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子的虚静

合集下载

道德经虚静无为顺应自然修身养性的智慧经典

道德经虚静无为顺应自然修身养性的智慧经典

道德经虚静无为顺应自然修身养性的智慧经典道德经-虚静无为,顺应自然修身养性的智慧经典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作者为老子。

本书共有81章,以道、德、无、名等词汇为主要概念,阐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

其中最为核心也最为人所知的理念是“道德经-虚静无为”,强调人应当顺应自然、顺应自身本性,抛弃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看似现代化的价值观。

一、虚静无为《道德经》中关于无为的阐述,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个方面是不是空无,而是虚无,另一个方面则是说,无所为而为,即不是没有行动,而是符合大道自然而为。

虚静无为的道理是“天道无为,而无不为”。

事物的发展在自然状态下就有了其本身的规律,它们自然发生、自然涌动、自然变化,因而在人向道靠近时,便自然维系。

老子认为,在有为之外,必有无为。

人们常常借助努力、奋斗等手段来追求自身的利益,而《道德经》认为,在无为之下,通过变化万物,从而化生荣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放弃,放下贪婪,放缓心态,放任自己,才能享受到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二、顺应自然人类与自然,是彼此依存、互相关联的。

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人们应该致力于保护自然、顺应自然。

《道德经》表达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一哲学思想,既反映出自然万物的互相依存和相生,也表明了人们应该顺应自然规律。

它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能按照自然规律去生活,去思考,去行动,我们就能够得到自然的支持和回报,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修身养性人生在世不仅是为了追求自身的私利和欲望,更是在修身益友、养性重道中追求自己的更高次元的进步。

《道德经》对修身养性的理念是,应该敬畏大自然、顺应天地,与自然共存共荣,抛弃物欲,舍弃功利,修养心灵,提高个人修养。

同时,乐善好施、奉献于人社会,回报大众,促进社会和谐,也是《道德经》对即人即性的补充。

修身养性不只是回归自然破除扰乱,更是培养心灵的素养,拥有更为本真的自我。

四、智慧经典《道德经》虽然已然流传了两千多年,但它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依然能够对今天的人们产生启示和借鉴。

老子的虚静观研究(一)

老子的虚静观研究(一)

老子的虚静观研究(一)论文关键词:老子虚静观作用现实价值论文摘要:作为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老子的《道德经》中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静胜躁,寒胜热”的思想,其中的虚静,是哲学意义上的虚静,是建立在他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的基础之上的,同时它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

就虚静本身而言,其特点可概括为:排除主观之成见、杂念、嗜欲,保持内心平静清澈、聚精会神、心智专一。

另外“虚静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的“静”蕴藏着“以静制动”“以静养智”“宁静致远”“清静无为天下正”的智慧。

虚静观还对音乐书画茶道有重要的影响。

结合当今社会现状,虚静观的现实价值和意义显而易见,其影响极其深远。

引言《辞海》云:老子,相传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世人。

一说即老聃,字伯阳,楚国苦县(现在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在周王朝担任守藏室史官。

老子姓李名耳,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时代末期,老子年龄比孔子稍长,传说孔子曾问礼于老聃。

据说他看到周室衰微,便隐退。

西出函谷关,至秦,莫知所终。

他路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强留他著书,他便写出了《道德经》(即《老子》一书)五千言而后离去。

老子是中国古代具有原创意义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源头之一,对于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老子生平在史书中的记载甚少,明确一记录老子生平的最早文献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其它如《史记·孔子世家》和《庄子》的《天道》、《天地》、《天运》、《田子方》、《知北游》等篇中有零星记载,但都不详尽。

关于老子其人其书,长期以来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这些问题又是研究老子哲学所不容回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对于老子生平,学界一般依据司马迁《史一记·老子韩非列传》中的一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号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司马迁在此肯定了老子姓李名耳,是周守藏室史(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档案馆馆长)。

老子的“虚静”说与当代人的养生之道

老子的“虚静”说与当代人的养生之道
“ 静” 即宁静 , 安静 , 讲求的是一种平 和的心态 , 很多时候 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 。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 以长久。 ’ 这对 会让人想到佛家的打坐 、 修行, 那个 是需要充分的安静的, 由 那些贪得无厌、沽名钓 誉之徒不啻是一记当头棒喝 。因为名 此使我们的心安定下来, 不为世俗所打扰, 诸葛亮也 曾经说过 利 毕 竟 是 身 外 之 物 , 远没有生命重要 , 假 如 追 名 逐利 而 丧 生 , “ 非淡泊无 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作为一代智者他 当然是舍本逐末 , 得不偿 失的。 ” 也看到 了使 内心保持平静 的重要性 ,此时 的宁静是为了将来 当我们摆脱 了 自身各种欲望 的束缚 , 从超功利 的高度来 更好 的“ 致远” , 在此可看 作是 厚积薄发 的另一说法 , 就像好多 审视这个繁杂的世 界, 也许我们会发现保持一颗平静、 纯洁的
讲到“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 三 生万物” , 可见“ 道” 是世界万 “ 在《 老子》 看来 , 追求名利无非是为了人的生命 的延续 , 物 的本源 , 道生万物 由少到多, 从简单 到复杂 。 所 以, 主宰现实 如果名利对人 身构成威胁与损害 , 那就 宁可抛弃名利而保身 。 世界和万物 的赖 以生存 的根本就成了虚而无形的“ 道” 。 《 老子》 言: 名 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
治国, 平天下” , “ 修 身” 是一切宏图伟 业的基础 , 而《 道德经》 这部伟大 的著作恰恰对个人应 当如何做到修 身养性提 出了
自己的看法 , 其 中, “ 虚静” 是个不 可或缺 的部分 , 它不仅适用于 当时纷 繁战乱 的年代 , 面对 当今这个物欲横流 、 道德沦 丧的现代社会 同样 有着非常重要 的启 示作用。 关键词 道德经 虚静 修身养 性

