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想品德与社会教案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想品德与社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f56b3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6f.png)
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想品德与社会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想品德与社会教案科教版六年级上册思想品德与社会教案5篇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目标,学校德育是中小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径。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模板(精选10篇)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模板(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884b2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2.png)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模板(精选10篇)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家乡的方言》,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说到家乡,家乡的方言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因此让学生充分了解方言是十分重要的。
本课就是从家乡的方言入手,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认识方言与家乡人生活的关系,同时通过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方言的利与弊,正确认识方言,学会正确应用普通话。
二、学情分析学生虽然嘴上经常说方言,但却不知什么是方言,尤其对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利与弊他们几乎不懂。
老师平时强调说好普通话,可一部分学生根本不懂为什么要说普通话。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将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说方言的利与弊,正确认识方言,学会正确应用普通话。
2.过程与方法能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在活动中掌握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体味家乡人对方言的情感,明确方言与家乡人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1.通过学习活动,正确认识方言,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说方言的利与弊,正确应用普通话。
五、教学准备:1.师生共同进行各地方言的了解调查活动,收集相关的方言资料。
2.学生收集家乡方言土语词汇,记录下来,课堂进行讨论。
3.多媒体,《猫和老鼠》陕西方言版的视频资料。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学习、合作交流学习。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动画激趣:同学们,你们看过《猫和老鼠》这部动画片吗?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猫和老鼠》的精彩片段,看看今天老师播放的动画片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之处呢?2、引出课题:这部动画片用陕西方言进行了配音。
陕西方言,也可以说是我们的乡音。
说到家乡,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家长的方言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家长的方言吧。
(板书课题)二、说家乡的方言,感受不同地域的方言。
小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d6dd99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e.png)
小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提高社会素养的课程。
小学六年级是学生品德与社会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品德与社会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下面是小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品质。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4.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行为。
二、教学内容1.单元一: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彩的社会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学会关爱他人,尊重生命。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2.单元二:我们的价值观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价值观,学会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单元三:我们的责任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责任,学会承担责任,履行义务。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具有责任意识,关爱社会,服务社会。
4.单元四:我们的法律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学会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具有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体验品德与社会知识。
2.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品德与社会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4.体验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品德与社会知识。
四、教学计划1.单元一: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彩的社会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学会关爱他人,尊重生命。
2.单元二:我们的价值观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内容:了解不同的价值观,学会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a45a397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2.png)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人与自然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1.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人与自然的关系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总结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提出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第二章:我与集体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集体的意义,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集体的意义学生在集体中的作用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义2.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集体的意义讲解学生在集体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总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义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集体的意义,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学生能够提出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方法。
第三章:我与社会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生在社会中的责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义3.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讲解学生在社会中的责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总结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义3.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
