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第十章 草地资源调查资料的整理与总结
2018-最新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实习心得体会-范文word版 (2页)
2018-最新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实习心得体会-范文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最新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实习心得体会刚刚度过了紧张的期末考试,又急忙的把我们的家从榆中搬进了兰州,仓促的收拾了一下行李,我们草业科学全体同学来到了兰州大学庆阳试验站,一路上7个多小时的时间感觉并不是很乏味,大家说说笑笑,期待着实验站的面貌,想象着学长学姐们告诉我们的事,会不会也在我们身上发生……常生华老师和王先之老师,主要指导我们——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以及草地培育学,这两门课程的实习,为期四天。
每天早上,我们七点半吃过早饭后,八点半在教室集合,老师们会将一天的实习内容做一个详细的讲解介绍,并且对可能发生的状况,都对我们做了简单的讲解,以至于到时候不会措手不及。
第一天一大早我们集合好队伍,下沟调查草地植被特征,这种野外实验大家都很喜欢,兴致很高,两个多公里的路程并不觉得很远,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顶着毒辣的烈日,背着重重的金属样方框和样圆圈,走过农田,穿越村舍,沿着一条不足一尺的小路,来到了一个沟谷,分别在坡面和沟底的平地上做样方测定了草地植被的种类、高度、密度、冠幅等一些指标,并把植物剪下来装在纸袋里回实验室测定生物量。
实验的过程中,小组分工明确,大家协作互助,很快完成了实验内容。
第二天我们走访了试验站附近的农户,分别调查了农户基本信息、农作物投入与产出、农户劳动力与机械使用情况、家畜养殖投入与产出等几个方面,看似简单的问卷调查,却难倒了不少人,一个原因是语言不通,在一个就是很多问题比较专业,农户不一定听得懂,这就需要一个技巧,如何把一个专业词语说的通俗易懂。
实习内容结束之后,我们整理实习得到的数据资料,撰写实习报告,利用测到的草地植被的特征指标密度、高度以及生物量来计算草地特征值及沟底和坡面植被的相似度以及植被群落演梯度,评估草地生产力并对草地的现状进行分析。
草地情况汇报材料怎么写
草地情况汇报材料怎么写
草地情况汇报材料。
近期对草地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汇总,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草地面积。
经过测算,本次调查范围内的草地总面积为XXX平方公里,其中优质草地占
比约为XX%,次优质草地占比约为XX%,劣质草地占比约为XX%。
二、草种构成。
在调查范围内,主要的草种包括禾草、菊花草、狗尾草等,其中禾草占比最高,菊花草次之,狗尾草较少见。
禾草的生长状况良好,菊花草数量较多,但狗尾草生长较为稀疏。
三、草地生长状况。
经过实地考察,草地生长状况良好,草丛浓密,颜色翠绿,生机勃勃。
在部分
地区,草地生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旱影响,但总体生长状况良好。
四、草地保护情况。
在调查范围内,草地保护工作得到了有效开展,相关保护措施得到了落实。
未
发现大面积的草地破坏或者过度放牧现象,草地生态环境相对较好。
五、草地利用情况。
草地主要用于畜牧业,部分地区也用于草坪绿化。
畜牧业的发展对草地利用提
供了一定的保障,但也存在一定的过度放牧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六、草地保护建议。
针对目前草地情况,建议加强对草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加大对过度放牧的整治力度,鼓励科学合理的草地利用方式,保护好现有的草地资源,促进草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以上为草地情况的汇报材料,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我们的草地资源,共同维护好美丽的自然环境。
草地资源调查、内容与评价提纲
草地资源调查内容、方法和评价提纲XX(20111002XX)地理科学二班一、草地资源调查的内容草地资源调查内容是对草地资源形成要素的调查与分析、草地植物、动物资源的调查,以及草地类型和生产力、水土资源的调查,种植业及非草地生产资料资源调查,草地资源经营现状调查与分析等。
其中主要调查内容有:(1)草地资源生产、社会与经济综合性调查。
(2)草地资源形成要素的调查与分析。
(3)草地动植物资源调查。
(4)草地类型及其生产力调查。
(5)草地水土资源调查。
(6)种植业及非草地生产的饲料资源调查。
(7)草地资源经营现状调查与分析。
二、草地资源调查的方法(1)草地资源生产、社会与经济综合性调查。
首先对草地资源的自然条件(气候、土地、水资源、生物资源)的调查;然后对社会经济综合条件(人口、劳动力资源,生产与经济基础,生产管理条件,市场供需关系)的调查。
(2)草地资源形成要素的调查与分析。
(3)草地植物资源调查。
1)饲用植物资源。
野生饲用植物资源调查;人工栽培饲用植物资源调查。
2)其他经济用途植物资源。
(4)草地动物资源调查。
1)家畜资源的调查。
2)野生动物资源的调查。
(5)草地类型及其生产力调查。
1)划分草地类型,研究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2)对草地类型群落和环境特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与测定;3)填绘、校正草地类型界限;4)分析与研究不同草地类型的利用特征,提出合理利用建议与对策。
(6)草地水土资源调查。
