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习题)
生态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生态学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如何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答:地球的生命起源于35亿年前,那时地球的表面为还原性大气;缺少氧气,没有臭氧层。
这些条件对今天的生物非常有害,但却正是原始生命得以形成的环境。
约在30亿年之前开始形成光合自氧生物,蓝绿藻为主,逐渐改变了大气成分,氧化大气出现;氧化大气的形成为绿色植物的登陆创造了条件。
大气圈中保证生物呼吸的氧气和稳定的CO2含量,以及保护地表生命的臭氧层,都是生物长期作用的结果。
并且生物不断适应地球环境,而进化形成现今丰富多样的生物世界;自7亿年有动植物以来,累计生物总质量是地球总质量的1000倍;生物转移的物质总质量要比其自身的质量大许多倍。
因此可以认为适于生物生存的地球环境是生物与地球协同进化的结果,而这种环境又靠生物来维持与调控。
2、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答: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无机和有机环境。
生态学研究的对象从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直到生物圈,经典研究个体及以上层次。
生态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的环境非常复杂,从无机环境(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生物环境(植物、动物、微生物)到人与人类社会,以及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
3、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是什么?答:进入20世纪60年代,生态学快速发展。
生态学已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
(1)全球性问题(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能源问题)的控制和解决推动生态学发展。
(2)应用生态学的迅速发展。
污染生态学,经济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环境生态学。
(3)全民生态意识提高。
生态学举世瞩目。
生态学的发展特点有:(1)研究层次向宏观和微观方向发展。
现代生态学一方面向区域性、全球性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是向微观方向发展,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理学等相结合。
(2)研究方法手段的更新。
野外自记电子仪器、同位素示踪、稳定性同位素、“3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生态建模,系统论引入生态学。
生态学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个)1、生态位的英文是___BA.habitat B.niche C.site D.place2、下列属于构件生物的是(C)。
A.牛B.蛔虫C.珊瑚虫D.青蛙3、寄生蜂将卵产在寄主昆虫的卵内,一般要缓慢地杀死寄主,这种物种间的关系属于(D)。
A.偏利作用B.原始合作C.偏害作用D.拟寄生4、生物地理群落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C)。
A.达尔文B.奥德姆C.苏卡乔夫D.坦斯利5、红树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A)。
A.热带或亚热带B.温带C.寒温带D.极地6、下列类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C)。
A.养鱼塘的分层养B.农田的间作套种C.海洋的网箱养殖D.稻田养鱼或养鸭7、盐度周期性变化明显的生态系统是(B)。
A.海洋B.河口湾C.红树林D.盐湖8、确定生态系统内消费者营养级的依据是(D)。
A.根据消费者的个体大小B.根据消费者的食量大小C.根据消费者的食性D.根据消费者的主要食性9、从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C)。
A.次生演替B.快速演替C.内因性演替D.外因性演替10、在___B竞争方式下,个体不直接相互作用。
()A.干扰性 B.利用性C.种间D.种内11、可见光穿过水体遵循一个称为_C__的负指数关系。
()A.阿伦法则B.Hamilton定律C.比尔定律D.贝格曼规律12、绿色植物光合活性辐射(PAR)带波长位于__A_。
()A.380nm~700nm B.380nm~760nm C.150nm~4000nm D.490nm~620nm 13、下列同化效率最高的动物类群是(C )A食草动物 B 杂食动物 C 肉食动物 D 碎食动物14、下列动物类群中,生产效率最高的是(D )A无脊椎动物 B 外温性脊椎动物 C 内温性脊椎动物 D 原生动物15、英美学派的群落分类原则是(D)。
A.生态环境B.群落外貌和结构C.群落种类组成D.群落动态(S389)16、下列生活型谱中,符合苔原群落的生活型谱是(D)。
生态学习题
生态学习题(答案仅供参考)名词解释1.正反馈:是指使系统输出的变动在原变动方向上被加速的反馈。
负反馈:是指使系统输出的变动在原变化方向上减速或逆转的反馈2.生态文化:将生态观、生态学原理应用于社会经济各领域而形成的一种文化。
3.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在不同层次、不同大小的生态系统中,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的进行着反复循环变化的过程。
1924.生态位: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815.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构成的一个功能整体。
生态系统是个功能单位而不是生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546.生态系统服务: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是对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
437.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生存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常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称为趋同适应。
8.趋异适应:一群亲缘关系相近的生物有机体,由于分布地区的间隔,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因而形成了不同的适应方式和途径,称为趋异适应。
9.生活型:不同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
7810.生态金字塔:反映食物链中营养级之间生物数量、数量及能量比例关系的一个图解模型。
有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能量金字塔三种。
18111.耐性定律:也叫谢尔福德耐性定律,是志生物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有一个最小量和最大量的界限,生物只有处于这两个限度范围之间才能生存,这个最小到最大的限度称为生物的耐性范围。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存在耐性限度的法则称耐性定律。
