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危机分析--以泰国为例
年泰国金融危机
危机应对措施
b. 紧缩政策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和偿还外债,泰国实施了一系列的紧缩政策。这些政策包括提高利率、减少政府开支等。然而,这些政策也导致了经济的进一步衰退
危机应对措施
c. 国际援助
为了稳定国内金融市场,泰国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其他国家的援助。这些援助为泰国提供了急需的外部资金,帮助其稳定经济
危机爆发的原因
b. 房地产泡沫破裂
在泰国经济繁荣时期,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泡沫。随着经济的降温,房地产需求下降,房价大幅下跌,导致许多投资者破产
危机爆发的原因
c. 汇率波动
在危机爆发前,泰铢与美元的汇率被高估。当市场意识到泰国的经济状况开始恶化时,投资者开始抛售泰铢,导致其汇率大幅下跌
危机的影响
泰国危机的教训
5
泰国危机的教训
-
24
THE PROFESSIONAL TEMPLATE
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在短期内确实带来了经济增长,但同时也为未来的危机埋下了隐患
2
3
危机爆发的原因
2
危机爆发的原因
泰国危机的爆发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危机爆发的原因
a. 过度借贷
在经济发展的高峰期,泰国的企业和个人大量借入外债,而这些债务主要被用于投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当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这些高价值的资产迅速贬值,导致债务无法偿还
危机的影响
c. 国际影响
由于泰国是亚洲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其危机迅速波及到周围国家和地区。投资者开始对亚洲其他地区的经济产生疑虑,导致亚洲其他国家的货币和股票市场也出现了大幅波动
危机应对措施
4
危机应对措施
面对这场危机,泰国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
危机应对措施
亚洲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亚洲金融危机案例分析亚洲金融危机,也被称为亚洲金融风暴,是指在1997年开始的一系列金融危机事件,波及了东南亚多个国家。
这次危机导致了许多国家的货币贬值、股市崩盘、企业倒闭和失业率上升等严重后果。
以下是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案例分析。
亚洲金融危机的触发因素之一是泰国的浮动汇率制度。
在1997年之前,泰国的货币泰铢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一直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然而,在1997年上半年,泰铢面临了巨大的压力,由于国内外的诸多因素,导致了投资者对泰国的失去信心,大量抛售泰铢,导致了汇率的大幅下降。
泰铢危机的爆发,成为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亚洲国家的金融体制不健全。
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这些国家的金融体系曾被称为“亚洲金融奇迹”,但实际上存在很多问题。
亚洲国家的金融机构在这一时期迅速扩张,放贷规模庞大,而且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和不良贷款问题。
此外,亚洲国家的金融监管制度和透明度也相对较弱,对于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缺乏有效的预警和治理手段。
亚洲金融危机还暴露了亚洲国家的外债问题。
亚洲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借助大规模的外国借款来支持其经济增长,这导致这些国家累积了大量的外债。
一旦投资者对一些国家的信心降低,外债迅速变得不可偿还,导致了货币贬值和金融体系崩溃。
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
IMF向泰国、印尼和韩国等国提供了巨额的紧急援助贷款,帮助这些国家稳定了其金融体系并推行了一系列的结构性。
然而,IMF的涉入也受到了许多争议,因为与贷款配套的结构性措施推动了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对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的案例分析表明,这次危机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使得亚洲国家面临严重的金融危机。
此外,亚洲金融危机也揭示了亚洲国家金融体制不健全、外债问题严重等结构性问题,这些都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国际组织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浅谈泰国金融危机
浅谈泰国金融危机一、亚洲金融危机爆发1、爆发的时间1997年7月2日,泰国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宣布,放弃了自1984年以来实行了14年的泰币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这标志着亚洲金融危机正式爆发。
2、背景1997年2月,乔治·索罗斯等国际金融投机商掀起抛售泰铢风潮,引起泰铢兑换美元汇率的大幅波动。
同时,泰国国内银行遭到了几对冲击,泰国金融秩序陷入混乱中。
同年5月,泰铢对美元的汇率一度降到十年来的最低点。
泰国中央银行不得不动用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来干预市场,财政部长辞职,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对泰铢再度贬值的猜疑。
从年初的1200点猛跌到461.32点,7月2日,泰国中央银行被迫宣布放弃泰铢与美元挂钩的汇率体制,改用了市场浮动汇率制度。
银行利率由10%提高到12.5%,当天,泰铢对美元的汇率下跌17%。
东南亚股市大幅下跌,导致当地股市狂泻不止,股市的严重受挫反过来又引起汇市的遽跌。
