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的平仄标注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诗词格律之平仄常识 (2)PPT学习课件

诗词格律之平仄常识 (2)PPT学习课件
平 标准式: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 犯孤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4、三平调:一句诗末尾连用三个平声字,称为三平调。由 于近体诗的句末三字是两个节奏,声律上必须有变化,连 用三个平声就显得平板而不和谐,三平调也是格律诗平仄 的大忌。但是却是古风的特有平仄格式。
仄 仄 标准式: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平平仄仄仄
拗: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救:平平仄平仄(这平平平 三平调;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
例:相问良殷勤。韦应物《路逢崔元二侍御避马见招以诗见赠》 曲房小院多逢迎。李商隐《偶题二首》
另外,从音律和谐的角度,三仄调也是应该避免的。
例:悲秋宋玉宅。杜甫《奉汉中王手札》 应似东宫白赞善。白居易《白牡丹》
(宅、白为古入声字)
(六)拗救问题
1、什么是拗救 拗:指近体诗中违反平仄格律,不依照一般平仄要求的情况,
3、犯孤平:在“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这
一平仄句式中(只涉及这一句式,其他句式不包括),五 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本应使用平声字却用了仄声字。 导致全句除了最后一个押韵的平声字外只剩下五言第二字 (七言第四字)唯一一个平声字,所谓称为“犯孤平”。 犯孤平是格律诗平仄的大忌,流传下来的格律诗中基本没 有犯孤平的情况。
2、一联中平仄相对。即一联诗中,出句和对句的平仄要
相反。
3、两联间平仄相黏。即上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平
仄要相同。
但实际在作诗的时候,由于受诗歌内容情感以及其 他格律因素的影响,并不是也不可能每一个字都遵循以 上基本原则,所以古人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的说法。不过,五言的第二字(七言的第四字)一定符 合以上三条规则。
(五)格律诗平仄的禁忌——诗病。

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及基础(完整注解)

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及基础(完整注解)

前言:近体诗只涉及押平声韵。

本人认为近体诗也可押仄(zè)声韵,平仄规律与此相同,可自行推导。

注意现代四声与古四声不同,所以判定--古人所写诗词平仄的时候需要按照精品文档,你值得期待旧四声。

注意现代四声与古四声不同,所以判定古人所写诗词平仄的时候需要按照旧四声。

基础:平仄古代有四个声调,分别是,平,上,去,入。

所以在古代平指平声,仄指上,去,入三声。

仄指上声和去声。

仄就是不平的意思。

古代的入声被划分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四个声调中。

所以现在普通话中没有入声。

但是读古人的诗词(或者现代人用平水韵写诗,词用的是词林正韵。

)要注意入声。

而用中华新韵写的诗词只要依照普通话的标准就好。

平仄:指拼音声调平是一二声,仄是三四声,四声中平声以外的上、去、入三声现在四声就是普通话中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阴平与阳平统称为平,上声与去声统称为仄。

阴平为第一声;阳平为第二声上声为第三声;去声为第四声入声为古代声调,普通话中没有注:但是读古人的诗词(或者现代人用平水韵写诗,词用的是词林正韵。

)要注意入声。

而用中华新韵写的诗词只要依照普通话的标准就好。

平水韵、词林正韵及中华新韵的区别《平水韵》为写格律诗所用。

《词林正韵》是在《平水韵》的基础上归并而成的,供填词使用。

《中华新韵》是按照现代汉语拼音归纳而成的韵书,方便支持新韵的现代人写诗、填词,但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

一、五言、七言【句内平仄相间】五言标准句:(平仄交替,容易记忆。

)1.平平仄仄平。

2.仄仄仄平平。

3.仄仄平平仄。

4.平平平仄仄。

中平仄仄平。

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

中平平仄仄。

【中代表可平可仄】例:中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注:平平平仄仄不算,那么分开有7句为什么不能是平平平仄仄呢?因为律诗的偶数句必须押韵,(此处说的是句数为偶数)即最后一个字是平,所以只能选择四句基本句式中的平平仄仄平与第一句仄仄仄平平相对呐。