P7112.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使得毗邻群落的生物可能聚集在这一生境重叠的交错区域中,不但增加了交错区中物种的多样性和种群密度,而且增大了某些生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这一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生态学作业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生态学(Ecology)二、问答题1.简述生态学的定义类型,并给出你对不同定义的评价.(简述生态学的几种主要定义,并以此说明生态学的发展过程)。
2.列出我国5位著名生态学家,并概括其在生态学上的最主要贡献。
3.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生态学迅猛发展,说明其社会背景。
4.按照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划分,生态学应包括哪几个分支学科?概括各分支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
5.从生态学发展简史入手,谈谈你对该学科的总体认识。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一、名词解释表型、基因型、可塑性、环境、最小因子定律、内稳态、指示生物、光饱和点、光补偿点、生物学零度(发育起点温度)、有效温度区、温度“三基点”、有效积温、因子的替代作用、生态价(生态幅)、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阿伦规律、生态因子、光周期现象、限制因子、贝格曼规律、驯化、极端温度、等渗动物、高渗动物、低渗动物、因子补偿作用、物候、物候现象、物候学二、思考题1. 试述光与动物密切有关的几种生物节律,并简述其生态适应意义。
2. 简述陆栖动物的保水机制。
(简述陆生动物在水代谢方面的适应性特征。
)3. 简述耐受性定律及其补充原理。
4. 举例说明限制因子概念在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5. 从动植物对日照长度变化的适应出发解释生物的光周期现象。
6. 简述光照强度与陆生动植物的关系,陆生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类型。
7. 从形态、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阐述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
(简述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8. 简述水生动物(鱼类)的水平衡调节机制。
9. 简述生态因子的分类类型及其生态作用特点。
(如何看待生态因子的作用?)10. 简述有效积温法则,评述其意义和局限性。
11. 以某种动物或类群为例,说明其适应环境的主要方式。
12. 简述光、温度、水、土壤的生态作用。
13. 生物如何适应不同的水环境?14. 比较Liebig最小因子法则和Shelford耐受性法则的异同。
15. 物种的概念,物种的隔离机制。
生态学考试习题(终极版)
一、绪论P41,说明生态学的定义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前者如温度、可利用水、风,而后者包括同种或异种其他有机体。
2,试举例说明生态学是研究什么问题的,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1)问题①在个体层次上,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是有机体对于环境的反应。
经典生态学的最低研究层次是有机体(个体),按其研究的大部分问题来看,目前的个体生态学应该属于生理生态学范畴,这是生态学与生理学的交叉学科。
②在种群层次上,多度及其波动的决定因素是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
③在群落层次上,生态学家目前最感兴趣的是决定群落组成和结构的过程。
④在生态系统层次上,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2)方法生态学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以及系统分析和模型三种类型。
①野外调查研究是指在自然界原生境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研究,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观测和原地实验等方法。
②实验室研究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受控生态实验系统中研究单项或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种群或群落影响的方法技术。
③系统分析和模型是指对野外调查研究或受控生态实验的大量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归纳分析,表达各种变量之间存在的种种相互关系,反映客观生态规律性,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方法技术。
二,生物与环境P143.生态因子相互联系表现哪些方面?1,综合作用: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2,主导因子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作用的,它的改变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变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这个因子称主导因子。
阶段性作用:由于生态因子规律性变化导致生物生长发育出现阶段性,在不同发育阶段,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
3,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对生物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虽然非等价,但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缺少,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
生态学基础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生态学基础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4题,每题1分,共84分)1.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 )A、产生波动B、逐级降低C、逐级升高D、维持恒定正确答案:C2.对冬小麦完成春化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是( )A、低温B、长日照C、短日照D、高温正确答案:A3.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和霸王鞭是不同种类的植物。
但它们都以肉质化的茎等来适应干旱生境,这种现象称为( )A、互利共生B、趋同适应C、趋异适应D、竞争正确答案:B4.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具有的特征之一是 ( )A、系统趋于稳定B、结构趋于简单C、种群数量变化太D、环境变化剧烈正确答案:A5.在环境条件相同时,落叶松幼龄林的净生产力比成熟林( )。
A、高B、不确定C、相等D、低正确答案:A6.西双版纳和小兴安岭地区的地带性植被分别是( )A、热带雨林和常绿阔叶林B、常绿胸叶林和落叶细叶林C、热俗开林和针阔叶况交林D、常绿阀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正确答案:C7.生活在同一地段、生态要求相近的两个物种,发生竞争的原因是( )。
A、生态型不同B、生活型不同C、年龄相同D、资源不足正确答案:D8.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是由首次提出的()A、坦斯利B、达尔文C、林德曼D、奥德姆正确答案:A9.下列不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是( )A、果园B、冻原C、河流D、荒漠正确答案:A10.与异养性演替相比,生物群落的自养性演替的主要特征是( )。
