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版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 第四节 陵墓
木椁墓室
砖石筑墓室
在椁内分成数格,正中放棺,两旁和上下围 绕几个方格,称为厢,分别安放随葬品。
湖南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墓其 棺椁就是木椁墓室
三、墓室结构 土墓室 木椁墓室
从汉代开始,普遍采用砖石筑墓室。 墓室的结构和布局也是仿照现实生 活中的住宅。
最著名的地下 宫殿是明代万 历皇帝的定陵。
砖石筑墓室
清西陵 6
分布在陕西省咸阳市北原。西汉经 历了11个皇帝,除文帝刘恒霸陵、 宣帝刘询杜陵在西安效区外,其他 9个帝王陵墓均在咸阳市北原上。
自东向西依次为景帝刘启阳陵、高祖刘邦长 陵、惠帝刘盈安陵、哀帝刘欣义陵、元帝刘 渭陵、平帝刘康陵、成帝刘延陵、昭帝刘弗 陵平陵、武帝刘彻茂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主讲:雷艳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
第四节 陵墓
考试说明
时间 2016 2017 2018 2019
判断题 单选题 多选题
1
1
1
1
1
1
分值
一、陵墓形制
秦汉两代 “方上”
唐代 “以山为陵”
宋代 “方上”
明清两代 “宝城宝顶”
➢ 早期帝王的陵墓,是在地宫之上用黄平顶,犹如方 形锥体被截去顶部,故名“方上”。
一、陵墓形制
秦汉两代 “方上”
唐代 “以山为陵”
宋代 “方上”
明清两代 “宝城宝顶”
到了唐代,李世民认为平地筑起高坡太劳 民伤财,同时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和盗墓, 即改为“以山为陵”的形式。
一、陵墓形制
秦汉两代 “方上”
唐代 “以山为陵”
A.汉茂墓
B.唐乾陵
唐为“以山为陵”
C.宋永昌陵
D.明孝陵 E.清景陵
明清为“宝成宝顶”
导游基础知识下册第一至五章
第一章上海概况第一节上海的地理环境1.地理位置: 东临东海,南接杭州湾,西与苏浙两省接壤,北接长江入海口,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正当我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2.地形特点: 西南部少数丘陵山脉,其余为坦荡低平的平原.平均海拔为4米. 最高点大金山,海拔103.4米.3.上海河湖众多,联结成网,形成以黄浦江为主干的水系.主要湖泊集中在西部洼地,最大的是淀山湖,面积为62平方公里。
4.上海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汛期有春雨、梅雨、秋雨三个雨期。
5.上海市面积为634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2347.46万人。
6.上海设有16个区(黄浦、徐汇、长宁、静安、普陀、闸北、虹口、杨浦、宝山、闵行、嘉定、浦东、松江、金山、青浦、奉贤)和1个县(崇明)。
7.1990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上海市市标。
市标以白玉兰、沙船、螺旋桨三者组成。
8.1986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上海市市花白玉兰,一般在清明节前开放,象征开路先锋、朝气蓬勃、奋发向上。
第二节上海的历史沿革9.大约4000-6000年前,上海先民已在上海区域繁衍生息。
10.上海简称“沪”,是一种捕鱼工具。
战国时楚孝王封楚相黄歇为春申君,上海地区曾是春申君的封地,故上海别称“申”。
11.元代1291年正式设立上海县。
12.明朝,松江棉纺织业成为全国纺织业的中心。
黄道婆棉纺技艺影响下,明清时代上海棉布远销英美。
13.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
14.1845年英国根据《虎门条约》划定英租界。
1848年美国在虹口设立美租界。
1849年法国在上海县与英租界之间建立法租界。
1862年英美两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致使上海成为华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三界”分治的城市。
15.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
1921年7月23日,各地代表13人在上海法租界的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中共一大,陈独秀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1922年7月,在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今成都北路7弄30号)召开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党的最低纲领。
导游资格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点归纳8-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一)
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一)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概述第二节宫殿与坛庙建筑第三节古城、古镇古村与长城建筑第四节陵墓建筑第五节古楼阁、古塔和古桥建筑考试大纲要求: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和基本特征。
熟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成与等级观念。
掌握:宫殿、坛庙、陵墓、古城、古长城、古镇古村、古楼阁、古塔和古桥的类型、布局、特点等相关知识。
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概述一、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简史原始社会至汉代,古建筑体系的形成时期:《考工记》,木构架,瓦,大型工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古建筑体系的发展时:砖结构,登封嵩岳寺塔,佛教建筑。
隋唐时期,古建筑体系的成熟时期:赵州桥,长安城,都料工,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唐代单体建筑的特点。
宋朝,古建筑体系的大转折时期:《营造法式》,现存宋代建筑,宋代建筑特征。
元朝,古建筑体系的又一发展时期: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现存元代建筑。
