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地理教学论期末考试通过必备真题库及答案5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教学论》练习题答案5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教学论》练习题答案5](https://img.taocdn.com/s3/m/69797bc30b4e767f5bcfce0f.png)
《地理教学论》练习题一参考答案练习题第一套答案一、简答题1. 简述“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的价值追求。
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地理学科在解释周围环境、不同尺度区域等各种自然特征与人文现象的独特作用;初步学会选择与评价空间位置,能够理解现代社会中各种生活现象的地理原因,理解不同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形成对自然的人文关怀;初步理解地理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形成学习地理的兴趣。
2. 地名教学的基本步骤。
教师指图提出地名;教师指导学生查找地名;教师正确书写地名;教师领读地名;教师指出地名的含义或有关特征;学生在地图册上填出地名。
3. 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培养应达到的基本目标。
①熟悉不同地理位置类型的观察与描述方法。
②能运用地图来反映地表事物与其外在的具有经济意义的物质要素和环境(如铁路、港口、交通枢纽、城市、自然资源产地等)的空间关系。
③能借助地图并用语言或略图表达地理事物的位置关系。
④能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位置的影响,并能结合区域位置推断出该区域自然要素、现象、原因。
⑤能简要分析评价地理位置的优劣。
4. 简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的要点。
对地理学科的认识: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地理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等;科学精神与态度:评价学生在观察、调查、实验和报告撰写中是否精确、严谨,是否具有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对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的态度和责任感:评价学生是否初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否初步形成了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等。
5.等温线判读的基本方法。
①按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明一地气温差异的趋势及影响因素;②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分析同纬度两地气温的高低;③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状况,分析一地气温垂直于等温线方向的变化程度;④分析一地的等温线是否闭合,如果闭合可以由此判断一地是寒冷中心还是炎热中心;⑤根据重要等温线通过的地区,分析一地气温状况,作冷热的性质判断。
⑥根据临线间温度间距的大小,可以判断等温线实际代表区域范围的大小及地势特征二、论述题1.为什么地理学习有助于使学生形成对地球表层各种事物的空间关系、空间格局、地理过程的敏锐觉察力?试举例论述。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期末考核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期末考核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f40f2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7.png)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期末考核答案教育学一、判断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1、教育过程必须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
答:正确2、智育的目的就是传授知识。
答:错误因为教师的素质对于教育质量提高是根本与关键。
3、教育上培养人的个性必须以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和基础。
答:正确4、教学过程就是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
答:错误因为教师是受过专门培养的教育专职人员,他受社会的委托来培养人,懂得教育教学规律。
5、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是政治课教师与班主任的工作。
答:错误因为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对于人的培养是最根本的。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什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有什么特点?答: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义务教育具有平等性、免费性和强制性等特点。
2、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有哪些?相互关系如何?答: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各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互相促进,又不可替代。
德育是各育的方向、统帅和动力;智育是各育的知识和智力的基础;体育是各育的物质性前提条件;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也都是教育的重要构成要素,同其他三育共同促进人的发展、3、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什么?答:教育有三大基本职能:促进社会延续和发展的职能;加速个体身心社会化进程的职能;传递知识经验和创新知识的职能。
4、如何认识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答: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个别特点的发展。
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是人发展的内在根据之一,对遗传素质的作用不能否定。