A、生物量逐渐增加B、生物量逐渐减C、生物量或高或低D、生物量基本不变正确答案:A11.一个种群的年龄锥体呈下宽上窄的金字塔形,则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A、稳定型B、混合型C、增长型D、衰退型正确答案:C12.影响陆地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两个最主要的气候因子是( )A、光照和风B、温度和降水C、光照和温度D、降水和风正确答案:B13.内源性自动调节学说将种群的自动调节分为内分泌调节、行为调A、土壤调节B、食物调节C、气候调节D、遗传调节正确答案:D14.决定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两个主要气候因子是( )A、温度和雨量B、风力和雨量C、光照和温度D、风力和温度正确答案:A15.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阴坡的环境特点是( )A、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B、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C、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D、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正确答案:A16.谚语“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形象地说明了系统的( )A、整合性B、整体性C、稳定性D、有序性正确答案:B17.下列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
生态学习题及答案
1.种群的年龄锥体主要有(增长型)种群、(稳定型)种群和(下降型)种群三种类型。
2.种群的基本特征有:(空间特征)、(数量特征)、(遗传特征)。
3.下列属于种群成群分布形成的原因是:BCDA. 资源分布均匀却丰富B. 资源分布不均匀C. 植物种子传播方式以母株为扩散中心D. 动物的集群行为4.用方差/平均数比值检测生物分布型时,以下比值为成群分布的是(B)。
A. =1B. >1C. =0D. 以上都有可能5.种群的内分布型一般可以分为(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成群)分布。
6.(D )在某些植物的春化阶段是必不可少的。
A. 光照强度B. 昼夜变温C. 光周期D. 低温7.下列属于大环境的是(ABC )。
A. 地区环境B. 地球环境C. 宇宙环境D. 教室环境8.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
A. 综合因子B. 替代因子C. 一般生态因子D. 限制因子9.当光强度不足时,CO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C)。
A. 综合作用B. 阶段性作用C. 补偿作用D. 不可替代作用10.每种植物的生态幅影响该种植物的(C )。
A. 生物量B. 生长速度C. 分布范围D. 发育程度11.生态学的概念是由(D )提出来的。
A. 孙儒泳B. OdumC. MacArthurD. Haeckel12.生态学的英文是(C )。
A. habitatB. economicsC. ecologyD. niche13.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
14.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
15.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氮可维持250kg产量,钾可维持350kg产量,磷可维持500kg 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
正确答案: AA.250kg左右B. 350kg左右C. 500kg左右D. 大于500kg16.(小)气候,是指生物所处的局域地区的气候,可以直接影响生物的生活。
生态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生态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阴性植物的特点是()o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B、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D、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正确答案:B2、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
A、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B、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C、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D、保持生态平衡正确答案:A3、形成次级生物量的生物类群是()。
A、真菌B、化能合成细菌C、蕨类植物D、蓝绿藻正确答案:A4、判断以下群落类型属于群落分类单位中的哪个层次分类单位。
典型草原()。
A、群系B、植被型组C、植被型D、植被亚型正确答案:D5、能量沿着食物网流动时,保留在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中的能量变化趋势是()。
A、能量越来越少B、因生态系统不同,能量或越来越多,或越来越少C、能量越来越多D、能量基本没有变化正确答案:A6、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A、瓦尔明B、达尔文C、坦斯利D、奥德姆正确答案:C7、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A、土壤顶级B、地形项级C、偏途顶级D、气候项级正确答案:D8、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oA、温带B、热带C、亚热带D、寒温带正确答案:C9、物种在自然界中生长的地方最可能的是()。
A^无天敌B、生境条件最好的地方C、该种竞争能力最大的地方D、环境条件较稳定的地方正确答案:C10、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oA、生态学原则B、植物区系学原则C、群落学一生态学原则D、动态原则正确答案:C11、关于水环境和陆地环境比热容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0。
A、水环境放热比陆地环境更快B、水环境的比热容比陆地环境大C、水环境比陆地环境在温度变化上缓冲性更大D、水环境吸热比陆地环境更慢正确答案:A12、从下列生物类群中,选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A、树木Bs蚯蚓C、昆虫D、鸟类正确答案:B13、关于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
生态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态学习题及参考答案零 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2、生物圈:3、尺度:二、单项选择题1、最早给出“生态学”定义的是( )。
A.奥德姆B.海克尔C.达尔文D.高斯2、在诸生态因子中 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A 能替代少数其他因子B 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C 把其他因子的直接作用变为间接作用D 对其他因子有影响作用3、著有《生态学基础》一书并因此获得“泰勒”奖,被誉为“现代生态学之父”的是下列哪位生态学家?( )A.OdumB.HaeckelC.ClementsD.Tansley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的一门科学B.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D.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5、根据研究方法,一般可把生态学分为野外生态学、理论生态学和( )。
