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解性默写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背诵篇目(60篇)理解性默写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背诵篇目(60篇)理解性默写

知识一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60篇)一、文言文(20篇)(一)必修(10篇)《论语》十二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学而》)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强化练习】❶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 ?”❷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 ?”❸在《<论语>十二章》中,“, ”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一生去实践,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❹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

”❺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高考64篇理解性默写

高考64篇理解性默写

高考64篇理解性默写64篇理解性默写整理①《孔子语录》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十则》中,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论语十则》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②《鱼我所欲也》1. 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2、是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舍生而取义者也3. 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4.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5、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曹刿论战》1、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惧有伏焉4、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彼竭我盈,故克之;辙乱旗靡,故逐之。

5、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在彼竭我盈的时候。

6、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33篇

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33篇

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33篇一、《烛之武退秦师》(必修一)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4. 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胁的话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5. 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6. 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7.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

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8.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

9.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10.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11.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 12. 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文公非常气愤。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认为“不可”,他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他又说“因人之力而敝之”,这是不仁道的;“失其所与”,这是不明智的;“以乱易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

(1)《劝学》1、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与《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的观点是相同的。

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逍遥游》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2、承上启下的句子: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3、哪几句表明才算是真正的逍遥游?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3)《师说》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

2、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阿房宫赋》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赤壁赋》1、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2、苏轼《赤壁赋》中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理解性默写高考

理解性默写高考

理解性默写高考
理解性默写是高考中一种常见的考试形式,要求考生不直接照抄原文,而是通过理解原文的意思,并将其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出来。

在进行理解性默写时,考生需要在不查看原文的情况下,凭借对原文的理解和记忆,在答题卡上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将原文内容表达出来。

相比传统的默写形式,理解性默写更注重对原文的理解和思考能力的考察。

考生除了要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内容外,还需要根据原文的语义和逻辑关系进行合理的语言组织,以使自己的答题卡表达得更加准确和流畅。

在进行理解性默写时,考生要注意避免直接照抄原文的词句,而是应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这样能够更好地体现出自己对原文的理解程度。

为了做到准确理解原文,考生在备考时应该注重对各种文章类型的阅读和理解,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考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养成用流畅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

此外,考生还要学会分析和总结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掌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这对于理解性默写的顺利进行十分重要。

总之,理解性默写作为高考的一种考试形式,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通过合理的备考策略和有针对性的练习,考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理解性默写能力,为高考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考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高考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1、《论语》中提出以学习为乐事,以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为快乐,以及宽容不了解自己的人的名句是子曰:“,?,?,?”2、朱熹说:“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

”这句话所指的是《论语》中的名句子曰:“,。

”3、孔子在《论语》中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的语句是子曰:“,。

”4、《论语》中孔子所言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

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倘若自己所不欲的,不能硬推给他人的语句是“!,。

”5、“弘毅”出自《论语》中的曾子曰:“,。

”因为“,?”所以“任重”;因为“,?”所以“道远。

”1、孟子在文中提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的文句是:,;,。

,。

2、孟子在论述生命和死亡时得出一个结论——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这两句的原文是,。

1、本文中孟子提出的人生要历经上天赐予的种种磨难,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句是是故,,,,,,所以,。

1、战役之后由曹刿论证战术的选择和克敌制胜的原因,是全文的重点,它展示了曹刿作战指挥智勇双全的特点。

曹刿是如何说的?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

,。

,,。

,,。

”1、文中,邹忌分析自己的妻、妾和朋友都说邹忌的样貌比徐公美的原因是“,;,;,。

”2、文中,邹忌认为齐威王也会受的蒙蔽的原因是“,,,,: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文中,诸葛亮从分析形势入手,首先提出要广开言路的相关语句是,,,,,。

2、文中,诸葛亮规劝后主吸取先汉兴隆和后汉衰退的历史教训的语句是,,;,,。

11、文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2、文中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桃花源怎样的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的图景?,,。

,。

,,。

,。

1、文中总写三峡的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的相关语句是: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写夏季三峡水涨流速的情景时提到,只有王朝的紧急命令要向各地传达时,才会有航船,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借此写出船行之快的语句是:或王命急宣,,,其间千二百里,,不以疾也。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

高中必背篇目理解性背诵默写(1)《劝学》1.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与《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的观点是相同的。

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逍遥游》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2.承上启下的句子: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3.哪几句表明才算是真正的逍遥游?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3)《师说》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

2.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阿房宫赋》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赤壁赋》1.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默写专练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默写专练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默写专练理解性默写附答案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题集训理解性默写(一)1.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无论“他”生在“我”的前面还是后面,“我”2.《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中老人孩子过着幸福生活的语句是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奢侈浪费无度。

愁绪的形象描绘。

6.黄鹂俗称黄莺,常常被赋予美好欢快的象征意义,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意句则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

