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二十天_高考复习策略(冲刺专用)
高三学生高考前复习计划精选(10篇)
![高三学生高考前复习计划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9d82e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3.png)
高三学生高考前复习计划精选(10篇)高三学生高考前复习计划精选篇1高三首轮复习按时间大致为:9月—3月初,这个时期为基础能力过关时期。
1.认真回顾课本知识:高中三年全部课程这个阶段过程主要是用于高中三年全部课程的回顾。
这时候我希望大家在回顾的过程中能够找到自己知识遗漏的部分。
这个阶段相当的冗长,最主要的是要会学回归课本。
无论如何,高考绝大部分内容都贴近课本的。
高考试题的80%是基础知识,20%是稍难点的综合题,掌握好基础,几乎能上一个比较不错的大学。
因此高三前期,我希望同学们老老实实把课本弄懂。
弄懂课本不是光记住结论,而是要通读。
即理科全部的原理要弄清、语文课文内标注的字词句摘抄、英语课文至少要达到念的通顺、文史类知识主线及同类型知识要素要学会整理等。
注意,第一轮复习十分重要,大家千万不要埋头做题,而是先看课本,再“精”做题目。
在复习过程中一定先将课本看明白了,然后再做题,做题过程中不许看课本,不许对答案。
会就会做,不会做一定要先想哪些内容遗忘了,哪里想错了,先做后面的,等隔一定时间再看不会做的,马上看的话效果打折扣的。
2.把握好自己的节奏:提高自学能力与多问很多学生因为在复习过程中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导致前面部分没弄懂,后面部分更是拉下,学校在教学节奏控制上又不能根据学生本身制定。
因此我建议学生一定要提高自学能力,如果实在跟不上节奏,就先关注最基础最简单的题目,将遗漏的课本部分做好画线标记,或将页面折起做标记,以利于及时的回顾。
在学的过程中不要因为面子问题不敢发问,建议学生在弄不懂的问题上多问同学,多问老师。
最好能够找到水平相当的同学,互相约定好给对方做考察,给对方讲解双方对知识点的认识,互相研究题目。
同学之间相互沟通时所掌握的内容比问老师的效果更好,因为在互相沟通的时候可以带者任何疑问,可以很容易的将思维的漏洞补齐。
3.正确处理作业和练习在处理作业上,千万不要死磕题目,记住两个原则:(1)、不要和自己过不去。
高考考前如何复习准备(实用)
![高考考前如何复习准备(实用)](https://img.taocdn.com/s3/m/3b17181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c.png)
高考考前如何复习准备(实用)高考考前如何复习准备(实用)高考考前考生可以使用“目录回想法”,即依据知识点来回忆章节的内容,遇上印象模糊或没有印象的,立即翻到该页仔细阅读,既全面又省时。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考考前如何复习准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考前怎么备考复习1、语文——语文其实重在平时的积累上,在此基础上要想在高考的时候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方面看一些精美语句或者一些好的作文,脑子里能有些印象,当然能记住最好,另一方面就是背一些重点的古诗,这个在考试前老师应该会给同学画一些考试范围内的重点。
2、数学——不要用题海战术。
数学考试前最忌讳题海战术,这样只会让自己压力更大。
只需要背住常用的公式就可以,如果记不住的话,可以做些简单的题或者看课本上的例题。
3、英语——平时英语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把作文练好就行,考前可以背一些通用的句子,平时成绩不太好的呢,就是背单词,单词量上去了,句子能看懂,做题的正确率就会提高,另外也一样把作文提上去,背一些通用的句子。
4、理化生——对于理科生,背住常用的化学公式,物理公式最重要,多看看课本例题最重要。
5、政史地——对于文科生,就是背课本吧,想提高历史和政治就得背,因为这两科没什么技巧,地理呢除了背些理论性知识外,就是把地图搞懂,最常考试的气候、地形等多看看课本。
高考怎么学习冲刺高考最后时期是学生容易出现心理波动的时候,心理调整非常重要。
要怀着“平常心”去应对高考,尝试着跳出高考来看高考,高考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经历,而不是终点,要有合理的期望值。
学习之余,可以适当通过运动、音乐和阅读来调节心情。
当高考遇上生理期,有些家长会让孩子服用药物来人为避免。
相关专家表示,一个身体的状态波动并不足以影响考场上的能力发挥,如果额外用药物等强行干预,反而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增大考生的心理压力。
要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成绩不高,或者没有提升,在学习上那块儿还有所欠缺,需要努力,这样一来学习目标和努力的方向都比较明确,学习效率也就高了。
高三冲刺复习方法及技巧(精选5篇)
![高三冲刺复习方法及技巧(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b7c90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6.png)
高三冲刺复习方法及技巧(精选5篇)高三冲刺复习方法及技巧精选篇11.多看积累知识高考前的中词复习计划及方法很简单,那就是看一些平常积累的知识点。
在平日里,老师在讲解了一些知识后,还有自己平日里积累的知识点都是可以作为高考时候冲刺复习的方法,所以进入高中之后就要对所有科目的知识点进行累积,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2.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都说人生不打无胜的仗,对于在高考冲刺复习计划及方法的制定,那么既要制定详细而且非常周全的复习计划。
每日计划或者每周计划,再或者是每月计划等都需要很好详细的做好计划,而不是走到哪里算哪里,在很多人看来,根据计划有计划的进行,对于高考来说才能顺利的进行。
3.攻弱点强化难点在自己的弱势题型上做好功课准备,让自己的弱势题型进一步的得到很好的发挥。
而对于难点则更需要加强强化,而不是把难点放在一边不管,这样的做法很明显是不正确的。
在高考中需要全方面的了解自己现有的状态,而不是只看到小小的一面而已。
高三冲刺复习方法及技巧精选篇2进校心理暗示“已经高三了”的心理暗示比什么都重要。
人的成功最重要的莫过于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样的情形下,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
