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缺血和眩晕课件
合集下载
后循环缺血共20张PPT精选课件
上世纪50年代,发现一些颈动脉系统 TIA患者有颈动脉颅外段的严重狭窄(xiázhǎi)或闭塞,推测其血管分布区组织仅靠侧支循环供血,处于相对缺 血状态,称为“颈动脉供血不足”(carotid insufficiency)。
虽然头晕/眩晕是PCI的常见症状,但头晕/眩晕的常见病 这些情况在我国尤为严重,导致VBI概念不清、诊断标准不明、处置不规范。
PCI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颈椎骨质增生仅是 大脑(dànǎo)后动脉
鉴于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发现约半数的后循环TIA有明确的梗死改变且TIA与脑梗死的界限(jièxiàn)越来越模糊,因此用PCI涵盖后循环的TIA与
罕见的情况; 脑梗死,有利于临床操作 。
基底(jī dǐ)动脉
PCI的最主要机制是栓塞; 诊断明确者应进行抗栓治疗。
• 颈椎的影像学检查不是首选或重要检查。
第十八页,共20页。
急性期治疗(zhìliáo)
• 目前仍缺乏专门针对PCI的大样本随机对照 研究结果,因此对PCI的急性期处置与前循 环缺血性卒中相同。应积极开展卒中单元 的组织化治疗模式。对起病3小时内的合适 患者可以开展静脉rt-PA溶栓治疗。有条件 者行动脉溶栓治疗,治疗时间(shíjiān)窗可 适当放宽。对所有不适合溶栓治疗且无禁 忌征者,应予以阿司匹林100-300mg/d治疗。 其他治疗措施可参考国内外相关的治疗指 南
要注意了解各种血管性危险因素;
无论是临床或影像学检查都无法可靠地界定即非正常又 要注意了解各种血管性危险因素;
将此概念引伸到后循环,产生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的概念。
非缺血的状态; 发自锁骨(suǒgǔ)下动脉,经枕骨大孔入颅后,左右椎动脉渐靠近,多在脑桥下缘会合成基底动脉。
虽然头晕/眩晕是PCI的常见症状,但头晕/眩晕的常见病 这些情况在我国尤为严重,导致VBI概念不清、诊断标准不明、处置不规范。
PCI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颈椎骨质增生仅是 大脑(dànǎo)后动脉
鉴于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发现约半数的后循环TIA有明确的梗死改变且TIA与脑梗死的界限(jièxiàn)越来越模糊,因此用PCI涵盖后循环的TIA与
罕见的情况; 脑梗死,有利于临床操作 。
基底(jī dǐ)动脉
PCI的最主要机制是栓塞; 诊断明确者应进行抗栓治疗。
• 颈椎的影像学检查不是首选或重要检查。
第十八页,共20页。
急性期治疗(zhìliáo)
• 目前仍缺乏专门针对PCI的大样本随机对照 研究结果,因此对PCI的急性期处置与前循 环缺血性卒中相同。应积极开展卒中单元 的组织化治疗模式。对起病3小时内的合适 患者可以开展静脉rt-PA溶栓治疗。有条件 者行动脉溶栓治疗,治疗时间(shíjiān)窗可 适当放宽。对所有不适合溶栓治疗且无禁 忌征者,应予以阿司匹林100-300mg/d治疗。 其他治疗措施可参考国内外相关的治疗指 南
要注意了解各种血管性危险因素;
无论是临床或影像学检查都无法可靠地界定即非正常又 要注意了解各种血管性危险因素;
将此概念引伸到后循环,产生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的概念。
非缺血的状态; 发自锁骨(suǒgǔ)下动脉,经枕骨大孔入颅后,左右椎动脉渐靠近,多在脑桥下缘会合成基底动脉。
眩晕与后循环缺血 PPT课件
临床表现
眩晕等后循环缺血症状 患侧“无脉” BP较对侧低20mmHg以上 锁骨上窝杂音 B超、CTA、MRA、DSA可确诊 介入或手术重建正常血流
ppt课件
29
后循环TIA
颈动脉盗血综合征
一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 或闭塞 基底动脉--后交通动脉 ---颈内动脉---症状 (后循环缺血)
中枢性眩晕 20%-30% 心理疾病相关性头晕 15%-50% 全身疾病相关性头晕 5%-30% 原因不明的眩晕或头晕 占少量
ppt课件 19
头晕常见病因国外流行病学研究
Neuhauser等对12项来自全科医生门诊、急诊、专科门诊头晕患者进行研究
连续收录4536例
11% 周围性44% 26%
单次/首次:
前庭神经元炎、脑卒中、首次发作的偏头痛性眩晕、首次 发作的梅尼埃病、药物性
复发性:
BPPV、梅尼埃病、TIA、偏头痛性眩晕、癫痫性眩晕
ppt课件
40
体格检查
有神经系统体征 中枢性眩晕 无神经系统体征 听力及前庭功能检查
辅助检查
影像学/电生理/CSF 无听力障碍 根据病史特点 伴听力障碍 影像学 EEG 梅尼埃病 突聋 迷路炎 药物中毒 耳硬化症等
眩晕与后循环缺血
Vertigo and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ppt课件
1
内容
眩晕
