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对策(一)
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对策(一)摘要:生态环境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为切实做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河北省为例,剖析了该省生态环境恶化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促进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对策;河北省国际著名的思想库罗马俱乐部指出,“经济和生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生态遭到破坏的世界里,是不可能有福利和财富的。
”1]生态环境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为切实做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本文特选取区位重要但生态脆弱的河北省为例,探讨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及途径。
一、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1.生态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是以生态环境、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为原料或动力开始的。
只有劳动与自然界结合,才能创造财富,才能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提供保证。
2.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精神享受。
阳光、空气和水是生命的基本要素。
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洁净的水是工农业生产必备条件,也是人们健康愉快生活的基本需求。
优美舒适的环境能够使人们神清气爽,增强体质,提高工作效率。
并且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对环境舒适性的要求逐步升高2]。
3.生态环境能够加速或延缓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是重要的资源和财富。
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资源条件的制约,恶劣的生态环境将造成水源污染、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农业生态恶化等,危及工农业生产的基础,限制经济发展。
相反,良好的环境可以提高自然资源的再生和增殖能力,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4.生态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没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和承载平台。
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尊重自然规律、重视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社会,是一个倡导节约自然资源、更是一个科学开发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社会。
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考
( ) 一 资源是 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 同 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 ,是人
类征服和改造 自然使其适应社 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 量。 “ ”所 谓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 自然 、 改造 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 的能力 , 是人们改造 自然 的物质力量 , 它表示 的是生产 中人
对 自然 界 的关 系 。 ”
形成 、 培育区域共 同市场和拓展区域经济合作 为基础 的现 代化 区域 网络交通 和通信体系 ; 京津冀 : 内向竞争 型合作。 是 我国北方现代化程度较高 的城市群 和工业密集 区 ;东北地 区: 浅度竞争型合作 。中部地区 : 浅度互 补型合作。中部地区 包括河南 、 安徽 、 湖南 、 湖北 、 山西 和江 西六 省 , 承东启西 、 它 连南接北 , 国家重耍 的商品粮基地 、 是 能源原材料基地 和制
作 , 基 本 经验 表现 在 : 地 政 府 联 合 推 进 区 域 协 调 机 制 的 其 各
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 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 马克思说 “ 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 它的特殊 的社会性如何 ,
在 这 个 部 门 内 , 同一 个 自然 的 再生 产 过 程 交 织 在一 起 ”I 是 _ l 。
摘 要 : 境 与 区域 经 济增 长 的协 调 同意 是 区域 经济 发 展 的 一 个核 心 内容 。但 由于 区域 资 源 禀赋 不 同和 市 场 决 环 策 与政 府 调 控 的 不 完 全 竞争 性 , 单 纯 的 市场 价值 与政 府 宏观 调 控 下, 难 实现 地 区 资源 的 合 理 配 置 与 区域 整体 发 在 很 展 最优 。针对这些问题, 必须尽 可能实现 区域经济与 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坚持科 学发展观 , 立足 自身实际, 大做 强 做 特 色产 业, 市场经济体制下 , 在 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能动作 用 , 促进资源优 化配置, 保证 区域 经济与 生态环境协调、 可持 续 发 展 。 关键词 : 区域经济; 生态环境 ; 对策思考 ; 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 :0 1 文献标志码 : 文章编号 :63 F6. 5 A 17
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成为了每个国家都极为重视的问题。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对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寻求一种协调的方式。
区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区域生态保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采取各种措施,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目的。
区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才能保障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
其次,生态保护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需要。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而言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也是人类最需要的资源之一。
最后,生态环境也是各种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破坏,将会影响到各种产业发展以及人民的生产生活。
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经济发展是实现国家强大、繁荣和人民幸福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经济发展可以提高人民生产生活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创造财富和资产,促进城市化进程等。
经济发展也是推动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单纯的经济发展往往会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崩溃等问题。
如何协调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为了协调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1.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环保产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不是互相排斥的。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并将环保产业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
协调发展生产建设和环境保护,鼓励和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
同时,要加强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
2. 建立区域生态保护机制为了实现区域生态保护,需要建立相关的机制。
建立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保科技、环保法律法规等在内的一系列制度和机制,加强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全面监测、评价和管控,并对环境污染等违法行为实行严肃的处罚制度。
3. 市场化、技术创新科技创新和市场化也是实现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协同的重要途径。
济宁太白湖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调研报告