A.实验生态学B.种群生态学C.行为生态学D.草原生态学三、多项选择题1、通常生态学所研究的几个可辨别尺度的亚部分包括( )A.个体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2、生态学研究方法包括 )A.野外B.实验C.理论四、填空题1、生态学是研究 及 相互关系的科学。
2、普通生态学通常包括 、 、 和 四个研究层次3、理论生态学按照生物类别可分为 、 、 、 等。
4、 于1935年首次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
5、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可分 、 和 的3类6、生态学的定义是由 于1866 年提出来的。
第一部分 有机体与环境一 名词解释1.现存量:2.产量3.初级生产力4.总初级生产力5.净初级生产力6.群落净生产力7.流通率8.生物学的放大作用:。
9.生态平衡10.自养生态系统11异养生态系统12.植被13.植被分布的经向地带性:。
14.植被分布的纬向地带性二、单项选择题1、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 )。
A.气候因子B.地球因子C.非生物因D.外来因子2、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 )。
生态学习题及答案
生态学习题及答案生态学习题 1一、名词解释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限制因子原理: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似昼夜节律:动物在自然界所表现出来的昼夜节律除了由外界因素的昼夜周期所决定的以外,在内部也有自发性和自运性的内源决定,因为这种离开外部世界的内源节律不是24小时,而是接近24小时,这种变化规律叫似昼夜节律。
阿朔夫规律: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并且这种延长的增强,这种延长越明显。
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并且这种缩短随着光强的增强,这种缩短越明显。
生物钟:是动物自身具有的定时机制。
临界温度: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冷害: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
生态学基础模拟练习题
生态学基础模拟练习题一、单选题(共84题,每题1分,共84分)1.下列食物链中,属于典型捕食食物链的是( )A、马→马蛔虫→原生动物B、青草→羊→狼C、动物尸体→秃鹫→微生物D、羊→蚯蚓→鸡正确答案:B2.地形是通过影响光、温、水和土壤等环境要素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因此属于( )。
A、间接因子B、限制因子C、生物因子D、直接因子正确答案:A3.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阴坡的环境特点是( )A、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C、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正确答案:D4.下列不用于初级生产力测定的方法是( )A、收获量测定法B、二氧化碳测定法C、标志重捕法D、黑白瓶法正确答案:C5.下列有关海风和陆风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海风是从海中向海岸上吹的风B、陆风含有较多的水蒸气C、海风含有较多的水蒸气D、陆风是从陆地向海中吹的风正确答案:B6.按照饶基耶尔的生活型分类体系,银杏属于( )A、隐芽植物B、一年生植物C、高位芽植物D、地面芽植物正确答案:C7.光照不足将导致光合作用下降,这时增加C02浓度可减轻光合作用的下降程度,这种现象是生态因子的( )A、综合作用B、限制作用C、补偿作用D、替代作用正确答案:C8.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低的是( )A、草原B、农田C、森林D、荒漠正确答案:D9.下列不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是( )A、荒漠B、河流C、冻原D、果园正确答案:D10.领域的特性不包括( )A、替代性B、伸缩性C、排他性D、更换性正确答案:D11.同种植物的不同群体长期分布和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形成适应各自环境的特征,产生 ( )A、不同的生态型B、不同的生活型C、相同的生态型D、相同的生活型正确答案:A12.?在种群逻辑斯谛增长模型Dn╱dt=rN(1-N╱K)中,r表示A、瞬时增长率B、内禀增长率C、世代增长率D、种群数量正确答案:A13.虫媒植物与其传粉昆虫之间的关系是( )A、竞争B、共生C、捕食D、寄生正确答案:B14.下列不属于种群的主要特性的是( )A、数量特性B、空间特性C、遗传特性D、年龄结构正确答案:D15.下面关于r对策生物和K对策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r对策者适应不稳定环境B、r对策者幼体存活率低C、K对策者竞争能力强D、K对策者种群恢复能力强正确答案:D16.根据植物开花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可将植物划分为( )。
生态学习题(1)
⽣态学习题(1)⽣态学习题0 绪论⼀、填空题1. ⽣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 种群是栖息在⼀定空间中的(同种个体)的复合体。
3. ⽣物群落是栖息在同⼀地域中的(动物)、(植物)、(微⽣物)的复合体。
4. ⽣态系统是在同⼀地域中的(⽣物群落)和(⾮⽣物环境)的复合体。
5. ⽣物圈包括(岩⽯圈)的上层、(⽔圈)、(⼤⽓圈)的下层。
6. ⽣态系统是研究以(种群)、(群落)、(⽣态系统)为中⼼的宏观⽣物学。
7. ⽣态学研究的重点在于(⽣态系统)和(⽣物圈)中各组成成分之间,尤其是(⽣物与环境)、(⽣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作⽤。
8. ⽣态学按照研究的⽣物组织⽔平分为(个体)⽣态学、(种群)⽣态学、(群落)⽣态学、(⽣态系统)⽣态学。
9. ⽣态学按照⽣物分类类群主要分为(动物)⽣态学、(植物)⽣态学、(微⽣物)⽣态学、⼈类⽣态学等。
第⼀部分有机体与环境⼀、填空题1、⽣态学中的环境⼀般以(⽣物) 为主体,⽽环境科学中的环境⼀般以(⼈类) 为主体。
2、根据⽣态因⼦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候因⼦) 、(⼟壤因⼦) 、(地形因⼦) 、(⽣物因⼦) 和(⼈为因⼦) 。
3、根据⽣物因⼦作⽤强度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可将其分为(密度制约因⼦)和(⾮密度制约因⼦)。
4、⽣态因⼦作⽤作⽤特征包括(综合作⽤)、(主导因⼦作⽤)、(阶段性作⽤)、(直接和间接作⽤)、(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
5、⽣物的⼤环境包括(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6、休眠是⽣物抵御(不良环境条件)的⼀种有效⽣理适应机制。
7、休眠是⽣物抵御(不良环境条件)的⼀种有效⽣理适应机制。
8、根据⽣物对⾮⽣物因⼦的反应或外部条件变化对⽣物体内状态的影响,可把⽣物区分为(内稳态⽣物)和(⾮内稳态⽣物)。
9、⽣物的⼤环境包括(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10、⽣物对特定环境条件的⼀整套适应性特征称为(适应组合)。
11、光是电磁波,其主要波长范围在(150~4000 nm)。
生态学习题及答案