1)对地表水(河流、水库、池塘等)、地下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现状水资源供需量的分析、预测分析);农牧业用水影响因素分析的调查;2)对土地种类、利用类型;地形、地貌;土壤、位点(交通条件);土地利用结构和利用水平分析;土地利用因素分析的调查。
(7)种植业及非草地生产的饲料资源调查。
1)种植业生产的资料(籽实饲料;副产品饲料);2)林副产品饲料;3)工业副产品饲料;4)工业生产饲料;5)其他饲料资源的调查。
(8)草地资源经营现状调查与分析。
草地分析报告
草地分析报告1. 引言草地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丰富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
对草地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草地的状况、评估其质量,并为草地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通过对某一草地进行分析,旨在提供关于该草地的详细信息和评估结果。
2. 方法2.1 数据收集本次草地分析使用了以下数据:•地形图:通过无人机航拍的方式获取,包括地表高程、坡度等信息。
•植被调查数据: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对草地的植被类型、盖度进行了调查。
•土壤采样数据:在不同地点采集了土壤样品,并进行了理化性质分析。
2.2 数据处理对于地形图数据,使用GI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将地形图转换为高程数据,并计算坡度。
对于植被调查数据和土壤采样数据,进行了清洗和统计分析,以得到相关指标。
2.3 数据分析基于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以下分析:•地形分析:通过地形图数据,评估了草地的坡度、平缓程度等地形特征。
了解草地地形对植被分布的影响。
•植被分析:根据植被调查数据,了解草地的植被类型和盖度分布情况,并比较不同地点的植被差异。
•土壤分析:基于土壤采样数据,进行了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包括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
评估土壤的肥力状况。
3. 分析结果3.1 地形分析结果根据地形分析,草地的坡度平均为15度,平均平缓程度为70%。
草地呈现出多个坡度等级分布,其中30%的地区坡度在10度以下,40%的地区坡度在10-20度之间,30%的地区坡度在20度以上。
草地的地势较为平坦,适宜进行农业生产和畜牧养殖。
3.2 植被分析结果根据植被调查数据,草地主要由短草和高草两种类型组成,分别占总面积的60%和40%。
短草主要分布在坡度较大的地区,高草则分布在坡度较小的地区。
植被盖度在整个草地范围内变化较大,最低为10%,最高为80%。
在不同地点的植被盖度差异较大,主要受到土壤水分和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3.3 土壤分析结果土壤pH值在整个草地范围内变化较小,平均为6.5,属于中性土壤。
草地调查工作总结
草地调查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团队进行了一系列草地调查工作,以了解草地生态系
统的状况并制定保护措施。
经过一番努力和探索,我们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发现和总结。
首先,我们发现了许多草地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和动物物种。
通过对植物的调查,我们发现了许多草地特有的植物,其中一些植物对于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许多动物物种,包括鸟类、昆虫和哺乳动物,它们在草地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
其次,我们对草地的土壤和水质进行了调查。
我们发现了一些地区的土壤质量
较差,这可能是由于过度开发或土地污染所致。
水质方面,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包括水源受到污染和过度开采的情况。
这些问题对于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性都构成了威胁。
最后,我们总结了一些保护草地生态系统的建议。
我们提出了一些措施,包括
加强对草地植物和动物的保护、改善土壤和水质、加强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监测和管理等。
这些建议将有助于保护和改善草地生态系统的状况,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草地调查工作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信息和数据,这些信息对于
制定保护草地生态系统的政策和措施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继续进行草地调查工作,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草地生态系统,为人类和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教学大纲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教学大纲《Grassland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and Planning》学时:36学时2学分理论学时:27学时实验学时:9学时适用专业:草业科学课程代码:BB011011大纲执笔人:姜曙千大纲审定人:陈为峰一、大纲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是草业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主干课程,是一门阐述从总体上认识和管理草地资源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它主要以草地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认识草地资源本身所固有的规律,并据以提出人类从总体上合理利用与改造草地资源的生产设计的科学。