泰铢大幅度贬值,不仅给泰国经济造成重大灾难,而且迅速波及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等整个东南亚地区,最终引发了震惊世界的亚洲金融危机。
二、泰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1、泰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内部原因:(1)、出口产品结构单一,经常项目赤字严重.泰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靠出口推动。
(2)、举借外债饥不择食, 短期外债居高不下.进入90 年代,发展中国家争夺外资的竞争愈演愈烈.(3)、泰国经常项目的巨额逆差及财政收支的巨额赤字, 使得泰国除了进一步放开外商投资范围(4)、过分依赖于举借外债来弥补资本缺口(5)、资本项目过早开放.泰国政府于90年代初基本取消了对资本流动的管制,实现了本币的全球可自由兑换;(6)、金融机构信贷投向不合理, 呆帐,坏帐迅猛滋生.(7)、泰国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却未能及时进行管理和引导, 金融机构大规模向房地产和股市放贷;(8)、政府部门监管不力,风险防范意识淡薄.泰国政府在经济高增长过程中风险防范意识淡薄,金融监管缺位(9)、外汇储备水平偏低.为了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由于国家外汇储备水平偏低, 泰国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能力受到严重削弱。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其教训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其教训导语: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
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
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
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
那么这场危机的爆发原因是什么?下面为本站小编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其教训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些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新马泰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
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
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泰国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
而经济决定政治,所以,泰国政局也就动荡了。
国内学者的分析:直接触发因素、内在基础因素和世界经济因素。
关于东亚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成因的不对称信息分析,可被用来总结出几个教训, 以防范此类危机再次发生,以及在发生危机时该做些什么。
从危机中总结的第一个教训是应该通过政府合理的干预使金融系统恢复稳定:对新兴市场国家来说,这需要国际最后贷款者。
第二个教训是国际最后贷款机构必须制定合适的贷款条件,来避免形成造成金融不稳定的过度道德风险。
第三个教训是,虽然资本流动与危机有关,但这只是现象,而不是造成危机的根源:所以外汇管制对于防范今后的危机不大可能奏效。
第四个教训是钉住汇率制对新兴市场国家十分危险,它使金融危机更易发生。
我们分别来阐述这几点。
我们已经看到,金融危机发生时金融系统的信息失灵导致经济的灾难性后果。
为复苏经济,金融系统需要重新启动,以便完成将资金导向生产性投资的工作。
在工业化国家,中央银行可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或进行最后贷款来完成。
不对称信息观点认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央银行并不具备这种能力。
因此为了应付发生在这些国家的金融危机,就需要在国际上存在一个最终贷款人。
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分析
亚洲⾦融危机的成因与分析中国⼈民银⾏国际司 王沅成因/分析 综观东南亚及泰国近年来的经济⾦融发展,⼈们普遍认为,此次货币危机的爆发并⾮偶然,它是经济⾦融发展长期不平衡的结果,对其所在地区经济⾦融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以泰国为例:⼀、泰国货币冲击产⽣的主要原因:1、过度投资与投资结构不合理,使泰国经济结构失衡,供给过剩。
90年代以来,泰国经济中的总体投资率(指投资占国内⽣产总值的⽐重)平均⾼达40%以上,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较⾼的投资率不仅造成了泰国经济中的供给过剩,⽽且意味着企业每年要计提的折旧相应较⾼,从⽽增加了企业的固定成本。
1996年,泰国经济中的折旧占总增加值的⽐率⾼达22.5%,因此,企业对销售额变动的承受能⼒较差,⼀旦市场发⽣变化,销售额下降,就会直接减少企业利润,从⽽对企业的经营产⽣不利影响。
投资结构不平衡也是导致泰国经济结构失衡的⼀个重要原因。
近年来,泰国经济⾼速发展,经济严重过热。
部分投资者盲⽬乐观,将⼤量资⾦投向了房地产部门,经济中产⽣了⼤量的泡沫。
此外,在政府引导下,近年来,泰国加快了投资于电讯设施的步伐,且投资数额巨⼤。
投资于电讯⾏业的公司⼤多为上市公司,它们在证券市场上筹集资⾦,但由于这些公司资产规模较⼩,难以承担⼤数额的投资,并且没有能⼒承受投资初期的负收益与激烈的市场竞争。
2、宏观经济政策不当也是此次泰国⾦融危机爆发的⼀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财政政策⽅⾯:9年来,泰国⼀直保持着财政盈余,但泰国财政盈余并不是财政当局紧缩开⽀、增加税收的结果。
⼗⼏年来,泰国政局跌宕,政府领导⼈更迭频繁,各国政府在制定财政政策时都缺乏长期打算,多采取的是短期⾏为。
政府对基础设施、能源、交通等重要产业的投资严重不⾜,形成了泰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使泰国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经济难以持续⾼速发展。