生态学习题及答案生态学习题及答案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关注着生物群落与环境的关系、物种的适应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问题。
在学习生态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解答一些问题来加深对生态学知识的理解。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生态学学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生态学的知识。
1. 什么是生态系统?请举例说明。
答案: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系统。
它包括生物群落、地理环境、生物多样性等要素。
例如,森林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它由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土壤、空气、水等环境要素组成。
2. 什么是食物链?请举例说明。
答案:食物链是描述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一种方式。
它由食物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例如,一个简单的食物链可以是:植物→兔子→狐狸。
在这个食物链中,植物是生产者,兔子是消费者,狐狸是兔子的捕食者。
3.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为什么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答案:生物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或者整个地球上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了复杂的生态网络。
当某个物种数量减少或者消失时,会导致生态系统的不平衡,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4. 什么是生态足迹?为什么我们应该关注和减少生态足迹?答案:生态足迹是衡量个人、社会或者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产生的压力的指标。
它包括个人的能源消耗、食物消耗、水资源利用等。
我们应该关注和减少生态足迹,因为过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5. 什么是生态位?请举例说明。
答案: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职责。
它包括物种的生活方式、取食方式、栖息地等方面的特征。
例如,在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中,鱼类可以被分为食草鱼、食肉鱼和杂食鱼等不同的生态位。
通过解答这些生态学学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生态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态学练习题(九)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当环境中的资源时,植物会投资较多的生物量于能充分吸收此资源的构造上。
2.生活在沙漠中的神仙掌、霸王鞭,分属神仙掌科和大戟科,但它们都以小叶、肉质化的茎来适应干旱生境,这种现象称为
3.土壤常常成为动物极好的隐蔽所是因为
4.决定淡水生态系统低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要紧有;;
5.分解作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进程,它包括;;
6.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量最高的是或
7.陆地生态系统中,生产量最高的是
8.雄鹿的叉角形成的缘故在于
9.减少土壤侵蚀的方式有;;;
10.种群的密度制约有;;几种形式。
二、名词说明(每一个3分,共15分)
1.生态演替:
2.内调剂:
3.有害生物:
4.表型可塑性:
5.生物学的放大作用: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生态位的英文是___。
()
A.habit B.niche C.site D.place
2.___是生态学的一种要紧阻碍力,是扩散和领域现象的缘故,而且是种群通过密度制约进程进行调剂的重要缘故。
()
A.种间竞争B.种内竞争 C.个体竞争 D.竞争
3.___在湖泊中的营养物质循环中起关键作用。
()
A.鱼类B.细菌C.浮游动物 D.藻类
4.绿色植物光合活性辐射(PAR)带波长位于___。
()
A.380nm~700nm;B.380nm~760nm;C.150nm~4000nm;D.490nm~620nm
5.生物体所处的物理环境称为其___。
()。
生态学练习题(含答案)
欢迎阅读一、单项选择题(共60个) 1、生态位的英文是___B A .habitatB .nicheC .siteD .place2、下列属于构件生物的是(C )。
A .牛B .蛔虫C .珊瑚虫D .青蛙3A 4A 5A 6A 7A .海洋8A .根据消费者的个体大小B .根据消费者的食量大小 C .根据消费者的食性D .根据消费者的主要食性 9、从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C )。
A .次生演替B .快速演替C .内因性演替D .外因性演替10、在___B竞争方式下,个体不直接相互作用。
()A.干扰性B.利用性C.种间D.种内11、可见光穿过水体遵循一个称为_C__的负指数关系。
()A.阿伦法则B.Hamilton定律C.比尔定律D.贝格曼规律12、绿色植物光合活性辐射(PAR)带波长位于__A_。
()C.D.1212120206251542217、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氮可维持250kg产量,钾可维持350kg产量,磷可维持500kg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A)。
A.250kg左右B.350kg左右C.500kg左右D.大于500kg18、不属于群落成员型的是(C)。
A.优势种B.建群种C.特有种D.亚优种(141)19、关于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A)。
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B.群落各层优势种优势度均大于建群种CD(175)AB.C.D21(D)。
A.植物22AC.100(65)23、用方差/平均数比率检测生物分布型时,以下比值为均匀分布的是(A)。
A.s2/m=0B.s2/m=1C.s2/rn显着大于1D.s2/m显着小于124、沿海地区出现的“赤潮”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D)。
A.季节性消长B.不规则波动C.周期性波动D.种群的爆发(20)25、属于生理无效辐射的光质是(C)。
A.红光B.紫光C.绿光D.蓝紫光26、关于群落镶嵌性的概念正确的论述是(B)。
A.是不同群落片段的镶嵌分布格局B.是同一群落内部水平结构的进一步分异现象C.每一个镶嵌体仅包括一种小群落D.镶嵌体中小群落与整个大群落垂直结构差异很大27A.湖泊28A.BCD29AC30ABC.种群迁入和迁出相等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31、群落内部不具备的特点是(D)。