眩晕的概念 眩晕产生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眩晕分类 几种常见眩晕 眩晕诊断流程 眩晕治疗注意事项
后循环缺血与眩晕的关系
ppt课件 2
眩晕的概念
ppt课件
3
眩晕的概念
脑干
通过内侧纵束与动眼、 滑车、外展、副、上颈 髓前角细胞联系,协调 眼、头、颈、身体的运 动和姿势
后循环缺血疾病查房ppt课件ppt
后循环缺血疾病查房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概述 • 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预后 • 预防措施
01
概述
定义与分类
后循环缺血(PCI)定义
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是常见的缺血 性脑血管病。
后循环缺血分类
后循环TIA、后循环脑梗死。
通过降低血脂水平,可以减轻动脉粥样硬化 的发展,改善脑部供血。
预后情况
短期预后
通常在发病后3个月内,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逐渐康复。
长期预后
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存在,后循环缺血的复发风险逐 渐增加。需要进行长期的控制危险因素的治疗和管理,以避免再次发生后循环缺 血事件。
06
预防措施
流行病学特点
年龄
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 加患病率增加。
性别
男女比例相近,女性略多于男性 。
地区
不同地区发病率存在差异,与当地 的经济、文化、生活习惯等有关。
危险因素
高血压
高血压是后循环缺血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高 血压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聚集和脂质沉 积,增加发生后循环缺血的风险。
高血脂
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 糖水平,预防并发症。
控制血脂
适当调节饮食,少摄入高 胆固醇食物,同时可考虑 药物治疗。
合理用药
遵循医嘱
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药物,不要随意更改剂量 或停药。
注意药物副作用
使用药物后要注意观察是 否有副作用,如有不适应 及时就医。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 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概述 • 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预后 • 预防措施
01
概述
定义与分类
后循环缺血(PCI)定义
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是常见的缺血 性脑血管病。
后循环缺血分类
后循环TIA、后循环脑梗死。
通过降低血脂水平,可以减轻动脉粥样硬化 的发展,改善脑部供血。
预后情况
短期预后
通常在发病后3个月内,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逐渐康复。
长期预后
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存在,后循环缺血的复发风险逐 渐增加。需要进行长期的控制危险因素的治疗和管理,以避免再次发生后循环缺 血事件。
06
预防措施
流行病学特点
年龄
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 加患病率增加。
性别
男女比例相近,女性略多于男性 。
地区
不同地区发病率存在差异,与当地 的经济、文化、生活习惯等有关。
危险因素
高血压
高血压是后循环缺血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高 血压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聚集和脂质沉 积,增加发生后循环缺血的风险。
高血脂
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 糖水平,预防并发症。
控制血脂
适当调节饮食,少摄入高 胆固醇食物,同时可考虑 药物治疗。
合理用药
遵循医嘱
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药物,不要随意更改剂量 或停药。
注意药物副作用
使用药物后要注意观察是 否有副作用,如有不适应 及时就医。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 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后循环缺血和眩晕培训课件
“VBI”的病名.
