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财政学》教案

《财政学》教案

×××大学《财政学》课程教案《财政学》教案《财政学》教案分配第3课时课前导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的生产和分配主要依赖非政府部门而不是政府部门。

由于我国从封建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方式,因此,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仅仅是近20年的事。

而在资本主义国家里,经济学最古老的信条之一就是认为市场经济制度有其公平合理性,特别是它导致了资源的有效配置。

倘若果真如此,为什么还需要政府部门?政府与市场在一国经济运行中是如何分工的?这一章我们将具体地探讨一下这一问题。

新课讲解:一、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因而研究财政问题要从政府与市场关系说起。

市场是一种有效率的运行机制,但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也有其本身固有的缺陷,经济学把这种缺陷称之为“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市场失灵为政府介入或干预经济运行提供了必要性和合理性的依据,这也是分析和研究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础。

二、市场体系与市场失灵(一)市场体系的运行在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由家庭和企业进行的,其纽带是市场体系。

家庭是由个人组成的一个群体,他们集体做出如何赚取收入,如何把这些收入花费出去的决策。

企业是生产商品和服务的经济单位。

企业从家庭那里购买生产要素,通过生产过程转换成商品和服务,然后把它们卖给家庭以获得货币。

在没有政府的经济行为中,家庭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描述:(二)市场失灵及其表现1. 市场失灵的含义市场失灵指市场天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从而引起收入分配不公平及经济社会不稳定的态势。

2. 市场失灵的表现(1)自然垄断和规模经济(竞争失灵)(2)信息不充分(3)外部效应(4)分配不公平(5)宏观经济的不稳定讲授讲授五、公共财政(一)公共财政的含义1.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2.政府部门一方面以税收、收费等方式获取收入,另一方面又通过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公共产品,以及向某些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提供补助或补贴而安排其支出。

财政学教案

财政学教案

财政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掌握财政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理解财政学在经济发展和政府治理中的作用;4. 培养学生对财政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a. 财政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b. 财政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2. 财政收入的形成和分类a. 财政收入的定义与特征;b. 财政收入的分类及其依据。

3. 财政支出的分类和原则a. 财政支出的定义与特征;b. 财政支出的分类及其原则。

4.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a. 财政平衡的概念和原则;b. 财政赤字的概念、原因和影响。

5. 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方式a. 财政政策的定义与目标;b. 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方式。

6. 财政制度与财政改革a. 财政制度的定义与构成要素;b. 财政改革的内容与方法。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述,将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传授给学生;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财政问题,并形成报告呈现给全班;3. 案例分析:选取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了解财政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 学生提问:鼓励学生主动提问,促进思维和理解。

四、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考察学生对财政学概念和理论的理解程度;2.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和案例分析,以检测学生对财政学知识的掌握情况;3.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财政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4.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工具1. 教科书:推荐使用财政学相关的教材作为教学参考;2. 讲义:结合教材编写相应的讲义,方便学生复习和课后回顾;3. 多媒体设备:利用投影仪和电脑展示相关图表和案例,提高教学效果;4. 实例和案例:选取真实案例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财政学知识;5. 白板和笔:用于在课堂上记录和演示关键概念和公式。

六、教学建议1. 组织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其财政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2. 实践案例引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际案例和数据,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3. 注重练习和应用:布置相关的习题和案例分析作业,加强学生对财政学知识的运用能力;4. 注意教学效果:使用多媒体设备和实例展示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财政学第八版课程设计

财政学第八版课程设计

财政学第八版课程设计一、设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财政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政策等方面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财政学的基本知识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财政学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通过设计项目,促进学生对财政学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设计内容1. 课程大纲本次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内容:•财政学基本概念及其关系;•财政与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关系;•财政收入与支出的构成及其分析;•财政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安排;•财政政策的功能、类型和实施;•财政改革和财政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2. 教学方法基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本次课程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讲授,系统讲解财政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政策等知识;•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实际案例,对财政学理论和政策进行分析和应用;•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形成多元化的思路和观点;•项目设计:设计一些常规性和情景性的财政项目,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财政学的应用能力。

3. 项目设计本次课程设计的核心是项目设计,具体项目如下:项目一:财政收支情况分析根据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政收支数据,进行收支情况分析和预测,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财政建议。

要求学生使用图表、表格等形式,完整呈现数据和分析结果。

项目二:财政政策实施分析选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一项财政政策,进行政策实施分析。

要求学生考虑政策的宏观和微观影响,分析政策的利弊得失,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项目三:财政预算设计选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政预算数据,进行预算设计分析。

要求学生考虑预算项目的重点和难点,呈现预算目标和预算方案,并对预算实施和效果进行评估。

项目四:财政管理模拟实验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财政管理模拟实验。

针对各种模拟情景,让学生制定财政管理方案,执行分工和任务分配,实现共同目标,并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课程评估本次课程采用多项评估方式:包括课堂听课和小组讨论的积极参与、课程项目设计和书面报告的完成情况、期末考试成绩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方式。

