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专门水文地质学》习题集.docx
水文地质学习题集
![水文地质学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33982ad028ea81c758f57827.png)
选择题1. 当某种岩石由两种大小不等的颗粒组成,且粗大颗粒之间的孔隙完全为细小颗粒所充填时,则此岩石的孔隙度()由粗颗粒和细颗粒单独组成时的岩石的孔隙度的乘积。
a.小于b.大于c.等于2. 在相同的一块土样上测得的孔隙度通常()其孔隙比。
a.小于b.大于c.等于3. 大气压力的升高有时可以引起承压含水层钻井或测压孔中水位()a.升高b.降低c.不变4. 潜水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流动时,通常是从()的地方运动。
a. 水力梯度大的地方向水力梯度小b. 地形坡度大的地方向地形坡度小c. 地形高的地方向地形低5. 决定地下水流动方向的是()a.压力的大小b.位置的高低c.水头的大小6. 地下水按()分类,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a.埋藏条件b.含水介质类型c.化学成分的形成7. 地下水的实际流速通常()地下水的渗透速度。
a.大于b.等于c.小于8. 有入渗补给时或蒸发排泄时潜水面可以看作()。
a.流面b.等水头面c.既非a也非b9. 在分水岭地带打井,井中水位随井深加大而()。
a.升高b.不变c.降低10. 同一时刻在潜水井流中的观测孔测得的平均水位降深值总是()该处潜水面的降深值。
a.大于b.等于c.小于11. 在无限含水层中,当含水层的导水系数相同时,开采同样多的水在承压含水层中形成的水位降落漏斗体积()在潜水含水层中形成的水位降落漏斗体积。
a.大于b.等于c.小于12. 包气带岩层的渗透系数随包气带含水量的降低而()。
a.增大b.减小c.不变13. 土层饱水带渗透系数K值一般()相同土层包气带中的渗透系数K值。
a.等于b. 大于c.小于14. 高矿化度地下水中的阳离子组分通常以()为主。
a. Na+b. Mg2+c. Ca2+15. 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称为()。
a.侵蚀性二氧化碳b.平衡二氧化碳c.游离二氧化碳16. 用同位素()可以研究地下水的起源。
a.氚和14Cb.氘和18Oc. 34S和36Cl17. 水对某种盐类的溶解能力随该盐类浓度的增加而()。
水文地质学基础》考试试题Word版
![水文地质学基础》考试试题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c8c095336c1eb91b375d97.png)
2010-2011学年09地质钻探水文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A)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一名称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地质循环2绝对湿度3结合水4给水度5浓缩作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岩石裂隙按成因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地下水埋藏条件,可将地下水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按含水介质(空隙)类型,可将地下水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称为____________。
5据地下水流动状态,地下水运动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6流网是由一系列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组成的网格。
7地壳表层有两个主要热能来源:一个是____________,另一个是来自____________。
8根据泉的成因,下降泉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
9地下水系统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0地下水要素之所以随时间发生变动,是含水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支不平衡的结果。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简述水文循环的驱动力及其基本循环过程?2简述影响孔隙大小的因素,并说明如何影响?3什么是上层滞水,其特点有哪些?4什么是流网,简述汇制流网图的一般步骤?5地下水中氯离子的主要特点及来源有哪些?四论述题(20分)结合身边实际,谈谈你对学习《水文地质学基础》的认识和看法。
1 / 32 / 32010-2011学年09地质钻探水文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B)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一名称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 水文循环2孔隙度3重力水4持水度5溶滤作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____________ 循环和____________ 循环。
水文地质学题库
![水文地质学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839e281908a1284ac950432d.png)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目录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 (4)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 (9)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15)第五章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 (20)第六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22)第七章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29)第八章地下水系统 (35)第九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37)第十章孔隙水 (40)第十一章裂隙水 (42)第十二章岩溶水 (45)第十三章地下水资源 (48)第十四章地下水与环境 (49)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2.地下水:。
3.矿水:4.自然界的水循环:5.水文循环:6.地质循环:7.大循环:8.小循环:9.绝对湿度:10.相对湿度:11.饱和差:12.露点:13.蒸发:14.降水:14.径流:15.水系:16.水系的流域:17.分水岭:18.流量:19.径流总量:20.径流模数:21.径流深度:22.径流系数: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的科学。
它研究、、、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和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或。
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循环和循环。
4.水文循环分为循环和循环。
5.水循环是在和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6.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和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7.主要气象要素有、、、、。
8.在水文学中常用、、、和等特征值说明地表径流。