济宁太白湖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调研报告济宁太白湖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调研报告一、引言济宁太白湖地区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和生态区域。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济宁太白湖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二、经济发展情况1. 工业发展:济宁太白湖地区的工业经济发展较为迅速,涵盖了轻工、化工、电子等多个领域。
工业产值不断增长,为地区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农业生产:该地区拥有丰富的农田资源,农业生产以粮食、蔬菜和水果为主导。
农田面积的扩大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提高了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
3. 旅游业发展:太白湖作为该地区的重要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
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增长,带动了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兴旺发展。
三、生态环境状况1. 湖泊与水资源:太白湖是该地区的重要水系,但水质和湖泊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亟待加强。
2. 生物多样性保护:该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但随着经济发展,生境破坏和物种减少现象也日益严重。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当务之急。
3. 空气质量:随着工业和交通的增加,空气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
应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四、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分析1. 正面影响:经济发展促进了就业和收入增长,改善了居民生活水平。
旅游业的兴旺也为当地创造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2. 负面影响: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特别是湖泊和空气质量的问题,对当地生态系统和居民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
五、建议与对策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太白湖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减少非法捕捞和污染物排放,保护水质和湖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 推进绿色发展:发展生态农业、新能源和清洁产业,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动经济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
3. 加强环境监测与管理: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污染源的管控,做到早发现、早预警和及时处理。
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性评价
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性评价发布时间:2021-12-28T08:45:34.091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2期作者:徐亮[导读] 其实,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不恰当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确实会对短时间内经济的快速增长有着明显的作用和帮助,但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冲突,区域内的环境受到损害,生态环境保护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新疆清源合信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30000摘要:其实,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不恰当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确实会对短时间内经济的快速增长有着明显的作用和帮助,但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冲突,区域内的环境受到损害,生态环境保护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所以说,针对区域内的环境保护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并制定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质量发展的协调性政策,积极推动该区域内的环境和经济共同可持续性发展。
本篇文章中,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性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字: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引言针对经济快速发展的预期目标,各种工业产业排放大量污染,各个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都会受到不同程度上的损害,而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劣化,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模式也最终会被迫停滞,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都会受到很大程度上的阻碍。
所以说,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发展的同时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确保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而对区域自身的整体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此来看,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政策是非常重要的。
1 将生态环保要求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传统的环境保护手段在快速经济发展的时代下效果逐渐降低,大量能源等产业对自身产业废弃物的排放没有良好的认识和合理的排放手段,从而导致该区域内整体环境受损[1]。
其实,各个地区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发展逐渐重视,不仅要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创建绿色和谐的生活环境,还要不断提高科学生产力,大力培养和发展经济,然而,为确保两者的协调性发展,首先需要将生态环保的要求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中,从安全、废弃物排放等各方面提出对应的要求,进而减轻环境保护和污染处理的工作量,并且针对不同性质的行业产业,应该应用不同的生态环保要求。
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以新疆为例
、
按可 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 l 2 . 0 9 6 。其 中,第一产业 增加 值1 1 3 9 . 0 2 亿 元 ,增 长 6 . 5 % ;第 二产 业 增 加 值 3 2 8 9 . 8 4 亿 元 ,增 长 1 2 . o 9 6 ;第 三 产 业 增 加值2 1 4 5 . 6 8 亿 元 ,增 长 1 5 . 2 % 。 三 次 产 业 比例 为 1 7 . 3 : 5 0 . 0 : 3 2 . 7 。人 均 生产总值 2 9 9 2 4 元 ,按可 比价 格计算 ,增 长l O . 7 % , 以当年平均 汇率折 算 ,人均4 6 3 3 美元 。 二 、新疆 区 域生 态 环境 的 现状 1 .自然 条 件 比 较 恶 劣 。 新 疆 境 内 大 多 数 是 山 地 和 沙 漠 戈 壁 , 绿 洲 森林 覆 盖率 很低 ,位 于亚 欧大 陆腹 地 , 四周 高 山环绕 ,远离 海 洋 ,故 降水稀 少 , 蒸发 强烈 ,属于 典 型 的温带 大 陆性 干旱 气 候 。因 此 , 自然 植被 稀少 ,荒漠 化进 程加 快 , 自然生 态环 境 十分 脆弱 。 2 . 环 境 污 染 严 重 。 伴 随 新 疆 区域 经 济 的 快 速 发 展 ,工 业 废 水 、生 活 污 水 、 工 业 废 气及 废 物 、生 活 垃 圾 等 污 染 物 的 排放 使得 新 疆 生 态 恶化 、环 境 质 量 下 降 。 2 0 0 8 年 ,新 疆 万 元 G D P 能耗1 . 9 6 3 吨 标 准煤 ,远 高于 全 国万元 G D P 能耗 1 . 1 吨标 准煤 的水 平 ; 万元 G D P 水耗1 4 7 4 立 方 米 ,是 全 国万 元 G D P 水耗2 7 0 立 方 米 的4 . 5 倍 ;农 牧 业 用 水 占总 用 水 量 的9 2 . 4 %,高 于 全 国农 牧业 用 水 占总 用 水 量 的 6 3 . 6 %; 万 元 工 业 增 加 值 产 生 的 固 体 废 弃 物 排 放 量 4 8 . 4 千 克 ,远 高 于 全 国 万元 工业 增 加 值 产 生 的 固体 废 弃物 排 放 量 1 1 . 5 千 克 的水 平 。新 疆近 些 年 的环 境污 染 不 断加 重 。 三 、新疆 区 域经 济 发 展对 生态 环 境保 护 的制 约 因素 分析 1 . 新 疆 能源 消 费结 构对 生 态环 境 的制 约 新 疆 区域 经 济 发 展 以能 源 消 费 为 主 , 能源 结 构 以煤 炭 为 主 。 伴 随 着G D P的增 长 ,新 疆 能源 消 费 总量 也 在 逐年 增 加 。2 0 0 8 年 ,新 疆G D P 为4 2 0 3 . 41 亿 元 ,能 源 消 费 总量 为 7 1 0 2 3 . 