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中的“教育”及“自我教育”
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自我教育的融合方式与策略
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自我教育的融合方式与策略道德与法治教育一直是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和品德的基础,更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关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教育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改进,以适应新的时代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将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融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培养更加优秀的社会公民。
本文将探讨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的融合方式与策略。
一、运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体生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可以通过真实的案例来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以及如何遵守法律和规章。
学生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自我教育,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和法律要求,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二、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角色扮演活动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通过模拟不同的社会角色和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思考。
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活动,例如模拟法庭审判、模拟社会纠纷调解等,让学生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时,思考自己应该如何行动,体会不同角色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加深理解并自我教育。
三、开展实践活动道德与法治教育离不开实践,而实践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参观法庭、警察局、监狱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法治的力量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深刻理解法律的意义和社会规范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法律、遵纪守法。
四、开展情境导入教学情境导入教学是一种通过情境营造氛围、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教学方式。
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可以通过情境导入教学的方式,设计一些具体的情境或故事,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讨论,并引导他们自我教育,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五、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六、注重学生实际需求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的需求和感受至关重要。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做好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结合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做好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结合摘要:就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做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谈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在思想品德课中,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必须选择适当的教育途径和方法,而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是其中最重要的能力培养的手段。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为了实现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的目的,为了取得能力培养的成效,必须努力做到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做到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呢?一、教师尊重和热爱学生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前提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教师必须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肯定学生的点滴成绩和进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有利因素,树立信心,发挥主动性、创造性。
建立真挚的师生感情,使学生真正尊敬老师,虚心接受教育,在思想品质和能力方面均取得进步。
其次,教师要改变管教式的教育方法,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注重启发引导,在言行上处处给学生以表率,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
二、指导自我教育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修养,培养自主、自立、自理的能力。
首先,教师应按照思想品德课能力培养的主体目标,引导学生掌握教育的标准和努力的方向。
其次,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对道德、民主、法制、唯物辩证法等知识的认识与了解,拓宽知识的视野,增加知识容量。
再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加强行为锻炼,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能力。
三、因材施教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关键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识和思想动态、接受能力、年龄等差异因材施教。
教师必须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启发他们从实际出发,加强自我修养。
四、实施典型教育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方法典型教育即典型榜样教育和典型的反面教育。
把正面引导与严格要求相结合,通过具体事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分析、判断、处理问题的能力,自觉抵制和预防各种不良影响。
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自我教育的融合方式与策略
