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材分析
机械制图的教学计划
机械制图的教学计划计划形式,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事件。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机械制图的教学计划,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机械制图教学计划(一)一、教学目标:1、培养空间形体的形象想象与思维能力;2、培养尺规作图、徒手作图以及阅读专业图样的能力;3、培养工程意识,贯彻和执行国家标准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1、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提倡特色教学,应精选内容、加强实践、培养能力。
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与各门学科的衔接与知识运用的关系,充分做好为专业课服务的'意识。
2、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绘图与识图能力,对于不同的专业,要根据专业特点对于相关内容,按教学的基本要求,按专业需要进行不同的知识深化,但对于所有专业识图能力的培养均为关键。
3、我们面对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但较活跃,对动手操作方面有比较浓厚的兴趣。
而机械制图这门课是一门实践很强的课程。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采用精讲多练的方式,使学生对机械制图这方面的知识产生一定的兴趣,突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1、本教材着重阐明了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突出以机械制图为主,结合相应的实验、实践,学以致用的特点,注重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注意把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能够实用性结合起来。
2、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讲清制图课的重要地位,使学生确立教学目标,而且目标要切实可行,使学生够得着,又不脱离教学要求,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3、在关键章节要放慢速度,深入浅出,反复强调,使学生易于接受。
四、教学设想:本科目的教学关系到学生以后学习专业理论的兴趣问题,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学好这门基础理论学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做到精讲多练,多进行实验、实习。
五、教学措施:如果学校条件允许,应购买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机械制图教案》第一章1-3讲
《机械制图》教案(3学时)第一讲绪论课题:1、本课程的研究对象2、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3、我国工程图学的发展概况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讲解图样的概念及形成2、介绍本课程的任务、特点和学习方法教学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性质2、领会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图样的形成及与立体图的比较教具:长方体模型教学方法:本次课是介绍绪论部分,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培养起对这门课的兴趣,讲课时尽可能采用较为生动活泼的语言和教学形式,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和以往积累的教学经验,向学生介绍一些适时可行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题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是是研究如何运用正投影基本原理,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课程。
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看图、绘图和空间想象能力,达到教学大纲中对本课程所提出的教学要求,以适应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1、图样的概念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的图,称为图样。
(对此定义作简要说明,并强调: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三个方面,缺一不可)2、机械制图的概念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图样称为建筑图样,在机械工程中使用的图样称为机械图样。
机械制图是以机械图样作为研究对象的,即研究如何运用正投影基本原理,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课程。
3、图样的作用(1)图样是工厂组织生产、制造零件和装配机器的依据。
(2)图样是表达设计者设计意图的重要手段。
(3)图样是工程技术人员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被誉为“工程界技术语言”。
4、图样的形成(1)立体图表示物体的大致形状可以用立体图。
立体图是从一个方向、用一个图形来表达物体的形状。
如图所示,只能看见长方体的前面、上面和左面,后面、下面和右面无法看清;而且长方体是由六个矩形面构成的,但矩形都变形为平行四边形。
如果对此长方体作进一步加工,,则会发现:圆孔打得多深,方槽是否前后贯通,在立体图中表达不清楚,而圆形也变形为椭圆形。
浅谈《机械制图》说课
浅谈《机械制图》说课《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机械工程专业的基础课之一。
本文将就《机械制图》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进行浅谈。
教材内容。
《机械制图》是以机械制图为基础,涉及到机械工程的图解、图形及其说明方法。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通用符号、常见图样及其绘制方法,以及工程图的绘制与抄图等。
针对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结合机械制图课程的特点,可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理论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并进行示范。
在实践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绘图实验和抄图实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是每门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达成。
在《机械制图》的教学目标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机械制图理论基础。
通过学习《机械制图》的课程,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和通用符号,了解常见图样的绘制方法,并能够正确使用图纸和仪器进行工程图的绘制和抄图。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践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和提升。
