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从旧城改造与新城开发的关系探讨我国城市发展的规划理念
旧城改造规划对城市发展的意义探讨
![旧城改造规划对城市发展的意义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06b5e8ce45c3b3567ec8bce.png)
旧城改造规划对城市发展的意义探讨摘要:近年,我国许多地区都在如火如荼开展旧城改造工作。
旧城改造与社会企业、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不仅可以改善城市面貌,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的城市,还可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生态。
虽然,我国很多地区的旧城改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遇到很多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这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改造开发的科学模式。
关键词:旧城改造;开发模式;措施一、旧城改造对城市发展的意义从城市发展的角度上来说,旧城改造的主要意义与价值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确保旧城区既有用地性质、用地功能维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推进旧城区原有的环境容量、环境质量扩大、改善。
二是旧城改造使旧城区与城市其他功能分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的紧密,使旧城区在整个城市系统中的功能与效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三是旧城改造可以使城市用地总体布局结构向着更加优化与有效的方向发展,促进城市功能分区组织关系的完善。
总体而言,旧城改造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对提高城市发展中的空间配置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而言均是至关重要的。
二、目前我国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旧城改造既是城市局部更新的过程,也是整个城市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其全部物质经济社会环境的过程,我国的旧城改造项目呈现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在旧城改造中,部分历史街区建筑没有得到保护与修缮,一定程度上造成旧城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
第二,部分旧城改造照搬照抄国外建筑形式,一味求新求洋,导致我国众多旧城改造毫无历史痕迹与地域特色,不少旧城改造后呈现出千城一面的景象。
第三,我国旧城改造项目的开发模式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多以政府和开发商为主导,居民对改造项目的参与度不够。
第四,资金成为旧城改造的障碍,阻碍着旧城改造项目的实施。
旧城改造项目开发时间跨度大、链条长,涉及的权利人业主多,运营成本非常的庞大。
第五,旧城改造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实现政府、企业、群众多方共赢。
浅谈城市规划中对于旧城的更新与保护
![浅谈城市规划中对于旧城的更新与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3a9faca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b.png)
浅谈城市规划中对于旧城的更新与保护摘要:随着我国的城市发展进程不断的加快,很多城市开始不断地进行规划建设,对旧城区进行更新与保护成为城市规划中的重要问题。
很多城市旧城区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历史文化,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是需要保护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化建设达到了全新的高度,由于片面追求眼前利益,投入少、盲目低层次的改造,使很多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古迹和具有文化内涵等特色的建筑被拆毁,失去了旧城本身的历史文化底蕴。
本文主要针对旧城的更新与保护进行分析,分析在城市的规划中旧城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更新保护措施,从而促进城市规划中旧城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旧城;更新;保护旧城区普遍存在城市混乱、房屋老旧、交通拥堵、公共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为了促进城市有更好的发展,很多城市已经将城市中的旧城更新与保护提到日程,让旧城的更新与保护成为城市规划中的重点工作。
在我国之前的城市化发展建设中,对旧城的改造观念不是很高,经常忽视对旧城的更新与保护工作,同时,对旧城的管理机制也不是很成熟,导致在对旧城的更新与保护工作实施时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让旧城本身具有的历史文化特点遭到了不可修复的破坏,让具有城市特点的风景逐渐淡出城市的发展中去。
所以,要充分重视旧城的更新与保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协调好旧城的规划,减少对旧城本身的破坏,才能更好地发展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1.在城市规划中旧城更新的含义以及必要性1.1旧城更新的含义所谓旧城的更新就是对具有历史文化的旧城进行整治、开发和保护。
根据旧城自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更新办法,有针对性地对旧城中的建筑以及名胜古迹,民居等进行更新。
但旧城的整治并不是对旧城进行大拆大建,而是在保护有历史文化特色建筑的同时进行整治,从而提升旧城的整体质量。
1.2旧城更新与保护的必要性随着我国的城市化不断地发展,在城市的不断规划中对旧城进行更新与保护是很重要的。
城市旧城更新改造理念-最新文档
![城市旧城更新改造理念-最新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1b42d6cf121dd36a22d8261.png)
城市旧城更新改造理念1背景分析——城市并非树形1.1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工业化、经济水平都面临着亟需急速提升,随着城市建设技术的不断升级与完善,新城建设便风起云涌、如火如荼起来。
改革开放30 年取得了巨大成效,期间的城市建设虽为城市的扩展和再生提供了平台和依托,但存在盲目扩张、现代功能主义等,不但带来了资源的浪费、能源的消耗、资本的低效运转,还导致了树形结构的大量衍生,从而与现阶段城市规划追求生态、集约、高效的总体理念相差甚远。
【2】在此背景下,旧城改造成为城市增长和城市更新的首要关注对象,合理组织功能、空间,充分、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城市开发资金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1.2西方近代城市建设发展演变的历程1898年霍华德针对英国快速城市化提出的“田园城市” 1922 年雷蒙?恩温提出的“卫星城市”;国际现代建筑协会于1933 年8 月提出的雅典宪章;三种理论从功能和空间的角度归结为同心圆环的树形结构人造城市。
大伦敦规划(艾伯克隆比,1943 年伦敦规划方案)、东京规划(丹下健三,1945 年东京规划方案),两个规划方案所描绘的城市都是功能和空间整合后的并列圆环的树形结构人造城市。
克里斯托弗 ?亚历山大,于 1965 年提出一个有活力的城市应 是且必须是半网络形。
马丘比丘宪章( 1977),指出:“规划、建筑和设计不应把城市当做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来考虑,网络结构创造了复杂性、 多样性、 交融性和随机性的城市公共空 间。
2、理念阐述一一零空间零空间指从城市功能、空间、职能等多角度化整为零,按需 组合,从而形成均匀、复合、丰富、开敞的城市空间。
2.1 从功能上化整为零就像是个功能魔方, 每个颜色代表一种功能空间, 从每一面 是一个颜色通过打散打乱,使得每一面都有多种颜色。
即:化整为零:片状功能点状化一一打散功能片区成功能点组零为整:点状功能网状化一一功能点的均匀混合、重组现代功能主义规划思想(独立、简单、清晰、封闭、集中) 规划后自发的调整(交叠、复合、模糊)打散、重组、生成理念丰富、开敞、分散)2.2 空间理念的生成打散城市中的各功能片区成功能点众多功能点分散到城市中去相同的功能点遥遥相望形成功能网各功能网相互交叠、 渗透不同的功能点之间相互依存、 彼此吸引形成关系线众多功能点(城市基本点元素)构建成一张均衡之网(化整为零零空间组 零为整)3 开发导向――四维时空城市的空间增长是一个有着深刻时空内涵的四维向量相而必须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城市发展中的旧城与新城的更替发展
![城市发展中的旧城与新城的更替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f6a3798312b3169a551a486.png)
城市发展中的旧城与新城的更替发展摘要:在我国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的过程中,旧城的改造与新型城市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一个城市发展历程中,对城市的翻新是维持城市生存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不可忽略对城市的新建。
改造旧城与新型城市化是一所城市的新鲜血液,是城市蓬勃发展的基石。
但是在旧城改造与新型城市化的交替发展中,二者的关系既密切相关又问题重重。
