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_三年级工作总结

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_三年级工作总结

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_三年级工作总结
我是一名三年级科学老师,每一次的考试都是我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和总结。


篇文章是对本次三年级科学试卷的分析与总结。

一、试卷出题思路
本次试卷主要考察了学生对于物质变化的理解、天气变化的认知、生物生长发育的了
解以及电路的基本知识等方面。

而题目形式则包括判断、选择、填空、简答等多种形式,
考察了学生的知识灵活运用能力。

二、试卷难度
总体来看,本次试卷难度较适中,大多数题目不需要过于深入的理解和记忆,更多考
察学生的想象和归纳能力。

但是,也有一些题目相对难度较大,例如二十一题,考察了学
生对于电路的连线和工作原理的理解,需要较为细致的思考和分析。

三、学生答卷情况
对于本次试卷,学生整体完成情况较为良好,大部分学生做到了认真细致地思考和答题。

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在多选题、填空题等考察灵活性较强的题目上,因为缺乏扎实的知
识基础或者思考能力不够,导致答错率较高。

四、试卷总结
通过这次试卷的分析,我了解到学生对于物质变化、天气变化、生物生长发育和电路
的基本知识都有初步了解和掌握,但也有一些死记硬背和不够明确的地方。

对于这些问题,我会在日后的教学中注重开展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科学
知识,鼓励他们多思考、勇于质疑,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这次试卷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具有深远的推动作用,也帮助我了解到
自己的教学缺点和不足之处,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
教育。

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针对试卷及成绩作出如下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符合课标要求,知识点考查全面,重点突出。

1、试题分析指标:
(1)题型比例分析:
本套试题包题型全面,题目设计灵活性强、记忆性知识占35%,理解性知识占40%,实践性知识占25%.题目设计基本符合自己的教学。

(2)试题难度分析:
本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线,包括一些学生易于理解,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常识,难易适中。

出题者教材把握较好。

符合课标要求。

2、试题质量评价:
本试题符合课标要求,重点突出,知识点考查全面,质量较高。

3、对命题的建议:
由于学生课业负担较重,而在校时间短,科学应尽量考查学生易于理解记忆的知识,题量也尽量少一些。

二、试卷分析:
1、答卷中反映出的问题归类
(1)教师平时教学拓展不够。

(2)少数学生理解能力差,分析能力差。

(3)个别学生书写不认真,卷面不整洁。

三、教学建议:
1、今后的教学中要善于拓展学生的知识。

2、教师要多收集资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演示实验、分组实验都要按时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

2022年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质量分析卷及答案

2022年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质量分析卷及答案

2022年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质量分析卷及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20分)1、母鸡将鸡蛋放在身体下面孵卵,__________天左右小鸡破壳而出。

2、大团、堆积的云告诉我们,今天可能会________。

3、“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歌词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是运动的。

4、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________。

它没有固定的________,但有一定的________。

5、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_________的大小。

6、生活中,手影游戏主要是改变影子的__________特点。

7、因为食盐溶于水,沙不溶于水,所以可用________分离食盐和沙。

8、能把气球吹很大,是因为我们把________吹进了气球。

9、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________或__________的物体。

10、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种情况白糖溶解的最快()。

A.加热B.搅拌C.边加热边搅拌2、使用温度计时,正确的方法是()。

A.B.3、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压活塞,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这说明了空气()。

A.可以被压缩B.不可以被压缩C.有重量4、下列不是空气和石头的共同点的是()。

A.会流动B.占据空间C.有质量5、声音在下面哪种环境中无法传播()。

A.月球上B.海洋里C.珠穆拉玛峰上6、成群的大马哈鱼逆流而上是为了()。

A.进入河流寻找合适的场所产卵 B.进入海洋生活 C.进入海洋产卵7、零下五摄氏度,写作()。

A.-5℃B.5℃C.5-℃8、判断水的冷热程度,以下方法更为准确的是()。

A.用手触摸水杯外壁 B.看杯口“白气”的多少 C.用温度计测量9、某种矿物能用小刀刻出痕迹,它的硬度()。

A.软B.较软C.很硬10、做“热气球”,一般要选择()的塑料袋,实验效果会更好。

【精选】2019-2020三年科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表

【精选】2019-2020三年科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表
【精选】2019-2020三年科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表
年级
三年2
科目
科学
考试日期
6月9日
任课教师
总员
122
参考人数
122
缺考人数