3 5 万 吨 标 准 煤 。经 济 增 长 中 的 高 排 放 和 高 污 染 日趋 严 重 的 十 三 年 中 , 新 疆 G D P占 全 国 的 比重增 加 了4 7 . 4 %, 而 新 疆 能 源 消 费 总 量 占全 国 的 比重 却 增 加 了 9 0 . 8 1 % 。 这反 映 出新 疆 经 济 的高 速 增 长 与 能源 的高 消 耗 并 存 ,甚 至 能源 消 耗 的增 长速 度 己超过 经济 增 长 的速 度 。 2 . 新 疆 产业 结 构对 生 态环 境 的 制约 随着 新疆 经 济 的快速 发 展 ,产 业结 构 也 因社会 需 求和 经济 发展 的要 求 不 断优 化调 整 ,三 大产 业 结构 由1 9 9 9 年 的2 3 . 1 : 3 6 . 1 : 4 0 . 8 调 整为 2 0 0 5 年的1 9 . 0: 4 4 . 7 : 3 6 . 3 ;2 0 0 9 年的l 7 . 8: 4 5 . 7 : 3 6 . 5 ;2 0 1 1 年 的1 7 . 3: 5 0 . 0: 3 2 . 7 。产业 结构 也 因社 会 需求 和经 济 发展 的 要求 不断 优 化 调 整 , 三 大 产 业 结 构 中 第 一 产 业 比重 明 显 下 降 , 第 二 产 业 比 重 显著 提 高 ,一 、二 、三 产业 总 体 呈现 积极 变化 ,产业 竞 争力 也 有一 定 幅 度 的提 升 ,但 是与 我 国东 部地 区 和西 部 先进 水平 相 比 ,仍存 在 较 大 差距 ,产 业 整体 层 次偏 低 ,结 构 性矛 盾突 出等是 制 约新 疆经 济 发 展质 量和 效 益 的主 要 因素 。 3 . 新 疆 科 技水 平 、财 税 、金 融 等政 策 环境 对 生态 环 境 的制 约 新 疆 整体 科 技 水平 低 ,新 疆 实 现 区域 经 济 与 环 境 的 协 调 发 展 的 最 大 制 约 是 整 体 科 技 水 平 相 对 落 后 , 技 术 研 发 能 力 弱 , 不 得 不 主 要 依 靠 引进 技术 ,这 样 就 需要 大 量 资 金 。新 疆 目前 对 高 新技 术 企业 的扶 持力 度 还 不够 ,资 金 也 主 要 想 大 中 型 国 有 企 业倾 斜 , 导 致 目前企 业 在 大 力 开 发 新 技 术 、 新 产 品 , 如 太 阳 能 、 生物 质 能 、 风 能 、地 热 能 利 用 技 术 方 面 的 人 才 、 动 力和 资金 都不 够 充 分 ,加 之 新 技 术 在 开 发 前 期 投 入 的 风 险 较 高 ,特 别 是本 地 企 业 结 合 新 疆
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如何实现
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如何实现在当今社会,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了关系到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
如何在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以及区域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首先,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一个地区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那么其发展必然会受到严重制约。
比如,水资源的污染会影响农业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导致农业减产和居民健康问题;空气质量下降会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降低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而影响人才的吸引和留存,阻碍区域的经济发展。
相反,优美的生态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促进旅游业等绿色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那么,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呢?这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在政策层面,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政策。
一方面,要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顶层设计,明确生态保护的红线和底线,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让那些为生态保护做出牺牲的地区得到应有的补偿。
另一方面,要在区域发展规划中充分考虑生态因素,推动产业布局的优化和调整,引导产业向绿色、低碳、循环的方向发展。
例如,对于一些生态脆弱的地区,可以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发展,鼓励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
科技创新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研发和应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生态环境压力。
比如,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逐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技术,提高环境治理水平。
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也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当每个人都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双赢模式研究
2014年02期总第741期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双赢模式研究姻赵兴军潍坊科技学院摘要:当今社会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经济的发展也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生态环境。
我国的生态环境中,有一部分是属于生态脆弱区,顾名思义,其生态环境易受到破坏。
所以,实现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共赢便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从根本上来说,生态保护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但是在真正的现实生活中这两个方面却做不到相辅相成。
笔者根据多年经验以及相关研究,对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区域经济;双赢一、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生态脆弱区从生态学方面的解释是从一种生态景观到另一种生态景观的过渡区,然而这些地方常常面临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这片区域的生态环境抵抗力相对较弱,并且一旦被破坏,其想要恢复到正常水平是需要很长的时间。
这种过渡区域是演替发生的重要部位,尤其是西北地区,由于人类长时间对生态环境的干扰,西北地区生态系统已经遭受严重的破坏,这种社会经济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也越发严峻,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它的脆弱性所在,如何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已成为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西北地区是生态脆弱区的集中区域,其占地面积广,可以占我国领土总面积的30%以上。
近些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西北地区已经开始逐渐显现其很强的脆弱性。
1.荒漠化范围逐年增加。
导致荒漠化土地面积逐年增加的首要原因就是用水量的增加。
众所周知,西北内陆地区属于缺水环境,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河流的上中游所在区域,盲目利用水资源,这就直接致使流域下游发生断流,进而影响一些湖泊水域的存在。
这里举一个例子,石羊河流域是人口分布的一个集中区,其中游受到居民的大量无节制用水,致使下游出现用水危机。
近似这样的原因,罗布泊消亡,艾比湖濒临消亡。
生态环境的逐年恶化使荒漠化范围扩大,影响更多人民的生产生活。
生态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生态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重要的发展目标,而生态环境保护又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从环保政策、资源利用和产业革命三个方面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政府在制定环保政策时,需要兼顾环境和经济的平衡,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为企业提供相应的经济激励措施。
环保政策的制定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不同地区的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因地制宜。
同时,政府的环保政策执行力度也是影响区域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严厉,违规企业将面临罚款和关闭等严厉惩罚,促使企业提升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从而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其次,资源的利用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而资源的消耗也日益严重。
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合理利用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资源,以确保长期的可持续利用。
例如,水资源在区域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以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供应。
