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abb49d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1.png)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人间词话》读书笔记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间词话》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1“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在人间词话的开头,王国维如是说,人间词话只有六十四节,每节文字短小,却节节是精辟之语,若不细品细读,便会失其精华,废己时间。
你的人生是否匆忙?你又是否通过这些匆忙,奔波,努力成就了一个堪称完美的花样人生?“我终究是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这句被经常用来自嘲,调侃的话又何尝不是一句警告:你害怕失去这一切,奔忙,焦急、焦躁,患得患失。
这样的人生,还没有入境。
那么,你可能就要问了,这个抽象的境界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古之成大事者,必经历三种境界,静安(王国维的字),借我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心态;借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借我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大彻大悟。
生活是充满苦楚的,到处都是坑。
哪天你一个不小心,就掉进去了。
这坑呢,也是那样的扑朔迷离。
如果是小坑,站起来,拍拍灰,如无事般继续前行。
但如果是深坑呢?等待你的或许就是万劫不复。
但是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你不仅不怕,而且还独上高楼,远眺你内心的目标,然而却无奈于现实,畏惧于路途上的坑坑洼洼,这就是人生第一境界,迷茫却充满希望。
当你准备好一切,开始前往你远眺的地方。
你会慢慢发现,他其实并不近,这个时候就需要你不断的努力,持之以恒。
坚持是好的,但是过于执着,就会产生思想上的折磨,人也会变得憔悴,余世存在《时间之书》中说到:年轻人,你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急时光。
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生命里的每一件事,都是在追逐。
小时候我们会追一切美好的东西,星星、蝴蝶、萤火虫。
没多久追赶变成了需要用数字衡量的事物,作业、成绩,还有考试后总排在你前面的那个同学。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2篇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98fb1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0.png)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2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报告材料、策划方案、条据文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plans, report materials, planning plans, doctrinal documen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人间词话》读书笔记2篇文中文件目录《人间词话》读书笔记《人间词话》读书笔记《人间词话》读书笔记(一)词,从古至今便是一种人文的阐释,和诗文一样,它是大家东方文化中一朵绚丽夺目的奇怪。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414775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e.png)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人间词话读书笔记篇1《人间词话》读书笔记《人间词话》是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的文学批评著作,其独特的批评理论深深地影响了后世。
本书以"境界说"为核心,探讨了诗词的美学特征和艺术价值。
背景介绍: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学术研究涉及多个领域,而《人间词话》则是他最重要的文学批评著作。
该书的创作背景是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文学变革和社会变革,王国维试图通过自己的文学批评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情感体验。
深入分析:《人间词话》的核心理念是"境界说",即认为优秀的诗词作品应该具有深远的意境和独特的意象。
王国维认为,一个优秀的诗词作品应该具有清晰、鲜明的意象,通过这种意象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他认为,只有具有这种意境的诗词作品才能称之为真正的艺术品。
个人观点:我认为,《人间词话》的"境界说"有其独特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在于,它强调了诗词的美学特征和艺术价值,强调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在诗词创作中的重要性。
局限性在于,它过于强调了意象和意境的作用,忽略了诗词的其他方面,如语言、形式等。
对比与参照:相比于其他文学批评著作,《人间词话》更加注重对诗词的美学特征和艺术价值的探讨,更加注重对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的关注。
同时,它也借鉴了西方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但并没有完全照搬,而是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
结论与评分:总的来说,《人间词话》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文学批评著作,它提出了"境界说"这一独特的批评理论,对于我们理解诗词的美学特征和艺术价值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篇2《人间词话》是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创作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其独特的批评体系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其在文学批评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对文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人生有了新的思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境界说”这一独特的批评理念,他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具备“景”与“情”的交融,即“境界”。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cf4f4f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60.png)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经典文艺理论著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这本书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见解,探讨了诗词的创作和欣赏,被誉为中国古典诗词研究的必读之作。
