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当中的景物描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物形象
(一)诗中赏画
看画面形、色、动静、远近,欣赏诗的画面美
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 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
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 二是画面色彩;
三是动态、静态;
四是远景近景。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问题:请分析这首诗画面美。 这首诗写了江山、花鸟、燕子、鸳鸯,四种景 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四种景物 并列组合,构成上下对偶两联。上联写远景,下联 写近景。远与近相生,概括与具体结合,构成一幅 完整的春景图。浓艳的画面色彩,谐调的画面组合, 相宜的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观之令人赏心 悦目。
试比较下面两首诗,说说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赠别 杜牧 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第一首前两句直抒胸臆赞秋,一反传统悲秋题材。后两句描 写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境界阔大,色彩明丽,情调 高昂。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取形象的写照,那 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乐观向上精神的外现。
•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 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 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 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 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 时。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 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意境形象,注意点出意象, 分析画面要注意时间、地点、总体特征。 分析本题的寓意,一定要注意注释(“击 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的提示作用。 • 答案 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 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 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 张。
• 答题步骤 •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 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 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 优美。 •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 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 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 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 要答具体,不能空洞地用一句“抒发了作 者的„„感情”了事。
如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 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由“幽篁”、 “孤琴”、 “深林” 、“明月” 等意象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
•
(2009·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 题。 • 次石湖书扇韵① • 姜夔②
•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2.(2010·天津,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按要求作答。 • 峡口送友人 • 司空曙 •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 送蜀客 • 雍陶 •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 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 么共同的情感?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 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 用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 • 答:
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有机地组合成一幅 清幽、静谧的意境。
意境与意象
意境与意象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 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 词句相关,就是象(诗歌中人、景、物) 与意(作家情思)的组合。 意境则与全篇对应。意境是诗人的 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 的耐人寻味、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 是诗中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描绘的艺 术图景。
• [例4] (2009·全国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 后回答问题。 • 军城早秋 严武[注] •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 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 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暮春 飞花 (2)思念故乡之 情。 • (3)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 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 之情,以乐写哀。 • 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 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 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 角度3 分析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 鉴赏要求 • 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 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 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 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 感。
第二首写离筵寡欢场面。一二句叙今昔:以前欢聚多情,而 今别去,转觉无情。三四句以暗淡的蜡烛垂泪的外在形象,暗写 离人流泪的内在形象,引人联想到离人一往情深,难舍难分之态。
(三)组合意象,探究内涵
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 情思的统一,是主观心意与客观物象在语言文字的融合 与表现;是一首诗的构成单位,是诗歌构思核心。
绝句(杜甫)
•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 本诗勾勒了一幅源自文库样的画面? • (本诗描绘了怎样的春景)
景物形象
•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1)本诗描绘了一幅清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新明净的春景图 • (2)春日阳光灿烂,江 山秀丽,春风和煦,百花 • 本诗勾勒了一幅怎样的画 初绽,芳草如茵散发着芳 面? 香,燕子飞来飞去衔泥筑 • (本诗描绘了怎样的春景) 巢,鸳鸯暖暖的睡在沙滩 上。 • (3)表达了诗人暂居草 堂后安定闲适的心情以及 对初春自然界一派生机欣 欣向荣的喜悦之情
鉴赏形象,基本思路是:
• 1.概括画面(意境)特点 • 2.描摹诗歌图景(优美的翻译诗句) • 3.剖析作者思想
(二)画中品诗
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
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 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 情感。 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 如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 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 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 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 答题步骤 •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 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 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 优美。 •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 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 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 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 要答具体,不能空洞地用一句“抒发了作 者的„„感情”了事。
总结:景物形象;
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 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 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景物形象包括景象和物象两个方面:
鉴赏景物形象
• 答案 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 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 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 答题步骤 • 第一步,找到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 并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 词语概括意象特点; • 。
关于意境的术语
• 阔大雄奇类:雄浑开阔、雄浑壮美、恢宏高远、 浩瀚辽阔、雄奇瑰丽、博大新奇; • 凄清悲凉类:深邃奇绝、冷森幽僻、萧瑟凄凉、 孤寂冷清、凄清冷落、灰暗阴冷 • 苍凉悲壮类:雄浑苍凉、苍茫凄凉、辽阔苍凉; • 空濛渺远类:空灵高远、空濛迷茫、朦胧渺远; • 清净幽远类:清净悠闲、静谧清幽、深邃幽远; • 宁静恬淡类:恬静优美、优美迷人、清新明丽;