其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介绍草地成因与分类、草地资源属性与评价、草地资源调查与制图、草业规划等理论知识的一门学科,其理论性较强,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是这门学科的主要特点。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是草业科学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与基础课和专业密切相关,诸如植物学、牧草经营学等,因而该课程开设宜在第学期。
通过学生本课程,应掌握草地资源分类、草地资源评价的理论基础及其方法;草地资源调查技术以及草地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课程教学改革本课程为新上草业科学专业开的一门课程。
与指定教材相比,压缩了草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调查的部分内容,加强了遥感和计算机技术在草地调查与规划中的应用部分以及新的规划思想的内容。
在教学手段方面,加强了多媒体教学。
二、大纲内容1课程理论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1学时)主要介绍该课程的概述、目的、任务及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1学时)一、草地资源概念与价值1、草地与草原的概念2、草地资源的概念3、草业、草业生产与草业科学的概念二、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的任务与工作发展1、草业资源调查规划的目的任务2、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的发展过程三、草地资源调查规划的指导原则四、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的课程内容与学习方法1、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的建立与发展2、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的课程内容与学习方法重本章重点、难点:理解草地、草地资源、草地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内涵,明确草地调查与规划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熟悉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草地资源调查报告范文
草地资源调查报告范文一、引言草地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土壤和水源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草地资源的现状和潜在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草地资源调查。
本报告旨在汇总调查结果,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
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观察草地植被、土壤质量和动植物种类等方面的指标,对草地资源进行评估。
同时,我们还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通过收集民众对草地资源利用现状的看法和建议,来补充实地考察的结果。
三、调查结果1. 草地覆盖率:经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草地覆盖率普遍较低。
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扰,许多草地遭受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问题,导致草地植被退化,甚至出现沙漠化现象。
2. 草地物种多样性:调查显示,草地物种多样性存在较大差异。
一些地区的草地物种丰富,生态系统相对稳定;而在一些地区,草地物种减少,生态系统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3. 草地资源利用: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草地资源利用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草地被过度开发,用于农业生产或工业建设,导致草地面积减少;另一方面,一些草地被过度放牧,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植被退化。
4. 草地保护意识:问卷调查还表明,大部分民众对草地保护意识较弱,对草地资源的认识和了解有限。
因此,加强公众对草地资源的教育宣传,提高草地保护意识至关重要。
四、问题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草地资源存在以下问题:1. 草地覆盖率低:草地受到过度放牧和开垦的影响,导致草地面积减少,覆盖率低。
2. 草地物种减少:草地物种多样性不足,生态系统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3. 草地资源利用不合理:草地被过度开发和放牧,导致草地植被退化和土壤质量下降。
4. 公众对草地保护意识不足:公众对草地资源的认识和了解有限,草地保护意识较弱。