但也不能因为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可能性,就因此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把人的发展完全归因于遗传因素。
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
三、论述(每题15分,共30分)1、试剖析当前教育实际中对教育方针的背离现象及其原因。
东北师范大学综合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综合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9f78f62f60ddccdb38a0a6.png)
42712--东北师范大学综合自然地理学期末备考题库42712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单选题:(1)下列关于综合自然地理野外描述纲要的专业内容主要记录表述错误的是()。
A.观察点的地理位置B.湿润条件,包括水分来源,天然排水强度,潜水埋藏深度,地表季节积水或常年积水等C.土壤,包括机械组成、各发生层的厚度、颜色、组成、结构、湿度、新生体等D.动物界,只记录大型哺乳动物的足迹、粪便,其余除外正确答案:D(2)划分自然地带的关键是()。
A.用平亢地上的大气候条件与地带内的隐域性的土壤进行相关分析B.用平亢地上的大气候条件与地带内的植被进行相关分析C.用平亢地上的大气候条件与平亢地上的植被及土壤进行相关分析D.用平亢地上的大气候条件与地带内的隐域性的土壤和平亢地上的植被进行相关分析正确答案:C(3)要解决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对立关系,促使二者统一,关键在于()A.提高人口质量B.保持环境C.克服人类发展需要的主观性D.人类发展需要的主观性正确答案:C(4)GIS的硬件系统主要有哪四部分组成()。
A.数据输入、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分析与处理、用户接口模块B.计算机主机、数据输入设备、数据存储设备和数据输出设备C.计算机制图、数据库管理、遥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D.计算机主机、数据输入设备、数据存储设备和数据分析与处理正确答案:B(5)人类活动加剧了地表固体物质的机械搬迁,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A.地表的水平衡被破坏B.改变了生物界的平衡C.使地表形态发生改变D.加速了化学元素的迁移正确答案:C(6)自然地理系统起连接作用的组成部分是()A.水分B.大气C.岩石地形复合体D.土壤正确答案:A(7)()是形成垂直带的直接原因。
A.山地气候条件B.纬度地带规律C.经度地带规律D.构造隆起和山地地势正确答案:D(8)核心种的消失和边缘种的增加属于干扰的()A.景观破碎化阶段B.功能衰退阶段C.平衡失控阶段D.难以恢复阶段正确答案:A(9)斑块的形状可以用()计算。
《地理教学论》习题库内容
![《地理教学论》习题库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cafa6d676a20029bd642d37.png)
10.基于不同的课程观,近现代学校常见的课程主要有哪四种。
11.请结合实际案例说出地理课程的功能。
五、论述题
12.请说出地理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区别。
【参考答案】
1.简单而言,地理课程就是指地理课业及其进程。
2.问题课程指具有跨学科的特点,以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为中心设计课程,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绘图题
3.绘图示意初中地理新课程的教材体系。
三、论述题
4.举例说明初中某一版本地理新课程教材的主要特点。
5.分析某一版本初中地理新课程教材的表述结构、内容结构或者重点难点。
【参考答案】
1.2001年
2.地理1、地理2、地理3
3.略
4.体系创新:“人教版”教材以先学习世界地理再学习中国地理的学习顺序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定为地理教材改革的突破口,建立新的教材结构。“湘教版”教材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打破传统的先自然地理后人文地理的编排结构,而是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交互编排,并适当增加人文地理比重;教材不拘泥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将地球的运动、地图知识等相对于初中学生学习较难的内容分散到有关章节中讲述,形成新的教材体系。中国地图出版社新世纪版初中地理教材以先学习中国地理再学习世界地理的为学习顺序。该套教材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编排课文内容系列的同时,设计编排了一个探究系列,形成双重系列的内容结构新体系。
5.略
第五章地理教材的分析与应用
一、名词解释
1.三维目标
二、填空题
2.教材不是教学的依据,更不是考试与评价的依据,而真正的依据是()。
3.对地理教材的整体分析主要包括地理教材的()分析和地理教材的()分析。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年高一地理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年高一地理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b05f6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1.png)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年高一地理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为了遵循您的题目要求和内容需求,我将按照考试试题的格式以及适当的排版方式,为您编写一个关于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年高一地理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的文章。
请注意,考试试题及答案是虚构的,仅为示范目的。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年高一地理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1. 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A. 中国B. 俄罗斯C. 美国D. 加拿大答案:B2. 面积较大、人口较少的国家属于下列哪个经济体系?A. 集约经济B. 市场经济C. 混合经济D. 计划经济答案:A3. 以下哪种自然灾害不属于地理风险因素?A. 地震B. 洪水C. 暴风雨D. 火山喷发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30分)1. 中国的首都是()。