明清时期,古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高峰时期:《园冶》、《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一、传统思想在古代建筑中的体现1.敬天祭祖2.皇权至上3.以中为尊4.阴阳五行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1.巧妙而科学的木构架结构体系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3.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木构架的结构方式形式木构架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1)抬梁式在柱上抬梁,梁上安柱(短柱),柱上又抬梁的结构方式。
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可以使建筑物的面阔和进深加大,以满足扩大室内空间的要求,成了大型宫殿、坛庙、寺观、王府、宅第等豪华壮丽建筑物所采取的主要结构形式。
(2)穿斗式穿斗式又称立贴式,这种构架以柱直接承檩,没有梁,用穿枋、柱子相穿通接斗而成。
穿斗式构架是一种轻型构架,屋顶重量较轻,有优良的防震性能。
用料较少,具有省工、省料,便于施工。
这种结构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在长江中下游各省,保留了大量明清时代采用穿斗式构架的民居。
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中国的古代建筑课件--第三节--宫殿与坛庙-2
社稷坛
位于天安门西,为明清两代 祭祀社、稷神祗的祭坛, 其位置是依周礼《考工 记》“左祖右社”的规定, 置于皇宫之右(西)。 祖与社都是封建政权的 象征。社稷是“太社” 和“太稷”的合称,社 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 两者是农业社会最重要 的根基。不仅在京城有 国家的祭坛,地方各级 城市也都有祭祀社稷的 场所。社稷坛于1988年 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
宫殿
Leabharlann 一、宫殿的布局 (1)严格的中轴对称 为了表现君权受命于 天和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 观念,宫殿建筑采取严格 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 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 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低 小简单。这种明显反差, 体现了皇权至上; 中轴线纵长深远,更 显示了帝王宫殿的尊严华 贵。
图一:故宫俯视图1
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南朝经历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的都城都在建康,今江苏南京; 北朝的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公元493年,迁都洛阳,今 河南洛阳东; 东魏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西魏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 西北; 北齐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周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 西北。 隋朝(公元581年至618年)都城在大兴,今陕西西安。 唐朝(公元618年至907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 五代(公元907年至960年)梁、汉、周的都城在今河南开封;唐的 都城在今河南洛阳。 北宋(公元960年至1127年)都城在东京,今河南开封。 南宋(公元1127年至1279年)都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 元朝(公元1271年至1368年)都城在大都,今北京。 明朝(公元1368年至1644年)都城在应天,今江苏南京。后迁都京 师,今北京。 清朝(公元1644年至1911年)初期都城在盛京,今辽宁沈阳。公元 1644年清军入关后,顺治帝迁都京师,今北京。
【2024版】(完整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目录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旅游活动与旅游业第一节旅游活动及其分类第二节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第三节旅游业的构成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第四节旅游市场与国际旅游组织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第一节中国历史概述第二节中国科技文化第三节中国哲学与文学第四节中国书画艺术第五节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第六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重大事件和成功经验第三章中国旅游景观第一节旅游景观概述第二节地貌旅游景观第三节水体旅游景观第四节气象·气候和天象旅游景观第五节动植物旅游景观第六节中国的世界遗产及其他第四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第一节中国民族民俗概述第二节汉族第三节中国北方部分少数民族第四节中国西南部分少数民族第五节我国南方部分少数民族第五章中国的宗教文化第一节中国宗教概述第二节佛教第三节道教第四节基督教第五节伊斯兰教第六章中国古代建筑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概述第二节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城防建筑与古镇古村第三节宫殿与坛庙第四节陵墓建筑第五节中国著名的楼阁·佛塔·古桥第七章中国古典园林第一节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特色和分类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之造园艺术第三节中国古典园林的常见构景手段第四节中国现存的著名园林第八章中国饮食文化