孤平:诗词大忌中平仄仄平第一字若是仄,则是孤平,孤平乃诗词大忌,故不可。

高中语文诗歌的押韵与平仄课件人教版PPT教学课件

高中语文诗歌的押韵与平仄课件人教版PPT教学课件

西出阳关无故人。
C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我欲乘风归去,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020/12/10
13
参考答案
A 红杏枝头春意闹
乌衣巷口夕阳斜 B 劝君更尽一杯酒
与尔同消万古愁 C 夕阳无限好
高处不胜寒
2020/12/10
14
高考链接
• 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 的语序与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给出的上 联结合本节所学知识作适当调整得出下联。
声情并茂
——押韵和平仄
2020/12/10
1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了解基本的押韵、平仄、 对仗知识。
• 能力目标:能运用相关知识为工整的 律诗排序,并进行集联创作,从而体会诗 歌语言的韵律美、参差美和对称美。
•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2020/12/10
2
1、找出《客中作》、《拟行路难》两首诗 词的韵脚,并比较它们的韵脚有何不同?
2020/12/10
12
集对联,从下面所给的诗句中组合 出新的对联。
A 东城渐觉风光好,
朱雀桥边野草花,
縠皱波纹迎客棹。
乌衣巷口夕阳斜。
绿杨烟外晓寒轻,
旧时王谢堂前燕,
红杏枝头春意闹。
飞入寻常百姓家。
B 渭城朝雨浥轻尘,
五花马,千金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呼儿将出换美酒,
劝君更尽一杯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2020/12/10
7
什么叫对仗?
格律诗上下句字数要相 等,而且相对字的意义, 词类,平仄也都要一一 相对。
律诗四联中,颔联、颈 联必须对仗。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ppt课件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ppt课件

那么平仄如果首句变化,后面随之变化,仅四种:
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27
仄起平收:
•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皆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 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
声,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
9
平 仄
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 诗或格律诗,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 律因素。 分辨一首诗是古风还是近体 诗,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该诗是否区分平 仄。我们对平仄的要求可以不如古人那 么严格,但不能完全丢弃。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25
平起平收:
•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这四声中,最成问题的是入声!

平仄和押韵PPT课件

平仄和押韵PPT课件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东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
风 破
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
》 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一壶漂泊浪迹流时间怎么偷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 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句的“怅”不是,因是仄声)
②万壑有声含晚籁
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荒烟蔓草的年头
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押韵之作用有二: (一)将许多涣散之音,联络贯串,以成为完 整之声调,使诗歌之节奏更鲜明、更和谐。吟 诵起来,令人觉得铿锵悦耳。 (二)便于记忆,诗之有韵,使人读之琅琅上 口。即使篇幅较长,亦易于完成背诵也。
7、什么叫平仄
古代汉语中平声字叫平,上声、去声和入 声叫仄
现代汉语中平声字的声调叫”平”,上声 和去声两声调叫”仄”
8、平仄有什么格式呢?(只了解就可以了)
例如:五言诗仄起 杜甫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4、下面是王禹偁的《村竹》,打乱了次序, 作排序: ①马穿山径菊初黄②万壑有声含晚籁 ③荞麦花开白雪香④棠梨叶落胭脂色 ⑤数峰无语立斜阳⑥何事吟余忽惆怅 ⑦村桥原树似吾乡⑧信马悠悠野兴长。
第一步定韵脚。从律诗的押平声韵可
看出,①句的“黄”、③句的“香”、