后循环缺血和眩晕
1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国内观点
➢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 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脑血管疾病分类草案 中,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 血管疾病分类(1995)第三项中,增加了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但未列出相应诊 断标准。
• 1986年早期标准:
• 1、反复短暂的眩晕发作,起病于50岁左右或更高年 龄。
• 2、卒中式发病,符合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征,
• 而无其他病的证据。
• 3、有典型的眼震电图的异常,绝大多数为中枢性异 常,少数为周围性异常,眩晕期间如眼震电图正常 可基 本排除本病。
后循环缺血和眩晕
19
国内文献中: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
• 二、丁氏标准
• 1994年推荐标准:
• 当临床考虑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时,
• 1、ENG(眼震电图)出现肯定前庭中枢异常(2项以
• 上异常)或1项中枢异常加2项周围异常,可确诊
• 为VB-TIA。
• 2、ENG出现可疑前庭中枢异常(一项异常),如 BAEP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出现中枢异常,或TCD(颅
后循环缺血和眩晕
7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概念的由来
➢1951年Fisher等用carotid insufficiency来描述 前循环梗死前的TIA
➢1953年Denny-Brown用cerebrovascular insufficiency解释TIA和脑缺血的波动表现, insufficiency指血管的狭窄或闭塞导致支配 区依靠侧支循环供血
• Vertebro-basilary insufficiency(VBI) diagnosed by the presence of at least three of the following criteria:
后循环缺血PPT课件
2、头晕持续时间、次数是否减少,程度是否减轻 病人感觉是否较前舒适
3、恶心、呕吐症状有否减轻或消失 病人是否清洁 、舒适,感到满意
谢谢聆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无法确定是骨赘而非动脉粥样硬化致病 在有或无PCI的中老年人群间,颈椎骨质增生的程度
并无显著差别,只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不同
颈椎病与PCI的关系:不大
⑵病理研究证明 椎动脉起始段是粥样硬化 的好发部位,而椎骨内段的 狭窄/闭塞并不严重
颈椎病与PCI的关系:不大
骨赘增生不易压迫到椎动脉,转颈后头 晕/眩晕并非PCI PCI者有颈椎病,但更多的是有动脉硬 化 绝大多数头晕/眩晕的病因是非血管性 的
后循环缺血的护理
Vertigo on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PCI
专家共识
误区:
头晕/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
不足 VBI =颈椎病
1.背景 Background
后循环 posterior cerebral circulation 又 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 脑后动脉组成 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 海马,枕叶和部分颞叶及脊髓
3.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1. 后循环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
脑干是重要的神经活动部位,脑神经、网状上行激活系 统和重要的上下行传导束在其间通过 当血供障碍而出 现神经功能损害时,会出现各种不同但又相互重叠的临 床表现 因此PCI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刻板或固定的形 式,临床识别较难
PCI常见临床症状:
2. 后循环缺血的预防 同前循环
对各种血管性危险因素的控制应参考国内外相关 的防治指南
鉴于约40%的后循环缺血病因为栓塞,建议积极开 展病因检查 诊断明确者应进行抗栓治疗
3、恶心、呕吐症状有否减轻或消失 病人是否清洁 、舒适,感到满意
谢谢聆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无法确定是骨赘而非动脉粥样硬化致病 在有或无PCI的中老年人群间,颈椎骨质增生的程度
并无显著差别,只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不同
颈椎病与PCI的关系:不大
⑵病理研究证明 椎动脉起始段是粥样硬化 的好发部位,而椎骨内段的 狭窄/闭塞并不严重
颈椎病与PCI的关系:不大
骨赘增生不易压迫到椎动脉,转颈后头 晕/眩晕并非PCI PCI者有颈椎病,但更多的是有动脉硬 化 绝大多数头晕/眩晕的病因是非血管性 的
后循环缺血的护理
Vertigo on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PCI
专家共识
误区:
头晕/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
不足 VBI =颈椎病
1.背景 Background
