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技术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技术方法
发表时间:2020-04-14T01:59:35.586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21期作者:吴康翔[导读] 通过介绍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传统测量技术方法和GNSS测量技术方法,说明不同方法的特性和得到大坝坝体变形点坐标数据的过程。以GNSS测量技术方法为例,叙述了某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周期和采用的具体技术手段,对大坝坝体变形点的坐标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某大坝坝体的变形状态。
吴康翔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通过介绍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传统测量技术方法和GNSS测量技术方法,说明不同方法的特性和得到大坝坝体变形点坐标数据的过程。以GNSS测量技术方法为例,叙述了某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周期和采用的具体技术手段,对大坝坝体变形点的坐标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某大坝坝体的变形状态。大坝坝体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得大坝坝体的质量问题受到威胁。为了及时得到大坝坝体的安全现状,需要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变形监测。通过对变形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得出大坝坝体的水平位移量和垂直位移量,来预测大坝坝体的变形趋势,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从GPS在水库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特点入手,对其应用特点作了细致的梳理和阐述。接下来,特别地对于GPS技术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精度影响因素作了具体分析。最后,分步骤详细阐述GPS技术在水库大坝监测领域的具体实施方法,并且对GPS技术的未来的发展和趋势。
关键词:大坝变形监测;位移量;监测点
大坝是一种特殊建筑物,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如下3个方面:1.投资及效益的巨大和失事后造成灾难的严重性;2.结构、边界条件及运行环境的复杂性;3.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的经验性、不确定性和涉及内容的广泛性。
以上特殊性说明了要准确了解大坝工作性态,只能通过大坝安全监测来实现,同时也说明了大坝安全监测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及人们观念的转变,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也进一步加深。大坝安全监测重在评价大坝安全,还有校核设计、改进施工和评价大坝安全状况作用。大坝安全监测的浅层意义是为了人们准确掌握大坝性态;深层意义则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节约工程投资。大坝安全监测不仅为了被监测坝的安全评估,还有利于为今后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提供原型观测资料。
一、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技术方法
1.1传统的测量技术方法
在大坝坝体变形监测传统的测量技术方法中,先是在坝体的主轴线周围选择基准点和变形点,共同构成监测点,然后将监测点布设成边角网,借助全站仪周期性观测边角网中的角度和距离,推算变形点的平面坐标,分析出变形点位的水平位移量数值;通过精密水准测量的手段周期性观测大坝变形点,计算出变形点位的垂直位移量数值。根据水平位移量和垂直位移量的大小,最后判断大坝坝体的变形情况。
如图1所示的大坝坝体变形监测边角网,其中K01、K02、K03、K04、K05为基准点,B01、B02、B03为变形点,通过传统的测量技术方法,可以完成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任务。但是,变形监测传统的测量技术方法,外业观测的工作量大、效率低和成本高,内业数据计算麻烦、处理过程复杂,因此,逐渐被其他的变形监测方法所替代。
图2大坝变形监测GNSS控制网
1.2GNSS测量技术方法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成熟,GNSS测量技术方法在大坝坝体变形监测中,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具有快速、经济和自动化的特点。在基准站和变形点上,按照GNSS的网形设计,分别安置GNSS接收机,自动连续的进行观测,同时登陆3G网络系统,将观测的数据实时地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为大坝管理者提供参照。如图2所示的大坝坝体变形监测GNSS控制网,由5个基准点(K01~K02)和3个变形点(B01~B03)构成,用4台GNSS接收机分3个时段连续观测,静态控制网外业观测计划如表1所示。将所观测的结果,输入到GNSS数据处理的软件中,实时的计算出变形点的三维坐标[6],通过分析得出大坝坝体的变形量。
表1GNSS控制网外业观测计划
二、大坝坝体变形监测方法的应用
2.1大坝坝体工程概况
公明供水调蓄工程位于茅洲河上游的公明、光明办事处和石岩街道辖区,由原横江水库扩建工程(公明水库)、鹅颈水库至公明水库联通隧洞、公明水库至石岩水库供水隧洞三部分组成。其中,公明水库是在原横江水库、石头湖水库和迳口水库的基础上扩建而成,扩建后正常蓄水位为59.7m,正常库容1.42亿m3,总库容1.48亿m3;连通隧洞长4.66km,输水规模136.5万m3/d;供水工程长6.067km,输水规模88.5万m3/d。工程总投资10.28亿,于2007年10月开始动工建设。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及《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之规定,本项目工程等别为Ⅱ等,属大(2)型水库,其主要建筑物包括大坝、溢洪道及放水隧洞和输水隧洞等,级别为2级,其它次要建筑物为3级,临时建筑物为4级。
公明供水调蓄工程是深圳市重大建设项目,是深圳市战略性储备水库,担负着深圳西部宝安区、光明新区各水厂及供水调蓄任务。工程建成后,可以提高深圳市原水储备量、供水调蓄能力以及对枯水年的抗旱灾能力,显著提高全市供水安全保证率,对我市特别是宝安区、光明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库特征基本情况:
2.2.GNSS测量技术的应用
监测点的布设某水库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点布置略图见图4所示,其中K01~K04为远离大坝体200m以上的稳定基准点,J01~J07为在大坝体上埋设的变形点。借助GNSS测量技术手段,以半年为周期,对大坝体变形点进行观测与计算,得到变形点的三维坐标并且进行了数据分析,完成了2014~2018年共4年期间大坝坝体变形监测的工作任务。
图4某水库大坝变形监测点布置略图 2.3大坝垂直位移监测网测量
2.3.1 位移监测网等级选择
公明水库主坝属于中型土石坝,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表面位移监测的等级选择为二等,其精度要求如表 l 所示。
公明水库大坝变形监测精度要求
从工作基点的布置来看,GM6是原山体上新建基准点,稳定性较好,做为本次的起算点。其它工作基点,分别分布在大坝的两端稳定土体中,工作基点稳定性有待进一步观测,有必要在每次观测时,进行工作基点的联测,以确保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在以后的测量工作中,注意加强对工作基点的校测工作。
2.4大坝坝体监测点垂直位移测量成果及计划
按《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规定的表面变形监测,大坝表面上的监测点垂直位移采用水准测量法观测,按国家三等水准测量方法施测。以复测后的工作基点或基准点为起算点,按附合路线或闭合线路进行观测。三等水准测量选定监测点两端稳定的工作基点,作为监测线路的起闭点,线路起闭点间成偶数站。每站仪器位、立尺点量好距离后做出标记,使前后视距相等。每站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观测仪器自动记录和检验测站限差,用计算机进行线路检核计算。
大坝坝体水平位移外业观测使用的仪器是中海达V30型号的GNSS接收机共4台,考虑到误差累积的影响,对7个变形点每个周期制定了如表2所示的静态外业观测计划。这样的设计可以消除变形点之间误差影响,提高解算数据的质量。每期外业观测结束后,每个时段的数据只包含1个变形点,因此单独解算每个时段的数据,可以根据3个基准点解算出1个变形点的三维坐标。
某水库大坝变形监测GNSS控制网外业观测计划
2.5大坝坝体监测数据分析
将每个时段的数据下载整理后,分别输入到HDS2003全球版GNSS数据处理软件包中,可以自动解算出2014~2018年期间共8次变形观测得到变形点的三维坐标数据。其中2018年上半年解算的结果见表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