近体诗平仄-PPT精选文档

近体诗平仄-PPT精选文档
2019/3/18 9
• 犯孤平:指律诗的乙种句除韵脚上的平声 字外,句中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就叫犯孤 平。 • “| | — — | | —”,如果第三个字用了仄声 ,变成“| | | — | | —”,那么除句末平声外 ,句中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犯孤平。 • 三平调是古体诗特有的句式,在近体诗中 是不允许的。近体诗中有时若犯了孤平, 那么要设法补救。救的办法是把本句第五 字由仄变平。
2019/3/18
• 关于拗救 律诗平仄有严格规定,如果违反常格,该平 的地方用了仄,或该 仄的地方用了平,称为 拗。有拗必有救 。主要有两类三种: 一、本句拗而本句救 1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拗平平救仄平
2 仄仄平平平仄仄 二、出句拗而对句救 3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14
3、仄起仄收式(五言平起仄收)—— 丙丁甲乙丙 丁甲乙
• • • •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杜甫《咏怀古迹》(其五) • 诸葛大名垂宇宙, • 宗臣遗像肃清高。 • 三分割据纡筹策, • 万古云霄一羽毛。 • 伯仲之间见伊吕, • 指挥若定失萧曹。 • 运移汉祚终难复, • 志决身歼军务劳。
2019/3/18 10
• 第六个字有的地方可以不分明,即可平可 仄,但条件是必须有救。分两种情况。 1,丙种句“仄仄平平平仄仄”,第六个字可由 仄换平(拗),条件是本句第五字要由平 变仄(救)。即 仄仄平平仄救平拗仄 2,甲种句“平平仄仄平平仄”,第六个字可由 平换仄(拗),条件是对句的第五字要由 仄换平(救)。即 平平仄仄平仄拗仄 仄仄平平平救仄平
2019/3/18 8
• 关于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 七言律诗的第一、三、五个字,其平仄是可以变 动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是固定的不变的。 • 原因两个: • 一是避免“三平调”,二是避免“犯孤平”。 • 三平调:指律诗句尾连用三个平声字,比如: • — — | | | — —是丁种句,第一、三字平仄可变 动,而第五字必须是仄,否则句尾就成了 “— — | | — — — ”,句尾三个平声字,这就是三 平调。律诗切忌犯三平调。为了避免犯三平调, 所以第五个字不能用平声字,只能用仄声的。

《近体诗格律》课件

《近体诗格律》课件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鉴赏与品评近体 诗,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
05
近体诗的代表作品与名家
代表作品的选取与介绍
总结词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近体诗作品,介绍其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
详细描述
选取唐诗中的近体诗代表作,如杜甫的《登高》、李白的《静夜思》等,介绍 其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以及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详细描述:近体诗中需要对仗的运用,通过对仗的修辞 手法,使诗句更加精炼、优美。对仗要工整、贴切,避 免生搬硬套或过于追求形式。
详细描述:近体诗的语言要简练、精准,用最少的词语 表达最丰富的意义。选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避免冗长 、繁琐的句子结构。
意象的塑造
总结词:形象生动 总结词:意蕴深远 总结词:创新独特
02
近体诗的格律规则
平仄规则
平仄定义
平仄规律
平仄分类
特定格式
平仄是近体诗中用来表示声调 的术语,平声指四声中的平、 上、去三声,仄声指四声中的 入声及平、上、去三声。
近体诗的平仄规律主要遵循“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 原则,即每句诗的第二、四、 六个字必须符合平仄要求,而 第一、三、五个字则可以灵活 处理。
句法规则
句法定义
句法是指近体诗中句子的结构、组合方式以及语法规则等。
句法要求
近体诗的句法必须符合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同时还要注意句子的节 奏和音韵。
句法变换
在近体诗中,句法是可以变换的,但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技巧,如 “倒装”、“省略”、“重复”等。
特定句型
在近体诗中,还有一些特定的句型格式,如“流水对”、“扇面对” 等,这些特定格式的使用可以使诗歌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近体诗平仄PPT课件

近体诗平仄PPT课件

句押韵,并且颔联和颈联都对仗,到底该选哪一项呢
•一般来说一三五平仄不论
,故. 绿色字都可相反
5
2、平起平收式—— 丁乙丙丁甲乙丙丁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杜枚《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
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 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 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 水多菰米岸莓苔。
音短促,建湖方言中保留了这种入声字的读音,我们 可以用建湖方言来鉴别是否是入声字。比如:“竹 ”“石”“六”“八”“觅”“国”“独”“毒”“ 法”“滑”“或”,这些字在古汉语中都读入声,在 诗歌中都属于仄声范畴。
特别注意现代汉语普通话. 中的阴平和阳平的字,像2
• 有四种基本句式: • 五律: • (甲)仄仄平平仄 • (乙)平平仄仄平 • (丙)平平平仄仄 • (丁)仄仄仄平平
2020/5/13
.
6
3、仄起仄收式(五言平起仄收)—— 丙丁甲乙丙 丁甲乙
杜甫《咏怀古迹》(其五)
• 仄仄平平平仄仄 • 平平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平仄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万古云霄一羽毛。
• 仄仄平平平仄仄 •伯仲之间见伊吕,
• 平平仄仄仄平平 •指挥若定失萧曹。
近体诗平仄
2020/5/13
.
1
关于平仄的区别
一般来说,古诗里的平声相当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阴 平和阳平,即第一声和第二声;比如“开”“回”“ 豪”“飞”等,都属于平声。(不过有特殊情况,见 下)
仄声相当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上声和去声,即第三声 和第四声。比如“去”“动”“海”“恐”等都属于 仄声。