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概述第二节中国四大菜系第三节中国风味特色菜第四节地方名点小吃第五节名茶与名酒第九章中国的风物特产第一节中国陶瓷器第二节中国四大刺绣第三节漆器·金属工艺品和玉石木雕刻第四节文房四宝·年画·剪纸和风筝第十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鉴赏第一节中国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规律第二节诗词格律及楹联常识第三节中国旅游诗词名篇赏析第四节中国旅游名联赏析第五节中国游记名篇赏析第十一章主要旅游客源地(地区)概况第一节港澳台地区概况第二节亚洲主要客源地概况第三节欧洲主要客源地概况第四节美洲主要客源地概况第五节大洋洲·非洲主要客源地概况附录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五章中国建筑艺术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中国建筑艺术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到了原始社会晚期,南方的祖先利用黄土层为壁体修建土穴,并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或浅穴居,北方则出现了干栏式木构建筑。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宋朝建筑的规模一般比唐朝大,比唐朝建筑更为秀丽、绚烂面富于变化,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阁楼台和仿木构建筑形式的砖石塔和墓葬。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我国古代崇拜“中”的意识与古代人们对南极星的崇拜有关。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中国南方民居和较小的殿堂楼阁多采用“井干式”。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因天为阳,地为阴,南为阳,北为阴,故天坛必在南方,地坛必在北方。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大屋顶”是我国古代建筑最具特色的外观特征。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有五脊二坡,又称挑山顶的屋顶是悬山顶。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面阔间数越多,建筑物级别越低。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9.华表竖立于皇宫和帝王陵园之前,是皇家建筑的特殊标志。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0.北京故宫始建于1406年,曾有20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政。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1.丽江古城是融合白族民族传统建筑以及外来建筑特色的唯一城镇。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2.大约从周代开始,出现“封土为坟”的做法。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3.我国孔数最多的连拱石桥是河北赵县安济桥。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4.宝带桥由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现存古桥。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5.程阳永济桥又名程阳风雨桥,位于广西三江苗族自治县,建于1914年。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6.每遇洪水或要通船,可解掉系船铁索,移开梭船,变成开闭式浮梁桥。
这就是“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由来。
导游基础知识之导游学课件(第5章)
物 品
洗 漱
◎
用 具
出境准备
• 到机场 • 注意限制出境规定 • 乘机手续 • 在机场柜台 • No show的情况下 show的情况下 • 出境审查
在飞机上
• • • • • • • 找座位 机上饮食 手提物品 夜间飞行时 换乘 到达目的地 丢失物品
到目的地(中转) 到目的地(中转)机场以前
团队用 团员用,领队用
上交,团员用 要上交 〃 〃 〃 〃 〃 〃 〃 中国用,外国用
团员用
需返 还
收集整理当地相关信息
• 历史,地理,宗教, 历史,地理,宗教,美术等所有领域 • 该国与我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 该国与我国之间的政治、 • • • • • • • 最近主要新闻和介绍册里没有的当地信息 飞机机种,中途换乘地,实际需要时间, 飞机机种,中途换乘地,实际需要时间,供餐等情况 气候与时差、特殊的出入境手续要求, 气候与时差、特殊的出入境手续要求,通货及汇率等的最近资料 酒店的位置, 酒店的位置,了解周围条件 市内旅游线路,在主要旅游景点中下车地点, 市内旅游线路,在主要旅游景点中下车地点,需要时间等 有效利用自由活动时间的方法 风俗、习惯的差异,对我国的态度等旅游者格外注意的事项,治安、 风俗、习惯的差异,对我国的态度等旅游者格外注意的事项,治安、犯罪等 方面的信息也要调查好。另外, 方面的信息也要调查好。另外,还要掌握是否可以摄影的问题 • 有参观(工厂、其他产业设施、会展中心、研究所、医院等)项目时, 有参观(工厂、其他产业设施、会展中心、研究所、医院等)项目时, 提。 前调查好概况,我国的现状、统计数字、访问时机等基本情况。
海外 企业 派出 人员
破坏国家形象的案例
区分 考察 研修 就职 破坏形象案例 歪曲考察研修的目的 -比起考察研修更热衷于观光的日程 访问,谈判时的缺乏礼节 -无故取消访问日程 -提问水平低下,把时间浪费在拍照上 -不合时宜地坚持提出跟高级别的人士谈判 区分 海外 侨胞、 留学 生、 长期 居留 者 破坏形象案例 海外侨胞和当地居民的不协调、矛盾 -经济上成功的侨胞拒绝为当地社会作贡献 -不理解或不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而引 起的矛盾 海外留学生引起的问题 -富裕层留学生的豪华、奢侈、赌博 -学习能力差的留学生的怠慢态度及适应失 败 -在当地的不法就业 -不缴纳公共费用而回国
导游基础知识之导游学课件(第5章)
文娱活动
购物服务
送站服务
行前准备
1. 2. 3. 4. 5. 核实票据 确定出行李时间 出发、叫早、早餐时间 结清个人帐目 返还证件
离店服务
1. 2. 3. 4. 5.