在阅读《人间词话》的过程中,我对诗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王国维的思想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一、《人间词话》概述《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在20世纪初撰写的一部文艺理论著作,主要探讨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和欣赏。
王国维在书中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见解,对中国古典诗词进行了独到的评价和剖析。
王国维在书中提出了“境界说”的理论,认为诗词的创作必须要有境界,而这种境界是可以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观察与体验来获得的。
此外,王国维还强调了诗词的“自然”与“雕饰”的平衡,认为过于雕饰会破坏诗词的自然之美。
二、精彩片段解读1.“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提出了“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的理论。
他认为,“无我之境”是客观的、自然的,而“有我之境”则是主观的、情感的。
在诗词创作中,创作者应该尽量将自己融入自然之中,用心感受自然之美,从而达到“无我之境”;而在表达情感时,则应该尽量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文字之中,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这个理论对于我们欣赏诗词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
我们在欣赏诗词时,不仅要看作者所描绘的自然景象,还要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
2.“自然”与“雕饰”的平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强调了诗词中“自然”与“雕饰”的平衡。
他认为,过于雕饰会破坏诗词的自然之美,而过于自然则会让诗词显得平淡无奇。
因此,在创作诗词时,创作者必须要在“自然”与“雕饰”之间寻求平衡。
这个理论对于我们创作诗词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我们在创作诗词时,必须要在自然和雕饰之间寻求平衡,既要保持诗词的自然之美,也要运用一些技巧来让诗词更加生动有趣。
三、我的感悟在阅读《人间词话》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王国维对于诗词的热爱和对于艺术的追求。
《人间词话》的读书笔记领悟五篇
![《人间词话》的读书笔记领悟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d8bd33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a.png)
《人间词话》的读书笔记领悟五篇《人间词话》的读书笔记领悟1《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着作,在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它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说,理论熔中西美学、文艺思想于一炉,突破清代文坛某些学派的门户之见,为中国美学、文艺理论研究开创了一条新路。
他认为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读了他的词论后,再去读宋词三百篇,就更能体会到诗词的意境之美。
《人间词话》虽为论词而作,但涉及的方面很广泛,不限于词,可以作为王氏一家的艺术论读,是对人生的反思。
它将个人自我抛入茫茫大块的宇宙、大化流行、生生不已的永恒中,让自我去面对注定的人类悲剧,甚至将自我做展示的人格分裂,作灵魂拷问,去追究人生无根茎的命数。
是作者对宇宙与人生、生命与死亡等基本人生问题讨问和思索的结晶。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界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界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界也。
国学大师王国维精妙地以三句词道破人生之路:起初的迷惘,需要认清自我,选定道路,继而的执着追求和最终的顿悟。
成功之道无出其右也。
关于王国维的这“三境界”妙论,百读不厌,给人深刻的启发。
《人间词话》的读书笔记领悟2在寒假期间阅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这虽然是一本薄薄的小书,其实是不乏深奥的文学评论书,甚至涉及谈人生、谈哲学。
我跟着飞快地通读了一遍。
王国维这本书里面最广为人知的片断是人生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雕碧树。
独上层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这儿的所谓境界是指修养或者造诣。
王国维的境界说我读中学时就知道,但那时似懂非懂,如今重读此书,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4d3ba0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35.png)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在繁忙的生活中,能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在喧嚣的世界里寻得一处宁静的角落,让心灵得到片刻的休憩。
《人间词话》便是这样一本能让人沉浸其中,感受诗词之美的佳作。
初读《人间词话》,就被王国维先生那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感悟所吸引。
他以简洁而有力的笔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诗词世界的大门。
在书中,他提出了“境界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这一观点让我对诗词的欣赏有了全新的认识。
就拿李白的《静夜思》来说吧,“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简单直白,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营造出一种悠远深沉的意境。
那洒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让人恍惚间以为是地上的秋霜,短短两句,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的月夜之中。
