr+br2→chbr2-chbr2ch≡ch+hcl(g)--→ch2=chclnch2=chcl-→-[-ch2 chcl-n-聚氯乙烯(塑料)+3h2-→+br2(液)--→-br+hbr+Cl2(液体)-→ - 氯+盐酸2+15o2--→12co2+6h2o+ho-no2-→-no2+h2o甲烷乙烯乙炔苯分子式ch4c2h4c2h2c6h6结构简式ch4ch2=ch2ch≡ch电子式结构特点空间构型:正四面体结构空间形态:平面结构含c=c键空间构型:直线型用C语言实现空间配置≡ 结构中的C键:带苯环的平面结构同系物通式cnh2n+2cnh2n(n≥2)cnh2n-2(n≥2)cnh2n-6(n≥6)物理性质为无色无味、不溶于水、无色、微臭、不溶于水、无色无味、微溶于水、无色有味液体、比水轻、不溶于水实验室制法(写出反应式)化学性质(写出反应式)① 代替ch4+cl2→ch4+3cl2→②分解甲烷→ ① 附加ch2=ch2+br2→ch2=ch2+h2o→ch2=ch2+hcl→② 加成聚合CH2=CH2→ ① 附加ch≡ch+2br2→中国≡ch+2h2→ch≡ch+hcl→①取代卤化硝化② 附加燃烧现象淡蓝色火焰明亮火焰,黑浓烟明亮火焰,有浓烟明亮火焰,有浓烟注满Br2水中现象br2水不褪色br2水褪色br2水褪色br2不褪色连接高锰酸钾中现象kmno4溶液不褪色使kmno4溶液褪色使kmno4溶液褪色苯:kmno4溶液不褪色;苯的同系物:高锰酸钾溶液。
石油相关知识点总结

石油相关知识点总结一、石油的形成石油是一种由有机物质在地壳深部经过长时间的高温高压作用而形成的油状液体燃料。
石油主要来源于已经死亡并在地质历史长河中长期埋藏的有机质,这些有机质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在奥陶纪、志留纪和石炭纪后期的沉积岩中发现了成烃的指示化石,这表明烃类的生物来源于古生代的煤、泥和碳酸盐岩的火成或沉积岩之中的有机质。
所以说,石油是一种有机物质经过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燃料。
二、石油的储量分布截至目前,全球石油资源总量约为1800亿吨,其中可开采储量约为1300亿吨左右。
石油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大多数石油资源分布在中东地区,占全球石油储量的数十分之一。
此外,北非、拉丁美洲、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地区也拥有相当可观的石油储量。
我国在世界的石油储量中也占有一定比例,预计我国的石油资源总量约为20亿吨左右。
三、石油的开发利用石油是一种非可再生能源,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主要用途包括作为燃料使用和作为化工原料的加工利用。
作为燃料使用的石油主要用于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工业生产等领域,而作为化工原料的石油则广泛用于合成塑料、化肥、润滑油、颜料等化工产品的生产。
此外,石油还可以用于发电、供热、农业生产等方面。
可以说,石油的开发利用对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石油的环境影响随着石油的不断开采和利用,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愈加显著。
首先,石油开采过程中的工程建设和设备运行都会导致土地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另外,随着石油的开采和运输,可能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污染,影响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燃烧石油所产生的废气排放是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减少石油开采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总之,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活动,关系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石油资源的重要性,加强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管理,减少资源的浪费,推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
高中化学-石油-石油产品知识点详细归纳汇总

高中化学-石油-石油产品知识点详细归纳
汇总
一、石油的性质与组成
1. 石油的定义:石油是一种混合物,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
2. 石油的外观:石油呈现为黑色或棕色的液体,具有挥发性和可燃性。
3. 石油的主要成分:石油主要由碳和氢元素组成,含有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
二、石油的开采与加工
1. 石油开采方法:石油可以通过地面开采、海底开采和深层开采等方式获取。
2. 石油的初步加工:经过原油蒸馏分离后,可以得到不同沸点范围的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3. 石油的深度加工:石油还可以通过催化裂化、重整、聚合等过程进行深度加工,生产出更多种类的石油产品。
三、石油产品的用途
1. 汽油:主要用于汽车和摩托车的燃料,提供动力。
2. 柴油:主要用于柴油发动机,如货车和客车,也用于发电机组。