1.集中交运行李 2.办理退房手续 3. 集合登车
•回顾感谢 •表达友谊 •征求意见 •表示歉意 •期待重逢
核对相关票证
准备相关物质
1. 2. 3. 4. 5.
1. 票据、证件、表格 2. 机场税、团队费用 3. 社旗、社牌、胸牌、 行李标签 4. 联系电话、名片 致欢迎词 行程说明 介绍目的地情况、风俗习惯 注意事项 落实分房、交款、特殊要求
召开行前会议
陪同服务
•与地陪联系 •清点人数行李 •安排入住饭店 •商定日程 •陪同游览 •直到购物
参观游览 服务
迎接 服务 核定 日程
服务准备
服务准备
计划准备 接待事宜 物质准备
•票证、表格 •证件、物品 •核对日程 •落实车辆 •落实住房、用餐 •行李运送 •熟悉景点 •联系电话 •全赔 •旅游团情况 •成员情况 •路线和交通工具 •交通票据 •特殊要求和禁忌 •证件 •机场建设费
知识准备 形象准备
旅行社与 其相关部 门领导
行李服务 旅 行 社
支撑 服务 体系
后勤服务 交通服务
住宿服务 餐饮服务 游览点服务 购物服务 娱乐服务 其他服务
游客 旅游 活动
相 关 接 待 单 位
导游服务体系的构成
(游客参与角度)
导游服务
组团社 接待部(后勤部)
行李服务
交通运输服务 住宿服务 餐饮服务 散客部(委托服务) 游览点服务 购物服务 游客
导游基础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知识
导游基础
(四)梁:架于木头圆柱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头,以形 成屋脊。常用松木、榆木或杉木制成。是中国传统木结构 建筑中骨架的主件之一。
导游基础
导游基础
导游基础
导游基础
导游基础
(3)前朝后寝 这是宫室(或称宫殿)自身的布局。大体上有前后两部
分,一墙之隔,“前堂后室”,即“前朝后寝”。所谓“前 朝”,即为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所谓“后寝”, 即帝王与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在“前朝”中央靠墙处, 设有御座,这是帝王上朝坐的地方;在“后寝”,则设有床 具,供休憩之用。
八达岭长城是我国明长城中保存最完整、最具有代表 性的段落之一。
长城上有三个著名的关隘,即山海关、居庸关和嘉峪 关。山海关为万里长城第一关。
导游基础
第三节 宫殿与坛庙
导游基础
一、宫殿
宫廷建筑是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的威 严,满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 气势雄伟的建筑物。几千年来,历代皇帝不惜人力、物力 和财力,为自己建造宫廷。这些宫廷金玉交辉、巍峨壮观, 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宫”在我国出现得较早,原是指“圣人”的屋宇。从 秦始皇开始,“宫”成为皇帝及其皇族居住的地方,宫殿 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我国宫廷建筑的规模越来越大。
导游基础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及其基本构件
(一)台基:普通台基、较高级台基、更高级台基、最 高级台基;作用:承托建筑物,防潮防腐,弥补中国古代 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传的欠缺。
中国古代建筑导游词
中国古代建筑导游词【篇一: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古代建筑】全国导游基础: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代建筑, 导游, 基础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第一节概述一、发展历程原始社会至汉代是我国古建筑体系的形成时期。
原始社会建造穴居、地面式和干栏式木构建筑。
商代夯土技术已经成熟,建有规模宏大的宫室和陵墓。
西周出现以宫室为中心的城市和建于夯土高台上的大殿,木构架已成为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
战国城市规模扩大,高台建筑更为发达,砖瓦的使用也反映了建筑技术的提高。
秦汉时期,抬梁式和穿斗式木构架建筑,作为独特体系,已基本形成,修建了空前规模的城池、宫殿、陵墓、长城等。
东汉时期出现了全部石造建筑物,如石祠和石墓等。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建筑体系的发展时期。
北魏洛阳城在汉魏都城的基础上改建,布局为长方形,构成以宫室为中心的南北轴线,并设立东西二市。
魏晋南北朝佛教建筑兴盛,出现了许多寺、塔、石窟和精美的雕塑、壁画,建造有许多自然山水式园林,显示了木结构和砖石结构技术的巨大进步。
隋唐是我国古建筑体系的成熟时期。
隋朝建有世界最早的券拱大石桥安济桥,唐长安城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继续营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遗存的建筑物及城市宫殿遗址,布局和造型均具有较高艺术和技术水平。