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自我教育的融合方式与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重点侧重于教师的灌输,而现在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本文将从融合方式和策略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融合方式1. 教师引导结合学生自主思考道德与法治教学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灌输。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比如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
在教授道德和法治知识的还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观点。
2. 课内课外结合道德与法治教育不应该仅限于课堂上进行,还要与学生的课外生活相结合。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和公益志愿者工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课外阅读和写作作业,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和理念。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在教授道德与法治知识时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不仅要讲解相关理论,还要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道德与法治的原则和方法。
教师还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从业者进行讲座和交流,增加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实际认识。
二、策略1. 建立学生自治组织学校可以建立学生自治组织,让学生通过参与组织的管理和活动,锻炼自我管理和领导能力。
学生自治组织可以设置道德与法治部门,由学生负责组织和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如道德讲堂、法治知识竞赛等。
通过学生自治组织的建立,增加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感,提高他们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
2. 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评价能力学校可以通过设置学生自我评价和奖惩制度,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评价能力。
学生可以定期对自己的道德和法治行为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学校可以设立道德与法治奖项,表彰在道德与法治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激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通常诉诸直接的 问答式教学 、 规 劝、 说服 、
强迫执行 、 训诫 、 奖惩以及榜样等 。 这种教
育实质 上是一 种僵化 的教育 形式 。一 方
更 为重要 的信 条 , 反对 向学 生传 为等更 为深层 的东西 。其三 , 在 道德 知识 么观念 ”
良, 用 以灌 输的道德是 多么 高 尚, 灌输 教
良好的判断 力。 1 . 道德认知发展论 。此理论 以柯 尔伯
德实践则是道 德需要形成和 发展 的根源 。 因此 , 在学校 德育改革 中 。 必须实现 将 单
向灌 输 的德育模 式向参与 式道德 实践模 式转 变。
一
育把人当作“ 道德容器 的思路和做法 ” 。 违 背 了人 类最基本 的道 德准则 ,因而这 种
其“ 自我教育” 最为重要 。
4 . 形式 主义 的德育论 主张从形 式上
人们普遍把灌输教 育视 为一 德 生活 的不断 发展和变化 。 以及具体 “ 灌 无情 的批判 ,
、
道 德 灌 输 既 不是 一 种 教 授 道德 的
方法 . 也 不 是 一 种 道 德 的教 学方 法
( 一) 灌输教育的实质及其弊端
古今 中外 的道 德教 育家所追 求 的最佳 道 助 于学生 自己的探 索、 努 力和 活动 , 所 以
德境界 。道德教育 的 目的 , 在于最终 形成 柯 尔伯格 在给德 育教 师 的十条 建议 中提
的传授 中 . 由于“ 灌输教 育” 居高 临下的精
英化立场 , 也必然导致在方 法上的机 械化
面, 它无视 青少年 的兴趣和 需要 ; 另一 方
通过一系列价值澄 清策略的学 习 , 让学生
思政课的教育与自我教育
思政课的教育与自我教育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人性的唤醒。
而自我教育则是对自己的一种道德的完善,这两者在提高自我修养方面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社会教育是整个国家的大课堂,那么自我教育就是每个公民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功课。
思政课的教育有助于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去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从而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并且做好对每件事情的最佳选择。
思政课的教育可以使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自己,正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这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通过思政课的学习,我觉得首先,我们应该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盲目从众,不跟风,坚持做最真实的自己,明白自己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其次,我们还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努力克服自己心中的傲气与惰性,不断前进,永远不要让自己停下来,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成为最优秀的自己;再次,在学习过程中要将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培养自己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能够融会贯通地运用。
所以,首先,我们应该明白,自己要想做好每件事情都需要有恒心、毅力与积极的心态,并且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还要把握好现在,为未来打好坚实的基础。
我们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才能根据自己的特点与需求来安排计划与任务,才能把握好一天中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
另外,如果我们要成为一名医生或老师,就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争取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内,能够将这些所学的知识、技术转化为切实有效的行动,成为未来所需的栋梁之才。
其次,我们还应当端正学习态度,注重平时的积累与提升,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读一些关于文学与哲学方面的书籍,增长见闻,拓宽思路,丰富头脑,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或者老师做好铺垫;然后,我们还要从小事做起,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自己做起,先从小事开始做起,学会自律,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与纪律,并不断完善自我,逐步提高自我综合素质,当然,我们也应该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与独立生活的能力,让自己在未来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履行自己的职责。
思政课的教育与自我教育
思政课的教育与自我教育
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地自我教育,思想政治课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增强公民意识,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精神。