三、判断题1.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一部分。
(√ )2.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
(×)3.地下水中富集某些盐类与元素时,便成为有工业价值的工业矿水。
(√ )5.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而水质得以净化。
(√ )6.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
(√ )8.降水、蒸发与大气的物理状态密切相关。
(√ )9.蒸发是指在100℃时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0.蒸发速度或强度与饱和差成正比。
水文地质学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水文地质学试题库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9f466067ec102de3bd891d.png)
绪论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地下水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避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二、填空题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地质营力、致灾因子、生态环境因子、和信息载体。
三、问答题1、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答:(1)地下水赋存条件;(2)地下水资源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3)地下水的水质;(4)地下水动态规律;(5)地下水与环境的相互关系;(6)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二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浅表地下水之间的水文交换。
水文循环的速度较快,途径较短,转换交替比较迅速。
2、地质循环:发生于大气圈到地幔之间的水分交换3、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4、海陆之间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海陆内部的循环称为小循环。
二、填空1、自然界的水循环按其循环途径长短、循环速度的快慢以及涉及圈层的范围,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2、太阳辐射和重力水循环是水文循环的一对驱动力,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3、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
三、问答题1、简述水文循环的驱动力及其基本循环过程?水文循环的驱动力是太阳辐射和重力。
地表水、包气带水及饱水带中浅层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而变为水蒸气进入大气圈。
水汽随风飘移,在适宜条件下形成降水。
落到陆地的降水,部分汇聚于江河湖沼形成地表水,部分渗入地下,部分滞留于包气带中,其余部分渗入饱水带岩石空隙之中,成为地下水。
地表水与地下水有的重新蒸发返回大气圈,有的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返回海洋。
2、水循环对于保障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发展的作用:一方面:通过不断转换水质得以净化。
专门水文地质学填空题
![专门水文地质学填空题](https://img.taocdn.com/s3/m/6a36954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67.png)
专门水文地质学填空题第一篇:专门水文地质学填空题二、填空题1.小比例尺一般小于l:10万,比例尺根据工作任务而定,一般要求大于1:5万2.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划分为:普查阶段、详查阶段、勘探阶段、开采阶段3.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类型可分为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和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4.地质调查主要包括:5.地层岩性调查包括基岩调查、松散岩层调查和地层调查。
6.基岩调查主要调查基岩的7.在水文地质测绘中地质构造调查包括8.流量的测量方法堰测法有9.水文地质调查应查明10.水文地质调查必须按照先设计后施工、先测绘后勘探的程序进行。
11.稳定流抽水试验在技术要求上主要有水位降深、抽水试验流量、稳定延续时间及水位和流量观测。
12.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技术要求抽水流量、选择水位观测、抽水延续时间。
13.观测孔的深度一般应达到所要观测的含水层最低水位以下2~5m,其管口应高出地面0.5~1m,孔口应设置保护装置,在孔口地面应采取防渗措施。
14.岩石按力学性质可分为脆性岩石、半脆性岩石和塑性岩石三类。
15.按富水程度可将断层划分为富水断层、储水断层和无水断层,按导水性能将断层分为导水断层和阻水断层。
16.气象资料调查主要是降水量、蒸发量、气温。
17.一般要求孔深小于lOOm时,孔斜不得超过1.5度,当孔深大于lOOm时,每增加lOOm孔斜不得超过1度,并要求每50m测一次孔斜,以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8.抽水试验主要分为单孔抽水、多孔抽水、群孔干扰抽水、试验性开采抽水。
19.过滤器类型:骨架过滤器、包网过滤器、缠丝过滤器、填粒过滤器。
20.地下水动态观测项目主要包括水位、水温、水质、水量、水文及气象等因素。
21.一般包括四类图件:基础性图件、要素性图件、综合性图件和应用性图件。
22.地下水水质指标可划分为物理性质指标、化学性质指标和生物性质指标。
23.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水质指标项目类别分为感官性状指标、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和放射性指标。
(完整版)专门水文地质学试卷
![(完整版)专门水文地质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dade2c89eefdc8d377ee32b2.png)
《专门水文地质学》试卷(A)卷一填空题(22分)1、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包括:地面调查钻探物探水文地质试验2、水文地质钻孔的基本类型有勘探孔试验孔观测孔开采孔3、水文地质试验包括抽水试验放水试验注水试验4、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包括:系统性和整体性流动性循环再生性可调节性5矿井水灾害按水源划分类型有:地表水害、松散含水层水害、煤系砂岩水害灰岩水害6、若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q=0.021L/m.s 则该含水层为弱含水层若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q=0.21L/m.s 则该含水层为中等含水层若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q=21L/m.s 则该含水层为强含水层二简答题(30分)1、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程序应遵偱的原则?(5分)答:(1)工作范围由大到小,工作要求由粗到精(2)按测绘—勘探—试验—长期观测的顺序安排(3)根据具体条件由少到多,由点到线,进一步控制到面(4)每一勘查阶段按准备工作、野外施工和室内总结三段时期进行2、如何计算岩芯裂隙率和溶隙率?(5分)答:统计裂隙率及岩溶率公式为:式中 y----线裂隙率或线岩溶率;∑bi----L段内平行岩芯轴线上测得的裂隙或岩溶的总宽度,m;L----统计段长度,m;Ku----L段内的岩芯采取率。
