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力供给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范文

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问题的研究文献综述班级:09经济一班学生:张梦学号:********一、选题背景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何有效的配置劳动力资源,引导剩余劳动力有效迁移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二元经济是我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我国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面临的一个基本任务是要把为数众多的农业剩余人口转变为非农人口、城市人口。

这个转变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乡城劳动力迁移。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事关中国现代化发展大局,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好农民问题,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努力缩小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逐步消除二元经济制度进程中,其重点就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有序、平稳和持续的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建国以来尤其是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农业就业比重仍然较高,城市化水平较滞后,农村劳动力迁移了之后也并未都得到妥善安置,迁移问题层出不穷。

2010年初,我国出现大规模民工回流现象,以浙江、广东等地为代表,我国大部分省市都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

一方面,农村剩余人口在城市未得到满意的就业,另一方面,企业对人才求而不得,陷入“用工荒”的窘境,这样的矛盾再次警醒了我们关注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问题。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制度政策,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有效迁移,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资源优化配置和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一向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其中国外研究较早,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时期,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国内研究最早始于上个世纪40年代,但真正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现状_一个文献综述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现状_一个文献综述

[收稿日期]2006-12-04[作者简介]程名望(1975 ̄),男,汉族,山东省东明县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农村劳动力转移、企业管理。

史清华(1964-),男,汉族,山西省襄垣县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农户行为与农村经济政策。

赵永柯(1974-),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河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农村经济政策。

[资金项目]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173016)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3BJY061)的资助。

一、问题的提出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AdamSmith,1776)在《国富论》开篇中就说:“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社会的富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根本目标”。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社会财富不断积累的过程。

图1①描绘了二千多年来世界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总趋势。

从该图看出,从公元0年到公元1820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现状:一个文献综述□程名望1史清华1赵永柯2(1.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52;2.河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摘要]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参考国内已有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针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既遵循经济规律、又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力转移政策,是我国政府的必然选择。

文章回顾了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的现状,并对众多零散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分析和评述。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框架[中图分类号]F2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806(2007)01-0001-06StudyontheRuralLaborEmigrationinChina:ALiteratureReviewCHENGMing-wang1SHIQing-hua1ZHAOYong-ke2(1.AetnaSchoolofEconomyandManagementof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052China;2.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He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Zhengzhou450002China)Abstract:Farmerlaboremigrationisanimportantquestionwehavetodealwithinourindustrialization.Itisalsoabasicwaytosolvethreequestionsconcernagriculture,ruralareaandfarmerinChina.CombiningexistedstudyharvestsandcharactersofrurallaboremigrationinChina,itisessentialforthegovernmenttoconstitutepolicieswhichnotonlyfolloweconomyrulesbutalsoadapttofactsofChina.ThearticlereviewsthestudyactualityofrurallaboremigrationinChina.Atthesametime,thearticlesumsupmanyscatteredstudiesandevaluatesit.Keywords:RuralLaborEmigration;Study;Frame.国民经济管理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Vol.19No.1Jan.2007学报年的一千多年里,世界经济增长几近停滞,社会财富积累乏力;而1820年以来,世界经济飞速增长,社会财富加速积累。

第二章劳动力转移文献综述

第二章劳动力转移文献综述

第二章劳动力转移文献综述0 引言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中国融入世界和重新崛起的必然选择,而“三农”问题却一直是困扰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三农”问题的原因之一是贫困问题,而“在传统产业,贫困的根源在于较多的人口拥有较少的资源禀赋……过多的农业人口和有限的土地资源是中国农民贫困的历史根源”(程名望,2006)。

国内外学者也一致认为,如何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将是决定未来中国改革成败的关键。

本文将对国外国内学者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进行综述。

其中,对国外学者的研究以介绍其理论模型为主,对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介绍他们在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因、机理及其障碍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1 国外研究现状与评述劳动力迁移和流动的理论解释具有相当长的历史,可以一直上溯到19世纪80年代英国统计学家拉文斯坦提出的著名的“迁移法则”(Racenstein,1885)。

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流动行为。

人口学者和社会学者首先关注的是差别迁移,即迁移者不是均匀地分布在人群中,不同的动机和个体特征对应着不同的迁移群体;地理学者则强调人口的空间分布,将迁移视为一系列结构参数的函数,如距离、迁移方向、迁出地和迁入地的人口规模等,其典型的模型就是重力模型(model of gravity)及其扩展。

经济学家同样也对人口迁移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其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时期。

威廉·配第(W.Petty,1690)在《政治算术》中提出,收入的比较利益促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流动。

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C.Clark,1940)根据配第的理论进一步分析,指出了一国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至第二产业,然后再从第二产业转移至第三产业的变化趋势,此即“配第—克拉克定理”。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从城乡间不断强化的商业联系和劳动分工的角度研究劳动力转移,视之为市场扩展的自然结果。

