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氨化处理技术
小麦秸秆的氨化处理
小麦秸秆的氨化处理小麦秸秆的氨化处理是化学处理的一种,也是迄今为止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处理方法。
目前,小麦正直收割之时,秸秆大量积压,现介绍小麦秸秆的氨化处理方法。
一、氨化的好处(一)可将秸秆有机物消化率提高10%-12%,粗蛋白含量由3%-4%提高到8%或更高。
(二)处理后的秸秆牲畜食入量增大,适口性好,采食时间较不处理时大大缩短。
(三)经济效益高,方法简便易行。
(四)氨化后可防止饲料霉坏,还能杀死野草籽,可很好地保存含水率偏高的粗饲料。
二、氨化方法(一)人畜尿氨化秸秆法。
这是最简单实用的一种方法。
具体做法是:用瓦罐(或水缸)盛满切碎的小麦秸秆,再喷洒新鲜的人尿或畜尿,加盖、密封。
秸秆与尿处理比例为1:3,时间为10天-90天(温度越高,处理时间越短)。
这样有两三个瓦罐或缸轮流处理,就可基本满足数头家畜的需要。
(二)尿素处理法将3%~5%的尿素用温水配成溶液,温水多少视秸秆的含水量而定,一般秸秆的含水量为12%,为每100千克秸秆加30千克左右溶液。
(1)氨化池氨化法将配好的尿素溶液均匀地洒在秸秆上,边洒边搅拌,或者一层秸秆均匀洒一次尿素溶液,边装边踩实。
装满后,用塑料薄膜盖好池口,四周用土覆盖密封。
(2)塑料袋氨化法塑料袋一般为2.5米长,1.5米宽,对塑料袋的要求是无毒的聚乙稀薄膜,最好用双层塑料袋。
把切断的秸秆用配制好的尿素水溶液均匀喷洒,装满塑料袋后,封严袋口,放在向阳的干燥处。
存放期间,应经常检查,若嗅到袋口处有氨气味,应重新扎紧,发现塑料袋有破损,要及时用胶带封严,需5~14天,,即可饲喂。
氨化秸秆可保存很长时间,只要塑料膜不破、不漏氨,就不会霉坏。
(三)氨水处理法。
常用的氨水含氨量为25%,有的为10%或20%。
处理用量可按一百公斤秸秆加15公斤20%的氨水或30公斤10%的氨水。
氨水处理可先把切短的秸秆压入窑或垛中,再把铺底与覆盖的塑料折叠、压紧,工作人员戴着防护设备从顶部一孔把氨水倒入,立即封口。
青贮
月4日市林牧业局专家陈万泉讲授《秸秆氨化青贮技术》等相关知识,同时现场解答农民朋友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秸秆氨化青贮技术氨化和青贮技术是对秸秆类饲料常用的处理方法。
一、秸秆氨化技术(一)、秸秆氨化的原理及效果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粗纤维,粗纤维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可以被草食家畜消化利用,而木质素则基本不能被利用。
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中有一部分同不能消化的木质素紧密联结在一起,难以为牲畜消化利用。
氨化是采用氢氧化铵处理秸秆,它的作用机制和氢氧化钠基本类似,利用氢氧根(OHˉ)和氨离子(NH4+)与秸秆发生碱解和氨解反应,破坏联结木质素与多糖之间的酯键,提高秸秆的消化率。
同时氨化还可以使秸秆的木质化纤维膨胀疏松,增加了渗透性,有利于消化酶的接触和作用。
氨化能把秸秆中的营养解放出来,使其能被牲畜消化吸收。
通常氨化后的秸秆消化率可提高20%以上,牲畜采食量也可提高20%左右,秸秆中蛋白质含量提高1-2倍,总的营养价值可提高1倍以上。
此外,含水率高的秸秆经氨化后可以防止霉变,并能将秸秆中混入的杂草种子和寄生虫卵及病菌杀灭,使其失去繁殖和再生的能力。
(二)、秸秆氨化的主要方法秸秆氨化饲料在我国推广应用近20年来,广泛采用的氨化方法主要有:堆垛法、窖(池)法、氨化炉法和氨化袋法。
在北方寒冷地区,冬春季节小规模饲养户也有采用氨化炕法。
不论哪种氨化方法,前述几种氨源都可以选用,各地可根据具体条件,选择适宜的氨化方法。
1、堆垛法。
堆垛法是指在地平面上,将秸秆堆成长方形垛,用塑料薄膜覆盖,注入氨源进行氨化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需建造基本设施,投资较少,适于大量制作;堆放与取用秸秆时方便,适于我国南方和夏季气温较高的季节采用。
主要缺点是:塑料薄膜容易破损,使氨气逸出,影响氨化效果;在北方仅能在6、7、8三个月使用,气温低于20℃时就不宜采用。
堆垛法适于夏季麦收后秸秆量大,又值雨季,不便贮存,可采用堆垛法,集中氨化,防止秸秆雨淋霉变。
