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15《古诗二首》导学案设计

合集下载

统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导学案

统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导学案
诵读时,教师要要求学生把握节奏、注意停顿,读出诗的韵律。比如: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创设情境,画诗悟请(用时:20分钟)
(一)理解《村居》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品读《村居》,一边读一边想:如果请你为《村居》画一幅插图,你会画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再次仔细读一读诗句,想一想:我们在画这 些事物的时候应该把它们画成什么样?
2.搜集描写春天的其他古诗,比一比谁积累的最多。
1.学生朗读古诗,根据家人的建议再次练习朗读。
2.搜集古诗,请家人当老师,教一教,读一读。
可以丰富课外积累形式,制作古诗卡片、古诗小书签、古诗小报等。让学生的积累活动变得丰富而充满趣味。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诵读引入,表达交流(用时:5分钟)
1.教师板书课题,直接入课。
2.教师组织学生诵读两首古诗,并针对古诗节奏做适当指导,要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读出古诗的节奏。 3.教师配乐,组织学生在音乐中诵读两首古诗。
1.学生齐读课题。
2.学生诵读古诗,一要读准每一个字音,读通每一个句子;二要尝试着读出古诗的节奏。
3.学生配乐诵读,读出节奏,读出古诗的美感。
例如:歌咏、吟咏、咏叹;柳树、杨柳、垂柳、柳条……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用时:20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自由朗读两首古诗,读准每一个字音。
2.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相互检测古诗朗读情况。
3.教师指名朗读古诗,集体纠正读错的字音。
4.教师将学生容易读错的生字集中板书在黑板上,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识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些生字。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语文 15.古诗二首(教案+反思)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语文 15.古诗二首(教案+反思)

15.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会认“晓、慈”等12个生字,会写“湖、莲”等8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行”。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3.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背诵古诗。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诗赏句,感受诗人所描绘的美景和诗人的心境。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出示诗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指名读、齐读。

教师注意指导“净慈寺”的读音及诗题的停顿。

2.相机解释“净慈寺”和“林子方”。

3.从诗题当中你知道了什么?想想诗题是什么意思。

(诗人杨万里)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送别他的朋友林子方。

二、朗读古诗,识记生字1.朗读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检查指正。

(3)听朗读音频,指名读,指导古诗要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有节奏感。

(4)分组比赛读,读出诗的韵味。

2.学习生字。

(1)学生根据读诗的感受,指出不好读的字,教师指导。

(2)玩一玩“快乐连连看”游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1.教师读古诗,学生仔细听,思考下列问题: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2.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西湖六月风光:莲叶荷花)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这首诗写的是(季节)西湖的美景。

四、品析诗句,想象意境过渡:我们知道诗人在诗中写了西湖六月的莲叶和荷花。

那么诗中具体是怎样写的呢?1.出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自由读第一句“接天莲叶无穷碧”,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样的莲叶?(碧绿碧绿的莲叶无穷无尽的绿色)①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接天无穷碧)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看,体会这句诗。

③请学生来讲一讲自己看到的画面,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④让学生解释“接天”的意思,教师引导学生领会。

(荷叶挨挨挤挤,往远处看,看不到尽头,仿佛与天相接了。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5古诗二首》备课表及教案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5古诗二首》备课表及教案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5古诗二首》备课表及教案设计编写时间:201年月日第一课时第二课时17古诗两首教材分析:本课由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

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

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

《绝句》则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仿佛一幅生机无限的早春图。

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图文对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编写特点,以读带讲,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进而受到美和感染,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赞美。

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背诵古诗。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古诗词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挥洒笔墨,留下许多优秀的诗篇。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古诗园,走进南宋诗人杨万里,去看一看他眼中的西湖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板书课题。

介绍作者杨万里。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句(一)初读1、自由练读2、指名读(注意断句,读出古诗的韵律美)课件出示古诗3、齐读(二)理解诗句1、读了诗句你看到了什么?2、诗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毕竟、四时)相机理解前两句诗的大意3、理解后两句诗的大意。