初中生物生态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生物生态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生物不属于食物链中的消费者?A. 草食动物B. 食肉动物C. 植物D. 年龄动物答案:C. 植物2.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一般是从下至上的方向,称为什么?A. 自养作用B. 营养链C. 食物网D. 群落答案:B. 营养链3. 下列哪个因素不属于影响生物群落结构的生态因素?A. 温度B. 光照C. 土壤类型D. 空气污染答案:D. 空气污染4. 以下哪个物质不属于生态环境的存在形式?A. 有机物B. 无机盐C. 气体D. 光线答案:D. 光线5. 生态平衡是指什么?A. 生物种类数量的稳定B.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稳定C. 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存在D. 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保持稳定答案:B.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稳定二、填空题1. 生态位是指一个具体物种在某生态系统中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角色、职责2. 生物圈是地球上有生命的______。
答案:所有地方3. 食物链中的第一环节通常是______。
答案:植物4.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了______。
答案:生态网络5. 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循环通过______的作用进行。
答案:分解者三、简答题1. 解释生态位的概念,并以一个具体例子加以说明。
答:生态位是指一个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角色和职责。
不同生物种类通过其所具备的特点和行为方式,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完成着特定的生态功能。
例如,老虎和狮子都属于食肉动物,它们的生态位是食肉动物在食物链中的消费者。
它们通过捕食其他动物,控制了食物链中食草动物的种群数量,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2. 什么是生态系统?简要描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答: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它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类、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非生物因素(如气候、水源、土壤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是维系生态系统的基础;2)生物之间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形成复杂的食物链和网络;3)生物种群数量和组成相对稳定,维持着生态平衡;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生态学是研究()的科学。
A.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B. 生物体内生理过程C.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D. 动物的行为学答案:A2. 下列哪个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气候因素答案:D3. 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的基本规律是()。
A.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 双向流动,逐级递增C. 多向流动,逐级递减D. 循环流动,逐级平衡答案:A4. 下列关于生态位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扮演的角色B. 生态位包括了物种对环境的适应和对资源的利用C. 生态位重叠表示物种间不存在竞争关系D. 生态位分化是物种共存的必要条件答案:C5. 以下哪个是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功能?A. 美化环境B. 稳定生态系统C. 提供观赏价值D. 增加物种数量答案:B二、填空题1.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部干扰超过这个限度时,生态系统可能会发生______。
答案:崩溃2. 在食物链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能量的来源,被称为______。
答案:生产者3. 一个物种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与特定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模式的总和称为该物种的______。
答案:生态型4. 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时,为了减少竞争,它们之间的生态位可能会发生______。
答案:分化5. 在生态系统中,______是指物种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相对稳定状态。
答案:动态平衡三、简答题1. 简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答: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至关重要。
首先,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生产力和较高的生物量,能够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如食物、清洁水源、气候调节等。
其次,生物多样性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和恢复力,使其更能适应环境变化和外来干扰。
最后,生物多样性还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功能性,促进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进化。
生态学基础习题(含参考答案)
生态学基础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4题,每题1分,共84分)1.与陆生植物相比,水生植物在形态方面最主要的特征是()。
A、叶片或大或小,通气组织不发达B、叶片较小,通气组织发达C、叶片或大或小,通气组织发达D、叶片较大,通气组织不发达正确答案:C2.下列能导致某一种群呈指数增长的条件之一是()A、种群对环境适应性强B、环境资源不受限制C、环境资源是有限的D、多个种群共存正确答案:B3.下列生态因子中,属于直接因子的是()。
A、坡度B、水分C、坡向D、海拔正确答案:B4.__________是指消费者层次上的能量贮存速率,通常指净生产量。
()A、初级净生产力B、初级总生产力C、群落净生产力D、次级生产力正确答案:C5.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水能B、天然气C、石油D、煤正确答案:A6.冬小麦等冬性作物需要经过~定的低温阶段才能开花的现象称为()A、光周期现象B、温周期现象C、春化现象D、滞育现象正确答案:C7.下列生态系统中,分解作用最弱的是()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冻原D、温带草原正确答案:C8.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碳的主要贮存库是()A、生物B、岩石圈C、大气D、水正确答案:B9.生态系统中,能量从太阳能到化学能、物质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同化过程为()A、次级生产B、次级生产量C、初级生产量D、初级生产正确答案:D10.按照环基耶尔的植物生活型分类,马尾松属于()A、地上芽植物B、隐芽植物C、地面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正确答案:D11.下列物质中,__________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的沉积型循环。
()。
