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液碱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液碱储罐装卸安全操作规程

液碱储罐装卸安全操作规程

液碱储罐装卸安全操作规程1. 引言液碱储罐装卸是化工行业中常见的操作过程之一,涉及到液碱的储存和运输。

为了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以及避免可能的事故发生,制定液碱储罐装卸安全操作规程十分必要。

本文档将详细说明液碱储罐装卸的操作规程,包括操作前的准备、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

2. 操作前的准备2.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液碱储罐装卸操作前,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化服、防酸碱手套、防化面具和防滑鞋等。

确保个人防护装备的完好无损,并且定期检查和更换。

2.2 检查装卸设备在进行装卸操作前,应仔细检查液碱储罐的运输车辆或管道设备是否完好,并确保其与装卸操作相适应。

检查液碱储罐的阀门、管道和弹性接头等设备是否密封可靠,避免泄漏的发生。

2.3 做好通风准备液碱储罐装卸操作时,操作人员应保证操作区域的通风良好,尽量避免操作区域内的液碱蒸气超过安全浓度。

可使用通风设备增加新鲜空气的流通,确保操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3. 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1 严格禁止吸烟液碱储罐装卸操作区域属于易燃易爆环境,为了避免火源引发事故,严格禁止吸烟。

操作人员应在指定的吸烟区域外进行液碱储罐装卸操作,确保操作安全。

3.2 避免暴露于液碱液碱具有腐蚀性,操作人员应避免直接接触液碱。

在液碱储罐装卸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酸碱手套,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液碱溅出伤人。

3.3 控制装卸速度在液碱储罐装卸操作中,应控制装卸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造成不均匀负荷。

过快的装卸速度容易引发液碱溅出,过慢的装卸速度则容易导致液碱堆积过多。

3.4 定期检查液碱储罐液碱储罐装卸操作前后,应定期检查液碱储罐的状态。

检查储罐是否存在损坏、渗漏等问题,及时发现并处理,避免事故发生。

4. 事故应急处理4.1 紧急停止装卸操作一旦发生液碱泄漏或其他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装卸操作。

操作人员应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应急处理。

酸碱卸车操作规程

酸碱卸车操作规程

盐酸(液碱)卸车安全管理规定一、卸酸(碱)前的准备工作1、当盐酸(液碱)槽车到达现场时由库管人员及时过磅记录重量,然后通知化验中心进行取样化验,合格后方可卸车;2、检查盐酸(液碱)储罐的液位状况(安全容量为全容积的80%),并确认进酸(碱)的具体槽车容量;3、槽车应停放在卸车区域内,检查卸酸(碱)泵、管道、阀门是否完好,阀门所处的状态是否正确;4、在卸酸(碱)现场应备有毛巾、药棉及急救时中和用的溶液;罐区设有冲洗及事故冲洗用自来水,工作人员需了解阀门位置及操作方法,使用前应先检查冲洗水装置内是否有可使用水源,禁止无冲洗水强行卸车;5、卸酸(碱)人员应熟悉药品的性质和操作方法;并根据工作需要戴口罩、橡胶手套及防护眼镜,穿橡胶围裙及长筒胶靴(裤脚应放在靴外);在卸车现场应站在上风的位置,以防吸入飞扬的酸雾及药品粉末;工作负责人应检查防护设备是否合适;6、卸酸(碱)前工作人员应做好安全措施,槽车旁边应架设围栏及明显的标志;7、在高空作业(高度超过2m)时,必须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8、进入工作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二、卸酸(碱)操作及注意事项1、先将夹层钢丝软管的一端与槽车出口连接牢固,另一端与卸酸(碱)泵进口管道连接,检查并确认管道连接牢固无脱落喷料危险;2、打开槽车出口阀门,打开卸酸(碱)泵进口阀、出口阀、排气阀,排除管道及泵内空气;3、启动卸酸(碱)泵,将酸(碱)送入酸(碱)储罐内;4、卸酸(碱)过程中,应注意泵的声音是否正常,管道阀门有无泄漏等异常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停泵处理;5、当盐酸(碱)槽车无酸(碱)流出后,关闭槽车出口阀、停泵、关闭泵的进口阀;站在管道侧面拆除与槽车的连接管道;6、如酸(碱)泄漏,应立即关闭槽车管道出口及卸酸(碱)泵进口门,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稀释,卸完后对现场进行检查,保证管路内不存料;7、在进入酸气较大的场所进行紧急抢修时,应佩戴套头式防毒面具;8、禁止随地排放酸、碱,如需排放应经过酸碱中和处理合格后排放;9、卸酸(碱)操作过程中,岗位人员不能离岗,运行值班人员负有监护责任; 10、当浓酸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应迅速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再用0。