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国内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国内文献综述
也会转向非农民,至少不会是现在意义上的农民。但是,要实现
这种转变,需要经过相当长的准备时间,也需要经过社会、政府
多方面的努力才能达到。专家、学者为此提供了很多建议和意
见,总结一下,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农民工培训:开展引导性素质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加强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入,提升其软实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车”
[3]
)束缚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发展,使
农村积存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改革之
后,人们的束缚被减轻,新兴的产业部门对
劳动力也有大量需求。这样,农村和城市就
从两个方向对劳动力转移起着推力和拉力作
用[4]。
此外,我认为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那
就是转移者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转移
的劳动力一般都是他们农村中受教育程度相
会得到长足的发展。迁移者总生活在“不是家的地方”,没有归
属感,也不利于他们及其后代的发展。
三、劳动力转移中遇到的问题
第一,转移数量巨大,每年新增几百万,远远超过了生产企
业的需求。改革开放后,各大中城市的接纳空间很大,但进入90
年代后,城市工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接纳速度有所放缓。
第二,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且呈现
劳动力也有大量需求。这样,农村和城市就
从两个方向对劳动力转移起着推力和拉力作
用[4]。
此外,我认为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那
就是转移者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转移
的劳动力一般都是他们农村中受教育程度相
对较高的年轻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几
乎成了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活的代言词。他
们充满着激情和梦想,城市生活对他们有很

劳动力转移文献综述

劳动力转移文献综述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原因的文献综述【摘要】劳动力转移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本文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根据中国复杂的国情变化,对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多角度有特色地进行归纳,再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简单地定性评价。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收入行政综述Abstract:Labor transfer is an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of China's complex national situatio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relevant theoretical knowledge, has drown the characteristic conclusions from the factors that are affecting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in China , and then evaluated the reasons simply and qualitativly.Keywords:labor transfer income administration policies literature review 中国的劳动力转移也是逐步形成的,实行工业化战略、户籍制度改革、人民公社制度和统购统销制度等体制解体后,打破了原有的劳动力结构模式,出现了劳动力初步转移的现象,起初劳动力转移主要是被乡镇企业吸纳,转移数量少,范围小,影响面也不大,逐渐随着经济增长,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促使农业人口剩余的与日俱增;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大量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因素,又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就形成了大量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限制因素分析文献综述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限制因素分析文献综述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限制因素分析文献综述一、前言1.1 研究背景及意义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是所有国家经济发展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在发展中国家,就业的增长一位着收入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是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

在发达国家,扩大就业和减少失业也是维持社会稳定、使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就业是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目的所在。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劳动力就业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而且,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增长,以及在新的贸易格局下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发挥比较优势,也在相当打的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资源是否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具有其特殊性。

由于历史的原因,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农业经济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状态,农村经济停滞。

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耕地面积的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日趋严重。

改革开放,尤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推广,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人民公社制度的接替使农民得以自由支配劳动时间,自由选择生产和经营方式。

在农业和非农产业比较利益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自发地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在没有城市户口的情况下自由地出入城市,并长期留住在城市。

问题是,这些长期居住在城市的农村人口是否真正享受了国民待遇;他们在农村的土地怎么办;如何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富饶。

我们正式基于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民市民化的北京,研究和探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效应、机制与对策。

1.2 相关概念界定(1)农村剩余劳动力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发达国家大批城市工人为避免失业而被迫积累了一些知识、技能和经验,但这些知识和技能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工人的生产率远远低于潜在的生产率。

针对这一状况,1939年,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提出隐蔽的劳动潜力,即隐性失业(disguised or concealed unemployment)的概念。

中国劳动力供求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论文

中国劳动力供求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论文

中国劳动力供求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论文中国劳动力供求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论文摘要: 近年蔓延的“用工荒”现象,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对中国就业形势是否发生根本性转变的争论。

本文从劳动力总体供求、农民工供求以及适龄劳动力供求等多个角度对全国劳动力供求状况及未来趋势进行了研究,得出我国劳动力正面临着供给减速,需求不断提升的矛盾。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经济未来可能出现的一些新特点,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农民工供求矛盾2004 年春节以后,珠三角地区出现了大规模外来务工人员返乡不归和企业招工难的现象,此后,这一问题逐渐向长三角及其他地区蔓延,甚至波及到安徽、四川、湖北等传统的劳动力输出大省。