----货币政策⽅⾯:⾸先表现为汇率政策的不当。
⾃1984年以来,泰国货币当局⼀直实⾏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1997年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1997年金融危机案例分析泰国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实行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政策,出口实现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从而拉动GDP快速增长,经济开始走向繁荣。
泰国在90年代初期开始开放国内金融部门,泰国的金融机构可以给本地顾客提供美元贷款。
泰国的公司也更愿意借美元,因为美元利率比泰铢利率低,于是,泰国私人部门的外债开始急剧增长。
泰国之所以能够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跟全球产业转移和国际热钱的流入是分不开的。
日本80年代末期,地价暴涨,造成国内制造业成本急剧上升,日本国内产能开始往东南亚方向转移,在90年代初国内资产泡沫破灭后,国内利率开始与国际利率倒挂,日本资金开始在国际上寻找赚钱的机会。
泰国经济的繁荣开始带动房地产行业的繁荣。
从1992到1996年,曼谷共建房子75.5万套,比国家原本计划的数量多一倍。
房价不断上涨,热钱也不断的涌入房地产市场,其中,泰国私人部门外债的50%以上流入了房地产。
但是住宅空置率达25%~30%,商业地产空置率达14%。
随着中国及印度在国际市场上对泰国出口的挤压,泰国的出口开始受阻,但是进口依然强劲,造成泰国经常账户持续恶化,贸易赤字持续加大。
同时热钱还是在不断的涌入泰国市场,造成资本账户也持续恶化。
泰国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在持续累积。
美元在90年代初期的持续升值成为引发泰国金融危机的最重要的导火索。
因为泰国采用的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所以随着美元的不断升值,泰铢的贬值压力在不断增大,泰国政府不得不持续加息以维持固定汇率,而这使得原本脆弱的经济更加雪上加霜。
利率的持续上升,刺破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挤兑和金融机构破产现象持续增加,银行资产开始大幅缩水,这进一步加大了泰铢的贬值预期。
由于泰国资本项目对外开放,国际资金来去自由,这也给了国外做空势力可乘之机,在大资金的配合下,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做空势力对泰铢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最后在1997年7月2日,泰国政府不得不宣布泰铢与美元脱钩,泰铢大幅度贬值。
亚洲金融危机图解—泰国
计划经济 利用丰富石 油和天然气 等资源
但是
市场经济 换取外汇维 持目标汇率
由于制度一夜改变, 征税体系来不及建立 为了弥补税收不足发行国债
1996年末石油和天 然气价格开始下降 经常项目恶化
但是
对俄罗斯经济担心 外资逃跑结果,股票和国债暴跌
日资企业向日本 出口,对日本出 由于是美元钉住 口能力增加 制,并且利率高 于美国,海外资 金纷纷涌入泰国
泰国经济失速——危机从泰国开始引发 东南亚金融危机
1995年4月19日 1美元=79元75钱
结束85年1美元 危机 =240日币以来日 源头 币坚挺转向疲弱
1997年5月份 1美元=127元
日币疲弱泰铢坚挺使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下降
回避经济过热 收紧金融政策 本国汇率上升 和通货膨胀 (上调利率)
财政· 金融政策和外汇汇率的关系
目的
恢复景气
财政政策
扩张政策 (支出增加 降低税率) 财政紧缩 (支出减少 增加税率)
外汇汇率
本国汇率上升
防止经济过热
本币汇率下降
比如经济不景气时, 下调利率,增 采取金融缓和政策= 加货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下调利率 债券利 新开业增加 设备投资增加 个人消费活跃 率下降 恢复景气 (间接的)本国汇率上升(长期) (直接的) 汇率下降
目的
恢复景气
金融政策
外汇汇率
宽松金融政策 本国汇率下降 (下调利率)
GDP
贸易逆差大 幅度扩大
流入泰国的海外资本开始撤资逃跑 原本流入泰国的资金是借了低利率的 为了撤资开始抛卖泰铢 美元汇兑成高利率的泰铢进行资金运 对冲基金乘机兴风作浪 用,所以短期资本投资的比例很高 无法支撑住泰国政府不得不变成浮动汇率制度,泰铢暴落
简评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
简评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简论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神经中枢。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逐步完善,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整合程度越来越高。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世界上发生过几次大的金融危机,总结这些危机的经验教训,对中国建设自己的现代金融体系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由于泰国的经济和我国处于相似的发展阶段,所以金融危机的产生对我国金融市场的警示是深刻的、长远的,因此, 有必要加强对于此次泰国金融危机问题的研究,客观地剖析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那么,泰国的金融危机是怎么产生的呢?从1976年至1996年,泰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保持了8%的高速度,一时泰国经济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其中政府积极运用财政预算收支调控经济的做法,受到多方赞誉。
同时,财政盈余也保持了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并引导了国内的高储蓄和高投资。
但是,这其中也潜伏着问题。
由于国内储蓄不足和总需求膨胀, 进口过多; 而随着国内工资成本的上升, 传统的出口产业的竞争力下降, 出口增长乏力, 从而使经常帐户不平衡的矛盾加剧。