同时,生态环境保护也鼓励发展清洁能源,降低对有限化石能源的依赖,推动区域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最后,生态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产业革命的机遇和挑战。
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例如,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同时也为相关产业链提供了发展机会。
然而,环境保护也给传统产业带来了转型压力。
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被限制发展或淘汰,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适应新的环保要求。
这也给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提供支持政策和资金,帮助企业完成转型。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路径探讨
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路径探讨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城市化,环境问题和生态建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是当前全球各国的共同使命,也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环境治理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环境问题是全球各国普遍面临的共同难题。
近年来,中国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不仅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也会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产生深刻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只有通过环境治理才能保障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治理不仅能够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也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例如,环境治理可以促进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的发展,进而获得更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环境治理也可以减少生产成本和环境风险,提升企业和地区的可持续竞争力。
二、生态建设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生态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举措。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重度污染,生态环境已经面临严峻的挑战。
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生态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在生态建设过程中,生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因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区域经济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将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进驻区域,促进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的发展。
最后,生态建设还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促进消费者对生态产品和服务的认知,进而推动生态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三、构建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的路径1. 强化政策支持保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支持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鼓励企业创新和投资,从而提升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2. 引导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落实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该通过差别化的税收政策、环境标准和扶持政策等措施来引导市场机制,强化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的市场导向性,创造健康和良性的竞争环境。
金融生态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
金融生态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摘要】金融生态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扩大金融市场规模,吸引更多投资和资金流入。
不良的金融生态环境可能导致金融市场混乱,风险增加,甚至造成金融危机。
建设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至关重要,需要加强监管力度,鼓励金融科技创新。
在此基础上,可以提出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些建议,如完善监管政策,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培育金融创新等。
金融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发展、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建设、改善、监管、科技、重要性、建议。
1. 引言1.1 金融生态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金融生态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多方面,金融生态环境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运作,进而影响了资金的流动和配置,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个健康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促进金融创新和多元化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和支持,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金融生态环境的完善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本流入,促进区域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金融生态环境还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的竞争和规范,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增强市场信心和稳定性。
金融生态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建设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1.2 金融生态环境的定义和特点金融生态环境是指金融行业与其他产业、企业和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环境。
它包括金融市场的容量、金融机构的数量和类型、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金融监管政策、金融科技的发展等多个方面。
金融生态环境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金融生态环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各种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金融机构、市场参与者、政府监管等各方面的行为都会对整个金融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第二,金融生态环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制度变迁,金融生态环境也在不断变化,需要不断适应和调整。
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当今社会,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而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也是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
这两个方面看似不相关,但实际上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分析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如何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首先,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
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需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基础。