答案:北京2.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
答案:尼罗河3. 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答案:中国三、解答题(共计30分)1. 简述气候演变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10分)答案:气候演变对农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气候类型适合不同农作物的种植,因此,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农作物的收成受到影响。
例如,干旱气候会造成干旱灾害,对庄稼的生长和农业产出造成破坏。
气候变暖还可能导致冰雪融化,影响高山地区的灌溉和水源供应。
2. 请解释“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并简要分析其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
(20分)答案: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同时生育率下降的现象。
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
首先,老年人口的增加将增加对养老保障等社会福利服务的需求,对社会负担带来挑战。
其次,劳动力供给可能会受到影响,造成人才短缺和劳动力不足。
第三,人口老龄化还会对国家的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因为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可能会降低消费需求,导致内需下降。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信息技术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信息技术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af0ec9a300a6c30d229f99.png)
36697--东北师范大学地理信息技术期末备考题库36697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单选题:(1)()是面辐射源在单位立体角、单位时间内,在某一垂直于辐射方向单位面积上辐射出的辐射能量A.辐照度B.辐射出射度C.辐射亮度正确答案:C(2)在开普勒轨道参数中,()和()决定了卫星轨道的形状A.轨道面倾角,偏心率B.近地点角距,偏心率C.半长轴,偏心率正确答案:C(3)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小于波长 1/10 或更小时发生的散射,称为瑞利散射,散射强度随着波长变()而迅速()A.短,增大B.长,增大C.短,减弱D.长,减弱正确答案:A(4)有关信息的论述错误的是()A.信息具有传输性B.信息具有共享性C.信息具有适用性D.信息具有主观性正确答案:D(5)红外遥感的探测波段一般为()A.0.05-0.38μmB.0.38-0.76μmC.0.76-1000μmD.1mm-1m正确答案:C(6)目前,我国采用的大地坐标系为1980年中国国家大地坐标系,该坐标系选用的椭求为()A.克拉索夫斯基椭球B.海幅特椭球C.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推荐的国际椭球D.克拉克椭球正确答案:C(7)把GIS分为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工具是按()A.数据容量B.用户类型C.内容D.用途正确答案:C(8)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是()A.美国地理信息系统B.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日本地理信息系统D.奥地利地理信息系统正确答案:C(9)()对某些物质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能直接透过植被、冰雪、土壤等表面覆盖物A.可见光B.紫外线C.红外线D.微波正确答案:D(10)下列那些是矢量数据的分析方法()A.坡向分析B.谷脊特征分析C.网络分析D.地形剖面分析正确答案:C(11)植物呈绿色是因为()的影响而在()附近形成反射率峰A.叶片色素、绿波段。
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二)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二)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ad383f81c758f5f71f6748.png)
36722--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二)期末备考题库36722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单选题:(1)鲸与藤壶之间的关系是()。
A.寄生B.偏利共生C.原始合作D.附生正确答案:D(2)光照强度减弱时植物光合作用下降,可依靠()浓度的增加得到补偿。
A.CO<span style="font-size: 13.3333px;"><sub>2</sub></span>B.O<sub>2</sub>C.N<sub>2</sub>D.CO正确答案:A(3)被土壤固体颗粒表面的分子引力所吸持的水分称为( )。
A.毛管水B.结晶水C.吸湿水D.重力水正确答案:C(4)海水的密度与温度、盐度的关系是()。
A.温度高则密度大B.温度低则密度小C.盐度高则密度大D.盐度低则密度大正确答案:C(5)以水分为主导,将陆生植物划分的生态类型是()。
A.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B.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C.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荫性植物D.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间性植物正确答案:B(6)沼泽土中分解有机质的微生物主要是( )。
A.好气细菌B.厌氧细菌C.放线菌D.藻类正确答案:B(7)海绵以软体动物为掩蔽所,二者的关系属于()。
A.寄生B.原始合作C.偏利共生D.互利共生正确答案:C(8)白蚁与鞭毛虫之间的关系是()。
A.原始合作B.偏利共生C.互利共生D.种间竞争正确答案:C(9)灰化土中分解有机质的微生物主要是( )。
A.细菌B.真菌C.放线菌D.藻类正确答案:B(10)由土壤颗粒表面能从溶液中吸附和保持分子子态物质的作用称为( )。
A.机械吸收作用B.物理吸收作用C.化学吸收作用D.物理化学吸收作用正确答案:B(11)毛管水属于地下水中的是()。
A.饱和带水。
师范地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师范地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4e334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f.png)