为了弥补经常项目的赤字, 自93年起, 泰国政府进一步放开资本市场。
随后, 大量外资流入, 特别是短期外债增加很快, 导致国内信贷宽松。
国内企业大量举借外债, 进行房地产与股票投资, 形成严重的泡沫经济。
95年以后, 美元开始升值。
由于泰铢与美元挂钩, 导致了泰铢相对升值, 出口能力进一步下降。
而为了保持资本流入, 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泰国中央银行被迫提高利率;加剧了国内经济的不景气, 外资大量流出。
在外汇需求增大的情况下, 泰国货币当局并未对泰铢实行贬值, 而是加大在外汇市场的干预力度。
在这种形势下, 国际资本市场投机者借机对泰铢发动攻击。
自96年起, 连续发动了四次攻击。
泰国中央银行在多次干预后, 外汇储备大幅度下降, 被迫于97年7月2日宣布, 放弃执行了十三年之久的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 改为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国际资本流动案例分析(一)
国际资本流动案例分析(一)案例1案例名称:亚洲金融危机及其经验教训案例适用:货币危机发生机制案例来源:只秀英:《亚洲金融危机大事记》,案例内容亚洲金融危机大事记1997年7月2日泰国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宣布,泰币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价值由市场来决定,放弃了自1984年以来实行了14年的泰币与美元挂钩的一揽子汇率制,曼谷外汇市场泰铢对美元汇率顿时下跌20%,创下有史以来的最低纪录,泰国央行宣布,将主要银行利率从10.5%提高到12.5%。
7月9日马来西亚股市指数下跌至18个月来最低点。
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中央银行直接干预Pt,~E市场,支持本国货币。
7月2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将首次运用1995年建立的“紧急筹资机制”,向菲律宾提供10亿美元的贷款。
7月25日泰国外债余额达900亿美元。
占GDP的49%,远远高于8%的国际警戒线。
8月4日泰国央行行长被迫辞职,新的央行行长CHAIYAWAT先生上任。
8月11日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持的援助泰国国际会议在东京举行。
经过协商,确定对泰国提供约为16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以稳定泰国的经济和金融市场秩序。
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日本分别承担40亿美元,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合计融资约为30亿美元,日本将通过输出人银行提供40亿美元的融资。
此外,亚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融资合计为50亿美元。
香港特区政府首次动用外汇基金,提供10亿美元,参与泰国的贷款计划。
8月13日印尼财政部和印尼银行联合宣布,放弃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实行自由浮动式汇率政策,印尼盾大幅下跌55%。
8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戴相龙行长表示,中国政府已经批准向泰国提供10亿美元贷款的计划。
8月15日港币遭投机者袭击,特区政府为维持稳定而投入储备保卫港币。
8月16日新加坡元与美元的比价下跌了1.5%,跌至38个月以来的最低点。
马来西亚林吉特的比价暴跌了6%,跌到24年来的最低点,即2.8250林吉持兑换1美元。
泰国国际收支案例 2
泰国金融危机中的国际收支调节一、案例名称:泰国金融危机中的国际收支调节二、案例适用:国际收支失衡及其调节三、案例材料:1997年席卷东南亚的金融风暴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1997年7月2日,泰国政府和金融当局宣布放弃长达13年之久的泰铢与美元挂钩的汇率机制,随后,泰铢贬值高达48%左右。
之后,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国也相继爆发了金融危机。
纵观该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金融发展,人们普遍认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并非偶然。
而在危机爆发前后,相关国家对国际收支差额的调整不当,也是诱发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
现在以泰国为例,分析在这一时期国际收支调节手段的作用和影响。
从1988年以来泰国的经常项目就一直维持赤字水平,并有不断扩大趋势,1995年更是达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的8.1%。
面对这一情况,当时的泰国政府坚持认为,本国的出口增长较快,不必担心。
于是在汇率上采取盯住美元的政策,将泰铢稳定在1美元兑换25泰铢水平上,同时,采取一系列放宽资本帐户管制的政策,吸引外资。
从1993年起泰国为吸引外资,开放了资本帐户,基本实现了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同时为扩大对外资的吸引力,泰国政府提高了利率水平,使国际游资得以进行套利活动。
短期资本中净流入资本的比重1995年达到60%。
通过上述几项政策,使得泰国的金融项目顺差不断扩大,到危机爆发前夕的1995年就已经达到了219亿美元。
从而,虽然其经常项目逆差不断扩大,但在表面上国际收支差额仍然维持在一个较为均衡的水平上。
然而,随着泰国国际竞争力的降低与经常项目赤字的持续上升,泰铢贬值的压力日益增大。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币值坚挺,为维持泰铢对美元的固定汇率,泰国中央银行被迫干预外汇市场,大量抛售外汇,使国内银根抽紧,中央银行难以有效控制基础货币。