我国的劳动力供求形势的新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

准确把握我国劳动力供求现状、未来变化趋势,及时在经济发展政策和产业升级政策中反映劳动力变动的新情况非常必要。

一、中国劳动力总体供给形势分析我们选取1995—2009 年的历史数据对我国的人口规模和结构进行分析,以得出适龄劳动力供给的变化趋势。

从图1 中可以看出,我国0—14岁的人口数量一直呈明显地下降趋势,这说明未来我国适龄劳动力的来源越来越少; 15—64 岁①的人口数量一直是呈增长趋势的,但近几年来增长幅度较小,这说明我国适龄劳动力规模的增长已经变得乏力; 65 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呈稳步增长的趋势,这给我国的适龄劳动力带来了一定的抚养压力,影响适龄劳动力的供给。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目前我国 0—14 岁的人口是2. 22 亿,占总人口的比重是 16. 6% ,比 2000 年下降 6. 29 个百分点; 16—59 岁的适龄劳动力规模是 9. 4 亿,比重是 70. 14%,比 2000 年增长3. 36% ; 60 岁及以上的人口是 1. 78 亿,占比13. 26% ,比 2000 年增长 2. 93% ,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是 1. 19 亿,占比 8. 87%,比 2000 年增长1. 91% 。

文献综述:中国是否到达刘易斯拐点?

文献综述:中国是否到达刘易斯拐点?

文献综述:中国是否到达刘易斯拐点?41209048 凌博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刘易斯拐点”相关的经济理论和目前关于“中国是否进入刘易斯拐点?”的争论,并详细介绍了争议双方的主要观点。

笔者认为,对刘易斯模型的理解不同和讨论对象的不一致是形成争议的主要原因。

虽然争议双方认为中国面临刘易斯模型所处在的阶段不尽相同的,但是争论双方都表明,农村劳动力下降,劳动力成本正在普遍提高。

笔者认为,创新制度,产业升级,加强劳动力就业和培训管理是保障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刘易斯拐点劳动力剩余工资一、引言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14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中金融时报记者向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发问:“中国劳动力市场越来越紧张,请您评论一下中国有没有到刘易斯拐点,如果没到的话,预测什么时候会到?”1发言人盛来运解并没有直接回答中国是否达到刘易斯拐点,而是从总量的方面描述了现在中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从总量上来说劳动力数量是在不断减少的,劳动力数量在2012年就比上年净减少345万人,缩小统计口径后,2013年又在2012年的基础上减少244万人,劳动力人数的缩减也伴随着劳动成本的上升,今年即使经济增速放缓,但外出农民工收入同比也增长了10%。

虽然盛来运也提到了劳动力资源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但是并没有详细阐述劳动力结构的具体变化。

关于“中国是否到达刘易斯拐点?”这个问题也是由来已久。

2004 年初,中国东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率先出现了用工荒问题,随后便波及长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

2011 年用工荒现象更是蔓延至安徽、河南、陕西、四川等中西部地区。

随着中国用工荒现象由局部演变成全局性问题,农民工工资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但是在工资上升的同时,中国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并未能有效消除。

就有学者就“中国是否到达刘易斯拐点?”这个问题上表达了各自的观点。

二、对“刘易斯模型”的介绍1954 年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 Arthur Lewis)在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以农业部门的制度工资和剩余劳动力假说为基础,提出了人口转移与经济发展的“刘易斯模型”。

劳动经济学文献综述

劳动经济学文献综述

劳动经济学文献综述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中个人和企业行为的经济学领域。

它不仅涉及就业、工资和劳动力供给等经济因素,还考虑了个体的决策、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和不完全信息等非经济因素。

劳动经济学文献综述是对劳动经济学领域中已有研究的综合概述和分析。

通过对文献的综述,研究者可以了解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此外,文献综述还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新的研究问题和方法。

劳动经济学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和特点:文献综述首先会对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介绍和分析。

例如,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劳动力市场的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劳动力市场的分层结构等。

2. 劳动力市场的决策行为:文献综述还会关注个体和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决策行为。

例如,个体决定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动力是什么?企业如何决策招聘和解雇员工?3. 工资决定和收入分配:工资决定和收入分配是劳动经济学的重要问题。

文献综述会对工资决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总结和评价。

同时,也会关注收入不平等的研究,探讨不同因素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4. 劳动力市场的政策问题:劳动力市场的政策问题是劳动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文献综述会对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目标、设计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例如,最低工资政策、失业保险制度和劳动力市场培训政策等。

在拓展劳动经济学文献综述的内容时,可以进一步关注以下方面:1. 新技术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可以拓展文献综述的内容,探讨新技术对劳动力需求、就业结构和工资水平的影响。

2. 劳动力市场的国际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源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因素。

可以拓展文献综述的内容,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政策和效果。

3. 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问题: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