缺考原因
考 试范围
要 求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本次科学期末试卷基础知识题量适中,既重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重视考查学生的积累能力,促进了学生科学知识的不断完善。只要学生做题时认真分析都能做对。
成绩
统计











次数分布

100
85-99
70-84
60-69
60以下
6665
56.9
95.44%
82%
41
88
11
3
3
58
29
错题情况统计
判断题第一小题的错误比较多,选择题第二小题是课外的因此出现的错误也很多。个别同学填空题和简答题没有认真背,所以出现了错误情况。
归因分析
1.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所以个别判断题和选择题出现了错误。
2. 学生不会读题和分析题,。
改进措施
下学期对学生重点进行读题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理解题的意思,并学会正确分析。加强基础知识训练,重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指导。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科学试卷分析从成绩看,大部分学生考出真实水平,比预测中的成绩好。

为了今后的更大进步,现就本次考试情况分析如下:由学生答卷反映出的问题,对学生的动手、实践性方面进行了训练,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当然知识面的拓展上都是今后注意的问题,除了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同时要结合课外的内容进行知识的延伸和巩固。

试题分析:三年级科学试题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诊断功能,试题紧密结合教材,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入选试题,函盖较广,难易有度,既能考查学生对已学科学知识的考查,又能给学生的展示留有一定的空间,试题份量适中可行,贴近生活,让科学走近生活,给三年级科学教学指出了一条清楚的路子。

一题型比例分析:本次试题共包括五个类型:一、判断题,二、选择题,三、回想活动过程,完成下面各题,四、按要求作答题。

各题型内容,入选合理,比例恰当,第一题判断题共10个小题,能考查学生在本册中学到的初步科学知识,使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正确的运用。

其中2,4,7题学生错误较多。

二、选择题,95%的学生做对,其中3,4,6题学生错误较多,能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回想活动过程,试题入选紧密结合教材恰当合理,考查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科学知识正确运用,注重基础。

1题的实验名称学生回答不准确。

第二题是填表格,学生完成较差。

3题的土壤中有哪些成分,学生回答不完整。

四、按要求作答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际运用,既考查了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相比难度较小。

部分学生对1题理解错误,画出天气符号做错。

2题学生对黄豆,胡萝卜,马铃薯,食用哪部分不清楚。

3题完成较好。

二、试题的难易度:试题紧密结合教材,入选有易有难、难易结合,大部分学生感觉较好,将学到的一些科学知识在答卷上充分展示,难易度把握较好,知识点有深度,有广度,学生答卷感到顺其自然。

三、试题入选与新课程标准及教材紧密结合,相互照应,思路清晰,给新教材的教学明确的指出了一条路子,试题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而设计。

2021年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质量分析卷及答案

2021年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质量分析卷及答案

2021年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质量分析卷及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帆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_____,最后才看不见______。

2、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做圆周运动叫__________,也叫__________。

3、在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时,三次测量的数据都不一样,我们应该________。

4、测量物体时,直尺必须紧靠________的物体。

5、在实验中为了使数据更精确,实验时至少测量______________次。

6、要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要注意选择明显、熟悉的_______________,标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7、如果加热袋子中的空气到一定程度,那么袋子就会________。

当温度________后,袋子就会掉下来。

8、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我们无法直接看到它的全貌,为了便于观察,人们制造了地球的模型,就是______。

9、我们生活在_______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_______,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_______。