3、下三带是指哪三带?(5分)答:下三带是指:底板破坏带、原始导升带、完整岩层带4、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基本要求?(5分)答: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要求为:(1)水的感官性状良好(2)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3)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5、什么叫允许开采量?(5分)答:允许开采量,又称可开采量或可开采资源量,是指在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合理,并在整个开采期间内出水量不会减少,动水位不超过设计要求,水质和水温在允许范围之内变化,不影响已建水源地正常开采,不发生危害性环境地质问题等前提下,单位时间内从含水层系统或取水地段开采含水层中可以取得的水量。
简言之,允许开采量就是用合理的取水工程,单位时间内能从含水层系统或取水地段取出来,并且不发生一切不良后果的最大出水量。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29f3280029bd64793e2c80.png)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目录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 (4)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 (9)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15)第五章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 (20)第六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22)第七章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29)第八章地下水系统 (35)第九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37)第十章孔隙水 (40)第十一章裂隙水 (42)第十二章岩溶水 (45)第十三章地下水资源 (48)第十四章地下水与环境 (49)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基础水文地质学试题库及其参考答案.doc
![基础水文地质学试题库及其参考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02976ae4dd3383c4ba4cd245.png)
基础水文地质学试题库及其参考答案重点建设课程《水文地质学基础》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水文地质基础课群表示,水文地质基础课是我校水文、水资源工程和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描述以下几个方面: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和循环过程;地下水的赋存空间、存在形式和水文物理性质;地下水的分类和各种类型地下水的特征;地下水运动规律;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和形成;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和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的动态与平衡;地下水资源的分类和特征;地下水与环境的关系等。
本课程全面介绍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水文地质基础试题库不仅用于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因此,水文地质基础试题库的内容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密切相关,并考虑以下几点:首先,它侧重于基本概念和理论。
第二,正确理解水文地质概念,避免僵化应用。
第三,地下水与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必须结合具体的自然地理和地质条件,从系统的角度研究多种因素对地下水的综合影响。
第四,我们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理解,而秦英在思考和澄清本质。
在1997年第一个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对基本水文地质检查数据库进行了修订。
对原始数据库中的一些试题进行了调整。
本考试数据库的选题涵盖了本书的全部内容,覆盖面广。
同时,考虑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中的问题太多。
整个图书馆有576个问题。
为了全面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综合能力,共有五类问题,即: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和作文题。
地球水及其循环目录第一章,地球水及其循环目录第三章,地球水及其循环目录第三章,地球水及其循环目录第三章。
以下是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
地下水的形成、功能、供应和排放,第7章,第17章,地下水系统,第8章。
在XXXX第一个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对原数据库中的部分试题进行了调整,试题的选取涵盖了全书的全部内容,覆盖面广。
同时,考虑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中的问题太多。
专门水文地质学习题集
![专门水文地质学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eba4b151551810a6f4248663.png)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对抽水流量和水位的观测要求?
稳定流抽水试验现场须整理哪些资料?
和抽水试验。
是相对稳定的,即不随时间而变,用稳定流理
及抽水试验。
勘探阶段。
阶段使用。
.次不同水位降深(落程)
的抽水,以确定
(天然泥沙或钻
到地安
26.
27.
28.
29.
30.
31.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现场须整理哪些资料?
最的方向布置。
为地下水水量、水质计算与资源管理服务的动态监测工作, 形式,以求能控制区内地下水流场及水质变化 研究地下水动态的基本任务? 地下水均衡研究的基本任务? 地下水动态监测项目?
动态监测点布置成
8.
9.
10.
11.
12.
13.
14.
水量均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 - B,方程中各项的含义?
水量均衡方程中的流入量A、流出量B主要有哪些? 确定给水度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并对各种确定给水度方法作简要说明。 降水入渗补给量及蒸发量的确定方法有哪些?
10.
11.
12.
13.
O
水文地质野外试验包括、—
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的项目一般包括-
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普查)
配合少量的和工作。
水文地质初步勘探阶段使用的调查手段
使用的调查手段(工作种类):以
(工作种类)为:
14.
15.
16.
O
水文地质详细勘探阶段使用的调查手段 地下水动态观测和室内分析、实验。
土壤水分运动的通量法包括三种:、、_
如何用零通量面法确定地表处蒸发量和潜水入渗补给量?
降水入渗系数的确定方法有哪些?