本文就旧城改造与新型城市化的更替发展问题进行逐一探讨并提出几点对策,希望对城市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城市发展;旧城改造;新型城市化前言近年来,国家加大力度发展城市,建设繁荣、发达、富裕的城市成为国家及广大群众的共同心愿。
目前,在建设城市方面我国确实有了显著成效,越来越多的乡镇成功转向以城市为主的新型城市化,提升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品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使边缘地区的经济有了增长的趋势。
除此之外,在建设城市过程中,旧城改造也是不了忽略的。
将旧城进行翻新、扩大、优化,可以加大城市的繁荣昌盛。
旧城改造与新型城市化对城市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因此,加大力度推进二者的进程势在必行。
1.新型城市化与旧城改造的基本概况1.1二者的具体内容我国将以人为本放在主要地位,立足于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加强城市化建设。
在城市的建设中,新型城市化是我国政府近年来新提出的将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的规划,并且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进行转移。
此规划可以充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并且可以加快社会进程。
在社会的变迁以及国家的发展中,新型城市化是一个重要的反映现象。
因此,加大力度建造新型城市是我国发展城市的重要途径。
同时,在城市化建设中,对旧城的改造也是一项重大措施。
旧城改造既为将局部或整体地将老城市的全部进行更新,例如建筑设施、社会福利设施、生活服务等。
也就是说,将老城市经过改造,成为焕然一新的新城市。
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建设,比如将道路系统进行完善或更新、将城市的环境优化、改善城市的居住条件等。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与城市更新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与城市更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a31607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b.png)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与城市更新研究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与城市更新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两个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对于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优化城市环境和提升市民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与城市更新研究,并分析其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与目标城市规划是指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准则和规章制度。
城市规划的目标包括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改善城市交通网络、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以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
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可以实现城市的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城市规划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城市规划可以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土地资源的利用,降低土地的浪费现象。
其次,城市规划可以改善城市的交通网络,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和污染。
此外,城市规划还可以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总之,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体现在提升城市的品质,保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更新的概念与方式城市更新是指对现有城市区域进行综合改造和更新的过程。
城市更新旨在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形象,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城市更新的方式多样,包括旧城改造、拆迁重建、产业升级等。
通过城市更新,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四、城市更新的意义与挑战城市更新在城市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城市更新可以改善老旧城区的居住条件,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其次,城市更新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
然而,城市更新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土地所有权问题、居民迁移问题以及环境保护问题等。
因此,城市更新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以实现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五、城市规划与城市更新的关系城市规划与城市更新是相互关联且相辅相成的。
城市规划为城市更新提供了思路和准则,为城市更新的方向和目标提供了指导。
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
![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506c2e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1.png)
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摘要:城市更新是社会发展的必要选择,且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在不同发展阶段均会进行一定的城市更新,现阶段城市整体形态就与20世纪80与90年代存在加大区别。
近年来,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持续推进环境下,城市规划设计是否科学,直接决定着城市经济发展及社会和谐程度。
因此,应当站在城市更新视角下,找到最为合理的城市规划策略。
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规划的意义及现存问题加以全面分析,并探讨基于城市规划的城市发展对策,以求能够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城市更新;城市规划;城市发展引言近年来,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持续推进环境下,城市规划设计是否科学,直接决定着城市经济发展及社会和谐程度。
因此,应当站在城市更新视角下,找到最为合理的城市规划策略。
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规划的意义及现存问题加以全面分析,并探讨基于城市规划的城市发展对策,以求能够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1城市更新的内涵和基本研究视角城市更新,顾名思义,使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
这其中既包括切实改善城市居住环境、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提高城市土地效率、促进城市功能发挥和保障城市公共利益等,又包括引导城市居民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为传承城市历史文脉贡献力量等等。
其具体工作内容则指向相关工作单位或工作组织,在政策、理念保障和强调的情况下,通过尽可能多的渠道和方式获得政府、市场、社会、人民等的全力支持,以对城市破旧、低效、危险的存量建设进行整治改善、盘活利用和活化提升的一系列实践活动。
2城市更新中的设计要求2.1城市更新和城市设计城市更新是指根据发展、生活需要,对城市功能进行评估,将其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为目标,进行改建的一种综合性管理活动。
城市设计则是以城市为对象,以实现或优化其功能为目标,开展的一种设计活动。
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也需要来自城市设计的支持,但城市设计不同于城市规划,其关注的是工作的三维化和具体性,而非二维化和抽象性,后者则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城市发展与城市更新
![城市发展与城市更新](https://img.taocdn.com/s3/m/53af197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a.png)
城市发展与城市更新城市是现代化社会的核心组织单位之一,城市的发展与城市更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城市发展与城市更新的关系及其对城市的影响。
一、城市发展与城市更新的概念城市发展是指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个方面的进步和提升,包括城市规模的扩大、经济结构的升级、基础设施的建设等。