学生能够提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方法。
第四章:自尊与尊重他人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尊的意义,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自尊的意义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的方法4.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自尊的意义讲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他人总结尊重他人的方法4.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自尊的意义,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提出尊重他人的方法。
第五章:诚实与信任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实的意义,认识到信任的重要性。
六年级品社上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品社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1b3c9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2.png)
六年级品社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1课:我们的国家1. 学习我国的基本国情,了解我国的发展历程。
2. 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2课:我们的价值观1.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 讨论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单元:我们的团队第3课:团队的力量1. 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学习团队合作的方法和技巧。
第4课:团队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活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2.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观察学生在团队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学生实践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对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认识。
五、教学课时本单元共4课时,每课时40分钟。
第一课时:我们的国家第二课时:我们的价值观第三课时:团队的力量第四课时:团队活动六、教学内容第三单元:我们的权利和义务第5课:我们的权利1. 学习宪法和法律中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
2. 讨论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保护权利。
第6课:我们的义务1. 学习宪法和法律中关于公民义务的规定。
2. 讨论如何履行公民义务。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
2.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公民素养。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对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模板(精选3篇)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模板(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1b2c5e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1.png)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模板(精选3篇)学生准备课前通过自查、调查、访问,了解身边的人(包括同学、朋友、家长、老师甚至陌生人等)曾经有什么不诚信的行为;准备几个有关诚信的故事或几条格言。
教师准备收集古代、现代有关诚信的故事;准备几条有诚信格言的条幅。
本课教学目标1.通过讨论,思考并认识诚信在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2.以诚信为标准反思和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找出差距与不足。
3.牢固树立做诚信人的信念。
教学结构1.导入:故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或《曾子杀猪》等。
2.汇报:课前采访的身边的人的不诚信的行为表现。
[1]社会上存在的不诚信的人和事。
[2]发生在家里的不诚信的人和事。
[3]学校、班级里不诚信的人和事。
3.讨论:不诚信的危害。
4.解决问题:给同学写建议;送格言;与“诚信”握手,争当“诚信星”。
5.布置课后练习实施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深情并茂地讲《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故事。
(二)汇报、讨论采访与调查的结果:课前采访的身边的人的不诚信的行为表现。
[1]组长汇报课前布置的采访、调查等情况。
妈妈为她有这样的好儿子感到骄傲。
我也想起了这样一段话“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整个星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树叶可以倾倒整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掀起整个海洋。
”[2]社会上存在的不诚信的人和事诚信是什么?在你的生活中,你曾经遇到过什么事给你印象最深刻?过渡:这是发生在社会上的不诚信的事例。
那么,在我们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呢?[3].讨论:学习上不诚信的危害。
(1)学生上台讲古今中外严谨治学的故事。
(2)小组交流、讨论考试作弊的危害性。
(3)学生代表陈述自己的看法。
(三)阅读课本,了解图意看书上的插图,谈谈你看懂了什么?有什么看法?乐乐遇到了什么事,他是怎么处理的?你有什么看法?假如说你跟别人真承诺了一件事,经过一段的思考你反悔了,发现这件事不对了,这时候你还去做到吗?假如你对他承诺的事是错的,不能做的,你得讲哥们义气,你还得去?还要去,去跟他一起做那件坏事?噢,那我明白了,所以说“说到了做到,承诺了兑现”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9b0e05d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7e.png)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和责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合作共事的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4. 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我们生活的社会1. 内容简介: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认识各种社会角色,了解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和秩序。
2. 教学重点:了解社会环境,认识社会角色,遵守社会规则。
第二章:规则与秩序1. 内容简介:本章让学生认识规则的重要性,学会自觉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2. 教学重点:认识规则的重要性,学会自觉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第三章:尊重他人1. 内容简介:本章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2. 教学重点: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和谐相处。
第四章:合作共事1. 内容简介:本章培养学生合作共事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2. 教学重点:合作共事,团结协作。
第五章:学会明辨是非1. 内容简介:本章引导学生学会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教学重点: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教学内容。