我国劳动力供给的文献综述

我国劳动力供给的文献综述

我国劳动力供给的文献综述第一篇:我国劳动力供给的文献综述我国关于劳动力供给的文献综述引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出现矛盾,社会劳动就业也出现一些新特点。

一方面,由于持续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旺盛的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人口结构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开始显现。

因此,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趋于结束。

而如何处理好劳动力供求,解决我国一直存在的严重的就业问题,对我国经济增长、社会安定都多个方面都有着重大的作用。

本文选取1990-2009年经济活动人口、就业人口数据,通过建立模型来进行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分析与预测来完成文献综述。

关键词: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预测正文一、国内外研究综述1.国外文献综述在西方,马克思是较早注重劳动力供求问题的经济学家,在《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都有论述,内容涉及到劳动力商品、工资、劳动分工、相对过剩人口等等,其中,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核心。

马克思不是单单分析劳动力供求问题,而是将劳动力供求问题纳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整体框架,把它与剩余价值生产、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利润率下降以及经济危机紧密地联系起来。

这样,就能从深层次把握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力供求问题的实质,并对其长期变动和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判断。

凯恩斯的劳动力供求理论是一种总量的就业理论,较少分析劳动力供求结构,而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失业。

新古典综合学着重从劳动力市场结构方面探讨增加就业的途径,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托宾与杜贝生的劳工市场技术结构分析理论、希克斯的劳工市场部门分析理论。

2.国内研究综述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劳动力供求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一些结论:葛培波[2](2000)认为劳动力供求非均衡在于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劳动力供给量不断扩大,劳动力需求增速减缓,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和体制转轨使潜在的供求矛盾显形化。

因此要缓解这种劳动力供求矛盾,就必须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劳动力供求差距和改革户籍制度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劳动经济学文献综述

劳动经济学文献综述

劳动经济学文献综述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学科领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强,劳动力市场变得越来越复杂,研究劳动经济学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劳动经济学文献综述是对相关研究进行概述和总结,旨在探讨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就业和失业问题以及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有效性。

劳动经济学文献综述的内容可以涵盖多个方面。

首先,研究者可以探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这包括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例如教育、技能水平、人口增长等,以及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如经济增长、技术变革等。

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可以更好地理解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

其次,劳动经济学文献综述可以探讨就业和失业问题。

这包括对就业率、失业率以及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业等现象的研究。

研究者可以通过分析就业和失业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改善就业状况和减少失业率的政策建议。

此外,劳动经济学文献综述还可以关注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有效性。

这包括对各种政策措施的评估和分析,如最低工资政策、劳动法律保护、职业培训等。

通过评估这些政策的成效,可以为政府制定劳动力市场政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最后,劳动经济学文献综述还可以关注一些特殊群体的劳动力市场问题,如女性就业、青年就业、老年就业等。

这些特殊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中面临着独特的问题和挑战,因此需要特殊的政策支持和解决方案。

总而言之,劳动经济学文献综述是对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供求关系的研究进行概述和总结的重要工作。

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可以为制定更有效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证基础,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我国劳动力需求预测的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劳动力需求预测的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劳动力需求预测的文献综述——2011020411 赖惠云一、引言劳动力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社会对劳动力需求总的状况,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有很多,如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的变化、教育程度等,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增长。

而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面临着就业压力,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劳动力需求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且因素之间的多重线性关系使得劳动力需求预测更加复杂,需要考量的因素更多,而且各种因素在不断地变化,需求预测的研究更加困难。

目前我国研究者大多数只是建立在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之上运用就业弹性法对未来的劳动力需求进行预测,如刘钧、徐文娟、蒋茜、孙兵等人都是根据历史就业弹性系数、经济增长速度分别设定未来就业弹性系数和经济增长率来进行预测,周祝平则利用了劳动产值法和生产函数法进行劳动需求预测,而齐明珠尝试运用组合预测建立在经济增长、就业弹性、产业结构变化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假定基础上,结合教育程度、人口老龄化等方面的影响对劳动力需求进行比较全面、客观地分析。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在劳动力需求的中长期定量预测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二、劳动力需求预测方法及结果分析(一)就业弹性法在经济学的分析当中, 一般用就业弹性系数来反映经济增长( 用GDP的增长表示)对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

就业弹性系数是指GDP的增长对劳动力就业的拉动程度,即GDP每增长1%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增长的百分比,就业弹性系数可以表示为:E t=GDPGDPLL∆∆/=yntt,n t表示t年份的就业增长率,y t表示t年份的经济增长率,则n t=E t*y t,于是用就业弹性系数来预测未来劳动力的需求。