酸碱卸车操作规程

酸碱卸车操作规程

盐酸(液碱)卸车安全管理规定一、卸酸(碱)前的准备工作1、当盐酸(液碱)槽车到达现场时由库管人员及时过磅记录重量,然后通知化验中心进行取样化验,合格后方可卸车;2、检查盐酸(液碱)储罐的液位状况(安全容量为全容积的80%),并确认进酸(碱)的具体槽车容量;3、槽车应停放在卸车区域内,检查卸酸(碱)泵、管道、阀门是否完好,阀门所处的状态是否正确;4、在卸酸(碱)现场应备有毛巾、药棉及急救时中和用的溶液;罐区设有冲洗及事故冲洗用自来水,工作人员需了解阀门位置及操作方法,使用前应先检查冲洗水装置内是否有可使用水源,禁止无冲洗水强行卸车;5、卸酸(碱)人员应熟悉药品的性质和操作方法;并根据工作需要戴口罩、橡胶手套及防护眼镜,穿橡胶围裙及长筒胶靴(裤脚应放在靴外);在卸车现场应站在上风的位置,以防吸入飞扬的酸雾及药品粉末;工作负责人应检查防护设备是否合适;6、卸酸(碱)前工作人员应做好安全措施,槽车旁边应架设围栏及明显的标志;7、在高空作业(高度超过2m)时,必须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8、进入工作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二、卸酸(碱)操作及注意事项1、先将夹层钢丝软管的一端与槽车出口连接牢固,另一端与卸酸(碱)泵进口管道连接,检查并确认管道连接牢固无脱落喷料危险;2、打开槽车出口阀门,打开卸酸(碱)泵进口阀、出口阀、排气阀,排除管道及泵内空气;3、启动卸酸(碱)泵,将酸(碱)送入酸(碱)储罐内;4、卸酸(碱)过程中,应注意泵的声音是否正常,管道阀门有无泄漏等异常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停泵处理;5、当盐酸(碱)槽车无酸(碱)流出后,关闭槽车出口阀、停泵、关闭泵的进口阀;站在管道侧面拆除与槽车的连接管道;6、如酸(碱)泄漏,应立即关闭槽车管道出口及卸酸(碱)泵进口门,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稀释,卸完后对现场进行检查,保证管路内不存料;7、在进入酸气较大的场所进行紧急抢修时,应佩戴套头式防毒面具;8、禁止随地排放酸、碱,如需排放应经过酸碱中和处理合格后排放;9、卸酸(碱)操作过程中,岗位人员不能离岗,运行值班人员负有监护责任;10、当浓酸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应迅速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再用0.5%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

酸碱卸车操作规程

酸碱卸车操作规程

盐酸(液碱)卸车安全管理规定一、卸酸(碱)前的准备工作1、当盐酸(液碱)槽车到达现场时由库管人员及时过磅记录重量,然后通知化验中心进行取样化验,合格后方可卸车;2、检查盐酸(液碱)储罐的液位状况(安全容量为全容积的80%),并确认进酸(碱)的具体槽车容量;3、槽车应停放在卸车区域内,检查卸酸(碱)泵、管道、阀门是否完好,阀门所处的状态是否正确;4、在卸酸(碱)现场应备有毛巾、药棉及急救时中和用的溶液;罐区设有冲洗及事故冲洗用自来水,工作人员需了解阀门位置及操作方法,使用前应先检查冲洗水装置内是否有可使用水源,禁止无冲洗水强行卸车;5、卸酸(碱)人员应熟悉药品的性质和操作方法;并根据工作需要戴口罩、橡胶手套及防护眼镜,穿橡胶围裙及长筒胶靴(裤脚应放在靴外);在卸车现场应站在上风的位置,以防吸入飞扬的酸雾及药品粉末;工作负责人应检查防护设备是否合适;6、卸酸(碱)前工作人员应做好安全措施,槽车旁边应架设围栏及明显的标志;7、在高空作业(高度超过2m)时,必须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8、进入工作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二、卸酸(碱)操作及注意事项1、先将夹层钢丝软管的一端与槽车出口连接牢固,另一端与卸酸(碱)泵进口管道连接,检查并确认管道连接牢固无脱落喷料危险;2、打开槽车出口阀门,打开卸酸(碱)泵进口阀、出口阀、排气阀,排除管道及泵内空气;3、启动卸酸(碱)泵,将酸(碱)送入酸(碱)储罐内;4、卸酸(碱)过程中,应注意泵的声音是否正常,管道阀门有无泄漏等异常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停泵处理;5、当盐酸(碱)槽车无酸(碱)流出后,关闭槽车出口阀、停泵、关闭泵的进口阀;站在管道侧面拆除与槽车的连接管道;6、如酸(碱)泄漏,应立即关闭槽车管道出口及卸酸(碱)泵进口门,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稀释,卸完后对现场进行检查,保证管路内不存料;7、在进入酸气较大的场所进行紧急抢修时,应佩戴套头式防毒面具;8、禁止随地排放酸、碱,如需排放应经过酸碱中和处理合格后排放;9、卸酸(碱)操作过程中,岗位人员不能离岗,运行值班人员负有监护责任;10、当浓酸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应迅速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再用0.5%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