师范地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少小时?A. 24小时B. 12小时C. 48小时D. 36小时答案:A2.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欧洲?A. 法国B. 德国C. 意大利D. 澳大利亚答案:D3.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苏禄海沟C. 菲律宾海沟D. 爪哇海沟答案:A4. 以下哪个是亚洲最大的国家?A. 中国B. 印度C. 俄罗斯D. 日本答案:A5. 以下哪个是非洲最大的国家?A. 埃及B. 南非C. 尼日利亚D. 阿尔及利亚答案:D6. 以下哪个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A. 巴西B. 阿根廷C. 哥伦比亚D. 智利答案:A7. 以下哪个是北美洲最大的国家?A. 美国B. 加拿大C. 墨西哥D. 古巴答案:B8. 以下哪个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A. 澳大利亚B. 新西兰C. 巴布亚新几内亚D. 斐济答案:A9. 以下哪个是南极洲的代表动物?A. 企鹅B. 麋鹿C. 驯鹿D. 长颈鹿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A. 北极熊B. 南极企鹅C. 麋鹿D. 驯鹿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________公里。
答案:400752.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
答案:撒哈拉沙漠3.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________。
答案:珠穆朗玛峰4.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________。
答案:贝加尔湖5. 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是________。
答案:亚马逊河6.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________。
答案:五大湖7.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是________。
答案:大堡礁8.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________。
答案:巴西高原9.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
答案:刚果盆地10.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
答案:亚马逊平原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东北师范大学现代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现代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026a6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65.png)
东北师范大学现代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测试题(附答案)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测试题试卷一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平亢地2.水迁移元素3.自然区4.地球表层5.自然地理区划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自然地理系统的功能可分为如下四种:()、()、()和()。
2.地球表层的界限是上至(),下至()。
3.()圈是游离氧的主要“仓库”,而()是生产游离氧的主要“工厂”。
4.()反馈的作用是自我组织,()反馈的作用是自我调节。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是自然地理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A.大气B.岩石地形复合体C.水分D.有机界2.地球表层的能量基础是()A.太阳能B.生物能C.水能D.风能3.自然地理综合体的最小单位是()A.自然区B.限区C.相D.地方4.当一个系统对周围环境输出过多的能量和物质,从而使系统因满足不了最低需求而使系统受损,这种损伤功能类型称之为()A.进料过多B.泄漏C.进料不足D.阻塞5.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包括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下列那种不是对地带性单位的划分?()A.自然带B.自然亚地带C.自然地区D.自然地带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水在自然地理系统中有何作用?2.自然区的基本特征。
3.地球表层整体性的表现形式。
五、论述题(共30分)黑土退化原因分析试卷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平亢地:排水良好,既没有强烈的侵蚀,也没有明显的堆积,土壤颗粒粗细适中,地下水埋深较深,不影响土壤发育。
该地段的地方气候可代表当地的大气候;有良好的养分平衡量条件。
2.水迁移元素:以简单的或复杂的离子或分子状态,通过水圈进行迁移的元素1.自然地理系统的功能可分为如下四种:(供给功能)、(处置功能)、(抵制功能)和(保存功能)。
2.自然地理系统的界限是上至(对流层顶),下至(沉积岩石圈)。
3.(大气)圈是游离氧的主要“仓库”,而(绿色植物)是生产游离氧的主要“工厂”。
地理老师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地理老师期末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11d24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3.png)