潜意识的意识到自己“已经高三了”,默默地告诉自己不能我行我素了,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那就意味着学习状态的到来、成功的开始。
寻找好的读书环境要寻找最佳的环境读书。
学校环境自不必说了,主要是在家里读书的环境。
无论是晚上还是周末,建议尽可能少呆在家里,因为家里是港湾,主要是休息的地方,哪怕有相当好的学习环境。
可以跟两三个同学一起,去图书馆最好,又安静,又有气氛,一起写,有问题还能问,累了也可以休息一会一起玩玩。
特别是周末回家不想学习的学生很容易荒废周末。
制定订学习计划模拟课程表安排好每天课余时间学习计划表,列出每天的学习科目和学习时间段,并尽量详细地列明早晨几点到几点读什么书,中午几点到几点午睡,傍晚几点到几点体育锻炼、课外阅读或各安排哪几科学习。
高考冲刺一百天的学习计划
![高考冲刺一百天的学习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647e67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1.png)
高考冲刺一百天的学习计划第一天至第二十天:复习基础知识第一天至十天,复习数学、语文、外语的基础知识。
包括数学的初等数学、几何,语文的基础知识,外语的基础语法和词汇。
这段时间主要目的是回顾已学知识,也可以借此时间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
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做一些模拟题,了解自己的水平,并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十一天至二十天,复习物理、化学、生物的基础知识。
包括物理的牛顿力学、电学,化学的化学键、氧化还原反应,生物的生物基础知识。
这段时间主要目的是回顾已学知识,可以进行模拟题测试,检测自己的水平。
第二十一天至第四十天:训练反应能力在这段时间内,要有计划的进行刷题练习。
可以每天选择一个科目进行集中训练,既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和答题技巧。
在每次刷题后,及时总结错误的知识点,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弥补。
同时,不要忽略书面表达和写作的训练,每天坚持进行一定的写作练习,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四十一天至第六十天:查缺补漏在这段时间内,要重点复习自己的弱项,查缺补漏。
可以通过模拟题或者往年的真题进行检验,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然后有目的地进行弱点的复习,补充知识,加强理解。
同时,可以进行一些考前辅导班或者学习班的学习,充分利用老师的指导和辅助。
不断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第六十一天至第八十天:练习模拟在这段时间内,要进行大量的模拟练习。
可以选择一些专业的辅导材料或者学校组织的模拟考试,进行模拟演练。
不断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和心理素质。
在模拟考试后,要认真总结错误和不足之处,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和正确率。
第八十一天至第一百天:冲刺阶段在这段时间内,要进行最后的冲刺,全面复习所有的知识点,并且进行集中训练。
可以进行全真模拟考试,模拟考试要有一定的标准,力求模拟高考的环境和难度。
在模拟考试后,及时总结错误,再次强化知识点。
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坚定信心,克服焦虑和紧张,做好考前心理调适工作,保持良好的状态。
2023最新高考备考复习工作计划及策略(7篇)
![2023最新高考备考复习工作计划及策略(7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cb4d1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6a.png)
2023最新高考备考复习工作计划及策略(7篇)2023最新高考备考复习工作计划及策略篇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要想成功度过到高校的独木桥,在于学习上的坚持不懈。
但学习任何事物是都是有技巧的,数学的学习更是如此。
忽略课本,不重视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高楼的耸立而不倒,在于基石的牢固。
打基础最好的来源是课本,课本就是基础。
很多人都认为,课本讲得很简单,就几个定理,几个公式,背完就可以再也不用看了,于是拼命去做题,学会应用。
想得其实没错,但大量题做完后还是不怎么会用。
为什么?因为不知道定理公式的精华在哪里。
定理不简单就是几个字,它还包括证明的思路方法适用类型等等。
举些例子,罗尔定理的证明方法在许多计算题,选择题中就用到;证明题中构造函数就用到证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函数构造法。
这些基础知识都是最基本也是最精华的东西,一定要掌握。
规划能力差,没有计划性古语说: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
做什么事都要定一个计划,包括整个考研数学复习分几个时间阶段每个阶段都要看什么书整个复习进度分为几块每天都要完成多少任务等等,这些都是要自己在复习开始就制定好的。
不过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复习进度,平时多总结,经常做一些调整和改进。
平时要规定自己按计划完成任务,一来让自己的复习进度更有规划,二来也能克制自己的惰性。
所以,还没有作计划的同胞们最好花1小时好好地制订个考研复习计划。
忽略动手能力,只看不做可能因为资料太多时间太少,也可能是懒惰,很多人买了资料后只是匆匆茫茫的看书而不动手练习,题目看明白就翻过去了,造成眼高手低。
数学学科的性质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容不得半点纰漏,在我们还没有建立起来完备的知识结构之前,一带而过的复习必然会难以把握题目中的重点,忽略精妙之处。
况且,通过动手练习,我们还能规范答题模式,提高解题和运算的熟练程度,三个小时那么大的题量,本身就是对计算能力和熟练程度的考察,而且现在的阅卷都是分步给分的,怎么作答有效果,这些都要通过自己不断的摸索去体会。
2022高考倒计时20天该怎么复习
![2022高考倒计时20天该怎么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7d1ac05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d.png)