思想政治课程是很重要的,但在实际教学中,要达到有效的教育效果,必须让学生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
只有把知识融会贯通的方式灵活地运用,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实现思想和行为的改变。
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活动,了解社会变革的脉络,实践新体制、新政策,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激发他们参与新形势下社会活动的兴趣。
另外,要实现思政课上有效的教育,还必须加强学生的自我发展教育。
学生首先要结合自身特点,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掌握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技能,从而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培养自己的独立精神,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
此外,为了增强学生勇于进取的精神,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
学生可以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中获取实践经验,发展个人的能力,拓宽视野,接受有效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精神认同感,促进学生自觉投身社会实践活动中去。
最后,要实现思想政治课程的有效教育,学校还应该加强教师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发挥教师作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关键角色,为学生提供有效见解,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思
想和行为,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总之,思想政治课程的有效教育,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大力支持和有效运用,同时也需要学生积极自我教育,增强学习兴趣,提升独立思考能力,拓宽眼界,让学生真正理解社会变革,参与社会实践,使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应有的效果。
德育工作指南的自我管理教育内容
德育工作指南的自我管理教育内容自我管理教育内容在德育工作指南中的重要性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以及良好的品格和道德修养。
在德育工作中,自我管理教育是一项关键内容,它旨在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掌控以及自主管理,以使其成为自律、自信和负责任的人。
本文探讨了自我管理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实施自我管理教育的具体方法。
一、自我管理教育的重要性自我管理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自我管理教育培养了学生的自觉性。
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自己的需求和目标,并设定适当的计划和策略来达成目标,学生懂得了如何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进行有效的管理。
其次,自我管理教育提升了学生的自律能力。
良好的自我管理需要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延迟满足和克服困难,这些习得的自控技能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有积极影响。
最后,自我管理教育促进了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学生通过自我管理的实践和反思,逐渐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以及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的重要性,也逐渐建立了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的肯定。
二、实施自我管理教育的方法1. 确立共同的规则和价值观在学校里,制定明确的规则和价值观是必不可少的。
学校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学生行为守则,并通过示范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些规则和价值观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2. 培养学生的目标设定能力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目标设定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目标设定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在学期初设定自己的学习和个人成长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
学校应该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并确保学生可以定期检查和调整他们的目标。
3. 提供自我反思和评估的机会自我反思是自我管理的重要环节。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定期反思和评估自己的行为和表现,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思考如何改进和发展。
学校可以组织小组讨论、个人沟通和自我评估等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反思和成长。
4. 提供积极激励和奖励机制积极激励和奖励对于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潜能至关重要。
简述自我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
简述自我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
自我教育和道德教育是相互关联但又有区别的概念。
自我教育是指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评估和自我调节等方式,促进个体的思想、行为和情感的发展,提升自我价值感和生活质量。
而道德教育则是指通过教授道德规范、价值观和信念等,培养个体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的正义和公正。
自我教育和道德教育在目标和方法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强调了人的自主性和自我发展,以及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
但是,它们的重点略有不同。
自我教育的重点是帮助个体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感,而道德教育的重点是培养个体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自我教育和道德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在内容上,它们都包括了诸如诚实、勇气、谦虚、同理心、自律等品质的培养和发展。
在方法上,它们都采用了多种形式,如通过讨论、榜样示范、角色扮演、反思等方式,帮助个体认识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总之,自我教育和道德教育在目的、内容和方法上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又有其独特之处。
自我教育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而道德教育强调社会规范和责任感的培养。
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教育的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自我教育的融合方式与策略