为维持固定汇率制度,泰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四、案例讨论:1、根据上述描述,在20世纪90年代,泰国为了解决经常项目赤字问题采用了哪些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它们对泰国的经济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结合案例分析国际收支整体顺差但经常项目逆差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1997-1998亚洲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1.1 实体经济
出口产品结构单一,外向型经济受到打击 泰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靠出口推动, 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有着多方面的问题。 首先但由 于泰国出口产品结构单一(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电子产品和服装) ,随着经济的增长,工资 成本显著上升,使得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其次,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和其他国家与地区同类 产品的竞争 (例如其重工业产品受到来自韩国和前苏联国家的挑战) , 导致出口萎缩。 此外, 而劳动力的素质却提高较慢, 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 以及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也使泰国的外向 型经济受到了很大冲击。
国家 泰国 印尼 菲律宾 马来西亚 韩国 GNP(亿美元) 1997/6 1700 2050 750 900 4300 1998/7 1020 340 470 550 2830 ▼40.0% ▼83.4% ▼37.3% ▼38.9% ▼34.2% 铢 盾 比索 令吉 韩圆 涨跌幅 货币 对 1 美元汇率 1997/6 24.5 2380 26.3 2.5 850 1998/7 41 14150 42 4.1 1290 ▼40.2% ▼83.2% ▼37.4% ▼39.0% ▼34.1% 涨跌幅
1.4 政府监管
政府部门监管不力,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泰国政府在经济高增长过程中风险防范意识淡薄,金融监管缺位。 首先,泰国政府对大量流入的外资缺乏有效监管,使外资比例失调。一是流入的短期资 金过多; 二是大量外资特别是短期外资投向了房地产业和证券业。 据统计, 截至 1996 年底, 泰国私人部门的 700 亿美元外债(含短期外债 400 亿美元)中的大部分投向房地产和股市, 大大助长了了房地产泡沫和股市泡沫。 这种监管不力不仅造成泰国通货膨胀加剧, 而且使泰 国经济金融体系易遭受到投机资本的严重冲击。 其次,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监管不力,尤其对房地产业和银行业的金融监管不力,导致金 融机构对房地产的过度信贷, 各行各业为牟取暴利而纷纷加入房地产的开发浪潮。 直到危机 发生以后政府才匆忙开始着手改革银行规章,增加财务透明度,改革企业破产法,关闭有问 题的金融机构并限制企业投资房地产,但此时危机已然发生。 再次,政府对经常项目赤字的风险未予以足够重视。1996 年,泰国经常项目赤字已占 GDP 的 8.1%, 比墨西哥 1994 年发生金融危机之前的 7.2%还高, 但泰国政府并未吸取国际经 验教训, 甚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对泰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发出过警告, 但政府并未做出必要 反应。 总之, 泰国政府面对投机资本的大量涌入, 房地产业的泡沫持续膨胀和持续了 8 年的经 常项目赤字,没有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充分反映其风险意识淡薄与风险防范缺位。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2、危机蔓延至东北亚 、 从10月底起韩元持续下跌,股市跌幅也超过40%。 在金融危机中,韩国的大企业纷纷遭殃,又连累了 一大批为其生产配套设备的中小企业。企业的大量 倒闭使韩国银行呆帐和坏帐剧增,信誉大幅度下降, 几乎已不可能到国际市场上融资了,到期应偿还的 外债却越来越多。 东南亚和韩国的金融风暴很快刮 到了日本,使原本就不景气的日本经济主义阵营的建立。美国, 作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有了危机感。他通过强大的经济后 盾在亚太地区建立起一个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韩国,日本, 台湾直至东南亚,都成为美国的经济附庸。这给亚洲一些国 家飞速发展带来了经济支持。七十年代,东南亚一些的国家 经济迅猛发展。但是,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阵 容的瓦解。美国当然不允许亚洲经济继续如此发展,于是, 他开始收回他的经济损失。对于索罗斯的行为,他是纵容的。
“金融大鳄”“一只假寐的老狼”是对这个金融怪才的称谓。
他曾说过,“在金融运作方面,说不上有道德还是无道德,这只 是一种操作。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它不是不道德的, 道德根本不存在于这里,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我是金融市 场的参与者,我会按照已定的规则来玩这个游戏,我不会违反这 些规则,所以我不觉得内疚或要负责任。从亚洲金融风暴这个事 情来讲,我是否炒作对金融事件的发生不会起任何作用。我不炒 作它照样会发生。我并不觉得炒外币、投机有什么不道德。另一 方面我遵守运作规则。我尊重那些规则,关心这些规则。作为一 个有道德和关心它们的人,我希望确保这些规则,是有利于建立 一个良好的社会的,所以我主张改变某些规则。我认为一些规则 需要改进。如果改进和改良影响到我自己的利益,我还是会支持 它,因为需要改良的这个规则也许正是事件发生的原因。”
3、危机深化并波及俄罗斯、巴西 、危机深化并波及俄罗斯、 1998年上半年,金融危机给东亚经济造成的巨大 杀伤力不断显现,大多数东亚国家的经济跌入谷底。 尽管各国的货币都已大幅度贬值,但出口仍呈下降 趋势。
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分析前言在1997年泰国突然爆发一场货币危机并发展成一个金融和经济危机,而且,很快波及东亚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危机中,大多数东亚经济的货币和资产价值大幅度下降东亚地区的银行和企业陷入空前的财务困境。