城市更新则是指对城市已有建筑和基础设施进行改善和更新,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二、城市发展驱动城市更新1. 经济发展带动城市更新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的功能和需求也在不断演变。
这就要求城市更新及时跟进,改善现有的基础设施和建筑,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2. 人口增长促进城市更新人口的迁移和增长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的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面临着压力。
通过城市更新,可以改善住房条件,提供更多的公共设施,满足人口发展的需求。
3. 环境保护引导城市更新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城市更新也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更新城市的能源系统、改善交通设施等措施,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更新对城市的影响1. 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城市更新可以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提供更多的公共设施和便利设施。
比如更新老旧的住宅区,改建为现代化的社区,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更新交通设施,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市民出行的便利性。
2.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通过城市更新,可以提升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竞争力。
更新老旧的工业区,引入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推动城市经济的升级;改造商业中心区,提升商业配套设施,吸引更多的商家和消费者,促进城市的商业繁荣。
3. 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更新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比如更新能源系统,采用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改善水资源管理,提高供水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这些措施可以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城市规划与城市更新
![城市规划与城市更新](https://img.taocdn.com/s3/m/b3176e52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7.png)
城市规划与城市更新城市规划与城市更新是指通过合理的城市布局和改造,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品质的一系列行为和措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规划与城市更新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和城市更新的定义、重要性以及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规划的定义和重要性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布局、结构、形态和功能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及对城市空间、资源和环境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旨在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城市规划涉及众多因素,如土地利用、交通、建筑设计、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科学的城市规划可以提供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合理规划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功能区域,提供便利的交通网络,增加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2. 保护城市环境:城市规划可以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 促进经济发展:科学的城市规划可以提高城市的效益和竞争力,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为城市经济的繁荣创造良好的条件。
4. 增强城市的社会功能:城市规划可以合理规划公共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文化娱乐设施等,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和文化娱乐资源,提升城市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文明程度。
二、城市更新的定义和内容城市更新是指对老旧城区或工业遗址等进行改造和重建,以提高城市的功能和形象,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更新换代。
城市更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城市空间重构:对老旧城区进行空间布局优化和重划,合理规划道路、绿地、公园等公共空间,提升城市的景观效果和空间利用效率。
2. 建筑物改造:对老旧的建筑物进行修复和改造,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耐久性和美观性,保留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形象。
从旧城新生与新城开发的关系探讨我国城市发展的规划理念
![从旧城新生与新城开发的关系探讨我国城市发展的规划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a2bd9b0128ea81c759f57808.png)
从旧城新生与新城开发的关系探讨我国城市发展的规划理念发表时间:2019-03-07T13:57:17.06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作者:曾海玲罗丹芝[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建设逐渐推进。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 528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建设逐渐推进。
但是,在我国城市化建设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城市蔓延”的情况,这就表明我国的城市增长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重新审视。
尤其是我国一些大城市存在着盲目扩建的现象,还有一些城市盲目照搬其他城市的规划理念,影响了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先围绕旧城改造与新城开发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然后以此来探讨我国的城市发展的规划理念。
关键词:旧城改造;新城开发;城市发展规划理念前言当前,在我国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还存着较多的问题。
一些城市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扩建以及照搬照抄其他城市建设经验的这一问题。
如此一来,就导致一些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遭到了破坏,而且还损害了该城市的功能,使得其原有的特色遭到了破坏,继而影响了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今后的城市规划中,需要打破原有的固定模式,以城市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来探索新的发展之路。
1、问题的起源以及相关分析问题来源于以下几方面:(1)一些城市的扩展模式存在着问题,导致该城市发展的后劲不足。
(2)在城市建设中,旧城更新不能够成为其中的重点,这就使得我国一些城市的旧城更新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导致一些城市的存在着盲目改造的行为。
1.1城市较为老化在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因为规划较为滞后,导致该城市的立交桥、铁路以及其他一些管线设施没有得到合理的规划,如同藩篱一般切割着城市,在这种背景下,“城市肌理”遭到了破坏。
由于建筑的退让、各建筑物功能的迥异、建筑造型的独特等,导致许多城市的建筑与建筑之间看似是一个整体,其实确是互不相干的个体。
原有的城市空间因为没有得到合理的规划而被生硬的割裂开来。
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af0c48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a.png)