水文地质学基础各章习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各章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fc77ffba0d4a7302763a1e.png)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第1章](1)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是用什么表示的,包括哪些组成部分?答:以 雨量计降雨量,以某一地区某一时期的降水总量平铺于地面得到的水层高度mm 数表示。
(2)某山区的地表水系如下图所示,由分水岭圈闭的流域面积为24 km 2, 在8月份观测到出山口A 点的平均流量为8.0⨯104 m 3/d ,而8月份这个地区的总降水量是700 mm 。
试求出该流域8月份的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并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径流系数小于1.0;A 点的平均流量中是否包括地下径流。
解:Q= 8.0⨯104m3/d , F=24km2, X=700mm(3)空气湿度和风速如何影响蒸发量?答:水面蒸发的速度和量取决于气温、气压、湿度、风速等因素。
主要决定于气温和饱和差(饱和差=饱和水汽的含量-绝对湿度)饱和差愈大,蒸发速度也愈大。
风速是影响水面蒸发的另一重要因素。
(4)地球上水的循环包括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它们有哪些区别?水循环的大气过程属于其中哪一种?答: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
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 分子态水的转换,通常更替较快。
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著,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
水的地质循环常发生于地球深部层圈水与表层圈水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和合成,转换速度缓慢。
(4)地下径流与地表径流的特征有哪些不同点?答:径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者具有密切联系,并经常相互转化。
降落到地表的水通过下渗环节,对降水进行地表与地下径流的分配。
(5)沙漠地区降雨量很少,但是也能发现大量的地下水或者泉水,为什么?(P14)答:它们或者是从周围高山冰雪融水获得补充,实际仍是固他体降水的转化补给;或者是在长期地质历史时期积聚起来的,是多年水文循环的积累。
[第2章](1) 对比以下概念:空隙和孔隙;孔隙度和孔隙比;孔隙和裂隙;(2) 在一个孔隙度为30%的砾石堆积体中,充填了孔隙度为60%的粉质粘土,试估算该堆积体的实际孔隙度。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69f05b43323968001c920f.png)
校重点建设课程《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组前言水文地质学基础是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阐叙了以下几方面内容:自然界水的存在形式和循环过程;地下水的赋存空间、存在形式和水理性质;地下水的分类以及各种类型地下水的特征;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地下水的化学成份及形成作用;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和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地下水资源分类和特征;地下水与环境的关系等。
该课程全面介绍了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不仅用于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因此,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内容紧紧围绕教学大纲要求,并考虑了以下几点:第一,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主;第二,正确地理解水文地质概念,避免死板地套用;第三,地下水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必须结合具体的自然地理地质条件,用系统观点考察众多因素对地下水的综合影响;第四,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理解,而应勤于思索,弄清实质。
本次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的修订,是在1997年第一次建库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原库的部分试题作了调整,本试题库选题涉及书内全部内容,因此,覆盖面宽。
同时,考虑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上题量偏重。
全库共有试题576题。
为综合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综合能力,共包含五种题型,分别为: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目录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 (3)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 (6)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9)第五章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 (11)第六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13)第七章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17)第八章地下水系统 (19)第九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20)第十章孔隙水 (22)第十一章裂隙水 (23)第十二章岩溶水 (24)第十三章地下水资源 (26)第十四章地下水与环境 (27)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专门水文地质学考试资料.doc
![专门水文地质学考试资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0010e159d0d233d4b04e6950.png)
水文地质调査的任务水文地质调査的任务主要有4项:1、查明地下水的赋存条件2、查明地下水的运动特征3、查明地下水的动态特征4、查明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当前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常用的方法有六类:1、水文地质测绘(地下水资源地面调査)2、水文地质钻探3、水文地质物探4、水文地质(现场)试验5、地下水动态观测6、室内分析、鉴定、模拟试验和实验。
新技术与新方法1、遥感技术(1)利用航片和卫片(2)利用红外测量2、同位素技术3、G IS技术(1)建立地下水数据库及模拟系统(2)识别含水层(3)进行地下水水质研究(4)进行地下水资源管理(5)编制水文地质图4、核磁共振技术一、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类型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按其目的、任务和调查方法的特点,可分为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査和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査两种类型。