2.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 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应用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情景模拟和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4.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本册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课时第一章:4课时第二章:3课时第三章:3课时第四章:3课时第五章:3课时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第六章:我与集体1. 内容简介:本章让学生认识集体的重要性,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ce6d4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6.png)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你知道怎么写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吗?本篇课文是让学生懂得整理物品的好处,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技能。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85f4f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2.png)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章:主题一我们这样生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认识到我们正在过的生活与以往不同的原因。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1. 我们这样生活的特点2. 社会的发展与生活方式的变化3. 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自己的生活,了解生活的变化。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生活方式的变化原因。
3.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生活方式变化原因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不同生活方式的体验和理解。
第二章:主题二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要在不同环境中生活。
2. 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认识自己和他人2. 适应不同的环境3.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介绍,认识自己和他人。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体验在不同环境中的生活。
3. 开展团队合作游戏,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自我介绍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
3. 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游戏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团队合作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主题三大家一起来【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作的重要性,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2.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合作的重要性2. 合作的方法和技巧3. 合作带来的快乐【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实践合作的方法和技巧。
3. 开展合作游戏,让学生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合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024年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全册教案
![2024年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e16df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e.png)
2024年浙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全册教案第一课:我们的价值观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价值观的概念,认识到价值观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1.价值观的概念和作用。
2.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方法。
3.团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价值观。
2.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理解价值观教师简要介绍价值观的概念,解释价值观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学生举例说明自己的价值观,并分享价值观对生活的影响。
3.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4.团队合作与人际交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人沟通、协作,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课堂小结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示将努力践行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课:我们的责任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责任的概念,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责任。
2.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能力,提高自我管理意识。
3.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责任的概念和作用。
2.承担责任的方法和技巧。
3.家庭、学校、社会中的责任。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责任。
2.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责任。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什么是责任?责任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理解责任教师简要介绍责任的概念,解释责任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学生举例说明自己的责任,并分享责任对生活的影响。
3.承担责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承担责任?学生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4.家庭、学校、社会中的责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我们有哪些责任?学生举例说明,展开讨论。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3篇】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3869a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2.png)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阿拉伯国家的社会概况、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2、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和国际意识和国际理解。
教科书分析参见第82~83页。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有关阿拉伯地区社会发展、民俗、民情的图片和资料。
2、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
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的东邻日本的情况。
这节课,让我们沿着南海向西行,穿过印度洋,到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去看一看。
”2、识图练习。
从地球仪、世界政区图或两半球图上找到西亚、北非地区的位置,查找从我国到阿拉伯国家的路线。
3、阅读与探究。
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8~39页的文字,欣赏教科书第38~39页的图片。
教师将自己补充的材料也给学生。
思考:(1)阿拉伯人从事什么农业?(2)阿拉伯地区最发达的工业是什么?(3)阿拉伯地区最著名的资源是什么?(4)你知道哪些阿拉伯地区的古老文明?(5)阿拉伯人为什么喜欢穿着传统的民族服装,长袍?(6)阿拉伯地区最主要的宗教是哪一种?4、交流与讲解。
学生根据前面活动的结果,尽可能充分地讨论有关阿拉伯国家的概况、经济发展、文化传统,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或讲述。
5、教师,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1、要准备好有关阿拉伯地区农业、工业经济发展和发达的古老文明传承的资料和图片。
2、要准备好地球仪、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
家庭作业预习与探究关于非洲地区的社会状况。
建议就学生对西亚、北非阿拉伯国家的了解程度给予。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篇二一、教材分析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