秸秆氨化的主要方法技术
秸秆氨化的主要方法技术一、堆朵氨化法:堆朵氨化法又叫堆贮法、垛贮法。
它是将经切碎的秸秆堆成垛、用聚乙烯薄膜密封、注入氨化剂,进行秸秆氨化处理的一种方法:1、秸秆打垛:秸秆打垛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捆草垛,另一种是散草垛。
捆草垛整齐,垛可以打得高,节省塑料薄膜,容易机械化管理,不易漏气,并可按草捆数计算垛的重量,但水不易喷均匀,散草垛打不高,必须将塑料薄膜包好,以防漏气。
捆草垛使用较为普遍,一般按长×宽×高为4.6米×4.6米×2.1米的规格制作,垛顶作成屋脊形以利于排掉雨水。
顶上压以旧轮胎,再用绳子纵横捆住,防止风刮。
有时为了便于插入注氨钢管,打垛时先放一木杠,通氨时取出木杠,插入钢管就容易了。
2、堆垛氨化操作步骤:在干燥的平整地上把0.1—0.2毫米厚的无毒聚乙烯塑料薄膜铺开,再把切碎的小麦秸(玉米秸或稻草)加水,调节水分含量在20%左右,再混均匀,在铺好的塑料膜上打垛,垛高可以到2米,垛宽2—3米,其长度可以长可短,根据加工草的多少而定。
一般说,垛大点节省塑料膜,但易于漏气,不便补贴。
氨化玉米秸秆时,垛不宜过大,因为这样难以加水搅拌,经过一两天还来不及氨化,秸秆就会霉坏发热。
为了通氨,在垛的中间埋一根多孔的硬塑料管或胶管。
垛下面铺的和垛上盖的塑料薄膜在每边留出50—100公分,以便把两面的塑料膜折叠好,用泥土压紧,封住,不使漏气。
最后,将硬塑料管与液氨罐接通,按秸秆重量的30%通氨。
通氨时一定要按操作规程办事,保证安全,氨用量可以通过称量液氨罐求得,或用流量计计算,还有的根据氨在垛内鼓起塑料膜的程度估计。
最后取出垛中的塑料管,将孔洞用胶布粘贴。
3、塑料薄膜的选用;要求用无毒无害,抗老化和气密封性好的薄膜来作草垛的垫底和覆盖,通常用聚乙烯薄膜,膜的厚度、宽度和颜色视具体的情况而定,如氨化粗硬的玉米秸秆,应选用较为厚的塑料薄膜(0.12毫米左右),如氨化麦秸秆则可选用薄一些的膜。
秸秆氨化技术
秸秆氨化技术
秸秆氨化技术是一种将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转化为高效有机肥
料的技术。
其主要原理是将秸秆与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其发生化学变化,形成富含有机物质和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的氨化肥料。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还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的秸秆氨化技术已经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 1 -。
农作物秸秆氨化技术及注意事项
约 化 经 营 为 主 导 的产 业 发 展秸 秆 饲 料 化 利 用 技 术 , 拓 宽 秸 秆 利 用
结 合 循 环农 业 示 范 工 程 , 推动种养结合 、 农 牧循 环 渠道 ,但笔者在实际生产过程 中发现一些养殖场
综上所述 , 在 哺 乳母 猪 饲 料 中 , 使 用 胚 芽 蛋 白
粉替代油粉 、 鱼粉及豆粕能大幅度提高母猪生产性 能, 有效减少弱仔 比例 , 提高猪场盈利水平。
4 结
论
通 过 在 哺乳 母 猪 料 中添 加 3 %胚 芽 蛋 白粉 , 可
3 讨
论
以提高母猪采食量 0 . 1 l k g / ( 头・ d ) , 提高仔猪初生
秸秆 1 5 0万 t 左右[ 1 】 。多 年 来 , 秸 秆 综 合 利 用 率 较 技 术依 据 。
收稿 E t 期: 2 0 1 6 — 1 0 — 2 7 基金项 目: 安徽省高校质量工程研究项 目( 2 0 1 5 z j j h 0 5 2 ) ; 安徽 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 目( S K 2 0 1 6 A1 0 1 4 ) 蒋 磊, 男, 1 9 8 6年生 , 硕士 , 助教 , 研 究方 向: 畜牧养殖 。
殖 与饲 料 2 0 1 7年 第 1 期
农作物秸秆氨化技术及注意事项
蒋 磊 徐 秀景
宿 州职 业技 术 学 院 , 安徽 宿 州 2 3 4 1 0 1
摘要 农作 物秸秆是农业生产废 弃物 , 资源丰富 , 价格低廉 , 具有一定 的营养价值 , 可在草食家 畜养殖 中作