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发布时间:2022-07-24T09:17:00.491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第3月5期作者:解海蛟[导读] 随着国民经济体系的全面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日益完善和城市建设一体化的逐步深入解海蛟乌鲁木齐市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保障中心,830000摘要:随着国民经济体系的全面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日益完善和城市建设一体化的逐步深入,新城市的建设与旧城区的改造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对新城市的建设和旧城区改造的思考与研究,也给城市发展的转型带来了新的启示。
文章重点以城市更新与旧城改造过程中产生的社会、人、环境、文化素质内涵等问题展开探讨,以期对旧城改造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城市更新;旧城改造;关系引言:城市更新与旧城改造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随着国内的经济发展基础化建设的全面铺开,城市更新以及旧城改造也成为许多城市面临的重要问题。
城市更新所带来的社会、人文、环境、文化素质内涵等多方面的变化是显著的,另外在城市更新的同时对老旧城镇的改造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只有在城市更新的同时让老城区获得新生,才能够让所有的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得到提升。
所以在城市更新与旧城改造中要坚持这三种方式:拆除重建、整改焕发新生、保护与维护城市记忆性建筑,才能得到新城与旧城的相互包容。
一、处理好城市更新与旧城改造中的社会关系国家经济都是以城市发展扩张作为主要目标,以社会经济规模来规范城市发展,这个机制从一定程度上较大地消减了人口过度集中所产生的负面作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由于人口过度集中而产生的除经济以外的人文、社会、人际交往等问题。
在这种增长模式的引导下,导致城市的肆意扩张,社会矛盾与自然环境问题从而不断堆砌。
(一)对城市规划进行全面评估旧城改造绝不是简单地拆旧建新,要深入分析老城区需要保留的城市景观特色和文化遗产项目,并尽量保持需要保留其原有风格的街区原貌。
旧城改造规划的理解和案例讲解
![旧城改造规划的理解和案例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fad29b4f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6.png)
旧城改造规划的理解和案例讲解旧城改造是指对城市中老旧社区、街区、建筑等进行改善和再利用的一种城市更新方式。
通过对旧城的翻新、改造和升级,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从理解旧城改造规划和案例讲解两个方面阐述旧城改造的相关内容。
理解旧城改造规划旧城改造规划是指对旧城区进行改造的详细规划和设计。
它要基于对旧城区的特点和问题的深入了解,通过分析、研究和调研等手段,确定改造目标和方向、探索改造路径和方法。
旧城改造规划应考虑到城市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因素,结合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从战略层面到具体措施,制定一套可行的旧城改造方案。
首先,旧城改造规划需要对旧城区的历史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城市形象和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旧城改造规划要尊重历史,保留和修复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环境,同时结合当代将其活化利用,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旅游吸引力。
其次,旧城改造规划需要考虑到社会经济因素。
旧城区通常存在着人口老化、经济落后和社会问题等困扰。
旧城改造规划应该从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社会服务等方面入手,通过引入新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重塑城市的经济生活活力,减轻社会矛盾和问题。
最后,旧城改造规划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发展不能仅仅追求经济增长,还应该兼顾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
旧城改造规划可以通过改善建筑节能、交通规划、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措施,达到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旧城改造案例讲解1.陕西西安城墙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古城之一,西安城墙修建于明朝,经过了几百年的风雨侵蚀,已经存在着一些老化和损坏。
为了保护和传承西安城墙的文化遗产,西安市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和修复工作。
他们修复了已经损坏的城墙,保持了原有的格局和形态,通过设置景观灯光和旅游服务设施,提升了城墙的游客吸引力,使其成为西安市的文化名片。
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城市更新与老旧区改造
![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城市更新与老旧区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2787674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3.png)
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城市更新与老旧区改造1. 引言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而城市规划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口的增长,许多城市的老旧区面临着更新与改造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中与城市更新与老旧区改造相关的问题。
2. 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城市的整体布局、土地利用、交通状况等诸多方面。
在城市规划中,有几个原则是非常重要的:2.1. 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原则之一。
城市更新与老旧区改造需要考虑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确保人们在改造后的城市中能够长期居住和工作。
2.2. 综合性原则城市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人口密度、土地使用、交通网络、绿色空间、公共设施等。
综合性原则的目的是创造一个功能齐全、便利的城市环境。
2.3. 人性化原则城市规划应该以人为本,满足人们对生活便利性和舒适性的需求。
这意味着城市更新与老旧区改造需要考虑到人们的居住和工作需求,提供高质量的住宅、公园、商业设施等。
3. 城市更新与老旧区改造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许多城市的老旧区面临着凋敝与衰败的问题。
为了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功能,城市更新与老旧区改造变得至关重要。
3.1. 城市更新的目标城市更新的目标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它可以通过更新和优化基础设施、改造住房、提供新的商务区等方式来实现。
3.2. 老旧区改造的挑战老旧区改造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建筑物老化、基础设施落后、土地使用问题等。
这些问题需要通过规划、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方案来解决。
3.3. 城市更新与老旧区改造的案例许多城市已经成功进行了城市更新与老旧区改造,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例如,中国的广州市通过改造老旧区和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成功提高了城市形象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同样,美国的纽约市在对老旧区进行改造时注重保护历史建筑,并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和艺术活动。
城市更新与城乡规划的关系
![城市更新与城乡规划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6b8210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a.png)
城市更新与城乡规划的关系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更新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城市更新是指对老旧城区进行综合改造,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而城乡规划也是城市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城市更新与城乡规划之间的联系,以及城市更新对城乡规划的影响。
首先,城市更新与城乡规划有着紧密的联系。
城乡规划是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工具。
它是指对城市和乡村空间进行整体、系统的规划和布局,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城乡规划包括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等各个方面,它为城市更新提供了科学、全面的规划支持。