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自我教育的融合方式与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学生自我教育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需要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自我教育相融合,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创造情境式的教学环境情境式教学环境能够营造出一种真实、自然、生动、鲜明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身临其境,感受事实的真实性、亲身体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价值。
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和学习目标,可以设计不同的情境,如以案例教学为主,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收获道德和法律知识。
二、设置合适的学习目标和测评方式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进行测评是检验道德与法治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
在设定学习目标和测评方式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等因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责任心,做到目标的细化和明确,让学生在测评中得到积极回馈。
三、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在互动中收获道德和法律知识。
可以采用问答、讨论、小组活动等形式进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解析道德和法律问题。
四、注重对学生自我教育的引导和激励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多方位、多形式的交流,加强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同时,在鼓励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自我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激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积极参与。
五、加强校内外联动,推进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全方位发展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一项全方位、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学校及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校内外的联动,发挥更多教育资源的作用,建立家校沟通机制,让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得到全面的教育。
在融合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多角度、多维度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
德育活动课程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探究-最新资料
xx活动课程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探究一、xx活动课程与自我教育内涵阐释孔子云:“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道德品质是一个人健康发展的基础,对个体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道德教育是教育中不可忽视而且应当加倍重视的环节。
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从他人教育转向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而德育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有力抓手。
德育活动课程是活动课程的一部分。
活动课程是围绕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1]它立足于学生的兴趣、需要,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显露体验,开发其潜在能力,发展其个性。
德育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活动的形式,以学生的经验、生活、劳动、社区等活动为德育内容,旨在增进学生的道德认知和实践能力,改善其道德生活而实施的德育课程”[2]。
其主要形式是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动参与和情感体验,如班团体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德育活动课程与德育学科课程相并列、互为补充,共同组成学校德育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德育活动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应占有相当的位置。
[2]在2005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中也阐述了德育活动在学校德育中的严重地位。
自我教育是与他人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是人作为主体将自己视作教育对象进行的教育,即自己教育自己。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就教育而言,他人教育是个体成长发展的外因,而自我教育是促进个体转变的内因,只有内外因有机结合,个体才能得以更好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3]在道德习得、道德践行过程中,内因即自我教育起着关键作用。
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唤醒其道德意识、激发其内在动力机制、协调其与外界平均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自我教育的融合方式与策略
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自我教育的融合方式与策略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而学生自我教育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约束能力的重要手段。
将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进行融合,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下面将介绍一些融合的方式与策略。
1. 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计划: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选择和规划学习内容和目标。
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够让学生在制定学习计划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合理的法治观念和道德价值观。
2. 课堂上注重案例分析和讨论:在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现道德与法治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通过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法治思维,同时也能让学生在交流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3. 学生互助小组的建立:在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建立互助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学习和讨论。
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帮助和监督,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互助小组的建立,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相互信任意识,同时也能加强学生对道德和法治的重要性的认识。