《道德经》之“虚”“静”观

《道德经》之“虚”“静”观

道 由于 本 体 空虚 , 能 有 其 用 , 能 发 挥 其 功 能 。 “ ” 了形 容 才 才 虚 除
这 种 无 法 言 说 、 形 无 象 的 道 体 之 外 , 用 来 说 明 , 因其 内心 空 虚 静 寂 , 以有 “ ” 由此 , 子 所 明 , 老
【 摘要】 虚”“ ” “ 、静 是老子哲 学系统 中非常重要 的两个概念 ,
都是 老子以“ 之 最高境界 观照 实有 的政 治和人 生领域 , 无” 是对
与 安 逸 。 “ 为 轻 根 , 为躁 君 ” 《 德 经 》 二十 六 章 )要 求 人 重 静 (道 第 , 们 在 繁 忙 中静 下 心 来 , 急 躁 中稳 定 自 己 , 多欲 中 求 清 净 , 在 在 但
《 德 经 》 四 章 中说 :道 冲 , 道 第 “ 而用 之 或 不 盈 。 渊 兮 , 万 物 之 宗 似
… …
湛兮 , 似或 存 。吾 不 知谁 之 子 , 帝 之 先 。” 子感 觉 在 上 帝 象 老
之 前 就 有 了 道 , 道 是 以虚 空 的 状 态 存 在 的 , 是 万 物 的 根 源 。 而 它
净无为 、 无私 无 欲 、 应 自 然而 为 是 治 理 天 下 的 准 则 。 “ 静 为 顺 即 清
天 下 正 ” 。
【 关键词 】 道德 经》老子 ; ; 《 ; 虚 静
老 子 《 德 经 》 书 以其 博 大 精 深 的 内 涵 极大 地 影 响 了 中 国 道 一 文化 的发 展, 书八 十 一 章 , 短 五 千 言 , 充 分 体 现 了 老子 对 自 全 短 却

“ ” 静 ” 内涵 虚 “ 之
“ ” 老 子 思 想 中 占有 重 要地 位 , 虚 ” “ ” 存在 方 式 。 虚 在 “ 是 道 的

道德经观后感虚静无为自然至道

道德经观后感虚静无为自然至道

道德经观后感虚静无为自然至道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由老子所著。

此书强调自然的原始状态,提倡虚静无为的生活哲学。

本文将从个人角度出发,对道德经的观点进行探讨和感悟。

道德经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风格,深深吸引着读者。

在阅读道德经后,我深深被其中所倡导的虚静无为的哲学理念所触动。

虚,即虚心宽容,不固执己见;静,即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无为,即不做过多的干预和操控。

这样的生活态度与日常社会所倡导的积极进取、欲望追求等迥然不同,却更加贴合我内心的渴望。

在现代社会,人们普遍追求物质和社会地位的提升,极少有人关注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生活的快节奏和竞争的压力,让人们时刻感到紧张和焦虑。

而道德经提醒我们,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重要方式。

当我们放下欲望和执念,内心的平和便会得到恢复。

同时,道德经也告诉我们不要过分地干涉和操控事物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人们趋于控制和改变一切,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和利益。

然而,过度的干预和操控往往会带来反效果。

道德经告诉我们,顺应自然的规律,顺其自然,不要过多地干预事物的发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虚静无为的生活态度还能帮助我们保持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常常愤怒、焦虑、沮丧,这样的情绪只会让问题更加复杂。

而虚静无为的哲学教导我们要保持冷静和淡定,不为外物所动,不被外界环境左右。

这种内心的平和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道德经的观点也对我的日常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工作中,我尽量避免过度的竞争和争夺,而是通过合作和沟通来达到共赢的目标。

在与他人交往中,我尝试放下成见和偏见,以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和包容他人。

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仅能带来内心的平静,还能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和谐共处。

虚静无为的生活哲学也与现代环境保护的理念相契合。

道德经强调与自然和谐共存,尊重自然的规律。

在当代社会,我们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反思和改变我们对待自然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浅析老子的思想

浅析老子的思想

浅析道家自然之美的审美气象【摘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家所遵从的是天地万物的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成之道。

基于此基础上的美学体系就是道家的自然美学。

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本体论,庄子的美则集中体现在对逍遥之境的追求。

【关键词】道家自然之美见素抱朴大巧若拙虚静无为逍遥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其后有庄子。