3. 润滑油:用于润滑机械设备的运转,减少磨损和摩擦。
4. 煤油:用于户外照明、煮食和取暖等。
5. 天然气:用于家庭供暖、工业生产和发电等。
四、石油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
1. 石油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石油开采可能导致土地破坏、水源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2. 石油燃烧的环境问题:石油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物,对全球气候和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3. 可持续发展策略:推动石油行业转向低碳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探索可再生能源替代石油。
以上是高中化学中关于石油和石油产品的知识点的详细归纳汇总。
对于更深入的理解和研究,请查阅相关教材和资料。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概述,详情请参考可靠资料。
)。
2019年上海高二化学·同步讲义 第11讲 碳氢化化合物瑰宝 石油

第11讲碳氢化合物的宝库—石油(1)一、知识梳理:石油除具有下述用途外,还有哪些用途呢?(一)石油1.石油的形成石油是由远古时代的海洋或湖泊中的动植物遗体在地下经过漫长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黏稠状液体。
2.石油的物理性质石油呈黑色或深棕色,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稍小,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3.石油的组成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碳元素占83%~87%,氢元素占10 %~14%),还含有少量的氮、氧、硫及微量的磷、钾、硅、铁、镁等元素。
石油主要是由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
大部分是液态烃,同时也溶有气态烃和固态烃。
4.原油开采出来未经处理的石油叫原油,原油中含水、氧化钙和氯化镁等盐类,必须经过脱水、脱盐等处理。
5.石油的分馏(1)原理:经过脱水、脱盐等处理的石油主要是各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其中,含碳原子数少的沸点低,含碳原子数多的沸点高。
因此,将石油加热至沸腾,通过分馏塔,可以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蒸馏产物。
【注意】石油分馏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2)石油分馏产物(即馏分)的特点:每一种馏分仍然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
(二)甲烷1.烃的定义仅含碳、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又称烃。
甲烷是最简单的烃。
2.甲烷的物理性质通常甲烷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极难溶于水。
熔点为-182~5℃,沸点为-164℃。
天然气、沼气、坑道气、瓦斯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3.甲烷的结构【注意】(1)CH4的分子结构和白磷的分子结构都呈正四面体形,但两者并不一样:CH4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体心,4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结构,而白磷是以4个碳原子为顶点的内空的正四面体。
(2)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构型,碳原子位于中心,4个氢原子位于顶点,四个C—H键完全相同。
4.甲烷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点燃CO2+2H2O。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化学方程式为:CH4+ 2O2−−−→【注意】①空气中含甲烷5%~15.4%(体积)时,遇火花会发生爆炸。
石油的各种知识点总结

石油的各种知识点总结一、石油的形成石油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地质过程。
在地质学上,石油的形成是由于古代植物和动物的遗骸、泥炭和腐殖质等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而形成的。
这些有机物质在经过长时间的地壳深部沉积、结晶和压缩之后,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是由碳、氢、氧、硫等元素组成的一种碳氢化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杂环烃等。
二、石油的储量据统计,全球已知的石油储量约为1500亿吨左右,其中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占据了全球的70%以上。