秸秆氨化技术二
秸秆氨化技术二2007年08月05日星期日 11:44在秸秆中加入一定量的氨水、无水氨、尿素等溶液进行处理,以提高秸秆消化率和营养价值的方法,称为秸秆氨化。
秸秆氨化处理后可以使秸秆有机物质消化率提高 20%~30%,-粗蛋白质含量由3%~4%提高到8%以上,采食量增加20%。
氨化可以防止饲料霉变,还能杀死野草籽。
氨化处理秸秆成本低,方法简便,容易推广,经济效益高。
常用的氨化方法有以下几种:(1)堆垛法堆垛法是指在平地上,将秸秆堆成长方形垛,用塑料薄膜覆盖,注入氨进行氨化的方法。
其优点是不需建造基本设施,投资较少,适于大量制作、堆放,取用方便、,但缺点是塑料薄膜容易破损,使氨气逸出,影响氨化效果,在北方仅能在6~8月使用,气温低于20℃时不宜采用。
夏季麦收后正值雨季,秸秆不便贮存,可采用堆垛法,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在地势高燥,平整且距羊舍较近的地方堆垛,周围用围墙或围栏保护。
首先在平地上铺好塑料薄膜,将铡碎并调整好水分的秸秆一层层摊平、踩实,,每30~40厘米厚及宽度,放一木杠(比液氨钢管略粗一些),待插入液氨钢管时拔出。
麦秸和稻草是比较柔软的秸秆,可以铡碎至2~3厘米,也可以整秸堆垛;玉米秸秆高大、粗硬,体积太大,不易压实,应铡成1厘米左右碎秸。
堆垛法适粗一些),待插入液氨钢管时拔出。
麦秸和稻草是比较柔软的秸秆,可以铡碎至2~3厘米,也可以整秸堆垛;玉米秸秆高大、粗硬,体积太大,不易压实,应铡成1厘米左右碎秸。
堆垛法适宜用液氨作氨源,可按原料重的12%注入20%的氨水,或按原料重的3%注入无水氨,温度不低于200C;也可以用尿素、碳酸铵作氨源,以每100千克秸秆用尿素4~5千克或碳酸铵8~12千克。
(2)窖、池法利用砖、石、水泥等材料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容器称为窖。
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可建成地上或半地上式窖,在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可建成地下窖。
建造永久性的氨化窖、池,可以与青贮饲料轮换使用,即夏、秋季氨化,冬、春季青贮。
秸秆氨化技术
秸秆氨化技术
秸秆氨化是一种将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利用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氨化原理
秸秆氨化是指利用氨基酸的氨基与还原糖的醛基反应,使秸秆及其他废弃物通过玉米淀粉、苯甲酸钠等添加剂进行氨化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氨糖和氨基酸都能够作为微生物代谢的过程中的碳源和氮源,为细菌的正常生长提供了必要的营养,并且能够通过细菌代谢加速秸秆及其他废弃物的降解,促进基质的溶解和释放。
2. 氨化工艺
秸秆氨化主要包括底部无动力储存系统和開口登车式氨化罐气体自流运输系统两个主要方面。
底部无动力储存系统是一种通过郑州储存、降解和固化秸秆等废弃物的技术,同时也是进行氨化的前置工艺。
开口登车式氨化罐气体自流运输系统则是将秸秆等废弃物转移至氨化罐的过程,将秸秆通过氨彩器的重力将储存在罐内的气体送至各个氨化罐内。
3. 氨化设备
秸秆氨化设备主要包括氨化罐、脱水器、旋流分离器、吸附塔和脱酸
器等。
氨化罐是夹层容器,可用于加热和回收固体底物。
脱水器可将
储存在氨化罐中的底料固体和水分分离开来。
旋流分离器用于将液态
液体与汽相液体分离。
吸附塔则可吸附氨气、硫化物和其他不必要的
气体。
脱酸器则可以将底料中的有机酸中和。
4. 应用前景
秸秆氨化技术是一种环保的生产方式,可以将秸秆等废弃物利用起来,减少农作物秸秆的露天焚烧问题,同时也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此外,秸秆氨化可以用于生产各种生物质能源,如固体生物燃料、液
态生物燃料等。
同时,秸秆氨化还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土壤改良等
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秸秆氨化名词解释
秸秆氨化名词解释
嘿,咱今天就来唠唠“秸秆氨化”这个事儿呀!