比如,一个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清洁的空气、湖泊、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保护。
另外,区域经济发展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例如,大规模的工厂建设和工业生产可能会导致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损害生态环境的健康。
因此,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应该通过良性循环进行互动。
其次,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地区往往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前来发展,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
例如,丽江古城以其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繁荣。
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也能够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人口流入,为区域经济提供劳动力和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也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挑战。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土地被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消耗过快。
这导致土地退化、水源枯竭、野生动植物减少等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例如,中国西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与当地大规模的工业和农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
为了促进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需要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责任。
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同样重要的是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总之,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对策
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对策引言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区域经济发展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良的生态环境则会对区域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实现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资源保障生态环境提供了各种资源,如水源、土地、能源等,这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环境资源,能够保障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如果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资源供应将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生产效率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清洁的空气、优质的水源等,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效率,促进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反,恶劣的生态环境会增加生产成本,并可能导致劳动力的流失,从而降低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市场需求现代社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消费,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例如,一座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城市往往更容易吸引人才和企业的前来定居和投资,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
影响公共财政生态环境恶化会导致环境治理成本的增加,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
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要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另一方面,经济下行时,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导致收入减少,进一步加剧财政困难。
这些因素都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自然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来支撑经济活动,这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例如,大规模的采矿和能源开发会破坏土地、水源等生态环境要素,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和物种灭绝。
同时,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可能会导致资源枯竭,从而制约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排放与环境污染工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
工业排放物对空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会影响生态环境的质量,威胁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
环境污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与治理
环境污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与治理环境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环境污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以及治理措施。
首先,环境污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消耗和人民生活质量下降等方面。
由于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导致了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环境污染还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消耗加剧,造成了能源和水资源的紧缺问题,进而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此外,环境污染还会直接影响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疾病增多和医疗费用的增加,给区域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其次,治理环境污染对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和监测系统是治理环境污染的基础。
通过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源,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的发生。
其次,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对环境破坏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提高违法成本,增强治理的说服力。
另外,推动绿色技术和环保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转型升级,采用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最后,针对环境污染治理的不同挑战,区域合作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区域合作可以促进各国间的信息共享、经验交流和资源整合,形成合力应对环境污染。
例如,各国可以加强跨国合作,在区域范围内联合治理边界污染和大气污染,实现区域环境质量的整体提升。
同时,区域合作还可以推动环境治理技术的共享和推广,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同进步。
综上所述,环境污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消耗和人民生活质量下降等方面。
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这包括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和监测系统,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推动绿色技术和环保产业的发展,以及加强区域合作。
通过共同努力,我们能够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为未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析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 经 济 发 展 的 起 飞 阶 段 就 严 重 枯 竭 或
过 生 态 阈 限 的 情 况 下 不 断 提 高 自 身 功 能 和 负 载 能 力 , 断 增 加 产 量 , 人 类 不 为
提 供 更 多 的物 质 财 富 和 更 优 化 的 生 态