出示图片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荷叶绿得充满生机,绿的无边无际。

荷花格外红艳,红得另有一种模样)小结:这“无穷的绿”和“别样的红”给作者的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难怪诗人走出净慈寺就脱口称赞:“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4、齐读古诗课件出示三、体会诗情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大致意思。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5课《古诗二首》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5课《古诗二首》部编版
1.提升文学素养:通过学习《古诗二首》,使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韵律美,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培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体会古诗中的意境美,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加强思维品质:通过分析古诗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理想象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和条理性。
4.增强文化自信: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
5.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指导学生运用所学古诗进行创作和表达,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古诗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春晓》和《静夜思》两首古诗的全文理解,包括诗句的意义、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情感。
-例如,《春晓》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描绘了春天的早晨,强调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难点解析方面,虽然我已经尽力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解释,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某些难点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因此,我打算在课后针对这些难点进行巩固复习,通过布置相关的作业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
最后,关于课堂总结环节,我觉得可以进一步优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让学生来总结课堂所学,这样既能检验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能锻炼他们的表达和归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并有效突破学习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诗二首》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过自然景色的变化?”比如,春天的早晨,鸟儿是怎样叫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古诗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中描绘的自然之美。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15 古诗二首 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15 古诗二首 导学案
3.理解题目,点拨重点字的意思。
1.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诗人的资料,背一背杨万里的诗。
2.齐读课题,读准字音:“慈”是平舌音,“寺”也是平舌音。
3.先理解“晓”的意思,再连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1.在了解杨万里的相关资料时,教师可适当点拨杨万里擅长写景。
2.在读题目时,要引导学生正确停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课件出示:每片荷叶上都有一个生字,顺利读出荷叶上的生字就能送小青蛙回家。(晓 慈 毕 竟 映)
6.引导学生交流古诗的意思。
7.全班汇报,学生质疑,教师相机点拨词语的意思。
8.介绍背景。
1.学生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反复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在小组内先读一读本课的生字,然后再与同学交流识字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学生)
2.搜集春天的相关诗句。(学生)
3.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来自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了解诗人,解释诗题(用时:5分钟)
1.出示诗人杨万里的图片,指名说说对杨万里的了解,教师小结。
2.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4.播放西湖六月荷花、荷叶的视频,引导学生谈感受。
5.出示图片,配上音乐,指导朗读。
6.组织学生练习背诵。
1.自由读一读前两句诗,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作者只写六月的西湖?六月西湖的景色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2.先自己默读后两句,勾画重点词语,结合课文插图想象画面。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认为与众不同之处。
8.了解写作背景:杨万里的好朋友林子方连升两级,将要离开杭州去上任。
1.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时,先把字音读准,再读出古诗的节奏。可以课件出示古诗的节奏,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画一画节奏。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4.指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3.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
4.学生读诗,注意停顿。小组交流自学心得。
2.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晓(xiǎo yǎo)
慈(zǐcí)
竟(jìn jìnɡ)
2.学生阐述每行诗的意思。
3.学生思考后尝试回答:
(1)这首诗是诗人杨万里在六月一天的早晨在西湖旁的净慈寺送友人林子方时看到满湖荷花荷叶的美景。
(2)还赞美了西湖的“映日荷花别样红”。
(3)诗人想让友人也记住这满湖荷花,记住他今天的送别之情。
(4)描绘了西湖六月的美景,显示了大自然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同时将对友人的祝福和勉励融入其中。
(2)整首诗描写了_______
_____________。其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句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拓展。(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2.教师了解学生的背诵情况。
3.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对又快。
4.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感悟意境。
5.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先叙述美景,再写诗人的感受,从而达到先实后虚的效果。()
(2)“接天莲叶无穷碧”既写出了荷叶之无边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6.填空。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送别的时间是________,送别的地点是________,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价值不仅在于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

对儿童从小开展古诗词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有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古诗,由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

这首诗前两句说明夏天西湖风光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丰富美好的想象;后两句抓住盛夏特有的景物,描绘出一幅精彩绝艳的画面。

诗人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委婉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了十几首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且已经形成一定的借助插图了解诗句意思的能力。

这节课要求学生根据诗句想象画面,这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因此评价的目标水平要求不宜太高,只要能借助插图和生活经验说出通过诗句所看到的画面即可。

在教学中,运用多种诵读方式,扩展相关诗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在古诗词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目标1.认识“晓、慈、毕、竟”4个生字;会写“湖、莲、穷、荷”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借助重点词句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1.齐诵古诗《小池》。

2.简介作者:杨万里。

出示:杨万里,南宋爱国诗人,字廷秀,号诚斋,被称为一代诗宗,著有《诚斋集》。

他一生勤奋写作,相传有诗20000余首,现存诗4200首。

今天我们学习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另外一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设计意图】由一年级所学的《小池》古诗导入,在背诵中感受古诗的韵味,简介作者,再次了解杨万里这位勤奋写作的爱国诗人,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