8.《劝学》中以马为喻,从反面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9.在《氓》中,用“淇水、湿地”的有界来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的句子是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有能坚持到最后的。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由”是因为12.古代诗人非常喜欢用比喻的手法来描绘声音,如:1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学会敬畏自然,就像苏轼《赤壁赋》14.《阿房宫赋》中,作者运用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占地之广,建筑之高的句15.在《谏逐客书》中,作者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目的是说16.面对落花,多情而敏感的诗人们常常为之感叹,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两句,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借助物和人的反应,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再弹一曲。

(《琵琶行并序》)19.《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参考答案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余嘉其能行古道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5.小楼昨夜又东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6.两个黄鹂鸣翠柳自在娇莺恰恰啼(或“千里莺啼绿映红”“隔叶黄鹂空好音”“阴阴夏木啭黄鹂”“几处早莺争暖树”)7.轻拢慢捻抹复挑唯见江心秋月白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9.淇则有岸隰则有泮10.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11.其言不让吾与点也12.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13.物各有主虽一毫而莫取14.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15.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17.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18.呕哑嘲哳难为听如听仙乐耳暂明19.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0.雄姿英发羽扇纶巾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题集训理解性默写(二)2.《念奴娇·过洞庭》一词中,描写词人要舀尽西江的水,用北斗星做酒器招3.苏洵在《六国论》中比较了秦获得土地和诸侯失去土地的方式后,得出了在于战的结论。

语文高考必背理解性默写高中14篇

语文高考必背理解性默写高中14篇

【高中14篇】1.劝学(节选)《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中的“”这句话是有力的印证。

答案:学不可以已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劝学》中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的语句是:“,,”)答案: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通过广泛学习、经常省察自己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荀子的《劝学》中,阐述个人只有经过博学和自省才能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两句是:“,。

”答案: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只要坚持,就会成功的句子是:“,;,。

”答案: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特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

”答案: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是:“,。

”答案: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讽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就(用蚯蚓比喻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成功)的句子是:“,,,,。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大全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大全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大全(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语文理解性默写高中14篇+初中5篇

语文理解性默写高中14篇+初中5篇

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题(一)高中必背14篇1 劝学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5.《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2 逍遥游1.《逍遥游》中,在全文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的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中描绘的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新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60篇(带答案)

2023新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60篇(带答案)

2023新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60篇(带答案)1.(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______________”,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______________”。

(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的五种类型,一定要掌握!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的五种类型,一定要掌握!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的五种类型,一定要掌握!默写从2014年以来发生了一些变化,即:从识记性默写转变为理解性默写。

理解性默写是指在给出具体语境的情况下,根据记忆,默写古诗文。

与以前的识记性默写相比,理解性默写考查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储存量,更强调对古诗文内容情感的把握,甚至对文章写作手法的认识等文本纵深的理解,比识记性默写的难度更大。

根据理解性默写的题面,我们可以探究出新题型新变化中蕴藏五种类型。

一、句意阐释型句意阐释型是对需要默写的文句从句子意思的翻译上有比较明显的提示,题目往往注明了作者和文本出处,在语境的设计上体现了上述特点,用词比较精确,往往是对所默写的句子关键词的翻译,句子有时放在末尾,有时嵌在句子中间,形成一段比较流畅的语境,此类型的默写相对简单,是对识记性默写的一种提升。

例(2014年全国课标卷Ⅰ)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014年全国课标卷Ⅰ)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题目属于句意阐释型,相当于对原句的翻译,需要抓住文句对意思同时对关键词的理解,如《离骚》中“百姓苦难生活”“流泪”,对应“民生多艰”“长太息、掩涕”。

《蜀道难》中的“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对应“黄鹤之飞”“猿猱欲度”。

二、手法作用型手法作用型是把理解文意的重点放在了所要默写句子的手法上,以手法来带动对句子语境的理解,以手法来提取对该诗文的储存记忆内容,此种类型的题目还会在手法之后概括出作用,是做题的突破点,这就要求考生要熟练地理解掌握该手法的内涵,同时也可以把手法和诗句内涵天衣无缝地结合。

例(2014年全国课标卷Ⅰ)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高考语文冲刺之: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2024高考语文冲刺之: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2024高考语文冲刺之:理解性默写第1 题(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同时写到了美玉、黄金、珍珠等。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交代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所住的地方现在也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了前文“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观点。

(3)在《六国论》中苏洵用古人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作形象的比喻,指出了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4)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说“__________ ”,指出屈原创作离骚是因为正直的人不被世人所容;屈原在《离骚》中写道“__________ ”,认为他的正直与生俱来,出生时间的特别可以证明。

(5)墨子说:“尚贤者,政之本也。

”从古至今,选贤任能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古诗词中也常有尊重贤才的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3)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4)方正之不容也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亦可)(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第2 题(1)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_________”;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______”。

(3)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_______________”;而北望故都,又“______________”,视线常被遮断。