《财政学》教案

《财政学》教案

《财政学》教案财政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核心内容和运作方式;3. 了解财政政策的作用和影响;4. 理解国际财政关系和国际财政合作。

二、教学内容1. 财政学的定义与范围- 介绍财政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的定义;- 分析财政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2. 财政收入- 解释财政收入的概念和分类;- 探讨财政税收的基本原理和税种分类;- 介绍非税收入的运作方式和来源。

3. 财政支出- 分析财政支出的内涵和分类;- 探讨财政支出的决策过程与运作机制;- 介绍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和管理方式。

4. 财政政策- 解读财政政策的定义和功能;- 理解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 探讨财政政策的工具和实施策略。

5. 国际财政关系与国际财政合作- 分析国际财政关系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介绍国际财政合作的形式和机构;- 探讨国际财政合作对各国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掌握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财政学的相关问题;3.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财政学的实际应用;4. 案例研究:布置相关案例,让学生在个人或小组完成案例研究报告,培养综合运用财政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 资源利用: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等资源,扩展财政学相关知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进行评估;2. 个人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个人研究报告,评估其对财政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 考试:设计财政学的相关考试题目,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主流财政学教材,提供给学生进行学习和参考;2. 额外阅读材料:提供相关的论文、案例等额外阅读材料,加深学生对财政学的理解。

六、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 介绍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和范围;- 分析财政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财政学》教案

《财政学》教案

《财政学》教案财政学教案第一节:导言导言部分旨在介绍财政学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和目的,概述学习重点以及教学方法。

通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财政学的学习热情。

第二节:课程背景本节目标是向学生介绍财政学的背景和重要性。

阐述财政学的定义,其研究领域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通过相关案例和数据,说明财政学与国家建设、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关系。

第三节:教学目标本节将明确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理解课程目标的重要性以及达成目标的具体方法。

教师可以列举几个具体的教学目标,如:1. 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2. 掌握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核心概念;3. 理解财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4. 掌握财政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节:教学内容本节将详细介绍财政学的主要内容,并按照模块或章节来组织。

每个模块或章节可以包括以下子节:1. 概念解释:介绍相关概念的定义和内涵;2. 理论分析:对该概念的理论背景和研究进展进行讲解;3. 实践案例:引入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该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 综合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加深对该概念的理解和批判思考。

以下为教学内容的举例:节1: 财政学概述- 财政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财政学的历史渊源- 财政学的发展与应用领域节2: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的内涵与分类- 财政收入的形式与来源- 财政收入的管理与筹措节3: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内容与分类- 财政支出的原则与政策- 财政支出的管理与影响节4: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定义与作用- 财政政策的工具与效果- 财政政策的调整与评估节5: 财政管理- 财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财政管理的方法与技巧- 财政管理的挑战与前景第五节:教学方法本节将介绍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可以着重介绍以下几种方法:1. 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来传递基本概念和理论;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来加深学生对财政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对话交流法:通过师生互动的对话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4.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财政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财政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财政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财政学》是经济类、管理类各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在培养经济类、管理类高级人才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基本理论、方法论和意识形态无疑承担着启蒙和型塑学生专业思维、专业理念和专业应用的重要作用。

课程遵循OBE理念,针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制定课程培养目标,学生能够在观察、分析经济现象和问题时运用经济学、财政及金融学逻辑思维,提升思辨能力,增强对社会中的财政、金融现象和经济问题的理解、判断、分析、推理、综合、论证的能力。

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团队合作能力、经济学素养,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和经济强国的远大理想,培养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弄清财政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完善知识结构,了解并熟悉有关财政职能、政策、收入、支出、预算等一些最基本的知识以及相关的方法和技能,学会在市场经济大海中“游泳”的本领,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和创新基础。

一、教学目标(一)本讲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通过使学生理解财政支出的国防支出在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的重要作用(思政),帮助学生强化国防支出的正确理解和认同(教学)。

2.通过使学生感受70年的军事成就感受爱国、责任、使命(思政),帮助学生树立驾驭数据、务实求真的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金融专业学习和工作的信心(教学)。

(二) 案例如何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结合2019国庆阅兵,对国防支出的内容进行讲解和分析,突出国防支出维护国家独立、保障领土完整、安全和主权不受侵犯重要作用,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强大祖国的的保护,帮助学生建立、强化家国情怀的认同感。

2.通过了解国防开支的背景意义及我国在国内的卓越表现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派驻维和部队到战乱地区、参加战乱国家重建),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自然将爱国主义情怀倾注到自己的专业中去,为祖国的发展、繁荣而努力。

财政学教案

财政学教案

财政学教案课程名称:财政学课时数:2-4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财政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财政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了解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

4. 能够分析和评估不同财政政策的效果和影响。

教学内容:1. 财政学概述a. 财政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b.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c. 财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2. 财政学的基本原理a. 财政收入与支出平衡原理b. 财政资源配置原理c. 财政稳定原理3.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a. 实证研究方法b. 理论研究方法c. 比较研究方法4. 财政政策制定和实施a. 财政政策的定义和分类b. 财政政策的制定方式和程序c. 财政政策的实施和调整5. 财政政策的效果与影响a. 经济增长与财政政策关系分析b. 通货膨胀与财政政策关系分析c. 收入分配与财政政策关系分析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教材内容,介绍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归纳法:总结财政学的研究方法和财政政策的制定过程。