第15课《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15课《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15课《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中的重点词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能够体会古诗的意境,培养朗读和欣赏古诗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古诗《静夜思》和《夜宿山寺》的朗读和背诵。

2. 理解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

3. 体会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4.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中的重点词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古诗的图片和背景音乐。

2. 学具:课本、笔、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古诗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3. 理解:老师解释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4. 感受: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齐读、分组读、个人读等,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5. 体会:老师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古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古诗的意境。

6. 背诵:学生尝试背诵两首古诗,巩固记忆。

8.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将两首古诗背诵给家长听,并用自己的话解释古诗的意思。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第15课《古诗二首》2. 内容:两首古诗的和作者3. 重点词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4. 意境:描绘两首古诗的意境,如明月、山寺等七、作业设计1. 背诵两首古诗,并用自己的话解释古诗的意思。

2. 画出两首古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古诗的意境。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两首古诗,并理解古诗中的重点词语。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15《古诗二首》教案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15《古诗二首》教案设计

15古诗二首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篇课文中的两首古诗分别向我们展现了夏天和春天的美景。

学习古诗离不开想象,所以在本教学设计中,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展开丰富的想象。

同时,借助多媒体展示优美画面,体会古诗的意境。

注重朗读、背诵,在有感情的诵读中积累古诗。

另外,学习古诗的同时,进行随文识字,用多样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妙趣横生。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教师)2.黄鹂、白鹭的图片。

(教师)3.熟读古诗,完成预学案作业。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趣,激趣导入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美丽的荷花、荷叶图。

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美丽的荷塘景色吧!(课件出示西湖六月荷塘美丽景色的图片)2.你能用几个词或一句话来描述你看到的美景吗?3.多么美的景色!真是令人心驰神往。

大诗人杨万里看到这样的美景,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传诵至今,这就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

开课伊始,用西湖六月美丽的荷花、荷叶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尽快引入情境,为学生感知诗人的情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理解题目,了解诗人1.这首诗的题目比较长,我们要正确断句。

(课件出示断句的题目)教师范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学习生字“晓、慈”。

(1)“晓”是“早上”的意思,与时间有关系,所以是日字旁。

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晓”吗?(换一换:晚——晓,浇——晓)(2)“慈”也是本节课的生字。

你能给“慈”组词吗?(慈祥、慈爱)你能用“慈祥”说一句话吗?3.我们再来读一读诗题,你从中了解了什么?(时间:晓,早上。

地点:净慈寺。

人物:林子方。

事情:送。

)师:请你连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4.简要介绍杨万里。

师:杨万里的诗写得好,尤其擅长写景。

因为他常常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善于从中发现别人不易察觉的美。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案(精选10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案(精选10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教案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案(精选1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在反复吟诵中感受诗歌不同的旋律与优美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如画,每一方山水,都是一幅迷人的山水画。

同学们,你们知道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是哪个地方吗?(杭州)说到杭州,我们不由地就会想到一处美景,那就是西湖。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诗人杨万里笔下的西湖游玩吧!二、初读引领,感知古诗诗人在早晨送别友人林子方时,写下了这首诗,接下来就请大家读一读这首诗。

1、自由读,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汉字:晓慈毕竟映)2、指名读,读顺诗句。

3、指导读,读出节奏。

三、品读赏析,感悟古诗1、再认真地读几遍,想想诗中写了西湖里的什么,用自己的话试着和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诗中写了什么?(1)出示第1、2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理解“毕竟”“四时”的意思。

学生质疑。

(2)出示第3、4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着重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并描述一下景象。

3、回归整体,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四、读说结合,升华情感1、出示朱自清《荷塘月色》选段,引导学生根据诗意,结合图画,抓住映日荷花的特点说一段赞美荷花的话。

2、诗人看到这样的美景,情不自禁地赞叹——﹙出示第1、2句﹚。

小学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

小学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

【教学要求】1.使学生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

2.指导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让学生朗诵古诗,想象美丽的风景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感受祖国秀美的景色。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习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诗词大意,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步骤】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众所周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自古以来就有“人间天堂”的美称,你们知道杭州这个著名的景点吗?现在,同学们,请看图片!(出示课件1) 课件1:西湖美景图片同学们,这就是西湖,是不是很美丽呢?有人把西湖比作图画,有人把西湖比作美女,无论是谁,都被它的美丽所折服。