后循环 posterior cerebral circulation 又 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 脑后动脉组成 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 海马,枕叶和部分颞叶及脊髓
3.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1. 后循环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
脑干是重要的神经活动部位,脑神经、网状上行激活系 统和重要的上下行传导束在其间通过 当血供障碍而出 现神经功能损害时,会出现各种不同但又相互重叠的临 床表现 因此PCI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刻板或固定的形 式,临床识别较难
PCI常见临床症状:
2. 后循环缺血的预防 同前循环
对各种血管性危险因素的控制应参考国内外相关 的防治指南
鉴于约40%的后循环缺血病因为栓塞,建议积极开 展病因检查 诊断明确者应进行抗栓治疗
眩晕与后循环缺血精品PPT课件
TIA、小脑梗死、延脑外侧综合征、基底动脉尖 综合征、Weber综合征、闭锁综合征、大脑后动 脉梗死、腔隙性梗死(纯运动性卒中、共济失调 轻偏瘫、构音障碍-拙手综合征、纯感觉性卒中 等)。
31
PCI预后:
证据表明PCI的总体预后并不比前循环缺血 者差,如NEMC-PCR(新英格兰医学中心的 后循环缺血登记研究)中,407例患者中预 后好者达79%。
22
PCI少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动脉夹层、偏头 痛、动脉瘤、锁骨下盗血、纤维肌发育不良、静 脉性梗死、凝血异常、椎动脉入颅处的纤维束带、 转颈或外伤、巨细胞动脉炎、遗传疾病、颅内感 染、自身免疫性病等。
23
2. 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同前循环)
PCI的危险因素:生活方式(饮食、吸烟、活动缺乏 等)、肥胖
6
将此概念引伸到后循环,产生了“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的概念。
7
随着对脑缺血的基础和临床认识的提高,”概念也不再被使用。
8
由于对后循环缺血认识的滞后,VBI概念仍 被广泛使用,并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如 将头晕/眩晕和一过性意识丧失归咎于VBI、 将颈椎骨质增生当作VBI的重要病因。
(1) 动脉粥样硬化是PCI最主要的血管病理基 础。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椎动脉起始段和颅内段。
20
(2) 栓塞是PCI的最常见发病机制,约占 40%,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主动脉弓、 椎动脉起始段和基底动脉。最常见栓塞部 位是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远端。
21
(3) 穿支小动脉病变:脂质透明病、微动脉瘤 和小动脉起始部的粥样硬化等,好发于桥脑、中 脑和丘脑。
15
基于以上认识,国际上已用PCI概念取代了 VBI概念。
31
PCI预后:
证据表明PCI的总体预后并不比前循环缺血 者差,如NEMC-PCR(新英格兰医学中心的 后循环缺血登记研究)中,407例患者中预 后好者达79%。
22
PCI少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动脉夹层、偏头 痛、动脉瘤、锁骨下盗血、纤维肌发育不良、静 脉性梗死、凝血异常、椎动脉入颅处的纤维束带、 转颈或外伤、巨细胞动脉炎、遗传疾病、颅内感 染、自身免疫性病等。
23
2. 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同前循环)
PCI的危险因素:生活方式(饮食、吸烟、活动缺乏 等)、肥胖
6
将此概念引伸到后循环,产生了“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的概念。
7
随着对脑缺血的基础和临床认识的提高,”概念也不再被使用。
8
由于对后循环缺血认识的滞后,VBI概念仍 被广泛使用,并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如 将头晕/眩晕和一过性意识丧失归咎于VBI、 将颈椎骨质增生当作VBI的重要病因。
(1) 动脉粥样硬化是PCI最主要的血管病理基 础。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椎动脉起始段和颅内段。
20
(2) 栓塞是PCI的最常见发病机制,约占 40%,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主动脉弓、 椎动脉起始段和基底动脉。最常见栓塞部 位是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远端。
21
(3) 穿支小动脉病变:脂质透明病、微动脉瘤 和小动脉起始部的粥样硬化等,好发于桥脑、中 脑和丘脑。
15
基于以上认识,国际上已用PCI概念取代了 VBI概念。
眩晕与后循环缺血医学课件
眩晕与后循环缺血医学课 件
• 引言 • 眩晕的概述 • 后循环缺血的概述 • 眩晕与后循环缺血的关系 • 眩晕与后循环缺血的治疗方法 • 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引言
什么是眩晕与后循环缺血
眩晕
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表 现为对自身或周围环境位置的感 知错误,常常伴有平衡感和空间 定向感的丧失。
后循环缺血
眩晕对后循环缺血的影响与治疗策略
眩晕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 力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生活
