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南农村农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究(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海南农村农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究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全省陆地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海南岛形似一个呈东北至西南向的椭圆形大雪梨,总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海南岛与广东省的雷州半岛相隔的琼州海峡宽约18海里,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是我国最南端的领土。
海南省四季常绿,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美誉。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海南省始终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打好“季节差、名特优、无公害”三张牌,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科技农业”和“绿色农业”,落实党的农村基本政策,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海南省农业总产值从1987年的41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605.8亿元,年均递增14.4%。农业已成为海南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
海南农业品种多样,优势明显:
海南岛素有“百果园”的美誉,热带水果遍布全岛各地,主要品种有香蕉、菠萝、芒果、杨桃、绿橙、毛叶枣、红毛丹、火龙果、荔枝、龙眼、番石榴、番木瓜等。建省以来,充分发挥热带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名、优、特、新、稀热带水果生产,使热带水果成为农业经济的又一产业和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海南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品牌优势,积极面向市场调整优化热作产业结构,加大实用新技术推广力度,重点抓好橡胶新割制、椰子、胡椒高产栽培、橡胶产品加工等技术的推广,有力地推动热带经济作物快速发展。
海南光温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全国最大的天然大温室,也是全国重要的冬季瓜菜生产基地。近年来,海南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坚持调优、调精、调高的原则,不断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加快冬季瓜菜产业发展。冬季瓜菜生产逐步走上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轨道。瓜菜品种、品质结构进一步优化,调减了泡椒、小西红柿、冬瓜、黄瓜等品种面积,增加了豆角、苦瓜、毛豆、紫长茄、小南瓜等价高畅销品种面积,引进推广了103个瓜菜新品种,逐步形成了东南、西南、西北、北部和中部地区各具特色的冬季瓜菜优势产业带和优势主产区。
然而海南的农业现状仍有众多的不足之处: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建省办特区以来,致力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目前拥有充足的电力,便利的交通,这为海南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农业内部的基础设施仍较薄弱,与我国先进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农业后劲明显不足。具体表现在,农业生产技术条件脆弱,抗灾抗害能力差,至今依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1996年,海南农业机械总动力176万千瓦,农业人口人均拥有量为0.34%千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04千瓦,比山东、江苏、广东等先进省份更低,灌溉设施老化,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只有17.6万公顷,总总耕地面积40%,农业人口人均拥有量为0.03公顷,为全国平均水的60%,其中旱涝保收面积仅占43%。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2、农村投资环境不利,阻碍农民的投资行为
农户始终是农业投入的重要主体。据1996年农村住户调查统计,在生产性支出中,农民自筹资金投入占70%,而借贷性支出只占30%。据有关统计资料测算,建省以来,农民投入占农业总投入(包括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5—80%。尤其是在农业生产所需物质资料的投入方面,如种子、化肥、农药等,农民投入几乎占了绝大部分。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在农业资金投入方面还具有一定的潜力,但由于投资环境欠佳,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农民负担重,农业的比较效益大大低于其他产业,难于激发农民对农业的投资热情,造成农民的绝大部分收入用于住宅建设和其他非农产业上。虽然近两年国家通过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农业资金的回
报率,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农村一高(农贸价格高)、一低(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3、农业技求水平不高,科技成果推广率低
海南科技教育水平落后,农村科技力量薄弱,农业人口素质低是造成耕作方式落后,资源使用浪费,生态环境恶劣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海南目前有农业技术人员3500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20人,农艺师820人,在农业人口中,每1700人才有一个农技人员,与全国相比,海南农技人员的总数仅高于西藏和天津,30个省市中排28位。而在农村劳动力当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2%,初中占30%,小学占43%,文盲占15%。如此文盲、半文盲占大多数的地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同时,海南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低,1996年,农业总产值增长幅度中仅有3%来自科技进步的成果。
4、资源优势未充分利用及利用不合理并存
海南土地资源利用率不足60%,尚有荒地约130公顷。可使海水养殖的浅海滩涂95公顷,仅利用了10%,可供养殖的淡水面积8万公顷,大部分还没有利用,说明海南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而同时,资源的利用又存在盲目性和不合理性。根据海南的自然资源优势,渔业及畜物业生产理应成为海南农业发展的主要产业。但目前海南农业总产值中,渔业产值仅占16%,年人均拥有水产品67公斤,相当台湾人均水平30%;畜牧业没有成为一个自我发展的独立产业,社会化程度低,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为19%,说明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同时,由于资源利用的盲目性,不同程度的造成水上流失,土壤肥变下降,森林资源减少等农业生态的破坏现象。
显然,以上众多的劣势,严重制约了海南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以其他农业发达地区为蓝本,结合本区特色,规划出一条适合海南未来农业发展的路线。
为了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台湾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1.科定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调动农民务农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围绕加强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所得这一总目标,台湾先后实施农地改革”政策、“加速农村建设九项重要措施、“提高农民所得加强农村建设方案”、加强基层建设提高农民所得方案”等在此基础上于1985年7月开始实施“改善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所得方案”,把农村工作重心转移到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民所得上来紧接着从1990年7月开始执行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农业劳动素质,增进农地利用效率,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j
增进农民福利,改善农村生活品质,缩短城乡生活差距;确保农业资源永续利用,维护农业生态资源,发挥农业体闲旅游功能等方面的“农业综合调整方案”。以此促进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发挥,促进台湾农业的发展。
2.十分重视农业基础建设,重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业没有一定的生产条件的保证,就不可能发展。台湾在50、60年代就下力量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平均每年以总投资的20%以上用于农业基础建设。高强度的投入,使台湾的水利、龟力、道路等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得到大大改善,现有耕地近60 有完善的港溉设施,农村用电普及率高达95%以上,已基本普及,道路网遍及偏远农村。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农产品运销、加工、贮藏、保鲜、包装业的发展,沟通了城乡市场,大大提高了皮业生产教率,为台湾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以效率为中心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事实上,台湾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出口业等正是籍此而发展的。
3.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出口刨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台湾农产品加工起步较早,早在日据时期,台湾食品加工业生产额就占当时工业生产总额的7O%左右,在当时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就较高。战后,台湾延续了这一传统,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农产品其加工品的大量出口创汇,积累起发展工业所需的资金。砂糖、凤梨、蘑菇和芦笋等大宗农产品在台湾都必须经过加工才能作为外销商品,此实现自我增值,提高效益。台湾的农产品加工已从初期的碾米、制糖,烟酒等到以罐头为主干的传统食品加工发展到现在以饲料工业,果蔬水产、肉类、谰理食品、脱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