液碱卸车安全操作规程文档

液碱卸车安全操作规程文档

液碱卸车安全操作规程文档液碱是一种具有较强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其卸车过程需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来进行,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下面是一个液碱卸车安全操作规程的文档,共计1200字以上:1.目的本规程旨在确保液碱卸车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完整。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液碱卸车操作的所有工作人员,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安全要求3.1所有参与卸车操作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熟悉液碱的特性和卸车操作流程。

3.2所有卸车操作必须在室外进行,确保良好的通风环境。

3.3所有操作人员必须身着防腐蚀性能好的防护服和其他个人防护装备,包括耐腐蚀手套、护目镜、防毒面具等。

3.4卸车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确保周围区域通行人员不得靠近。

3.5卸车过程中,不得吸烟、喝酒、进食等,以防止意外发生。

3.6卸车操作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负责,并必须有专人全程监控。

4.准备工作4.1卸车前必须检查卸车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安全可靠。

4.2卸车罐车和接收设备必须经过清洗和检查,无泄漏和结晶物质。

4.3当卸车液碱罐车位于山坡上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防止液碱液体侧翻事故的发生。

5.卸车操作流程5.1由专业人员打开罐车顶部安全阀和罐车底部的卸料阀门,将液碱开始转移到接收设备中。

5.2卸料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保持警觉,注意观察卸料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5.3当液碱卸料完毕时,关闭罐车底部的卸料阀门,并关闭罐车顶部的安全阀,确保卸车完全结束。

5.4完成卸车后,对卸车现场进行清理,确保周围环境干净、整洁。

5.5卸车结束后,必须进行卸车设备的检查,确保罐车和接收设备无泄漏和结晶物质残留。

6.紧急事故处理6.1在卸车过程中,如发生液碱泄漏或其他紧急情况,操作人员必须立即按照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

6.2在紧急事故处理过程中,首先保护自己的安全,再尽力采取措施控制泄漏或事故扩散。

酸碱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酸碱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酸碱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酸碱卸车安全操作须知
盐酸、液碱是一种强腐蚀性危险化学品,操作不慎将至人灼伤。

一旦泄露将造成安全隐患,及污染环境。

为此,公司订立以下几点,请各外协单位遵照执行。

1、外协单位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卸酸碱时操作人员必须先查看通往车间的管阀是否关闭。

确认后再进行卸货。

2、卸酸碱时,现场必须有卸货方人员看泵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胶皮手套,胶皮围裙等必需的防护用具。

3、驾驶员应根据卸货要求,准确停靠适当位置。

4、车辆到达适当位置后,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将中转槽盖轻轻打开,然后连接并固定好底阀放料管后,慢慢半开放料阀,开启输送泵,确认放料管接口及放料管无泄漏后,全开放料底阀,开始放料。

5、在卸货过程中,操作人员严禁离岗;如储罐已满无法卸完,确需往车间中转的必须经车间同意后,由车间配合中转,否则造成一切后果由卸货方负责;如有跑、冒、滴、漏现象或发生泄露,必须立即停止卸货,待处理完后再卸。

6、放料完毕,应确认罐内料已放尽,并放尽料管内的剩余物料,关闭放料底阀及储罐区内相应的有关阀门,拆下放料管,然后缓缓盖上中转槽盖。

7、运送车辆必须具备相应资质证书;驾驶员、押运员也必须有相应的资质。

进入厂区后一切安全管理事务必须服从公司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指挥。

8、送货车辆必须凭品管部出具的产品合格证明方可过磅卸货。

以上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请各单位遵章执行,共同建立安全发展的良好环境。

液碱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液碱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液碱卸车安全操作规程液碱是一种危险的化学物质,其具有强腐蚀性和刺激性。