质量下降。
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 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 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如使用抗凝
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后循环缺血引起 的眩晕,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以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是指供应脑部后半部分的血管发 生狭窄或阻塞,导致脑部缺血、 缺氧的一种疾病。
眩晕与后循环缺血的关联性
01
眩晕可能是后循环缺血的早期症 状之一,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导 致前庭神经核等平衡感知结构的 功能障碍,引发眩晕。
02
后循环缺血也可能导致其他神经 系统症状,如头痛、视觉障碍、 言语不清等,这些症状可能与眩 晕同时出现或单独出现。
抗凝药
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如华法林、阿 司匹林等。
其他药物
如降血压药、降血糖药等,需根据 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非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如电刺激、按摩等,可缓 解肌肉紧张和疼痛,改善 血液循环。
康复训练
如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平衡感 和运动协调能力。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后循环缺血患 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以 改善脑部供血。
详细描述
后循环缺血的症状包括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视觉障碍 、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其中眩晕是最常见的常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 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这些因素 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影响脑部供血。
• 引言 • 眩晕的概述 • 后循环缺血的概述 • 眩晕与后循环缺血的关系 • 眩晕与后循环缺血的治疗方法 • 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引言
什么是眩晕与后循环缺血
眩晕
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表 现为对自身或周围环境位置的感 知错误,常常伴有平衡感和空间 定向感的丧失。
后循环缺血
眩晕对后循环缺血的影响与治疗策略
眩晕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 力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生活
质量下降。
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 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 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如使用抗凝
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后循环缺血引起 的眩晕,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以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是指供应脑部后半部分的血管发 生狭窄或阻塞,导致脑部缺血、 缺氧的一种疾病。
眩晕与后循环缺血的关联性
01
眩晕可能是后循环缺血的早期症 状之一,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导 致前庭神经核等平衡感知结构的 功能障碍,引发眩晕。
02
后循环缺血也可能导致其他神经 系统症状,如头痛、视觉障碍、 言语不清等,这些症状可能与眩 晕同时出现或单独出现。
抗凝药
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如华法林、阿 司匹林等。
其他药物
如降血压药、降血糖药等,需根据 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非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如电刺激、按摩等,可缓 解肌肉紧张和疼痛,改善 血液循环。
康复训练
如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平衡感 和运动协调能力。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后循环缺血患 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以 改善脑部供血。
详细描述