地理老师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地理期末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多少?A. 40,000公里B. 20,000公里C. 30,000公里D. 10,000公里2.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金砖五国?A. 中国B. 巴西C. 俄罗斯D. 瑞士3.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特兰蒂斯海沟C. 太平洋海沟D. 印度洋海沟4. 哪个大洲的面积最大?A. 亚洲B. 非洲C. 南美洲D. 北美洲5. 以下哪个国家是内陆国?A. 澳大利亚B. 蒙古C. 冰岛D. 挪威6.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A. 珠穆朗玛峰B. 乞力马扎罗山C. 阿尔卑斯山D. 安第斯山脉7. 以下哪个国家拥有最长的海岸线?A. 加拿大B. 俄罗斯C. 中国D. 澳大利亚8.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戈壁沙漠C. 阿拉伯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9. 以下哪个城市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A. 伦敦B. 纽约C. 巴黎D. 日内瓦10.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哪个?A. 五大湖B. 维多利亚湖C. 贝加尔湖D. 里海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地球上的陆地被分为_______大洲,它们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_______。
12.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小时,公转周期是_______年。
13. 地球上的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_______的表面。
14. 地球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它位于北纬0度,而北极点位于北纬_______度。
15. 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是亚马逊河,它流经南美洲的_______国。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请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17. 请解释什么是温室效应,并简述其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19. 论述气候变化对全球农业的影响。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中中学净月校区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中中学净月校区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023fc70b4c2e3f5627630b.png)
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地理学科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一、单项选择题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的“左邻右舍"分别为()A.水星金星B.木星火星C.火星土星D.金星火星2.1月份,下列有关太阳直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D.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3.右图中,虚线表示物体初始运动方向,实线表示物体实际运动方向,箭头表示正确的是读“地球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代表黑夜,非阴影部分为白昼。
据此回答4~6题。
4.晨昏线是黑夜和白天的界线,图中的界线是( )A.晨线 B.昏线C.既有晨线,也有昏线D.不能判断5.这一天的日期和节气分别是( )A.6月22日夏至B.12月22日冬至C.3月21日春分D.9月23日秋分6.关于A、B、C、D四点地方时的计算结果,全部正确的是( ) A.16 14 20 22 B.14 19 20 15C.16 13 19 20 D.18 19 21 227。
读关于大气运动的简图,图中数码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A.①极地高气压带B.②副热带高气压带C.③东南信风带D.④副极地低气压带分析下表气候资料,回答8~12题。
(单位:气温°降水mm)地点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A气温24242628292827272727272526降水333330465617351267561031793B气温—13—13.44。
49。
313。
519.520。
116.49.4-1-114.2降水10.55224771811351691125724127398、表中A地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9、表中B地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10、表中C地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11、表中B地气候类型的成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C.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D.终年受西风带控制12、表中C地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A.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 B.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C.南北纬40°~60°的大陆东岸 D.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秘鲁是世界上比较干旱的国家之一,为了获得更多的水资源,该国利用多雾的自然特点致力于发展“雾中取水”的新技术.据此回答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13~14题。
地理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
![地理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a077b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5.png)
地理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地理教育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涉及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还包括地理信息技术、地理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内容。