近体诗平仄PPT课件

近体诗平仄PPT课件
12
2、平起平收式—— 丁乙丙丁甲乙丙丁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杜枚《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
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 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 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 水多菰米岸莓苔。
(仄起仄收式) (平起平收式) (平起仄收式) (仄起平收式)
2024/3/27
3
• 七律: 在五律基本句式之间加上相反的
“平平”或“仄仄”。
•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 • (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 • (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 这四种基本句式(甲乙丙丁)交错,就构
成律诗的几种基本格律形式。
平仄
• 平声就是平仄中的平声,上、去、入三声
则归为仄声。“仄”字的本意就是倾侧, 就是不平,上、去、入三声的调型都不是 平的,所以叫仄声。
2024/3/27
1
• 为什么要讲究平仄
2024/3/27
2
• 基本要求:平仄相间。 • 有四种基本句式: • 五律: • (甲)仄仄平平仄 • (乙)平平仄仄平 • (丙)平平平仄仄 • (丁)仄仄仄平平
• 七言律诗的第一、三、五个字,其平仄是可以变
动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是固定的不变的。
• 原因两个: • 一是避免“三平调”,二是避免“犯孤平”。 • 三平调:指律诗句尾连用三个平声字,比如: • — — | | | — —是丁种句,第一、三字平仄可
变动,而第五字必须是仄,否则句尾就成了
“— — | | — — — ”,句尾三个平声字,这就是 三平调。律诗切忌犯三平调。为了避免犯三平调, 所以第五个字不能用平声字,只能用仄声的。

一给下列近体诗标注平仄(1)

一给下列近体诗标注平仄(1)

一、给下列近体诗标注平仄,有拗救处加以说明: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春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渐漂母,三谢不能餐。

天末怀李白
[唐]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
-----袁晓莹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新城道中(第一首)
[宋]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夜泊水村
[宋]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诗歌的押韵和平仄PPT课件

诗歌的押韵和平仄PPT课件

D.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3、排列下列诗句顺序 A杨柳青青着地垂 B借问行人归不归 C杨花漫漫搅天飞 D柳条折尽花飞尽
ACDB
练习: 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的四句:
A.欲采苹花不自由
B.骚人遥驻木兰舟 C.破额山前碧玉流 D.春风无限潇湘意。
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C→B→D→A 。
诗句排序,有法可依: 一、观体裁, 二、看押韵, 三、析对仗, 四、查平仄, 五、审表达, 结合意境,综合运用,定可准确排序 综上所述,运用“押韵分析法”“粘 对分析法”和“情景分析法”,是走出 近体诗迷宫的三步法。
下面是王禹偁的《村竹》,打乱了次序, 作排序: ①马穿山径菊初黄 ②万壑有声含晚籁 ③荞麦花开白雪香 ④棠梨叶落胭脂色 ⑤数峰无语立斜阳 ⑥何事吟余忽惆怅 ⑦村桥原树似吾乡 ⑧信马悠悠野兴长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 家。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 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 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 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
三、学习格律 初学创作最怕的是格律,激情四射,出口成章, 自认为自己的诗歌气势磅礴或温婉可爱,可是让行 家一看,不禁摇头,原因是格律不合。经行家按照 格律修改一番,才发现格律原来不仅是要求声韵, 而且是锤炼字词的过程。但让自己写,格律着实难 掌握。怎么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套”。熟记两 首典型的律诗,依照他的平仄修改自己的诗歌,修 改到自认为差不多的时候,然后找行家帮助修改, 行家才会根据实际情况告诉你一些特殊的情形这样 进步才能更快。对于填词,同样的道理,填完之后, 拿一首词牌的典型题目,对应它的平仄比对自己的 平仄,试着修改。直至满意。