2022⾼考倒计时20天该怎么复习
⾼考倒计时20天,不管你基础怎么样,都要保证每周⾄少做⼀套⾼考题,认真订正答案,如果实在是没有时间,我们要先紧着⾼考真题做。
我们在⾼考之前,要⾄少把五年之内的⾼考卷都做⼀遍,每道题都要弄懂,这个是⾮常有必要的。
马上⾼考了该怎么复习
1、不要害怕问题,要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习问题的产⽣,并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且是随时都可发⽣的。
因此,计划赶不上变化,并不是同学们的执⾏⼒不够,⽽是学习本⾝就是⼀件很复杂的事情,影响的因素相当之多。
同学们只能先将眼前的事情或者问题先解决,因为这是⽬前⽽⾔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最为现实的,⽽且⼜是同学们⾃⼰本⾝的,这样从时期内发⽣到解决的过程,就是最好的复习过程。
2、不同学科要有不同的复习⽅法
我们以数学为例:
代数中的函数、数列、不等式、三⾓基本变换;⽴体⼏何中的线线、线⾯、⾯⾯的平⾏和垂直关系,特别是线线⾓、线⾯⾓、⾯⾯⾓三⼤⾓问题;解析⼏何中圆锥曲线⽅程以及性质;新增加的向量、概率统计、导数等构成⾼中数学的主⼲知识。
同时要注重对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数学阅读能⼒、运算能⼒、空间想象能⼒、综合运⽤能⼒和分析问题能⼒、解决问题能⼒的培养。
3、准备⼀个随⾝携带的记事本
建议⼤家把每天要进⾏的复习内容都记在⼀个本⼦上,⼀条条写清楚,在完成⼀件事以后,可以在本⼦上打个对号,或者把那件事划掉。
让⾃⼰的⼀整天有条理规划。
低分学生高考冲刺复习策略2023
![低分学生高考冲刺复习策略2023](https://img.taocdn.com/s3/m/2166cd1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9.png)
低分学生高考冲刺复习策略2023高三差生最后阶段的复习策略1、有合理的复习计划在这个阶段的学习压力都很大,如果心态调整没到位,或平时考试起伏较大,患失患得太严重的话,面对一大堆要学的东西就可能手忙脚乱,眉毛胡子一把抓,效果肯定不好。
因此,复习时一定要冷静下来,规划好时间,跟上节奏。
并不是花的时间越多效果就越好,这个阶段提升复习效率的最好办法就是要有合理的复习计划,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最好的复习效果。
2、提纲挈领分清主次在这一阶段,每个考生都应该清楚自己的不足在哪些方面了。
千万不要觉得没掌握的知识点太多而心急烦燥,否则手足无措不知从何下手,会极大地影响复习效率。
最好的办法就是分清主次,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弱势进行巩固和强化。
比如优势科目,重点应该总结答题习惯和规范上面,知识点反倒是其次。
对弱势科目,重点是基础知识的强化。
3、避免盲目刷题多做一些题多见一些题型是有很大好处的,利于训练考生解题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但这个阶段时间太短,就要避免盲目刷题,否则会陷入疲惫不堪的境地,知识点没掌握刷再多的题也没用。
应该适度刷题和做历年高考真题,在不同题型在归纳总结出题规律。
当你熟悉各种题型的命题方式后,看到题目就会解题思路。
对待错题,也要分析归纳错误原因,要在思考方式上力求避免思维定势,重复犯错。
特别是高考真题,值得多花点时间去分析出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4、答题规范的训练有的考生题都会做,但还是会做错,就是因为答题不规范。
平时习惯了,如果高考时没改过来,那就会吃大亏。
因此在冲刺阶段,各科答题规范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再就是答题时间的掌控,在做章节练习时,尽可能限时作答每一题,提升答题速度和正确,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纠正。
5、调整心态免于陷入误区在高考冲刺阶段很容易心浮气躁,静不下心来集中精力复习,应该不骄不躁心平气静,张弛有度,在压力下学会调整心态。
避免陷入大局已定、短时间内无法改变、不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过度紧张或精力透支等情况。
高考前20天考生应该怎么提高复习备考效率
![高考前20天考生应该怎么提高复习备考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bae4fefce87101f69f319599.png)
高考前20天考生应该怎么提高复习备考效率复习:找最能涨分学科突击离高考还剩20天左右的时间,各学校高三学年基本已进入自由复习阶段,老师在课堂上讲得越来越少,除了对刚考的试卷进行一些评讲之外,大部分时间都留给学生自由复习。
在这仅有的二十天时间里,全面复习来不及了,只有重点突破。
每个人要仔细分析自己的各科的学习水平,寻找最有可能提高分数的学科多下工夫。
例如,平时学得特别好的学科,这时要再提高分数可能难度大,那些平时总是不及格的科目想要最后把它突击及格,难度也很大。
而平时成绩起伏比较大的学科,通过分析原因,查漏补缺,高考中就容易取得明显进步,大大提高考试的分数。
“有不少学生和家长,总想着在最后一两天熬夜加紧题海式的复习,其实是不可取的。
”建议最后的复习中以回归基础为主,碰到难题也当作是兴趣题来做。
做题:每周定期做套模拟题这段时间不能停止做题,特别是定期做一套完整的.模拟题,高考时就不会感到“手生”。
做模拟题的最佳频率是一周一套,到高考前可做4套。
上了考场,就把高考题当作第5套模拟题去做。
此外,在做模拟题时,考生最好按照高考的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去完成,做完后再对照答案进行订正。
做得不好,就仔细分析原因,找到自己知识的空白点;做得好,也不要轻敌,不要被题目的分数迷惑了。
心态:最好不再去挑战难题随着高考进入最后攻坚阶段,有的人会出现紧张、急躁、无所适从、悲观失望等情绪,这都会影响复习效率甚至高考成绩。
这段时间保持心态比复习内容更重要,大家要相信自己,坚定必胜的信念,有时自信能创着奇迹。
为了保持良好心态,考前一个月最好不要再去钻牛角尖,做很难的题。
因为高考题中的基础题、提高题、难题一般是按照7:2:1的比例设置,考生要争取基础题不丢分,提高题多拿分,确有余力才去挑战那10%最难的题。
作息:调整晚睡早起生物钟高三阶段,同学们学习非常刻苦,有的人喜欢复习到深夜一两点,有的喜欢早上五六点就起床学习。
但是高考的时间是上午9点~11点和下午3点~5点,结果他们常常在这段时间生物钟处于低谷,在考场上会因为缺少兴奋点而昏昏欲睡。
考前二十天如何复习更有效?
