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及足底按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穴位

小儿保健按摩除了运用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外,还有许多特定的穴位。这些穴位不仅有“点”状,还有“线”状及“面”状,且以两手居多。现将小儿保健按摩常用特定穴、操作及作用介绍如下。

1、天门(攒竹)

【定位】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天门穴称开天门。一般次数为30~50次。

【作用】祛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

2、坎宫(眉弓)

【定位】自眉头起沿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坎宫穴称推坎宫。一般次数为30~50次。

【作用】祛风解表、醒脑明目。

3、天柱骨

【定位】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由上而下直推天柱骨穴称推天柱骨。一般次数为100~500次。

【作用】祛风散寒、降逆止呕、解热镇痛。

4、胁肋

【定位】从腋下两侧至脐两侧。

【操作】以两掌自两胁搓摩至脐两侧称搓摩胁肋。一般搓摩50~100次。

【作用】顺气化痰、解除胸闷。

5、腹

【定位】自肋弓下至耻骨联合上。

【操作】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掌或四指摩称摩腹。一般分推100~200次,摩5min。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6、肚角

【定位】脐下2寸旁开2寸大筋。

【操作】用拇、食、中三指相对捏拿肚角穴称拿肚角。一般拿3~5次。

【作用】止腹痛。

7、脊柱

【定位】大椎至龟尾(即龟尾尖)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上而下直推脊柱穴区称推脊柱;用食、中二指在上,拇指在下自尾部由下而上捏脊柱穴,同时向前推进,称捏脊。一般推100~300次,捏5~7次。

【作用】推脊柱有清热通络的作用。捏脊柱有调和阴阳、和脏腑、理气血、培元气的作用;还有强健身体,提高免疫力,是小儿保健常用穴位。

8、七节骨

【定位】第四腰椎至龟尾(龟尾端)成一直线。

【操作】用指外侧缘或食、中二指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直推七节骨穴区,分别称推上七节骨或推下七节骨。一般推100~300次。

【作用】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

9、龟尾

【定位】在尾骨端。

【操作】用中指揉龟尾穴称揉龟尾;按龟尾穴称按龟尾。一般按揉均100~300次。

【作用】止泻固脱、通利大便。

10、脾经

【定位】拇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用拇、食二指捏拿小儿拇指,使之微屈,从拇指尖推向指根为补脾经;反之,向相反方向推为清脾经;用拇指螺旋式揉脾经穴称揉脾经。一般推揉100~300次。

【作用】补脾经能健脾和胃、补益气血;清脾经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

11、肝经

【定位】食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由食指根推向指尖称清肝经。一般推100~300次。

【作用】清肝经能平肝泻火、熄风镇惊、解郁除烦。

12、心经

【定位】中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由指尖推向指根为补心经;反之,自指根推向指尖为清心经。—般推100~300次。【作用】清心经能清热退心火;补心经能补益心血、养心安神。

13、肺经

【定位】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由指根推向指尖称清肺经;反之,自指尖推向指根为补肺经。

【作用】推肺经能宣肺清热、祛风解表、化痰止咳以及补益肺气等。

14、肾经

【定位】小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为补肾经;反之,向相反方向推为清肾经。一般次数为100~300次。

【作用】补肾经能补益脑肾,温养下元;清肾经能清热利湿。

15、大肠

【定位】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由食指尖推至虎口为补大肠;自食指指根推向食指尖为清大肠。一般次数为100~300次。

【作用】补大肠能温中止泻、涩肠固脱;清大肠能清利肠腑、消积导滞。

16、小肠

【定位】小指尺侧边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由指尖边缘直推向指根为补小肠;由指根推向指尖为清小肠。一般次数为100~300次。

【作用】推小肠能清热利尿、清利下焦湿热、泌清别浊。

17、四横纹

【定位】掌面食指、中指及无名指、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四指并拢,在四横纹穴区从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称推四横纹;指甲掐四横纹穴区,称掐四横纹,一般推100~300次,各掐3~5次。

【作用】推四横纹能调中行气,消除腹部胀满;掐四横纹能清热除烦。

18、胃经

【定位】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节。

【操作】向指根方向推称补胃经;向指尖方向推称清胃经。补胃经和清胃经统称推胃经,一般次数为100~300次。

【作用】清胃经能清泻胃火、和胃降逆;补胃经能健脾胃、助运化。

19、板门

【定位】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用指端在手掌大鱼际板门穴区作平面揉称揉板门。一般次数为100~300次。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导滞、降逆止呕。

20、内八卦

【定位】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掌心至中指根2/3处为半径所作圆周。

【操作】用拇指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运称运内八卦。一般次数为100~300次。

【作用】理气化痰、消积导滞、健脾和胃。

21、二扇门

【定位】掌背中指根两侧凹陷处。

【操作】用食、中二指分别在中指两侧凹陷二扇门穴处揉之称揉二扇门。一般次数为100~300次。

【作用】发汗解表、退热平喘。

22、内劳宫

【定位】掌心中,屈指时中指、无名指之间中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