这场金融危机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
危机产生的原因这次危机产生的原因,专家总结为以下三大点:直接因素、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直接因素包括:(1)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
(2)亚洲一些国家的外汇政策不当。
它们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3)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国家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债的增加。
(4)这些国家的外债结构不合理。
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内在基础性因素包括:(1)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
(2)市场体制发育不成熟。
一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干预过度,特别是干预金融系统的贷款投向和项目;另一个是金融体制特别是监管体制不完善。
(3)“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
“而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产成本会提高,出口会受到抑制,引起这些国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二是当这一出口导向战略成为众多国家的发展战略时,会形成它们之间的相互挤压;三是产品的阶梯性进步是继续实行出口替代的必备条件,仅靠资源的廉价优势是无法保持竞争力的。
外在经济因素主要包括:(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2)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贸易和货币体制,对第三世界国家不利在国际金融和货币领域,整个全球金融体系和制度也有利于金融大国。
我国的应对政策1998年我国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外部需求急剧下降,人民币面临着巨大的贬值压力。
与此同时,我国内部环境同样严峻,一是南方严重的水灾对正常的经济活动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二是由于长期以来的体制方面等的问题,国有企业出现了全行业亏损的局面,工人大规模下岗。
亚洲金融危机分析
生活一点通 用干、鲜桔皮泡茶或煮水喝,可治口臭和急性胰腺炎。
亚洲金融危机分析◆张菊香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因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已实行了10多年的联系汇率制度,从即日起对汇率实行有管制的浮动,结果,当日泰铢对各主要货币贬值18%。
印尼,菲律宾、新加坡等国的货币也因此遭受冲击,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1997年11月19日,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又宣布汇率浮动打破10%以内的限制,12月以后完全自由浮动,东南亚货币又陷入了一轮新的贬值,由韩元,印尼盾爆挫又触发了亚洲的第二波金融危机。
而目前日元的大幅贬值使得日元兑美元的比率一度爆挫到8年来的新低,使得刚刚稳定的亚洲金融市场又起波澜。
这场来势汹猛、持续时间较长,连锁反应强烈的金融危机对该地区的经济造成灾难性的打击,使得货币大幅贬值,股市持续下跌。
从1997年7月1日到11月27日,东南亚各国货币兑美元汇率的跌幅分别为印尼盾49%,泰铢35%,马来西亚林吉特27%,菲律宾比索24%,新加坡元10%,同期各国股市跌幅分别为:吉隆坡股市49%,雅加达股市45%,马尼拉股市36%。
新加坡股市16%,而到1998年6月份这一势态仍未得到遏制,6月15日,日元汇美元一度跌破146:1的水平,为1990年8月份以来的最低,东京股市也曾一度失守15000点大关;韩元兑美元也跌至1432元兑1美元的水平,韩国股市更是跌到11年来的新低,报收288.21点;泰国曼谷股市也创出1987年12月11日以来的最低收市水平263.39点;吉隆坡股市收市435.84点,连创九年来的新低;印尼盾兑美元持续大跌,报14600元兑1美元,雅加达股市也急挫跌穿400点大关。
同时,由于一些国际游资纷纷撤离,使得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进出口业务严重受挫,失业人数激增,银行经常项目赤字扩大,迫使东南亚经济进入调整期。
纵观亚洲金融危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监管不力,信贷失控。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健全的银行监督制度。
案例7 1998年的金融风暴——泰国的金融危机
案例7 1998年的金融风暴——泰国的金融危机1背景资料1.1泰国“虎”病了泰国的经济曾被称为东南亚发展最快的经济,而现在即使最为乐观的预测,都预言经济恢复将是很缓慢的。
泰国官方预测,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低于6%,而1995年的增长率为8.7%。
从今年年初起,就有人预言泰国货币将会贬值,泰国企业界将有一批公司被淘汰。
全球经济对市场开放的回报是很迅速的,但是对那些准备不充分的市场的惩罚也同样很迅速。
对开放市场半心半意以及监察不严是泰国发生金融危机的核心原因,这都是缺乏远见的政治领导人遗留下来的问题泰国去年的出口增长率为零,今年迄今为止经济仍处于呆滞状态,经济发展速度减慢反映出更深一层的问题一一泰国不仅面对新的竟争未能灵敏地做出反应,而且未能提供基础设施和教育来吸引新的投资泰国是怎么陷入这一困境的昵?新加坡一家地区经济研究所的负责人尼尔萨克尔认为,这都是“荒唐的货币’造成的:在90年代中期,正当出口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低息的外国资本涌入泰国,其中大部分是短期资金。
大多数分析家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形成这场危机的根源在于泰国对外国资本敞开了大门。
泰国从1922年开始放宽限制,允许国内投资者通过曼谷国际银行获取低息的外国资金。