其基本观点是以自然作为宇宙之本源,以道法自然作为人生之要义,老子的“道”论隐藏着中国古典美学的本体论,庄子认为美源于“道”的根源性,庄子的美集中表现为其对自由逍遥之境的追求。

一.老子的自然美学观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第二十五章),既然“道”是万事万物的源头,那它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美学的源头。

老子把自然无为的“道”作为美德根源的这种自然美的思想,体现了“道”所派生的特征,也体现了“道”的自然延伸。

因此,美德最高境界即为自然之美。

老子的美学思想是以其哲学思想作为基础的,因此,其自然美的内涵体现在见素抱朴、大巧若拙和虚静无为三个方面。

1.见素抱朴老子主张自然无为,返璞归真,表现在审美观上就是要把自然无为,真朴淡然作为艺术的最高生命,审美的最高境界。

因此自然美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朴素,不需要任何的人工雕饰。

老子反对色彩的张扬,音律的繁杂,口味的丰富,因为这些事物只注重形式和感官上的刺激,过分的雕琢出了华丽的外表,使人无法保持一颗宁静平实、自然纯朴的心,不合自然之美。

老子赞成的是“见素抱朴,少思寡欲。

”(《老子》第十九章)都是自然而然,未经人工加工过的东西。

而这恰恰是“道”的特性和表现形式。

老子所主张的见素抱朴之美,不是指活在一种绝对不变的自然状态,而是与事物单纯的外在美相对而言的。

老子对美德追求不局限于对外在的易逝的感官快乐,而是一种内在的、本质的、精神的自然之美。

2.大巧若拙(《老子》第四十五章,王弼注曰:“大巧因自然以成器,不一造为异端,故若拙也。

”不造为异端就是指崇尚自然之美,天工之美。

诗学范畴“虚静”之溯源浅析

诗学范畴“虚静”之溯源浅析

诗学范畴“虚静”之溯源浅析提要:“虚静”是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是文学创作活动的重要的前提条件,不论从其哲学溯源还是从其审美溯源上来看,“虚静”说都在中国古代文学文论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虚静;诗学;探源一、“虚静”之哲学溯源(一)老子虚静的哲学溯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老子那里,在《老子》一书中最早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1],认为只有当人们的心理真正达到一种虚静状态时,没有得失、是非与差异,那么人们才能看到宇宙万物的变化及其本质,才能真正做到“涤除玄览”、“绝圣弃智”最终能“与玄同也”。

老子的这种虚静是建立在老子哲学的基础之上,体验人生、体悟天道需要这种虚静的状态,这种虚静观与我们现在所广泛提及的虚静观在认识层面上处于不同的角度,但是两者却在内涵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都很多的相通之处,所以可以说老子是虚静观的源头,不管从其哲学层面还是在艺术创作上。

(二)庄子从老子那里一脉相承下来的则是庄子,在《庄子·知北游》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2]庄子一生的追求就是“道”,道是天地万物的绝对主宰,它主宰了整个宇宙,所以也主宰着美,而庄子同样认为“最高的美不在现象界,而在道的本体界。

或者说,道才是客观存在着最高的美”[3],所以庄子观于天地间,也就是观道,也就是观天地之大美,三者在一个链条上,问题是怎样才能接近和把握它,《天道》篇中说“言以虚静,推与天地,通于万物,此谓之天乐”[4]只有把握虚静的状态,才能接近这个链条.在《庄子·天道》篇中庄子明确阐释了虚静观的内涵并且论述了虚与实、静与动的关系。

“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

”[5]只有真正达到虚静恬淡的一种精神状态,才能得道,实现天人合一,庄子直接论述了虚静观在人生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并从道家阴阳相对、万物相生的观点出发,对虚与实、动与静做了辩证的分析,虚静是从起点走向终点的一个桥梁,而实现虚静是最终的目的,庄子最终强调的仍是这个最终的目的。