此外,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和巴西等国家也拥有大量的石油资源。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勘探的深入,预计地球上可探明的石油资源将会继续增加。
三、石油的开采石油的开采是指从地下地层将石油开采到地表的过程。
目前,石油的开采主要分为常规开采和非常规开采两种方式。
常规开采主要是通过钻井抽取地下油藏中的石油,而非常规开采则包括水平井、水力压裂、油砂开采和页岩气开采等新技术的应用。
石油的开采主要工具包括钻机、抽油机、压裂设备等。
四、石油的加工石油的加工是将原油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工艺加工后,得到各种石油产品的过程。
炼油是石油加工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蒸馏、裂化、重整、催化加氢、脱硫、脱氮等工艺。
炼油厂是石油加工的主要设施,其产品主要包括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煤油、燃料油、润滑油等。
五、石油的利用石油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和原料。
据统计,全球70%以上的能源消耗来自石油,其中汽油、柴油和燃料油是石油利用的主要形式。
此外,石油还可以用于化工、制药、合成纤维、橡胶、塑料等工业领域。
六、石油的环境影响石油的开采、加工和利用对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开采过程中可能导致土地、水源和空气污染,炼油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而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
此外,在石油事故中还可能导致辐射和石油泄漏等环境灾害。
综上所述,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推动社会发展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需要正确处理其开采、加工和利用过程中可能会带来的环境影响,积极推进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措施的落实。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2[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_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_基础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2[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_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_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34f3d6501eb91a37f1115ceb.png)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二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学习目标】1、了解煤和石油综合利用的最新进展;2、了解天然气综合利用的最新进展。
【要点梳理】要点一、石油的炼制1.石油的成分:石油所含的元素主要成分是碳和氢(碳、氢在石油中的质量分数平均为97%~98%),它主要是由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
从所含成分的状态看,大部分是液态烃,在液态烃里溶有气态烃和固体烃。
2.石油的炼制【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石油的炼制】(1)石油的分馏①原理:石油是烃的混合物,因此没有固定的沸点。
含碳原子数越少的烃,沸点越低。
因此,在给石油加热时,低沸点的烃先汽化,经过冷凝液化后分离出来。
随着温度的升高,较高混点的烃再汽化,经过冷凝液化后,又分离出来。
这样不断地加热汽化和冷凝液化,就可以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蒸馏产物。
这种方法就是石油的分馏。
分馏出来的各种成分叫做馏分。
每一种馏分仍然是多种烃的混合物。
②产品: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和重油。
③石油分馏的实验:仪器:蒸馏烧瓶、冷凝管、接液管、锥形瓶、温度计导管、温度计、酒精灯等。
实验装置:实验操作:a.检查气密性。
b.加药品:将待蒸馏液通过玻璃漏斗小心倒入蒸馏烧瓶中。
不要使液体从支管流出。
加入几粒沸石,塞好带温度计的塞子。
c.加热:用水冷凝时,先打开冷凝水龙头缓缓通入冷水,然后开始加热。
d.观察沸点及收集馏分:用锥形瓶分别收集60~150℃和150~300℃时的馏分,就可以得到汽油和煤油。
实验注意事项:a.蒸馏瓶要干燥,装入原油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b.蒸馏瓶内加入碎瓷片或沸石以防暴沸;c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蒸馏瓶的支管口下缘处;d .从冷凝管下端进水口通入冷水,从上端出水口流出。
(2)石油的裂化①原理:裂化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