以下是一份关于地理教育理论的试题及答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1. 地球的形状最接近于以下哪个选项?- A. 完美的球体- B. 扁球体- C. 椭球体- D. 不规则多面体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主要功能?- A. 数据采集- B. 数据分析- C. 数据可视化- D. 机械制造答案:D3. 以下哪个概念与人口密度无关?- A. 人口总数- B. 人口分布- C. 人口增长- D. 人口结构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4.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 A. 纬度- B. 海洋- C. 地形- D. 人类活动答案:A, B, C, D5. 地理信息技术在以下哪些领域有应用?- A. 城市规划- B. 环境监测- C. 交通管理- D. 农业生产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6. 简述地理空间数据的三种基本特征。
答案:地理空间数据的三种基本特征包括:- 位置特征:数据与地球表面某个具体位置的关联。
- 属性特征:数据所代表的地理实体的性质或特征。
- 时间特征:数据与时间的关系,即数据的时效性和变化。
7. 描述地理思维的三个主要方面。
答案:地理思维的三个主要方面包括:- 空间思维:理解和分析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和联系。
- 动态思维:认识地理现象随时间的变化和发展。
- 系统思维:将地理现象视为一个整体,分析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四、论述题8. 论述地理教育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作用。
答案:地理教育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首先,地理学提供了理解和分析环境问题的空间视角,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其次,地理教育强调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感。
地理教学论练习题库附答案
![地理教学论练习题库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bc41fcbcd126fff6050b14.png)
(1)关于实验方法的操作要点描述不正确的()A人为控制条件,“操纵”自变量,使其产生系统的改变B“控制”自变量以外的无关干扰因素,使其保持恒定C“观察”自变量是否随因变量的改变而改变D得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C(2)教师评价的核心内容()A教师师德素质的评价B地理教学水平的评价C身心素质的评价D知识素养的评价正确答案:B(3)描述地理景观、地理事物的显著征象和标志、地理现象变化过程——属于哪种地理科学的基本过程()A地理分类B地理交流C地理观察D地理推断正确答案:C(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析与综合法是把具体资料概括为理性认识,由事物到理性的思维形式B演绎是以个别理性认识为前提,推论出一般的共同理论认识,由个别到一般C地理调查法能够获取第一手的资料,为正确地解决地理问题提供可能D实验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研究对象的一种科学方法正确答案:B(5)下列方法中,哪个适合培养思维的灵活性()A恰当地运用地理变式B同一类问题变换角度设问C要求学生根据固定的条件做出解答的问题D急骤联想式的问题正确答案:B(6)全球意识属于地理课程目标的哪一成分()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思想与政治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答案:D(7)教师首先给出“温带和寒带的河流,在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河段,每当冬季河水开始封冻,春季河水开始解冻的时节,就会发生凌汛。
”这一规律,并对规律加以详尽的解释。
然后出示叶尼塞河、尼罗河、黄河等河流,让学生指出哪些河段能发生凌汛、哪些河流不发生凌汛。
这是何种教学方法()A探究法B例规法C规例法D比较法正确答案:C(8)从文化景观的形态特征推断它形成的地理环境——属于哪种地理科学的基本过程()A地理观察B地理交流C地理推断D地理预测正确答案:C(9)地理课程实施的关键性因素是()A地理教师B学生C课程专家D家长正确答案:A(10)上海位于长江和海岸线中部的交点上,这个点早已存在,鸦片战争以后,它潜伏的区位优势才得以显露出来,这表明要()A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进行地理位置教学B用发展的眼光、动态的视角来进行地理位置的教学C运用地图、略图说明地理分布的范围D注意阐明地理事物分布之间的相关性正确答案:B考前练兵-试题详解单选题(71)多选题(63)判断题(124)(11)以下语言中符合教师教学语言要求的是()。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考试重点(东北师范大学)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考试重点(东北师范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4c3c95c40912a21615792956.png)
一、地理教学论的科学基础1。
地理教学的确定必须依据地理学的基础理论.2。
选择地理教学内容,建立地理教材的逻辑体系,设置地理课程,都不能脱离地理科学.3.地理科学理论制约着地理教学过程展开的逻辑顺序和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4.地理科学理论制约地理能力培养的方法及其运用,一定程度上制约地理能力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5。
地理思想品德的培养内容也受地理科学理论的制约.二、地理教师的观察品质(活题)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观察;对于教学内容有关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察。
观察的主要标准:1。
能洞察学生的智力和个性发展状况。
2.有比较迅速的观察能力.3.观察要细致,善于发现最关键的问题。
4.观察要有目的性、计划性。
三、谈谈你对地理教师知识水平的理解1.渊博的地理专业知识2.精深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地理教学理论.3。
丰富的相关学科的知识4。
教育实践智慧四、地理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能力?1.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2。