10、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________或__________的物体。

二、选择题。

(共20分)1、我们通常食用的藕,其实它是植物的_________部分。

A.根B.茎C.叶2、下列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是()。

A.纸被撕成纸屑B.水结成冰C.蜡烛燃烧3、下列不属于发酵食品的是()。

A.豆腐乳B.食用醋C.牛奶4、下列食用的部分不属于根的是()。

A.萝卜B.红薯C.莲藕5、皮球鼓鼓的,拍一下还可以弹起来,说明里面有()。

A.空气B.石头C.水6、下列不是利用水的浮力的事件的是()。

A.曹冲称象B.捞铁牛C.气球飘在半空中7、蜻蜓一般把卵产在()地方。

A.水面上B.泥土里C.草地里8、表层土受雨水冲刷流失,会造成()。

A.土层更干净,更肥沃 B.水土流失 C.没有变化9、仙人球耐高温、干旱、贫瘠,不喜潮湿,适合生长在()中。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质量分析卷及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质量分析卷及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质量分析卷及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常温下,水是一种__________,没有固定的__________,但有一定的__________。

2、小明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里,相对于车厢里的座椅来说,他是__________的;相对于马路一侧的树木来说,他是__________的。

3、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________。

4、生活中大部分物体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

5、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______________牙,一副______________牙。

6、给冰加热,冰会变成水,这一过程叫_________,是水由_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_态的过程。

7、“过山车”轨道的总长应在__________米以上。

轨道的长度可以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测量。

8、由于__________存在着严重的火灾隐患,所以尽量不要燃放。

9、生活中的感冒冲剂、食盐制成细小的颗粒状,是为了__________。

10、在围绕中心转动的同时,物体的整体移动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鳄鱼不是鱼类,而是爬行动物类。

鳄鱼身体表面()A.长满毛B.有鳞片覆盖C.皮肤裸露2、我们吃的盐大多是通过()海水得到的。

A.过滤B.蒸发C.溶解3、食物中的营养在人体的()中被大量消化吸收。

A.大肠B.小肠C.肝脏4、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A.弹力B.摩擦力C.浮力5、下列水域中,蓄水量最多的是()。

A.湖B.池塘C.小溪6、对一些材料的特点,说法真实的有()。

A.瓷、玻璃都不容易吸水B.砖、瓦、陶不容易吸水C.陶瓷、橡胶容易回收利用7、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

A.用嘴吹灭B.用灯帽盖灭C.用扇子扇灭8、常温下,水是一种()。

A.固体B.液体C.气体9、在相同条件下,冰和冰激凌哪一个融化得更快一些?()A.冰B.冰激凌C.一样快10、制作水火箭时,用()做模拟实验来研究水火箭的动力问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试题及试卷分析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试题及试卷分析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试题及试卷分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第二单元内容不多,所以两个单元的试题合并成了一张,这一周让学生做了一下第一二单元的测试题。

通过测试,我发现了许多问题:三年级学生刚刚开设科学课,没有进行过相应的练习,所以学生对于试题类型不熟悉,甚至出现了大多数同学不能理解题意的情况,还有就是平时上课没有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导致学生连简单的知识点都记不住,第三则是学生年龄小,科学素养几乎为零,无法提出值得探究的科学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着重解决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

试卷分析如下:第一大题:本题为选词填空,但大多数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题目要求,误以为是普通填空题,结果填的答案五花八门。

两个班能够正确理解题意的学生都只有20人,占总人数的40%左右。

另外,第2小题和第4小题、第5小题和第9小题容易产生混淆,它们的关键词意思相近,稍不注意就会出错。

要提醒学生做完题之后读一下,看看是否通顺。

第二大题:科学探究的过程有四个步骤,但这里出现了5个空,学生觉得跟自己所学知识无法对应,这个原因导致一部分学生出错。

另一个学生常出的错误是四个步骤的顺序混乱,填空时应该严格遵循提出问题、做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顺序。

第三大题:学生出的错误多为常识性错误,出错原因为平时所学不扎实或非课本知识太过欠缺。

第四大题:第1题,大多数学生使用钢笔、中性笔画图,一旦出错就无法修改,强行修改只会越画越糟。

在讲评时要告诉学生以后画图时使用铅笔。

另外,个别学生蚂蚁和蜗牛不分,乱连一气。

第2题,这个题目出错相当多。

第一幅图课堂上已经讲过,学生出错的原因应该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第二幅图需要学生将各种车的关系填入圆圈中,但是由于学生生活经验不足,不知道拖拉机是不是汽车,更不知吉普车为何物,结果一班只有7人做对,二班考试时我提示学生“吉普车是汽车的一种”,结果有19人做对。