品味老子:在虚静中觉悟人生智慧

品味老子:在虚静中觉悟人生智慧

这就是老子的思想,他说让万物做它自己,你不要太主观,认为人是价值的判断者,结果扭曲了万物的真相。最大的差别:儒家肯定人性向善,然后你这一生要择善固执,止于至善,但是道家讲真实,你不要管善不善,那个标准是相对的,任何一个时代有不同的善恶标准,没有普遍共同的标准,那你为什么要强调善呢?所以道家认为不要讲善恶,要讲真实。我一念庄子就很惭愧,他讲真人,代表我们是假人。你不要主观,不要加上色彩,让它本身自动出现。庄子讲镜子,什么东西来照,就显出本来的面貌,我们看人有自己的成见,我喜欢看就看,喜欢看到我喜欢的部分,而无法看到他的真相。所以道家强调从真实再到美感,你要欣赏一样东西,就从真实来欣赏,我们最自然的本身,你千万不要以为有某种标准才能叫做美,这不是我们道家的想法,道家想法是你存在就有美的资格,看有没有人欣赏你,重要的不是你美不美,而是欣赏你的人条件够不够。基本上道家的特色跟儒家大不相同,称为有革命性,因为把天拿掉了,换上一个道。上有天下有地,天地代表万物的空间跟时间,在这个里面万物出现了,我就要问了,道家为什么提出道呢?分享有关老子的心得,请各位记得一句话,道家的思想的关键在于道不等于自然界。
我一个朋友讲亲戚的故事,两个老人家生了八个孩子,各个都留学美国,两老都七十几岁了,到美国最后变成游牧民族,这一家住一个月,换一家,到最后外孙女不懂事,见他们两个人来,说你们干吗来我们家,在我们中国肯定不会有这个事,小家庭成立之后,我们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来的话,欢迎都来不及。但是在美国成长的小孩不一样,你们干吗来我们家,当了游牧民族一两年,最后还是回去算了,文化观念不一样,你适应吗?外国人为什么可以适应,他代代相传的,你可以适应吗?那要你自己考虑,重要是你自己的观念如何。你要学老子,第一要知道老子认为人间所有的问题来自于人的观念。你观念错误就会有错误的欲望,造成困扰。

老子“虚静”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浅析

老子“虚静”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浅析

老子“虚静”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浅析摘要:古代文学的“虚静”理论发源于老庄哲学,以“物我两忘”为本,排除主体心中的功利物欲,保持虚静的状态,观照宇宙万物的本源,去物去我,使纷杂定于一,躁竞归于静,造成一种静态的心理定势。

艺术创作需要以“虚静”的心态摒除外物的干扰复归人和社会的本真状态。

“虚静”说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艺术创作中的独特的虚静思维,使得中国传统艺术往往刻意追求一种恬淡、本真、空灵之美,而其中又往往寄寓着极为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极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虚静文学创作构思“虚静”是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虚静”并不是道家的原创,早在周厉王时代的《大克鼎》铭文中就有“冲上劂心,虚静于猷”的讲法,指的是敬天崇祖仪式中的一种谦逊、和穆、虔敬、静寂的心态。

“虚静”一词,在老子《道德经》中则是分解的:“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道德经·第十六章》)细究此章,当知虚、静本为两种不同的状态,且此两种状态密切联系,一则虚乃通往静的必然之路,或曰,若达到静,当需从“虚”开始;二则,只有致“虚”到极处,才能笃实归静,进而达到“没身不殆”之境。

亦是在此意义上,老子才有“致虚极,守静笃”之说。

而在《老子道德经憨山注》第十六章里,可见憨山对“虚静”的另一解释,憨山云:“致虚极守静笃者。

致,谓推致推穷之意。

虚,谓外物本来不有。

静,谓心体本来不动……”其将虚、静内外两分,虚者,将外物空掉也;静者,内心寂然不动也。

故欲达到静,首先要“虚”,若无“虚”之功夫,“静”之境界则难以达到。

故道家(教)所谓的“虚静”可从此境地上做两重观。

“虚”的功夫在老子《道德经》中多采取“以无观有”和“去欲”的方式而进行,且老子多言虚无之用——因为虚,故能容纳、涵盖万物。

宋人苏轼所言“空故能纳了”概括得颇为精当。

所谓“以无观有”,乃是以“空无”之心而呈现“妙有”之用:如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老子的虚静人生

老子的虚静人生

老子的虚静人生老子的《道德经》曰:“至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日静,静日复命。

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老子《道德经》中讲到人生在世心灵要达到一种“虚"和“寂”的状态,如此才能忘却烦恼,抛弃一切私心杂念。

尽量使心灵达到虚寂状态,牢牢地保持这种宁静。

保持心态的平衡,无论在家庭或在单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生的至高境界。

“虚”、“静”都是老子认为的心灵应该保持的状态,即一种没有心机、没有成见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消除了利欲的引诱和外界的纷扰而得到的空明宁静。

“宁静致远,淡泊名志。

”乃是我们对人生的正确理解和感悟。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则讲万物都在蓬勃生长,我因此观察到了循环往复的规律。

世间万物皆规律,一个人只有遵循了这些规律和道德的准则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犹如理解《庄子》的“大道合乎自然"的法则一样。

可以说世间万物,合乎规律为最好。

什么是真正的大道呢?大道也无非是一种规则而已。

大而言之一个国家有自己的法度,小而言之一个集体也要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才能,这样才能合乎道的法则。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则讲世间的芸芸众生无论如何发展,最终都要回归本源。

根,根本,指事物本来具有的性质。

复归其根,回归本原,即返回自然的本性。

犹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悠然闲适之境,忘却人间的私心杂念,回归天然的自然本性。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归回本原叫“静”,静叫做“复命”。

复归本性,这里指回到虚静的本性。

老子认为,“道”的本质是虚静的,天地万物(包括人类)是由“道这个根本所产生的,因此它们回归本原便是回到“虚静”的状态,老子的“复命”思想,对后世哲学思想的发展影响很大,宋代“复性”思想,便可从老子这里找到根源。