(一)诗中赏画
看画面形、色、动静、远近,欣赏诗的画面美
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 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
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 二是画面色彩;
三是动态、静态;
四是远景近景。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问题:请分析这首诗画面美。 这首诗写了江山、花鸟、燕子、鸳鸯,四种景 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四种景物 并列组合,构成上下对偶两联。上联写远景,下联 写近景。远与近相生,概括与具体结合,构成一幅 完整的春景图。浓艳的画面色彩,谐调的画面组合, 相宜的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观之令人赏心 悦目。
试比较下面两首诗,说说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赠别 杜牧 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第一首前两句直抒胸臆赞秋,一反传统悲秋题材。后两句描 写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境界阔大,色彩明丽,情调 高昂。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取形象的写照,那 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乐观向上精神的外现。
•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 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 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 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 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 时。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 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意境形象,注意点出意象, 分析画面要注意时间、地点、总体特征。 分析本题的寓意,一定要注意注释(“击 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的提示作用。 • 答案 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 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 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 张。
• 答题步骤 •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 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 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 优美。 •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 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 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 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 要答具体,不能空洞地用一句“抒发了作 者的„„感情”了事。
如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 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由“幽篁”、 “孤琴”、 “深林” 、“明月” 等意象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
•
(2009·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 题。 • 次石湖书扇韵① • 姜夔②
•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2.(2010·天津,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按要求作答。 • 峡口送友人 • 司空曙 •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 送蜀客 • 雍陶 •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 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 么共同的情感?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 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 用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 • 答:
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有机地组合成一幅 清幽、静谧的意境。
意境与意象
意境与意象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 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 词句相关,就是象(诗歌中人、景、物) 与意(作家情思)的组合。 意境则与全篇对应。意境是诗人的 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 的耐人寻味、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 是诗中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描绘的艺 术图景。
• [例4] (2009·全国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 后回答问题。 • 军城早秋 严武[注] •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 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 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暮春 飞花 (2)思念故乡之 情。 • (3)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 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 之情,以乐写哀。 • 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 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 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 角度3 分析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 鉴赏要求 • 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 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 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 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 感。
第二首写离筵寡欢场面。一二句叙今昔:以前欢聚多情,而 今别去,转觉无情。三四句以暗淡的蜡烛垂泪的外在形象,暗写 离人流泪的内在形象,引人联想到离人一往情深,难舍难分之态。
(三)组合意象,探究内涵
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 情思的统一,是主观心意与客观物象在语言文字的融合 与表现;是一首诗的构成单位,是诗歌构思核心。
绝句(杜甫)
•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 本诗勾勒了一幅源自文库样的画面? • (本诗描绘了怎样的春景)
景物形象
•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1)本诗描绘了一幅清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新明净的春景图 • (2)春日阳光灿烂,江 山秀丽,春风和煦,百花 • 本诗勾勒了一幅怎样的画 初绽,芳草如茵散发着芳 面? 香,燕子飞来飞去衔泥筑 • (本诗描绘了怎样的春景) 巢,鸳鸯暖暖的睡在沙滩 上。 • (3)表达了诗人暂居草 堂后安定闲适的心情以及 对初春自然界一派生机欣 欣向荣的喜悦之情
鉴赏形象,基本思路是:
• 1.概括画面(意境)特点 • 2.描摹诗歌图景(优美的翻译诗句) • 3.剖析作者思想
(二)画中品诗
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
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 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 情感。 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 如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 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 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 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 答题步骤 •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 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 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 优美。 •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 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 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 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 要答具体,不能空洞地用一句“抒发了作 者的„„感情”了事。
总结:景物形象;
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 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 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景物形象包括景象和物象两个方面:
鉴赏景物形象
• 答案 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 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 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 答题步骤 • 第一步,找到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 并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 词语概括意象特点; • 。
关于意境的术语
• 阔大雄奇类:雄浑开阔、雄浑壮美、恢宏高远、 浩瀚辽阔、雄奇瑰丽、博大新奇; • 凄清悲凉类:深邃奇绝、冷森幽僻、萧瑟凄凉、 孤寂冷清、凄清冷落、灰暗阴冷 • 苍凉悲壮类:雄浑苍凉、苍茫凄凉、辽阔苍凉; • 空濛渺远类:空灵高远、空濛迷茫、朦胧渺远; • 清净幽远类:清净悠闲、静谧清幽、深邃幽远; • 宁静恬淡类:恬静优美、优美迷人、清新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