城市更新就是在城乡规划的框架下进行的一系列改造工作,它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和城乡规划的要求,对既有建筑物、设施、土地等进行综合翻新、改造和利用,以提高城市的整体质量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其次,城市更新对城乡规划有着积极的影响。
城市更新能够推动城乡规划的实施,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协调发展。
首先,通过城市更新,可以优化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老旧的城市区域常常存在着低效利用土地的问题,通过城市更新可以对其进行规划和整合,使得土地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提高城市的空间效益。
其次,城市更新还能够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
老旧城区常常存在着陈旧、拥挤、环境差等问题,通过城市更新可以对其进行翻新和改造,从而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和居民的居住环境。
最后,城市更新还可以推动城市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升级。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城市设施和基础设施常常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需要,通过城市更新可以对旧有的设施进行升级和扩建,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体系。
然而,城市更新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并对城乡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城市更新可能会引发土地、房价等问题。
城市更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土地和房价的上涨可能会影响到原有居民的利益,这就需要城乡规划部门加强对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监管,避免出现不合理的利益分配。
其次,城市更新需要与城乡规划相配合。
城市更新与房地产市场发展
![城市更新与房地产市场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25cedc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b.png)
城市更新与房地产市场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更新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城市更新是指通过改造、更新城市中的老旧建筑、设施和环境,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功能和品质,并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
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作为城市更新的主要载体之一,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城市更新与房地产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首先,城市更新与房地产市场发展密不可分。
城市更新活动往往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和资金投入,而房地产市场提供了这些资源和投资。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通过土地的重新规划和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旧有的建筑被拆除和替代,新的房屋、商业设施、公共设施等得以兴建。
这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功能和设施水平,还促进了就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因此,房地产市场为城市更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和资源支持,推动了城市更新的进展和实施。
其次,城市更新对房地产市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城市更新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和形象,提升了城市的品质和吸引力,从而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购房者。
经过更新改造的区域往往拥有更好的基础设施、环境质量和社会资源,这使得开发商更愿意投资和开发相关的房地产项目。
同时,城市更新还刺激了土地和房屋的需求,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提高了房地产市场的活跃程度和交易量。
因此,城市更新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然而,城市更新与房地产市场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城市更新过程中可能造成老旧社区居民的迁移和人口流失,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因此,在进行城市更新时,要充分考虑到居民的需求和利益,并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
其次,城市更新可能导致土地价格的上涨和房地产市场过热的局面。
为了避免过度投机和不合理的房地产泡沫,需要加强相关政策和监管措施,确保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城市更新过程中也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避免一味盲目追求现代化而忽视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分析
![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0c2a2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a.png)
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分析摘要:城市更新是指通过对城市旧区进行重新规划、改造、更新和重建,以提升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的一种发展方式。
本文从城市更新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
首先,分析了城市更新的背景和意义,进而介绍了城市规划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
接着,总结了城市规划中城市更新发展。
关键词:城市更新;城市规划;城市发展前言:城市化进程加速使得城市更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工具之一,对于城市更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城市更新视角下,对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进行详细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城市更新视角下城市规划的重要意义1.1提高公共空间品质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能够为城市更新提供科学指导和决策依据,还在于它能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确保城市更新过程中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只有这样,城市更新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规划中,公共空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公共空间是指城市中供公众使用的空间,如公园、广场、步行街等。
公共空间的品质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社交互动和城市形象,因此,提高公共空间品质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
提高公共空间品质,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是设计人性化,公共空间的设计要考虑人的需求和行为习惯,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环境。
例如,设置休息区、遮阳设施、慢步道等,满足人群的不同需求。
二是提供多样化功能,包括娱乐、文化、运动等,增加艺术装置、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使公共空间成为社交休闲场所。
三是增加绿化和景观,绿化植被和景观能提升公共空间的美感和舒适度。
通过种植花草树木打造特色景观,不仅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减轻热岛效应,还可以提供休闲空间。
在城市更新中,有很多成功案例可以借鉴。
例如,北京南锣鼓巷和上海外滩都是成功的城市更新案例。
通过对胡同的改造提升,南锣鼓巷成为一个集文化、艺术、商业于一体的热门景点。
城市建设中的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规划研究
![城市建设中的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规划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c34078069eae009591bec05.png)