老子的复归思想,一方面说明了人性本是虚静淡泊的,因后天的种种欲望使心灵被扰乱;另一方面又体现了老子对世界的认识--事物是循环往复地运动变化着的。

浅谈老子的虚静

浅谈老子的虚静

浅谈老子的虚静文学院09级5班对外汉语张大鹏200910102035一直对老子很感兴趣,也曾大胆尝试着与他老人家进行心灵的对话。

但笔者实在学识浅薄、班门弄斧,不敢与他老人家直接对峙。

可圣人归根结底是凡人,所谓圣人,除了超出常人的学富五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圣人没有敌人,他是博爱的,是无限的延伸,是对整个宇宙的大爱,所谓大爱无疆用在圣人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由此,对于圣人的畏惧立刻消失,而改为“敬畏”了。

笔者认为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很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万物平等”,它在乎与尊重的不仅仅是个人,还有世间的万物,一个“道”便可海纳百川,它包容的是无限广远的宇宙。

于是,笔者与老子的距离拉近,向深层次的心灵对话便成为可能,笔者可以在“虚静”的状态下可以任想象自由驰骋在广阔的无限精神世界中,无所羁绊。

说到“虚静”,笔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由此对老子的更是彻底地敬佩。

老子发现,自然万物好不热闹,熙熙攘攘,纷纷纭纭,然而又都静静地回归于它的本原。

这就是在万物纷扰后面有个"静",就是"复命",这是一种规律,又称为"常"。

这样,老子悟出来自大自然的道,写出了他的精彩一章,就是第16章。

《老子》在这章里说了一段非常深刻美妙的话: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狂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大意如下:要心虚无欲达到极点,要守持清静做到坚定。

万物都在生成活动,我看到的是循环往复。

万物纷杂生存,又各自返回它们的本原。

返归本原称为"静",这叫复归本性。

复归本性称为"常"。

了解"常"称为"明"。

不了解"常"而妄动乱来,就会遇到凶祸。

了解了"常"就会无所不容,无所不容就会公正。

虚静名词解释文学理论

虚静名词解释文学理论

虚静名词解释文学理论
“虚静”说是中国古代有关创作构思的理论。

“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极大地发展了老子的“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庄子的“坐忘”就是“虚静”,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才最为旺盛,才能创作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作品。

庄子的“虚静”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庄子的“虚静”说的影响。

老子对静的论述

老子对静的论述

老子对静的论述
1. 致虚极,守静笃:这句话强调了达到极致的空虚和坚守深沉的宁静的重要性。

老子认为,通过追求内心的空虚和宁静,人们可以超越物质的束缚和欲望的干扰,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2.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这句话指出了“重”是“轻”的根基,而“静”是“躁”的主宰。

它意味着稳重和宁静是控制轻浮和躁动的关键。

老子认为,通过保持内心的宁静,人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避免过度冲动和浮躁。

3.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这句话用雌性动物常常以静定胜过雄性动物,来比喻以静定为下的道理。

它强调了“静”的力量和优越性。

老子认为,在许多情况下,静定和沉默胜过喧嚣和争斗,以柔克刚。

4.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这句话指出了躁动能战胜寒冷,而宁静能战胜炎热。

老子认为,清静是天下的正道,通过内心的宁静和清静,人们可以超越寒热等外界的干扰,达到心灵的平衡和和谐。

总的来说,老子认为“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和境界,通过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虚无,人们可以与道相通,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超越。

同时,“静”也是控制情绪和行为的关键,以柔克刚,以静定胜过浮躁。

这些思想在老子的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道家和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虚静无事,以暗见疵。注释

虚静无事,以暗见疵。注释

虚静无事,以暗见疵。

注释摘要:一、引言二、虚静无事的含义三、以暗见疵的含义四、虚静无事与以暗见疵的关系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六、结论正文:一、引言在我国古代哲学中,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具有深刻智慧的著作。

其中,“虚静无事,以暗见疵”这一观点,揭示了人们在认识和处理事物时的智慧。

本文将对这一观点进行解读,以期为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带来启示。

二、虚静无事的含义虚静无事,意味着内心保持空虚、宁静,没有杂念和欲望。

在《道德经》中,虚静是一种理想的心理状态,它有助于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当心灵达到虚静的状态时,人们能够更好地洞察事物,避免陷入表面的纷繁复杂。

三、以暗见疵的含义以暗见疵,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通过观察事物的微妙变化,预见到可能出现的弊端和问题。

这种观察事物的方法,需要人们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能力。

在《道德经》中,以暗见疵强调了在事物发展初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四、虚静无事与以暗见疵的关系虚静无事和以暗见疵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内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能敏锐地观察到事物的细微变化,从而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

而通过以暗见疵,人们可以在实际生活中验证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提升内心的虚静程度。

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虚静无事的智慧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保持冷静和理智。

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以暗见疵的方法,观察事物的变化,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样,我们既能避免盲目冲动,又能防患于未然。

六、结论总之,“虚静无事,以暗见疵”这一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和处理事物的智慧。

通过保持内心的虚静,我们可以洞察事物的本质;通过以暗见疵,我们可以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