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3—四个主题,各单元体例结构如下: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一些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5700c03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e.png)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我们生活的社会1.1 学习目标:了解我们生活的社会的基本情况,认识社会中的各种组织,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1.2.1 社会的基本情况:人口、地理、文化等。
1.2.2 社会中的组织:家庭、学校、政府、企业等。
1.2.3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个人对社会的影响。
1.3 教学活动:1.3.1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社会的基本情况。
1.3.2 分组讨论,了解社会中的各种组织及其作用。
1.3.3 小组分享,探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4 教学评价:以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表现作为评价标准。
第二章:我们生活中的规则2.1 学习目标:了解我们生活中的规则,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规则。
2.2 教学内容:2.2.1 生活中的规则:交通规则、学校规则、家庭规则等。
2.2.2 规则的重要性:规则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
2.2.3 遵守规则:如何自觉遵守规则,遵守规则的好处。
2.3.1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生活中的规则。
2.3.2 分组讨论,了解规则的重要性。
2.3.3 角色扮演,学会遵守规则。
2.4 教学评价:以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表现作为评价标准。
第三章:我们身边的资源3.1 学习目标:了解我们身边的资源,学会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
3.2 教学内容:3.2.1 身边的资源:水、土地、能源等。
3.2.2 合理利用资源:如何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2.3 保护资源:如何保护资源,防止资源浪费和污染。
3.3 教学活动:3.3.1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身边的资源。
3.3.2 分组讨论,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方法。
3.3.3 小组分享,交流保护资源的实际行动。
3.4 教学评价:以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表现作为评价标准。
第四章:我们的权利与义务4.1 学习目标:了解我们的权利与义务,学会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4.2.1 我们的权利:人身权利、言论权利、受教育权利等。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3(8篇)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3(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a9805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a.png)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3(优秀8篇)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对世界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2、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学会处理信息。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一些邮票、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我最关心的问题1、教师:环游世界一周,你对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是不是更感兴趣了呢?2、提问:你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从哪里可以获得信息?3、生答。
二、从衣着开始认世界1、分小组研究各国的衣着为什么不同?2、组员一起讨论研究计划,也可参考书上的基本研究过程。
三、领略异域风情认世界1、教师提示学生搜集一些邮票、图片等,合作办一个“世界风情展”,让更多的人领略异域风情,了解世界。
2、各小组讨论、探究更多如何去了解世界的方法。
四、计划去旅游1、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某洲、某国家你最感兴趣的事物,想想用什么办法来了解?2、小组商议,确定最佳旅行路线,安排行程。
五、活动——世界真奇妙▲抢答赛1:1、你知道这些国家的别称吗?泥泊尔——高山之国(泥泊尔是当之无愧的高山之国,大部分土地都位于世界最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马尔代夫——无猫之国(马尔代夫人认为猫是祸根,从不养猫,以至于国内的老鼠又大又肥,成群在大街上乱窜。
)墨西哥——仙人掌之国(在墨西哥,随处可见仙人掌。
在墨西哥的国旗、国徽和货币上,都可以见到仙人掌图案。
仙人掌以成为墨西哥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梵蒂冈——无理发店之国(梵蒂冈国内有高大的教堂、宫殿和电台,可却没有一家理发店,人们理发,需要到外国去。
)泰国——千佛之国(泰国是佛教王国。
泰国男子成年后,必须削发为僧一次,否则,将会受到他人的歧视及家人的冷淡。
)冰岛——冰与火之国(冰岛是一个冰川广布、气候寒冷的国家,可就在这样一个国家,却又有着众多的火山与温泉,形成一道别致的景观。
)(芬兰——千湖之国瑞士——钟表之国新西兰——绵羊之国法国——葡萄之国荷兰——风车之国塞内加尔——花生之国)2、小组合作交流:给国家取别称。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b1208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e.png)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范和道德准则。
(3)提高学生辨别是非、自我保护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各种现象。
(2)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3)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行为选择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3)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规则化的社会第1课:社会生活的规则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社会生活规则的种类、遵守规则的意义、如何自觉遵守规则等。
教学活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
第2课: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教学内容:道德规范的含义、行为准则的来源、如何践行道德规范等。
教学活动:讲解、讨论、角色扮演等。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
2. 实践操作评价:评估学生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价值观体现。
4.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课后作业,对学生的品德与社会素养进行全面评价。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2. 辅助材料:案例、图片、视频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5.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第二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样化的社会第3课:尊重他人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差异。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837b2d7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66.png)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的社会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的社会中。
培养学生的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价值观和行为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2 教学内容介绍多元社会的概念和特点。
讨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1.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在多元社会中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1.4 教学资源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角色扮演道具和小组合作活动材料。