1、刘钧和徐文娟在《2010-2030年我国劳动力供求的预测和管理》一文中假设就业弹性系数维持在2008年的0.0707的水平,分别用静态方案(GDP增长率高方案11%,中方案9%和低方案7%)和动态方案(GDP增长率10%-6%,假设2010年为10%,之后每5年下降1%)对劳动力需求进行预测。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的综述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的综述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的“刘易斯拐点”争议综述中国贵阳政府门户网站 | 更新时间:2011-08-26|来源:中经专网字号:【大】【中】【小】【复制本页地址】【打印本页】【关闭窗口】[摘要]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学术界正在激烈争论的“刘易斯拐点”,并详细介绍了争议双方的主要观点。

本文认为,从表面上看,争论的焦点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刘易斯拐点”到达时间、判断依据的分歧,实际上是对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理解不同引起的。

尽管争议双方预测“刘易斯拐点”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但是争论双方都认为,创新制度,加强劳动力就业和培训管理,是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中经评论·北京)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的“刘易斯拐点”之争是目前学术界正在争议的热门话题,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已经到达“刘易斯拐点”,农业剩余劳动力已经从无限供给转向有限供给。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我国局部地区出现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的不足,仅仅是短暂的、结构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尚未到达“刘易斯拐点”。

只有到2020年以后,才有可能出现“刘易斯拐点”。

尽管各执一词,但是,争议双方都认为,有必要创新制度,加强对劳动力就业的管理,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的“刘易斯拐点”之争面对2004年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的“民工荒”、“返乡潮”、“技工荒”等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蔡昉等人于2005年首次提出,“民工荒”现象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向有限剩余过渡的一个转折性标志。

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吴要武也认为,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时间应当在2002~2004年之间,从此以后,城镇劳动力市场开始感受到普通劳动者的短缺,并引起了工资的快速增长。

2007年,蔡昉进一步解释了刘易斯转折点的发展过程。

他认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经历了一个二元经济发展的过程,其突出特征是农村劳动力的剩余为工业化提供了低廉的劳动力供给,工资增长较慢,雇佣关系不利于劳动者,城乡收入差距持续保持。

劳动与社会保障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劳动与社会保障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劳动与社会保障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劳动与社会保障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个人就业、劳动关系、社会保障政策等众多方面。

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便为毕业论文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背景。

第一部分: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综述有关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的研究文献。

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者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就业是劳动者通过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从而获得工作和收入的过程。

研究文献指出,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增长、教育水平、技术进步等。

例如,Smith和Jones(2015)的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就业机会增加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另外,Brown (2017)的研究表明,教育水平的提高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和薪资水平。

第二部分: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劳动关系是指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而劳动法律是调节劳动关系的法律体系。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综述有关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的研究文献。

研究文献指出,劳动关系的发展与劳动法律的制度安排密切相关。

例如,Morgan(2016)的研究发现,工会的存在可以平衡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力关系,从而提高劳动关系的稳定性。

另外,Johnson(2018)的研究表明,劳动法律的改革对于促进公正就业和减少不法用工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社会保障政策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政策是指国家为保障劳动者的社会福利而制定的政策措施。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综述有关社会保障政策与社会福利的研究文献。

研究文献指出,社会保障政策的有效实施对于提高劳动者的社会福利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Jackson(2017)的研究发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有效减轻老年人的经济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另外,Wang和Li(2019)的研究表明,医疗保险的普及可以降低因病致贫的风险,从而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结论劳动与社会保障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劳动力市场、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政策等诸多方面。

劳动力流动文献综述

劳动力流动文献综述

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转移研究综述摘要:目前我国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纷纷实施产业升级的战略,伴随着所谓的“腾笼换鸟”,也出现了“双转移”——产业转移和劳动力的转移。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出口企业造成重大的影响,同时也加快了这种转移。

今年初2000万农民工返乡,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在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我国原有的农村劳动力“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情况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劳动力开始出现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

劳动力的双向流动,也顺带着产业转移,加速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人口的合理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也日趋成势.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农民的跨地区流动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社会广泛关注的“民工潮”.然而到90年代中期之后,一方面农民跨地区的大规模流动仍在继续,另一方面劳动力流动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即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现象,主要表现为异地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种种原因重新回流到流出地。

这种双向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产业转移的步伐。

一、劳动力流动的现状改革开放初期,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隐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显性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离开传统农业进入其他领域,由农村向城镇的劳动力转移流动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这是农村人口流动的主流.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交织着外流与回流,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外流的同时,部分外出劳动力放弃了外出打工生活,开始返回家乡从业创业。

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数t很少,还没有形成规模,回流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未超过596。

