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地理教学论期末考试通过必备真题库及答案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一答案
一、简答题
1. 简述“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的价值追求。
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地理学科在解释周围环境、不同尺度区域等各种自然特征与人文现象的独特作用;初步学会选择与评价空间位置,能够理解现代社会中各种生活现象的地理原因,理解不同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形成对自然的人文关怀;初步理解地理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形成学习地理的兴趣。
2. 地名教学的基本步骤。
教师指图提出地名;教师指导学生查找地名;教师正确书写地名;教师领读地名;教师指出地名的含义或有关特征;学生在地图册上填出地名。
3. 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培养应达到的基本目标。
①熟悉不同地理位置类型的观察与描述方法。
②能运用地图来反映地表事物与其外在的具有经济意义的物质要素和环境(如铁路、港口、交通枢纽、城市、自然资源产地等)的空间关系。
③能借助地图并用语言或略图表达地理事物的位置关系。
④能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位置的影响,并能结合区域位置推断出该区域自然要素、现象、原因。
⑤能简要分析评价地理位置的优劣。
4. 简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的要点。
对地理学科的认识: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地理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等;科学精神与态度:评价学生在观察、调查、实验和报告撰写中是否精确、严谨,是否具有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对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的态度和责任感:评价学生是否初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否初步形成了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等。
5.等温线判读的基本方法。
①按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明一地气温差异的趋势及影响因素;
②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分析同纬度两地气温的高低;
③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状况,分析一地气温垂直于等温线方向的变化程度;
④分析一地的等温线是否闭合,如果闭合可以由此判断一地是寒冷中心还是炎热中心;
⑤根据重要等温线通过的地区,分析一地气温状况,作冷热的性质判断。
⑥根据临线间温度间距的大小,可以判断等温线实际代表区域范围的大小及地势特征
6. 简述“学习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价值追求。
体现“学习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重要的是要以“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内容不仅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为切入点,选择相关的课程内容,以发展地理学科能力、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核心价值追求。
7. 采用例—规法学习地理规律的主要教学要领。
(1)例证的选择与呈现。例证的选择是“例—规法”成功运用的关键。例证的呈现方式是能否提供学生发现规律线索的重要条件。
(2)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学生对教师所呈现的例证的探究兴趣与动机,决定学生能否排除干扰,集中注意于教师所呈现的例证。
(3)教师对学生概括的指导,当学生在概括规律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提示。
8. 地理空间格局觉察能力培养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空间分布格局觉察能力培养应当把使学生能够较顺利地观察、想象、概括地理事物在地球表层的展开范围、空间排列状态作为基本要求。
9.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然的态度,有哪些基本内容?
能保持对地球上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好奇与关心。初步领略地理空间有序性、地理过程的节律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等地理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尊重人地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初步的因地制宜观点。
10. 简述地理课程内容的“基础性”的含义。
所谓基础性有三个方面的涵义:第一,地理课程内容的根本性或基本性,即反映地理学科基本结构的内容,包括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问题、基本原理等第二,发生性或起始性,即地理知识体系中那些迁移力最强、迁移程度高的内容,包括地理成因、地理事物和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等内容。第三,地理课程内容的普遍性或者共同性,即较长时期内已被广泛认可或使用的地理知识。
11. 地理素养及其构成要素。
地理素养就是一个人能够从地理的观点来观察事情且运用地理的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地理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科学方法、地理学科能力、地理观点、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12. 简要概括国际地理课程目标变革的主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