![考前二十天如何复习更有效?](https://img.taocdn.com/s3/m/460c037df242336c1eb95e37.png)
考前二十天如何复习更有效?教育话题05-12 20:55随着高考的到来,高三学生的复习时间越来越少,既要努力备考,更要科学备考。
因此。
有效的复习方法就成为关键。
以下是最后阶段比较可行的九种复习方法,不妨一试。
1. 清单式复习法宏观清单微观清单。
宏观清单包括:主要考点、重要考点、容易混淆点、常考常错点;微观清单:就是每天必须要完成的复习内容或任务。
2.思维导图法发散性思维,头脑风暴、考点大串联。
3.主干知识目录法按课本单元目录联想主要考点;按考纲列出的考点与课本内容接轨。
4.文理学科交错复习法主要适用于晚自习的时间安排,以一个小时为学习单位,半小时复习文科内容、半小时处理理科的内容。
千万要避免整个晚上或长时间地应对某个学科。
这种学习方式效率是比较低的,同时也是比较容易产生倦怠的。
5.错题翻看回顾法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考前几天,因为这个时候看错题,印象是特别深刻的。
6.同伴问题讨论法最后阶段同学之间是最有利用价值的资源。
使用的范围有:热点话题探讨(如时政热点话题、高考作文热点问题等)、难点讨论、互问互答、互相出题互相考试等。
7. 易混知识表格梳理法利用表格对重点知识或容易混淆的知识列表逐一或成对的比较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复习方式。
8.动静结合复习法所谓动静结合,就是看书复习与做题相结合。
先静下来看书复习,然后再动脑动笔答题。
最后阶段一定要多动笔,多记、多思。
9.零散时间复习法这种复习方法比较适用于对付那些需要读、背、记的材料;如语文需要默写的内容、英语范文、经典好句等。
零散时间比较灵活,时间可长可短,化整为零,压力不大,所以效果较好。
关于2023高中生高考前个人复习计划及目标(10篇)
![关于2023高中生高考前个人复习计划及目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ac9ed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89.png)
关于2023高中生高考前个人复习计划及目标(10篇)2023高中生高考前个人复习计划及目标篇1一、充分理解考纲要求不仅老师对《考纲》要了如指掌,学生也必须十分明确高考的要求,知道自己该在那些方面下工夫,明确自己的任务和方向,以使自己的复习目标和复习行为与老师的要求合拍,减少师生之间的无谓的内耗,与高考先来次“零接触”。
二、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1.时间分配,就是把复习时间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复习任务,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2.有所侧重,就是时间不能平均,必须向重点章节倾斜,如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等章节;3.教学分层,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讲解时要有所区别,既要培优又要辅差,使每个学生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进步;4.整体复习与阶段复习计划相配套,整体复习计划精确到月,阶段复习计划应精确到详细列出每周的复习任务和进度;5.适当调整,根据已完成的复习情况来调整计划,强化薄弱环节;或者根据考纲的变动而及时修订计划等;6.确定模拟测试的时间、次数和分层辅导的安排等。
三、重视基础知识高考试题年年变,而解题所依据的基础知识却是相对不变的,所以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取胜高考必须具备的。
生物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要求较高,当然仅是熟记这些基础知识是远远达不到高考要求的,还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些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提取准确,迁移灵活,运用合理。
这样,才能解决考题中设置的新情景问题。
四、加强能力训练生物高考的解题能力主要包括:阅读分析信息的能力、提取应用信息的能力、综合表达信息的能力。
信息的呈现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像、图表等等。
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月考、周练、限时练习中学会分析:试题考查的是什么知识点?怎么考的?从什么角度考的?为什么这样考?还可能怎样考?我的解法错在哪里?我的答案与标准答案有何差距?应如何消除这种差距?如何破题……通过对解题思维过程的.训练而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二十天高中学习计划
![二十天高中学习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bdc84b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13.png)
二十天高中学习计划在这五天中,我将花时间复习过去学习的知识,并进行总结。
我将针对各科目做以下安排:数学:复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代数、几何等。
我将重点复习常见的数学公式和解题方法,以便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
物理:复习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关注常见物理实验和问题的解决方法。
我还将重点复习力学和电磁学的知识,这些知识在高中物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化学:复习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方程式等基础知识,并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操作方法。
我还将复习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等重要知识点。
生物:复习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知识,尤其是对于生物学实验的方法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复习。
语文:温故知新,复习古文的诗词和文言文阅读。
同时针对现代文学作品进行总结,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英语:复习语法知识,包括时态、语态等基础知识点,同时进行词汇的整理和总结,以便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历史:复习历史上重要事件和人物,掌握历史故事的背后含义,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
政治:对政治相关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地理:复习地理知识,包括地球的结构、气候特征、自然资源的分布等内容,以便对地理环境和地域发展有更深入的理解。
第六天至第十天:课外阅读和写作练习在这五天中,我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和写作练习。
我将选择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和学科相关的读物进行阅读,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我还将进行写作练习,包括作文、议论文等,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十一天至第十五天:模拟考试和错题总结在这五天中,我将进行模拟考试,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
我将选择一些历年的高考试卷进行模拟考试,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发现不足之处。