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是通过简单的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出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这种境界,不是靠堆砌词藻能够达到的,而是诗人用真挚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力所铸就的。
再比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中,一缕孤烟直直地升腾而上,那无尽的黄河之上,一轮落日显得格外浑圆。
这样的画面,光是在脑海中想象,就已经让人感到无比壮观。
王维用最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大自然最雄浑壮阔的景象,让人身临其境,仿佛能够感受到那干燥的风、那炽热的阳光。
读着《人间词话》,我仿佛穿越时空,与那些伟大的诗人一同感受着世间的喜怒哀乐。
我看到了李煜在国破家亡后的悲痛与无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那滔滔不绝的江水,又怎能诉尽他心中的愁苦;我看到了柳永在繁华都市中的漂泊与孤独,“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酒醒后的迷茫与凄凉,让人不禁心生怜悯。
在书中,王国维先生还对很多词人的作品进行了比较和点评,让我对诗词的发展和演变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他说“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通过这样的评价,让我明白了不同词人的风格和特色。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优秀3篇)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a20a2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3.png)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优秀3篇)人间词话读书笔记篇一书籍简介:摘抄:1、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
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2、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
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
故写实家亦理想家也。
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
故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3、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4、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
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草共忧乐。
读书笔记:《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
该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
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
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深远。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翻阅《人间词话》,不难发现王国维读了很多书,写了许多书的评论,也因此《人间词话》被誉为文学批评著作,但是我猜测,人间词话只是王国维先生的读书笔记而已。
他读一本书,摘抄语句,发表自己的感想,一开始也许他只是写给自己看的,但是记录着记录着,由于见解独到,有理有据,就成了一本评论著作。
由于我的文学功底的缺失,对本书中的一些文章有的是一知半解,有的是似懂非懂,有的则完全不知所云了,唯一记得最牢的是书中最有名的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忘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界也。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ff73eb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a.png)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在繁忙的生活中,能静下心来读一本像《人间词话》这样的经典之作,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说起读这本书,还得从一次偶然的机会说起。
那天,我在图书馆里瞎转悠,想要找一本能让我沉浸其中的书。
在那一排排高大的书架间,我的目光无意间扫到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它安静地躺在那里,封面简单却透着一股典雅的气息,正是《人间词话》。
我拿起它,随意地翻开一页,瞬间就被书中的文字吸引住了。
王国维先生在书中对于诗词的见解独到而深刻。
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这让我不禁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才是诗词的境界呢?是诗人描绘的美丽景色,还是他们抒发的深沉情感?比如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句,简简单单的十个字,却把那广袤无垠的沙漠、孤独直立的烟柱、奔腾不息的长河还有那即将西沉的落日,都清晰地展现在了我们眼前,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这就是一种境界,一种能让读者通过文字感受到画面和情感的境界。
还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句词,把那种为了心爱的人甘愿受苦受累,就算身形消瘦也毫不后悔的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读着这样的词句,我仿佛能看到一位痴心的人儿,在思念的煎熬中,日渐憔悴,却依然坚定地守望着那份爱情。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先生还提到了“造境”和“写境”。
他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
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一些经历。
记得有一次,我去郊外游玩。
那是一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草地嫩绿嫩绿的,还带着清晨的露珠。
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雾气之中,就像是一幅水墨画。
我站在那里,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花香和泥土的气息。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诗人笔下的美妙境界之中。