1、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査小比例尺(一般小于1: 10万),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査一般要求大于1: 5万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分类(1)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水文地质特征:1)基岩岩层水平或倾角很缓,构造简单,岩性稳定均一,多为低山丘陵;2)第四系沉积物均匀分布,河谷、平原宽广;3)含水层埋藏浅,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清楚;4)水质类型较单一(2)水文地质条件中等水文地质特征:1)基岩褶皱和断裂变动明显,岩性岩相不稳定,地貌形态多样;2)第四系沉积物分布不均匀.有多级阶地且显示不清;3)含水层埋藏深浅不一,地下水形成条件较复杂,补给和边界条件不易查清;4)水质类型较复杂(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文地质特征:1)基岩褶皱和断裂变动强烈,构造复杂,火成岩大量分布,岩相变化极大,地貌形态多且难鉴别;2)第四系沉积物分布错综复杂;3)含水层不稳定,其规模、补给和边界难以判定;4)水质类型复杂4、供水水源地需水量大小分级拟建供水水源地按需水量大小,可分为四级:1)特大型需水量>15万m3/d2)大型5万m3/d彡需水量<15万m3/d3)中型1万m3/d彡需水量<5万m3/d4)小型霈水量<1万m3/d地质调査VI、地层岩性调査2、地质构造调查(1)基岩调查(岩石类型、可溶性、层厚和层序组合)(2)松散岩层调查(松散岩石粒径大小、磨圆度、分选性以及排列的调查;各类松散岩石的成因类型、厚度、物质来源及其分布规律)(3)地层调査(岩性作为地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性及充1、地层岩性调查2、地质构造调查(1)褶皱构造调查(褶皱的性质、规模及在平面和剖面上的展布特征,以及与地形的组合关系;主要含水层在摺皱构造中的部位,断层、裂隙发育特征及其对地下水富集的控制作用)(2)断层调查(富水断层、储水断层和无水断层;导水断层和阻水断层)(3)裂隙调查(裂隙的长度、宽度、产状、密度、连通填性质)泉的调查内容1)査明泉水出露的地质条件(特别是出露的地层层位和构造部位)、补给的含水层,确定泉的成因类型和出露的髙程;2)观测泉水的流量、涌势及其高度,水质和泉水的动态变化特征,现场测定泉的物理性质(包括水温、沉淀物、色、味及有无气体逸出等)和化学性质,采集水样进行水质分析;3)泉水的开发利用状况及居民长期饮用后的反映;4)对矿泉和温泉,还应査明其特殊组分、出露条件及与周围地下水的关系,并对其开发利用的可能性作出评价;5)每一个泉都要现场绘制泉水出露的水文地质平面和剖面图。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和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edd84a33687e21af45a9aa.png)
绪论(1)水文地质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本课程是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为后续的专业课奠定有关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能够初步掌握解决工程/煤田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方法与思路。
(2)地下水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宝贵的资源①理想的供水水源②重要的矿水资源③良好的景观资源>>敏感的环境因子地下水是极其重要的环境因子。
地下水的变化往往会打破原有的环境平衡状态,使环境发生变化。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干扰地下水,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图14-1):①过量开发与排除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衰减、沼泽湿地消失、土地沙化、海(咸)水入侵等;②过量补充地下水→地下水位升高→土地的次生盐渍化、次生沼泽化;③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的粘土压密释水释放有害离子、化肥农药的不适当使用、废弃物的无序排放──地下水恶化、污染;④地下水位的变动会破坏其与周围岩土构成的统一的力学平衡,而产生某种效应──地面沉降与地裂缝、岩溶塌陷、地下洞室垮塌或突水、滑坡、岩崩、水库诱发地震、渗透变形。
)>>活跃的地质营力地下水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应力、传输热量和化学组分、侵蚀(化学溶蚀、机械磨蚀和冲蚀)等。
>>重要的信息载体由于地下水是应力传递者,同时又是在流动,所以地下水水位,水量,水温,水化学等的变化或异常可以提供埋藏在地下的许多信息,如找矿、地震预报、地质演变。
(3)试分析我国地下水分区的特点,并探讨分区的自然背景。
略。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1)试比较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
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更替较快;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著,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水文循环是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研究的重点。
(完整版)专门水文地质学期末考试题
![(完整版)专门水文地质学期末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d04e59390c69ec3d4bb754a.png)
一、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1、查明地下水的形成、赋存和运移特征2、查明地下水水量、水质的变化规律3、为地下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以及环境问题防治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二、水文地质调查的任务1.查明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含水介质特征及埋藏分布.2.查明地下水运动特征-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及渗流参数,为地下水资源定量评价和开采设计提供水文地质资料.3.查明地下水的动态特征-地下水位、水量、水温和水质等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其控制因素,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提供资料.4. 查明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化学成分,为地下水水质评价、地下水的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提供资料.三、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阶段的划分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共划分为:地下水普查、详查、勘探和开采四个阶段。
2. 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察阶段的划分:区域水文地质勘察阶段、详细勘察阶段、开采阶段。
四、水文地质测绘的目的1.水文地质测绘是认识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是水调查的第一步工作。
根据一定的精度要求,在地表对地下水和与其相关的地质—水文地质现象进行实地的观察、测量、描述、综合分析,并将它们绘制成图件,总结出该地区水文地质规律。
2.水文地质测绘成果是布置各种水文地质勘探、试验、动态观测等工作的主要依据。
五、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任务1.确定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各类型地下水的分布与相互联系;2.确定主要含水层(带)及其埋藏和分布情况,隔水层的特征与分布;3.查明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4.查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5.查明地下水的水化学成分及水文地球化学环境;6.概略评价各含水层(带)的富水性、区域地下水资源量、水化学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7.查明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