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机械设计方案的创新和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等,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实践操作的锻炼。
在理论讲解中,我会结合实例,讲解相关知识点,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在实践操作中,我会进行一些绘图实验和抄图实习,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我还会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组织小组活动,进行团队合作和沟通训练。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机械制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的浅谈,希望能够提高教师们对该课程的教学理解和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机械制图看零件图说课稿 (精选6篇)
机械制图看零件图说课稿(精选6篇)机械制图看零件图说课稿 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选自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类,第二版《机械制图》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概括总结,又是后面识读装配图的基础,同时它又是生产实习中的一门语言,只有懂得了这门语言才能进行生产加工,故此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本内容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大纲中规定的以着重培养学生的识读能力,我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零件图的具体内容(2)了解看零件图的目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识读轴类零件图的方法与步骤(俗话说:学以致用,为了体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思想,我拟订了本节课的能力目标)(二)能力目标运用理论联系实践的观点解决问题(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状况,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3.教学重点:识读轴类零件图的方法与步骤(而在识读轴类零件图4个内容中零件图的视图和尺寸标注分析既繁又难,所以我把它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4.教学难点:轴类零件图的视图和尺寸标注分析(说完了教材分析,接着我分析一下学生的学情)二、说学生众所周知,职业中学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对比较薄弱,但是经过近几年的技能教学,我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只是文化基础知识欠缺,他们对于生产实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同时也非常想掌握一门技能。
现在的职业教育非常重视技能教学,而车工生产培训是机械类学生必不可少的部分,机械制图课程进行到这一章节,学生车工培训初级阶段已经结束,学生已经可以在师傅的指导下根据零件图加工出一些简单的零件,特别是对轴类零件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接下来我谈一下本节课我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三、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学情,我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问题引领、探究生成”“小组合作、小组竞赛”。
通过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和现有的技能实践经验,设置一个个新的`任务,让学生运用以学过的知识,有机结合实际,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解决问题,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
机械制图教案
机械制图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机械世界》的第一课时《机械制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掌握简单的机械制图技巧,培养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知道机械制图的作用和意义。
2. 培养学生掌握简单的机械制图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简单的机械制图技巧。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制图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图纸、铅笔、直尺、圆规、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机械产品,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制图的作用和意义。
2. 讲解:教师讲解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制图的标准、比例、图线等。
3. 示范:教师通过示范,讲解机械制图的方法和技巧,如画直线、画圆、标注尺寸等。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机械制图基本知识1. 制图标准2. 比例3. 图线机械制图方法与技巧1. 画直线2. 画圆3. 标注尺寸七、作业设计:1. 请用铅笔和直尺,按照给定的比例,绘制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图。
答案:略2. 请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一个机械产品的设计图,包括尺寸、标注等。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比例和图线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在课后,可以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机械制图技巧。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机械制图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如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机械产品,尝试绘制简单的机械设计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中的“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在教学内容中,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是整个教学的核心。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未知授课日期:未知周次/星期:未知节次:未知课题:制图基础教学目标: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2.了解机械图样的概念。