卸车液碱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安全操作规程,可能会导致事故发生,严重情况下还会危及人员生命安全和环境。

因此,为了确保液碱卸车过程的安全,特制定以下操作规程。

一、装卸设备的检查1.检查液碱装卸设备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检查设备的阀门、管道、连接件等是否有泄漏或损坏情况。

二、卸车点的准备1.确定合适的卸车区域和设备位置,确保周围区域干燥、通风良好。

2.在卸车点周围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他人注意和绕行。

3.确保卸车点的地面平整,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三、人员防护措施1.所有参与液碱卸车作业的人员都要佩戴防护服、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

2.操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液碱卸车安全培训,了解危险性和遇到危险情况时的应对措施。

3.不允许吸烟、饮食、含咀嚼物或化妆品等与工作无关的行为。

四、液碱储罐的连接1.在进行液碱卸车前,确保液碱储罐是安全连接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2.操作人员要慎重操作液碱储罐的开关,避免误操作引起意外溅洒。

五、卸车过程的控制1.在卸车过程中,需要专人监控液碱的流量和压力,确保卸车过程的稳定性。

2.切勿过度喷洒,以免造成溅洒危险。

3.确保卸车过程中的排放管道通畅,避免管道堵塞或液碱倒流。

六、紧急事故处置1.在卸车过程中,如发生泄漏、溅洒等意外情况,马上停止卸车操作。

2.即刻通知相关人员,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如喷水冲洗、使用沙土覆盖等。

3.在紧急事故处置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液碱,确保人员安全。

七、清洁和消毒1.卸车结束后,对卸车现场进行彻底清洁,防止液碱滞留和污染环境。

2.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消毒剂,确保卸车点的卫生和安全。

本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液碱卸车过程的安全性而制定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任何违反规程而造成的事故后果,由违规人员自行承担责任。

盐酸(液碱)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盐酸(液碱)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盆暧Gftq)懵车却共安全操作观程一,鲜酸(碱)前的准备工作1、当盐酸(液碱)懵车到达现场时库管人员应及时过传记录变量,并通知化水人员进行取样;2.化水人员取样后,库管人员通知化水班长或当班班长(主任未上班时通知配液班长)却眼(碱);3、当班班长接到可以却酸(碱》的通知后,安排人员卸酸(我),卸酸(诚)人员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检查和操作:a、检查盐酸(液吱)储懵的液位状况(安全容量为全容积的80%),确认进酸(碱)的具体博锻;b、检查却酸(诚)泵,管道、阀门是否完好,阀门所处的状态是否正确:C,正确穿戴好防护用品(防母面具,护目镜、皎手套):d、盘动泵联轴器,应轻松灵活;e、准备好应急用的诚或我.二、卸酸(珑谏作------ WoRD完整钦辑(£存耕方率——1、先将夹层钢丝软管的一端与橹车出口连接牢同,另一谓插入中横崎,检查并确认管道共按车SI无脱落喉料危险;2、打开槽车出D阀门,待中转槽内的酸(碱)淹没睁酸(被)泵选口管时,打开即被(威)泵进口阀、出口阀。

3、启动却酸(碱)泵,将酸送入酸(碱)梧搏内;4,打酸(瑞.)过程中.应注意泵的声音是否正常,管线幽门有无泄漏等异常情况,发现问起及时停泵处理;5.当盐酸(虢)槽车无酸(碱)流出后,关闭槽车出口阀、停泵、关闭泵的进口阀;6.站在管道侧面拆除与槽车的连接管道,井将管缎中的余料放至中转槽.三、注意事项1、在开启阀门时应谖慢,注意槽车与管道接口是否牢因.是否有泄漏,却酸(减)过程中杜绝跑官滴漏,严禁造酸(被):2、卸酸(碱)人员在卸料过程中应站在管道接头侧面,同时坯要注意对面是否有人:3.往心槽打酸结束后,再拆出峻(威)槽车上的连接管,拆管时防止管内余料啧出你人;4、如在卸酸(戚)过程中出现漏酸(成),应停止卸酸(就)操作,找理好漏点后再进行操作:同时用我(酸)中和漏出的酸(被).中和后的溶液PI睢在6-9之间:——WORDU茜板可4辑皆业有料分草----处理泄漏的酸(喊);6、如有酸{碱)源至身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进行冲洗(废水池旁有洗眼器和喷淋器):如果不小心酸(M)栽入眼瑁,应立即提起眼盼.用大量的水反复冲洗,并不断眨眼,情况产更者立即送医院治疗。