同时,我还将对模拟考试中的错题进行总结和复习,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加以纠正,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第十六天至第二十天:重点复习和巩固提高在这五天中,我将对前面的学习内容进行重点复习和巩固提高。
高三考前30天备考策略
![高三考前30天备考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4e1ce1b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9.png)
高三考前30天备考策略
以下是高三考前30天备考策略,供参考:
1.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复习内容、时间安排和目标。
2.理清考试内容,针对每个科目的考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把握考试出题方向。
3.积极参加模拟考试,模拟考试的目的是检测自己的复习情况,熟悉
考试流程和氛围。
4.学会分析错题,对错题进行归纳总结,深刻分析错题产生的原因,
防止犯同样的错误。
5.增强记忆力,采取多种记忆方式,如画图、列表、背口诀等,提高
记忆效率。
6.扩充词汇量,通过背单词、读英语文章等方式,增强词汇量,提高
阅读理解能力。
7.注重口语和写作练习,通过模拟口语测试、写作练习等提高口语和
写作水平,增加积极性和自信心。
8.注意身心健康,保持充分的睡眠,注意饮食,加强锻炼,确保身体
和心理状态保持良好。
9.保持积极心态,学会调整心态,控制压力和焦虑,保持平和、乐观、自信的心态,迎接考试的挑战。
2023年高考前冲刺备考策略(7篇)
![2023年高考前冲刺备考策略(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1e2d6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16.png)
2023年高考前冲刺备考策略(7篇)2023年高考前冲刺备考策略【篇1】复习什么1.基础高考试题中基础题(轻易题)能力题(中档题)和选拔题(困难)的大致比例为3:5:2,很少出现超过考试说明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因此,不提倡花很多时间攻偏题难题。
另外,冲刺阶段一定不要轻课本重资料,轻基础重困难,要轻试题变化重传统模式,要留意补充内容的学习,不要迷信所谓的“捷径”“宝典”“真题”。
考知识方法和能力是高考永恒的主题。
2.自己的短板(1)自己要对自己进行一个分析,首先要明确自己哪门学科上升空间还比较大,每门学科中的哪一部分上升空间比较大,从而进行重点突破(2)高中以来的错题本摘记本也应充分利用起来,针对自己的弱点进行查漏补缺(3)如果还不明白自己的短板,请单独询问老师,请老师帮你分析3.真题主要是题目背后蕴涵的学科思想和题目设计思路4.书写规范强化自己的书写规范,不要因为书写的问题而无谓丢分怎么复习1.确定自己的目标定位,根据目标定位进行复习2.这一阶段应该以查漏补缺为主,做题的量只要能达到保证手感就行,不追求题海战术各科详解语文——减少盲点弥补弱项语文是高考的第一科,考生要相信自己可以考个好成绩。
关于最后的冲刺温习,建议如下:分类整理理清脉络。
通过专项温习和综合模拟练习考生积累了不少知识。
现在是总结浓缩梳理归类的时候了。
要及时将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整理回顾,做到针对每一种题型都储存一定量的知识(字音字形词语病句实词虚词句式修辞表达技巧等)减少“盲点”,加强能力。
阅读题是拿分的关键。
现代文阅读一卷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概念推理判定)能力。
现代文阅读二卷部分,考查理解重点语句筛选信息分析作者观点态度情感等能力。
解答时应把握步骤:第一,阅读全文,捉住关键语句,段首句过渡句段尾总结句等,分层把握内容,理清思路,把握作者情感。
第二,阅读题干,按序做题。
题干中涉及的语句要回归原文,位置确认要正确,切忌凭自己的主观印象答题。
地理(一)-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新高考专用)
![地理(一)-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新高考专用)](https://img.taocdn.com/s3/m/234ba2b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b.png)
目录contents(一)地球与地球运动规律 (03)大气运动规律 (21)地质地貌的格局与演变 (51)水体性质与运动 (79)整体性综合思维和差异性分异规律 (108)地球与地球运动规律地区年份、题号题干考点浙江卷2024年1月22-2322.K地位于Q地的()23.K、Q两地相比()1.晨昏线的分布2.日出日落方位、时间;3.昼夜长短;4.太阳高度角等综合2023年6月16、2316.定日镜工作期间,镜面朝向(图2所示)的水平和垂直转动方向分别是()23.当太阳能发电量在7日达到最大值时,北京时间约为()1.太阳的轨迹的变化与运用2.地方时(时差)的计算2023年1月19-2019.同学记录的日、月位置和月相正确的是20.此时,赤道与晨、昏线交点的经度最接近的分别是()1.天体的判读2.地方时的判读2022年6月19-2019.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条件的时段是20.丙日,对应的北极星光线和正午太阳光线位置关系正确的是()1.北极星的应用2.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及计算2022年1月19-2019.K日地球位置位于图右中的()20.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5点,全球处于不同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1.太阳方位及太阳高度的年变化2.日期范围的计算全国乙卷2023年第9题9.珲春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约()1.地方时(时差)的计算北京卷2023年1-2、181.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观天察地、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客观反映了()2.据图推断()18.最可能在钓鱼岛见到日出的是()1.二十四节气的意义;2.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3.昼夜长短的判断2022年1、151.图(a)中粮库所在地()15.与中国广东省相比,苏里南()1.昼夜长短的比较;2.地方时(日期)早晚比较天津卷2022年14.该地这两天的昼长大约是()15.推测该山可能是()1.昼夜长短的判断;2.地方时(时差)的计算山东卷2023年14-15题14.该地夏至日地方时16:00时,杆影指向()15.11月至次年2月,一日内被杆影指向的生肖石像个数最多为()1.太阳方位的变化;2.太阳高度和影长的变化海南卷2023年14-15题14.观测当日()15.甲地位于乙地()1.昼夜长短的变化;2.地方时(时差)的计算;3.太阳方位及高度的变化2022年10-11题10.一年内李准滩的正午太阳高度与琛航岛相比,正确的是()11.依据所学地理知识推断()1.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2.昼夜长短的变化广东卷2023年第9题9.在图a中,符合图b示意时刻所释放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变化的曲线是()1.太阳光照图的解读2022年7-8题7.符合航天员驻留期间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的是()8.驻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与广州市区广州塔两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1.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2.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辽宁卷2023年第11题11.该试验区位于() 1.地方时(时差)的计算;江苏卷2023年3-4题3.与图示时刻中国空间站在轨位置相符的是()4.“四星伴月”这一天文现象难得一见,主要是因为各天体()1.经纬网的分布2.地球运动的特征2022年4-6题4.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约需()5.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时,北京时间大致是()6.空间站从图示位置飞行1小时,在这期间能看到空间站的地点是()1.经纬网的分布2.地球运动的特征3.地方时(时差)的计算湖南卷2023年8-9题8.11:00至13:00,非洲冰鼠冬季与夏季活动规律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9.北京时间15:00左右,非洲冰鼠冬季晒太阳的地点最可能位于该山地的()1.太阳高度角的变化;2.太阳方位的变化河北卷2022年第9题9.该货轮以40km/h的速度由乙地航行约660km到达甲地,届时甲地正值()1.地方时(时差)的计算湖北卷2022年13-15题13.与上午轨道卫星和下午轨道卫星相比,晨昏轨道卫星()14.E星的运行轨道相对于地轴()15.2021年7月某日,当E星观测到巴西圣保罗(23°S,47°W)的万家灯火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1.晨昏线的判读2.地方时(时差)的计算福建卷2023年10-11题10.暑假某日,小明同学在武夷山旅游,雨后邂逅一轮美丽的彩虹。