古往今来更是有很多文人墨客用佳句来赞美它。

2.今天,我们就来一齐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

(板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作者简介。

(出示课件2)课件2: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

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情感;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被称为“杨诚斋体”。

著有《诚斋集》等。

二、自读古诗,解决字词。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例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出示课件3)课件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提示:“慈”的读音是“ci”,不要念成“zi”。

“映”的韵母是“ing”,而不是“in”。

同学们在朗读的时候要按照划分的节奏来读,语速稍慢,要读出对夏天西湖的赞美之情。

学生反复读诗;读熟后可以试着背诵。

2.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二首》教案设计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二首》教案设计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湖吧!谁来读读这首诗? 2.出示画面配乐齐读。 师:多么美丽的画面,让我们配着音乐,边想象西湖六月的美景边吟诵这首
诗吧。 设计意图: 从后两句诗入手,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感悟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借助多媒体展示优美画面,融情入景,相机指导朗读, 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抒情。随文识字,方法多样。
1.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 教师 ) 2.黄鹂、白鹭的图片。 ( 教师 ) 3.熟读古诗,完成预学案作业。 ( 学生 )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趣,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美丽的荷花、荷叶图。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美丽 的荷塘景色吧! ( 课件出示西湖六月荷塘美丽景色的图片 ) 2.你能用几个词或一句话来描述你看到的美景吗? 3.多么美的景色!真是令人心驰神往。大诗人杨万里看到这样的美景,写 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传诵至今,这就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板书课 题) 设计意图: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开课伊始, 用西湖六月美丽的荷花、荷叶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尽快引入情境, 为学生感知诗人的情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理解题目,了解诗人
请你闭上眼睛去听,去想。
2.教师范读第三、四句。
3.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 蓝天、碧叶、红日、荷花 )
4.课件出示:接天莲叶无穷碧。
(
) 的莲叶
师:人们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自由地读读这句诗,你从诗中看
到了什么样的莲叶?
(1) 预设:碧绿碧绿的莲叶。
①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呢? ( 引导学生抓住 “无穷碧 ” 来体会莲叶之绿。 )
②这翠色欲滴的荷叶真让人陶醉,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这句诗吧! ( 指名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5《古诗二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5《古诗二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5《古诗二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12个生字,包括“晓”、“慈”、“毕”等,以及“湖”、“莲”、“穷”、“荷”等8个生字。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读背古诗。

课时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5个生字,包括“晓”、“慈”、“毕”、“竟”、“映”,以及“湖”、“莲”、“穷”、“荷”等4个生字。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和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一、揭题导入1.今天我们要研究一首描写西湖风光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从课题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是___,他要送别一位名叫___的友人。

从“晓”字中可以看出送别的时间是早晨,送别的地点是净慈寺外。

3.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林子方是南宋诗人___的一个朋友。

这一天,___要到外地做官,___在西湖边上送别他。

根据我们过去读过的送别诗的内容,我们可以猜测这首诗中会写些什么,比如离愁别绪、临别嘱托、牵挂不舍等。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播放名家朗读音频,学生认真倾听,圈出生字,感受诗句的停顿。

2.学生借助拼音自主练朗读,将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3.出示前两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指名学生朗读,适当强调:“竞”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几名学生朗读诗句。

2)出示生字“毕”、“湖”,指名认读,鼓励学生为生字组词(毕业、完毕)(湖水、西湖),记忆生字的字形。

4.回顾名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出示西湖图片,教师简介西湖。

5.全班齐读这两句。

6.出示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指名学生朗读,相机正音:“穷”和“莲”都是三拼音节,“穷”和“映”是后鼻音,注意发音准确到位。

正音后再次指名几名学生朗读诗句。

2.教师解释:这首诗虽然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离别的情感,而是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5.古诗二首(优秀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5.古诗二首(优秀教案)

15 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会认本课的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行”。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诗。

2.能力目标:读懂诗句,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的意境。

3.情感目标: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诗的意境。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人们常说:杭州是人间天堂,西湖是一颗明珠,更有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为她填上浓墨重彩,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让我们在诗歌中赏美景,品诗人那千年不变的情怀。

(出示课件:西湖十景)2.(出示荷花图片)同学们,你们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呢?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杨万里写的一首与荷花有关的诗。

4.板书课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师注意指导“净慈寺”的读音,题目比较长,读好它的停顿很重要。