酸碱卸车操作规程

酸碱卸车操作规程

盐酸(液碱)卸车安全管理规定一、卸酸(碱)前的准备工作1、当盐酸(液碱)槽车到达现场时由库管人员及时过磅记录重量,然后通知化验中心进行取样化验,合格后方可卸车;2、检查盐酸(液碱)储罐的液位状况(安全容量为全容积的80%),并确认进酸(碱)的具体槽车容量;3、槽车应停放在卸车区域内,检查卸酸(碱)泵、管道、阀门是否完好,阀门所处的状态是否正确;4、在卸酸(碱)现场应备有毛巾、药棉及急救时中和用的溶液;罐区设有冲洗及事故冲洗用自来水,工作人员需了解阀门位置及操作方法,使用前应先检查冲洗水装置内是否有可使用水源,禁止无冲洗水强行卸车;5 、卸酸(碱)人员应熟悉药品的性质和操作方法;并根据工作需要戴口罩、橡胶手套及防护眼镜,穿橡胶围裙及长筒胶靴(裤脚应放在靴外);在卸车现场应站在上风的位置,以防吸入飞扬的酸雾及药品粉末;工作负责人应检查防护设备是否合适;6 、卸酸(碱)前工作人员应做好安全措施,槽车旁边应架设围栏及明显的标志;7、在高空作业(高度超过2m时,必须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8 、进入工作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二、卸酸(碱)操作及注意事项1、先将夹层钢丝软管的一端与槽车出口连接牢固,另一端与卸酸(碱)泵进口管道连接,检查并确认管道连接牢固无脱落喷料危险;2、打开槽车出口阀门,打开卸酸(碱)泵进口阀、出口阀、排气阀,排除管道及泵内空气; 3 、启动卸酸(碱)泵,将酸(碱)送入酸(碱)储罐内;4、卸酸(碱)过程中,应注意泵的声音是否正常,管道阀门有无泄漏等异常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停泵处理;5、当盐酸(碱)槽车无酸(碱)流出后,关闭槽车出口阀、停泵、关闭泵的进口阀;站在管道侧面拆除与槽车的连接管道;6、如酸(碱)泄漏,应立即关闭槽车管道出口及卸酸(碱)泵进口门,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稀释,卸完后对现场进行检查,保证管路内不存料;7、在进入酸气较大的场所进行紧急抢修时,应佩戴套头式防毒面具;8、禁止随地排放酸、碱,如需排放应经过酸碱中和处理合格后排放;9 、卸酸(碱)操作过程中,岗位人员不能离岗,运行值班人员负有监护责任;10、当浓酸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应迅速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再用0.5 %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

酸碱装卸工安全操作规程

酸碱装卸工安全操作规程

酸碱装载机安全操作规程
1、从事酸碱作业时,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不得将酸碱溅到皮肤上。

2、接送酸碱前,必须做到确认,严禁酸碱误卸混装,严禁在未接
触良好的情况下拾取酸碱。

3、冬季送酸时,如果发生突发事故,应立即关闭相关百叶窗,洒
在地上的酸碱及时用水冲刷干净。

4、卸酸碱时,确认车在指定位置停稳,不在移动,管道和设备只
有在良好状态下才能运行,车不符合安全条件,报上级听候处理,暴
雨天严禁卸车。

5、管道和容器中严禁有水下进行卸酸、碱作业,浓酸和稀酸不
得相混合。

6、酸碱储槽上空不得小于500mm,卸载后车辆中的残留酸不得超
过50mm。

7、禁止用易被酸、巴金封堵材料采用碱蚀材料。

酸碱顶部的观察
孔在实施后必须及时盖严。

8、注意上下酸碱罐的防滑,照明保持良好。

液碱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液碱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液碱卸车安全操作规程液碱卸车安全操作规程一、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液碱卸车作业管理。

二、液碱特性1.外观与性状:纯品为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

2.中文名:氢氧化钠;烧碱分子式NaOH3.相对分子质量:40.014.CAS号:1310-73-25.危险性类别:8.2 类碱性腐蚀品6.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7.最高容许浓度: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5mg/m3三、作业过程存在的危险源分析及防护要求1.健康危害: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2.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3.作业过程防护要求:安全帽、护目镜、防化服、防滑手套、劳保鞋。