城市建设中的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规划研究摘要:城市发展过程,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城市结构,本文主要分析了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二者间的关系和探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供参考。
关键词:旧城改造,新区开发,规划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与时俱进,过去的建筑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多的需求,所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城市人口的逐步增加,城市规模必然需要不断扩张,那么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规划问题是当下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1 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改造旧城的目的是要让其能够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将应有作用发挥出来,从而能够改善环境以及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
改造旧城包含有调整社会经济结构、疏散旧城区人口、改善环境、更新设施和人文感知空间塑造等,从其内涵来说,分为功能性和形态型,形态型的旧城改造指的是其重点是改善与更新旧城区总体布局形态与建设形态外在方面的因素,功能型旧城改造指的是改善与更新旧城区固有功能。
因旧城区改造形态的过程中多少会产生城市功能重组情况,从而就会产生程度不等的功能型旧城改造的后果,在改变城市功能的过程中,还要通过形态型改造作为关键手段,所以旧城改造为功能型改造和形态型改造的综合过程。
新区开发是为了完善和强化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从各个新城区的内涵来说,可分为两种,分别是综合功能与单一功能,单一功能型新区指的是新区内部负责城市功能的类型单一,例如城市居住区、城市保税仓储区等。
综合功能型新区指的是新区内部负责多功能化城市的发展,从作用和规模上来说区别不大,主次关系不容易区分,例如城市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薪技术产业开发区等。
但所有新区都会使多种城市功能混合区,只是有部分新区重点突显出城市的某种功能,部分新区为多种城市功能。
2 旧城改造问题2.1速度偏快我国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而部分区域对旧城改造工作仍处于片面性的层次中,没有从本质上认识该工作,把该工作想的过于简单,未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拆建更新的开发形式,导致城市千城一面,另外导致物力、财力出现浪费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原有的空间结构造成破坏,从而对原区住户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城市规划中旧城改造规划分析
![城市规划中旧城改造规划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88051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6.png)
城市规划中旧城改造规划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的高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人口从农村走向城市,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同时也让旧城改造的迫切性突出而来。
城市建设的好坏是影响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主要因素,而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是否符合人民需求、发展需求的基础,旧城改造是城市规划中的突出难点。
文章针对我国城市目前城市规划中旧城改造的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旧城改造的建议,希望能对目前城市的和谐发展、绿色发展、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城市规划;旧城改造;规划在我国城市建设中推进过程中,建新城、改旧城是目前城市化发展的重点,对旧城区的改造由以前的拆迁重建,逐步转变为因地制宜,结合群众需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但是旧城改造因涉及范围广,牵扯面大,影响人口多,改造前规划者们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充分了解改造的社会环境、地理环境、历史环境、人文环境,和旧城改造过程众多群体人民的诉求。
任何信息了解不全面,都可能导致旧城改造结果脱离设计初衷,影响社会和谐发展。
针对目前旧城改造规划中的问题和以后的相关办法进行分析如下:一、当前城市规划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一)缺乏整体规划和统筹。
旧城改造过程中是一个系统工程、多部门统筹协调,分工作业,共同推进,现实情况往往是今天路刚刷黑,明天来市政管道的,过几天再来改通讯的,反反复复,降低了效率不说,还严重影响旧城居民的生活出行。
其次缺乏整体规划,只重视局部改造,改造后未达到人民的期望要求。
(二)旧城改造前期未进行充分调研,了解人文环境、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导致规划不充分,改造不合理,浪费资源且导致人民抱怨。
(三)旧城区改造规划中目标不确定,旧城改造主要是实现生活结构的维护与调整。
旧城区当中有着长期沉淀的文化和特定的人文结构,对于旧城区居民的精神归属感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改造过程中盲目的将新城区规划搬用到旧城区改造过程中,影响了整体改造的协调性,也脱离了旧城改造的初衷。
(四)旧城区一般作为市中心,在改造过程中开发商逐利心态严重,为了提高旧城区土地的利用率,往往增加超高层建筑,这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短期内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但是受到区域面积的影响,对于旧城区长期可持续发展不利,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将会带来不可修复的影响。
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c39836ebb68a98270fefa2f.png)
城市,作为人类定居和繁衍生息的地方,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是人类寄托梦想和希望的地方。
众所周知,一个城市的发展是不断新陈代谢的运动过程。
为保持城市旺盛的生命力,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目前城市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
本文主要是在分析比较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有关差别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推进中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四大关系。
一、对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的一些理解旧城改造是一个人们长期使用、已经习惯的名词,而城市更新则是近年来新产生的热门名词,最近又出现了城市微改造、微更新、渐进式更新等概念。
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到底有无区别,差异在哪里,笔者详细查阅和研究了目前已有相关资料,同时也结合一些实证项目比较分析,以便于对其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从而更好地推进这项工作。
(一)有关旧城改造的内涵根据有关资料表述,旧城改造是指局部或整体地、有步骤地改造和更新老城区的全部物质生活环境,以便从根本上改善其劳动、生活服务和休息等条件,它既反映城市的发展过程、城市空间规划组织以及建筑和社会福利设施的完善过程,又展示物质成果,反映当时的建筑和福利设施状况。
旧城改造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是改造城市规划结构,在其行政界限范围内,实行合理的用地分区和城市用地的规划分区;二是改善城市环境,通过采取综合的相互联系的措施来净化大气和水体,减轻噪声污染,绿化并整顿开阔空间的利用状况等;三是更新、调整城市工业布局;四是更新或完善城市道路系统等基础设施;五是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等。
从实际操作看,旧城改造包括棚户区改造、旧住宅小区改造、旧建筑(居住建筑和非居住建筑)改造等。
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如上海的旧城改造,“十二五”及以前一直坚持“拆、改、留”并举,多途径推进旧城改造。
“拆”是对房屋结构简陋、基础设施较差及没有保留价值的危旧房进行拆除改造,“改”是对城市规划予以保留但建筑标准较低的房屋实施成套改造、平改坡和环境整治等旧住房综合改造。
我国新城建设的若干问题与启示
![我国新城建设的若干问题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e696e84dfe4733687e21aa8e.png)