可见这道题超出了学生的正常认知范围,至少超出了我正在教的这群孩子的正常认知范围。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卷面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卷面分析

小学科学三年级期末考试卷面分析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一、试卷整体分析:本次试题灵活,绝大部分题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新课标提出的“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理念,同时为师生应对测试指明了方向,科学知识的理解不能靠机械的记忆,而应该在探究中自主获取,在体验中逐渐内化,而应该尽可能的创设探究的氛围,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

本套试题,出题非常巧妙,既贴近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凸显教师的教与学的情况。

有填空、判断、连线题、简答的形式,进行重点考查。

二、试卷答题情况分析:1、贴近生活。

如我会填中的1、4和7,这些既考察了学生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把所学的知识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考察了学生观察能力。

2、重视了知识的体验过程的考察。

第二题是我会判断,运用不同的单元知识来解决问题,都是基础性的问题,来判断对错。

3、第三题我会选也是考查生活中的知识,学生做的比较好。

4、第四题我会连主要掌握果实和种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学会使用生活中的测量工具的使用。

5、第五题是天气生活谚语的题,能够写出2条谚语,学会看云识天气。

3、命题各部分的知识点分布比例合理,体现了课标的要求。

整份试题中各单元知识点都有,科学知识相对而言比较抽象,而学生还比较小,生活经验比较匮乏,理解应用知识的能力很差,自己又不会总结和灵活运用。

其次,部分知识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过浅。

许多知识是老师概括出的结论,而不是学生通过观察和发现得到的结果,所以当问题有所改变的时候,很多的学生便出现了答非所问,准确把握知识的力度不够,作为老师概念方面的知识强调不够过细,所以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

二、反思:三年级学生的学习严重缺乏生活经验。

在课堂学习中,他们只注重知识的获取,而忽视了知识的生活来源,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没有去关注身边的一些事情和现象。

学生的学习应该以生活为基础,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和基石,但是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太少。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他们的生活环境是那样的单调,没有时间、机会和条件去接触新鲜的事物,只能局限在学校、家里。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科学试卷分析从成绩看;大部分学生考出真实水平;比预测中的成绩好.为了今后的更大进步;现就本次考试情况分析如下:由学生答卷反映出的问题;对学生的动手、实践性方面进行了训练;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当然知识面的拓展上都是今后注意的问题;除了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同时要结合课外的内容进行知识的延伸和巩固.试题分析:三年级科学试题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诊断功能;试题紧密结合教材;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入选试题;函盖较广;难易有度;既能考查学生对已学科学知识的考查;又能给学生的展示留有一定的空间;试题份量适中可行;贴近生活;让科学走近生活;给三年级科学教学指出了一条清楚的路子.一题型比例分析:本次试题共包括五个类型:一、判断题;二、选择题;三、回想活动过程;完成下面各题;四、按要求作答题.各题型内容;入选合理;比例恰当;第一题判断题共10个小题;能考查学生在本册中学到的初步科学知识;使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正确的运用.其中2,4,7题学生错误较多.二、选择题;95%的学生做对;其中3,4,6题学生错误较多;能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三、回想活动过程;试题入选紧密结合教材恰当合理;考查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科学知识正确运用;注重基础.1题的实验名称学生回答不准确.第二题是填表格;学生完成较差.3题的土壤中有哪些成分;学生回答不完整.四、按要求作答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际运用;既考查了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相比难度较小.部分学生对1题理解错误;画出天气符号做错.2题学生对黄豆;胡萝卜;马铃薯;食用哪部分不清楚.3题完成较好.二、试题的难易度:试题紧密结合教材;入选有易有难、难易结合;大部分学生感觉较好;将学到的一些科学知识在答卷上充分展示;难易度把握较好;知识点有深度;有广度;学生答卷感到顺其自然.三、试题入选与新课程标准及教材紧密结合;相互照应;思路清晰;给新教材的教学明确的指出了一条路子;试题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而设计.。