六、干旱半干旱、山间河谷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七、地下水资源的特点1、系统性:是指由一定的地质结构组织而成的、具有密切水力联系的统一整体。
2、流动性:地下水是流体,是动态资源,在补给、径流、排泄的过程中,不断循环流动。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69f05b43323968001c920f.png)
校重点建设课程《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组前言水文地质学基础是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阐叙了以下几方面内容:自然界水的存在形式和循环过程;地下水的赋存空间、存在形式和水理性质;地下水的分类以及各种类型地下水的特征;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地下水的化学成份及形成作用;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和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地下水资源分类和特征;地下水与环境的关系等。
该课程全面介绍了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不仅用于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因此,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内容紧紧围绕教学大纲要求,并考虑了以下几点:第一,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主;第二,正确地理解水文地质概念,避免死板地套用;第三,地下水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必须结合具体的自然地理地质条件,用系统观点考察众多因素对地下水的综合影响;第四,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理解,而应勤于思索,弄清实质。
本次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的修订,是在1997年第一次建库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原库的部分试题作了调整,本试题库选题涉及书内全部内容,因此,覆盖面宽。
同时,考虑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上题量偏重。
全库共有试题576题。
为综合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综合能力,共包含五种题型,分别为: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目录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 (3)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 (6)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9)第五章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 (11)第六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13)第七章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17)第八章地下水系统 (19)第九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20)第十章孔隙水 (22)第十一章裂隙水 (23)第十二章岩溶水 (24)第十三章地下水资源 (26)第十四章地下水与环境 (27)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水文地质学基础各章习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各章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4fdfbf6294dd88d0d26bf5.png)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第1章](1)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是用什么表示的,包括哪些组成部分?答:以 雨量计降雨量,以某一地区某一时期的降水总量平铺于地面得到的水层高度mm 数表示。
(2)某山区的地表水系如下图所示,由分水岭圈闭的流域面积为24 km 2, 在8月份观测到出山口A 点的平均流量为8.0⨯104 m 3/d ,而8月份这个地区的总降水量是700 mm 。
试求出该流域8月份的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并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径流系数小于1.0;A 点的平均流量中是否包括地下径流。
解:Q= 8.0⨯104m3/d , F=24km2, X=700mm(3)空气湿度和风速如何影响蒸发量?答:水面蒸发的速度和量取决于气温、气压、湿度、风速等因素。
主要决定于气温和饱和差(饱和差=饱和水汽的含量-绝对湿度)饱和差愈大,蒸发速度也愈大。
风速是影响水面蒸发的另一重要因素。
(4)地球上水的循环包括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它们有哪些区别?水循环的大气过程属于A 分水岭mm 103.3102431108.010F QT Y 3-43-=⋅⨯⨯=⋅=15.07003.103≈==X Y a其中哪一种?答: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
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通常更替较快。
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著,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
水的地质循环常发生于地球深部层圈水与表层圈水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和合成,转换速度缓慢。
(4)地下径流与地表径流的特征有哪些不同点?答:径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者具有密切联系,并经常相互转化。
降落到地表的水通过下渗环节,对降水进行地表与地下径流的分配。
(5)沙漠地区降雨量很少,但是也能发现大量的地下水或者泉水,为什么?(P14)答:它们或者是从周围高山冰雪融水获得补充,实际仍是固他体降水的转化补给;或者是在长期地质历史时期积聚起来的,是多年水文循环的积累。
word版,《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word版,《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3c2fb73b3567ec112d8a67.png)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说: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缝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别组分,拥有某些特别性质,因此拥有必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傲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变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缝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变过程。
7.大循环:大海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互换。