但是它犯了个错误,那就是让泰国殊的汇率与美元挂钩。
泰国入对货币贬值问题根本不关心,轻率地大量借钱,没有采取任何预防风险措施。
经济学家斯科特克里斯坦森说,这个教训是:“不能将放开货币比值与非自由汇兑控制混在一起。
”流入泰国的美元利率大大低于国内银行提供的美元利率。
1992年泰国的外债为200亿美元,但到1995年底增加到了750亿美元,目前达890亿美元(其中约半数是欠日本银行)。
就连猜瓦利总理都承认,肆意借贷是产生这场危机的根源。
他对记者说:“在过去10年中,我们一直在挥霍借来的钱。
我们欠了很多债务,我们只有精明地、正确地使用这笔钱,才能减少债务”。
然而,流入泰国的这些资金,只有极少几个领域能够让这些投资产生效益。
泰国金融危机的教训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启示
泰国金融危机的教训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启示1997年,泰国爆发了一场金融危机,这场危机波及亚洲各国,许多国家都受到了重创。
这场危机的教训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我们应该认真总结这些教训,吸取经验,防范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
泰国金融危机的起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国际环境恶化。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国际金融和贸易环境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美国国债利率上升,国际资本市场出现了资本大规模流出,东南亚货币贬值。
泰国这个国家能力不足,依赖外资流入。
二、泰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泰国银行等金融机构普遍存在贷款不良、占用资金等问题。
泰国政府在过去的几年里鼓励银行大规模扩张,在不够审慎的情况下,这些银行买进许多风险性极高的贷款,形成了严重的不良存款。
三、过度的贷款扩张。
泰国银行为了打击通货膨胀,大力推行紧缩政策,导致了国内经济下滑,企业的销售和投资都受到了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各大银行为了避免不良存款的上升而采取了加大贷款的方式,这导致了泰国金融体系的不良贷款率上升。
泰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泰国央行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功,但由于措施不力和协作不足,最终导致了危机的加剧,经济的崩溃。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危机也通过交流和经验借鉴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一、加强金融监管。
泰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泰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业进行了监管,但监管存在漏洞,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是导致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之一。
中国需要加强金融监管,让监管体系更加完善,建立紧密的监管机制,加强对金融机构和交易的监管力度,提高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
二、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
泰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泰国央行在政治干预下难以独立行使职责,这是导致危机加剧的另一个原因。
中国需要尽快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使央行能够更好地维护经济稳定,更好地应对各种金融风险。
三、加强宏观调控。
泰国危机爆发之前,泰国对于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变化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宏观调控,这是危机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9讲案例3:亚洲金融危机:中泰两国应对策略比较
亚洲金融危机:中泰两国应对策略比较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亚洲金融危机中造成东南亚各国出现危机的具体因素以及世界因素后。
以泰国和中国为例,分析两国金融危机的形成与演变,通过研究亚洲金融危机对两国造成的不同影响,分析两国政府进行危机管理的不同措施和改革手段。
从亚洲金融危机中总结经验教训,为各国政府进行金融危机管理提供借鉴。
为推动亚洲发展中国家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健全宏观管理职能提供经验指导。
关键词:亚洲金融危机风险管理货币危机结构改革一、引言发生在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继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对世界经济有深远影响的又一重大事件。
1997年7月2日,泰国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宣布,放弃了自1984年以来实行了14年的泰币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这标志着亚洲金融危机正式爆发。
很快,危机开始从泰国向其它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蔓延。
到1998年被称为是发展奇迹的亚洲四小龙也没有逃脱这场厄运。
这不仅使已经连续10年高速增长东南亚国家的经济遭受到重创,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而且世界经济环境日益恶化。
这次金融危机暴露了一些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金融体系、经济运行方式存在着严重缺陷。
二、危机发展经过危机爆发前,亚洲各主要经济体在经济发展中高歌猛进的同时,却又更深层层次的矛盾隐藏在繁荣的背后。