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是建于唐代的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部分建筑。
宋朝是我国古建筑的大转变时期。
北宋改变了汉以来历代都城采用的封闭式的坊市制度,成为沿街设店的街肆方式。
建筑构件标准化在唐代基础上有所发展,将作监李诫的《营造法式》是北宋管理各种建筑设计、结构、用料的规范。
宋代的建筑规模一般比唐代小,但建筑造型更为秀丽、精细,并出现了多种复杂式样的殿阁楼台、流行仿木构形式的砖石塔和墓葬。
两宋园林建筑更加盛行。
现存宋代著名的建筑有太原晋祠圣母殿、泉州清净寺、正定隆兴寺和宁波保国寺等。
元代是我国古建筑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时期。
元代建筑除继承宋代传统外,还受到其他民族甚至域外的影响。
元大都按汉族传统的都城布局建造,规模巨大,规划完整,功能齐全。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版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 第五节 古楼阁、古塔和古石桥
楼阁式塔 密檐式塔 覆钵式塔 金刚宝座塔
二 古塔
(一)古塔的主要类型
➢ 以外檐层数多且间隔 小而得名。
➢ 塔下部第—层实心 的,一般不能登临。
17
楼阁式塔 密檐式塔 覆钵式塔 金刚宝座塔
➢ 其经典句子 “落霞与孤鹜 齐飞,秋水共 长天一色”广 为流传。
(二)我国著名的楼阁
黄鹤楼
滕 王
阁
岳阳楼
滕王阁 天一阁
➢ 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 的12米高台座,分为 两级。
➢ 台座以上的主阁取 “明三暗七”格式, 即从外面看是三层带 回廊建筑,而内部却 有七层,就是三个明 层,三个暗层,加屋 顶中的设备层。
19
位于西安市南郊大慈 恩寺门前广场,故又 名慈恩寺塔,是全国 著名的古代建筑,被 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
(二)我国现存的著名古塔
1.西安大雁塔 (楼阁式)
➢ 七层楼阁式青砖塔 ➢ 自第一层以上逐层内收,
形如方锥体,非常稳固。 ➢ 塔内设木梯楼板,可以
逐层上登,远眺四方。
(二)我国现存的著名古塔
1.西安大雁塔 (楼阁式)
(二)我国著名的楼阁
黄鹤楼 岳阳楼
滕王阁 天一阁
天一阁又称宝书楼
(二)我国著名的楼阁
黄鹤楼 岳阳楼
滕王阁 天一阁
• 天一阁位于宁波市月湖风景区西侧,是我 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 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
二 古塔
(一)古塔的主要类型
楼阁式塔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中 的楼阁形式,可以登高远眺。
(二)我国现存的著名古塔
3.泉州开元寺双塔 (楼阁式)
塔基须弥座上有浮雕的释 迦牟尼本生故事30多幅。
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知识点:道教
一、道教的创立和发展简史(一)原始道教阶段以“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为代表。
东汉末年,即东汉顺帝时(126-144年),在蜀中鹤鸣山(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内),张陵(又称张道陵)倡导五斗米遭,因信徒入教必须交五斗米,故名之。
张陵之孙张鲁继续弘扬其教,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并亲自作《老子想尔注》解释《老子五千文》。
因老子宣扬“道”,所以“五斗水道”即为早期的道教。
后来,倡导道教的张陵被称为张天师,被尊为道教的。
稍后的张角创太平道,也属于早期道教。
(二)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以东晋道士葛洪、北朝嵩山道士寇谦之、南朝宋庐山道士陆修静、南朝齐梁间茅山道士陶弘景为代表。
(三)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金元以来至今,全国道教形成全真道与正一道两大教派。
全真道为金初创立的道教宗派。
主要创派人为王重阳。
全真道以《道德经》(道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经)和《孝经》(儒经)为主要经典,主张道、佛、儒三教合一。
在修行方法上,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之术(冶炼金银之术),以修身养性为正道。
全真道士必须出家住官观,不得蓄妻室,并制定严格的清规戒律。
全真道仿佛教建立了丛林制度,各地全真道士云游至全真十方丛林,均可栖息学道。
在元代,王重阳的七大弟子又分别开创全真道七个支派,其中以长春子丘处机开创的龙门派势力,至今全真道仍以龙门派人数最多。
正一道是元代形成的道教宗派。