高考前冲刺复习学习计划模板(10篇)
![高考前冲刺复习学习计划模板(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96437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b.png)
高考前冲刺复习学习计划模板(10篇)高考前冲刺复习学习计划模板篇11、早晨的合理安排为:30分钟读一读英语。
2、上午2节课的时间分别独立完成2科寒假作业。
3、中午适当的午休。
4、和上午一样,利用下午的时间做些寒假作业,但不可一下子贪多。
要均衡、科学安排。
5、我还可以自由时间可以干一些喜欢的事情,但要控制在半小时的时间里。
6、晚饭之前是自由活动的时间,可以看电视等,但要看看新闻。
7、自己读一些好的小*,写日记或是读后感,或是精彩的摘抄。
8、自己每天学习时间最少保持在7-8小时(上课时间包括在内)。
9、自己学习时间最好固定在: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晚上 19:30-21:30。
10、不要睡懒觉,不要开夜车。
11、制定学习计划,主要是以保证每科的学习时间为主。
若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完成作业,应赶快根据计划更换到其他的学习科目。
千万不要总出现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的局面。
12、晚上学习的最后一个小时为机动,目的是把白天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没有完成的任务再找补一下。
13、每天至少进行三科的复习,文理分开,擅长/喜欢和厌恶的科目交叉进行。
不要前赶或后补作业。
完成作业不是目的,根据作业查缺补漏,或翻书再复习一下薄弱环节才是根本。
14、若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千万不要死抠或置之不理,可以打电话请教一下老师或同学。
高考前冲刺复习学习计划模板篇2把高三的复习计划分为三大阶段。
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不同的目标和不同的学习方法。
第一阶段,是整个高三第一学期时间。
这个阶段时间大约五个月,约占整个高三复习的一半时间左右。
这高三文科复习四忌一忌抛开考纲,盲目复习。
高考各科都有《考试说明》,学生首先应该依据《考试说明》,明确高考的考查范围和重点内容,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二忌急于求成,忽视小题。
有些学生认为文科需要背诵的知识点太多,而在高考中基础知识题的分值不高,所以索性就放弃了。
他们不知道解决好基础知识,正是提高文科成绩的关键所在。
学生高考考前复习备考计划(7篇)
![学生高考考前复习备考计划(7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8f2c7b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9.png)
学生高考考前复习备考计划(7篇)学生高考考前复习备考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注重策略,狠抓落实,突出基础,强化规范,查缺补漏,全面提高。
二、具体要求系统全面,查缺补漏,巩固语基,加强阅读,全面提升,提高写作。
三、时间安排2023年2月26号——20__年4月30号四、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策略与重点近几年来,高考语文试题应该都体现:稳中有变、有新,语文基础知识题比例减小,测试的重点在阅读能力、语言表达和作文这三个方面。
从考生个人语文知识掌握和语言能力的实际状况上看,除作文外,我班失分较多的是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古诗文阅读和语言表达,所以,在第二轮复习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对这几部分内容的复习,同时要注意加强部分学生的书写训练,做到卷面的清洁与工整。
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着重考查筛选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字词与句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鉴赏和评价能力。
这几方面试题的正确回答都以对文章的准确理解为前提。
第一轮,注重解题策略的讲析,考生答不好题,主要不是不会答试题,而在于文章读不懂,没有处理好读文章与答题的关系。
因此复习时要特别注意找到依据不同类型文章的要素读懂读通文章的基本规律,进而形成运用文中语言材料组织答案的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筛选的能力,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文言文重在字词的理解、诗词重在炼字)和分析能力,加强对必考的古代诗文阅读的复习。
考生平时所阅读材料的内容大多是新鲜的,能否在短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与学习效率有很大关系,因此,快速有效地阅读是语文学习应该着重培养的能力;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高考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大,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在阅读练习中考生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文章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语言表达题,近几年主要考查图文转换、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等能力,语言材料多来自现实生活甚至中学生(比如节水标志的意蕴)的作文。
2023高考前冲刺突破的复习技巧大全
![2023高考前冲刺突破的复习技巧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f67fa25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f.png)
2023高考前冲刺突破的复习技巧大全高考前的冲刺阶段是十分紧张的一段时间,在冲刺阶段要怎么样备考,才能让考生突破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绩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3高考前冲刺突破的复习技巧,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考前一周如何冲刺复习首先在复习内容方面,看错题,挑重点。
我想,不管你是还想看多少遍课本,还是刷多少模拟题,这个时候都应该停下来了,因为在这个最后时刻做这个已经没多大意义了。
最后一星期,你要做的就是把过去做过的历年真题翻出来,注意,是真题,把做错的翻出来,分析自己做错的原因,看看让你做错的陷阱是怎样的,避免这样的错在考场出现。
同时,还有把各科老师一直强调的重中之重的重点认认真真地看一遍,不能大略地看,就是不求你看的内容多,只求你记得住。
因为有很多的例子是“啊,这个我之前看过的,但没记住”这种遗憾。