我想,这也许就是“写境”吧,大自然本身就为我们呈现出了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而诗人只是用他们的笔,把这份真实的美好描绘了出来。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精选13篇)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61aa04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1e.png)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精选13篇)《人间词话》读书笔记(精选13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间词话》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篇1曾经,有“秋波横欲流”“魂迷春梦中”的绮丽浮靡;亦有“无泪可沾巾”“飘零事已空”的悔恨悲戚;然后,有了“垂泪对宫娥”“回首恨依依”的亡国之哀。
倾尽“一江春水”,换来牵机毒药。
南唐李煜。
王国维谓:“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
”“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一个笔力纵横,他豪放超逸、恬淡旷达;“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一个,笔力雄厚,他壮志难酬、慷慨悲壮。
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
王国维曰:“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
”“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
”“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
他,至情的楞伽山人,面对富贵可以轻看,面对仕途亦会厌倦,面对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但,面对心与境合的自然合谐状态,他却流连向往。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这才是他的《饮水集》。
满清纳兰性德。
王国维评:“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学者,在文学、美学、史学、古文字学领域的成就极为卓著。
他的《人间词话》一书,突破了传统文化思想的束缚,用新的思想与眼光去鉴赏词话。
“境界”,是《人间词话》的核心——“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由名句。
”由此观之,“境界”才是根本,只有根深方可叶茂。
恰如国画一般,意在“神”,所以王国维说“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篇2《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先生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洗礼之后,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通用13篇)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e2442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16.png)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通用13篇)人间词话读书笔记1《人间词话》宛若月下纷扬的落花,华美绝伦却又悲喜交集。
——卫琪《人间词话》是一部被人们奉为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
初读《人间词话》就让我沉浸于那精简却又华美的语句中,王国维不仅将其深厚的美学功底尽展其中,而且段段匠心独运。
《人间词话》以小段形式呈现,甚至是只言片语,但其间不断流露出作者犀利见解的睿智。
那些诗文的巨匠所创造的千古绝句与王国维的深刻见解穿过历史合二为一。
那宛若天成时而震撼人心的诗句加之王国维的唯美语句使《人间词话》散发出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
平静了那些在喧嚣尘世中躁动的心灵。
让那些被光明与黑暗折磨的筋疲力尽的人们找到了一处歇脚之地。
想要全面的了解《人间词话》就必须了解作者王国维。
王国维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一位令人可敬却又令人无奈的学士。
又是我觉得他和我是如此的亲近,有时又是如此的疏远。
王国维作为一个中国古典文化结束的强音,自然是才高八斗,古文功夫炉火纯青的。
卫琪有言王国维是“一个只认死理脑筋不转弯”的人。
他执着,他才能有资格成为研究国学和史学的大师,正如他所言之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王国维的一生刚好经历了清王朝的覆灭。
他是个恪守传统,拒绝革新的人,他不能理解革命,也幻想着清王朝能够复辟成功,可惜他的愿望一一破灭。
我想王国维如果当年未听取罗振玉的劝告而未尽弃前学去研究新学。
王国维也许就会成为一个承载文明启新时代的大师了。
1924年废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王国维认为这是奇耻大辱,想自杀被家人严密监控而未遂。
到1927年,北伐进军华北,北洋军阀即将崩溃,王国维最后的希望破灭。
“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
《人间词话》倾注着王国维的心血,才情高绝。
其中对读者影响最大以及最成名之段莫过于“古之成大事者,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其实我对这三段话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9ca79b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0.png)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人间词话>读书笔记》《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先生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对中国古代诗词进行了精妙的品评,展现了诗词的魅力与价值。
读完此书,我深受启发,也有了许多感悟。
王国维先生在书中提出了“境界说”这一重要的理论。
他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这里的“境界”并非单纯指景物的描绘,更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出的真情实感和深邃的思想。
一首好词,应当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感受到作者所营造的氛围和情感。
例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愁绪比作滔滔不绝的江水,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其内心无尽的愁苦,让读者也能深切地体会到这种深沉的悲哀,这便是有境界的词句。
书中还强调了诗人观察和感受生活的重要性。
诗人要有敏锐的感知力,能够捕捉到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并将其融入诗词之中。
正如王维的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简单的几个字,便勾勒出了边疆大漠的雄浑壮阔之景。
这是因为王维善于观察,能够精准地抓住大漠中独特的景象,并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出来。