诗词格律之平仄常识课件

诗词格律之平仄常识课件

平仄是古诗词中重要的声韵因 素,通过平仄的交错和协调, 形成优美的节奏和和谐的韵律

平仄在诗词中的作用
平仄有助于塑造诗歌的音乐美。 平仄还能够表达情感,传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平仄能使诗词的句式更加多变,增强表现力。 平仄是构成诗词和谐统一的重要因素。
平仄的起源与传承
平仄起源于先秦时期,发展于唐代,成熟于宋代。 平仄的传承历经千年,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详细描述
造成平仄不谐的主要原因是对近体诗的声调变化规律 掌握不准确,有时也因为作者写作时疏忽大意。纠正 平仄不谐的方法是加强对声调变化规律的掌握,注重 每两句之间的平仄对应关系,同时注意避免使用声调 相同或相近的字相邻排列。
05
平仄实践与应用
近体诗中的平仄运用
律诗的平仄
律诗通常分为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每联的上 句和下句都要遵循平仄相对的规则。
详细描述
造成平仄相粘的主要原因是对近体诗的粘对规律掌握不准确,有时也因为作者写作时疏忽大意。纠正平仄相粘 的方法是加强对粘对规律的掌握,注重上下句之间的平仄对应关系,同时注意避免在相邻两联中同一位置上使 用同一平仄声韵。
平仄相替的纠正
总结词
平仄相替是指近体诗中,每句的末一字和 下一句的头部使用的字,它们的声调应该 相替变换,但实际运用中常出现错误。
《诗词格律之平仄常识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平仄基本概念与常识 • 平仄的分类及使用 • 平仄的运用技巧 • 平仄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 平仄实践与应用
01
平仄基本概念与常识
平仄定义与基本概念
平仄是指声调的抑扬顿挫和节 奏的和谐性。
平仄分为平声和仄声,平声调 平和,仄声调有升降曲折变化

近体诗格律37页PPT

近体诗格律37页PPT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Thank you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近体诗格律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高中语文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1 人教课标版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1 人教课标版精品课件
• 例: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诗歌排序”练习
• 第一步,找出“韵脚” • 第二步,将八句诗组成四“联” • 第三步,依据“联”的平仄规则(对句句尾字为平声
字),确定出句和对句的顺序 • 第四步,诗只有两联对仗,因此,对仗的两联即为
“颔联”或“颈联” • 第五步,诗有几个韵脚,有五个韵脚,也就意味着全
情窦初开的年华,一朵鲜花,谁采不是采,谁献不是献。也可以说、谁先采来谁先戴。但是、爱情还存有它诸多的要素与情感的诠释。 人到成熟自然而然就会寻求恋爱。恋爱会造就情侣的幸福与美满。爱情与年龄无关;有共同语言,相似情怀,类似的经历坦诚自然的交流,毫不做作的表现。只有深入了解,才有爱情的起因。爱情用真情来实现相互交流的过程。爱情是向往,是打造婚姻的基础。 爱情自由,婚姻自主。从古至今,在世俗面前往往是种摆设。门当户对,门第观念。才会有爱情悲剧故事的上演:《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全面再现了封建世俗末世人性世态,揭示了弱势与强势的种种悲剧与无法调和的社会矛盾。 爱情的行为是柔,慢条斯理,不是急于求成。爱情是双方感情的因果,一个人的行为不叫爱情。爱情是有针对性的,千万别搞错,有的只是友情层面上对你好,那不是爱情。一个人来维持痴情那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没有物质的爱情是可悲的,他保证不了爱情的延续性。
平平仄仄平。
• 感时花溅泪,
仄平平仄仄,
• 恨别鸟惊心。
平仄仄平平。
• 烽火连三月, • 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 • 浑欲不胜簪。
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对仗
• 诗歌中的对偶,叫做对仗 • 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
下句叫对句。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 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 • 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声 四声
入声

入一 声二 归声 仄平 很三 奇四 特仄 。,
入声字分散在四声中,需要提前查找。如:欲、莫、不、 一、白、日、出、色、客等等,用“!”表示。
标注规则
在古诗的诵读中,平仄长短有变化,具体要 求如下:
平长仄短入促韵绵长。 即:平声字念长些、仄声念短些、入声字念
得急促、押韵字念得绵长在标注中,平声用“一”标 注,仄声用“I”标注,入声字用“!”标注。
在具体的标注中,平声又分短平、中平、长 平。第一、第三、第五字时的平声念短平、第二、第四、 第六字的平声念中平、押韵字时平声念长平。
近体诗的平仄标注优秀课件
平仄的定义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 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 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 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
近体诗的标注
平声 仄声
普通话的声调
阴平 一声

阳平 二声
上声 三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