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通气在治疗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创通气在治疗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1-08T09:48:30.54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作者:席俊峰郝登荣张志斌

[导读] 结论:临床上利用无创通气治疗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显著,良好降低了不良反应出现率,临床应用价值高。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胸心外科 719000

摘要:目的:观察无创通气在治疗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胸心外科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有创正压通气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数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利用无创通气治疗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显著,良好降低了不良反应出现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无创通气;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

临床上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急症,主要是因为胸心手术后患者年纪大或者患者机体换气通气功能受到阻碍引发的。急性呼吸衰竭发病时间短,患者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就非常可能给患者脑实质、肾脏等带来影响,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深入研究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有重要的作用。此次研究过程中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胸心外科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无创通气在治疗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胸心外科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当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为34-70岁间,平均年龄为(54.40±5.8)岁;对照组当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为33-72岁间,平均年龄为(54.30±5.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未发现有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医护工作者为患者提供止咳祛痰、抗病毒感染的护理[1],为患者提供吸氧、支气管扩张等治疗,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按照病情鉴定使用适合的治疗方法。

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之上,观察组利用无创通气的治疗方法,治疗当中患者保持半卧位的姿势,佩戴接有输氧管的面罩,应用呼吸器进行呼吸工作,保证呼吸机的氧流量与吸气的压力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当中,保证氧流量为每分钟3-8L,吸气压力在11cmH2O,血氧饱和度高于91%[2],治疗当中保证患者呼吸顺畅,消除患者心理压力,增强治疗效果。对照组应用有创通气治疗的方式,治疗之前的医护工作人员对心率、血压和呼吸进行检查,应用简单的呼吸囊抢救治疗,将潮气量控制到1500ml的范围内。手术之后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观察,若患者产生显著的好转就改用呼吸机间接呼吸的方法,如果患者出现并发症,那么就要立即拔除气管。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来分析数据,同时利用(`x±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利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使用P<0.05代表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数值

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数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数值比较(`x±s)

3讨论

急性呼吸衰竭,主要是因为人体外伤、手术后细菌产生感染或者心源性肺水肿等症状引发。在通常的治疗方式的前提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技术。应用鼻部面罩、口鼻部面罩给患者提供通气治疗,这种治疗方法为医师提供心理疏导之后被患者所接受[3]。从临床结果研究表示,无创通气可以提高患者动脉含氧量,有效改善冠脉血液循环,提高心脏的运作效率。

总之,临床上利用无创通气治疗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显著,良好降低了不良反应出现率。

参考文献:

[1]魏其云,赵阳洋.无创通气对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及血氧状态的影响评价[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8,33(02):172-174.

[2]魏忠利.分析无创通气在治疗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2):52.

[3]张春玲.无创通气对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及血氧状态的影响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17,26(01):72-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