五、建议为了解决草地资源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草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严禁过度放牧和开发草地资源。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实习心得体会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实习心得体会
最新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实习心得体会
刚刚度过了紧张的期末考试,又急忙的把我们的家从榆中搬进了兰州,仓促的收拾了一下行李,我们草业科学全体同学来到了兰州大学庆阳试验站,一路上7个多小时的时间感觉并不是很乏味,大家说说笑笑,期待着实验站的面貌,想象着学长学姐们告诉我们的事,会不会也在我们身上发生……
常生华老师和王先之老师,主要指导我们——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以及草地培育学,这两门课程的实习,为期四天。
每天早上,我们七点半吃过早饭后,八点半在教室集合,老师们会将一天的实习内容做一个详细的讲解介绍,并且对可能发生的状况,都对我们做了简单的讲解,以至于到时候不会措手不及。
第一天一大早我们集合好队伍,下沟调查草地植被特征,这种野外实验大家都很喜欢,兴致很高,两个多公里的路程并不觉得很远,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顶着毒辣的烈日,背着重重的金属样方框和样圆圈,走过农田,穿越村舍,沿着一条不足一尺的小路,来到了一个沟谷,分别在坡面和沟底的平地上做样方测定了草地植被的种类、高度、密度、冠幅等一些指标,并把植物剪下来装在纸袋里回实验室测定生物量。
实验的过程中,小组分工明确,大家协作互助,很快完成了实验内容。
一步更好的发展。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第一篇: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草原: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木和稀疏乔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并为人类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和其他生物产量等各种功能的土地,生物资源和草生产基地草地资源:只有当人类将草地去开发利用,能产生产品和效益,使草地蕴藏的生产价值得以体现,才能成为现实的草地资源草地类型:存在于一定空间的具有特定自然与经济特征的具体草地地段,是草地的组成单元草地分类:划分草地类型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包括分类的依据、原则、系统和标准草原健康:保持生态系统本身特征的基本结构,或不断完善;保持生态系统本身的基本功能,或不断提高;生态系统所处的环境因素与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和谐的趋势畜种:具有相同的来源于遗传基础,有相同形态、性能和经济特征,并经人类训养培育,具有独特性能的动物种群畜群结构:家畜品种内部的性别和年龄组成的比例,即家畜品种的种群结构载畜量:也称载牧量,是评价草地生产力的一种指标,其含义是:一定的草地面积,在放牧季内以放牧为基础利用方式(也可以适当配合割草),在放牧适度的原则下,能够使家畜良好生长及正常繁殖的放牧时间及放牧的家畜头数。
表示方法:家畜单位指标、时间单位指标、面积单位指标环境生产层: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以其景观和环境效应产生经济价值草原基况:草原发育和发展的健康状况草业规划:对草地资源自然经济特征同一性与差异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概况,区分不同的草地资源类型区域,并提出区域草业生产发展方向,进而针对区域由不同地区,提出以草业为主体,联系相关产业,组织资源开发利用。
产品生产经营、环境与资源保护,取得最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总体规划。
羊单位:1头体重40kgde 母羊及其哺乳羔羊,每日约需牧食青草5~7.5kgRangeland和grassland的区别:Rangeland是天然的,grassland人工因素很大,草规的目的和任务:目的:科学的认识草地形成发展规律与草地资源属性和科学地制定开发利用草地资源的总体方案。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
3、未将草原分类与草原分级明确区别
综合顺序分类法
任继周提出
气候—植物学分类法
主要代表
澳大利亚牟尔、哈荣敦日本沼田真
评价:指标明确,体系简括(气候和植被)各类型间关系明确(热带、温带)
2级指标无发生学的依据
农业经营分类法
主要代表
英国戴维斯、瓦斯敦法国海登和卡尔盖勒
评价
1、因英国(西欧)草地培育时期长,根据人类对草地经营程度分类,反应管理措施差异对草地的作用;
主要代表:
英国坦斯莱、T.C.E.威尔斯和D.A.威尔斯L.K .瓦德
评价1土地—植物分类法是英国传统方法
2基本分类指标土壤酸度
3次级指标为土壤特征或缺无
4三级指标为植物优势种或混合种
5仅适于地域狭小、气候单一区域
6土壤与植被对规划、利用、改良提供了一定基础
植物地形学分类法
主要代表
前苏联饲料研究所(拉明斯基,1940;查芩肯,1961;1987),
1986年,钱学森提出草业科学的理念,草业科学简称草学。
二、草地成因
草地成因学说
土地—植物—动物三位一体说
雨量地势成因说
王栋(1955)提出
◆“草原的形成主要原因大概由于雨量稀少,土壤贫瘠,地势高寒,生长季短促,温度冷热的变化剧烈等原因”。
◆要点:雨量多少与分布均匀与否
雨量250-500mm
地势是重要因子(温度)
位点因子:直接影响草地开发利用
◆生物因素:生物因子居于核心地位,是草地存在的基本依据;草—畜关系构成草地生产的特色,表现为草地生产能力有空间、时间和种间3种关系。