4. 学生社团的组建和管理:在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组建学生社团,让学生在社团中进行活动和管理。
学生可以通过社团的组建和管理,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也能在活动中了解并实践道德和法治的要求。
1. 推行“德法互动”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道德与法治的互动,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和探讨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2.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道德行为和法治意识。
通过自我评价,学生可以及时发现和改正错误,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和法治水平。
3. 设置情景创设任务: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景创设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道德和法治知识。
初中道德教育内容
初中道德教育内容
道德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
值观和道德观,促进其健康成长。
以下是初中道德教育的内容:
1. 品德修养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道德修养是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
学生
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团结合作、诚实守信等。
2. 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是指社会对个人行为的要求和规定。
初中学生应该学
会尊重他人的隐私、保护环境、不欺凌他人、不抄袭他人作品等。
3. 社会责任
道德教育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学生应该关心社
会问题,乐于助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4. 自我管理
道德教育还要求学生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
学生应该学会自律、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合理安排研究和休息时间。
5. 可持续发展
道德教育应该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
学生应该学会爱护大自然,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道德教育是一个渗透在各个学科和课程中的过程,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合作,携手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
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自我教育及对策
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自我教育及对策作者:李永莲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3年第04期一、思想道德教育中注重自我教育的必要性1.自我教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从古到今,从个人来到人世到离开人世,人类的自我教育从未停止。
而自我教育在中国更是个古老的话题,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我们的党都具有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视自我教育为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古代先贤们主张通过自我教育形成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磨练道德意志、进行道德实践,以实现治国平天下为修身目的。
如孔子提倡“自省”、“内讼”、“慎独”,孟子强调德行涵养要依靠“自得”,朱熹提倡“存养”、“居敬”。
中国共产党历来视与批评相结合的自我批评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国家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自我教育,他们自身也都是通过自我教育提升思想道德品质的典范。
新时期背景下,自我教育是我们仍然需要继承并进一步发扬的优良文化传统。
2.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需要自我教育我国自古就是一个注重道德教育的国家,无论是孔子的忠恕、孝悌,还是孟子的性善论,都从不同的角度昭示了道德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当前我国各类学校普遍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但学校德育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学校对德育投入高但产出低,呈现出明显的低效和疲软状态,这已经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与焦虑。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习惯于将道德规范看成是外部对学生的要求和制约,往往不由自主地强调其强制性和被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积极性、主动性调动不足,这是德育低效的根本症结之所在。
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去看,自觉主动地接受道德和纪律的约束,是学生适应社会、获得生存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一种需求。
同样,自觉主动地接受包括社会制度在内的主流价值,是一个人积极适应社会的结果与表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特别是在多变的现实生活中,只有提升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真正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个人德育教育总结(2篇)
个人德育教育总结本学期,我担任班主任工作。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在政教处的配合下,我顺利地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
在从事德育教学过程中,有顺利也有挫折,有成功也有失败,既有困惑,也有启迪,交织着酸甜苦辣,现就本学期班主任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培养良好的班集体能否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团结和睦的集合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在良好的班集体中,教师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较好效果。
在培养班集体方面,本学期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注重教室文化的建设(二)注意班干部的培养进入初一以后,班干部换届重新选举,由学生民主投票,产生了一支能力较强,有一定影响力的班干部队伍。
对待班干部,我积级引导,大胆使用,注意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另外,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布置新的工作和任务。
这样,由于班干部积级配合,以身作则,从而带动全班,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三)注意养成教育和传统道德教育的结合学生对新的校园环境熟悉后,个别学生纪律开始松动起来,不喜欢别人对他们的行为约束和管教,一些不良行为随之而来,如旷课等,面对这些违纪情况,如果不注意引导或引导不当,学生很容易在这个特殊的学习和生活阶段走入岔道。