虚静无事,以暗见疵。注释

虚静无事,以暗见疵。注释

虚静无事,以暗见疵。

注释摘要:一、引言二、虚静无事的含义三、以暗见疵的理解四、虚静无事与以暗见疵的关系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启示正文:【引言】在我国古代哲学中,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具有深刻智慧的著作。

其中,有一句:“虚静无事,以暗见疵。

”这句话传达了怎样的智慧,又如何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呢?【虚静无事的含义】首先,我们来理解“虚静无事”这个词语。

虚静,意味着内心空灵、宁静,没有杂念和欲望。

无事,则是指没有世俗的琐事纷扰,使人的精神得以安宁。

在虚静无事的状态下,人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以暗见疵的理解】接着,我们来解读“以暗见疵”。

暗,是指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事物难以显现原貌。

疵,是指瑕疵、缺点。

以暗见疵,意味着在昏暗不明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现事物的不足之处。

这不仅仅是指观察事物,更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以谦逊、低调的态度,更容易发现他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

【虚静无事与以暗见疵的关系】那么,虚静无事与以暗见疵之间有何关系呢?在虚静无事的状态下,我们的心灵更加宁静、敏锐,能够更容易地洞察事物的本质,从而发现其中的瑕疵。

而在发现瑕疵的过程中,我们又能时刻保持谦虚、低调的心态,不断地提高自己。

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使我们在不断成长的同时,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启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如何运用“虚静无事,以暗见疵”的智慧呢?首先,我们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内心修养,保持心灵的宁静与虚空,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

其次,在与他人交往中,要抱持谦逊、低调的态度,以真诚的心去发现他人的优点,同时也要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

最后,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发挥“以暗见疵”的精神,时刻审视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总之,“虚静无事,以暗见疵”的智慧启示我们要在宁静中洞察事物,在谦逊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点与不足。

《道德经》教会你虚与静的人生境界

《道德经》教会你虚与静的人生境界

《道德经》教会你虚与静的人生境界虚极静笃《道德经》十六章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没身不殆。

”“致虚极,守静笃”,虚要虚到极点,静要静到笃实。

这是什么状态?就是无虚、无静的状态。

你拼命追求虚,因为有个虚的观念挥之不去,你拼命想静下来,因为有个静的观念存留于心。

没有个虚的想法,没有个静的观念,虚和静不留存于心,也就到了最高境界。

虚是对道的形容,《庄子》言,“惟道极虚”。

静是对道的表述,下文云“归根曰静”,返回本源就叫做静,世界的本源为何?道也。

虚和静到了极致,才能观。

所以“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万物蓬勃生长,一般人皆为万物的欣欣向荣而陶醉,生发追逐之意欲。

致虚守静者,却能从万象繁复中看到回归之理。

回归何处?“万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世界万物变化纷纷,丰富多彩,终究要回到本源,“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回归本源叫做静,静叫做回归本来状态。

静不是没有任何动静的意思,它是叫你从结局来看世界,万物的结局都是回归本源,本源是道,道是虚的。

万物从道中产生,最终又回归于道,中间的过程再怎么轰轰烈烈,终究会归于沉寂。

老子告诉你要从结局来看人生,从结局来看的话,再伟大的人生也是黄土一抔,再绚丽的风景也是过眼烟云。

万物的过程就是从无到有,有又归无。

人生何必执着,洒脱一点才是真快乐。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回归本源才是常道,了解常道才是明白的人,或者说,是智慧的人。

本源的特点是虚无寂静,你不需要刻意求索,反而常生智慧。

“不知常,妄作凶。

”不知常道,胡作妄为,会给自己带来凶险。

老子常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不知常,即是不知足,不知止,拼命向外求索。

拼命向外求索的结果,一是得不到,气愤难平,郁郁寡欢,心情不快乐。

二是你得到了,你得到的东西真的是你想要的吗?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诛弟,逼父禅让,他得到了皇位,但在他内心深处,这真是他想要的吗?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了。

《老子》论“致虚守静”

《老子》论“致虚守静”

《老子》论“致虚守静”我们来看一下《老子》、《庄子》里的一些原文,来解剖一下老庄之道里面的修道功夫。

我们要看的第一段,就是《老子》里面讲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很明显,这段话就是道上的功夫。

没有道的人,没有修道的人,能写出这种话吗?让哲学家写这种话,他写不出来,这是修道的真切的体会。

所以我讲老子不是一个纯哲学家,他是一个修道的人。

什么是“致虚极”?就是要“虚”到了极点。

“虚”是“虚”什么?不是把我们这个肉体给消灭了,变成虚。

虚的就是我们的精神、意识里的各种意念、各种分别心。

平常我们的心向外投射,有了太多的牵挂,有了太多的思虑、分别心。

虚掉的就是这些——向外的求索、向外的挂碍、向外的追逐,让你的意识回到虚的状态。

虚了以后才无挂碍,才无执着,才无局限。

当你真正地达到心灵的虚的状态,就入“静”了,进入宁静的状态。

那么你要保留这份宁静的状态,持守这份宁静的状态。

如果我们用佛学的概念来比附一下,守静就是要定下来。

真正定下来以后,后面就是由定生慧,由止入观。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大家要了解,老子为什么要去观察万物?他不是动物学家、植物学家去了解外在世界的知识。