在催化作用下进行的裂化,又叫做催化裂化。
高考化学有机石油知识点

高考化学有机石油知识点高考化学是理科生的一项必考科目,而有机石油知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机石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不仅关系到学生的高考成绩,更关系到对化学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有机石油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有机石油的定义。
有机石油是由生物或古代有机物在地壳内经过漫长的埋藏和化学变化形成的一种天然资源。
它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包括烷烃、烯烃和芳香烃等。
在有机石油的分析中,我们常用的一个指标是石油的密度,也即是石油的密度和水的密度之比。
不同种类的石油有着不同的密度范围,这也决定了它们的用途。
其次,我们来介绍一下有机石油的提炼和加工。
石油是一种混合物,其中含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烃类化合物。
为了提取出其中的有用成分,我们需要进行石油的提炼和加工。
提炼是指将石油按照其沸点的不同,进行分馏的过程。
在分馏塔中,石油会被加热,从而使不同沸点的烃类分离出来。
常见的石油产品有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然后,我们来谈一下石油的应用和利用。
石油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和生活用途。
例如,汽车使用的燃油是从石油中提取的,船舶和飞机的燃料也主要来自于石油。
此外,石油还可以用于制备塑料、化肥和合成纤维等工业产品。
在石油的利用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提到有机石油的环境污染问题。
石油的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进而导致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问题。
此外,石油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也会发生泄漏,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因此,为了减少石油的环境影响,我们需要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开发出更环保的石油加工技术。
最后,我们需要理解有机石油的地质储量和石油产区。
不同地区的石油产量存在差异,主要与地质条件和地质历史有关。
例如,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产区之一。
其他的重要产油国还包括俄罗斯、美国和加拿大等。
综上所述,有机石油知识点是高考化学的重点之一。
掌握有机石油的定义、提炼与加工过程、应用与利用、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地质储量和石油产区等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高考化学知识点关于油

高考化学知识点关于油人们对油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起源之时。
油的存在与清洁、燃烧和能源密切相关,而在化学领域,我们通常将油定性为有机化合物。
高考化学考题中涉及到油的知识点较多,本文将就一些重要的知识进行讨论。
1. 石油的成因石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形成于数百万年来地下有机物的长时间分解和腐烂过程中。
研究显示,石油是从动植物、微生物和海洋生物的尸体以及其他有机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过长时间分解而形成的。
而分子式简化的石油是碳和氢构成的烃类混合物。
2. 石油的提炼石油的提炼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常见的提炼方法是蒸馏分离。
石油蒸馏塔将原油加热,然后根据各分子量的烃类在不同温度上汽化并凝结,从而分离出石油的不同组分,如汽油、柴油、润滑油和残渣等。
3. 我们如何利用石油?石油的多种产品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汽油作为燃料驱动车辆,柴油用于发电和运输。
润滑油在机器和引擎的部件之间减少摩擦,并延长使用寿命。
化学工业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合成纤维和各种化学品。
石油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
4. 石油的燃烧石油的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通过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释放能量。
燃烧过程中,石油中的碳、氢与氧气结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石油的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典型例子。