1.5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收集学生的小组合作活动和讨论成果。
第二章: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中,需要共同面对问题和挑战。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2 教学内容介绍共同世界的概念和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讨论如何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探索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了解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培养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4 教学资源图片或视频展示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角色扮演道具和小组合作活动材料。
2.5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收集学生的小组合作活动和讨论成果。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二部分)第六章:家庭与社区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与社区的关系,认识到家庭和社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家庭和社区责任感和归属感。
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区活动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与社区的概念和关系。
2024年辽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全册教案
![2024年辽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c67d3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4.png)
2024年辽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结构,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提高他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学习,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我们的社区第1课:社区的变迁第2课:社区的功能第3课:社区的资源第4课:社区的管理与服务2.第二单元:我们的国家第5课:国家的象征第6课:国家的制度第7课:国家的治理第8课:国家的安全3.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第9课:文化的传承第10课:文化的多样性第11课:文化的创新第12课:文化的交流4.第四单元:我们的经济第13课:经济的起源与发展第14课:经济的制度第15课:经济的运行第16课:经济的全球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结构,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掌握国家、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难点: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过程第一单元:我们的社区第1课:社区的变迁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发展历程。
2.讲解:介绍社区的定义、类型及变迁。
3.案例分析:以具体案例为例,让学生了解社区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4.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适应社区变迁,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
第2课:社区的功能1.导入: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社区的功能。
2.讲解:介绍社区的基本功能,如居住、教育、文化、卫生等。
3.案例分析:以具体案例为例,让学生了解社区功能的作用。
4.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发挥社区功能,提高社区生活质量。
第3课:社区的资源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社区的资源。
2.讲解:介绍社区资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
3.案例分析:以具体案例为例,让学生了解社区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4.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社区资源,促进社区发展。
第4课:社区的管理与服务1.导入: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社区的管理与服务。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全册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a26f1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a.png)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全册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如何尊重他人。
1.2 教学内容介绍尊重他人的概念。
讨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尊重他人。
1.3 教学步骤引入尊重他人的概念。
通过故事或案例来说明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分组讨论如何尊重他人。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观点。
1.4 作业与评估学生写一篇关于尊重他人的短文。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评估其在小组中的尊重表现。
第二章:诚实守信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意义。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如何保持诚实守信。
2.2 教学内容介绍诚实守信的概念。
讨论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保持诚实守信。
2.3 教学步骤引入诚实守信的概念。
通过故事或案例来说明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分组讨论如何保持诚实守信。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观点。
2.4 作业与评估学生写一篇关于诚实守信的短文。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评估其在小组中的诚实守信表现。
第三章:负责任的行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负责任的行为的意义。
培养学生负责任的行为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如何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
3.2 教学内容介绍负责任的行为的概念。
讨论负责任的行为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
3.3 教学步骤引入负责任的行为的概念。
通过故事或案例来说明负责任的行为的重要性。
分组讨论如何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观点。
3.4 作业与评估学生写一篇关于负责任的行为的短文。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评估其在小组中的负责任行为表现。
第四章:合作与团队精神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合作与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合作与团队精神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团队中合作。
4.2 教学内容介绍合作与团队精神的概念。
讨论合作与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在团队中合作。
4.3 教学步骤引入合作与团队精神的概念。
通过故事或案例来说明合作与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24424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09.png)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一、第一章:我们的价值观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价值观的概念。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1.2 教学内容:价值观的定义和重要性。
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方法。
1.3 教学步骤:1. 引入价值观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什么是价值观。