强经济发展后劲 . 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
路 , 发 展 中 保 护 环 境 , 保 护 中 促 进 在 在
力随着污染的加剧不断减小 , 这种污染
积 累 不 断 加 速 。与 此 相 反 的 是 , 于 环 由 境 污 染 的 时 滞效 应 , 境 保 护 支 出 的 增 环
长 十 分 缓 慢 , 果 使 生态 环 境 不 断 被 破 结
发 生 的 最 为 直 接和 最 具 作 用 力的 因素 。
河南农业 2 1 00年第 6期( 上)
墨 一NNOGE H AN—Y E N
应 。实 行 综 合决 策 制 度 。 以 有 效 地 推 可
展 模 式 。 现 经 济 增长 方 式 根 本 转 变 。 实
坏 , 境 质 量 持 续 下 降 。而 在 经 济 进 入 环 较 高 水 平 后 , 们对 环 境 舒 适 的 需 求 增 人 加 , 境 意 识 得到 强 化 , 不 断 形 成 一 环 并 种 经 济 、 会 和 政 治 的 压 力 , 求 制 定 社 要 和 实施 环境 管制 , 加 环 境 保 护 的 预算 增
三 、 区域 经济 与环 境协 调发 展 是保持 国 民经济 可持 续发展 的
客 观基础
实 行 环 境与 发 展 综 合 决 策 , 是 以 就 发 展 为 主 题 ,坚 持 可 持 续 发 展 战 略 。 正 确 处 理 好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与 环 境 保 护 的 关 系 ,在 决策 阶 段 协 调 各 方意 见 , 形
生态环境治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生态环境治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生态环境治理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
对于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而言,生态环境的良好状况与经济的健康发展紧密相连。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生态环境治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其重要性。
首先,生态环境治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从资源保护角度来看。
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保护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其持续可用。
例如,在一个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可以确保河流的水质保持清洁,从而为周边农田的灌溉提供可靠的水源,保障农业的稳定发展。
另外,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与旅游业密切相关,清洁的环境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从而为区域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其次,生态环境治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还体现在人居环境的改善上。
一个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也是吸引外来人口和投资的重要因素。
通过加强垃圾分类、减少工业排放等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升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当一个地区有良好的人居环境时,外来人口会更愿意选择在该地定居,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投资,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另外,生态环境治理对区域经济发展还影响着产业结构的优化。
随着生态环境治理的深入推进,国家和地方政府开始鼓励和支持生态友好型产业的发展。
这些产业往往意味着高附加值和低能耗,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推动区域经济的结构升级。
在一些发达国家,生态产业(如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为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此外,生态环境治理对区域经济发展还通过推动科技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借助科技手段,因此,区域在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的过程中,也在推动科技创新。
例如,在水污染治理方面,新型的净水技术和高效的废水处理设备的研发推广,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可持续的基础。
通过科技创新,区域经济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态环境治理的需求,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调研报告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随着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双赢,成为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以常山县_镇为例,探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_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现状_镇位于常山县城北郊,是衢州市四大强镇之一,拥有丰富的矿藏资源。
依托资源优势,建材、轻钙等资源消耗型企业发展迅猛。
截至20xx年,全镇工业生产总产值已达到14.5亿元,工业利税达到3800万元。
然而,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特别是土法烧制的土窑、石灰加工棚和石灰石石煤破碎点磨粉点等,都排放大量的烟尘。
加上水泥、轻钙企业和石煤开采企业的环保投入和管理不到位,使_镇成为全省有名的污染重灾区,老百姓深受环境污染之害。
环境污染纠纷频繁发生,极大地阻碍了_镇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
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种:1、区域生态环境意识淡薄。
当地群众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几十年的污染现状使得老百姓对环境污染以为常。
只有当自身利益受到直接损害时,才会去寻求赔偿和保护。
此外,绝大部分当地企业主缺少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愿增加环境保护设备的投入和加强管理,甚至经常性闲置环保设备并偷偷排污。
还有当地基层不少镇村干部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有待提高。
2、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不够协调。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区域生态破坏现象比较严重,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太大且产生二次污染,资源破坏和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环境质量低劣。
但是,区域经济总量不强,持续发展能力差。
20xx年单位面积GDP产出仅为0.029亿元/平方公里,属于极低的水平。
3、该镇的经济增长仍然采用传统的产品和生产方式,属于粗放型增长。
这种增长方式表现为产品质量低、技术水平落后、产品附加值不高。
虽然该镇石灰石资源丰富,但开采和加工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存在严重的隐患。
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联性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联性分析摘要:文章在界定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的基础上,以区域生态经济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调研资料与统计数据,系统分析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演变和联系,在此研究基础上针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关联性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5-0024-020 引言持续的经济增长影响环境。
同时,在一定条件下环境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反作用。
近年来人们已经注意到约占中国国民经济40%工业部门成为环境退化的一个主要来源。
欠发达地区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时候,必然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选择。
因此,作为欠发达地区在追求经济效益时,必然会以牺牲生态效益来换取经济效益的行为,只有深化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复杂性、艰巨性认识,才能实事求是地探索出一条科学的、积极而稳妥的能真正实现欠发达地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整合的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1 欠发达地区的界定1.1 我国对欠发达地区的界定欠发达地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低度开发的落后地区或边缘区,其内部发展缓慢且受到外部的抑制,与外界的经济联系不是很密切,经济上呈封闭或半封闭的状态[1]。
我国对欠发达地区界定主要有四种划分法:地域划分法、单一经济划分法、综合划分法、层次分析法。