3. 实例法:以实际案例分析财政政策的效果和影响。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财政学的相关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教学资源:1. 教科书:财政学教材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计算机3. 实例案例:相关的实际财政政策案例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通过学生的活跃参与和贡献,评估其对财政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测试学生对财政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小组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要求分析和评估某个国家的财政政策,展示结果和总结经验。

备注:以上教案仅作为参考,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

财政学教案

财政学教案

财政学教案第一节:引言引言部分:财政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国家财政活动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财政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以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应对复杂的财政问题。

第二节:教学目标1. 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财政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3. 了解财政体制和财政体系的组成;4. 培养财政分析和决策的能力;5. 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和预算编制能力;6. 培养学生的财政伦理意识。

第三节: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部分:财政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2 财政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假设1.3 财政学的分类和发展历程第二部分:财政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2.1 财政政策的定义和功能2.2 财政政策的制定过程2.3 财政政策的实施和评估第三部分:财政体制和财政体系3.1 财政体制的定义和组成3.2 财政体系的分类和特点3.3 财政体制和财政体系的改革第四部分:财政分析和决策4.1 财政分析的概念和方法4.2 财政分析的工具和技巧4.4 财政决策的效果评估第五部分:财务管理和预算编制5.1 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5.2 预算编制的原则和程序5.3 预算执行和监督第六部分:财政伦理意识6.1 财政伦理的概念和意义6.2 财政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6.3 财政伦理教育和实践第四节: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估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学习评估:平时表现、小组报告、课堂测试、论文写作等。

第五节:参考资料1. Jehle, G. A., & Reny, P. J. (2011). Advanced microeconomic theory.2. Stiglitz, J. E., & Rosengard, J. K. (2014). Economics of the public sector.3. Holcombe, R. G. (2015). Public finance: A contemporary application of theory to policy.4. Rosen, H. S., & Gayer, T. (2013). Public finance.5. Musgrave, R. A., & Musgrave, P. B. (2014). Public fi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以上是本教案的大致内容和安排,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特点进行具体调整和补充。

《财政学》授课教案

《财政学》授课教案

《财政学》授课教案财政学授课教案教案一:财政学简介引言:财政学是研究国家财政的学科,探讨了政府如何通过收入征收和支出来管理和运用财政资源。

本教案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重要内容。

一、课程目标1. 理解财政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掌握财政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3. 了解财政学的主要分支和重要原则;4. 分析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财政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财政学的定义:财政学是研究政府收入与支出以及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的一门学科。

1. 政府收入a. 税收:指政府根据法律规定强制性从居民、企业和组织收取的财政资源。

b. 非税收入:政府通过国有资产、国际贸易、政府特许经营权等方式获得的财政资源。

2. 政府支出a. 基本支出: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开支,如教育、医疗、公共交通等。

b. 发展支出:用于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投资支出。

三、财政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1. 财政学的发展历程a. 古代财政学:古代国家在财政方面的运作和管理。

b. 经典财政学:以亚当·斯密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理论为基础。

c. 现代财政学:包括公共财政学、税收学、财政制度学等分支。

2.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a. 实证研究:基于实际数据和统计方法进行的研究,分析政府财政政策的效果。

b. 理论研究:分析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构建模型和假设。

四、财政学的主要分支和重要原则1. 财政学的主要分支a. 公共财政学:研究政府收入与支出、财政平衡和负债管理等问题。

b. 税收学:研究税收制度、税收政策和税收管理等问题。

c. 财政制度学:研究政府财政制度的建立和运作。

2. 财政学的重要原则a. 财政平衡原则:政府应保持收入和支出的平衡,避免财政赤字。

b. 效益原则:政府支出应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c. 公平原则:税收应公平、合理地分担社会成本。

五、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 财政政策的定义和目标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影响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的手段。

《财政学》授课教案

《财政学》授课教案

《财政学》授课教案财政学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原理;2. 掌握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3. 分析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结构和变动规律;4. 了解国际财政和全球金融体系的运作。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财政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财政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3. 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4.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结构和变动规律;5. 国际财政和全球金融体系的运作。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首先,通过提问引入财政学的概念,激发学生对财政学的兴趣,并简要介绍财政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主体内容阐述2.1 财政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首先,详细介绍财政学的基本原理,如收入充足性原理、税收公平原则等,并解释相关概念,如财政平衡、财政稳定等。

2.2 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其次,重点讲解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包括目标的确定、工具的选择和实施方式等。

2.3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结构和变动规律然后,分析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结构和变动规律,重点介绍不同类型的财政收入和支出项目,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4 国际财政和全球金融体系的运作最后,简要讲解国际财政和全球金融体系的运作机制,包括国际贸易、金融合作和货币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应用所学内容分析和解决财政问题,加深对财政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总结和展望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财政学的进一步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结合学生讨论通过教师的讲授,结合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度。