◆ 社会因素:赋予草原的农学意义,直接决定草地开发与利用的水平。
草地资源资料
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系统解析以甘肃少数民族牧区县为实证研究对象中文摘要草地资源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经济资源,是我国牧区、半牧区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尤其是对西部的少数民族而言,更是如此,并且,它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功能。
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事关生态问题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但从全国草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变化情况来看,其存在着严重的可持续问题。
这主要表现为滥垦和过牧等不合理利用引起的草地面积减少、“三化一害”、优质草场比重下降、草质和草场生产力下降等问题。
新疆、甘肃、四川3个西部地区的草地减少幅度从意义和总量上分析,草地资源可持续显得尤为重要。
甘肃草地资源分布区不仅多为甘肃省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甘肃传统畜牧业生产基地。
从甘肃近年来的生态足迹看,甘肃要实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除了努力实现化石燃料的可持续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外,还要加强对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尤其是加强连片天然草地占甘肃草地绝对面积的7个民族牧区县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可持续发展思想下的对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的研究以及当前国内对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我们认为草地资源作为重要的牧区经济资源和生态资源,必须维系三种可持续:一是草地生态的可持续;二是草地经济产出能力的可持续;三是整个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
这三种可持续是互为条件、互为支撑的。
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只是要把草地实际利用量维持在草地生态闭内,符合草地生态系统进化发展目标的畜牧业经济平衡,而且其利用是能够符合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草地生态平衡。
基于此认识,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概念框架下,我们结合生态经济学的知识,把草地资源利用能量流转和经济效益流转过程以及牧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草地资源构成的经济压力作为研究主线,把牧区社会生态经济系统按对草地资源利用量影响方式、影响内容的不同重新构建为草地生态系统、畜牧业生产系统、农村社会经济系统,期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对草地资源利用影响因素的认识,试图找出解决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对策体系。
(2021年整理)草地资源学资料
草地资源学资料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草地资源学资料)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草地资源学资料的全部内容。
草地资源学资料名词解释1.草原:主要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丛和稀疏乔木,以草本植物为主体的植物类型。
2.草地资源:经过人类利用,经营的草地,是生产资料和环境资源,是有数量、质量和分布区域的草地经营实体,使草地蕴藏的生产能力变为现实生产能力。
3.次生草地:是有原生草地演替而成的草地.4.显域性草地:受地带性气候影响而形成的,具有相应地带性分布的草地.5.隐域性草地:在气候带内,由于地行,水文,土壤的变化,局部地区出现不同于地带性的气候。
6.层片:植物群落结构的一种基本单位,由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组成。
7.载畜量:指一定面积的草地在放牧季以放牧为基本利用方式在放牧适度的原则下能够使家畜良好生长及正常繁殖的放牧时时间和放牧的家畜头数.8.家畜单位:在一定时间内,一定面积的草地可以放牧的的家畜头数.9.畜产品单位:根据草地可用畜产品的产量评定草地最终生产能力的一种指标。
10.畜群周转系数:指同一畜种或品种的畜群在一年中出栏畜占存栏畜的比率.11.品种:经过人工选择而形成遗传性状比较稳定、种性大致相同、具有人类需要的性状的栽培植物群体。
12.草地区划:对草地资源生产空间分布进行科学的分区划片13.草地分级:是对草地质量、数量和生产能力现状进行等级的评价14.草地等级评价法:是以牧草质量指标评等,以牧草产量指标评级,然后将两者结合成等级用以草地资源评价的一种方法。
15.草地封育:将一定面积的草地采用围栏或其他方式封闭起来,防止人类或动物进入,让其更好的生长。
草地资源调查内容与方法
草地资源对于畜牧业、旅游业等产业 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是许多国家和 地区的重要经济来源。
生态服务功能
草地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 空气、调节气候等生态服务功能,对 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目的和意义