1.2 浙江省对欠发达地区的界定浙江省对欠发达地区的界定,主要采用综合划分法,浙江省咨询委委员陆立军教授对全省74个县(市、区),1995-1999年五年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有26个县(市)列为欠发达地区,其中大多分布在地处浙西南的丽水市、衢州市和温州市的辖区内。
黄亦君确定浙江省欠发达地区范围标准主要参照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中的国家分类标准,世界银行根据199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把不同国家和地区水平分为3类4种,将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界定为欠发达地区。
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关系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必须考虑到多方面因素的相互影响。
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资源环境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密切相关,高速的经济增长往往会对资源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资源环境的恶化又会限制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资源的支撑,然而资源并不是无穷无尽的,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会产生一定的环境压力,尤其是在资源开发利用中会带来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会加速区域环境的恶化,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过度开采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会导致空气污染,破坏大气环境;过度开垦土地会导致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
这些问题会限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继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对资源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
经济增长带来的能源消耗、排放物、垃圾等大量的废弃物会直接影响到周围的生态环境,加剧资源环境的压力。
例如,工业生产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污染空气、水源和土壤;城市化进程中会带来土地的大量开发和利用,破坏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这些问题也会加剧资源环境的负担,限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相互制约的过程。
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受限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不能无限制地进行资源开发和环境破坏,否则会导致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最终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资源环境的状况也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实践中,要求区域经济的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的保护相结合,实现经济的增长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首先,要建立健全资源环境保护制度和政策,加强资源环境管理和监控,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和措施,遏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污染破坏。
环境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如何实现
环境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如何实现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如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并实现区域之间的协同共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首先,我们要明确环境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一个地区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仅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还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比如,水源污染可能导致农业减产、工业生产受限;空气污染会危害居民健康,增加医疗成本,同时也会影响旅游业等服务业的发展。
反之,当一个地区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时,就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促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则有助于实现环境保护的整体目标。
不同地区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如果各自为政,很容易出现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转移等问题。
通过区域协调,可以统筹规划产业布局,合理配置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压力。
那么,如何实现环境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呢?其一,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是关键。
政府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环保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明确各地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对于生态脆弱地区,要严格限制开发,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力度;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要推动产业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让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的地区得到合理的经济补偿,激发其积极性。
其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
过去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我们必须加快向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鼓励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绿色改造。
在企业层面,要加强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
其三,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不同地区应当打破行政壁垒,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动态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上海市数据刘慧霞(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摘要:如何协调高速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及资源耗竭的关系涉及到人类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和承载,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上海是中国的代表性城市,基于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18 项指标构成的“经济增长与环境”系统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熵值赋权法对1995--2009年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实证分析。
在分析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交互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并对上海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1995~2009年间,上海市的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呈快速上升的趋势,生态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在曲折变化中缓慢上升;经济与生态环境处于协调发展状态。