四、卸液碱前的准备工作1.液碱槽车进入厂区,由库管人员过磅计重,通知化验室取样化验分析,检验合格后进入卸料区域。

2.检查液碱储罐液位状况(安全容量为全容积的80%),进一步确认槽车容量,确定卸碱容积,防止超量卸车。

3.槽车在卸车区内停稳后,仔细检查卸碱泵、管道、阀门等设备是否完好,阀门等所处状态是否正确。

4.卸碱现场应备有毛巾、药棉、急救中和用的溶液等应急物资。

5.罐区设有冲洗及事故冲洗用自来水,操作人员必须充分了解阀门位置及操作方法,使用前先检查冲洗水装置内是否有可使用水源,禁止在无冲洗水情况下强行卸车。

6.卸碱人员应熟悉药品的性质和操作方法;并根据工作需要戴口罩、橡胶手套及防护眼镜,穿橡胶围裙及长筒胶靴(裤脚应放在靴外)。

7.卸碱前工作人员应做好安全措施,槽车旁边应架设围栏及明显的标志。

五、卸液碱操作及注意事项1.先将钢丝软管一端与槽车出口连接,另一端与卸碱泵进口管道连接,检查确认管道连接牢固、卡箍无松动,不存在脱落喷料危险。

2.先打开槽车出口阀门,接着打开卸碱泵进口阀、出口阀、排气阀,排空管道和卸碱泵内空气。

液碱卸车操作规程

液碱卸车操作规程

word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
液碱卸车操作规程
1、目的
确保液碱卸车计量准确,保证液碱在卸车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液碱卸车全过程。

3、操作程序
3.1卸车前的准备工作
3.1.1由仓储部对液碱重车实施计量检斤。

3.1.2由生技部、卸车操作工、驾驶员、押运员共同对罐车进行检查。

检查内容:罐体有无渗漏现象、各部门阀门关闭是否严密、液位指示是否准确、紧急切断装置是否灵敏、车辆制动装置是否灵敏、危险车运输标志是否齐全(标志牌、标志灯),车辆的灯光是否良好、轮胎是否完好、危险化学品信息联络及其他事项,并填写好检查记录。

3.1.3检查结束后,确认无问题方可驶入生产区。

3.1.4由卸车操作工、押运员检查卸车设施、罐车各部件、仪器、仪表灵敏准确、阀门灵活好用。

3.15检查接地线连接牢靠,符合规范要求。

3.2开始卸料
3.2.1连接好卸料管,按流程依次开启各相应阀门。

3.2.2启动卸料泵,后打开罐体阀门实施卸料。

3.2.3待液碱储罐液位卸料至液位80%处停止卸料。

3.1.8关闭出料阀,关闭卸料泵
3.1.9卸掉连接到罐车上的出料管,拆掉连接地线。

3.3检查以上工作无误后,卸料工作完成。

3.4卸车完毕,进行车辆二次检斤计量,以确定最后卸车质量,并做好记录。

(完整版)液碱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完整版)液碱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液碱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1.槽车进入现场后,在罐区卸车区内停稳、熄火、拉起手刹。

2.罐区操作工检查驾驶人员三证(危险品运输证、驾驶证、从业资格证书),证件不全或过期的退货;第一次送货的车辆将上述证件复印留底交安环部存档。

3.通知质检部取样化验,化验合格后准备卸车,不合格作退货处理。

4.司机或押运员负责检查车体、罐体以及车上的安全设施(防火帽、紧急切断阀等),负责连接卸货软管,连接要紧密牢固,罐区操作工负责检查软管连接情况。

5.罐区操作工、司机、押运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同时在场并准备好应急处置器材,随时准备处理意外情况。

6.检查无误后,押运员或司机负责打开罐车底阀,罐区操作工负责开启液碱泵入口阀门,开泵前,先检查储罐液面,检查进出阀门的开关是否正确,然后启动卸货泵向储罐内打碱。

7.卸车过程中罐区操作工、司机、押运员要坚守现场,加强巡回检查,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卸车时要防止满罐溢出造成跑料。

8.物料卸完后,要保证打碱泵与槽车之间管路(包括卸车软管)内不存料,关闭阀门。

9.卸料完毕,将卸车软管放入车内带走。

卸盐酸(液碱)的安全操作规程

卸盐酸(液碱)的安全操作规程

卸盐酸(液碱)的安全操作规程一、盐酸的特性、危害及急救处理(一)、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熔点(℃):-114.8(纯)沸点(℃):108.6(20%)相对密度(水):1.2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6饱和蒸汽压(kpa):20.66(21℃)溶解性:与水混溶,溶于碱液。

(二)、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灼烧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