后循环缺血的症状包括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视觉障碍 、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其中眩晕是最常见的常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 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这些因素 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影响脑部供血。
后循环缺血ppt课件
7
头晕/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 ≠颈椎病 ≠后循环缺血
8
1.PCI患者除有颈椎骨质增生外,更有动脉粥样硬 化,无法确定是骨赘而非动脉粥样硬化致病。
2.在有或无PCI的中老年人群间,颈椎骨质增生的 程度并无显著差别,只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不同。
9
+ 病理研究证明 椎动脉起始段是粥样硬化 的好发部位,而椎骨内段的 狭窄/闭塞并不严重。
12
PCI的主要病因是:
动脉粥样硬化是PCI最主要的血管病 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椎动 脉起始段和颅内段
13
栓塞是PCI的最常见发病机制,约占40%, 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主动脉弓、椎动 脉起始段和基底动脉。最常见栓塞部位 是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远端。
14
其他发病机制:穿支小动脉病变: 脂质透明病、微动脉瘤和小动脉起 始部的粥样硬化等,好发于桥脑、 中脑和丘脑。
5
类似及等同概念:后循环供血区域的TIA 及脑梗塞均可归为PCI。脑干梗塞(延髓、 脑桥、中脑)、小脑梗塞、枕叶梗塞、后 循环(椎基底动脉)TIA、基底动脉尖综合 征等等。
6
摒弃概念: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由于 过去对眩晕的认识不足,很多找不到明确病因的 眩晕病人,既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也无明确的 脑梗塞,这类病人被模糊的诊断为VBI,并归结为 颈椎病,造成临床错误诊断及不规范处理。目前 这一诊断及概念已被摒弃。
(一般是1-2秒) 发作性特点: 数秒-20秒,很少>40秒. 眩晕的疲劳性
27
28
CRP
29
+ 各项血液检查,如血脂等。 + 颈椎的有关影像学检查不是诊断PCI的首选或重
要检查,主要用于鉴别诊断。
头晕/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 ≠颈椎病 ≠后循环缺血
8
1.PCI患者除有颈椎骨质增生外,更有动脉粥样硬 化,无法确定是骨赘而非动脉粥样硬化致病。
2.在有或无PCI的中老年人群间,颈椎骨质增生的 程度并无显著差别,只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不同。
9
+ 病理研究证明 椎动脉起始段是粥样硬化 的好发部位,而椎骨内段的 狭窄/闭塞并不严重。
12
PCI的主要病因是:
动脉粥样硬化是PCI最主要的血管病 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椎动 脉起始段和颅内段
13
栓塞是PCI的最常见发病机制,约占40%, 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主动脉弓、椎动 脉起始段和基底动脉。最常见栓塞部位 是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远端。
14
其他发病机制:穿支小动脉病变: 脂质透明病、微动脉瘤和小动脉起 始部的粥样硬化等,好发于桥脑、 中脑和丘脑。
5
类似及等同概念:后循环供血区域的TIA 及脑梗塞均可归为PCI。脑干梗塞(延髓、 脑桥、中脑)、小脑梗塞、枕叶梗塞、后 循环(椎基底动脉)TIA、基底动脉尖综合 征等等。
6
摒弃概念: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由于 过去对眩晕的认识不足,很多找不到明确病因的 眩晕病人,既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也无明确的 脑梗塞,这类病人被模糊的诊断为VBI,并归结为 颈椎病,造成临床错误诊断及不规范处理。目前 这一诊断及概念已被摒弃。
(一般是1-2秒) 发作性特点: 数秒-20秒,很少>40秒. 眩晕的疲劳性
27
28
CRP
29
+ 各项血液检查,如血脂等。 + 颈椎的有关影像学检查不是诊断PCI的首选或重
要检查,主要用于鉴别诊断。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后循环治疗:按缺血性疾病诊治。
• HINTS检查对卒中敏感性100%,特异 性95%,反向偏斜敏感性17%,主要与 脑干损害相关。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关注眩晕---从眼睛开始 眼睛是眩晕的窗 户!! 谢谢
脑干前庭神经核部位:纵向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脑干前庭神经核部位:横向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后循环缺血定义: 指后循环的颈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
作和脑梗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ຫໍສະໝຸດ 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眩晕的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