只有对生活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才能创作出有生命力的作品。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先生对众多词人的作品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他赞赏辛弃疾的豪放词风,认为其作品充满了英雄气概和壮志豪情。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读来让人热血沸腾,感受到辛弃疾的爱国情怀和宏伟抱负。
同时,他也对李清照的婉约词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情感真挚细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通过一连串的叠词,将孤独凄凉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诗词创作中的“隔”与“不隔”。
“隔”是指读者在阅读诗词时,无法直接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需要通过反复揣摩才能理解;而“不隔”则是指作者能够用清晰、生动的语言,让读者一下子就领悟到诗词的内涵。
例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样的诗句自然清新,不事雕琢,给人一种直观而真切的感受,便是“不隔”之佳作。
2023年人间词话读书笔记(集锦13篇)
![2023年人间词话读书笔记(集锦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70a96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e.png)
2023年人间词话读书笔记(集锦13篇)人间词话读书笔记1“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在人间词话的开头,王国维如是说,人间词话只有六十四节,每节文字短小,却节节是精辟之语,若不细品细读,便会失其精华,废己时间。
你的人生是否匆忙?你又是否通过这些匆忙,奔波,努力成就了一个堪称完美的花样人生?“我终究是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这句被经常用来自嘲,调侃的话又何尝不是一句警告:你害怕失去这一切,奔忙,焦急、焦躁,患得患失。
这样的人生,还没有入境。
那么,你可能就要问了,这个抽象的境界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古之成大事者,必经历三种境界,静安(王国维的字),借我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心态;借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借我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大彻大悟。
生活是充满苦楚的,到处都是坑。
哪天你一个不小心,就掉进去了。
这坑呢,也是那样的扑朔迷离。
如果是小坑,站起来,拍拍灰,如无事般继续前行。
但如果是深坑呢?等待你的或许就是万劫不复。
但是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你不仅不怕,而且还独上高楼,远眺你内心的目标,然而却无奈于现实,畏惧于路途上的坑坑洼洼,这就是人生第一境界,迷茫却充满希望。
当你准备好一切,开始前往你远眺的地方。
你会慢慢发现,他其实并不近,这个时候就需要你不断的努力,持之以恒。
坚持是好的,但是过于执着,就会产生思想上的折磨,人也会变得憔悴,余世存在《时间之书》中说到:年轻人,你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急时光。
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生命里的每一件事,都是在追逐。
小时候我们会追一切美好的东西,星星、蝴蝶、萤火虫。
没多久追赶变成了需要用数字衡量的事物,作业、成绩,还有考试后总排在你前面的那个同学。
时间总是不期而至的约束你,提醒你,或者善待你。
如果你觉得累,那一定是你在走上坡路。
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都想发光。
生活,会遇到很多兜兜转转和措不及防的喜爱。
王国维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王国维人间词话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ca20ae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4.png)
王国维人间词话读书笔记王国维人间词话读书笔记篇1王国维先生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著名学者,他的学术成就和思想深度备受推崇。
而在他的众多著作中,《人间词话》无疑是最为著名的一本。
这本书以词话的形式,阐述了王国维先生的美学思想和文学观点,对于理解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演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阅读《人间词话》的过程中,我深深被王国维先生的思想深度和广度所折服。
他对于文学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文学的本质和内涵中去。
他认为文学是一种情感的表现,是一种心灵的沟通,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这种对于文学的深刻理解,让我对于文学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阅读过程中,我也深深感受到了王国维先生的文学造诣和思想深度。
他对于诗词的鉴赏和分析,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诗词的内涵和意境中去。
他对于诗词的理解和评价,不仅仅是一种学术观点,而是源自于他对于诗词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这种对于文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让我对于文学的创作和欣赏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阅读过程中,我也深深感受到了王国维先生的思想深度和广度。
他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家,更是一个思想家和哲学家。
他的思想深度和广度,让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这种对于文化的深刻认识和理解,让我对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思考。
总之,《人间词话》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它不仅让我对于文学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对于文学的创作和欣赏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任何一个喜欢文学的人来说,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王国维人间词话读书笔记篇2《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先生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该书以宋代词人周济的《宋四家词选》为底本,加入了作者自己的文学见解和审美观点,对词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王国维先生的文学造诣和深刻见解所折服。