2. 案例分析通过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互动性和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对相关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以及实际问题分析能力的发展情况。

财政学教案

财政学教案

财政学教案财政学教案导论教学目的:通过分析现实中的种种财政现象及财政分配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关系、财政学与相关课程内容的关系,让学生在初学财政学之际,对学习财政学的重要性、财政学的内容特点及如何学习财政学等有关学习财政学的基本问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教学重点:财政学与相关经济管理课程内容的关系;财政学的学习目的、对象及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一、关于财政学的简要说明。

(一)本课程的内容类型财政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同其他的经济学课程一样,财政学的具体内容也要依存于、立足于一定的社会经济体制背景。

过去财政学有资本主义部分与社会主义部分之分。

我国现在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课程要讲的是市场经济下的财政学。

(二)财政与财政学现实中的财政现象分析。

从现象上看,财政即政府的资金收支活动或政府的理财活动。

对此,可以从现实财政现象中有一个直接的感性认识(财政概念从理论上如何解释,将在第一章中详细说明)。

由此而言,财政学是一门关于钱的学问。

学习财政学的目的就是了解政府理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财政学的具体学习对象包括财政收支及其运行规律、财政与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关系、财政制度、财政政策等。

(三)财政学与一些相关经济管理课程内容的关系1.财政学与主要的基础经济学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①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基础经济学课程,都是讲最基本的经济知识和理论(各自的具体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不同)。

财政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只是研究政府或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一个主要方面——政府的资金收支活动,其中包括政府财政收支活动对个体和社会整体经济活动的影响。

②财政学与微观经济学内容的衔接关系。

两者首尾相接。

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说明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

其最后要讲到市场失灵,引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财政学正是从市场失灵讲起。

财政学教案模板范文

财政学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财政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财政学基本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财政学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财政观念。

教学重点:1. 财政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教学难点:1. 财政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财政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区别。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财政?2. 引出财政学的概念,强调财政学是一门研究国家财政活动的学科。

二、基本概念讲解1. 财政学的定义:财政学是研究国家财政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政府收入、支出、债务和财政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2. 财政学的研究内容:a. 政府收入:税收、非税收入、债务收入等。

b. 政府支出:公共支出、非公共支出等。

c.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工具和实施效果等。

d. 财政平衡: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和财政赤字等。

3.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a. 国家财政活动:包括政府收入、支出、债务和财政政策等方面。

b. 财政规律:财政活动中的内在规律,如财政平衡规律、财政支出结构规律等。

4.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a. 定性分析:对财政现象进行描述、分类和解释。

b. 定量分析: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财政现象进行量化分析。

三、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分析财政学的基本概念。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财政学基本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财政学的学习热情。

3. 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财政学》教案教学设计

《财政学》教案教学设计

《财政学》教案导论【本章讲授内容】介绍课程体系介绍授课方法及学习要求推荐本课程参考书目教学环节要求、课时安排及考试形式【重点】掌握财政学理论、制度与政策【难点】财政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一、教学内容经济学从大的方面看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其中,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的经济细胞——企业和家庭经济行为的科学,具体点说是研究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条件下,企业如何组织生产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家庭如何决策消费以实现效用最大化的。

比如,像我们学校开设MBA的工商管理专业、会计专业、酒店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就属于这个领域研究的范畴;而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科学,具体说是研究如何把握经济波动和促进经济增长的。

比如,像我们学校开设的财政税收专业、金融、外贸等专业就属于这个领域研究的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进行着广泛的交叉和渗透,即使在这两大经济部门内部也是这样的。

例如:办一个企业。

首先得到工商局去注册,然后要到银行去贷款,还要按时向税务部门交纳税款,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还得符合国家财政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

此外,财政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有可能给予其一定的政策性补贴或对国有企业进行投资,以使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

所以说宏、微观部门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另外,就是在宏观部门内部,如财政和银行两家,也要相互融通资金,以起到共同协调经济发展的作用。

因此,作为一个经济院校的学生,无论你是学财税金融的,还是学会计、工商的,都要将所学到的本专业的知识与其他有关的经济学科进行衔接,尤其是应当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框架有所了解,这样将来当大家走向实际工作岗位时,才能够比较容易、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把所学到的本专业的知识转化到实际中去。

换句话说,将来无论你是做什么工作的,都得和财政、税务部门打交道。

只不过你的工作性质不同,身份不同,打交道的角度也许会有一定的差异。

那么,财政作为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它处于社会再生产的哪个环节,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什么地位?财政学与其他经济学科又是如何交叉和渗透的呢?或者进一步讲,财政资金、财政杠杆、财政政策与制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是如何运作的呢?这就是我们这门课程所要研究的内容。