啥叫秸秆氨化呢?简单来说呀,就是一种处理秸秆的方法。
好比咱家里有一堆旧衣服,你得想办法把它们变变样,让它们能发挥点新作用,秸秆氨化也是这么个道理。
比如说,秸秆就像是粗糙的木材,经过氨化,就好像给木材刷上了一层漂亮的漆,让它变得更有用啦!玉米秸秆、小麦秸秆这些常见的秸秆都可以进行氨化呢!
氨化过程中,要用到氨气或者氨类化合物,这不就像是给秸秆来了个“魔法变身”嘛!比如说,把秸秆放到一个大容器里,然后给它注入氨气,就像给它施了魔法一样。
那为啥要进行秸秆氨化呀?嘿,这你就不懂了吧!经过氨化后的秸秆,营养会变得更丰富呢,牛羊吃了更有营养呀!就好比本来是普通的饭菜,经过加工后变成了美味佳肴,动物们当然更爱吃啦!而且氨化还能让秸秆保存的时间更长呢,这多好呀!
哎呀呀,这下你知道秸秆氨化是咋回事了吧!。
氨化秸秆的制作过程
氨化秸秆的制作过程
氨化秸秆的制作过程如下:
1. 选择好质量较好的秸秆,一般来自庄稼等农作物的茎杆部分。
秸秆应该干燥并具有一定的含水率,一般控制在15%左右。
2. 将秸秆切碎成适当的长度和大小。
可以使用切碎机或者切割工具进行切割,确保秸秆能够更好地与氨气接触。
3. 将切碎的秸秆放入封闭的容器中。
容器可以是封闭的仓库、桶或者罐子等,确保氨气不会逸出。
4. 向容器中注入氨气。
氨气可以通过化肥厂或者特定设备供应,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一般在40-60摄氏度之间。
5. 容器内的秸秆与氨气进行接触反应。
反应时间一般为24小
时到48小时,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6. 反应结束后,将氨化后的秸秆取出。
此时,秸秆中的一部分纤维素已经被分解,成为氨纤维素。
7. 对取出的氨化秸秆进行干燥。
可以通过太阳光曝晒或者专门的干燥设备进行干燥,使其含水率降低至5%以下。
8. 对干燥后的氨化秸秆进行包装和储存。
一般采用真空或者密封包装,避免水分再次进入。
注意事项:
1. 在氨化过程中,应该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以免过高或者过低导致反应无法进行或者产生不良反应。
2. 氨化秸秆一定要保持干燥,避免水分使其发霉或者变质。
3. 氨化秸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潮,并且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
秸秆氨化好喂畜
1 . 提 高秸秆 的营养价值 氨化处 理 可将 秸秆 有机 分 含量和其他 因素,但一般在 4 0 c ℃ ~6 0 变动。最 高
物 消化率 提高 1 0 % ~2 0 %,粗 蛋 白质 的 含 量 提 高 温度在草垛顶 部,l ~2 周后下降并 接近周同温度 。周 4 % ~6 %,使 秸秆 的粗 蛋 白质超过了反 刍家畜饲料 中 围的温 度对氨化起重 要作用。所 以,氨化应 在秸秆 收
适用 技术
鞋 e 黼0 0 囝 y
一
、
秸秆氨化饲料的优点
5 . 制作成本低 氨化秸秆 投资少,设 备 比较简单 ,
二 、影 响 氨化 效 果的 因素
秸秆饲 料氨化处理 ,就是在作物秸秆 中加人一定 操作方法容易掌握 ,适 宜广大农 村使用 。 比例的氨水 、液氨 、尿素或 尿素溶液等 ,以改 变秸秆 的结构形态 ,提高家畜对 秸秆的消化率 和秸秆 的营养
生 物技 术 鉴定 法在 反 刍动 物 瘤 胃中进 行 消化 试
验 ,既可反映秸 秆 的消化 率 ,又可反 映秸秆 的消化 速
2 . 适 时开窖 饲用秸 秆氨化 成熟 后 即可开 窖或 开 度 。 垛饲 喂家 畜。但如果 是用液氨处 理 的,秸 秆 的含水 量 在2 0% 以上时,可先 打开一部分,晾晒一两天限定值 ,总营养价 值可提 割后不久、气温相对高的时候进行最 为适宜 。