他以独特的视角和语言风格,对词的发展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让我对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7c1de9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1e.png)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人间词话>读书笔记》《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先生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对中国古代诗词进行了精彩的品评。
阅读这本书,仿佛走进了一座诗词的宝库,每一次翻阅都能有新的感悟和收获。
王国维先生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
他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这一观点让我对诗词的审美有了全新的认识。
以往,我们可能更多地关注诗词的韵律、用词的华丽,而“境界说”则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诗词所营造的氛围、所传达的情感和所展现的精神世界上。
比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简单的几个字,却勾勒出了一幅广袤、雄浑的边塞风光,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种壮阔与孤寂,这便是有境界的好词。
书中对于五代、北宋词的评价颇高。
五代、北宋之词多为天然之作,感情真挚,不做作。
像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将亡国之痛表达得淋漓尽致,毫无掩饰,这种真情实感最能打动人心。
相比之下,南宋之词则多注重技巧和雕琢,反而失去了那份天然的韵味。
这让我明白了,诗词创作最重要的是抒发真情实感,而不是单纯地追求形式和技巧。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先生还善于通过对比来凸显词人词作的特点。
他将温庭筠、韦庄与冯延巳进行对比,指出温庭筠词的“精艳绝人”,韦庄词的“情深语秀”,冯延巳词的“堂庑特大”。
这种对比分析的方法,让我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不同词人的风格差异,也更容易理解他们作品的独特魅力。
此外,王国维先生对于诗人的评价也十分独到。
他认为李白的词“纯以气象胜”,苏轼的词“旷”,辛弃疾的词“豪”。
这些评价虽然简洁,但却精准地抓住了诗人的特点。
读了这些评价,再去品味他们的诗词,便能有更深刻的理解。
阅读《人间词话》,不仅让我对诗词的鉴赏能力有了提高,更让我对人生有了一些思考。
诗词是诗人情感和思想的结晶,通过欣赏诗词,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人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这让我意识到,虽然时代在变迁,但人类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是相通的。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fb8684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61.png)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人间词话>读书笔记》《人间词话》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在我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初读此书,只觉言辞精妙,观点独到,再读之时,方能领悟其中蕴含的深刻文学思想和人生哲理。
王国维在书中提出了“境界说”这一核心观点。
他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这里的“境界”并非单纯指景物的描写,更是作者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相融合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和情感表达。
比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抽象的愁绪化为具体可感的江水,境界全出,让人深切感受到他内心的愁苦之深。
又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通过描绘简单的田园生活场景,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超凡脱俗的境界。
书中还提到了“造境”与“写境”的区别。
“造境”侧重于作者的想象和虚构,是主观创造出来的艺术世界;“写境”则侧重于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描绘。
然而,优秀的作品往往是“造境”与“写境”的完美结合。
像李白的诗歌,既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充满想象力的造境之句,又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种基于现实行程的写境之笔。
在论及“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时,王国维的见解同样发人深省。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有我之境,作者的情感鲜明地投射在景物之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是无我之境,人与景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此外,王国维对于诗人的评价也独具慧眼。
他赞赏北宋词人如欧阳修、秦少游等人的词作,认为他们的作品情感真挚、境界高远。
而对于南宋词人,他则认为多注重格律技巧,在境界上稍逊一筹。
这种评价虽然带有一定的个人偏好,但也为我们审视不同时期的词作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阅读《人间词话》,让我对诗词的欣赏和理解有了新的提升。
它让我明白,好的诗词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寄托、境界的营造和人生的感悟。
《人间词话》的读书笔记个人领悟五篇
![《人间词话》的读书笔记个人领悟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5347080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6.png)
《人间词话》的读书笔记个人领悟五篇《人间词话》的读书笔记个人领悟1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堪称文学经典。
读完这本精妙独到的词评,令人最有感触的,便是其中用三句宋词精妙概括的人生三境界了。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这第一境界便让我产生了共鸣。
一夜萧萧,西风凄凉,意境似乎有些悲伤。