《财政学》教案

《财政学》教案

《财政学》教案《财政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掌握财政学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提高对财政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财政学概述 1.1 财政学的定义和内容 1.2 财政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历程 1.3 财政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第二章财政制度 2.1 财政制度的概念和构成 2.2 财政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2.3 财政制度的内容和作用第三章财政收入 3.1 财政收入的概念和分类 3.2 税收收入及其构成 3.3 非税收收入及其构成 3.4 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第四章财政支出 4.1 财政支出的概念和分类 4.2 购买性支出的内容和作用 4.3 转移性支出的内容和作用 4.4 财政支出效益评估方法第五章财政管理 5.1 财政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5.2 财政管理的体制和制度 5.3 财政预算的概念和编制方法 5.4 财政决算的概念和编制方法第六章财政政策 6.1 财政政策的概念和类型 6.2 财政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6.3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果评估 6.4 财政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使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

2、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析方法。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4、实践法:通过模拟实践,使学生深入理解财政学的应用。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介绍课程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2、讲解概念和理论: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

3、分析案例: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析方法。

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5、做练习:通过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总结本课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7、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2、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

《财政学》授课教案

《财政学》授课教案

《财政学》授课教案讲授题目第一章导论课时安排1教学目的与要求财政是一个国家生存的主要支柱之一,也是政府需要解决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章通过对财政定义与特征的概括,简要介绍财政与财政学的发展历史,提出学习财政学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财政的定义与特征,了解财政的起源与发展过程,理解财政产生的历史条件,把握财政学与经济学的内在联系,掌握财政学说发展脉络,明确财政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认识中外财政借鉴的重要意义。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方法及手段第一节财政的定义与特征一、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二、财政定义上的分歧(一)国家分配论(二)价值分配论(三)货币关系论(四)社会共同需要论(五)国家资金运动论(六)剩余产品分配论(七)社会再生产论三、财政的定义(一)财政分配的目的——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二)财政分配的形式——主要利用价值形式(三)财政分配的客体(或对象)——主要是社会剩余产品(四)财政分配的主体——国家(政府)四、财政的基本特征(一)强制性(二)无偿性第二节财政的产生与发展一、财政的起源(一)采集经济与抢吃食物(二三百万年前)(二)狩猎经济与分吃食物(一百七十至一百万年)(三)渔猎经济与原始分配(十万年前至三万年)(四)种植经济与分配形式的发展(三万年前至一万年)(五)火耕经济与原始公共分配的发展(一万年前)(六)耜耕经济与氏族联盟分配(七千年前)(七)锄耕经济与财政分配的雏形(四千年前)二、财政的产生与发展(一)财政的产生(二)财政的发展第三节财政学的形成与发展概况一、经济学的发展概况(一)早期的经济思想(二)古典学派阶段(三)新古典学派阶段(四)新古典综合学派阶段(五)新自由主义学派——反凯恩斯主义(六)20世纪80年代后两大经济学流派二、财政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财政学产生与应用(二)财政学的发展概况三、学习财政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财政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二)财政学的研究方法(三)学习与借鉴PPT01概括归纳法看马宾说税:税收综述因素分析法财政史掌握不同的分配内容和特点观看:对话大学生缺什么-民企篇答疑讨论、作业和思考题:思考题1.在财政定义上有那些主要的分歧观点。