但1995年以后,这一比值迅速上升,1998年上升到3596,比1994年上升近30个百分点(王冠中、袁红,2003)对于劳动力回流的规模,全国没有统一的完整指标,但是可以以小见大,参考以下数据来估计劳动力回流的规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崔传义等人1998年通过对山东省桓台县2镇10村的调查指出,1998年当地有回流劳动力737人,相当于外出总劳动力的23%(崔传义,2004);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庚德昌1999年通过对安徽省阜阳市2县10村的调查指出,1997年当地回流劳动力639人,相当于外出总劳动力的19. 896(王冠中、袁红,2003).;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课题组的抽样调查数据表明:对安徽、四川两省1999年抽样调查的有效样本计62县5484户22402人,共14561个劳动力,其中回流劳动力共计912人(安徽471人,四川441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2286人)的近400(白南生、何宇鹏,2003)从以上调查数据不难看出,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规模呈上升之势。

我国未来劳动力供给总量及结构预测

我国未来劳动力供给总量及结构预测

我国未来劳动力供给总量及结构预测作者:田帆来源:《全球化》 2017年第10期田帆摘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劳动力人口的支持,劳动力的供给将直接影响一国经济的正常运行。

本文利用人口年龄移算法预测了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及年龄构成,再通过回归分析法确定了劳动力供给与各年龄段劳动年龄人口之间的相关系数,从而对劳动力供给总量及年龄结构、未来劳动力供给的性别结构及素质结构进行了预测,并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人口总量劳动力供给总量劳动力供给结构年龄移算法多元回归作者简介:田帆,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管理学博士。

一、问题的提出在国家层面,劳动力作为一种普遍的经济资源或资本,对一个国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而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劳动力人口的支持,劳动力的供给将直接影响一国经济的正常运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劳动力市场也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第一,劳动力市场供求态势发生了重要变化。

“用工荒”问题自2004 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蔓延,伴随企业用工成本提升、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企业大批裁员、用工减少等劳动力市场就业问题进一步凸现。

第二,人口年龄结构逐渐趋于老龄化。

未来我国即将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届时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将很可能从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演变为负担。

第三,劳动力结构亟待优化。

深化改革要求中国转变增长方式,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而这需要优化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提升劳动者素质。

对未来劳动力总量进行测算是应对新形势下各种挑战的重要前提。

本文将从人口学视角,以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为基础,对我国未来15年劳动力供给总量及结构变化进行测算,以期为我国宏观经济和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一个国家劳动力供给数量是人口总量的一部分,而劳动力供给的预测可以理解成人口预测的一个分支领域。

因此,迄今为止,国内外不少学者运用统计学、数学、人口学等方法对不同国家及地区的人口进行过预测。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延伸与验证——基于文献综述的分析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延伸与验证——基于文献综述的分析

Human Resources| 人力资源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14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延伸与验证——基于文献综述的分析林君 曾诗蓉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衢州 324000一、引言劳动者作为劳动力的供给者,因其生理(年龄、性别)、能力(技能水平和专业领域)的差别、地理区隔,以及劳动者作为社会人本身内生的制度属性等原因,劳动要素并不能像其他生产要素一样可以进行替代,这也造就了劳动力市场特有的复杂性。

相较于产品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许多经济学家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在劳动力市场的解释存在质疑:该学说并不能解释劳动力市场中不断拉大的收入差距、各类歧视以及失业的存在。

在现实的工资决定和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市场机制的效率也大打折扣。

这促使很多经济学家将劳动力市场研究的重心从市场机制竞争性因素向制度及社会等非竞争性因素转移,进而催生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主要学说20世纪60~70年代,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向新古典经济学发起了挑战,并在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争论中逐步发展和完善,其中职位竞争理论、激进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和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三大学说发展成为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典型代表。

(一)职位竞争理论Thurow(1972)提出了职位竞争理论,该理论基于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与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分歧在于工资收入决定和教育的作用路径。

该理论认为雇主在雇佣工人时无法准确判断其能力水平和预测其未来发展情况,劳动者在工作中实际有用的技能要在上岗之后通过“干中学”来获得。

工资决定方面,该理论认为雇员的工资收入取决于他所处的职位,职位可以按等级高低排序,其数量、种类和结构是由技术状况决定的。

各职位之间的工资不同,这是由技术水平、社会制度、培训费用等因素共同影响决定的。

受教育程度高的雇员,预期培训潜力大、成本低,可获得高阶职位,也意味着可以获得更高的工资收入;受教育程度低的雇员,只能获得低级的职位,处于劳动力阶梯的末端。

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题目: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沈阳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当地乡镇企业以及异地转移。

这种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成为许多学者研究和讨论的热门话题。

文章回顾了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针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对众多零散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分析和评述,以找到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我国当前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一个大问题,并且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仍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突出任务。

本文试图对有关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回顾,其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状况进行回顾;第二部分归纳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一部分探讨应该如何解决现存问题。