5.理解课题。

理解《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晓”、“净慈寺”、“林子方。

晓,早晨。

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

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个朋友。

这一天,林子方正要到外地做官,杨万里在西湖边上送别他。

二、指导朗读,初读感知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3.指导吟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师课件出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教师示范吟诵,学生学习吟诵。

5.学生展示吟诵,学生评价,教师点拨提升。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卡片出示会认字:晓、慈、毕、竟、映。

1.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2.指名读。

3.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四、创设情境,了解诗意1.出示课件:满池荷花加诗句对联图片。

2.景美,文字更美。

找出诗中描写荷花的诗句。

3.小组交流、合作探究4.课件出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自由朗读这句诗,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样的莲叶?(2)交流后归纳总结:碧绿碧绿的荷叶------(板书)碧无穷无尽的绿色------(板书)无穷很多很多的荷叶------(板书)接天(3)师:在这一片碧绿之中的荷花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交流反馈:别样红。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优秀教案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材分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抓住了那满湖的荷花荷叶作为写作对象,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热爱之情,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

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开篇即说六月的西湖风光与其它季节是不同的,是足可留恋的。

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优美秀丽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粉红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2.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古诗的大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用学过的方法诵读古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感受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走近古诗1.出示荷花图,请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形容自己看到的荷花时的感受。

2.八百多年前,诗人杨万里用一首诗将这样的画面写了下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古诗诵读。

揭示课题,指名读诗题。

3.谁知道诗题的意思?解释诗题:晓,是早晨的意思。

净慈寺,是西湖边一座有名的佛寺。

林子方,是诗人的朋友。

4.谁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5.齐读诗题。

二、初读引领,感知古诗1.自由读,读准字音,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诗。

齐读。

3.再读古诗,结合注释,和同桌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4.学生反馈,简介古诗大意。

相机板书:西湖六月风光、莲叶、荷花。

三、品读赏析,感悟古诗1.哪一句话描写了西湖的荷叶与荷花呢?2.出示第二句。

3.静静地欣赏荷叶荷花的美。

自由轻声读读,看看美在哪里?4.品读赏析。

(1)体会“绿”。

从那个词读出了这种美?“无穷碧”会是怎样的?指名说。

指导朗读。

(2)体会“多”从这一行里你还感受到了什么美?从哪里体会出来的?“接天”是怎样的一幅景象?能读出来吗?分组读,齐读。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五课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五课古诗二首教案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15课古诗二首2课时教学设计
风光,表现了诗人的热爱之情。

本首诗歌的诗眼就在“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中的“毕竟”。

“毕竟”既把诗歌要写的特定节令下的特定景色作了限定,集中在写“不同”,又突出诗人对眼前景色的由衷赞美,乃至惊叹之情。

杂细致的内心活动。

在讲述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欣赏画面理解诗意然后再去体会诗人的情感,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诗歌的色彩美,如: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黄绿相间,白蓝辉映,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感受诗歌的结构美、对偶美,如:“两个——一行”、“黄鹂——白鹭”、“鸣翠柳——上青天”等。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教学设计(详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教学设计(详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教学设计(详细)教材分析:1.课文的两首古诗,分别是宋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唐杜甫的《绝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绘的是六月西湖荷花盛开的独有美景,语言浅白,表达了诗人喜爱和赞美西湖美景的情感;《绝句》则通过朴实自然的语言,动静结合,远近交错,声色相衬,描绘了诗人所居的草堂周围明媚的春景,表达了诗人欢快愉悦的心情。

诗歌语言浅显易懂,朗朗上口,有利于学生诵读理解。

2.课文以中国画分别与诗歌相配,诗画对应,既给予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有利于图文结合了解诗句内容,有利于激发想象画面说话的兴趣。

3.虽然这篇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但一篇课文相对而言是一个整体,从优化的角度思考,能整体处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整体处理,如识字写字、读准读通课文等。

4.课后练习“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学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复杂的学习心理过程才能达成,需要经历从阅读理解到内化转换,再到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再表达的全过程。

切实做好该目标的任务分析,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是确保目标达成的保障。

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学习了20首古诗了,他们对什么是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古诗的背诵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和现代汉语词语的词义与古汉语词语的词语关系已有所了解;并且已经形成一定的借助插图了解诗句意思的能力,这些都是学习这篇课文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利用。