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授江西龙虎山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
三山符篆,指江南的龙虎山(正一派本山)、閤皂山(灵宝派本山)和茅山(上清派本山)等以符策为主的道教三大宗。
正一道的形成,事实上就是江南道教的统一命名,统归龙虎山天师府的领导,并以此与北方的全真道相对。
正一道集符箓派之大成,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奉持的主要经典为《正一经》。
道士可以有家室,可不出家,不住宫观,清规戒律也不如全真道严格。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版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 第二节 宫殿与坛庙
主讲:雷艳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
第二节 宫殿与坛庙
考试说明
时间 2016 2017 2018 2019
判断题 单选题 多选题
1
1
3
1
1
3
1
分值 1.5 1.5 1.5 2
【重点难点】
➢ 掌握宫殿、坛庙的类型、布 局和特点。
【主要内容】
一、宫殿 二、坛庙
一、宫殿
(一)宫殿的布局 (二)宫殿建筑的室外陈设 (三)我国现存的古代皇宫
左前方设祖庙。祖庙是帝 王祭祀祖先的地方,因为是 19 天子的祖庙,故称太庙
所谓“右社”,是在宫殿 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 土地,稷为粮食。社稷坛 116 是帝王祭祀土地神、粮 食神的地方。
前朝后寝
前朝:即帝王上朝, 举行大典之处。以 太和殿、中和殿、 保和殿三大殿为中 心。
后寝: 即帝王、后妃 以及幼年皇子、公主 生活居住的地方。
文武官员出入左门;宗室王公出入右门;当中正门只准皇帝、 皇后的龙车、凤辇出入。左右掖门平时不开。殿试文武进士, 单号进左掖门,双号进右掖门。
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
故宫三大殿都建在汉白玉砌成 的8米高的三层须弥座台基上, 更显得高大、宏伟、庄严。
北京故宫
➢ 宫殿分前朝和内廷两 部分。
➢ 前朝始皇帝举行大典、 召见群臣、行使权力 的场所。
三朝五门
➢ “三朝”是指大朝、 内朝、外朝。
➢ 与三朝相对应的建筑, 是太和殿、中和殿、 保和殿。
五道门由内向外依次为
朝门(奉天门或太和门)、 宫门(午门)、 宫城前导门(端门)、 皇城门(天安门)、 皇城前导门(大清门)。
天安门 大清门
太和殿 太和门 午门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
代表: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福建泉州清净寺、 河北正定隆兴寺、浙江宁波保国寺
(四)总结期(元—清) 元代——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影响全国各地 建筑特点:减柱方法是大小建筑的共同特点,梁
架结构有了新创造许多构件多用自然弯材稍加砍
(九)藻井
含有五行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义。一般都位于
寺庙佛座上或宫殿的宝座上方,是平顶的凹进部
分,有方格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上有雕
刻或彩绘,常见的有“双龙戏珠”。
第二节:中国古代城市建筑
一、中国古代城市建筑概述 二、中国现存的古城 三、古长城建筑
一、中国古代城市建筑概述
(一)中国古代城市建筑规划沿革
(四)大梁
大梁是架于木头圆柱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头,以
形成屋脊。常用松木、楠木或杉木制成。是中国
古代传统木结构建筑中骨架的主件之一。
(五)斗拱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最 精巧、最华丽的部分。 支撑荷载梁架、挑出屋 檐,兼具装饰作用。 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 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 总称斗拱。
商周时期:都城规模不大,城内有宫城,宫城内有宫殿,
现已发现建筑基址。
秦汉时期:其设计除适应作为大城市的经济生活上的需要 以外,还充分显示了政治上和礼制上的规格。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多利用东汉旧城改建而成,改建重 点在于集中宫苑衙署和加强西北隅的军事据点,扩大并规 整居民区,调整并对称的安排工商业区。
(六)彩画
和玺彩画:中间画面由各种不同的龙或凤的图案 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沥粉贴金。等级最高。 旋子彩画:画面用痢化形式的涡卷瓣旋花,有时 也可画龙凤。等级次于和玺彩画。 苏式彩画:画面为山水、人物故事、花鸟虫鱼等。 等级低于前两种。