高 1 倍。
2 . 时间 氨化 处理 的时 间长 短决 定于温度 。使 用
2 . 提 高秸 秆 的消化 利 用 率 秸 秆 氨 化 处 理 后 变 尿素处 理 的秸秆,因其有一个分 解 的过程 ,一般 比用 得 软 化,具 有 糊 香 味 ,家畜爱 吃 ,一般 采 食 量可提 氨水 要 延 长 5~7天 。 高 2 0 % ~4 0 %,氨化 秸 秆 比未氨化 秸 秆 的消化 率 高 3 . 秸秆水分 秸秆 含有一定的水分,有利于增加其
秸秆氨化、青贮、微贮技术操作规程
秸秆氨化、青贮、微贮技术操作规程作者:孟健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4年第20期[中图分类号] S8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0-0069-02秸秆养畜综合技术是将作物秸秆进行处理后饲喂牲畜的技术总称,农作物秸秆处理技术主要有氨化、青贮、微贮3项,现把这三项技术操作规程简要概括如下:一、双联池的建设1.地点选择:地点应选在地势高、干燥、向阳、排水好。
2.原料:砖、水泥、沙子,一般建一个4立方米双联池需1400块普通实心砖,水泥150kg,细沙1500kg。
建设要点:一般4立方米双联池建筑长、宽、深为4m×1m×1m(其中含高出地面20cm),中间用普通实心单砖墙隔开,四周用水泥粉刷。
一个2立方米的池子可装麦秸300公斤,双联池可交替使用,氨化一池可供2头黄牛吃1个月。
青贮一池可贮1000公斤。
二、秸秆氨化方法1.秸秆处理:氨化秸秆以麦秸为主,麦秸切碎,长短一般为2-3cm。
2.尿素水溶液配制:每100公斤需尿素4-5公斤,用水:冬季50公斤,夏季60公斤,尿素加入水中,搅拌使之充分溶解。
3.装池:将尿素水溶液均匀拌入秸秆中,迅速装入水泥池中,边装池边踩实,待装满后再高出池面10-20cm,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压细土20cm。
4.氨化时间夏季10-15天,春秋季15-20天,冬季60天。
5.质量鉴定质量高的氨化秸秆呈棕色或深黄色,并发亮,颜色越深越好;陈旧秸秆氨化的颜色发暗;开封时有强烈氨气味,排放余氨后呈糊香味或酸面包味;氨化的优质秸秆柔软、松散;如跟未氨化秸秆一样则氨化效果不好,秸秆发白、发灰或呈酱块发红、发黑、发粘、发热、有霉块、有腐烂味等则变质,不可饲用。
氨化饲料粗蛋白质增加率>140﹪,干物质消化率提高20﹪左右。
6.饲用及贮存6.1氨化秸秆适用于牛、羊等反刍家畜。
6.2 氨化后秸秆不可立即饲喂,要取出晾一下,一般晾半天即可。
农作物秸秆的氨化处理
东西 , 可能 吃进 了青 草 , 有 树叶之类 ; 如持 续性 呕吐 , 吐 出物 含 有虫 或异 物 时 , 可有是 寄生 虫感染 或 饮 有
水过 量所 致 } 不 吃食 , 如 只是 呕 吐抽 搐 时 , 注 意急 要
另外 , 发病后 和治疗 后 的护理是 相 当重要 的 , 犬 包 括对 犬 突 发 病 的 急救 , 伤 的 处 理 , 术 后 的搬 创 手
炎 , 伤风 、 毒症 等 ; 破 屎 间歇性抽搐 痉 挛 , 伴有 泡 沫性 呕 吐、 卧 等时 , 能是 中毒 、 温 热等 倒 可 犬 突然晕 倒 , 有轻微 抽搐 , 分钟 后抽搐 消失 又恢 复正常 时 , 几 可能 是脑 贫血 、 丝虫寄 生 、 射病等 ; 体部分 抽动 , 心 热 身 睡 眠 时仍不止 , 可能是犬 温 热后 遗症 、 1 乏症 等 。 Vn 缺
农作 物秸 杆饲 料是农 作物 收获 籽实后 的茎杆及
残 存叶 片 部分 用 作 饲料 , 要 的有 稻 草 , 主 玉米秸 、 麦
需要 特殊设 备 , 适合 农村 千家 万户使用 。 很 对农 作 物 秸 杆实行 尿 素 氨化 处 理 , 以较 好地 解 决农 村 目前 可 存 在 的荧烧 秸杆 严 重 污染 环境 问题 , 变用 作农 作 改 物 肥料 的“ 农作 物一 农作 物肥 料 ” 元 利 用模 式 , 二 而 实行“ 作物一农 作物 饲料一 农作 物肥 料 ” 农 三元 生 态 利 用模式 。