2.二年级的学生要高质量达成教学目标“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无论从拥有的知能水平还是认知心理来说,都是十分困难的,因而评价的目标水平要求不宜太高,只要能借助插图和生活经验说出符合诗句意思的画面,就应该视作达成教学目标,不宜提出具体形象的要求。

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通过读读指定的两个诗句,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是什么样的画面,感受夏日西湖景色的美好和春景的明媚艳丽,感悟诗人的情感。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教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教案

第15课《古诗二首》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晓、慈、毕”等12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湖、莲、穷、荷”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诵读古诗,理解古诗A意,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物。

4.内化古诗,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读背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物。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磁性田字格;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晓、慈、毕、竟、映”5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湖、莲、穷、荷”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中描绘景色之美。

4.感悟诗句意境,理解诗人对友人含蓄的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一、播放图片,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意思是天上的天堂是最美的,人间的苏杭是最美的)?师:对,杭州历来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

那么,你们知道杭州最有名的景点是哪里吗(西湖)?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西湖的醒片,学生欣赏,感受西湖之美。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风光的古诗-一《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板书课题,学生朗读课题,指导学生读好课题的停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学生根据拼音,自主学习生字“晓”和“慈”。

教师适当解释:净慈寺是西湖旁边的一个寺院的名字,林子方是杨万里的好朋友,也是一位诗人。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杨万里,你对他有哪些了解?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由举手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作简要概括。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倾听,注意诗句的停顿。