2. 讲解价值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 介绍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方法,如尊重他人、积极进取等。
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价值观和培养方法。
二、第二章:我们的道德规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道德规范的概念。
培养学生遵守道德规范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道德规范的定义和重要性。
遵守道德规范的方法和意义。
2.3 教学步骤:1. 引入道德规范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什么是道德规范。
2. 讲解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规范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 介绍遵守道德规范的方法和意义,如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
4.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情境模拟来实践道德规范。
三、第三章:我们的法律法规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法律法规的概念。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法律法规的定义和重要性。
遵守法律法规的方法和意义。
3.3 教学步骤:1. 引入法律法规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法律法规。
2. 讲解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法规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 介绍遵守法律法规的方法和意义,如遵纪守法、尊重他人权利等。
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遵守法律法规的经历和体会。
四、第四章:我们的社会公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公德的概念。
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社会公德的定义和重要性。
遵守社会公德的方法和意义。
4.3 教学步骤:1. 引入社会公德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公德。
2. 讲解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公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 介绍遵守社会公德的方法和意义,如保持公共卫生、遵守交通规则等。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d4424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e.png)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章:家庭和学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和学校的关系,认识到家庭和学校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家庭和学校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如何与家人和同学和谐相处。
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家庭和学校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影响?角色扮演:模拟与家人和同学和谐相处的场景。
第二章:我们的社会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的组成和特点,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社会的组成和特点。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你如何与社会互动?案例分析:分析社会现象,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三章:遵守规则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认识到遵守规则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3.2 教学内容规则的重要性。
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规则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角色扮演:模拟遵守规则的场景。
第四章:健康生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认识到健康生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你的生活习惯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行动计划:制定改善生活习惯的计划。
第五章:自我保护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面对危险时能够自我保护和正确求助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如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你遇到过危险吗?你是如何应对的?情景模拟:模拟面对危险的场景,练习自我保护的技巧。
第六章:尊重他人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尊重他人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6.2 教学内容尊重他人的意义。
如何尊重他人。
6.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你如何尊重他人?角色扮演: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
第七章:合作与分享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认识到合作与分享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7.2 教学内容合作与分享的意义。
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与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教学计划一、学期目标为了更好地做好本学期的工作,对教学做了一定安排。
在本学期,通过本科目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实施措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
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三、评价方法1、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
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于素质报告册上,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2、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3、学生互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通过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要使品德课取得良好地教学效果。
四、教学措施1.利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通过各种有趣的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3.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4.力体现“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
五、课时计划第一单元《屈辱与抗争》1、血泪国耻教材分析:“屈辱的开端”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屈辱与抗争”的第一个学习主题“血泪国耻”的内容,此内容包含两个主题活动“屈辱的开端”和“火烧圆明园”。
两个主题活动都是引领学生了解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以此为契机,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民族责任感。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知道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2、继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并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出示林则徐图片,问:你们知道这是谁吗?你了解他吗?2、出示销烟池图片导入:看,这就是林则徐曾经销烟的地方,他是禁烟的爱国大臣,那么为什么要禁烟呢?鸦片战争是怎么回事呢?【设计意图】:从学生耳濡目染的林则徐入手,了解虎门销烟的壮举树立伟人形象。
然后,从疑问入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以便确立以学定教的思想。
(二)了解鸦片战争1、学生展示搜集的鸦片战争的相关资料。
2、引导学生读课本中有关鸦片战争的资料。