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

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三)、急救处理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二、液碱的特性、危害及急救处理理化性质: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急救处理中毒后: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

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

三、卸盐酸(液碱)槽车的操作步骤:(一)卸盐酸(液碱)前的准备工作1、当盐酸(液碱)槽车到现场停靠在指定位置时,当班操作工查看过磅单的重量记录,并查看、计算盐酸(液碱)储槽能否装完该车的盐酸(液碱)。

2、当班操作工取样送分析室分析浓度及COD含量。

3、分析结果合格,可以卸盐酸(液碱)。

分析结果不合格,不予卸车并通知供销部处理。

液碱储罐装卸安全操作规程

液碱储罐装卸安全操作规程

液碱储罐装卸安全操作规程液碱储罐装卸安全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保证液碱储罐装卸过程的安全、可靠,避免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制定本液碱储罐装卸安全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液碱储罐的装卸过程。

三、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守操作规程,按照程序进行操作。

2. 环境保护。

操作过程中要遵循环境保护的原则,防止液碱泄漏,杜绝污染。

3. 严格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规定的标准。

四、装卸前的准备工作1. 确认装卸设备的安全状态,查看是否有损坏或者异常情况。

2. 清理工作场地,保持场地整洁、干净。

3. 检查装卸用具的完好情况,确保使用时安全可靠。

4. 检查液碱储罐的装卸接口,确认其紧固牢固,无泄漏问题。

五、装卸操作流程1. 进行装卸操作的人员要戴好防护用具,包括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

2. 装卸设备的操作必须由熟悉操作规程和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

3. 确认液碱储罐和装卸设备都处于稳定状态后,进行连接。

4. 在连接过程中,保持操作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确保操作的协调性。

5. 连接完成后,进行泄漏检查,确保连接处没有任何泄漏现象。

6. 进行液碱装卸操作时,操作人员要站在安全位置上,避免暴露在储罐上方。

7. 储罐装卸完成后,对连接部分进行检查,确认连接紧固好,无漏液现象。

8. 清理作业现场,恢复场地的整洁。

六、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吸烟或者使用明火。

2. 严禁在装卸过程中进行杂物的堆放,要保持场地的整洁。

3. 操作人员有禁酒禁药和疲劳驾驶的禁令,必须保持清醒和良好的体力状态。

4. 液碱储罐装卸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并上报相关部门。

5. 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最新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

七、紧急处理1. 如发生泄漏事故,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处理。

2. 切断液碱的供应,封堵泄漏点。

卸碱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卸碱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卸碱(氢氧化钠溶液)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一、操作流程二、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槽罐车应停靠在指定位置,在保证安全卸碱的前提下不影响正常道路通行。

停车后拉好手刹、安放防溜车垫木。

3、卸碱前应确认存储罐剩余容量满足要求,确认泵、管及各阀门开关状态正常,无关人员应远离。

4、输送管与槽罐对接好后,开通各阀门,经检查泵、管、阀门、接口无渗漏后再开泵。

5、卸碱过程中要随时对管路、各接口及存储罐等进行检查,发现跑冒滴漏情况须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检修。

6、当槽罐碱液输送干净时,从槽罐端将输送管逐段抬高,让管内剩余碱液流入泵内。

随着管内碱液减少,可当关小泵进料口阀门,确保离心泵能有效的将剩余碱液输送到储存罐内(管内不得积存碱液)。

然后依次关掉泵进料口处阀门、关离心泵电源、关掉泵出料口阀门。

7、夜间作业须配备充足照明。

8、液碱车辆在施工现场应按指定路线行驶,行驶速度不得超过5km/h。

不得随意停靠影响正常通行。

9、现场管理要求(1)凡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均须遵守现场管理制度。

(2)卸碱前应通知相关负责人进行现场确认、取样并送技术部实验室化验,合格后方可卸车。

(3)卸碱过程中要保持现场卫生,作业后将遗留的垃圾、滴洒的碱液清理干净。

三、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要求1、卸碱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服、护目镜、口罩、耐酸碱胶靴、手套等。

严禁酒后作业及现场吸烟。

2、现场须配备充足温清水及洗眼器,当皮肤或眼睛接触到液碱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进行冲洗(时间不少于15分钟),若仍有不适感,须立即就医。

液碱装卸搬运安全操作规程

液碱装卸搬运安全操作规程

液碱装卸搬运安全操作规程一、物料理化性质:二、装卸前的安全检查及过程中个人防护: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操作卡。