2.学生借助拼音自主练习朗读,将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3.初读指导。

(1)多媒体出示前两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指名学生朗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适当强调:“竞”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几名学生朗读诗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引导各小组提出不懂的或难理解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相机指导难懂的词句,并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意境。
5.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相机点拨。
1.学生认真倾听,听准字音,听清节奏。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当时,安史之乱被平定了,天下太平,诗人回到了自己居住的成都草堂,看到草堂周围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诗。
1.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大自然之中。
2.给诗配画环节,要求不可过高,只要能够画出诗中描绘的事物就可以。关键是引导学生进行表达,化诗句为美丽的画面。
四、指导书写,练习写字(用时:10分钟)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绝、含、岭、吴。
(1)根据诗意,引导学生给诗配画,喜欢哪一句就给哪一句配画,并以相关的诗句作为标题。
(2)小组交流展示画作。
(3)请四名同学分别展示四句诗。
5.指导背诵古诗。
1.抓住诗中描绘的事物,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地方。
2.默读古诗,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词语的妙处。
(1)表示颜色的词语:黄、翠、白、青。
(2)表示动作的词语:鸣、上、含、泊。
6.练习书写词语。
西湖 莲叶 无穷 荷花
1.认读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3.观察教师书写生字的过程,注意笔顺,认真倾听书写要领。
4.学生描红,练习书写。
5.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导书写的不足,并改正。
6.认读词语,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观察,找到生字的书写要领。可引导学生关注生字的间架结构、笔顺和关键笔画所在的位置等。如“湖”要注意三部分的占位,“氵”位置偏左,“古”字瘦长,在三部分中位置最高,“月”要窄,竖撇在竖中线右侧,和“古”有穿插关系。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关于春天的相关诗句。
3.出示相关诗句引导学生诵读: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导入诗题,板书诗题。
1.仔细观察,交流自己发现的春天的足迹。
2.与全班同学交流自己积累的与春天有关的诗句。
3.在老师的引导下诵读、积累诗句,感受春天的美景。
4.齐读诗题。
3.(1)先说一说自己找到了哪些关键词语,再说一说自己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2)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朗读诗句,读出画面之美。
4.欣赏画面,感受荷塘之美,用一两句话抒发自己的感受。
5.学生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
6.自由背一背,同桌互相检查。
1.在感悟西湖六月美景时,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从“接天”“无穷碧”可以想象到荷叶碧绿碧绿、挨挨挤挤的样子;从“别样红”可以想象到荷花鲜红艳丽的画面。
3.学生读自学要求,并按要求进行自学。
4.小组汇报自学情况,并提出自己没读懂的地方与同学交流。同时交流体会画面的意境。
5.交流识字方法,认识多音字“行”,说一说自己记住了哪些生字。
1.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到各小组活动中去,了解学习情况。必要时可以进行方法的指导。
2.学生在交流识字方法时,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形声字识字法识记“鹂、岭、泊”,想象法识记“鸣”,一只鸟儿张口叫,顺口溜识记——今天有物口中含。
二、初读古诗,自主识字(用时:13分钟)
1.组织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教师适当地评价字音、语速、节奏。
3.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晓、慈、毕、竟、映。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4.全班汇报比较难记的字,结合语境识记,积累词语。
5.多样练习,巩固生字。
(1)抽读词语卡片:毕竟、慈爱、分晓、倒映。
(2)送小青蛙回家游戏。
2.在指导朗读时,对于语速、声调都要做恰当的指导,摒弃矫揉造作的朗读,鼓励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四、自主观察,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湖、莲、穷、荷。指名认读。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要点。
3.教师范写学生认为比较难写的字。
4.指导学生练习。
5.投影展示学生作品,交流反馈。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课前准备
1.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学生)
3.搜集春天的相关诗句。(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了解诗人,解释诗题(用时:5分钟)
1.出示诗人杨万里的图片,指名说一说对杨万里的了解,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每片荷叶上都有一个生字,顺利读出荷叶上的生字就能送小青蛙回家。(晓、慈、毕、竟、映。)
6.引导学生交流古诗的意思。
7.全班汇报,学生质疑,教师相机点拨词语的意思。
8.介绍背景。
1.学生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反复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在小组内先读一读本课的生字,然后再与同学交流识字方法。
三、感悟欣赏,诵读古诗(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诗句。
2.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汇报。
(1)找一找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2)找一找诗中表示动作的词语。
(3)找一找诗中表示数量的词语。
(4)作者都描写了哪些近景、远景。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适时进行评价。
4.引导学生给诗配画,深入理解。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15《古诗二首》导学案设计
15古诗二首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古诗二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晓、慈”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莲”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重点
1.认识“晓、慈”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莲”等8个字。
三、深入学习,品悟古诗(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前两句,启发学生思考,进行质疑。
2.组织学生默读后两句,寻找“不同”之处。
(1)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想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画面。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3.观察教师书写笔顺及运笔方法,跟随教师书空。
4.观察范字,描红临写。
1.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例字的结构,要发挥教师的指导、点拨作用。
2.教师给学生示范书写,并进行指导。
五、课堂小结,引导背诵(用时:2分钟)
1.教师总结课堂学习情况。
2.引导背诵古诗。
学生背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背诵。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书写要点。
3.教师范写并讲解重点字书写要点。
“绝”的第四笔起笔要比“纟”起笔高。竖弯钩的底部低于“纟”底端。
“含”的“人”的撇捺要舒展。第三笔点的收笔在竖中线上,“口”略扁。
4.组织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1.认读生字:绝、含、岭、吴。
2.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关键笔画。说一说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4.给难字组词,丰富词汇。
5.在练习中反复认读生字,记住生字。
(1)开火车读,齐读。
(2)读准荷叶上的生字,注意“慈、竟、映”的读音。
6.结合课文插图。
7.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诗的意思。(到底是西湖六月的景色最美,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碧绿的荷叶一望无际,阳光下的荷花特别艳丽鲜红。)
教师可先从春天的美景入手,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然后引入课题。
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用时:8分钟)
1.教师范读古诗。
2.介绍写作背景。
3.出示自学要求,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习情况。
自学要求:(1)初读古诗,画出古诗中描写的景物。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2)自主交流识字方法。(3)理解诗句的意思,找出不懂的或难理解的地方质疑、释疑。
4.播放西湖六月荷花、荷叶的视频,引导学生谈感受。
5.出示图片,配上音乐,指导朗读。
6.组织学生练习背诵。
1.自由读一读前两句诗,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作者只写六月的西湖?六月西湖的景色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2.先自己默读后两句,画出重点词语,结合课文插图想象画面。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认为与众不同之处。
五、背诵古诗,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1.引导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配上一幅画。
1.给家长背诵古诗。
2.给古诗配上一幅画。
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魅力,注重诗词的积累。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播放《春之声圆舞曲》,学生汇报寻找春天的收获。
2.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3.理解题目,点拨重点字的意思。
1.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诗人的资料,背一背杨万里的诗。
2.齐读课题,读准字音:“慈”是平舌音,“寺”也是平舌音。
3.先理解“晓”的意思,再连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1.在了解杨万里的相关资料时,教师可适当点拨杨万里擅长写景。
2.在读题目时,要引导学生正确停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表示数量的词语:两个、一行、千秋、万里。
(4)近景:两个黄鹂鸣翠柳。门泊东吴万里船。远景: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指名读古诗。
4.(1)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画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