其次在饮食方面,就是吃得尽量清淡些。
很多人都说,有一个强壮的体魄才有精力应付高考,所以,很多家长啊,各种补品,各种药来养身体。
这种行为在一星期前我不反对,但是在最后一个星期,之前狂补的该停下来,没补的也不要开始。
因为在最后一个星期,最应该关注的不是让考生身体变得多好,而是要努力保护好考生不要生病。
我高考的那一年班上的同学感冒发烧的是一大片。
因为高考时间都是第1页共5页在六月,天气最燥热的时候,精神最紧绷的时候,非常容易生病。
所以,吃得清淡,多些青菜,水果,不油腻不上火,心情也会舒畅,才是对考生最好的。
还有,就是在睡眠方面,请千万不要在最后一周突然早睡,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你睡不着。
在最后一周你是要慢慢地调生物钟,比如你之前是1点睡觉的,那么请你在今天开始提前半个钟睡觉,12点半开始睡,明天再调整一下12点睡,这个慢慢调整到10点半睡,让你的睡眠可以恢复到充分的状态。
最后,在放松心情方面,这个是我考试之前的习惯做法,在进考场后试卷没发之前,闭上眼睛,放空脑袋,什么都不想,让大脑可以暂时休息休息,舒缓紧张压力。
高考学生冲刺复习计划范文(7篇)
![高考学生冲刺复习计划范文(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4be72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0.png)
高考学生冲刺复习计划范文(7篇)高考学生冲刺复习计划范文(7篇)面对高考时,很多人又在为写备考复习计划犯愁了?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做好计划可是让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考学生冲刺复习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考学生冲刺复习计划范文篇1(一)紧抓课本,细挖教材,扎实推进基础知识复习工作高考立足课本考基础,于变化中考能力。
高考试题源于课本,不拘泥于课本,高考卷中的大多数试题都可以从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总复习题中找到它们的“影子”,甚至课本中的插图、阅读材料等都可成为高考命题的素材;文字表述、规范答题都可以课本为参照。
为此我们的做法是:1、在复习中应立足基础知识,通过透彻理解,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如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应该让学生从定义式及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及相关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定理或定律的理解,则应引导学生从其实验基础、基本内容、公式形式、物理实质、适用条件等作全面的分析;2、复习时引导学生回归教材,要抓住重点,帮助学生了解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构建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如复习力学知识时,要了解受力分析和运动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而运动定律则将原因(力)和效果(加速度)联系起来,为解决力学问题提供完整的方法;曲线运动和振动部分属于运动定律的应用;动量和机械能,则从空间的观念开辟了解决力学问题的另外两条途径,提供了求解系统问题、守恒问题等的更为简便的方法。
从而使运动和力的关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3、以课本的习题背景、插图和阅读材料为素材,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或适当变形形成典型例题,应用中、低档试题进行训练,花大力气吃透课本上那些有特色、概念性强、构思新颖和方法灵活的习题;(切忌偏题、难题和怪题;切忌只盯课外题;切忌“眼高手低”)4、各类资料等文字表述、答题格式与课本上的形式有出入的,以课本为准;实验步骤、实验表述等,也以课本为主,真正做到以“本”为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克服羊群心理,实现自我定位
• :羊的视力非常差,只能看到近处的东西, 远一点的东西它就看不清楚,于是只好跟 着 眼前的那只羊走,而眼前那只又会跟着 它前面的那一只走,结果,整个群羊都走 向同一方向,只要牧羊人引导的方向不变, 羊群的方向就不变,这就是“羊群心理”。 “羊群心理”是形容有些人做事没主见, 唯一准则是先看别人的举动,这些人的任 何决定都不是经过自己分析得出的,而是 基于人做我做。
3、要抓关键与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要学会抓关键与重点,注意学科的主干知 识、核心知识;注意老师强调的重点与关 键;注意近来试卷上经常出现的问题;注 意自己经常出错误的问题;注意寻找自己 的缺漏。
4、要文、理结合,单科与综合科结合进 行复习。上午的时间可以复习1个小时的 语文、2个多小时的综合科目,下午复习 数学、英语各2小时左右。在复习综合科 目时,前面几天,可以进行政、史、地 的单科查漏补缺性复习,后几天可以复习 模拟试卷,这样有利于综合科目之间的思 维整合,有利于在同一个时间内,不断交 替思考综合科目的问题,为高考做好铺垫。
五、如何提高复习效果
1、要提高时间效能。把事情很快地做完,叫 做效率;把事情很快又很好地做完,叫做效 能。花时间在计划上才是最节省时间的作 法,因此,考前的自主复习要制定学习计 划,按计划办事,是提高时间效能的有效 方法。
2、要提高信心指数。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要把握机遇。信心是成功的前提,是取 得高考前复习效果的关键,要自己鼓气, 精神愉悦地去复习。
5、要把看、思、读、听、做、小结结合 起来。复习中首先强调的是看,在看中进 行回忆,在看中思考问题,在看中强化理 解,在看中进行记忆,把看与思有机结合 起来。
复习中首先强调的是在语文、英语、 文综三科加强记忆,要非常熟悉各科基 础知识点,在最后的二十天时,坚持背 诵,记忆,切勿懈怡,否则不利于高考 中语文、英语科目的发挥;对于数学客 目的复习,一定不要停笔,要把看、思、 做结合起来,停笔几天,解题能力也会 下降,影响高考的发挥。其次,要注意 对每天的复习进行小结,增加理性思考, 有利于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四、避免克拉克现象,以平常心对待考试
• “克拉克”现象是一种平时训练水平高、成 绩好的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屡屡失常的现象。 一位名叫克拉克的澳大利亚长跑健将,1963 年至1968年曾17次 打破世界纪录,他在其 运动巅峰期曾经历过两届奥运会,然而却都 因发挥失常与金牌失之交臂。后来,人们便 以他的名字来形容在重大比赛和考试中的失 常现象。 “克拉克”现象也叫“怯场”,这 是很多同学在考场上容易出现的问题。
应对克拉克现象,实践证明下列方法比较有效:
• 第一,淡化竞争,不争“黑马”。无疑,高 考是一种竞争, 但这种竞争是以平时实力作为支撑的,虽然每年都有超常发 挥的“黑马”跨越檀溪,但更有数不清的落水者。“黑马” 也是从必然中跳出的偶然。现 实告诉我们,越想当“黑马”, 往往精神负担重,成绩的名次象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得自己 喘不过气来,其结果是“黑马”未当上,反而连平时的水平 也未发挥出 来。倒不如淡化竞争,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只要 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就心安理得,这样气定神闲,说不 定能超常发挥,不想当“黑马”,反而成了“黑马”。 • 第 二,认真——读懂材料审准题,围绕中心讲逻辑,一丝不 苟仔细作答;乐观—— 遇到难题不急躁,相信在难题面前人 人平等,两军相遇勇者胜;执著——自己的实力自己清楚, 十八般武艺在手,正攻不克,改反攻,侧面不行改迂回,相 信曲径定 能通幽,胜利属于永不言败的人。
★我们的最高追求是:“优化各科得分, 让自己的得分值为最大值”。
★积极备考:互相鼓励; ★轻松赴考:沉着冷静; ★快乐下考:硕果累累。
六、考前忠告 ★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不劳而获的 是贫穷;唯一不用努力就能得到的是 年龄;唯一可以无中生有的是梦想! ★有来路,没去路,留退路,是绝路! ★不拼不搏,等于白活,此时不搏何 时搏?