首先,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经济结构不合理。
例如泰国大量资金投资于房地产,由于房地产有效需求不足引起债务危机,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再者,过分强调外向型经济的作用。
毫无疑问,发展外向型经济是东南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但外向型经济比重太大,因而国际市场的变动,尤其是汇率的变动对经济发生重大影响。
近年来,东南亚各国由于出口商品成本上升,国际竞争激烈,导致贸易状况恶化,经常项目出现巨大赤字。
1996年经常项目下各国赤字是:泰国145亿美元,马来西亚51亿美元,菲律宾36亿美元,印尼82亿美元,分别占本国GDP的8.0%,5.2%,4.3%,3.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洲金融危机分析--以泰国为例泰国金融危机爆发于1997年第二季度,但病根早在1990年至1995年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就埋下了。
当时,泰国积极实施鼓励外资的政策,处于加快金融业开放、推进本币可兑换及利率自由化的进程之中。
在上述政策的推动下,大量外资持续流入境内,FDI及外债均大幅增加,短期外债比重高达50%以上,一部分境外资金直接或间接流入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
在外债及外商投资的推动下,出口导向型经济产生了较多国际收支顺差,本币面临着升值压力,而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吸引境外资金流入。
在上述各项因素的作用下,国内经济高速增长(1990年至1995年泰国GDP 年均增长9.04%),房价及股市大幅上扬,泡沫经济逐步形成。
1997年2月初,国际投机者向泰国银行借入高达150亿美元的数月期限的远期泰铢合约,然后在外汇市场大规模抛售,使泰铢汇率波动。
泰国央行为捍卫泰铢地位,动用了2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稳定汇率。
3月4日,泰国中央银行要求流动资金出现问题的9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增加资本金3.17亿美元,并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坏账准备金的比率从100%提高到115%~120%,此举令金融系统的备付金增加19.4亿美元。
但是社会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心下降,从而发生挤提,提走近 5.77亿美元。
与此同时,投资者大量抛售银行与财务公司的股票,结果造成泰国股市连续下跌,汇市也出现下跌压力。
在泰国央行的大力干预下,泰国股市和汇市暂时稳定下来。
5月7日,国际投机者通过经营离岸业务的外国银行,悄悄建立了即期和远期外汇交易的头寸。
从5月8日起,以从泰国本地银行借入泰铢,在即期和远期市场大量卖泰铢的形式,在市场沽空泰铢,造成泰铢即期汇价的急剧下跌,多次突破泰国央行规定的汇率浮动限制,引起市场恐慌。
本地银行和企业及外国银行纷纷即期抛售泰铢抢购美元或作泰铢对美元的远期保值交易,导致泰国金融市场进一步恶化,泰铢一度兑美元贬至26.94:1的水平。
面对这次冲击,泰国央行动用约50亿美元的外汇进行干预,并取得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中央银行不同形式的支持。
同时,泰国央行又将离岸拆借利率提高到1000%,又禁止泰国银行向外借出泰铢。
在一系列措施干预下,泰铢汇率回稳,泰国央行又暂时控制了局面。
6月中下旬,泰国前财长辞职,引发金融界对泰
铢可能贬值的揣测,引起泰铢汇率猛跌至1美元兑28泰铢左右。
泰国股市也跌至8年来的最低点,金融市场一片混乱。
7月2日,泰国央行宣布放弃固定汇率政策,实行浮动汇率制。
泰国金融危机爆发。
对泰国而言,金融危机的影响以不利影响为主,但也会有积极的成分。
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体现在:
第一,金融危机发生过程中出现的对泰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例如,泰国央行采取的提高利率的措施会抑制企业正常投资需求,妨碍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从国际资金流动角度看,大量资金的频繁流动会扰乱泰国的金融市场运作。
从公众角度看,金融危机发生期间的不稳定局势会给他们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带来很大干扰,泰国的经济秩序也陷入混乱状态。
第二,金融危机发生后泰国经济条件发生了变化。
首先,金融危机发生后,外国资金大举撤出泰国,泰国缺乏资金发展经济。
其次,以泰铢衡量的对外债务大量增加。
最后,泰国被迫采取浮动汇率制度后,泰铢大幅度贬值,给正常生产、贸易带来不利影响。
第三,金融危机发生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泰国政府被迫采取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
大批企业破产或亏损,泰国政府财政收入减少近2%GDP,泰铢大幅贬值也使政府损失近1%的GDP。
泰国金融危机的积极成分体现在,其暴露了泰国经济原来掩盖的许多问题--汇率高估、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风险缺乏足够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有效的监管体制、过分依赖外资流入推动经济发展以及经济与产业结构不合理。
同时,泰铢大幅度贬值有利于纠正原先存在的货币高估现象,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
当然这些有利影响本身也是在非常痛苦的过程中发挥出来的。
参考文献:
《泰国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经济调整》,李毅,/news/374449.htm 泰国金融危机的原因,/question/16338930.html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其影响》,杨燕华,《燧石》期刊
《面对金融危机泰国中央银行是如何应对的》,李继,《金融会计》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