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工业化过程中必然面对的一个问题。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数量众多的国家,能否顺利地解决这一难题,更是关系到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战略成败的关键。

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十分巨大,赵武、蔡宏波(2007)根据6种当前流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方法加权平均计算,2000年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已经达3.17亿。

刘小容、王海涛(2008)根据对全国农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万多农户的调查,1998~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2005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总数10824万人,比2004年增加564万人,增长5.5%。

劳动经济学文献综述

劳动经济学文献综述

“性别差异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文献综述摘要:两种假说的前提观点是相同的,即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在敏感的反应性。

这个劳动力群体不管短期工资和劳动力市场条件如何发生变化,不管是处于就业状态还是非就业状态,总是停留在劳动力市场中。

他们的流动性表现在就业者和失业者间的流动,而不是表现为劳动力与非劳动力的流动。

这个劳动力群体被称为一级劳动力。

与此相对的劳动力群体被称作劳动力市场的二级劳动力。

二级劳动力主要由中年妇女构成。

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运行周期存在着较敏感的反应性。

关键词:性别差异;就业率;收入;性别歧视正文: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劳动力就业问题一直是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劳动力市场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城镇劳动者的失业问题,劳动力收入的差距问题,教育对于改善劳动者情况的作用问题,都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差异是诸多问题中很重要的一个,关系到性别角色的平等和社会的公正以及女性劳动者群体境况的改善。

因此,对劳动力市场和劳动者就业性别差异的研究很多,而且研究领域涉及各个领域。

近几年来的就业状况不断恶化,因此女性二级劳动力的就业和性别差异问题更值得关注。

本文打算对国内最近我国劳动者就业性别差异的实证研究做一个梳理,按照逻辑关系分为以下几部分:研究维度、研究视角、影响因素分析和相应措施。

1. 性别差异研究维度1.1 收入性别差异性别差异的一个研究维度是收入。

1999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表明,几乎在每种职业上女性的工资都比男性低,最低的制造业工人中女性工资占男性工资的比重只有63%,最高的专业技术人员中这一比例也只有82%,可以看出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性别工资差异显著。

从理论上讲,工资分配实行同工同酬原则,不应该存在男女收入问题。

但是,事实上男性劳动者工资比女性高(就总体上讲)。

造成差别的原因,一是传统观念中轻视女性,女性升职与受培养的机会小于男性,致使有的女性受压抑,得不到重用,积极性下降;二是由于受教育少而能力低;三是生理心理等自然原因使女性进入高收入劳动者行列的机会受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关于劳动力供给的文献综述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出现矛盾,社会劳动就业也出现一些新特点。

一方面,由于持续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旺盛的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人口结构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开始显现。

因此,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趋于结束。

而如何处理好劳动力供求,解决我国一直存在的严重的就业问题,对我国经济增长、社会安定都多个方面都有着重大的作用。

本文选取1990-2009年经济活动人口、就业人口数据,通过建立模型来进行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分析与预测来完成文献综述。

关键词: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预测
正文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国外文献综述
在西方,马克思是较早注重劳动力供求问题的经济学家,在《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都有论述,内容涉及到劳动力商品、工资、劳动分工、相对过剩人口等等,其中,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核心。

马克思不是单单分析劳动力供求问题,而是将劳动力供求问题纳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整体框架,把它与剩余价值生产、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利润率下降以及经济危机紧密地联系起来。

这样,就能从深层次把握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力供求问题的实质,并对其长期变动和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判断。

凯恩斯的劳动力供求理论是一种总量的就业理论,较少分
析劳动力供求结构,而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失业。

新古典综合学着重从劳动力市场结构方面探讨增加就业的途径,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托宾与杜贝生的劳工市场技术结构分析理论、希克斯的劳工市场部门分析理论。

2.国内研究综述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劳动力供求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一些结论:葛培波[2](2000)认为劳动力供求非均衡在于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劳动力供给量不断扩大,劳动力需求增速减缓,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和体制转轨使潜在的供求矛盾显形化。

因此要缓解这种劳动力供求矛盾,就必须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劳动力供求差距和改革户籍制度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进入到21世纪后,劳动力供求发生了一个比较显著的变化,就是由以前劳动力供求的总量失衡过渡到结构性失衡,劳动力供给短缺在一些地区以及一些行业中表现的特别显著。

针对这种短缺,朱忠文[3](2006)认为劳动力的短缺是新一代农民工价值观的转变,而由于企业工资增长缓慢以及部分的企业漠视农民工的利益等各方面的因素的共同作用,从而导致了农民工的流失。

赵武、刘艳[4] (2005)从区位转移的角度分析了劳动力区域和行业短缺的原因。

简新华、张建伟[5] (2005) 从制度角度入手,分析了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非持久特殊性现象,他们认为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扫清制约劳动力均衡的制度障碍。