《财政学教案》word版

《财政学教案》word版

《财政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财政学导论1.1 课程介绍理解财政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掌握财政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1.2 财政与经济的关系分析财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讨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1.3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与要素熟悉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概念及分类理解财政赤字和财政盈余的含义及影响1.4 财政制度的构成与演变了解我国财政制度的历史演变分析现行财政制度的构成及特点第二章:财政收入2.1 财政收入的分类与来源掌握税收、非税收入的概念和特点分析我国财政收入的结构及变化趋势2.2 税收原理探讨税收的基本原则,如公平、效率等理解税收负担的分布及影响因素2.3 税收制度与政策熟悉我国税收制度的构成及分类分析税收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应用及效果2.4 非税收入管理了解非税收入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探讨非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第三章:财政支出3.1 财政支出的分类与内容掌握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概念及特点分析我国财政支出的结构及变化趋势3.2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探讨财政支出规模的决定因素分析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方向3.3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掌握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方法和原则应用效益评价方法分析具体财政支出项目3.4 财政支出管理改革了解我国财政支出管理的历史演变探讨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第四章:财政政策4.1 财政政策概述理解财政政策的定义、类型及目标分析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4.2 财政政策工具与传导机制掌握财政政策工具及其特点理解财政政策传导机制的原理及过程4.3 财政政策效应分析探讨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稳定、分配等方面的效应分析财政政策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适用性及调整4.4 财政政策实践与评价了解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及演变评价现行财政政策的成效及不足第五章:区域财政与财政转移支付5.1 区域财政差异及其影响分析区域财政差异的原因及表现探讨区域财政差异对经济的影响5.2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解财政转移支付的定义及类型分析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构成及特点5.3 财政转移支付效应评价掌握财政转移支付效应评价的方法及原则评价财政转移支付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中的作用5.4 区域财政协调发展策略探讨区域财政协调发展的意义及目标提出实现区域财政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第六章:税收制度与税收政策6.1 税收制度概述理解税收制度的定义、构成及功能分析税收制度在财政收入与经济调控中的作用6.2 税收分类与税收原则掌握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概念及特点探讨税收原则,如平等、公正、效率等6.3 税收政策的目标与工具理解税收政策的目标,如稳定、增长、公平等熟悉税收政策工具,如税率调整、税收优惠等6.4 税收政策实践与评价分析我国税收政策的演变及现状评价税收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效果及不足第七章:国债与财政风险7.1 国债概述理解国债的定义、分类及特点掌握国债在财政运行中的作用及功能7.2 财政风险与债务管理探讨财政风险的概念、来源及影响分析债务管理的原则与方法7.3 国债市场与国债政策熟悉国债市场的构成及运行机制理解国债政策的目标与工具7.4 国债政策实践与评价分析我国国债政策的演变及现状评价国债政策在财政运行与经济调控中的效果及不足第八章:社会保障支出8.1 社会保障制度概述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构成及功能掌握社会保障制度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8.2 社会保障支出政策理解社会保障支出政策的定义、目标及工具分析社会保障支出政策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8.3 社会保障支出管理探讨社会保障支出管理的原则与方法分析社会保障支出管理的现状与问题8.4 社会保障支出实践与评价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演变及现状评价社会保障支出在经济社会中的效果及不足第九章:环境保护与财政政策9.1 环境保护概述理解环境保护的定义、目标及意义掌握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9.2 环境税收与环境财政政策理解环境税收的概念、类型及作用掌握环境财政政策的工具与实践9.3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实践与评价分析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演变及现状评价环境保护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效果及不足9.4 环境保护与财政政策的发展方向探讨环境保护与财政政策融合的趋势提出完善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建议第十章:财政预算与财政监督10.1 财政预算概述理解财政预算的定义、类型及功能掌握财政预算在财政运行中的作用10.2 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理解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构成及运行机制分析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10.3 财政监督概述理解财政监督的定义、目标及意义掌握财政监督的方法与手段10.4 财政监督实践与评价分析我国财政监督的演变及现状评价财政监督在财政运行中的效果及不足第十一章:国际财政与财政合作11.1 国际财政概述理解国际财政的概念、特点及意义掌握国际财政关系的类型与内容11.2 国际财政合作与协调理解国际财政合作的概念、目标及原则分析国际财政合作与协调的机制与实践11.3 国际税收与财政转移支付理解国际税收的概念、特点及问题掌握国际财政转移支付的机制与实践11.4 国际财政合作的挑战与展望探讨国际财政合作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展望国际财政合作的发展方向与前景第十二章:财政学研究方法12.1 财政学研究方法概述理解财政学研究的方法体系掌握财政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巧12.2 定量分析方法在财政学中的应用熟悉定量分析方法,如统计分析、计量经济模型等分析定量分析方法在财政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12.3 定性分析方法在财政学中的应用熟悉定性分析方法,如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分析定性分析方法在财政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12.4 财政学研究的前沿方法与发展趋势探讨财政学研究的前沿方法,如大数据分析、等分析财政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第十三章:财政学在实践中的应用13.1 财政规划与预算管理理解财政规划的概念、目标及原则掌握预算管理的方法与技巧13.2 财政政策分析与制定理解财政政策分析的概念、目标及方法掌握财政政策制定的原则与程序13.3 税收筹划与企业管理理解税收筹划的概念、目标及原则掌握税收筹划的方法与技巧13.4 财政风险管理理解财政风险的概念、来源及影响掌握财政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技巧第十四章:案例分析与实践演练14.1 国内外财政学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财政学领域的经典案例从中提取经验教训,为实际工作提供借鉴14.2 财政学实践演练设计财政学实践演练scenarios,如预算编制、税收政策设计等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4.3 财政学模拟考试与点评组织模拟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提供改进建议14.4 实践项目与实习指导提供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实际工作指导学生进行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十五章:课程总结与展望15.1 课程回顾与总结回顾整个财政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总结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及收获15.2 财政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财政学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财政学在应对挑战中的创新与发展15.3 学生学习成果评价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为课程改进提供参考15.4 展望未来,鼓励学生继续深造和应用鼓励学生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财政学的基本概念与要素:理解财政收入的来源、分类和特点,以及财政支出的分类、规模和结构。

财政学第3版课程设计

财政学第3版课程设计

财政学第3版课程设计1. 简介该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财政学第3版的读书笔记、案例分析以及课程设计等方式,帮助学生通过在现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掌握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及实践应用技能。

2.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了解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政府重要性、政府的预算、财政政策等。

•掌握财政学的实践应用技能,包括预算编制、财政分析、政府项目管理等。

•学习财政学历史及相关案例,对财政学有全面深入的认识。

•提高学生的财政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内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3.1 财政学基础理论该部分主要介绍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政府的重要性、政府的经济功能、政府的预算、政府债务等内容。

通过课堂讲解和学生阅读财政学第3版相关章节,让学生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3.2 财政学实践应用该部分主要包括预算编制、财政分析、政府项目管理等方面。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相关财政学实践应用技能,并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3.3 财政学历史及案例分析该部分主要介绍财政学的历史和相关案例,例如中外经济体制变革、政府预算调整等。