对策:
• 其一,变漫无边际的普遍训练为先找知识方面的 缺漏,针对缺漏进行专题训练。 • 其二,变题题做为读题和做题相结合,试题 发下 来后,首先进行审题预测,凡自己会的就免做, 而集中精力做自己拿不准的试题。凡做错了的, 在老师讲评后,再重做,然后将其收入错题集, 错题收集多了, 主动进行二次训练,以形成思维 定式。 • 其三,将易错题进行归类,从中找出该类试题命 题的特点、陷阱的设置方法及解题诀窍,以全面 掌握该类题的方法论。
晚上可以进行调节性复习,可以以综 合科目与数学为主。但每天要保证8小时 睡眠,保证适度的体育锻炼时间,这样精 力充沛,有利于复习效果的提升。
• • • • • • •
• 根据生物钟安排学习 专家在经过对人们生物钟的长期潜心研究后,为考前学生 列出了一张“日程表”,以供参考。 清晨6—8时:对一般人来说,疲劳已消除,头脑最清醒, 体力亦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段。可安排对功课的全面复 习。 早上8—9时:据试验结果显示,此时人的耐力处于最佳状 态,正是接受各种“考验”的好时间,可安排难度大的攻 坚内容。 上午9时—11时:试验表明此时短期记忆效果很奇妙,对 “抢记”和马上要考核的东西进行“突击”,可事半功倍。 中午1时—2时:这是一般是饭后,人很容易疲劳,夏季尤 其如此。因此应做适当的休息,或者听听音乐,以便养精 蓄锐。 下午2时—6时:试验显示这段时间是完成复杂计算和费劲 作业的好时间,安排得当,可以一当二。 晚上7:30过后:可根据各人情况妥善安排,分两三段来学 习,语、数、外等考试与另两门交叉安排,以作难易交替 安排,以防一题挡道,浪费光阴。
二、各科复习时间要与考时同步
这段时间要很好地调节生物钟,要 注意把学习与休息有机结合起来。因高 考7日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8日上 午考综合,下午考英语,所以这段自主 学习的时间最好是上午复习语文与综合, 下午复习数学与英语,这样有利于在相 应的时间对相应的科目产生兴趣,提高 兴奋点,利于高考生物钟的调整。
由于每个考生的知识基础水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智力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对自己不能进行准确的自我 定位。随大流,跟着 跑的羊群心理仍在起作用,往往是 人家干么他干么,人家烧香他拜佛,其结果是误导了自己 的前进方向赶快改弦更张,准确地 进行自我定位。
二、克服饱和心理,稳定精气神
• 有个美国商人去印第安人居住地旅游,他 见那里的纺织草帽很漂亮,于是问道: “买一顶多少钱?”对方回答:“10 元。”“如果我买100顶同样的草帽 呢?”“每顶20元。”“为什么我批发反 而更贵呢?”“做一顶我们感到很新鲜, 做10顶我们要耐着性子,而要做100顶相同 的草帽,我们将要怎样强忍着性 子。
也有的同学因为几次顺风顺水,考分频频居高 不下而沾沾自喜,产生骄傲自满和心浮气燥情绪, 属于浮燥型。这种类型的同学,考试时自持清高、 落笔无思。结果眼高手低,基础分频频失误,提高 分屡屡被扣,考试过程中,自然无从发挥,没有考 出应有的成绩。 只有摆正了心态,克服浮燥情绪或绝望情绪, 考前认真复习,经常失误的试题多做多总结经验教 训;准确率高的试题更要细致周密,步步为营,全 面取胜。我们可以发现,每一年高考都会出现许多 意料之外的个人案例:有人没有尽情发挥而失落了, 有人超水平发挥而成功了。究其原因,都是在高考 前和高考中的心态发生了微妙变化而使然。
三、克服高原心理,另辟蹊径
• 所谓高原期,就是指在技能的训练过程中, 练到一定的时期,就会出现停顿现象,如 果采取适当的方式,过了此期,成绩就会 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产生高原期的原因一 般说来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常规训练产生 厌倦情绪,觉得老是那么一套,激不起兴 趣;二是受训练方式的影响。一定的训练 方式,只能达到一定的标准,如果要达到 一个新的高度,必须采取新的训练方式。 犹如跳高,为了创造新的纪录,就必须用 背越式代替跨越式。
对策:
• 一是暂时中断做题,揉揉眼睛和太阳穴,活动活 动身子;或闭目养神,使脑子处 于空白状态, 以逸待劳;或极目远眺窗外,搜寻让自己高兴的 片断,换换脑筋。 • 二是劳逸结合,按时作息,主动进行体育锻炼, 增强身体素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 系、同学关 系、家庭关系,增加幸福指数,使自己心理处于 亢奋的状态。 • 知识措施是:首先对知识点的复习采取抓住关键 词进行联想的方法,从中引出知识体系,然后动 手画一画,写出知识结构图。其次针对重点知识 精选典例,进行训练,达到举 一反三,触类旁 通的目的。最后,从对典例的解剖中总结出方法,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今社会是一个讲能力,讲实力的 社会!
高考前20天我们做什 么?
明确责任,摆正心态
通常在高考之前,部分学生会产生绝望情绪。通过几 次模拟考试,认为自己学习成绩总是在一个层面上徘 徊,已经木已成舟,不可能有新的飞跃,从而陷入绝 望。其实,平常的模拟考试成绩只能够说明同学们在 某一阶段学习的知识掌握情况,不能够说明高考。而 且,高考命题是经过数名专家经过不断地推敲、分析、 修改、审查,千锤百炼而命制而成的,与单元考、月 考、阶段考、模拟考、冲刺考还是有较大的区别的。 所以,可以肯定地说,高考对所有学生而言,都是一 次全新的挑战,机会对每一个来说都是平等的。
• 在克服羊群心理方 面,我们应当向德国著名诗人、 文学家歌德学习。歌德年轻时,立志成为一名画 家,他勤勉不倦,苦心历久,旷日经年,画技仍 皮里膜外,平庸无奇。有一次他 在意大利亲眼目 睹大师们的画作后,猛然醒悟:即使自己穷尽毕 生精力,也难在画界有所作为。经过一段痛苦抉 择,改绘画为攻文学。结果,诗文超群绝伦,撑 霆裂 月,别具炉锤,成为伟大诗人。
• (一)在基础知识方面,起初复习时还有兴趣, 效果也好。随着知识的增 多,关系的复杂,逐渐 感到厌倦,甚至是复习不下去了。(二)在做题 方面,初做时感到新鲜,思路也来得快,但越做 越感到题海无边,何处是岸,于是便心生烦 燥, 思路堵塞,不想再做下去了,即使在老师的强压 下完成了任务,其正确率也很低。(三)在方法 的梳理方面,一开始能够按照老师的示范,什么 类型的题有什么 特点,用什么方法解决,引出什 么教训启示。但类别多了往往“打架”,因为语 文的方法≠数学的方法,英语的方法有别于物理的 方法,理来理去,乱成了一锅粥, 方法未理顺, 心里却乱了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