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
▪ (2)角楼
▪ 位于城之四角,因为它双向迎敌,所以是城 防中的薄弱点,需要努力加强防卫。战时,一般 角楼中集中较多的兵力和武器。
▪
编辑ppt
(3)敌台
▪ 又称“马面”,敌台的防御作用是很大的,
因城墙正面不便俯射,将士若探身伸头射杀敌人,
容易遭到对方的射击,有了突出的城台,进逼城
墙脚下的登城者,就会遭到左右敌台上的射击,
编辑ppt
城市规划
编辑ppt
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仰韶文化)
编辑ppt
(一)新石器时代晚期
一些聚落遗址出 现规模较小的城堡
安徽蒙城尉迟寺史前聚落遗址 中心的大型广场
编辑ppt
(二)商周时期
1、商代早期
城堡发展成为规模 较大的、有防御设施的 都城。根据考古发掘, 可以确认的有河南偃师 尸乡沟商城、郑州商城 和安阳殷墟。
▪
1、城的防御意义
城,旧时在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城垣。一般有 两重:里面的称城,外面的称郭。中国古代,上 自天子王侯的都城,下至州郡府县的治所,都有 城墙围绕。城墙上有城楼、角楼、垛口等防御工 事,构成一整套坚固的防御体系。
编辑ppt
(1) 门楼
权力的象征,同 时也常是一个城的重 要标志,所以一般门 楼建得比较高大雄伟。 门楼在平时作隙望守 卫,储备粮食武器之 用,战时则是作战指 挥中心和守卫要地。
身的女墙,墙顶通道一般较宽,可五马并骑,十
人排行而走。地势陡峭处,路面筑成阶梯形的梯
道。为了排除下雨时的积水,在墙顶还有排水沟
等设施。在墙体内侧隔一定距离开有石砌或砖砌
的拱形券门,中修磴道,直通墙顶,以便战士们
上下。
▪
编辑ppt
▪ (7)瓮城
5.3古城、古镇古村与古长城(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五版 )
第五章 中国建筑艺术
第
节
三
古城、古镇古村与古长城
考试说明
时间 2016 2017 2018 2019
判断题 单选题 多选题
1
1
1
2
2
2
分值
学习要求
了解
A
熟悉
B
掌握
C
掌握:古城、古长城、古镇古村的类型、 布局、特点等相关知识;
第三节 古城、古镇古村与古长城
一、古城
目
二、古镇古村
3.我国现存的著名古城
一、古城 18
南京古城 西安古城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 整的的古代城垣。现存城墙为明代建筑,
全长13.7公里,城墙用黄土分层夯筑。
平遥古城
丽江古城
3.我国现存的著名古城
南京古城
一、古城
西安古城 平遥古城 丽江古城
城外表全部用青砖砌筑, 内墙为土筑。
3.我国现存的著名古城
一、古城
城门正上的建筑称为城楼, 城门正外侧一般都修建瓮城,瓮城 上亦修建城楼,名为箭楼。这样构 成了完整的城楼结构。 在城楼前修建的用于开启吊桥的建 筑则称为闸楼。
(二)城池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古城
城楼
——指城墙上的门 楼,是“城”的标志。
(二)城池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古城
城墙外观 垛口 城墙上
城楼
南京古城 西安古城
原宫城、皇城、 外郭已毁,仅剩 都城城垣。
平遥古城
丽江古城
一、古城
3.我国现存的著名古城
一、古城
南京古城 西安古城 平遥古城 丽江古城
中华门,原名聚宝门, 18 是南京明城墙的十三 座明代内城门之一,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第五章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第五章
第一节
1.中国的首都是哪里?
–答:北京
2.三星堆遗址位于哪个省?
–答:四川省
3.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医学著作是哪部书?
–答:《黄帝内经》
4.以下哪座城市被称为“东方明珠”?
–答:上海
5.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哪条?
–答:尼罗河
第二节
6.丝绸之路起点在哪个城市?
–答:西安
7.《论语》的作者是谁?
–答:孔子
8.唐三彩是中国哪个朝代的代表性陶瓷?
–答:唐朝
9.全世界最大的宫殿是在哪里?
–答:北京故宫
10.《红楼梦》的作者是谁?
–答:曹雪芹
第三节
1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哪座?
–答:珠穆朗玛峰(也称珠穆朗玛峰)
12.《西游记》的作者是谁?
–答:吴承恩
13.世界上最大的瀑布是哪个?
–答:南美洲的安赫尔瀑布
14.哪个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
–答:贝加尔湖
15.《水浒传》的作者是谁?
–答:施耐庵
第四节
16.九龙壁位于哪个皇家园林?
–答:北京颐和园
17.经典动画片《大闹天宫》是根据哪部小说改编的?
–答:《西游记》
18.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哪个?
–答:中国
19.美国的首都是哪里?