及 早发 现 异常 , 急取 时 间预 防 , 疗 和 护理 , 免 不 治 避
良后 果的发 生 。
农 作 物 秸 杆 的 氨 化 处 理
黄永 晖
( 南郴 州 市 农 业 学校 期 434) 2 0 2
青贮、氨化、微贮技术要点
青贮、氨化、微贮技术要点薛春林1韩旭2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农作物秸秆被废弃或焚烧,这种方法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当前我国越来越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人们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从秸秆利用方面,需要最大可能地提高秸秆的利用效益,通过将秸秆粉碎进行青贮、氨化和微贮后饲养牲畜,既可以节省饲料成本,还可以使秸秆通过牲畜粪便实现过腹还田,促进农业良性循环。
秸秆处理技术主要有青贮、氨化、微贮3项,现将这三项技术要点叙述如下:一、青贮青贮是将切碎的新鲜作物秸秆,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和化学作用,在密闭无氧条件下制成的一种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和营养丰富的饲料,是保证常年均衡供应家畜饲料的有效措施。
青贮设施有很多,如青贮窖、青贮壕、青贮塔、青贮池、塑料袋等。
其建造时总的基本要求是:1、场址地表应土质坚硬、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靠近畜舍,远离水源和粪坑。
2、要坚固、不透气、不漏水。
3、内壁要光滑平坦,四角为半圆形,上口较下口稍大,池底不宜用水泥硬化,宜用“三七”土(生石灰与粘土3:7比例混合)夯实。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半地下式青贮池,以一头牛所需饲草量为例,其规格如下:上口宽1.3米,下口宽1.1米,深1.5米(地面上0.5米),长2.8米,每池需500块砖,水泥一袋,砂若干,可青贮2.5亩玉米秸秆。
青贮池的尺寸没有固定模式。
一般按每立方米玉米秸秆重550公斤,一亩地产湿秸秆1500公斤,2.5亩秸秆喂一头牛来计算机容积,青贮池一般根据场地来确定,可宽、可窄、可深、可浅。
其计算公式是:容积=(上口宽+下口宽)×深/2×长如果是圆形窖,可根据所用塑料布的直径来确定窖的直径。
但深度不宜超过2米,否则取之不便。
直径与窖深之比1:1.5~2米,其计算公式是:圆形窖的容积=3.14×半径的平方×深二、玉米的青贮要点1、先按饲养牲畜头数,计算所需饲草数量,确定青贮池的容积,再根据场地确定青贮池的规格,并按照要求修建青贮池,最迟要在青贮前1天~2天内建好,若是旧池还需进行必要的补修,做到内壁光滑、不漏水、不漏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秸秆氨化处理技术
农作物秸秆是由大量的有机物和少量的无机盐及水所构成。
其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类的碳水化合物,此外还有少量的粗蛋白和粗脂肪。
碳水化合物由纤维素类物质和可溶性糖类组成。
作物秸秆主要是由植物细胞壁组成,细胞壁的基本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有些作物秸秆中硅的含量很高。