我国新城建设的若干问题与启示枣庄市市中区住宅建设开发公司 甘信标 枣庄市台儿庄区建筑设计院 张 越[摘 要]本文从新城的定位、规模、城市特色及规划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新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关键词]新城 问题 启示 正如我们所能观察到的,我国各种类型的新城正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中国新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一些问题。
以下分别就新城的定位、规模、新城特色及新城规划管理等几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
1.新城建设存在的问题1.1新城的定位新城作为解决城市问题的一种方式,在我国的很多城市的实践中都卓有成效。
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新城建设不是发展城市的唯一方式。
新城的设置是有其内在的理论依据和客观现实基础的,每一个城市都应该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的方式,而切忌盲目开发、贪大喜功。
如在发展中国家印度,其加尔各答城创建新城的历史可追溯到60年代晚期,当时的新城(Kalyani)代价高昂却是彻底的失败。
作为规划城市,它的重要功能是邦政府的新驻地,但政府雇员拒绝迁入,至今野草遍街,路灯未亮,成为十足的规划灾难。
在我国新城建设中,也不乏这样的教训。
如广州市,过去十多年的发展中,城市建设四处开花:在城市东南方向,就有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天河软件园、广东软件园、南沙咨询科技园、广州科技城、广州生物岛、广州国际会展城、广州留学人员创业园等17家不同类型的新开发区,并规划了广州新城,造成新区投资分散,基础设施难以配套,不能合理组织交通,形不成规模,同时老城区缺乏改造与更新,整个城市建设处于一种极为混乱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新城建设的过程中,对新城的准确定位关乎到新老城的关系。
从英国新城建设的历程我们能清楚的看到这个问题。
1976年斯特拉思克莱德地区的一份报告中说:“本地区内新镇得以建设是牺牲老地区内迫切需要的改建而取得的”。
在我国也是如此,政府把大量的资金用于新区建设,而可能忽略了对于老城的改造与建设。
浅谈城镇化与房地产开发关系
![浅谈城镇化与房地产开发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02e3f6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11.png)
浅谈城镇化与房地产开发关系一、城镇化与房地产开发的定义与意义城镇化是指人群从农村地区逐渐转移至城市地区的过程,这是现代化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房地产开发是指利用土地资源,改造、开发、建设房屋以满足人们的住宅及商业需求。
城镇化与房地产开发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二者互相推动,相互制约,是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二、城镇化与房地产开发的相互促进关系1、城镇化带动房地产开发随着人口的向城市集中,对住房需求会不断增加,这需要大量的房地产开发。
城市化过程中,政府会逐渐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交通枢纽等基础设施,这也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这些都促进了房地产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
2、房地产开发支持城镇化当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人口也会愿意向城市集中。
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他们会因为需求的增加,进一步投资和开发,这也有利于城镇化的进程。
3、城镇化和房地产开发互相影响城镇化和房地产开发是相互促进的,但是同时也会互相制约。
例如,在城市过快扩张的情况下,土地资源逐渐枯竭,开发商寻找大型土地用来进行房地产开发较为困难。
另外,房地产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城市污染,而城市污染又会影响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和身体健康等等,需要政府加强监管和规范。
三、国内房地产开发与城镇化的关系分析1、北京市的房地产开发和城镇化随着北京市不断发展,城镇化和房地产开发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其中提到要加快城市轨交网络升级扩容,同时优化地下空间开发,加大城市更新力度,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2、上海市的房地产开发和城镇化上海市一直处于快速的城市化和房地产开发之间,上海市政府则出台了《“十三五”上海市城乡规划》,提出加快镇城两级合作发展,促进县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衔接,逐步改建老城区和工业用地为居住用地等措施。
3、广州市的房地产开发和城镇化广州市是一个快速城镇化的城市,房地产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能带给人秩序、安全、幸福和美 感。卡米罗·西特(Cam…0 Sitte)的思 想曾促使城市设计者从醉心于辉煌的大 构图,转向城市环境中更适应普通人的 生活尺度。他常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话 说,“一座城市应该建设得能够给它的 市民以安全感和幸福感”。他在《城市 建设艺术Xthe Art of Buildin.q Cities)一 书的序言中写道,“建造城镇时,必须不 仅给居民以保护,而且给居民以快 乐”。为此,“城镇建设除了技术问题 以外,还有艺术问题需要考虑”。西特 提出:首先,城镇建设应自由灵活,不 拘程式;而且,城镇应通过建筑物与广 场、环境之间恰当的相互协调,形成和 谐统一的有机体:此外,广场和街道应 构成有机的维护空间。无独有偶,培根 (Edmund N.Bacon)认为城市设计的 目的就是通过纪念性要素构成城市的脉 络结构来满足市民感性的城市体验。因 此,他强调城市空间的美学关系和视觉 感受。例如建筑物与天空的关系、建筑 物与地面的关系、建筑物之间的关系等 (图3、4)。
强调有杜盒价僵日勺产品和疆
务包括有益的培训和麓业. 叠膏的工赉.
地区公羊
竟争伦理开放贸易.场所曹
靖.注■外裹投费.;F考虑对其 他地区的彰晌.舒遗度地化的经济.本地与井
地贸易的公卓.t免地区之间 竞争的‘●相。.
参与屎科
大型投资者以企生方式参与加 上一些象征佳的牡区参与以‘接 曩。台法性.
奉t社区●写到再生的番个骑
设计的理念
国家的城市再生政策逐渐与可持续发展
2.1.1 “紧凑城市”
目标和原则相融合,使得现代城市再生
1 990年,欧洲社区委员会(CEC)于
理论与传统的城市更新有了显著的不同
布鲁塞尔发布绿皮书,首次公开提出回 (表1),形成了可持续城市再生理论。归
归“紧凑城市”(coml3act citv)的形态,
在国内外大量城市的长期发展过程 度:@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⑦回归传统
中,都不同程度地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习惯性的邻里关系;⑨实现社会平等和
也因此诞生过许多相关的城市规划理念 提高公共福利‘61。
与方法,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 2.1宏观层面——引入更合理的城市规划
2.1.3“可持续城市再生” 自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以来,发达
2009.12/住宅科技05
万方数据
盈规划设计
图1 拥堵的城市道路将城市肌理破坏
在城市的扩展建设中慢慢消失,随之消 失的正是城市的精神和魅力。 1.3经济失衡。功能弱化
受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区域化的影响, 中国的经济进入到一个以大城市为中心 的时代。一些中小城市的旧城在区域空 间集聚与扩散的双重作用下,面临着功 能缺失和被边缘化的局面。
在城市空间的扩展中,首先应注意 用地选择的完整性。尽量避免被高架 路、高速路、铁路和市政管线等切割的 用地,或者对其进行整合;其次,还 应注意土地使用的复合性。<马丘比丘 宪章)中就早巳指出,过于机械的功能 分区,破坏了城市的有机性,导致城市 功能的低效率。有机结合的城市功能对 于增强城市活力、减轻交通负担、方便 市民生活等都大有裨益;最后,对城市 用地规模的科学控制也很重要。 2.2.2塑造亲民的城市空间
首先,受大城市集聚作用的影响,小城 市中心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和市场功能向 大城市集中。导致小城市中心区区域性 服务功能和市场功能的弱化。
其次,受大城市扩散作用的影响。小城 市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承接大城市产业扩 散的机会,但是这些产业的扩散主要选 择在小城市的新区,旧城不具备接纳大 城市产业扩散的条件。与此同时,旧城 原有的部分产业也在大幅度向新城转移。 使得旧城出现不同程度的产业空心化现 象(图2)。
“城市蔓延”趋势表明了现有城市的 增长模式需要重新审视。在大规模的新 区开发过程中,某些大城市盲目扩建,城 市空间扩展导致“城市肌理”遭受破坏; 某些中小城市盲目照搬大城市更新的经 验,简单地通过“拆旧建新”对城市的物 质环境进行改造。不仅破坏了城市传统
的历史文化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 了城市功能,丧失了城市的特色,造成了 城市的活力不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 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延续。因此,要遏制 “城市蔓延”的趋势,就必须在总体思路 上打破原来的固定模式,探索出一条新 的发展之路。
and new area development,the author analyzes several contradictions existing in the
“spread”and“renewal”of urban space in recent years.pointing out that iti—S neces一
段(从设i+纠实t J.与地方 民主毫设联系.