1 2 3
了解草地资源现状
通过对草地资源的调查,可以了解草地的类型、 分布、面积、产量等现状,为草地资源的合理利 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但仍可能存 在一些潜在的误差和不足之处, 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分析方法。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未来草地资源调查将更 加依赖于遥感技术,实现更高效、准确的数据获取和分析。
多元化数据融合
未来的草地资源调查将更加注重多元化数据的融合,包括 遥感数据、地面观测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以提供更全 面、深入的草地资源信息。
草地资源调查内 容与方法
目录
• 调查背景与目的 • 草地资源调查内容 • 草地资源调查方法 •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结果呈现与应用 • 讨论与展望
01
调查背景与目的
草地资源现状及重要性
草地资源分布广泛
经济价值
草地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之 一,占据陆地面积的相当大一部分, 为各种生物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环境。
结果在草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01
应用方向
草地资源调查结果可为草地保护、恢复与建设、合理利用等提供决策支
持。
02
具体应用
如制定草地保护政策,划定基本草原,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推进草
畜平衡和禁牧休牧等。
03
应用要求
在应用调查结果时,应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确保决策
国土局草地监测的工作总结
国土局草地监测的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草地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水源和促进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土局草地监测工作旨在全面掌握草地资源的分布、质量和变化情况,为草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工作内容1.草地调查和监测:针对全国不同地区的草地类型和特点,组织开展草地资源的调查和监测工作。
通过现场实地勘测和卫星遥感技术,获取草地分布、面积、类型和质量等信息。
同时,对草地生物多样性、植被指数、土壤质量等进行监测,为草地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草地评估和监控:通过对草地面积、植被覆盖、植物物种组成和土壤水分等指标的评估和监控,分析草地的健康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和预防草地退化和生态环境问题。
结合实地调查和卫星遥感数据,绘制草地资源分布图和监测图,为相关部门制定草地保护和恢复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草地保护和管理:根据草地资源调查和评估结果,制定草地保护和管理政策和措施,并进行实施和监督。
加强对草地开发利用和放牧管理的监督,防止过度利用和草地退化。
开展草地经济和生态功能的评估,促进草地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4.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整理和分析草地监测数据,制作草地资源分析报告和科学研究成果,为国土资源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展草地变化和生态环境监测评估,提供决策支持。
三、工作成果1.全面了解了全国草地资源的分布、面积和品质,掌握了草地生物多样性和植被指数等重要指标,为草地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2.发现并及时预警了草地退化和生态环境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草地保护和恢复,有效减少了草地退化和生态环境破坏。
3.制定了一系列草地保护和管理政策和措施,加强了对草地开发利用和放牧管理的监督,促进了草地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4.完成了草地监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工作,编制了多份草地资源分析报告和科学研究成果,提供了决策支持和科学参考。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1.草地监测工作仍存在数据采集和分析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数据采集和分析的能力。
沁阳市草地资源调查报告
沁阳市草地资源调查报告作者:李爱琴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5年第3期沁阳市畜牧工作站李爱琴一、草地资源基本情况(一)总的情况近期,沁阳市畜牧工作站组织人员通过调查访问、实地查看、查阅资料等形式,对沁阳市的草场资源情况进行了统计。
调查结果显示,全市的天然灌木草丛草场面积共有0.28万hm2,占沁阳市区域总面积的4.5%。
其中,草原连片面积较大的乡镇主要分布在太行山沿线,包括常平乡、西向镇、西万镇、山王庄镇、紫陵镇5个乡镇,草原面积共2 223.62hm2,占沁阳市草原总面积的79.4%。