–答:华盛顿特区
20.《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答:罗贯中
以上是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第五章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世界上的一些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导游基础习题三: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
第三章练习题 <br> 一、填空题: <br>
1、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木构架又包括____、____、____三种结构。
<br>
2、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件包括____、木头圆柱、___、大梁、____、____、屋顶、山墙、____、照壁、窗、屋脊装饰等。
<br>
3、“间”指的是________的空间;“开间”指的是_____, <br> 开间越多,等级越高。
北京故宫太和殿、北京太庙大殿的开间为___间。
<br>
4、宋代以后彩画已成为宫殿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可分为三个等级____、____和____。
<br>
5、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窗有___、___、___、___、 <br> ___五种。
<br>
6、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___和 <br> ________。
7、砖石结构建筑的特点主要指建筑与_____、_____、 <br> _____有关。
<br>
8、洛阳桥又名乃安桥,是我国最早采用________法建成的石桥,桥为_______主持建造,工程十分困难。
<br>
9、佛塔起源于___,它原为埋葬释迦牟尼舍利而建,由__、 <br> ____、____、____四个部分组成。
佛塔按造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
<br>
10、___塔为唐代楼阁式塔的代表。
___塔不仅是我国现存最古最高的一座木塔,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古代木结构建筑。
<br>
11、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城市形制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
大型古城与_____;南方____城市;南方____城市; <br> 西北____城市;东北____城市。
12、我国最早的坎儿井是西汉时关中平原的_______。
<br>
13、中国古代宫殿布局设计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前宫后苑。
<br>
14、华表起源于原始的____,后来人们将木柱竖于交通要道,作为识别道路的标志,故称____或____。
不久,君主又让人们在上面刻写意见,称其为____。
<br>
15、石狮有_____的作用和_____的作用。
<br>
16、铜龟、铜鹤用来象征____,吉祥缸以防____,日晷借指针所生阴影的位置来显示____。
角端置于帝座旁,显示______,仙鹤置于帝座侧是表明_____。
17、沈阳故宫分三路,____路系清太祖努尔哈赤所建,______路是清太宗皇太极所建,乾隆时增建____路。
<br>
18、明清两朝皇帝于_____前往天坛祭天,于____前往地坛祭地,在明清以前,历史上许多皇帝都要登五岳之首泰山祭泰山神,称为______。
19、祖庙和社稷坛,建皇城前,按______布局。
<br>
20、天坛由内外两重城墙环绕,南边围墙左、右两角成方形,北方围墙左、右两角成弧形,以象征古人“_____”的观念。
圜丘用于_______,祈年殿用于___
____。
21、曲阜三孔指____、____、____。
<br>
22、帝王陵的地面建筑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____、_____、____。
<br>
二、选择题: <br>
1、彩画原为防潮、防腐、防蛀功能,后来突出其装饰性,其中等级最高的彩画是:() <br> A、苏式彩画B、旋子彩画C、和玺彩画D、民间彩画 <br>
2、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的顶属于() <br> A、庑殿顶 B、歇山顶 C、悬山顶 D、硬山顶 <br>
3、中国古代皇宫庙宇主殿的屋顶中,等级最高的是() <br> A、重檐歇山顶 B、重檐庑殿顶 C、硬山顶 D、悬山顶 <br>
4、“以山为陵”是()陵墓的形式。
<br> A、周代B、秦汉 C、唐代 D、明代 <br>
5、被誉为世界桥梁工程中的首创,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敞肩桥是() <br> A、苏州宝带桥 B、安济桥 C、泉州洛阳桥 D、卢沟桥 <br>
6、古代有悬桥之称,既是我国年代最早的铁索桥,也是世界最早的铁索桥的是()<br> A、卢沟桥 B、安济桥 C、程阳永济桥 D、霁虹桥 <br>
7、“楼以联传”以180字长联著称的是() <br> A、云南昆明大观楼B、贵阳甲秀楼 <br> C、山西万荣飞云楼D、西安钟楼 <br>
8、我国现存最大型的,保存完整的城墙是:() <br> A、明南京城墙B、西安城墙C、平遥城墙D、丽江古城墙 <br>
9、我国长城修建史上的最后一次高潮是:() <br> A、唐代B、宋代
C、清代
D、明代 <br>
10、北京故宫中,皇帝即位、诞辰以及举行节日庆典和出兵征伐等重大国典的是:() <br> A、太和殿B、中和殿C、保和殿D、乾清宫 <br>
11、中国古代墓制度的一次划时代的大变化是()墓的普通采用。
<br> B、木椁墓B、砖石墓C、土穴墓 <br>
12、既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陵墓的是:()<br> A、汉茂陵B、北宋陵C、唐乾隆D、秦始皇陵 <br>
三、名词解释: <br>
1、斗拱: <br>
2、左祖右社: <br>
3、三朝五门: <br>
4、坎儿井: <br>
5、都江堰: <br>
6、华表: <br>
7、“三王狮”:
四、简答题: <br>
1、试述我国古典建筑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各朝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br>
2、试举例说明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br>
3、简述历代古都规划的五个原则。
<br>
4、何谓中国“三大江南名楼”和“三大藏书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