5. 石油导致的环境问题尽管石油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不可置否,但它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石油泄漏可以污染土壤和水源,对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石油的燃烧排放出的废气也会导致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
6. 生物燃料的替代随着能源危机和对环境的关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寻找替代石油的能源来源的重要性。
生物燃料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可再生能源。
利用植物的生物质,如玉米、甘蔗和油料作物,可以生产生物酒精和生物柴油。
这些生物燃料可以部分或完全替代石油燃料的使用。
总结起来,关于油的化学知识点非常广泛,而高考化学考题也常常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通过学习石油的成因、提炼、利用和燃烧等方面的知识,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一重要的化学物质。
石油知识点总结

石油知识点总结石油是扩散的多相流动系积分建模问题之一。
作为一种天然资源,石油的开采与利用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掌握石油相关知识对理解能源产业、环境保护以及地缘政治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石油的形成、开采技术、利用和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希望能够为读者带来一些有益的知识。
一、石油的形成石油是受高温、高压作用下,由古代有机物变质生成的。
在地质上,石油的形成主要是由生物残体在长时间内经过地质作用而形成。
首先,这些生物残体要投集到一个没有氧气的环境内,以避免空气中的氧化作用;其次,要投集到一个对腐败微生物活动不利的环境内,避免生物完全分解;再其次,要投集到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有助于生物分解和脱氢成烃的地层环境内。
石油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 生物遗体的沉积:动植物死后,它们的遗体在缺乏氧气和微生物的环境中,逐渐沉积。
2. 堆积产生的压力:遗体沉积后,上面的地层会逐渐变厚,产生压力。
3. 热作用:地壳的热作用会使压力下的遗体产生变化,它们的一些组分逐渐脱氢,形成了烃类物质。
4. 归纳作用:烃类物质向相似组分聚集,归纳成沥青分、石蜡分、腐泥分和石油分。
5. 成油作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烃类与其他有机质反应产生了石油。
总之,石油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在适宜的环境下,经过亿万年的时间才能最终形成。
二、石油的开采石油的开采主要分为采油和采气两种方式。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采油的方式:1. 常规采油:这是最常见的采油方式,通常使用钻井设备在地下油藏处钻取孔道,然后由油井泵将地下的原油抽上地面。
2. 压裂采油:这种方式需要先在井下地层内进行压裂处理,即通过高压水泥的方式将地层裂开,使原油可以更容易地流至井口。
3. 水平钻探:这种方法是在地下油藏内穿出一条水平或近水平的管道,使原油可以更充分地流出。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采气的方式:1. 常规采气:通常与采油相似,通过地下气藏处的钻井设备将天然气抽上地面。
高中化学-石油-石油加工知识点详细归纳汇总

高中化学-石油-石油加工知识点详细归纳
汇总
以下是关于石油加工的知识点的详细汇总:
1. 石油的组成:石油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其中含量最多的
是烷烃类化合物。
2. 石油的提取:石油从地下储层中被钻井开采上来,然后通过
地面设备进行分离提取。
3. 石油的分馏:在石油加工过程中,通过分馏塔对石油进行分馏,不同组分在不同温度下蒸发和凝结,从而分离出不同沸点区间
的石油馏分。
4. 石油的储运:石油储存在大型的石油储罐中,并通过管道、
铁路、船舶等进行运输和储存。
5. 石油的裂化:石油在高温下进行热裂化反应,将较重的石油
分子裂解成较轻的石油分子,以生产更多的汽油等轻质石油产品。
6. 石油的重整:将低质油或石油副产物经过催化重整反应,生
成较高辛烷值的高辛烷值汽油。
7. 石油的脱硫:石油中的硫化物会污染环境并对设备造成腐蚀,因此需要进行脱硫处理,以降低硫含量。
8. 石油加工产物:石油经过加工可得到多种产品,包括汽油、柴油、润滑油、燃料油、石蜡等。
以上是高中化学-石油-石油加工知识点的简要归纳汇总。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

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一石油的加工有3种:1、分馏--是物理变化,将混合物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馏分,由于石油一般是烷烃、环烷烃的混合物,所以认为分馏后的馏分也主要是烷烃。
分馏的目的是为了将石油分成各个馏分,各尽其用。