我的具体做法是:1、加大学习、执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力度。
我借助主题班会、演讲会、竞赛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执行《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且配合政教处执行《一日常规》,严格要求学生佩戴校徽、穿好校服,不穿拖鞋,每天自行检查、督促规范养成的效果。
3、注意寓教于乐,以多种形式规范学生行为二、严格的要求是最大的尊重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是心灵的耕耘,必须讲究教育有艺术。
在实践工作中,我感受最深的便是马卡连珂的一句名言:“严格的要求是最大的尊重”。
的确,只有既严格要求学生,又给予他们最大的尊重,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道德教育中的“教育”及“自我教育”——“一袋垃圾”引发的思考
育” 互动 中, 的 自主 建 构 起 积 极 的 道 德 意 识 、 力 与 素 养 能
的 问题
纸 废 物 、 公 共 场 所 大 声 喧 哗 、 红 灯 , 小 同 学 敲 诈 在 闯 向
“ 育” “ 教 自我 教 育 ”
这 些 学 生 的 品 行 实 在 是 太 差 了 。 ” 叹 了 口 气 , 那 现 在 我 “
会 的道德 水 平 . 定 整个 社 会 的 文 明程 度 , 他们 的健 康 决 而
成 长 关 系到 祖 国 的前 途 和 民族 的命 运 。 此 , 强对 中学 因 加 生 的 思想 道 德 教育 刻 不容 缓 。
他 们 班 的 男 生 拦 住 女 生 呢 。 ” 对 , 有 在 车 棚 里 抽 烟 呢 “ 还
… …
之 上 的 , 且 是 由 内 而 外 主 动 生 长 的 , 不 是 从 外 到 内 并 而 灌 输 的 结 果 。 尊 重 学 生 已 有 的 经 验 是 促 进 学 生 道 德 品
质 发 展 的 前 提 。学 生 发 展 的不 同 阶 段 都 有 其 不 同 的发 展 可 能 性 这 就 是 前 苏 联 心 理 学 家 维 果 茨 基 所 说 的 “ 最
学 生 的 主 流 是 积 极 的 、 道 德 的 前 提 下 , 出 了进 一 步 促 有 提 进 中 学 生 道 德 成 长 的 重 要 性 和 必 要 性 .探 讨 了 应 依 据 中 学 生 道 德 成 长 的 特 点 规 律 , 学 生 在 “ 育 ” “自我 教 让 教 与
地 帮 助 需 要 帮 助 的 人 。 但 由 于 受 到 社 会 上 一 些 不 良 风 气 的 侵 蚀 , 上 学 校 教 育 和 家 庭 教 育 中 存 在 的 一 些 问 加
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自我教育的融合方式与策略
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自我教育的融合方式与策略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学校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传授给学生社会规范和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法治意识。
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很难使学生真正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因此需要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形成一种融合的方式与策略。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它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相关知识和道德标准,并通过讨论、互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道德素养。
学校也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法治教育活动,如法律知识竞赛、法治主题班会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学生自我教育仅有教学还不足以使学生真正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和学生自治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使学生能够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
学校还可以通过辩论、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价值观念,使其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评价道德和法律问题,进而形成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三、融合方式与策略为了更好地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自我教育的融合,学校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和方式:1. 创设情境教学:通过模拟法庭、情景剧等情境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法治的力量,加深对法治的理解和认同,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
2. 强化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义工服务、参观法院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法治的力量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设计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关于法治和道德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来深入理解和探讨法治和道德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4. 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奖励制度、表彰先进等形式,激励学生遵纪守法、维护公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规范。
试论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学生自我教育
建立起 来的有 一定的指导思 想和价值 追求
的主体 性认识 和行 为。它包 含了下面几层
值取 向恰好是教 育的根 本目的使 学生有一
定 的发展水平。 ( 上接第 12 0 页)
意思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 育能力,合乎马
二 、学生 自我教育能 力形成的 必要 性
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 ,它能给 幼儿以欢乐 ,是幼儿智慧、身体 、 道德发展的源泉。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以不同的角色身份 与环境 、 同伴 或成人产生交往行 为 , 体验 角色情感 ,不断训练幼儿的交往技能。例 如 ,我们 利用 午睡室、走廊等有限的空间 ,开辟符合幼儿特点和需要的游戏区
机 , “ 店”柜台上便有 了 “ 商 手机专 卖” , “ 菜场”游戏中则根
据不同季节的变换 ,出现 了符合季节特征的各种蔬菜 ,如夏天有 西瓜、南瓜,秋天有石榴、柿子等,使幼儿通过这些材料 的变化 产生与人交往的愿望。 在角色游戏 中,幼儿常以所扮演的角色 自居 ,体验角色的情
试 论 学 校 道 德 教 育 中 的 学 生 自 我 教 育
吉 林 省城 市建 设 学校 董 士艳
【 摘 要 】 学生 自我 教 育 是对 学 生教 育 的 重 要 内容之 一, 要 现 代 教 育思 想 、教 育 理 念 和教 育 方 法 的 支持 ,是 教 育 管 需 理 者 和广 大教 师 应 重视 起 来和 认 真 研 究 的 大课 题 。教 育 者必 须 建 立 科 学的 价 值 观 、人 生 观 、教 育观 ,在 人 的 培 养 上 做 出更
2 、创设 特 点 环 境 ,学 习交 往 语 言
许 多教 学活动 都蕴 含着促进 幼儿 交往 能力发 展的 内容 ,如
“ 到小 白兔家做客” “ 搭积木” “ 卜回来 了” “ 萝 我的家”等 , 都是对幼儿进行积极交往教育 的好材料 ,深受孩子们 的喜爱 。幼 儿在特定情况下 ,加之教 师的合理引导 ,从中受到教育与熏陶。 通过情境表演、互换 角色练 习、看图讲述及生动有趣 的活动 ,教
德育教育的个人总结怎么写