独上高楼,极目远眺天涯路,这又是何等的坦荡!西风凋零了碧树,眼前的形势不容乐观,众多天涯路,我该走哪一条?这时就必须登上高楼,因为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站得高,才能排除干扰,不会被眼前飘忽不定的浮云所迷惑。
这样,望尽天涯之路,看清人生的方向,才能确定好下一步做什么,决定好自己即将要走的路。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看清起点,找明方向,这将是一个成功的开端。
第一境界所指的,是寻找天涯路的过程。
而第二境界,则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心中有目标,眼前有方向,还缺什么?缺的是努力。
好高骛远,光说不练,看清了路却懒得往前走,这算什么?没有实际行动,有再高的天赋,再好的计划又有何用?最后只能成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努力一天两天,不足为奇,一年两年,才是难能可贵。
尽管遇到困难,尽管“衣带渐宽人憔悴”,也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因为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如果能够一直眼看前方不改变方向,衣带渐宽终不悔,这难道不是一种伟大的境界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第三境界最为耐人寻味。
世事无常,实现理想之路的羁旅漂泊最能磨练一个人的心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经历了上高楼,人憔悴,冲破了无数的难关与考验,我们就会逐渐变得成熟,对事物有自己的认识与见解,知道自己要什么。
众里寻他千百度,正是有了千百度的苦苦追寻,才有那蓦然回首时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俗话说,功到事成,追梦路上,我们心中应该不急不躁,耐心等待。
即使千百度的追寻未果,也能安然面对,坦坦荡荡。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431bd144afe04a1b171de73.png)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人间词话》读书笔记1王观堂在人间词话中阐述了他关于词的理论,语言往往短小精辟。
如“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一切景语皆情语”、“诗词者,物之不得其平而鸣也”;读之,似乎也如入境界,在慢慢细品中由“独上高楼”而至“人憔悴”,最终达到“蓦然回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在阅读中有了点滴收获——与观堂先生一起读词,词之差别与境界豁然开朗。
一、有境界与无境界“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真情最为动人。
没有真实情感的赋予,再华丽的辞藻也显得肤浅虚伪,再精巧的构思也显得空洞无味。
境界,原来全在一个“情”字上。
写词如此,写诗、散文、小说,不都是如此吗?文学如此,做事、为人,不都是如此吗?真情的道理都是相通的,秉着一颗真心,才能打动别人的真心。
二、造境与写境“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现实二派之所由分。
然而二者颇难分别。
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中国文学自古就有现实主义的《诗经》与浪漫主义的《离骚》。
《诗经》虽然写实,却不觉得其晦涩或枯燥无味;《离骚》虽然想象,也不觉得其怪诞而不可理喻。
我们不可能将真正伟大的作品完全归于哪一派——它们在主体上属于某一派,然而在另一方面,另一种风格的补充又使其具有自然之美,而不是僵死在某一个框架里。
诚如王观堂先生所言,一个诗人往往既是理想家又是写实家,因为他活于物质的世界中,必然心存实物;而只有当他人保存着不竭的想像之泉,他才能掌握文字的灵性。
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
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有我和无我之境并无高下优劣之分,只是为写诗的心态和情感所决定。
无我之境如佛家,置身事外,写景得以淡然悠远;而有我之境便是一个感情丰富的歌者,随心吟咏之中使得情景交融,人与景交相呼应。
四、境界之大小“境界有大小,不以事而分优劣。
”同样,“写什么”往往决定了境界的大小。
然而并非写大场面、颂大事业就是境界高人一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人间词话》这本书,这本书的主题吸引了说,人间词话我开始以为是一部关于语言的文学,当我读完《人间词话》我被这部文学中的意境深深的吸引。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
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
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深远。
初度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让我感觉这本书,难以读懂,其中有些词汇甚至我还难以理解。
《人间词话》中许多的词句是以专业的文学手法进行表达的,如果不深刻的体会,很难感受到这部文学作品中的意境。
作者把多种多样的艺术境界划分为三种基本形态:“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
”王国维比较科学地分析了“景”与“情”的关系和产生的各种现象,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造境”与“写境”,“理想”与“写实”的问题。
《人间词话》的作者还提出,“理想派”与“写实派”常常互相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创作方法。
而用这种方法创作出来的艺术境界,则不能断然定为“理想派”或“写实派”。
在这种境界里,“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自然与理想熔于一炉,“景”与“情”交融成一体。
作者生活中中国最黑暗的时代,外族入侵,清政府没落崩溃,社会环境极其恶劣。
当时人们都生活在困苦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经历着剧烈动荡,个体生命在精神上处于迷茫和苦痛。
作者也生活在这个年代,这个年代是黑暗的年代,人们都通过不同的方法找寻希望和光明。
作者通过文学,通过将自己内心的思想写在书本上,来展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我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背景,其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文化特色。
《人间词话》以一种不同的形态展示了我国文化的深厚。
《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它提出了“境界”说。
“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
作者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
“境界”出发。
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
《人间词话》这本书的深度暂时还是让我难以理解,其中的“造境”与“写境”,“理想”与“写实”的问题,我还难以感受,这本书就如同一壶珍藏的老酒,还需我反复的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