理解教材、分析材料和组织教材的能力;要求:能够依据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分析地理教材的整体结构,编者意图,区分地理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智力价值与思想教育价值,把握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材内容特点,灵活的处理教材,弥合教学内容与认知水平的差距,对教材内容进行精选补充与作必要的修正。
3。
优选运用地理教学方法的能力;4.设计和调控地理教学过程的能力;5。
运用地图进行教学的能力;6.速绘设计和应用地理略图,板图和常见地理图表的能力;7。
选择、运用和制作地理教具的能力;8。
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9.组织地理活动的能力;10.进行地理科学研究的能力;11.地理信息加工能力。
五、地理教学语言的特点?1.带有书面语言色彩的口头语言;2. 带有会话语言色彩的独白语言;3。
带有态势语言色彩的有声语言;4。
带有感情色彩的庄重语言.六、新课程要求地理教师如何转变角色?(有何要求)(1)从教与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应由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东北师大学科地理真题(2010-2015)
![东北师大学科地理真题(2010-2015)](https://img.taocdn.com/s3/m/0113f2f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b.png)
东北师大学科地理真题(2010-2015)2010年一、简答题(每小10分,共60分)1、为什么说地理学是地理教学论的科学基础?2、列举地理概念教学的具体方法3、地理探究学习的策略有哪些?4、地理教学活动包含哪些要素,并阐明各要素之间关系。
5、学生在阅读地图的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6、试阐明你对地理学科特殊能力的理解。
二、论述题(每小题分60分)1、试从教师角色、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论述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2、举例说明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践行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3、试谈谈你对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认识三、材料分折(每小题15分,共30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心理学家将一群小白鼠分成三组,第一组白鼠除了吃就是睡,不让它们有任何其他活动;第二组持续做单调的脚踏车运动;第三组则在丰富刺激环境中自由选择活动(1)根据上述实验推测三组白鼠脑部神经发展速度的排序,并说明理由。
(2)说明这个实验结果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有什么启示意义?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干过长,简要描述了)迪克和杰西是孪生兄弟,都是17岁,正在学校读书。
他们住的离学校比较远,家长给他们配了一辆汽车,让他们开车上学。
有一天他们睡过头迟到了,谎称汽车出了问题。
后来老师发现说了谎话。
假如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处理,为什么。
2011年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1.地理课程内容选择的基准有哪些?2.新课程改革要求地理教师角色做出哪些改变?3.试阐明等温线图判读应该遵循的认知模式。
4.概念教学有哪些具体方法?5.基础地理教育的价值何在?二、论述题(每小题20分)1.举例说明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践行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2.谈谈你对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认识与理解。
3.试论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激发地理学习动机。
三、教学设计题(每小题20分)1.试设计能够说明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的地理略图。
2.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
学科地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学科地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87c8c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93.png)
学科地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长时间?A. 24小时B. 12小时C. 1个月D. 1年答案:A2.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哪一个?A. 大西洋B. 太平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的邻国?A. 朝鲜B. 蒙古C. 越南D. 澳大利亚答案:D4. 哪个国家被称为“千岛之国”?A. 日本B. 菲律宾C. 印度尼西亚D. 马来西亚答案:C5. 以下哪个城市不是中国的直辖市?A. 北京B. 上海C. 天津D. 重庆E. 广州答案:E6.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A. 珠穆朗玛峰B. 乔戈里峰C. 乞力马扎罗山D. 富士山答案:A7. 以下哪个是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A. 干旱少雨B. 湿润多雨C. 寒冷干燥D. 温暖干燥答案:B8.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汤加海沟C. 阿留申海沟D. 菲律宾海沟答案:A9. 以下哪个是高原?A. 青藏高原B. 黄土高原C. 云贵高原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G7?A. 美国B. 英国C. 法国D. 俄罗斯E. 德国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地球上的五大洋分别是:_______、大西洋、印度洋、南冰洋、北冰洋。
答案:太平洋2.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
答案:鄱阳湖3. 我国的四大盆地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_______、四川盆地。
答案:柴达木盆地4. 地理坐标系包括经度和_______。