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2023-2024学年度

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2023-2024学年度

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2023—2024年度)
xxxx小学 xxxx
一、总体评价
本次小学科学试卷,从总体上看,覆盖面广,难度适中,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加强了对实验操作能力的考察,体现了科学学科的特点。

二、单项选择题分析
单项选择题部分,主要考察了学生对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题目难度适中,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这部分题目。

然而,在部分题目上,学生答题的准确率不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对于概念性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某些知识面拓展不够,导致选择错误。

2.对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有待加强。

3.对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的理解还不够透彻。

三、实验操作题分析
实验操作题部分是本次试卷的重点,也是学生答题的难点。

实验操作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从答题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实验操作步骤描述不清:部分学生在描述实验结果时过于简略,未能准确写实验结论或者结论不够严谨,无法清晰理解实验目标。

2.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较弱:对于需要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
的题目,学生处理方式单一,缺乏对数据的深入分析。

四、改进举措与反思
根据本次试卷分析,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成绩,教师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学:
1.强化基础知识教学:教师应加强对科学概念、原理等基础知识的讲解,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

2.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实验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报告

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报告

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报告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报告范本一、成绩分析:本次期末考试参加考试学生16人,成绩做的不是太理想。

二、试卷特点:本次试题侧重双基、结构合理、题型全面、题量适中,同时,本次试题覆盖面广、难易适度,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联系的新课标要求。

本套试题考试时共分为六大题。

第一题,填空题,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每空1分,共10分;第二题,判断题,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每题1分,共10分;第三题,选择题,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正确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做出自己的选择,每题1分,共5分;第四题,连线题,要求学生区分标志符号正确连接,分值为8分;第二小题连接简单的电路。

第五题,实验题,水的表面张力的性质,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值为13分。

第六题,简要回答问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书本上所涉及的知识加以正确的理解,重点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语言表述能力,,共10分;。

三、典型错例分析第一题,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本题学生答题情况良好,失分率不高,出现问题较多的是第3小题。

两个概念混淆了,因而没能得分。

第二题,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本题学生答题情况也比较不错,大多数同学在9分以上。

出现失误最多的是第3小题,学生不能认清磁铁截成断磁铁也有两极。

第三题,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本题学生答题情况较好,得分一般在4分。

出现失误较多的是第1小题,大多数学生认知有误,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四题,连线题,分值为10分。

本题难度应该不大,,学生得全分的较多。

说明学生掌握的标志知识较好。

第五题,实验题,13分,有些学生对水的表面张力现象不明因而造成失分。

第六题,简要回答问题, 12分。

第3小题,考察的重点是节约用电、用电安全,有少数同学只答出了第一个要点,而忽视了更重要的第二点,因而没能得全分。

四、主要存在问题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相关问题似是而非、张冠李戴。

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监测质量分析

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监测质量分析

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监测质量分析一、分数段人数统计二、试卷分析及错题列举(一)试卷分析本次期末考试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考核对象是三年级全年级学生,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采用统一笔试形式,我所任教三(1)班共60名学生参加,本次作业知识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题量适中,题型非常的新颖。

(二)错题分析1、选择题第2题:下面哪项不是利用压缩空气有弹性的原理?A.充气城堡B.让纸蛇转动C.给轮胎充气错误原因:没有认真思考,失分较多。

第4题: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是因为?A.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B.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重C.同体积的热空气和冷空气质量相等错误原因:因为孩子实际生活经验缺乏。