3.能够理解斜度、锥度和掌握斜度、锥度的画法。
新课重点:斜度和锥度的理解及画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材分析难点:斜度和锥度的理解及画法教具:多媒体、画图工具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一、什么是机械图样?本课程的任务及研究方法:在本课程中,我们将研究机械图样的概念和制图基础知识,掌握斜度和锥度的画法等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认真听讲,积极动手绘图,并按照国家制图标准作图。
二、斜度、锥度的理解及画法1、斜度斜度是指直线或平面对另一直线或平面倾斜的程度,一般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比例并把前项化为1而写成1:n 的形式。
斜度的作图方法与步骤可以通过老师的堂上演示来研究。
2、锥度锥度是指圆锥的底圆直径与高度之比,锥度也写成1:n 的形式。
可以通过GB/T-1995来研究锥度的概念、标注和画法。
板书设计:机械图样斜度概念标注画法锥度概念标注画法课外作业:1.准备好绘图工具。
2.及时上交布置的作业。
教学后记:未知示。
3.比例(GB/T -2008)比例是图样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比例有哪些?(提问)表1-2列出了常用的比例及其对应的图样尺寸)4.字体(GB/T 1.1-2009)字体在图样中的作用是什么?常用的字体有哪些?(提问)表1-3列出了常用的字体及其特点)二、图线的画法及应用1.常用的线型及其表示方法表1-4列出了常用的线型及其表示方法)2.常用的图形及其画法板书设计:绘制五角星的画法)3.应用实例出示生产实际中的图样,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线型和图形)课堂练】1.根据GB/T -2008标准,绘制A3图纸的图框。
2.根据GB/T -2008标准,将1:10比例放大到1:5比例。
课堂小结】1.图样的重要性及国家标准的规定。
2.图纸幅面、图框格式、比例和字体的规定。
机械制图教材说课
机械制图教材说课一、教材概述本教材是针对机械制图课程编写的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将学会运用各种制图方法和工具,完成机械产品的绘制和分析。
二、教材结构本教材共分为以下几个章节:1. 机械制图基础本章介绍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包括坐标系的建立、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图纸和标准件的标注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将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要素,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机械制图的投影方法本章介绍机械制图中常用的投影方法,包括正投影法和斜投影法。
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将学会根据给定的三维实体绘制其投影视图,形成完整的图纸。
3. 零件图的制作本章主要介绍零件图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何标注尺寸、加工符号的使用以及如何绘制各类零件图。
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将学会通过零件图分析和理解零件的结构和功能。
4. 总装图的制作本章介绍总装图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包括各类连接方式的标注、组装顺序的安排以及配件的标识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将学会绘制完整的总装图,了解机械产品的组装结构和工艺流程。
本教材采用问题导向学习方法,通过提供具体的问题和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将充当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本教材还使用了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展示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制图的技巧和要点。
四、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教材,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2.熟练运用机械制图中的各种投影方法;3.能够制作各类零件图和总装图;4.具备一定的绘图技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将采用多种方式,包括课堂练习、实践任务和项目作业等形式。
通过这些评价方式,可以全面地评估学生对机械制图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浅谈《机械制图》说课
浅谈《机械制图》说课《机械制图》是现代工程技术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浅谈《机械制图》的说课内容,涵盖课程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
我们来看一下《机械制图》这门课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机械制图基本技能,包括手绘制图和CAD绘图;二是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使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机械零件的设计和制图;三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其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复杂的机械设计任务。
通过达到这些目标,学生将能够在工程领域中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本课程的重点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主要是机械制图的基本技能和设计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机械制图的基本技能时,学生需要掌握几何图形的绘制方法、标注方法和尺寸公差的表达方法等。
这些基本技能是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后续的设计工作的关键。
而在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方面,学生需要学会进行机械零件的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进行零件的尺寸和形状设计等。
这些都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工程实际操作和思维能力。
针对这些重点难点,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可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绘制一些基本的机械零件图纸来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根据案例进行机械零件的设计和制图。