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445.42hm2,神农山风景区面积为135.31hm2。
(二)草场植被种类天然草场主要是太行山沿线山地和丘陵区灌木草丛草场,常平乡大部分属于山地和丘陵区灌木草丛草场,土壤为沙质黄褐土,表层具有一层沙质表土,比较疏松,常出现干旱,山坡朝阳处草场植被是以灌木野皂荚、荆条为建群种,草本植物有白草、狼尾草、胡枝子等,山坡背阴处草场植被以灌木野皂荚、荆条、连翘、黄栌、枸树为建群种,水分条件和土壤基质好的地方,例如常平乡的常平村南、山路平主要河道两侧乔木林下,大面积分布着牛筋草、葎草、猪毛菜、灰灰菜等低矮草丛。
还有属于丘陵区的灌木草丛草场,例如紫陵镇、西向镇分布的草场,土壤为沙质褐土,土层较薄,地表具有小碎砾石,植被稀疏,有水土流失的现象,因而草群生长稀疏,种类较少,一般在面积为1m2上出现品种单一的大株灌木1株,80%以上是野皂荚、黄蒿、茵陈蒿。
常见草本植物有鬼针草、野菊、防风、连翘、酸枣、葎草等,多系旱中生植物,草群机构不明显,适合小型草食家畜小面积放牧。
(三)可利用草原的基本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可利用的草地主要是常平乡张老湾村东、村前和张老湾村西、村后和村北以及常平村南这一片山坡,连片面积大约700hm2,西万镇焦克路北顺龙门石河上山至常平乡煤窑庄连片面积大约300hm2,山王庄镇张坡、廉坡村焦克路以北连片面积大约100hm2草地可以放牧。
草地资源调查内容与方法
详查 :
根据概查编制的预判图和所确定的调查路 线进行,对调查区草地资源全面系统详细 地调查、测定过程
对预判图进行现场检查验证,解决判读疑 难问题
草地类型样方,采集标本、样品
了解利用现状和基本建设布局
日总结,当场解决问题
访问:
拟订调查提纲,事先与被调查人员商定,与当地干 部、技术人员和群众座谈 。访问每一调查区域:
➢ 草地利用现状; ➢ 草地改良、保护任务; ➢ 草地基本建设; ➢ 社会、经济和各业生产现状; ➢ 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
➢ 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和今后设想、 规划意见等。
(三)内业工作 原始资料的整理 建立草地分类系统 草地资源图件的编制与修正清绘 草地面积、生产力的量算与统计 编写说明书与调查技术报告。
对野外采集的各种标本、分析样品、拍摄的有关 照片、录像等,进行鉴定、分析和说明、剪接与 编辑。
五、草地资源调查成果要求
1. 能够反映和说明调查地区草地资源的类型、数 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的一批专业图件与数据。
2. 能够反映调查区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以草 业为核心的包括有关其他各业的资源条件、特 点、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和合理开发利用 建设的综合调查报告或专题调查报告。
水资源条件 ➢ 地表水(河流、山溪、水库、池塘、泉水) ➢ 地下水(贮藏在地面以下的岩层或土层中) ➢ 数量、质量、补给与时空分布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开发利用途径、 条件与潜力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现状分析,自然供给量、人均水量、耕地 平均水量,水资源的地区分布、降水量的 季节分配及年际变化、开发利用现状,供 给与需求的矛盾及其平衡。
调查队伍:专业人员为主、当地领导和有经验
的技术人员参加、根据任务也可分为若干专业或 专题组
阜阳草地调查报告
阜阳草地调查报告阜阳草地调查报告一、引言阜阳市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城市。
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城市,阜阳市注重城市绿化建设,草地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美观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了解阜阳市草地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草地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制定了一份问卷,涵盖了草地的数量、质量、使用情况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园和社区,进行了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了草地的情况。
三、草地数量和质量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阜阳市的草地数量相对较多,主要分布在公园、学校和社区等地。
然而,草地的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部分草地存在着不规范管理的情况,草坪生长不均匀,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草坪凋零的现象。
其次,一些草地存在着过度使用的问题,如人们在草地上进行足球比赛、野餐等活动,导致草地的磨损和破坏。
此外,一些公共草地还存在着乱倒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影响了草地的美观和环境卫生。
四、草地使用情况阜阳市的草地使用情况较为广泛,人们可以在草地上进行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等活动。
然而,调查发现,一些草地的使用率较低,很少有人在其上活动。
这主要是因为这些草地的位置较为偏僻,交通不便,缺乏吸引人们前来的设施和活动。
此外,一些草地的使用时间限制较多,人们只能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使用,限制了草地的利用率。