蔡昉[6] (2005)通过实证分析,根据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理,认为劳动力短缺是由于提前完成人口转变所引致的,一旦生产率提高的增长源泉不能及时替代人口红利源泉的话,就会导致中国经济过早地失去比较优势。

王一飞、陶涛[8] (2009)从人口学与经济学的双重角度出发,定量的分析了我国未来几年的劳动力供求状况。

他们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利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进行建模,分析了2010-2014年的劳动力需求状况,然后运用人口学中的年龄推算法预测了2010-2014年的劳动力供求状况。

从中得出结论:未来几年中国劳动力市场仍然存在着供大于求的情况、解决劳动力失业问题的任务仍然紧迫。

二、方法介绍
对于建立时间序列模型的步骤一般分为单位根检验、建模、模型检验和预测。

具体步骤如下:
1 单位根检验
检验时间序列平稳性的现代方法常用单位根检验。

一般来讲,由于经济系统惯性的作用,经济时间序列往往存在着前后依存关系,这种前后依存关系是时间序列预测的基础。

假定t {Y }为一时间序列,最简单的一种前后依存关系就是变量当
前的取值主要与其前一时间的取值状况有关,而与前一时期以前的取值状况无直接关系,也就是说t Y 主要与t-1Y 相关,与t-2Y ,t-3Y 无关。

可用以下的一阶自回归模
型来描述这种关系
t t-1t Y =φY +ε (1)
常记作AR (1)。

通过Eviews 软件可以直接对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通过不同的对比水平,判断序列经过差分后是否平稳,经过一阶差分后平稳的序列为一阶单整。

2 建模
本人对建模采用的是Pandit-Wu 建模方法,建模的思路主要是:通过不断增加模型的阶数,而使得模型方程得残差平方和不在变小时,认为模型适合序列。

同时建模的结果中的AIC 值越小,模型的精确度越高。

一般,建模方程根据对序列的自相关检验可以大概判断出来。

判断的依据是通过自相关检验和偏自相关检验是否截尾,自相关检验截尾的序列适合建立AR (n )模型,偏自相关检验截尾的序列适合建立MA (n )模型,当自相关和偏自相关都截尾时适合建立ARMR (n ,n-1)模型。

3 模型检验和预测
模型的适用性检验一般采用的方法有Q 统计量检验和拟合优度检验,当拟合优度检验的结果大于0.75是,认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性很好。

而Q 统计量检验中,检验结果中P 值多数大于0.05时,认为模型的适应性较高。

对于模型的预测,一般可以采用动态预测和静态预测,而动态预测的误差较大,本文不采用。

静态预测可以根据模型的方程,用Eviews 软件进行预测出来,但是静态预测也有不足之处,就是静态预测只能预测一期。

结语
事实上,从总体来看,劳动力供给短缺的现象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进城的农民工远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在许多城市待岗待业的农民工还不在少数,而且农民工就业和流动方向出现变化,沿海不再“超重”,而将逐渐呈东中西部“苗条”分布。

这是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是金融危机前酝酿、危机后加速实现的新趋势,这一进程已经无法阻挡,而且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县域经济的大发展,这种趋势还将不断深化。

通过对我国劳动力供求状况的研究及动态分析,我对我国劳动力供求的发展过程和形成原因有着清晰的认识和较为深刻的理解。

同时,使我了解到我国现在正由买方垄断劳动力市场向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转变,当今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到“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已是国家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唯一出路。

而且,在社会的企业转型的时期会出现企业职工的结构性失业,以前的生产技能不能满足现在的要求,使得企业招工要求被迫的改变,而相应的拥有类似技能的职工相对贫乏,照成双向失业的现象,是转型过程中的结构性短缺。

参考文献:
1. 葛培波,崔越.《中国劳动力供求非均衡与促进就业的对策》[J].山东财政学院学
2.朱忠文.从“民工荒”看未来若干年农村劳动力的供求[J].2006.
3.赵武,刘艳.“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2005.
4.简新华,张建伟.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制度分析人口研究[J],200
5.
5.蔡昉.劳动力短缺,我们是否应该未雨绸缪[J].北京:中国人口科学,2005.
6.刘琳.《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劳动力供求状况分析-基于对福建省2001-2030年劳动力供求的预测》[J].2007
7.王一飞,陶涛.《中国未来劳动力供求状况的数量分析》[J]. 北京.(2009)
8.陆强,刘晓梅. 《当前劳动就业基本情况分析》[J],《人口研究》1996(5).
9.胡鞍钢.《中国城镇失业状况分析》[J],《管理世界》1998(4).
10.廖少宏.《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特点及影响》[J],2009.
致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