8.小循环:大海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互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域某一时辰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成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出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固,以液态或固态形式下降到地面。
14.径流:下降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贱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所有河流的整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所有集水地区。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经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经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均匀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散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获取的均匀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含: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祸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4.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循环往复进行的。
水文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dcb8fbfd0a79563c1e725a.png)
水文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试题库及参考答案目录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 (4)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 (9)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15)第五章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 (20)第六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22)第七章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29)第八章地下水系统 (35)第九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37)第十章孔隙水 (40)第十一章裂隙水 (42)第十二章岩溶水 (45)第十三章地下水资源 (48)第十四章地下水与环境 (49)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地质勘查》试题库绪言1.水文地质勘查?2.水文地质勘查的任务?3.水文地质勘查研究内容?4.水文地质勘查理论与技术方法在哪些方面还需加强研究?第一篇水文地质调查方法第一章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概况1.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2.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按其目的、任务和调查方法的特点分为三类:、、。
3.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比例尺?4.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比例尺?5.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阶段划分的必要性?6.我国不同部门对供水水文地质调查阶段的划分?7.划分水文地质调查阶段的具体要求?8.最基本的水文地质调查所使用的手段(或称工作种类)有六种:、、、、和。
9.水文地质勘探包括、和,其中最主要的是,其次是。
10.水文地质野外试验包括、、、、等。
11.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的项目一般包括、、、等。
12.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普查)使用的调查手段(工作种类):以为主,配合少量的和工作。
13.水文地质初步勘探阶段使用的调查手段(工作种类)为:、、、。
14.水文地质详细勘探阶段使用的调查手段(工作种类)以和为主,以及地下水动态观测和室内分析、实验。
15.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一般程序?16.水文地质调查设计书编写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第二章水文地质测绘1.水文地质测绘?2.水文地质测绘的目的?3.水文地质测绘是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在水文地质普查阶段,主要进行。
4.水文地质测绘通常在比例尺的地质图上填水文地质图。
若没有地质底图,则要同时进行地质图,水文地质图的填图,这时称为综合性地质—水文地质测绘,此种测绘所用的地形底图比例尺,一般要求比最终成果图的比例尺大倍。
5.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任务和调查内容?6.水文地质测绘的成果主要有、水文地质剖面图、各种地下水点和地表水体的调查资料,以及水文地质测绘报告。
7.水文地质图的主要内容?8.水文地质测绘中对岩性观察研究的主要内容?9.水文地质测绘中调查研究地质构造的目的?10.地貌调查在水文地质测绘中的意义?11.调查是水文地质测绘工作的核心工作。
12.泉的调查研究内容?13.泉的不稳定系数?14.水井(钻孔)的调查内容?15.水文地质测绘中对地表水调查研究的意义及调查研究的内容?16.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调查研究的内容?第三章水文地质钻探1.水文地质调查中采用的勘探工程,包括、、、。
其中最主要的是水文地质。
2.水文地质钻探的基本任务?3.水文地质钻孔设计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4. 用于供水的钻孔,一般要求孔身斜度每100m 小于度。
5.在钻进过程中水文地质观测的主要项目?6.水文地质勘探钻孔的布置原则?7.为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布置的钻孔,一般主要勘探线应沿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最的方向布置。
8.在山前冲洪积平原地区,主要勘探线应沿着冲洪积扇的方向布置;在河谷地区,主要勘探线应河谷布置;9.以供水勘查为目的的探采结合孔,钻孔一般应布置在含水层、成井把握性最大的地段。
10.对于傍河取水水源地,为计算河流侧向补给量,必须布置河流的勘探线。
第四章水文地质物探1.水文地质物探?2.物探方法的特点?3.物探方法的基本原理?4.在水文地质调查中使用的物探方法有两大类:和。
5.简述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中主要使用的物探方法?6.自然电场法的原理、使用条件和主要解决的水文地质问题?7.激发极化法的原理、使用条件和主要解决的水文地质问题?8.激发极化法和电阻率法一样,分为、和。
9.电磁法是近二三十年才推出的新物探方法。
目前已在生产中使用的有、和等三种方法。
10.放射性探测法的原理和适用条件?11.目前使用较多的放射性探测方法有:、、、、。
12.地球物理测井方法的作用?13.简述水文地质钻探中常用的测井方法及其解决的水文地质问题?14.水文地质物探的任务?15.水文地质人员在物探工作中的任务?第五章水文地质试验1.水文地质野外试验包括哪些?2.抽水试验的目的、任务?3.按所依据的井流理论,抽水试验可分和抽水试验。
4.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和是相对稳定的,即不随时间而变,用稳定流理论和公式来分析计算。
5.只要求水位和流量其中一个稳定,用非稳定流理论和公式来分析计算。