通过学习历史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各种政策和对经济的影响,增进对财政学的理解和认识。

4. 课程设计4.1 课堂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财政学的基本理论,例如政府预算、财政政策等内容,让学生对财政学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4.2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思考财政学的实际应用,例如如何进行财政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4.3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预算编制、财政分析、政府项目管理等相关实践应用能力,并加深对财政学的理解和认识。

5. 教学评估通过考核、作业、项目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提供反馈,帮助学生持续改进。

6. 教材建议本课程建议使用财政学第3版教材,结合其他相关教材和案例,深入学习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技能。

7. 结语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财政学第3版的读书笔记、案例分析以及课程设计等方式,帮助学生通过在现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掌握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及实践应用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学》教案导论【本章讲授内容】介绍课程体系介绍授课方法及学习要求推荐本课程参考书目教学环节要求、课时安排及考试形式【重点】掌握财政学理论、制度与政策【难点】财政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一、教学内容经济学从大的方面看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其中,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的经济细胞——企业和家庭经济行为的科学,具体点说是研究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条件下,企业如何组织生产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家庭如何决策消费以实现效用最大化的。

比如,像我们学校开设MBA的工商管理专业、会计专业、酒店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就属于这个领域研究的范畴;而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科学,具体说是研究如何把握经济波动和促进经济增长的。

比如,像我们学校开设的财政税收专业、金融、外贸等专业就属于这个领域研究的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进行着广泛的交叉和渗透,即使在这两大经济部门内部也是这样的。

例如:办一个企业。

首先得到工商局去注册,然后要到银行去贷款,还要按时向税务部门交纳税款,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还得符合国家财政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

此外,财政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有可能给予其一定的政策性补贴或对国有企业进行投资,以使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

所以说宏、微观部门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另外,就是在宏观部门内部,如财政和银行两家,也要相互融通资金,以起到共同协调经济发展的作用。

因此,作为一个经济院校的学生,无论你是学财税金融的,还是学会计、工商的,都要将所学到的本专业的知识与其他有关的经济学科进行衔接,尤其是应当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框架有所了解,这样将来当大家走向实际工作岗位时,才能够比较容易、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把所学到的本专业的知识转化到实际中去。

换句话说,将来无论你是做什么工作的,都得和财政、税务部门打交道。

只不过你的工作性质不同,身份不同,打交道的角度也许会有一定的差异。

那么,财政作为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它处于社会再生产的哪个环节,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什么地位?财政学与其他经济学科又是如何交叉和渗透的呢?或者进一步讲,财政资金、财政杠杆、财政政策与制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是如何运作的呢?这就是我们这门课程所要研究的内容。

具体包括五大部分:1. 财政学基础理论。

主要阐述处于社会再生产分配环节的财政与国家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具体包括:财政的基本特征、政府与市场的分工与合作、公共产品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财政的职能。

(导论、第一章)2. 财政收入。

主要阐述财政依据什么、采取什么形式、从哪些渠道和环节组织收入,这些收入又是如何取得的。

具体包括:财政收入的分类和构成,财政收入的规模分析,以及每种收入形式的生成和运行。

(6、7、8、12章)3. 财政支出。

主要向大家讲述财政筹集上来的资金是按照什么标准分配出去的,投向了哪些部门,干了什么,效果如何考察。

具体包括:财政支出的结构与支出方式,财政支出量效分析以及每种支出项目的生成和运行。

(3、4、5章)4. 国债。

主要向大家介绍财政如何运用有偿的方式筹集资金。

它包括国债投资工具的种类与功能,国债制度以及政府债务的一、二级市场。

(9、10章)5. 国家预算与政府间财政关系。

①财政收支如何通过国家预算组织实施以及国家预算的工作程序。

②政府间的纵向分配制度。

重点是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之间如何划分财政收支。

(11、13章)6. 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

如何运用税收、国债、财政投资、补贴各种财政杠杆调节社会总供求的平衡。

以保证一国经济稳定发展。

主要包括:财政赤字及其经济影响,财政政策如何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以及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

(14章)二、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也有人把它叫做“政府经济学”(Public Sector of Economics)。

大家熟悉的著名经济学家、2000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里茨(Stiglitz)就持这种观点。

但财政又不是纯粹的经济学,实际上它是经济与政治的结合体,所以我们国内的一部分学者也认为它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改革以前),所以财政学是在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一般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揭示财政分配关系及其分配规律。

这是财政学研究的第一个层次。

又由于财政是发生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领域的国家为主导的一种分配,它既包含作为经济基础的财政关系,也包含作为上层建筑的财政关系和财政制度。

现实的财政活动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结合体。

具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双重内容。

这是财政学研究的第二个层次。

财政分配关系:国家凭借什么取得收入安排支出财政制度:财政运行依据的法律、税法、政府采购法财政政策:针对宏观经济形势:刺激需求、扩张;减少需求、紧缩(二)财政学的方法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科学的方法论只有一个,那就是唯物辩证法。