3、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从这些资料中能看出什么?(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从中掠走大量银元,而且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与日俱增……)【设计意图】: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搜集到的相关知识时,应采取符合学生特点的、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活动,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话说,想说话。
(三)了解鸦片危害1、引言:鸦片贸易给英国资产阶级、英印政府、东印度公司和鸦片贩子带来了惊人的暴利,他们从中发了大财,然而对于中国、中国国民又是怎样的呢?2、学生根据日常及媒体所见所闻,借助多媒体,通过多种形式交流鸦片的危害。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以学生懂得的知识为诱因,激趣导行,懂得吸实鸦片的危害,为学生创设心灵自省的情境。
(四)穿越时空,透视社会现实1、引言:鸦片贸易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引起了广大人民重视,他们纷纷起来反抗。
2 、出示天安门广场上的第一座巨型浮雕,再现“六﹒三”销烟壮观场面。
3、学生交流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例三元里抗英斗争、浙江人民组织“黑水党”等。
4、了解斗争结果和《南京条约》的内容,想象中国社会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正(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反(清政府的妥协退让)两方面事例,使学生有明确的道德认识。
(五)情境对话,拓展延伸1、设计三个层次对话:假如你是清朝国民,你会怎样?假如你是清朝官员,你会怎样?假如你是清朝皇帝,你会怎样?2、回到现实,现在我们小学生该怎样做?【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对话,有的放矢指导学生的行为,强调小学生该怎样做,又让学生把抽象的想法落实到生活实际中,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中,这也体现了课程标准强调的对现实生活回归的理念。
2.悲壮的抗争教材分析:本部分内容共分两个部分“寻访刘公岛”和“刘公岛上的沉思”主要介绍了黄海战和甲午战两次战斗。
反映了广大官兵同仇敌气,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和爱国壮举。
学习目标:1.培养爱国情感,珍视祖国的历史。
2.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索和解决问题。
3.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
4.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
教学准备:1.收集在近代,刘公岛上发生的事情。
2.电影《甲午风云》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寻访刘公岛一、导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剑与火、血和泪、苦难和抗争的交响曲。
在这一历史时期里,面对列强的疯狂侵略,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为维护国家主权、求得民族独立而不断抗争,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刘公岛了解黄海大战和甲午海战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
二、活动内容活动一1.自读黄海大战的资料,了解爱国将领丁汝昌。
四人一组结合文中的文字和图片,每组选一名代表将整理好的资料和图片在班上交流和展示。
2.学生了解甲午战争是怎么回事,了解爱国将领邓世昌的英雄事迹。
活动二:1.观察14页上的三张图片,结合三张图片学生可展示自己的图片。
2.阅读《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思考:马关条约说明了什么?活动三:1.观看影片〈〈甲午风云〉〉2.写出自己的感想。
第二课时刘公岛上的深思一、导入:中国在甲午战争中为什么会失败呢?今天我们带着问题来整理并分析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二、活动内容:活动一1、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资料,然后引导学生将资料的内容归结成几个方面,从多个方面来分析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2、思考:在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朝封建制度的落后。
除此之外,你认为还会有什么原因?3、请写出自己的观点。
活动二结合资料和17页中的三幅图片填一填:1840——1919中国遭受的外国侵略。
活动三从鸦片战争起,中国各阶层民众就开始了反侵略的斗争,但中国政府几乎每战必败,败必签约。
你知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请写一写自己的结论。
活动四1.请会唱歌曲〈〈Ma——cau澳门〉〉的小朋友唱一唱。
2.练习朗诵诗歌《台湾》》和《香港》。
3、探求救国之路教材分析:本节包括"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两个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经过,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辛亥革命的经过,深刻认知辛亥革命后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受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朝统治所进行的艰苦斗争,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精神。
教学目标:1、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事件“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2、学习搜集、整理和运用资料,解决问题。
3、培养热爱祖国和爱戴革命先辈的精神。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清朝末年,中国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
中华民族已经处在危险境地,许多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积极行动起来,探求救国之路。
你知道哪些故事?引出:“戊戌变法”。
二、探究研读(一)、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和经过。
1、小组交流:组内交流搜集的资料。
2、全班交流:选派代表交流资料,及时补充、评价。
3、总结:教师出示准备的资料,明确戊戌变法的背景和经过。
(二)、认识戊戌六君子。
1、讲一讲:从搜集的资料中任选一人讲一讲他们的故事。
2、说一说:听了他们的故事,你想说些什么?(三)探求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小组讨论:根据手中的资料讨论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全班交流: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3、达成共识:总结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4、写一写:用自己的话写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三、总结1、你知道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2、你学会了哪些学习方法?第二课时一、录象导入教师播放《武昌起义》片段,让学生谈感受,引出辛亥革命。
二、探究研讨(一)、了解武昌起义。
1、小组交流:组内交流搜集的武昌起义的资料。
2、全班交流:选派代表交流,及时补充、评价。
3、谈感受、找英雄。
引出孙中山。
(二)认识孙中山。
1、教师出示孙中山的资料:谈感受。
2、学生补充孙中山的资料:谈打算。
(三)、正确评价辛亥革命。
1、认识袁世凯学生交流搜集的袁世凯的资料,了解袁世凯充当的角色。
2、分析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补充资料,全班交流,达成共识。
3、写一写:写出对辛亥革命的正确认识。
三、朗读感悟读一读《百年沧桑话巨变》,交流感受,设下悬念。
四、总结1、学习资料的运用方法的总结。
2、知识点的总结。
3、行动的指导总结。
五、拓展延伸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单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来到嘉兴南湖教材分析:本课包括:“南湖游船”“光辉的历程”两部分内容。
主要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深入感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革命先驱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要热爱中国共产党、缅怀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热爱祖国,真是祖国的历史,热爱中国共产党2、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
能力:1、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的、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问题。
2、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