由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在细胞壁中是和木质素、硅等以“复合体”的形式存在。
硅主要以二氧化硅形式存在于秸秆饲料中,硅的存在影响饲料的水解和消化。
因此,要把营养价值不高的秸秆变成反刍动物饲草,只能通过加工处进理予以改善,才能发挥其潜在利用价值。
根据我州的实际情况,现介绍以下几种氨化方法。
(一)氨化原理秸秆氨化就是利用尿素对秸秆进行氨化处理,破环联接秸秆木质素与多糖之间的脂键,提高秸秆的消化率。
同时,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可使秸秆的木质化纤维膨胀,提高渗透性,使消化酶更易与之接触,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
(二)氨化方法
1、堆垛法:堆垛法是指在平地上,将秸秆堆成长方形垛,用塑料薄膜覆盖,注入氨源进行氨化的方法。
其优点是不需建造基本设施、投资较少、适于大量制作、堆放与取用方便,适于夏季气温较高的季节采用。
主要缺点是塑料薄膜容易破损,使氨气逸出,影响氨化效果。
秸秆堆垛氨化的地址,要选地势高燥、平整,排水良好,雨季不积水,地方较宽敞且距畜舍较近处,有围墙或围栏保护,能防止牲畜危害。
麦秸和稻草是比较柔软的秸秆,可以铡成2—3厘米,也可以整秸堆垛。
但玉米秸秆高大、粗硬,体积太大,不易压实,应铡成1厘米
左右碎秸。
边堆垛边调整秸秆含水量。
如用液氨作氨源,含水量可调整到20%左右;若用尿素、碳酸铵作氨源,含水量应调整到40%—50%。
水与秸秆要搅拌均匀,堆垛法适宜用液氨作氨源。
2、窖、池容器氨化法:建造永久性的氨化窖、池,可以与青贮饲料转换使用,即夏、秋季氨化,冬、春季青贮。
也可以2—3窖、池轮换制作氨化饲料。
采用窖、池容器氨化秸秆,首先把秸秆铡碎,麦秸、稻草较柔软,可铡成2—3厘米的碎草,玉米秸秆较粗硬,应以1厘米左右为宜。
用尿素氨化秸秆,每吨秸秆需尿素40—50千克,溶于400—500千克清水中,待充分溶解后,用喷雾器或水瓢泼洒,与秸秆搅拌均匀后,分批装入窖内,摊平、踩实。
原料要高出窖口30—40厘米,长方形窖呈鱼脊背式,圆形窖成馒头状,再覆盖塑料薄膜。
盖膜要大于窖口,封闭严实,先在四周填压泥土,再逐渐向上均匀填压湿润的碎土,轻轻盖上,切勿将塑料薄膜打破,造成氨气泄出。
3、塑料袋氨化法:利用塑料袋的要求是无毒的聚乙烯薄膜,厚度在0.12毫米以上,韧性好,抗老化,黑颜色。
袋口直径1—1.2米,长1.3—1.5米。
用烙铁粘缝,装满饲料后,袋口用绳子扎紧,放在向阳背风、距地面1米以上的棚架或房项上,以防老鼠咬破塑料袋。
氨化方法,可用相当于干秸秆风干重量3%—4%的尿素或6%—8%的碳酸铵,溶在相当于秸秆重量40%—50%的清水中,充分溶解后与秸秆搅拌均匀装入袋内。
昼夜气温平均在20℃以上时,经15—20天即可喂用。
此法的缺点是氨化数量少,塑料袋一般只能用2—3次,成本相对较高。
塑料袋易破损,需经常检查粘补。
(三)品质鉴定秸杆氨化一定时间后,就可开窖饲用。
氨化时间的长短要根据气温而定。
气温低于5度,要56天以上;气温为5—10度,需28—56天;气温为10—20度,需14—28天;气温为20—30度,需7—14天;气温高
于30度,只需5—7天。
氨化秸杆在饲喂牲畜之前应进行品质鉴定,一般来说,经氨化的秸杆颜色应为杏黄色;氨化的玉米秸为褐色。
氨化的秸秆有糊香味和刺鼻的氨味;氨化的玉米秸的气味略有不同,既有青贮的酸香味,又有刺鼻的氨味。
若发现氨化秸杆大部分已发霉时,则不能用于饲喂家畜。
(四)饲喂方法取喂时,按需求量从氨化池取出秸秆,放置10—20小时,在阴凉处摊开散尽氨气,至没有刺激的氨味即可饲喂。
开始时应少量饲喂,待牲畜适应氨化秸秆后,逐渐加大喂量,使其自由采食,亦可以与其它饲草混合饲喂,剩余的仍要封严,防止氨气损失或进水腐烂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