(4)《阿房宫赋》中以比喻描摹建筑之密集、以大数字夸饰建筑之众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理解性默写五十题+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理解性默写五十题+课件
(3)《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作者在日观亭 等待日出时看到的天边云彩出现的奇异变化。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美人烘托英 雄,写出了周瑜青春年少,豪气满怀的英雄形象。
(5)《琵琶行并序》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余音 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后句还常被引申运用,形容在沉默中蕴含着无 穷的力量。
(3)《扬州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 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衰败。
(4)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经验时说到,为了保持树__,__________ ”,这个比喻十分恰当,
(3)《石钟山记》中“ 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点明作者写这篇游记的 目的是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错误说法。
(4)“阶”就是台阶,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物,也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 古人常用以表情达意,比如《项脊轩志》中“ 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中 就有用到。
(5)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乐景写哀情,描 写幽静的春景,衬托出庄严肃穆的气氛,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流露出对 诸葛亮的深沉悲痛。
第 14 题
(1)《种树郭橐驼传》中,作者先写官吏发布一连串的政令,接着用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动作角度进一步刻画其繁政扰民的形象。
第3题
(1)白鸥作为“闲客”,具有与人亲善,温柔敦厚,以及自由不受拘束的形象 特点,如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杜甫《客至》中“______”。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1228(共十组,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1228(共十组,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以“固本浚源”为喻,自然引出文章的主要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

(2)毕业在即,我们要珍惜生命中这美好的相遇,不要等时过境迁再如李商隐在《锦瑟》中那样慨叹“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木兰诗》中,“归来见天子, 天子坐明堂”使用了顶真手法,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4)古诗文中出现的植物常和文人的志趣有关。

如归有光“ ___________”使得“旧时栏楣,亦遂增胜”;陶渊明的隐居环境虽“三径就荒”,但“___________”。

(5)“鬓”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借此表现自己的某种哀怨、愁思、欣喜、期待或抱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叠词描绘了一幅树木茂盛繁荣、泉水潺潺流淌的图画。

(2)《蜀相》中一句“___________”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一句“___________”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和忠心报国。

(3)在《六国论》中,苏洵提出了一条对抗泰国的妙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举能让对方寝食难安。

(4)曹植才高八斗,却备受猜忌,有志难展,后世文人常借他的遭遇抒发自己的感慨,如李白《将进酒》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5)暑期档电影《长安三万里》一经上映,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请写出含有“长安”二字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诗经·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时生动有趣的细节,即姑娘故意躲起来,小伙子十分焦急。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大全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大全

必修一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必修二(选自《诗经•卫风》)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

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4、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5、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

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6、以“淇”“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屈原)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的句子: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然现实很残酷,追求真理的道路很曲折,但是诗人也会不惜一切去寻求真理,表现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不屈、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的句子: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5、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6、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

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 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

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性默写一、《论语》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7.《<论语>十则》中,含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之意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论语》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二.《鱼我所欲也》1.《鱼我所欲也》中“__.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两句解释了不苟且偷生,而要舍生取义的原因。

2.孟子《鱼我所欲也》中,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的句子是:“___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3.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做到“”。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孟子的“向善论”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5.舍生取义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为国捐躯、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这在《鱼我所欲也》中的体现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6.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7.《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8.《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体现知错能改的句子是“.人恒过然后能改;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_。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是“_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的句子是: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_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表明艰苦磨炼对人才成长的作用的句子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反面分析国家灭亡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5.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也说过意思相近的话:“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6.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四、《曹刿论战》4 曹刿论战1.《曹刿论战》中,写曹刿战中详察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刿论战》中,体现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曹刿论战》中,曹刿求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刿论战》中,表现曹刿在战前准备上“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2.公将战曹刿请见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5.《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6.《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曹刿论战》中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彼竭我盈,故克之;辙乱旗靡,故逐之。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经过思索,找出妻、妾、客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的句子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齐王受邹忌启发,用悬赏的方法广泛征求臣民意见的句子是: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最后收到了效果的句子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前出师表》诸葛亮1.《出师表》中表示作者感恩图报的句子是: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2.《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亲贤臣,远小人。

3.《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4.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的《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陈罚减否,不宜异同。

7.《出师表》中作者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8.《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9.《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0.《出师表》中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1.《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

《桃花源记》陶渊明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三峡》郦道元1.《三峡》中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三峡》中描写两岸悬崖陡峭雄伟险峻的一句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三峡》中写水势凶险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5.《三峡》中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三峡》中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7.《三峡》中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8.《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三峡》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是: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0.《三峡》中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

《马说》韩愈1.《马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马说》中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马说》中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7.《马说》中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8.《马说》中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马说》中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马说》中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1.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2.《马说》中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陋室铭》刘禹锡1.《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何陋之有”。

《小石潭记》柳宗元1.《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小石潭记》中描写潭周围树木的语句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小石潭记》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4.《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小石潭记》中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6.《小石潭记》中侧面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7.《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小石潭记》中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岳阳楼记》范仲淹1.《岳阳楼记》中从空间上形容湖面上的广阔浩渺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岳阳楼记》中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岳阳楼记》中写迁客骚人雨天登楼观景时的普遍心理状态的句子是: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