第5题:把暖气片安装在房间低处的主要原因是?A.美观B.安全C.有利于房间变暖错误原因:因为孩子实际生活经验缺乏。

第6题:沙土、黏士、壤土是按土壤的什么性质分类?A.颗粒颜色的不同B.颗粒含量的不同C.颗粒形状的不同错误原因:没有认真思考,失分较多。

第17题:常温下100毫升水,能溶解糖的质量和盐的质量?A.一样多B.糖比盐多C.盐比糖多错误原因:因为孩子实际生活经验缺乏。

第21题:下列不属于河流和湖泊生物的是?A.鲨鱼B.寄鱼C.鲤鱼错误原因:因为孩子实际生活经验缺乏。

第25题:下列都属于呼吸器官的是?A.口腔、鼻腔B.胃、肺C.气管、支气管错题分析:没有认真思考,混淆了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

2、科学探究第31题:下表是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实验数据,请根据实验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错误原因:因为孩子没有认真读题,不思考直接填答案。

3、技术与环境第33题:阅读材料题。

错题分析:学生不愿意认真读题目,实际生活经验缺乏。

三、本次监测存在的问题1.不良习惯造成错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认为试题简单,而产生麻痹思想,结果造成错误。

2.审题不认真造成错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审题存在较大的问题,有的题目需要学生在审题时必须注意力集中才能找出问题,但学生经常大意。

全新小学三年级科学期中试卷分析.优选

全新小学三年级科学期中试卷分析.优选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期中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本次半期测试三(1),三(2)班共有144人参考,其中最高98分,最低25分,人均71.24分。

二、试题情况本次试题共有六种题型,内容覆盖了近半学期所学的知识,难易适中,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

三、学生失分情况分析第一题填空(50分),相对于其它的题来说,分值较重,难度较大,失分较多。

学生出的出错原因为平时所学不扎实,读题不仔细或非课本知识太过欠缺。

如第1小题,47%的学生把“我知道的科学家有”误填成“科学家探究的步骤是”;第3小题“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是”,有20%的学生不能正确作答;第4小题,有85%的学生不能正确区分落叶植物和不落叶植物;第7小题,有近90%的学生不能正确书写或拼写“鳞”“腮”这俩个字。

第二题判断(10分),失分极少,只有个别同学在做第9小题时出现错误,原因是没有认真审题,马虎造成的。

第三题选择(5分),有答案可选,降低了难度,使学生能够权衡做答,失分较少。

出错均在第1小题,原因是学生缺乏分析能力第四题分类(10分),由于学生对动物的生活习性了解较少,15%的学生把“螳螂”分类到“天上飞的”类别;第五题连线(12分),丢分较多的是第二小题,75%的学生不能正确区分蚂蚁和蜗牛的生活环境第六题填图,失分率30%左右。

该题在课堂上讲过,卷子上做过,但仍有这么多的学生出错,说明听课不认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四、反思与措施仔细分析考试试卷,我觉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普遍存在审题不仔细,没有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缺乏正确分析题目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重视学习习惯培养,尤其是学科学、用科学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学生不擅长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灵活应变的能力较差。

这提醒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要把知识讲得太死,要多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样考试时学生才会游刃有余。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质量分析卷及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质量分析卷及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质量分析卷及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它的______________位置发生了变化。

2、空气越干燥,水蒸发得越__________。

3、蚕吐丝了,蚕房中的许多蚕宝宝都被_______包裹了起来,形成了__________。

4、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__________热量,__________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5、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_______。

6、雨过天晴,地面上的积水会慢慢变干,这是________现象。

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小水珠,这种现象叫________。

7、在水温和食盐颗粒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8、我们生活在_______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_______,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_______。

9、一个物体沿直线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

10、植物种子发芽时,最先长出的是________,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是________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是空气和水的共同点的是()。

A.有质量B.很重C.很轻2、下列活动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往河里倒垃圾B.往河里排泄废水C.节约用水、整治污水3、学校、医院、住宅区附近禁止汽车鸣笛属于()。

A.在人耳处阻断噪音B.在声源处控制噪音C.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4、将揉好的面团放在()的环境里,这样有利于面团胀大。