关键词:区域经济;生态环境;动态耦合;耦合度;耦合协调发展;上海市The Dynamic Coupling Model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Regional Econom ic and Ecological Environm ent System s Based on J iangsu ProvinceLiuhuixia(Geography,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Abstract: how to reconcile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resource depletion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related to human relations can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economic growth and bear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core of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hanghai is China's representative cities, based on the economic subsystem and the environment subsystem consisting of 18 indicators,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 index system, coordinated by the coupling model and the degree of entropy weighting method in 1995--2009, the coupling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empirical analysis. In the analysis of region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coupling interaction, theestablishment of a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ystem dynamic coupling model, and the Shanghai economy 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ystem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rom 1995 to 2009, the Shanghai Composite development index of the economic system was a rapid upward tre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system development index increased slowly in the twists and turns; econom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state,。
Keywords: regional econom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ynamic coupling; coupling; coupled coordination of development; Shanghai如何协调高速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及资源耗竭的关系涉及到人类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1980年3 月5 日联合国大会向世界发出了确保全球的持续发展的呼吁后,我国在1995 年召开的“全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研讨会”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点就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其核心是生态与经济相协调”。
可见,协调发展已被全世界公认为处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最佳选择,也是保证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
1930 年代起国外学者就开始了对协调发展的研究,但当时过于强调经济的发展。
到了1960 年代,英国经济学家Boulding[1 ] 将系统方法应用于经济与环境相关性的分析,倡导的是储备型、休养生息型和福利型的经济发展,其目的在于建立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循环利用各种物质的“循环式”经济体系来代替过去的“单程式”经济系统;Norgaad[2 ] 提出了协调发展理论,认为通过反馈循环在社会与生态系统之间可实现共同发展。
在国内的研究中,刘思华认为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生变量, 即“生态环境内因论[3 ] ”;吕淑萍指出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生态环境趋向良性循环,环境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环境质量达到良好水平,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4 ] ;李文彦认为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与《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是完全一致的,而且从任何区域范围来看,可持续发展都要求协调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关系[5 ] 。
李胜芬在研究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时,认为协调发展内涵有三: ①经济的发展应在资源环境承载力阈值之内; ②在可持续基础上,达到经济发展的最大化; ③依靠经济发展,提高环境承载力[6 ] 。
实际上,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有“共同发展,持续发展”的涵义,协调发展并不意味着“平等发展”,而是相互促进、耦合协同的发展。
近年来,许多学者应用耦合理论研究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
左其亭等[7]建立了社会经济一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宋红丽等 [8]基于耦合理论探讨经济一环境系统影响因子的协调程度,建立区域经济一环境系统耦合度模型。
许振宇等[9] 、贾士靖等 [10]分别对湖南省生态一经济系统的动态耦合状态、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研究。
大多数学者研究的是静态耦合问题,对动态耦合研究得较少。
在分析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交耦合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建立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并以上海市l995—2009年的数据为支撑,对上海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规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推进上海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有所裨益。
1 经济增长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理论模型及指标体系1.1耦合理论模型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上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协同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
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机理的关键在于系统内部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它左右着系统相变的特征与规律,耦合度正是对这种协同作用的度量。
基于这种认识,本文把经济增长与环境两个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要素产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程度定义为“经济增长- 环境”系统耦合度。
经济增长与环境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是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非线性关系的总和。
依据经济增长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强弱程度,一般可以将其耦合的过程划分为低水平耦合、颉颃1) 、磨合和高水平耦合4 个阶段。
设变量ui ( i = 1 ,2 , ⋯, m) 是“经济增长- 环境”系统序参量, uij为第个序参量的第j 个指标,其值为Xij ( j = 1 ,2 , ⋯, n) 。
αij 、βij 是系统稳定临界点序参量的上、下限值。
则“经济增长- 环境”系统对系统有序的功效系数uij可表示为[11 ] :uij =( Xij - βij )P(αij - βij ) uij 具有正功效(αij - Χij )P(αij - βij ) uij 具有正功效式中: uij 为变量Xij 对系统的功效贡献大小,数值取值范围为。
由于经济增长、环境是两个不同而又相互作用的子系统,对子系统内各个序参量的有序程度的“总贡献”可通过集成方法来实现[15 ] :式中: ui 为子系统对总系统有序度的贡献;λij 为各个序参量的权重。
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Capacitive Coupling)概念及容量耦合系数模型,推广得到多个系统(或要素) 的相互作用耦合度模型[12 ] :式中:耦合度值C ∈[0 ,1 ] 。
由于本文度量的是由经济和环境两个子系统构成的耦合度模型,故n 取2。
考虑到耦合度的两个极限值可将耦合度C 分为以下6 种类型: ①当C = 0 时,“经济增长- 环境”系统耦合度极小,系统之间处于无关状态且向无序发展;②当C∈(0 ,013 ]时“, 经济增长- 环境”系统处于较低水平的耦合阶段;③当C ∈(013 ,015 ]时“, 经济增长- 环境”系统的耦合处于颉颃时期; ④当C ∈(015 ,018 ]时“, 经济增长- 环境”系统的耦合进入磨合阶段,两者间开始良性耦合; ⑤当C ∈(018 ,110 ] 时“, 经济增长- 环境”系统处于高水平的耦合阶段;⑥当C = 1 时,“经济增长- 环境”系统的耦合度最大,系统之间达到良性共振耦合且趋向新的有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