所谓的“万物”是在我们心灵中的万物;在我们精神世界当中所牵挂的、所思所想的各种“对象物”,就是这里所说的“万物”。

那么,什么是“万物并作”?大家开始静坐、观心,看看你的心,一个一个念头出来了。

年纪大的想孩子,孩子上学的情况怎么样?年轻的开始想工作,小孩子开始想玩游戏了。

你所操心的许许多多的事情纷纷出现了,这就是“万物并作”,你开始想这个想那个了。

这时候怎么办?一般的人就是在万物并作的时候,跟随着万物并作就一直“并作”下去,这就是常人散乱不堪的状态。

你若真正在做“致虚守静”的功夫时,当你心灵中的牵挂、意念、纷扰出现的时候,你就用智慧之眼去静观它们。

注意啊,老子没有说,一定要把它们压下去,让万物不作,不是这个意思。

《老子》中的谦虚意识

《老子》中的谦虚意识

老子》中的谦虚意识《老子》是道家哲学的经典之作,含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天道无为的哲学思想、无为而治的社会政治思想以及虚静柔弱的审美观念。

它以特有的哲学思想与儒、释共同影响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而谦虚意识也成为其重要的思想之一。

本文欲对《老子》所包含的谦虚意识作简要分析,已就教于专家师友。

一、简述谦虚的产生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

谦虚就是要求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面对取得的成绩不要骄傲自满,要虚心向他人学习,才能取得不断进步。

谦虚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

”到《周易》,则把谦列为一卦,即第十五卦谦卦,并且谦卦是唯一一个每一爻都表示吉利的卦象,可见《周易》对于谦的推崇。

它告诫人们要善于谦下,才能不断进步,取得成功。

出自其中的“谦谦君子”则成为谦虚谨慎、能严格要求自己、品德高尚的人的代名词。

《诗经》也有谦的意识。

《大雅?板》中有“老夫灌灌,小子”,其意为老人诚恳地讲,而小子狂傲不听。

它告诫人们应该谦虚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否则就要吃大亏。

《小雅? 角弓》中有“莫肯下遗,式居娄骄”,其意为兄弟之间的关系不和是因为不肯谦虚,自满自骄。

《论语》中也有关于谦的思想,如《泰伯》中有:“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这里指出了骄傲的危害,同时强调了谦虚的重要性。

二、《老子》中的谦虚意识及现实意义众所周知,《老子》一书涵盖了柔弱、虚静两方面,尽管《老子》一书没有提到一个谦字,但从一定意义上却包含了谦虚的意识。

这里笔者将从两方面分析。

从做人的角度,要求虚以待人,不骄傲自满。

《老子》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这是要求人们不要盈满,不要骄傲。

恃才傲物,富贵而骄,是不能长久的,到头来只能自取祸患。

适可而止,收敛一己之私欲,才能合于自然之道,才是常保之道。

这里是从身处富贵的角度谈起。

《道德经》杂谈:虚与静

《道德经》杂谈:虚与静

《道德经》杂谈:虚与静虚极静笃(一)难解的道“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归根曰静。

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道德经》第十六章老子最重要的概念,当然是道,但“道可道,非常道。

”这句话的意思很深,有的学者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是可以言说的话,就不是永恒的大道。

有的学者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是可说的,但这个道绝对不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那个道的意思。

道的最初含义,就是宽阔平坦的大马路。

周朝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修了一条从镐京到洛阳的宽阔大路,就叫道。

老子借用这个道字,来表明他的哲学观念中的最高概念。

上过两种对道的说法都有道理,但不管哪种说法,我们都想弄清楚,道究竟是什么?但是,你越想搞清楚就越搞不清楚,因为道是绝对的,永恒的,无限的一个存在,以人类相对的,短暂的,有限的一个生命体,又怎么能说得明白?不管说不说得明白,好在老子极尽刻划之功,想把这个问题说明白,我们至少可以因此去朦朦胧胧把握道。

(二)道虚比如这一章,老子谈到了道的两个最重要的性质,虚和静。

道是虚的,第四章云:“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这里的冲字是“盅”字,《说文》:“盅,器虚也。

”冲就是虚。

道是虚的,但作用却无穷无尽,它深奥难识却是万物的祖宗,它像沉没在水里的东西,你在岸上看,似有似无,但他却是上帝的祖先。

第六章又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这里用谷神喻道,谷神,山谷之间的通道,它是空虚的,但是,风雷云电都从这里产生。

道就象一个空虚的山谷,他不会死亡,却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道是虚的,所以学道,最重要的是虚心。

庄子说:“惟道极虚。

”又说“精神生于道。

”所以,人要获得精神,就要虚心,只有虚心,才能洞彻天地万物之理。

庄子说:“虚室生白。

”空虚的屋子里面才能遍体光明,如果屋子里面堆满了杂物,再强烈的光线都会产生阴影,但是,屋子里面空空如也,一点点烛光,屋子里面就会亮堂一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老子的虚静
文学院09级5班对外汉语张大鹏200910102035
一直对老子很感兴趣,也曾大胆尝试着与他老人家进行心灵的对话。