德育教育的个人总结怎么写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和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对于塑造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价值观的公民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参与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和效果。
首先,德育教育需要从家庭教育开始。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价值观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通过亲身示范和真实的行为,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守信用等良好品质。
其次,学校作为社会化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为学生提供德育教育的有效平台。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类德育活动,如道德讲堂、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学校还应该注重课堂教育中的德育渗透,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例如,在语文课上,可以通过阅读优秀的作品来引导学生感受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在历史课上,可以通过学习历史事件来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价值选择和道德行为。
再次,社会环境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因素。
社会环境是学生接触和感知社会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社会应该为学生提供正能量的引导和榜样,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正义,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参与和合作。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德育教育。
家庭和学校应该保持密切的沟通和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社会应该为学校提供支持和资源,共同打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品德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努力,可以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德育教育。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创新的德育教育模式,为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价值观的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学道德教育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从踏入大学校园,我就深刻地感受到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不仅是学习知识的殿堂,更是培养人格、塑造灵魂的摇篮。
在这几年的大学生活中,我通过参加各类道德教育活动,不断学习、反思,对道德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大学道德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道德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大学道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勤奋好学、团结友爱、尊敬师长等。
这些品质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道德教育的熏陶下,我逐渐明白了诚信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 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大学道德教育关注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辨别是非,如何对待金钱、权力和名利,使自己在面对诱惑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
3. 提高社会责任感道德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在道德教育的引导下,我更加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大学道德教育的内容1. 诚信教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诚信教育包括诚信考试、诚信做人等方面。
通过诚信教育,我明白了诚信的重要性,学会了在学习和生活中诚实守信。
2. 法治教育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也是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手段。
法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意识。
在法治教育中,我了解了我国的法律法规,学会了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民德教育民德教育关注学生的道德修养,包括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等。
在民德教育的影响下,我学会了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风尚。
4. 环保教育环保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通过环保教育,我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学会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三、道德教育的实践1. 参加道德实践活动在大学期间,我积极参加各类道德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支教、关爱留守儿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从具体实例出发,在充分肯定当前中学生的主流是积极的、有道德的前提下,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中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了应依据中学生道德成长的特点规律,让学生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互动中,自主建构起积极的道德意识、能力与素养的问题。
关键词:道德教育“教育”“自我教育”
一天放学后,我正在办公室批作业,突然听到“报告”,抬起头一看,发现我班的两个学
“请进,生手里拎着一袋垃圾站在办公室门口,其中一个是副班长小嘉,另一个是淘气鬼小程。
什么事啊?”他们一边走进办公室一边说:“华老师,这袋垃圾是在我们班的包干区发现的,我们已经查过,这是初二(10)班的,里边的废纸上有他们班级的名字,还有他们班学生的名字。
”“真的?拿出来让我看看。
”他们放下垃圾袋,快速地找出了证据。
“哎,这些学生的品行实在是太差了。
”我叹了口气,“那现在先把垃圾……”还没等我说完,小程嬉皮笑脸地接道:“放回到他们教室门口去。
”我注意到小嘉用胳膊挤了挤小程,就微笑着问:“你们对这些学生的行为有什么看法?”“他们太懒了。
”“他们经常乱扔垃圾。
”“我还看见他们班的男生拦住女生呢。
”“对,还有在车棚里抽烟呢……”他俩你一言我一语。
“好。
你们发现了不少不良的行为,这说明你们具有较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正确的荣辱观和良好的道德观。
”我给予他们表扬鼓励,“而且,当你们发现我们的包干区里有垃圾时,能立即把它捡掉,这说明你们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
再说,你们没有简单地把垃圾从我们的包干区挪到人家的包干区,这又说明你们做事不冲动,有自制力。
你们向我汇报,目的是想要我们老师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你们是在帮助他们,这一切你们都做得很好,接下去你们准备怎么处理这袋垃圾呢?”“把它扔到垃圾箱里去。