通过实际案例的引导,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共同进行机械零件的设计和制图。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我们来看一下本课程的评价方式。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评价方式应该以实际操作和设计思维能力为重点。
浅谈《机械制图》说课
浅谈《机械制图》说课《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基础课程,它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工程设计和制造领域中所需的专业技能而设置的。
机械制图课程主要涵盖了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应用。
本次说课的目的是通过对《机械制图》该门课程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该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学习该课程的目标,并为他们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一、《机械制图》课程的重要性及目标2. 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 学会使用常见的制图工具和软件进行机械制图;(3) 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和标准,具备良好的制图规范意识;(4) 能够阅读和理解各种机械图纸,并能够独立完成机械制图任务;(5)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图形识别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该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图形投影、图形构成、尺寸和公差、剖视图和装配图等内容。
图形投影和图形构成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尺寸和公差、剖视图和装配图等则是该课程的应用内容。
2. 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图形投影和图形构成等基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示范和实例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尺寸和公差、剖视图和装配图等应用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际操作和实战演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与课后作业1.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课堂练习、作业检查、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评价,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2.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
通过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可以布置练习题、设计制图任务、参观实际工程场地等作业,通过实践和应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024精选《机械制图》教案完整版
2024精选《机械制图》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机械制图》第五章“轴测图”,具体内容包括:轴测图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正等轴测图、斜二轴测图的绘制方法;轴测图尺寸标注与阅读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轴测图的基本概念,掌握正等轴测图、斜二轴测图的绘制方法。
2. 能够阅读和理解轴测图,并准确标注尺寸。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等轴测图、斜二轴测图的绘制方法及尺寸标注。
教学重点:轴测图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模型、绘图工具等。
2. 学具:绘图板、铅笔、橡皮、尺子、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机械零件的轴测图,引出轴测图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2. 理论讲解:(1)讲解轴测图的定义、分类和应用。
(2)介绍正等轴测图、斜二轴测图的绘制方法。
(3)演示轴测图尺寸标注的技巧。
3. 实践操作:(1)教师现场演示绘制正等轴测图、斜二轴测图。
(2)学生跟随教师步骤,自行绘制轴测图,并进行尺寸标注。
4.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一道实际轴测图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简单的轴测图绘制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并进行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第五章轴测图2. 板书内容:(1)轴测图的定义、分类和应用(2)正等轴测图、斜二轴测图的绘制方法(3)轴测图尺寸标注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简单零件的正等轴测图和斜二轴测图,并标注尺寸。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研究其他类型的轴测图,如正二轴测图、斜三轴测图等。
(2)探讨轴测图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正等轴测图和斜二轴测图的绘制方法。
2. 轴测图的尺寸标注技巧。
3. 实践操作环节中学生跟随教师步骤进行绘图和标注。
4. 作业设计中正等轴测图和斜二轴测图的绘制及尺寸标注。
《机械制图》教案解析精品PPT课件
5.4.1 读图的基本知识
1·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
如果采用三视图表达一个组合体,那么,看 图时要将这三个视图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2·寻找特征视图
几个图联系起来看
所谓“特征视图”,就是把物体的形状特征及相对位 置反映最充分的那个视图叫“特征视图”。
一组主、俯
视图投影相同, 而左视图不同的 组合体
3·了解视图中的线框和图线的含义
5.3.1 基本形体的尺寸标注
常见形体的标注方法
三棱柱
四棱柱
六棱柱
四棱锥
掌握组合
体尺寸的标注,
()
必须了解基本
形体的尺寸标
四棱台
圆柱
圆锥
圆球
注方法。
一个基本
形体应该有长、
□□
Φ
Φ
宽、高三个方
向的尺寸。
半球
圆
台
Φ
内环
Φ
基本形体的尺寸标注
Φ
Φ
Φ
总体尺寸不直接标注实例
总体尺寸= 定位尺寸+ 定形尺寸
基本体上的切口、开槽和穿孔等,一般只标注截平面的定 位尺寸和开槽或穿孔的定形尺寸,而不标注截交线的尺寸。
是实形体与实形体进行组合。
圆锥 圆柱
圆台
圆柱
切割 —是指把物体用平面或曲面切割去若干部分.
是从实形体中挖去一个实形体,被挖去的部分就 形成空形体(空洞);或是从实形体中切去一部 分,使被切的实形体成为不完整的基本几何体。
注:有时组合体既有叠加,也有挖切。
根据组合体连接方式的相对位置形式,可以分为: 平行、相切和相交。
组合体中两相邻基本几何体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相切、相交、平行
相交
交线
机械制图说课
4.2 正等轴测图
说 课 展示
1
一 教材分析