答案:纬度5.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为_______公里。
答案:40000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什么是板块构造学说?答案:板块构造学说是一种解释地球表面地质现象的理论,认为地球的外壳被分割成若干个大小不一的板块,这些板块在地球内部的热流作用下相互移动、碰撞、分离,从而引起地震、火山活动、山脉的形成等地质现象。
2. 阐述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一答案
一、简答题
1. 简述“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的价值追求。
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地理学科在解释周围环境、不同尺度区域等各种自然特征与人文现象的独特作用;初步学会选择与评价空间位置,能够理解现代社会中各种生活现象的地理原因,理解不同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形成对自然的人文关怀;初步理解地理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形成学习地理的兴趣。
2. 地名教学的基本步骤。
教师指图提出地名;教师指导学生查找地名;教师正确书写地名;教师领读地名;教师指出地名的含义或有关特征;学生在地图册上填出地名。
3. 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培养应达到的基本目标。
①熟悉不同地理位置类型的观察与描述方法。
②能运用地图来反映地表事物与其外在的具有经济意义的物质要素和环境(如铁路、港口、交通枢纽、城市、自然资源产地等)的空间关系。
③能借助地图并用语言或略图表达地理事物的位置关系。
④能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位置的影响,并能结合区域位置推断出该区域自然要素、现象、原因。
⑤能简要分析评价地理位置的优劣。
4. 简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的要点。
对地理学科的认识: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地理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等;科学精神与态度:评价学生在观察、调查、实验和报告撰写中是否精确、严谨,是否具有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对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的态度和责任感:评价学生是否初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否初步形成了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等。
5.等温线判读的基本方法。
①按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明一地气温差异的趋势及影响因素;
②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分析同纬度两地气温的高低;
③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状况,分析一地气温垂直于等温线方向的变化程度;
④分析一地的等温线是否闭合,如果闭合可以由此判断一地是寒冷中心还是炎热中心;
⑤根据重要等温线通过的地区,分析一地气温状况,作冷热的性质判断。
⑥根据临线间温度间距的大小,可以判断等温线实际代表区域范围的大小及地势特征
6. 简述“学习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价值追求。
体现“学习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重要的是要以“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使所学内容不仅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为切入点,选择相关的课程内容,以发展地理学科能力、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核心价值追求。
7. 采用例—规法学习地理规律的主要教学要领。
(1)例证的选择与呈现。
例证的选择是“例—规法”成功运用的关键。
例证的呈现方式是能否提供学生发现规律线索的重要条件。
(2)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学生对教师所呈现的例证的探究兴趣与动机,决定学生能否排除干扰,集中注意于教师所呈现的例证。
(3)教师对学生概括的指导,当学生在概括规律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提示。
8. 地理空间格局觉察能力培养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空间分布格局觉察能力培养应当把使学生能够较顺利地观察、想象、概括地理事物在地球表层的展开范围、空间排列状态作为基本要求。
9.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然的态度,有哪些基本内容?
能保持对地球上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好奇与关心。
初步领略地理空间有序性、地理过程的节律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等地理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
尊重人地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初步的因地制宜观点。
10. 简述地理课程内容的“基础性”的含义。
所谓基础性有三个方面的涵义:第一,地理课程内容的根本性或基本性,即反映地理学科基本结构的内容,包括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问题、基本原理等第二,发生性或起始性,即地理知识体系中那些迁移力最强、迁移程度高的内容,包括地理成因、地理事物和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等内容。
第三,地理课程内容的普遍性或者共同性,即较长时期内已被广泛认可或使用的地理知识。
11. 地理素养及其构成要素。
地理素养就是一个人能够从地理的观点来观察事情且运用地理的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
地理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科学方法、地理学科能力、地理观点、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12. 简要概括国际地理课程目标变革的主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