这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都必须遵循的唯一科学的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体现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上就是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地研究事物,再由本质到现象、由抽象到具体地描述事物的方法论体系。

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我们财政学的教学上就是: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统一。

所谓实证分析就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描述事物,说明研究对象“是什么”,进一步讲就是按照财政活动的原貌,勾勒出从财政收入直到财政支出全过程及其产生或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规范分析要回答“应当是什么”,按照一定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确定若干准则,并据以判断研究对象目前是否符合这些准则。

如果存在偏离如何调整。

具体讲就是看看财政制度和财政政策是否符合一定准则,如果不符合如何进行改革,并据以探讨财政改革问题。

实证分析——是什么positive economics规范分析——应当是什么normative economics这是财政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另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借鉴一些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三、参考资料1. 教科书《财政学》东财大2001,以它为蓝本讲课。

2. 杂志《财政研究》——着重理论《税收研究》——着重理论《财贸经济》——着重理论《财政与税务》——理论与实践《中国财政》——着重实践【本章思考题】1. 学习财政学应具备哪些经济理论基础?2. 如何才能学好财政学?第一章财政、政府与市场【本章讲授内容】财政的一般概念政府与市场公共产品理论【重点】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公共产品理论【难点】混合产品与纯公共产品的划分界限第一节财政的一般概念一、从财政现象谈起(一)财政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遇到一些财政现象和财政问题,可以说,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甚至每个人都与财政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①一个国家要想安全稳定,必须得有国防、军队、公安、司法上的开支;国民经济中的一些重要的公共设施的建设,像规模宏大的水库、电站、港口、铁路等都是国家投资兴建的;还有非生产部门,像机关、学校、科研单位、医院主要靠财政拨款来维持和发展。

大家的贷学金和奖学金就是财政拨的款,我们学校也是靠财政投资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②每年为了维持国家各项庞大的开支,政府就要依法向企业、单位和公民征税,国有企业还要向国家上缴利润,当税收、利润不足以抵补开支时,国家还要向社会各界发行政府债券等等。

以上这些都属财政现象。

(二)财政问题我们从不同的渠道和不同的角度还可以触及到一些财政问题:比如:①改革以来,我们经济发展了,为什么财政却连年出现巨额赤字?②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有什么关系?对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③为了筹建建设资金和弥补赤字国家每年发行国债和向外国借款,这种状况将永远进行下去吗?公债的发行有没有数量的限制等等。

④市场经济条件下,退休人员今后能不能得到国家的社会保障支出?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开放背景下,中国政府如何应对入世以后的各种挑战:①如何依据WTO的规则来规范现行的财税制度;②如何利用WTO中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条款保护本国经济发展。

这些均属财政问题。

二、财政的一般概念(一)“财政”一词的来源财政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中国古代称财政为“国用”、“国计”、“度支”、“理财”等。

并把财政管理部门成为“大农会”、“大农司”。

但财政一词的出现在中文词汇中却只有百年的历史,据考证,清朝光绪24年,即1898年,在戊戍变法诏书中有“改革财政,实行国家预算”的条文,这是政府文件中最初起用“财政”一词。

当时“财政”一词的使用,是维新派在西洋文化思想的影响下,间接从日本“进口”的,而日本则是来自英文的“Public Finance”一词。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宣传三民主义,曾多次应用“财政”一词,强调财政改革。

民国政府成立时,主管国家收支的机构命名为“财政部”。

西方国家相应的机构英文为“Treasury”,其本意是金库或国库,在我国也译为“财政部”。

但要了解财政概念,还得从财政特征入手。

(二)财政的特征(三个方面)1.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财政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而产生的一种特定的经济现象。

原始社会没有国家,也就没有财政。

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在私有制和阶级出现以后产生了国家,国家产生后,要行使职能,就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资料,而它本身并不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为了满足需要就必须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地分配和占有一部分社会产品,这种特殊的分配行为就是财政。

2. 财政分配对象是社会产品,而且主要是剩余产品原始社会生产出来的产品全部消费掉了,没有剩余,只存在一般的平均分配。

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产品出现了剩余,剩余产品的增加是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基础。

这就使财政从一般产品分配中独立出来,专门为国家行使职能提供物质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财政分配既不是社会产品的全部,也不是剩余产品的全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财政收入中既包括剩余产品价值M,又包括劳动者报酬收入V部分,在我国(1985年以前)还包含一部分折旧基金C部分。

3. 财政分配目的是保证国家实现职能的需要,这种需要属于社会公共需要这里涉及财政学的一个重要理论——社会公共需要理论(1)社会公共需要的含义和特征人类社会的需要尽管有多种多样,但从最终需要来看无非有两大类:私人需要和社会公共需要。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市场提供私人物品用于满足私人个别需要,由代表政府的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那么,什么是社会公共需要呢?①社会公共需要:是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②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第一,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公共产品)其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

这种产品是向整个社会提供的,不能将其分割成几个部分分别归某个人或集团消费。

如国防、卫生防疫等,与私人产品相区别,衣服、粮食分割到某个人身体才能体现效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