2、但是分馏能将石油进行一定程度的分离,但分离出的成分中最有用的是汽油,却不多,所以为了得到更多的汽油,需要对分馏出的重油进行裂化--即将碳原子数多的烷烃断裂成碳原子数少的烃,是化学变化。
由于烷烃的断裂,分成1个烷烃和1个烯烃,所以裂化后得到的产物中含有烯烃。
裂化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汽油,成为裂化汽油。
3、裂解--也叫深度裂化,是将碳原子数比较少的烃进一步断裂成碳原子数更少的烃,主要是为了得到气态烃,主要是乙烯、丙烯、丁二烯,它们是重要的工业生产原料,裂解也是化学变化。
煤的干馏: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获得产品有煤炉气、煤焦油、焦炭。
二1、苯的分子结构:分子式:C6H6结构简式:______或______结构特点:①苯不能使KMnO4H+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里不存在一般的C=C,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这是一种介于C—C和C=C之间的独特的键。
②苯分子里6个C和6个H都在同一平面,在有机物中,有苯环的烃属于芳香烃,简单称芳烃,最简单的芳烃就是苯。
2、苯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比水轻,不溶于水3、苯的化学性质:由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介于C—C和C=C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子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1取代反应:1苯跟液溴Br2反应与溴水不反应2苯的硝化反应:2加成反应:苯与氢气的反应3可燃性:点燃→明亮火焰,有大量黑烟用途: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苯也常作有机溶剂4溴苯无色,比水重。
烧瓶中液体因含溴而显褐色,可用NaOH除杂,用分液漏斗分离。
硝基苯为无色,难溶于水,有苦杏仁气味,有毒的油状液体,比水重。
三硝基甲苯TNT:淡黄色针状晶体,不溶于水,平时较稳定,受热、受撞击也不易爆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_11.1节_碳氢化合物的宝库——石油_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梳理】
一:甲烷(饱和烃) 1. 分子结构特点
分子式:CH 4 电子式: 结构式: 1) 空间正四面体结构
2) C 与H 都是单键连接 3) 非极性分子
2. 俗名:沼气(存在于池沼中)坑气(瓦斯,煤矿的坑道中)天然气(地壳中)
3.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极难溶于水,但溶于CCl 4
4. 化学性质:易取代、易分解、难氧化,与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一般不反应
1) 氧化反应 4222CH 2C 2H O O O +−−−→+点燃
注意点: a. 点燃前要验纯(瓦斯爆炸)
b. 大多数的有机物燃烧后都生成CO 2和H 2O
2)
取代反应
42332222223324CH Cl CH Cl HCl CH Cl Cl CH Cl HCl CH Cl Cl CHCl HCl CHCl Cl CCl HCl
+−−−→++−−−→++−−−→++−−−→+光照光照
光照光照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取代反
应。
3) 分解反应 42CH C 2H −−−→+高温
作用:工业上用这个反应来制炭黑,炭黑可以用来做橡胶填充剂,黑色颜料
5. 实验室制法: 3234CH COONa NaOH Na C CH O +−−→+↑
6. 用途:清洁能源(新能源 --- 可燃冰)、化工原料 二:烷烃 1. 定义: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
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充分利用,都达到“饱和”。
这样的烃叫做饱和烃,又叫烷烃。
2. 通式:C n H 2n+2
3. 特点:① 碳碳单键(C —C)② 链状 ③ “饱和” —— 每个碳原子都形成四个单键
4. 物理性质
随着C 原子增加,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且均不溶于水。
5. 命名
1) 碳原子数在10个以内,依次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
癸)代表碳原子数,其后加上“烷”字;碳原子数在10个以上,用汉字数字表示(如十二烷)。
2) 系统命名法的命名步骤:
a)选主链,称某烷
选择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作为主链,若有几条等长碳链时,选择支链较多的一条为主链。
根据主链
所含碳原子的数目定为某烷,再将支链作为取代基。
此处的取代基都是烷基。
b)写编号、定支链
从距支链较近的一端开始,给主链上的碳原子编号。
若主链上有2个或者2个以上的取代基时,
则主链的编号顺序应使支链位次尽可能低。
c)书写规则:支链的编号—逗号—支链的名称—主链名称
将支链的位次及名称加在主链名称之前。
若主链上连有多个相同的支链时,用小写中文数字表示
支链的个数,再在前面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各个支链的位次,每个位次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