A、氮B、二氧化碳C、磷正确答案:C12.下列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
A、银杏B、蚯蚓C、白菜D、牛正确答案:B13.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呈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状,该种群年龄结构属于()A、增长型B、混合型C、衰退型D、稳定型正确答案:A14.地球上的碳素绝大部分存在于()A、水圈B、大气圈C、岩石圈D、土壤圈正确答案:C15.阴性植物的特点是()A、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C、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正确答案:A16.下列对应有误的是()A、还原者——生产者、消费者的残体B、生产者——二氧化碳、水C、消费者——生产者D、生产者——有机营养正确答案:D17.与低纬度地区植物相比,高纬度地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有效积温A、相同B、不确定C、较低D、较高正确答案:C18.对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环境形成起主导作用的物种是()A、稀有种B、伴生种C、亚优势种D、优势种正确答案:D19.寒温带针叶林土壤有机物积累比热带雨林高,主要原因是()A、微生物代澍旺盛B、分解作用弱C、分解作用强D、没有分解者正确答案:B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植物定居的是()A、发芽B、生长C、繁殖D、腐烂正确答案:D21.下列矿质元素中,属于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学以及发展1、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周围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由于生物是呈等级组织存在的,因此,从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直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2、生态学的形成及其发展的几个阶段:A:形成:公元前200年《管子》“地员篇”专门论及水土和植物;古希腊的海波诺提斯不但注意到气候、土壤与植被生长及病害的关系,同时也注意到了不同地区植物群落的差异;1803年马尔萨斯在《人口论》中不仅研究了生物繁殖与食物的关系,而且特别分析了人口增长与食物生产的关系;1807年德国学者洪德堡的《植物地理学》中分析了植物分布与环境条件的关系;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作出了深入探讨;1866年德国学者海克尔提出生态学定义,标志生态学的诞生,到19世纪末生态学已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B:发展的阶段:分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19世纪末),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现在)3、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生物生存环境2)生态因子3)种群4)群落5)生态系统6)生态平衡阈值4、生态学的分支学科(1)从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划分:分子生态学、进化生态学、个体生态学(或生理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与全球生态学等;(2)从研究对象的分类学类群划分: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3)根据研究对象的生境类别划分: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淡水生态学、岛屿生态学等;(4)根据研究性质划分:理论生态学与应用生态学;(5)按交叉的学科划分: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等;5、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1)研究层次上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
现代生态学一方面向区域性、全球性乃至宇宙性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是向微观方向发展,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理学、微型态解剖学结合。
(2)研究方法手段的更新。
野外自计电子仪器、同位素示踪、稳定性同位素、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建模等现代化测试技术、设备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系统分析方法以及系统生态学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本学科的方法论。
(3)研究范围的扩展。
一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扩展到人类社会,渗入到人类的经济活动,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接的桥梁之一;二是应用生态学得到发展。
(4)生态学研究的国际性日益增强。
生物与环境1、生态因子的分类:气候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2、生态因子的作用:包括光、温度、水及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1)综合作用。
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都是在其他因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发挥作用,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中,其中必有一个或两个是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主导因子发生变化必会引起其他因子也发生变化。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环境中的一些生态因子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如地形因子;另外一些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起直接的作用。
(4)阶段性作用。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变化所造成的。
(5)生态因子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
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各具有重要性,不可缺少;从总体上说生态因子是不可替代的,但局部是能补偿的。
如在一定条件下,某一个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靠另外一个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
(6)生态因子限制性作用。