A.温暖B.寒冷C.凉爽5、下列几组液体中,都能溶解于水的是()A.洗发水、食用油B.酒精、花生油C.白醋、酒精6、猫的爪子上长着厚厚的肉垫,主要作用是()。

A.捕食B.搏斗C.消音7、下面不是观察土壤方法的是()。

A.用嘴尝B.用放大镜看C.用手捻8、水结冰过程中,会()。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质量分析卷及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质量分析卷及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质量分析卷及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越少,运动得越__________;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越短,运动得越__________。

2、常见的物体运动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4、一个物体围绕着一个中心圆形轨迹转,就叫做______________。

5、常温下,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是__________;冰开始融化时的温度也是__________。

6、测量物体时,直尺必须紧靠________的物体。

7、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在_______上看到的月球被_______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的亮面大小、方向也不同。

8、我知道的固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9、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________,那么水就会结冰。

10、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________。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位置的方向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气体都有固定的形状 B.固体能流动 C.固体、液体都有固定的体积2、蜻蜓一般把卵产在()地方。

A.水面上B.泥土里C.草地里3、使用温度计时,正确的方法是()。

A.B.4、下列材料属于绝缘体的是()。

A.干木头B.铁棒C.铜片5、食物中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叫()。

A.糖类B.维生素C.营养素D.无机盐6、我们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A.32.5℃B.36.5℃C.37.5℃7、下列做法会破坏土壤的是()。

A.植树造林B.轮作或休耕C.开窑烧砖8、塑料是一种从()中经过化学加工提炼出来的材料。

A.棉花B.石油C.木头9、通过食盐能在水中溶解,我们不能知道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鹤山乡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经过繁忙的考试与阅卷,科学成绩已批改出来,从成绩看,并不十分理想,当然成绩只代表过去,为了今后的更大进步,现就本次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试卷分析:
一整体成绩统计与分析
总的来说,成绩不十分理想,部分学生没能考出真实水平,比预测中的成绩差距较大,有点出乎预料。

二、教学班成绩统计与分析
中心小学共93人参加考试,平均66.4,优秀人数17人,优秀率19.4%,及格人数67人,及格率72%。

由成绩看,优生太少,比预料中的少的多。

有的题目得分率很高,如选择、判断、问答、实验等。

学生都能按要求回答,没有很大的失误。

这说明学生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做答,并且灵活性也很强。

三、学生答卷反映出问题的归类总结。

由学生答卷反映出的问题,不足之处大于成功之处。

所谓成功之处,就是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对学生的动手、实践性方面进行了训练,不再和以前靠记忆背诵为主了,而是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当然知识面的拓展上是今后注意的问题,除了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同时要结合课外的内容进行知识的延伸和巩固。

试题分析:
三年级科学试题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诊
断功能,试题紧密结合教材,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入选试题,函盖较广,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考查较为全面,难易有度,既能考查学生对已学科学知识的考查,又能给学生的展示留有一定的空间,试题份量适中可行,贴近生活,让科学走近生活,给三年级科学教学指出了一条清楚的路子。

一题型比例分析:
本次试题共包括五个类型:一、选择题,二、判断题,三、填空题,四、列举题,五、问答题,六、实验题。

各题型内容,入选合理,比例恰当,第一题选择题共五个小题,能考查学生在本册中学到的初步科学知识,使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正确的运用。

二、判断题,结合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入选试题,重点突出,知识面较广,能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填空题共6个小题,试题入选紧密结合教材恰当合理,考查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科学知识正确填空,本题入选较好,试题与教材联系密切,注重基础。

第四题是列举题,试题入选恰当,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际运用,既考查了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但稍有难度。

第五题,实验,入选较有代表性,让学生根据所学本册重点内容写出两个实验方法,虽看似简单,但学生写的过简,不十分全面,相比有一定难度。

二、试题的难易度:试题紧密结合教材,入选有易有难、难易结合,大部分学生感觉较好,将学到的一些科学知识在答卷上充分展示,难易度把握较好,知识点有深度,有广度,学生答卷感到顺其自然。

三、试题入选与新课程标准及教材紧密结合,相互照应,思路清
晰,给新教材的教学明确的指出了一条路子,试题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而设计。

建议:根据本册内容和试题的入选,本试题问答题较少,应适当增加问答题的比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