”小嘉抢着回答。
我又问小程:“你看呢?”他低着头不好意思地答道:“扔到垃圾箱里去。
”“对。
你们说得不错,这是最妥善的处理办法。
”我又拍拍小程的肩膀说:“我知道你刚才为什么想把垃圾袋放到他们的教室门口。
你是想教育他们,让他们吸取教训,以后别干这种缺德的事情,对吗?”他马上抬起头说:“就是嘛。
”“对,是要好好地教育教育他们,不过,教育这件事还是交给我吧,你看行吗?”他爽快地回答:“好。
”“那你们把垃圾处理完就回家吧,路上注意安全啊。
”他们一边应着,一边走出了办公室。
而我独自坐在那里陷入了沉思……
目前,大多数中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具有正确的社会荣辱观。
他们能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讲究公共卫生,做到礼貌待人、尊老爱幼,能真诚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但由于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侵蚀,加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少数学生道德观念薄弱,具体表现为:随手乱丢废纸废物、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闯红灯,向小同学敲诈勒索、旷课逃学……可见,部分中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与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道德状况对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凝聚力具有决定性影响,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决定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因此,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一、经验影响:学生道德品质养成的同化点
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道德品质发展可能性为基础。
与一切事物的发展一样,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总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并且是由内而外主动生长的,而不是从外到内灌输的结果。
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是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前提。
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其不同的发展可能性。
这就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所说的“最近发展区”。
二、双向建构:学生道德品质内化的活动基础
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双向建构的。
首先,学生的道德品质发
展不是自发的,人的道德品质潜能只是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但是道德品质的发展需要在参与社会生活、与文本对话、与人交往、在认识或者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实现,在这种主体性的活动中,人在习得一定的社会文化规范的同时,还发挥着自己的潜能,主动建构和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精神世界。
活动是学生一切道德品质发展的源泉和中介。
其次,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主体的选择,以及主体所形成的自我意识(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期望、自我调节等)。
随着学生的发展,学生自我意识和自主选择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
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不完全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还取决于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的水平。
三、系统变化:学生道德品质构建的基本方式
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是一种身心结构的系统变化过程。
首先,人的道德品质是一个由诸多方面组成的身心结构系统,任何一方面道德品质机能的作用都是在人的整个道德品质系统中发挥作用的结果。
发展不是指某个知识技能和行为的掌握,而是整个身心结构系统的变化。
因此,人的道德品质发展不可能割裂开来施教或者通过训练的方式实现。
其次,学生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道德品质发展的主题。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迅速的时期,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和前苏联心理学家包诺维奇的研究认为,在儿童每一个发展的阶段都有其主导性的需要,以及与这一主导性需要相适应的发展课题。
每一个发展课题的解决都能为后续的发展提供可能。
因此,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该发展阶段的主题,学校道德品质教育必须关注不同发展阶段学生的主导性需要和该阶段面临的发展性课题。
四、多维发展:学生道德品质生成的不确定性
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
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具有发展的共性,同时每个学生发展的基础、可能性、路径与节奏也不完全一样。
而且发展是非线性的,每个儿童都有不同的发展轨迹。
有时儿童在发展中的错误和曲折往往是孕育更大发展的起点和信号。
为此,道德品质发展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相互交替的统一过程。
道德品质发展的连续性是指道德品质的某些方面有一个从低到高的连续性的过程,但是,很多情况下,道德品质发展往往具有非连续性的特点,即某个阶段学生似乎看不到发展,突然,因为某个事件的发生,学生在某些方面一下子成熟起来。
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往往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发展的统一。
因此,学校教育除了为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提供连续性的有计划的教育之外,还应创造让学生道德品质发生非连续性变化发展的教育活动方式与内容,适时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五、有机整合: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主题方向
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是社会化与个性化相互促进的过程。
人的道德品质发展包括个性化与社会化两个方面统一发展的过程。
社会化是指个体习得和接受社会文化规范,成为能积极适应该社会的成员的过程。
个性化则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追求、情感态度、认知结构及行为方式,发现自己独特的价值的过程。
正是社会化使个人成为一个社会人,而个性化使个人具有独特个性与价值。
个性化与社会化相互影响并统一于人的整个发展过程之中,两者是不能割裂的。
德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之间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为此,我们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主动交往的德育手段把承认人是社会人作为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这为“完整人”的生成提供了重要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以完整的人格相互交流,在创造他们交往关系之时,也在创造着生活,在体验、内化着生活的要求,从而在建构、生成着“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