6.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的特点?7.按抽水试验时所用井孔的多少,可分为、及抽水试验。
8.单孔抽水试验只有一个抽水井而无观测井,多用于普查和勘探阶段。
9.多孔抽水试验?10.干扰井群抽水试验?11.干扰井群抽水试验花费大,所以只在详细勘探阶段或阶段使用。
12.大型群孔抽水试验的特点?13.简述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中选用抽水试验种类的主要依据?14.抽水孔(主孔)的布置要求 ?15.水位观测孔的布置原则 ?16.稳定流单孔抽水试验的主要技术要求?17.稳定流单孔抽水试验对水位降深的要求?18.正式的稳定流抽水试验,一般要求进行次不同水位降深(落程)的抽水,以确定Q–s 间的关系。
19.在稳定流抽水试验中,对于裂隙含水层,为了使裂隙中充填的细粒物质(天然泥沙或钻进产生的岩粉)及早吸出,增加裂隙的导水性,抽水降深次序可由到地安排。
20.在稳定流抽水试验中,对水位降深和流量稳定后延续时间的要求?21.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的主要技术要求?22.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按泰斯( Theis)井流公式原理,可分为两种:、。
23.由于在抽水过程中流量比水位容易固定(因水泵出水量一定),在实际生产中一般多采用的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方法。
24.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对抽水流量和水位的观测要求?25.稳定流抽水试验现场须整理哪些资料?26.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现场须整理哪些资料?27.渗水试验?28.什么条件下进行钻孔注水试验?29.地下水示踪试验?30.通过野外地下水示踪试验,常可测得以对流弥散作用为主的纵向和横向。
31.野外示踪试验监测井的布置原则?第六章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研究1.地下水动态和均衡 ?2.研究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意义 ?3.为阐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动态监测工作,主要的监测线应沿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最的方向布置。
4.为地下水水量、水质计算与资源管理服务的动态监测工作,动态监测点布置成状形式,以求能控制区内地下水流场及水质变化5.研究地下水动态的基本任务?6.地下水均衡研究的基本任务?7.地下水动态监测项目 ?8.水量均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W A B ,方程中各项的含义?9.水量均衡方程中的流入量A、流出量 B 主要有哪些?10.确定给水度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并对各种确定给水度方法作简要说明。
11.降水入渗补给量及蒸发量的确定方法有哪些?12.土壤水分运动的通量法包括三种:、、。
13.如何用零通量面法确定地表处蒸发量和潜水入渗补给量?14.降水入渗系数的确定方法有哪些?第七章水文地质调查成果1.水文地质调查成果,一般分为与两部分。
2.水文地质图系包括五类图件:,,,,。
3.水文地质调查成果中基础性图件包括哪些?4.水文地质调查成果中综合或专门性图件包括哪些?5.水文地质调查成果中单项水文地质特征性图件包括哪些?6.一般在小比例尺水文地质调查成果中,以图件为主,图件次之,规划性图件多编制成镶图。
7.在大比例尺水文地质图系中,基础性与综合性图件仍是必需的,但重点是编制、、利用规划性及预测、管理性图件;8.综合水文地质图?9.按地质矿产部 1982 年出版的《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规范补充规定》中的综合水文地质图编图方法的基本原则,首先划分出五种基本类型地下水,即、、、和。
10.一般富水程度用表示。
11.松散岩类孔隙水按单井涌水量,一般分为几个富水等级,各级别的单井涌水量范围是多少?12.岩溶水按地下径流模数,亦可分为三级,各级别地下径流模数范围是多少?13.地下水水质,按矿化度分为淡水(<1g/ L )、微咸水(g/L )、半咸水( 3— 10g/ L )、(> 10 g /L )分布区。
14.综合水文地质图上的控制水点包括井、泉、孔及。
15.区域性水文地质普查,文字报告是调查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图件相辅相成,主要用于对水文地质图系的说明和补充,并阐述调查区的;进行区内,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疏干、保护与管理作出科学论证。
16.区域性水文地质普查文字报告的序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哪些?17.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是报告的核心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哪些?18.区域性水文地质普查文字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第二篇供水水文地质第八章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查)概论1.水资源 ?2. 可资利用的水主要是江河、湖泊和地下600m 深度以内含水层中的。
3.我国的水资源概况?4.用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与地表水相比有哪些优点?5.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目的、任务?6.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一般划分为几个阶段(国家标准GBJ27- 88),简述各阶段的目的、任务。
7.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察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目的、任务?8.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所用的勘查手段有哪些?9.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对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要求?10.供水水文地质勘察中的钻孔布置原则?1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中抽水试验工作的布置特点?12.供水水文地质勘察中对地下水动态观测的要求?第九章供水水质评价1.地下水资源评价包括两个方面:和。
2.饮用水水质评价时,应考虑水的物理性质、溶解的普通盐类,特别应注意地下水是否受到和的污染。
3.饮用水的物理性质应当是无色、无味、无嗅、不含,清凉可口。
4.饮用水中普通溶解盐类为什么不能过高或过低?5. 饮用水标准中规定,水的总矿化度不应超过g/L 。
6.硬度及其表示方法?7.水中的有毒物质主要有哪些?8.细菌族总数?9.饮用水标准规定,每升水中大肠杆菌数不得超过个。
10.成垢作用?11.腐蚀作用?12.对锅炉用水进行水质评价时,应同时考虑成垢作用、作用和作用等给锅炉带来的不良影响。
13.大量试验证明,地下水对混凝土的破坏是通过分解性侵蚀、及作用进行的。
14.分解性侵蚀?15.结晶性侵蚀?16.农田灌溉用水对水质的要求主要是从水温、水的及溶解盐类的成分对农作物和土壤的影响来考虑的。
17.对作物生长最有害的是盐,尤以 Na2CO3危害最大,它能腐蚀农作物根部,使作物死亡,还能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
18.农田灌溉水质评价方法有原苏联的灌溉系数评价法,美国的方法,以及我国的盐度、碱度评价法。
19.钠吸附比值的计算公式?20.盐害、盐度?21.碱害、碱度?22.矿泉水?23.按矿泉水的用途,可分为三大类,即工业矿水、和饮用矿泉水。
24.饮用矿泉水?25.在进行饮用矿泉水水质评价时,必须以国家规定的标准为依据。
标准中没有规定的某些成分,则应参照一般饮用水标准评价。
当两者的规定有矛盾时,则以的标准为准。
第十章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与评价1.地下水资源?2.地下水资源评价,应同时进行和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