2
二 学生分析
3
三 教法设计
4
四 学法分析
5
五 教学过程
6
六 教学评价
7
七 课改思路
一 教材分析
• (一)使用教材 • (二)课程性质 • (三)课程目标 • (四)重点难点
(一)使用教材
本门课教材采用的是由中国劳动社会保 障出版社出版的,《机械制图》第五版。 本书反映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以增强应用 性、培养能力和素质为指导,遵循从三维 立体到二维平面图形认识的规律,加强绘 制和阅读机械图样能力的培养。
三、典型例题讲解(35分钟)
⒈ 平面体的正等轴侧图画法 ⑴ 坐标法
例1:画三棱锥的正等轴测图
⑵ 切割法
例2:已知三视图,画轴测图。
⑶ 叠加法
例3:已知三视图,画轴正等测图。
⒉ 回转体的正等轴测图画法
平行于W面的椭
Z1
圆长轴⊥1X1轴
X1
平行于H面的椭 圆长轴⊥O1Z1轴
平行于V面 的椭圆长轴 ⊥O1Y1轴
Y1
例:画圆台的正等轴测图
四 课堂练习(20分钟)
五 回答与探究(10分钟)
请同学们综合本节课的内容,回答最初上课时所提出的 问题。
并邀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总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有哪些, 并进一步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
在回转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图过程中,当需要画多个椭 圆的时候,如何能够更简洁、快速的选取椭圆的四心,进 行椭圆的绘制。
2、困难分析
根据学生对本门课接触时间不长,学习内容不 深的实际情况来看,本节课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 难度的。而且学生都有一些惰性,对于一下难于 理解的知识大多不喜欢继续研究。
高中通用技术_二机械制图与识读基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机械制图与识读基础》教学设计《机械制图与识读基础》的学情分析《机械制图与识读基础》是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应该在高一上学期进行学习。
通过对通用技术1第一章的学习,他们对通用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学到和掌握了通用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
对于新授《机械制图与识读基础》这一节总体而言,学生接受起来难度有点大,特别是正投影特性和三视图部分应该更是稍有难度,所以,在教学设计上,设计了正投影特性的探究实验,做了三视图模型,学习过程以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为主。
同时,教师对涉及到的一些重难点加以简单的精讲和点拨,以加快学习速度,整体提升学习效率,从而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所授班级高一(8)班,本班共计50名学生,学生整体素质较高,上课纪律性以及积极性都表现优良。
本班学生共有8个学习小组,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率还是不错的。
教师在教学组织上相对而言要稍显轻松,但在教师备课的要求却更高了,即要增加深度又要增加广度。
要求教师课堂内应变要更加灵活一些,教师在课前付出要更多一些。
本班学生,思维敏悦,但课堂气氛不太活跃,要求教师在课堂把控上要做到松弛有度。
通过精心的备考,我对于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的是完全有信心的。
《机械制图与识读基础》课的效果分析通过精美的手影图片、学生精彩表演、教师准确演示、三维动画的播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科学、精准的定位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教学目标具体、明确、针对性强。
坚持以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
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采用了灵活、多样、求实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在教学效果上,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学生思维积极活跃,师生交流对话充分,教学相长,形成民主和谐、相互尊重、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等。
从整堂课师生的表现上看,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了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加强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机械制图说课稿
机械制图第章第节说课稿谢玲《机械制图》说课稿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是来自陕西航空工业学校一名普通的中职专业课教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课程《机械制图》的,对于本次教学我将从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设计主导思想、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和手段,学情及学法指导、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八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设计主导思想:我设计的主导思想是突出制图教学“教、学、练”的特点,注重在实践练习活动中学习理论知识、理论知识的提升指导实践操作技能,从而把教、学、练融合为一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地位,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二、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材选的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钱可强主编的第五版《机械制图》和与之配套的《机械制图习题集》中第章第节。
《机械制图》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是机械专业的必修课,本次授课内容,是后面学习的重要基础内容之一,所以这个任务第章乃至整本书的重点。
本任务是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养成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及识读、绘制图样的能力的培养,为以后查阅各种设计手册和工具书以及取得与专业相关的技能证书奠定基础,教学设计课时为2H(分钟)。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相贯体、相贯线的概念,掌握求相贯线的分析方法和求法。
结合本课内容,建立知识点。
)((1)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2)通过对任务的学习掌握读图和绘图方法)(掌握圆锥面上的点的投影作法――辅助线法与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活动中结合已有的知识再借助教师的引导得出结论或作出判断,这虽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学生对实际动手操作学习兴趣较浓,讨论的积极性比较高,愿意参与,只要教师充分引导、激发,学生会主动去探索,并在探索中收获知识。