阿拉伯数字与汉字之间用半字线隔开。
若主链上连有不同的几个支链时,则按由小到大的顺序将
每个支链的位次和名称加在主链名称之前。
三: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1.同系物的特点:
1)同系物必须结构相似,即组成元素相同,官能团种类、个数与连接方式相同,分子组成通式相同。
2)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或14的整数倍。
3)同系物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有一定的递变规律。
2.中学阶段涉及的同分异构体常见的有三类:
①碳链异构②位置(官能团位置)异构③异类异构(又称官能团异构)
书写同分异构体时要思维有序:先写碳链异构的各种情况,然后书写官能团的位置
异构,最后书写类别异构,这样可避免漏写。
通常情况下,写出异构体结构简式时
应:
①根据分子式先确定可能的官能团异构有几类;
② 在每一类异构中先确定不同的碳链异构; ③ 再在每一条碳链上考虑位置异构有几种。
四:石油
1. 石油的成分
(1)按元素——含C 、H 、O 、S 、N 等
(2)按物质——含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所以,石油是混合物,呈黑色或深棕色粘稠状液体。
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比水稍轻,无固定熔、沸点。
2. 石油的分馏
a 原理:利用石油中各组成成分沸点的不同进行蒸馏,所以是物理方法;由于进行多次蒸馏,故称分馏;得到的不同沸点范围的产物称馏分,但仍是多种烃的混合物。
b 实验室装置如图:所需仪器有:酒精灯、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需注意的是: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位置在略低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冷凝管的冷却水的流向为从下到上;牛角管与锥形瓶间不需加胶塞。
【例题解析】
【例1】 常温下,在密闭容器中盛有2 mL 气态烷烃和10mLO 2,点燃爆炸后,从中除去CO 2,又在剩余物中加入6 mL O 2,再一次进行爆炸,经测定这次反应产物中除CO 2和H 2O 外,还剩余O 2。
试确定该烃的分子式。
(体积都是同温同压下测定)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烷烃和O 2的第一次爆炸不完全,O 2的量不足。
加入6 mL O 2后又进行第二次爆炸,O 2有剩余。
说明2 mL 该烷烃完全燃烧,耗氧量在10 mL ~16 mL 之间。
【答案】设该烷烃分子式为C n H (2n+2),则
O H n nCO O n H C n n 22222)1()21
3(
++−−→−+++点燃 1 2
1
3+n 2mL
v(2O )
v )(2O =(3n+1)mL
由10 mL<(3n+1)mL<(10 mL+6 mL )得3<n<5故该烷烃只能是104H C 。
【点拨】要善于根据题意分析化学变化的过程,学会运用烷烃的通式及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和不等式法解题。
【例2】 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的烷烃是( )
A.32223)(CH CH CHCH CH
B.3223)(CHCH CH CH
C.2323)()(CH CHCH CH
D.3233)(CH CCH CH
【解析】三种沸点不同的产物,说明该烷烃的一氯代物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应写出各烷烃的碳干,根据对称性确定其一氯代物的数目。
A .1,2碳原子是对称的,所以有五种一氯代物。
B .1,5和2,4是两对对称碳原了,所以有四种一氯代物
C .1,4,5,6四个碳原子是对称的,2,3两个碳原子也是对称的所
以有两种一氯代物。
D .1,5,6三个碳原子是对称的,2号碳原子上无H 原子,不能发生取 取代,所以有三种一氯代物。
【答案】D
【例3】标准状况下,0.1mol 某烃与1 mol O 2(过量)混合,完全燃烧后通过Na 2O 2(过量)固体,固体质量增重15g ,从Na 2O 2中逸出的全部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16.8L ,则该烃的化学式为( )。
A 、C 3H 8
B 、
C 4H 10 C 、C 5H 10
D 、C 6H 6
【解析】烃的燃烧产物为CO 2和H 2O ,它们与过氧化钠的反应分别为: 2Na 2O 2+2CO 2 →2Na 2CO 3+O 2 2Na 2O 2+2H 2O →4NaOH +O 2↑ 设烃的摩尔质量为M g/mol 。
根据质量守恒有:
C mol g M M 故选/70324
.228
.1615321.0=⨯+
=+⨯
【答案】 C
【例4】已知正丁烷的二氯取代物有6种同分异构体,则其八氯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
A 、6种
B 、8种
C 、10种
D 、12种
【解析】 将正丁烷八氯取代物的化学式C 4H 2Cl 8中的氢原子和氯原子互换,即得到正丁烷二氯取代物的化学式C 4H 8Cl 2,所以它们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相等。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