方便的通勤距离内,提供更 多的工作、日需品、服务以
蔓体曩刖
认为经济发晨含昔来牡盒曩刊和 环埋改■.酒矗■理.
有教地蔓台各种力量促进地 方的经卉发晨.蕴蓄社鑫蠡件 和环境象件.
及休闲娱乐的选择和与周边 朋友进行交流的机会:③更为合理地安
几方面的内涵:
排与利用公共交通设施:@保持已有城
11)就再生的目标而言,可持续再生
市地区的活力;⑤造就更有活力的城市 不是简单地消除城市衰败的空间,而是
生活;(勤更为合理地利用公共基础设施 和能源:⑦促进社会融合15l。
力求找到引起城市衰败的原因。从根源 上着手,旨在塑造城市发展的能力,提
2.1.2 “新城市主义”
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新城市主义”是对“城市蔓延“
纳起来,可持续城市再生理论包含以下
其最基本的事实依据就是许
多欧洲历史城镇保持了紧凑 而高密度的形态,并被普遍 认为是居住和工作的理想环
表1 传统旧城更新与可持续再生的对比
可持壤 生晨原赙
传统归城更新
可触城市再生
境。原因有7个方面:①相 对于其他以可持续发展为指
代际公早
帙速行动.吸引投i辱和靛业.蔓 短崩且杯和政治目标骧动.
2.2微观层面一完善城市规划设计的技
术方法 2.2.1道路交通规划及土地使用规划
城市的空间界面、风貌肌理和人性 尺度往往代表着各时期人们的核心追 求,应该在处理好城市风貌的前提下, 想办法解决城市功能问题。事实上,国 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城市的交通拥挤问 题,不是通过拓宽道路就能解决的,而 应该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①充分利用 市场规律改善交通状况,增加基础设施 投资,增强基础设施能力;②合理规划 就业中心,提高就业中心的就业密度, 提高土地利用的空间均质性,从而使城 市交通流空间更加有序;(》协调土地利 用与城市交通的关系,统一土地利用规 划和城市交通规划;@,鼓励包括大运量 的快速轨道交通在内的公共交通体系的 发展。因此在城市空间扩展中,应该对 道路宽度加以限制,通过加密支路网、 优化道路网络、加强交通管理等手段来 改善道路系统通行能力,并同时能营造 人性化的城市街道空间。
■刘思思Liu Sisi
窭【摘要】从旧城改造与新城开发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近年来城市空间“蔓延”
: 与“更新”中存在的若干矛盾,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吸取别国的经验,提出
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为我国城市未来规划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旧城改造;新城开发;蔓延;更新;城市空间 ,’【Abstract】From the angl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ilt—up area modernization
我国城市还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 各种设施的缺乏。居住、商业、办公、 工业等各类性质的用地都相对独立地分 布在不同区域,却缺乏有机的联系。比 如,从居住区出来购物,或者从办公室 出来放松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由于城市尺度的巨大,使得沿街商业及 服务性的城市空间由分散布置向集中分 布发展,许多城市干道退化成单纯的机 动车道。这些因素不仅给市民的生活增 添诸多不便。而这样又加大了城市交通 的压力(图1)。
1问题的起源与分析
问题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某些 城市的扩展模式导致可持续能力低、后 劲不足:二是旧城更新一直不能成为城 市建设和理论关注的重点,导致中小城
刘思思,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建筑系。
市旧城更新缺少理论指导,旧城改造盲 目进行。 1.1城市老化。规划滞后
现代城市中由于规划的缺失和滞后, 某些城市的立交桥、快速路、铁路、高压 走廊以及各种管线设施象藩篱一样穿越、 切割着城市,“城市肌理”被严重破坏。城 市环境成了孤立的互不联系的各种尺寸 的碎片的集合物11I。由于道路的宽阔、 建筑的退让、间距的深广、功能的迥异和 造型的独特等,使得不少城市的建筑物 密集区域,建筑与建筑之间、街区与街区 之间也仿佛是互不相干的个体。原本有 机的城市空间就这样被生硬地割裂开来。 然而,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城市又不 得不建设大量的道路、高架和停车场,蚕 食了本来就不多的人行道、绿化。城市空 间尺度越来越大,而人越来越显得渺小。 开发区、大学城、产业园似乎成了我国城 市建设的主旋律。城市的规模在短期内 被成倍放大,超大尺度的城市扩展区也 一个接一个出现,最终给城市留下无法 弥补的伤痕。 1.2设施缺乏,生活不便
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等一系列问题。大
O rie nted DeveIopment,简称
城市继续膨胀,中小城市发展持续缓
“TOD”)。“新城市主义”有8大主张:①
慢。
限制城市边界,建设紧凑型城市;②继承
传统,复兴传统开发;⑨以人为本,建设
2解决办法与应对策略
充满人情味的新社区:@,尊重自然,回归 自然:⑤增强公众对城市规划的参与力
规划设计莨
从旧城改造与新城开
发的关系探讨我国城 市发展的规划理念
Discussion on the Planning Concept of Domestic Ur- ban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ilt—up Area Modernization and New Area Develop- 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