2、装卸液碱时操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护目镜,胶皮手套,胶皮围裙等必须的防护用具。

3、操作前必须检查车辆按规定熄火停放,并对两后轮进行安全固定处理;4、各项操作不得使用能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现场应远离热源和火源。

5、装卸毒害性危化品,作业中不得吃零食,不得用手擦嘴、脸、眼睛,每次作业完,防护用具应及时清洗,集中存放。

6、连接钢丝软管轻搬轻放,法兰连接要平衡收紧确保不漏,阀门要缓慢开启,杜绝一下开足7、确认现场应急药品齐全及安全淋浴和冲眼设备完好有效。

三、装卸流程:液碱槽车按规定停放熄火后,对两后轮进行安全固定。

将收料口法兰平衡收紧,缓慢打开槽车底阀确认有无泄漏(如有泄漏必须重新连接阀门确保无泄漏)。

检查液碱打料泵至液碱储槽所有阀门打开,确认液碱打料泵至车间管道阀门关闭,确认液碱打料泵机封有循环水进入。

待一切检查无误后,点动液碱打料泵开关。

液碱打料泵运转无异常,开启液碱打料泵,往液碱储槽泵入液碱。

密切注视刻度,以防外溢。

卸料结束后,关闭液碱打料泵,拆卸槽车法兰(拆卸法兰时会有少许液碱滴漏,法兰底部放置容器接受滴漏的液碱),法兰拆卸后必须将钢丝软管摆放至指定位置。

关闭液碱打料泵至液碱储槽所有阀门。

四、应急处置:1、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2、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干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液碱装卸搬运安全操作规程

液碱装卸搬运安全操作规程

液碱装卸搬运安全操作规程一、物料理化性质:二、装卸前的安全检查及过程中个人防护: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操作卡.2、装卸液碱时操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护目镜,胶皮手套,胶皮围裙等必须的防护用具。

3、操作前必须检查车辆按规定熄火停放,并对两后轮进行安全固定处理;4、各项操作不得使用能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现场应远离热源和火源。

5、装卸毒害性危化品,作业中不得吃零食,不得用手擦嘴、脸、眼睛,每次作业完,防护用具应及时清洗,集中存放.6、连接钢丝软管轻搬轻放,法兰连接要平衡收紧确保不漏,阀门要缓慢开启,杜绝一下开足7、确认现场应急药品齐全及安全淋浴和冲眼设备完好有效.三、装卸流程:液碱槽车按规定停放熄火后,对两后轮进行安全固定。

将收料口法兰平衡收紧,缓慢打开槽车底阀确认有无泄漏(如有泄漏必须重新连接阀门确保无泄漏)。

检查液碱打料泵至液碱储槽所有阀门打开,确认液碱打料泵至车间管道阀门关闭,确认液碱打料泵机封有循环水进入。

待一切检查无误后,点动液碱打料泵开关.液碱打料泵运转无异常,开启液碱打料泵,往液碱储槽泵入液碱。

密切注视刻度,以防外溢。

卸料结束后,关闭液碱打料泵,拆卸槽车法兰(拆卸法兰时会有少许液碱滴漏,法兰底部放置容器接受滴漏的液碱),法兰拆卸后必须将钢丝软管摆放至指定位置。

关闭液碱打料泵至液碱储槽所有阀门。

四、应急处置:1、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2、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干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碱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1.槽车进入现场后,在罐区卸车区内停稳、熄火、拉起手刹。

2.罐区操作工检查驾驶人员三证(危险品运输证、驾驶证、从业资格证书),证件不全或过期的退货;第一次送货的车辆将上述证件复印留底交安环部存档。

3.通知质检部取样化验,化验合格后准备卸车,不合格作退货处理。

4.司机或押运员负责检查车体、罐体以及车上的安全设施(防火帽、紧急切断阀等),负责连接卸货软管,连接要紧密牢固,罐区操作工负责检查软管连接情况。

5.罐区操作工、司机、押运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同时在场并准备好应急处置器材,随时准备处理意外情况。

6.检查无误后,押运员或司机负责打开罐车底阀,罐区操作工负责开启液碱泵入口阀门,开泵前,先检查储罐液面,检查进出阀门的开关是否正确,然后启动卸货泵向储罐内打碱。

7.卸车过程中罐区操作工、司机、押运员要坚守现场,加强巡回检查,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卸车时要防止满罐溢出造成跑料。

8.物料卸完后,要保证打碱泵与槽车之间管路(包括卸车软管)内不存料,关闭阀门。

9.卸料完毕,将卸车软管放入车内带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