五、草地管理和维护草地的管理和维护是保证草地质量的关键。
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阜阳市的草地管理和维护工作相对薄弱。
一些草地的管理不规范,缺乏定期修剪和浇水等基本工作,导致草坪的生长和质量下降。
同时,一些草地的维护工作也存在问题,如缺乏有效的防止磨损和破坏的措施。
因此,建议加强草地的管理和维护,定期修剪、浇水、施肥等,确保草地的生长和质量。
六、草地的意义和建议草地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美观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中国草地资源区划第 一级(区 概述 一级 区)概述
再见
二、草地面积的校正 在坡度较大的地区就需要进行面积校正。 在坡度较大的地区就需要进行面积校正。 坡度在5 坡度在5°时,投影面积与实际面积相差约1%; 投影面积与实际面积相差约1 15° 22° 14%; 15°-22°时,相差7%—14%; 相差7 14 23° 31 31° 相差15 15% 28 28%; 23°—31°时,相差15%—28%; 32° 39 39° 相差29 29% 40 40%; 32°—39°时,相差29%—40%; 40°—50°时,相差41%—50%。 40° 50° 相差41% 50%。 50 41 50 在坡度小于15 时可以不必校正。 在坡度小于15°时可以不必校正。
第二节
草地面积量算和生产能力计算
一、草地面积的量算 面积量算工作是在审定后的草图或清绘复制原图上进行。 面积量算工作是在审定后的草图或清绘复制原图上进行。它是 草地资源调查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草地资源调查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以图幅理论面积为基本控制,分幅进行量算,按面积比例平差, 以图幅理论面积为基本控制,分幅进行量算,按面积比例平差, 自下而上逐级汇总,是进行面积量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自下而上逐级汇总,是进行面积量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毛面积是指在所量面积中含有部分在量算图上难以标明的非草 地地类的面积。例如道路、小的河流、 地地类的面积。例如道路、小的河流、在草地中星散分布的部 分裸地、稀疏植被等。 分裸地、稀疏植被等。 草地有效利用面积是指在扣除了一切非草地地类面积之后的草 地面积,是用以计算草地生产力的面积依据。 地面积,是用以计算草地生产力的面积依据。
第十一章
草地资源区划
第一节 草地资源区划概述
1.草地资源区划的概念 1.草地资源区划的概念 草地资源区划,即草地资源区域规划, 草地资源区划,即草地资源区域规划,是草 地资源生产利用的宏观规划,是对草地资源空间 地资源生产利用的宏观规划, 分布进行的一种科学的、现实的分区划片。 分布进行的一种科学的、现实的分区划片。它不 同于草地资源分区,虽然两者都要分区划片。 同于草地资源分区,虽然两者都要分区划片。
3、草地资源区划的各级标准 中国的草地区划采用三级( 亚区、小区): 中国的草地区划采用三级(区、亚区、小区): 第一级 区 以反映经纬度和垂直度的热量带及湿润条 件的自然地理及地带性草地类为划分区的标准, 件的自然地理及地带性草地类为划分区的标准,并具有草 业生产环境和经营方向的基本一致性,全国共划分为7个区。 业生产环境和经营方向的基本一致性,全国共划分为7个区。 第二级 亚区 在区内根据各具特色的自然地理区域和地 形条件作为划分亚区的标准, 形条件作为划分亚区的标准,亚区在草业生产经营方向上 更具一致性。全国共划分29个亚区。 更具一致性。全国共划分29个亚区。 29个亚区 第三级 小区 在亚区内根据大地形导致草地生产条件、 在亚区内根据大地形导致草地生产条件、 经营方向及可采取的生产措施具有共性为标准划分小区。 经营方向及可采取的生产措施具有共性为标准划分小区。 小区的界线一般都与县级行政界线一致, 小区的界线一般都与县级行政界线一致,是草业生产经营 规划的基本单元。全国共分为74个小区。 规划的基本单元。全国共分为74个小区。 74个小区
第三节 调查报告的内容
草地资源调查报告的编写
1.调查目的、工作组织、工作过程和采用的技术路线。 调查目的、工作组织、工作过程和采用的技术路线。 2.调查区社会、经济、自然地理条件及特点。 调查区社会、经济、自然地理条件及特点。 3.调查区草地资源的类型、分布、数量、质量特征。 调查区草地资源的类型、分布、数量、质量特征。 4.调查区植物、动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调查区植物、动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5.草地利用建设和农、林、牧其他各业生产现状。 草地利用建设和农、 牧其他各业生产现状。 6.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措施、发展设想。 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措施、发展设想。 7.对调查成果的评价。 对调查成果的评价。
第十章 草地资源调查资料 的整理与总结
第一节 原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此项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由野外调查所获得的一批资 料,包括:各种调查项目的记载表、标本、分析样品、 包括:各种调查项目的记载表、标本、分析样品、 摄影照片、录像、草地类型工作草图、 摄影照片、录像、草地类型工作草图、访问调查的记录 等,根据调查技术规范,采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科 根据调查技术规范,采用去粗取精、 学态度,进行全面的整理、分析与审查, 学态度,进行全面的整理、分析与审查,以保证成果的 基础资料来源的科学性。 基础资料来源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