但笔者实在学识浅薄、班门弄斧,不敢与他老人家直接对峙。

可圣人归根结底是凡人,所谓圣人,除了超出常人的学富五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圣人没有敌人,他是博爱的,是无限的延伸,是对整个宇宙的大爱,所谓大爱无疆用在圣人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由此,对于圣人的畏惧立刻消失,而改为“敬畏”了。

笔者认为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很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万物平等”,它在乎与尊重的不仅仅是个人,还有世间的万物,一个“道”便可海纳百川,它包容的是无限广远的宇宙。

于是,笔者与老子的距离拉近,向深层次的心灵对话便成为可能,笔者可以在“虚静”的状态下可以任想象自由驰骋在广阔的无限精神世界中,无所羁绊。

说到“虚静”,笔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由此对老子的更是彻底地敬佩。

老子发现,自然万物好不热闹,熙熙攘攘,纷纷纭纭,然而又都静静地回归于它的本原。

这就是在万物纷扰后面有个"静",就是"复命",这是一种规律,又称为"常"。

这样,老子悟出来自大自然的道,写出了他的精彩一章,就是第16章。

《老子》在这章里说了一段非常深刻美妙的话: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
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狂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大意如下:要心虚无欲达到极点,要守持清静做到坚定。

万物都在生成活动,我看到的是循环往复。

万物纷杂生存,又各自返回它们的本原。

返归本原称为"静",这叫复归本性。

复归本性称为"常"。

了解"常"称为"明"。

不了解"常"而妄动乱来,就会遇到凶祸。

了解了"常"就会无所不容,无所不容就会公正。

公正就合王道,王道就合天理自然。

符合天理自然才能合乎"道",合乎"道"就能永久,直到老死不会发生危险。

老子提炼出六个字:“致虚极,守静笃。

”在“虚静”里面大有文章,这应是现代人认真研究的经典名言,具有持久的现实意义。

那我们对于“致虚极”与“守静笃”到底能悟出什么道理呢?
“致虚极”,就是你要将后天的种种欲望、成见、心机等加以控制、调适、消解、澄清,因为这些东西往往将原来清净纯洁的人心骚乱起来、浑浊起来、邪恶起来。

老子强调“虚”,要达到“极”,达到极致,要经过长期的修炼。

“守静笃”,就是你置身于滚滚红尘中,面对“不可欲”的一切诱惑,比如金钱、美色、权力、名声等等,要坚守住静,要笃守。

所谓“笃”就是切实、厚实、老老实实的意思,要坚定的持之以恒的坚守住“静”。

诸葛亮得到老子真传,悟到“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心灵深度。

那么老子的“虚静”在社会生活层面给我们的启迪便是,要保
有一颗安静的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外物皆嚷,唯我独静,自自然然的和万物一样,做一个原始自然的人,享受自然原始的快乐。

我们说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心态,在当今这样一个快节奏紧张的物欲横流而又社会主体价值缺失的社会里确实很难办到。

那么怎么办到呢?还是要做到“极”与“笃”,通过心灵的长期修养,来“致虚”、“守静”,来达到一种有序的、和谐的生命律动,合乎生命的自然节拍,从而生命不再盲动、被动、骚动,而是主动、能动、灵动,那么人便是真正“活”在世上,以一种原始而又稳定成熟的心态应对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

生活中我们需要一种超凡的“虚静”,它使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稳定的心态与完整的个人实体很好的适应不稳定的世界。

在生活中如此,那么审美的艺术境界中会给人带来什么惊喜呢?
文学活动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它愉悦作者与读者,使人感受到审美的愉悦。

在此,笔者浅谈作家创作时的“虚静”状态。

由生活的“虚静”引申到审美创作中“虚静”是很合理的。

请君想象,在一个无眠安静的文学创作的夜晚,皎洁的月光流淌进你的房间,一片银白,你的心是安静的,如此平静,如同光滑的镜面。

一切的一切都抛弃了,你进入到空灵清澈毫无杂欲的纯净境界,你的头脑清醒,像是有一种特殊的物质使你感到沁人心脾、清爽怡人。

这时的你可以安静地思考,可以对于人生对于宇宙对于一切的万物,这些都在你的脑海无限清晰地放大,你会对每一种事物都有自己的独到印象,你似乎对一切都了如指掌,你的感性与理性达到前所未有的平衡,此时的“平衡”让你
时而激情澎湃,时而倍加理性,才思敏捷,犹如泉涌。

我想那些名著经典就是在这种心境下创作出来的吧。

这就是“虚静”吧。

当然这样的设想也不是完美的,因此我常常幻想这种具有陶醉人心的创作意境,去试图感受这种创作中的愉悦。

在这种环境下,可以使自己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是自由的,没有束缚,人的灵魂得到解放。

这就是笔者对老子“虚静”的浅陋见解,还望与君共勉。

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非一时之力就能领会的,今后自己还要好好研究,以提高层次与修养,努力接近老子的真谛。

在此,向他老人家深深鞠一躬,以表敬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