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3、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综合性、主导因子性、同等重要性、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直接性、间接性和阶段性4、生物因子的生态作用:包括土壤生物、森林、草原、淡水生物(1)土壤生物的生态作用:a、促进了土壤形成;b、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能;c、提高了土壤质量;d、对土壤覆盖层的影响;(2)森林的生态作用: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调节气候,增加雨量;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净化空气,防治污染;e、降低噪音、美化大地;f、提供燃料,增加肥源(3)淡水生物的生态作用:a、浮游生物能保持水土一定的洁净程度,增加水体的溶氧量,对水质理化性的变化起主导作用,同时形成水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b、多种鱼类共同对水体环境发生影响;c、天然湖泊中,水生植物残体大量沉积湖底,积极参与湖盆的填平作用;其次水生植物具有过滤泥沙减缓水流的作用,促使湖水透明度增大。
(4)草原、草山生物的生态作用:改良土壤,增加植被覆盖度,涵养水分,保持水土,固定流沙。
(5)农田生物的生态作用:a、对土壤肥力的影响;b、对水土保持的影响;c、对农田小气候的影响;d、对净化环境的作用。
5、生物因子作用的特征:对象是种群个体、作用强度与密度相关、结果是协同进化、范围是周边相近的1~2个物种(1)生物因素对某个物种的影响,只涉及到种群中某些个体,只在很少情况下,才会出现一个地区种群的全部个体被某种生物取食一空的现象。
但是整个物种的每个个体由于某种生物或病原物的作用而全部死亡的情况,是较少发生的。
(2)生物因素对于生物种群影响的程度通常与种群的密度有关。
在一个地区内,寄主的密度越大,寄生物愈易于得到食物。
(3)生物因素之间关系复杂,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产生了协同进化。
虽然生物有机体对非生物环境某些因素能做出某种适应,但是远不能与协同进化的关系相比。
(4)生物因素一般仅直接涉及到两个物种或与其邻近密切相关物种之间的关系。
然而,非生物因素对该地区整个生物群落中的所有物种发生作用,涉及的生物种类较多,数量较大,范围较广。
6、环境与生物关系的基本规律:(1)最小因子定律:在一定稳定状态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或分布的根本原因;(2)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一种综合环境的全部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7、生态型的形成原理及类型(包括气候、土壤和生物生态型):(1)气候生态型:这是依据植物对光周期、气温和降水等气候因子的不同适应而形成的(2)土壤生态型:在不同土壤水分、温度和土壤肥力等自然和栽培条件下,形成不同的生态型(3)生物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生物条件下也会分化形成不同的生态型。
8、生物生态适应性的表征生物的生态适应性是生物在生存竞争中为适合环境而形成的特定性状的一种表现。
(1)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人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
(2)生活型:不同种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培育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后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
(3)生境和生态位:某一生物种群或生物群落,由于生态环境的约束,只能在某一特定区域中生存,则把该区域称为该生物种群或生物群落的生境;生态位是生物物种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示出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性。
生物种群1、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数量特征和遗传特征2、种群的增长模型: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1)指数增长模型:a、种群离散型增长模型:N t+1=R0N t,N t表示t世代种群大小,N t+1表示t+1世代种群大小,R0未世代净繁殖率。
R0是种群离散增长模型中的重要参数,R0>1,种群上升;R0=1,种群稳定;0< R0<1,种群下降;R0=0,雌体没有繁殖,种群在下一代灭亡。
b、种群连续增长模型:N t=N0e rt,r为瞬时增长率,r>0种群上升;r=0种群稳定;r<0种群下降。
(2)逻辑斯谛增长:dN/dt=rN(1-N/K),积分式为:N t=K/(1+e a-rt),参数a的值取决于N0在种群增长早期阶段,种群大小N很小,N/K也很小,因此1-N/K接近于1,所以抑制效应可以忽略不计,种群增长实质上为rN,呈几何增长。
然而,当N变大时,抑制效应增加,直到当N=K时,1-N/K变成了1-K/K,等于0,这时种群的增长为零,种群达到了一个稳定的大小不变的平衡状态。
3、种群的数量动态:增长、波动、暴发、平衡、衰落和灭亡、生态入侵4、种群的空间格局:均匀性、随机型、成群型5、种群波动的原因:(1)非密度制约:即与种群数量无关的因素,如温度、降水等的影响。
(2)密度制约:由于种群内各个体自身的关系,其密度的变化影响着种群数量的波动。
6、种群波动的调节:(1)密度调节:①种间调节;②食物调节;(2)非密度调节:主要指非生物因子对种群大小的调节;(3)种内自动调节:①行为调节;②生理调节;③遗传调节7、种群的进化和生态对策:(1)r-对策:个体小,寿命短,存活率低,但增值率高,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适应多种栖息环境,种群数量中常出现大起大落的突发性波动;k-对策:个体较大,寿命长,存活率高,适应于稳定的栖息生境,不具较大扩散能力,但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种群密度较稳定,常保持在k水平。
8、r-对策者和k-对策者的主要特征:(1)r—对策者:快速发育,小型成体,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高的繁殖能量分配和短的世代周期;(2)k—对策者:慢速发育,大型成体,数量小而体型大的后代,低繁殖能量分配和长的世代周期;9、种内关系:密度效应、动植物的性行为10、种间关系:竞争、捕食、寄生、共生生物群落1、群落的基本特征:①具有一定的外貌;②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③具有一定的结构;④形成群落环境;⑤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⑥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⑦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⑧群落的边界特征;2、群落的种类组成:(1)优势种和建群种。
(2)亚优势种。
(3)伴生种。
(4)偶见种或罕见种。
3、群落的数量特征:种的个体数量、综合数量和物种多样性4、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时间结构5、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1)生态位宽度:是被一个有机体单位所利用的各种各样不同资源的总和。
(2)生态位重叠和竞争 a.竞争排斥 b.生态位分异 c.生态位重叠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人类应从分布、形态、行为、年龄、营养、时间、空间、等多方面对农业生物的物种组成进行合理的组配,以期获得高的生态位效能,提高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6、群落演替的概念和原因:(1)概念: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了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过程;(2)原因:a、外因演替(气候性、土壤性、生物性、人为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