(二)学法指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出发点。
本节课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强调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一定要让学生即“学会”又“会学”。
机械制图教案(全)
课时授课计划斜度的简单计算,强调其格式锥度的计算稍复杂,请学生要细心计算思考(2)由上图可知:斜度=tanα=BC:AC=1:n(3)斜度的作图方法与步骤:(老师即堂演练)2.锥度(GB/T15754-1995)(1)概念:锥度是指圆锥的底圆直径与高度之比,锥度也写成1:n的形式,(见上图可知:)(2)定义式:锥度=D/L=(D-L)/l=2 tanα=1:n(3)作图方法与步骤:A 、求作如右图所示的1:5的锥度;B 、从O点开始任取五单位长度,得点N;C 、在左端面上取OM=0.5单位长度,得点M;D 、连接MN,即得锥度为1:5的圆锥(老师演练,学生即堂练习);E 、过A点作AC∥MN,即完成作图。
(提问:如何作平行线?为什么作了平行线就可完成作图?)【课堂练习】斜度、锥度练习题【课堂小结】1、斜度与锥度的概念及作图方法【课堂拓展】椭圆的作图方法边讲解边提问(学生回忆初中的数学知识)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演练使用方法,并要求学生即堂练习)巩固练习(学生动手作图,要求独立学生完成)课时授课计划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板书,提问)机械图样中的线有很多种(老师结合表1-3逐一详细讲解)其中重点介绍粗实线、虚线、细点画线、细实线。
三、字体(GB/T 14691-1993)1.基本要求标准规定了汉字、字母和数字的结构形式。
书写字体的基本要求是:(1) 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2) 字体高度(用h表示)的公称尺寸系列为:1.8,2.5,3.5,5,7,10,14,20mm字体高度代表字体的号数。
(3) 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字,汉字的高度不应小于3.5mm,字宽一般为h/根号2。
(4) 在同一图样上,只允许选用一种型式的字体。
(5) 字母和数字可写成斜体或直体。
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基准线成75°。
四、图线(GB/T 4457.4-2002)1.线型及图形尺寸图样中的图形是由多种图线组成的。
机械制图说课提纲10fenzh)
各位领导、老师们–好:我说课的课题是:三视图的关系及投影规律(板书)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说一下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王幼龙主编的《机械制图》第二版,本节内容是第三章的第二节中的第二个知识点:三视图的三个关系,即:三视图的位置关系、投影关系和方位关系。
而位置关系和投影关系又像一对“孪生的姐妹”,是如何读图和画图的依据,如果说读图或画图是在做一道“乘法运算题”,那么这节课就是在学习“乘法口诀”。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理解三个关系的内容,学会初步的运用。
培养学生的“二维视图”与“三维物体”的空间思维转换能力。
通过分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教学本节课的重点是:三视图的“投影关系”和“方位关系”。
难点是:投影关系中的俯、左视图“宽相等”和方位关系中物体的“前、后”位置俯、左视图中的表达。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机械制图》课程越学越深,越学越难,并且前后知识连贯性强。
职业学校的学生,总体上存在偏科、基础较差、学习方法欠佳等问题。
教学中不断的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要对学生循序渐进、不厌其烦的教;注重因材施教,注重理论联系实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我在本节设置了导、学、议、赛、结五个教学环节;在各环节中通过学生分组学习、集体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自己制作模型及各种双边活动引导学生学习。
三、教学过程上课前,1、将学生分组,做“课前说明”。
2、每人一份学案,每组两个长方体模型。
3、在黑板一边绘制“评比台”。
围绕着五个教学环节(导、学、议、赛、结),说一下具体的教学过程:环节一“导”:(3-4分钟)设计了三次紧扣教学内容的“抢答题”。
一是引起学生的兴趣,迅速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二是引出本节的相关知识。
环节二“学”:即“三个关系”的理解学习过程。
(18-20分钟)“位置关系”的学习通过多媒体将长方体的三个视图动画展开,引导学生以填空练习的形式明确了三视图的“位置关系”;以抢答题的形式,用多媒体动画,强调做题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图》—机械类(第三版)教材分析
机电组—李小军本学期教学所用的课程教材是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王幼龙主编的第三版《机械制图》。
本教材内容全面、结构严谨、理论性强。
书中着重阐明了识图和绘制图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突出以识图为主、读画结合、学以致用的特点。
但在有限的计划学时时间内,对教材所有内容一一详细讲解是不可能的。
因此,应该抓住每章节的重点、难点,搞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并注意寻找同类问题间的内在规律。
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将问题由“繁”变“易”,将课本由“厚”读“薄”。
《机械制图》是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是机械类学生学习后继课程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主要内容:绘图基础、投影基础、组合体的表达、机件的表达、其他图形的表达、轴测图的生成、工程图的绘制与阅读、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基础等。
其中绘图基础、投影基础、组合体的表达、机件的表达、工程图的绘制与阅读为学习的重点。
它的主要任务是:
1) 培养仪器绘图、徒手绘图、计算机绘图的三种能力。
2) 掌握在二维平面上表达三维空间形体的方法与技能。
3)培养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
4)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5)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机械制图还应该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综合了图、文、声、像、二维图形、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手段,经科学、合理的重组、整合、加工,构筑了一种虚拟实际场景的教学氛围。
对学生开阔视野、扩展思路、增强工程实践意识以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应该提醒的是,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学习时,不能将注意力只集中在丰富多彩的课件画面上,而忽视对课程内容的关注和理解;课堂学习中,由于信息量较大,课堂进度较快,应注意对重要内容作记录,并在课下及时复习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