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名句名句默写

合集下载

《论语十则 》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论语十则 》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1.《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2.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4.《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5.《论语》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6.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8.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哪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9.《<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而后已;任重道远);20.当我们见到“贤”与“不贤”时,应该怎样去做?(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1.写出《<论语>十则》中关于从师的“从”和“改”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2.《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3.《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4.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5.《论语》只能感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6.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27.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11.《论语》中“,”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论语十二章》名句默写训练

《论语十二章》名句默写训练
3.在《论语·里仁》中,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 强调要重义轻利的句子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 利”。
4.在《论语·里仁》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 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 自省也”。
5.在《论语·雍也》中,“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说 明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内外兼修才能成为君子。
,”
的可贵品质,孔子认为这种不强人所难的品质是要用
一生的时间去践行的。
11.《论语·阳货》中的“
,。”
点明了孔子的诗教观。
答案
1.在《论语·学而》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 子在饮食和居住方面提出要求的句子是“君子食无求 饱,居无求安”。
2.在《论语·里仁》中,“朝闻道,夕死可矣”两句 从时间角度表现了孔子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6.在《论语·雍也》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
7.《论语·泰伯》中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 远”两句,说出了士人和君子肩负着时代使命,责任 重大,应严于律己。
8.《论语·子罕》中,孔子将道理寓于形象的比喻中, 比如利用“堆土”和“平地”形象地说明做事前功尽 弃是因为“吾止也”,而能够坚持不懈是因为“吾往 也”。
《<论语>十二章》名句默写 训练
默写训练题
1.在《论语·学而》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
子在饮食和居住方面提出要求的句子是


, ”。
2.在《论语·里仁》中,“
, ”两句从时
间角度表现了孔子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3.在《论语·里仁》中,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
强调要重义轻利的句子是“
, ”。
9.在《论语·阳货》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 因为《诗》可以培养想象力,可以提高观察力,还 “可以群,可以怨”,即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学 习讽刺方法。

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虑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论语》中重申学习要有谦逊务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中告诉我们不只需学习他人的优点,还要借鉴识人缺点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述当他人不认识甚至误会自己时,应当采纳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倡议“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近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重申尊敬他人意向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示“只需虚心讨教,各处都有老师”的看法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9.《论语》中表达要擅长向四周有优点的人学习的名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中表现脚踏实地的精神,倡议谦逊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重申不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他人学习。

那么,如何学习呢?应当“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认为向他人学习,弘扬优点防止缺点,那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中重申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论语》中写求知脚踏实地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中写与他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朋友从外处来探望你,你能够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曾子每日从哪些方面来反思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8..《<论语>十则》中流传到现在的成语有哪些?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尔后已;任重道远;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公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0、《<论语>十则》中,论述了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1、《<论语>十则》中,论述了“吾日三省吾身”内容的句子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2、《<论语>十则》中,既论述学习与思虑的辩证关系,又讲学习方法的语句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高考冲刺—《论语》理解性默写30句

高考冲刺—《论语》理解性默写30句

高考冲刺——《论语》理解性默写30句(1)孔子在评价诗经·关雎》时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主张文艺所表现的情感要讲究适度、平和,不能过于放纵、任其泛滥。

(2)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强调一个国家如果得不到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3)鸟将死的时候,叫声格外悲哀,而人则“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三省”指的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6)颜回对于孔子的精神世界理解最深刻,他发自内心的对孔子赞美的话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7)孔子教诲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在对待利与义的态度上,君子与小人是不同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9)孔子称赞颜回有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0)孔子用一句话来评价《诗经》,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1)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是“《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12)孔子曾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来强调要改变一个人的坚定意志,是很困难的。

(13)成语“名正言顺”出自孔子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4)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提到,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但未来还可补救,此句出自《论语》的“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15)《圣经》说“不要与恶人作对。

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孔子的主张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6)“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孔子如此称赞年轻人的句子是“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7)孔子认为诚信为人的立身之本的句子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18)孔子主张“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名句默写及易考成语·

论语名句默写及易考成语·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 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是知(zhì )也。”(《为政》) •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 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 罕》) •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 灵公》)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浮夸,不切实际而 又滔滔不绝。 娓娓而谈:连续不断、生动地谈论。娓娓:形容说 话谈论不倦或动听。 跃然纸上:活跃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 描写真实生动。 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 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呼之欲出:①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 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 生动 。②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比如真相 呼之欲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 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 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 仁》)
古道热肠:古道形容古人仁厚;热肠形容热心。常指 待人真诚、热情,用来形容 解人之困、急人之难的行 为。 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古:古代的社会风尚。指今人 的心地失淳朴而流于诈伪,没有古人厚道。慨叹社会 风气变坏。 振振有词:贬义: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 很充分,说个不休,强词夺理,贬义词,并不表示理由 充分 。 侃侃而谈:侃侃: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 形容理直气壮地谈论或演讲。

名句默写(带答案)

名句默写(带答案)

名句默写(带答案)春考训练——名句默写(注:所示名句,须背诵准确而熟练,默写认真而规范,尤为易写错的同音、形似字)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提到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论语》中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孤愤》;《诗》三百篇,大7.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8.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9.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0.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1.曹操的诗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12.李白在《将进酒》中表达应及时行乐.....的诗句是:金樽.空对月。

教编名句默写论语

教编名句默写论语

教编名句默写论语
以下是《论语》中的一些名句默写,这些句子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这些句子不仅对于古代的学者和士人有着重要的启示,对于现代人也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提醒我们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告诫我们要尊重他人,不要把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情强加于人。

除了这些名句,《论语》中还有许多其他的精彩言论,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等等。

这些言论涵盖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多个方面,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论语》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作,是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认真学习和领悟的宝贵财富。

默写名篇名句练习(11)论语十则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

默写名篇名句练习(11)论语十则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

• • • • • • • • • •
6、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 7、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8、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 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动心忍性, 。 9、入则 无法家拂士 , 出则 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10、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我所欲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 • • • • • • • • •
,不亦说乎?…… ,不亦君子乎? 人不知而不愠 2、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3、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诲人不倦 。 学而不厌, 4、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 舍生而取义者也 。 1、 学而时习之

《论语》十二章文言知识与名句默写汇编

《论语》十二章文言知识与名句默写汇编

《论语》十二章文言知识与名句默写汇编一、重要词语释义子曰:“君子食(名作动,吃饭)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靠近)有道而正(使动,使……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子曰:“人而(如果)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曰:“朝闻(听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子曰:“君子喻(明白)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子曰:“见贤(形作名,贤人)思齐(形作动,看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反省)也。

”《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

文质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然后君子。

”《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胸怀宽广),任重而道远。

仁(名状,把“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停止),不亦远乎?”《泰伯章》子曰:“譬如为山(用土堆山),未成一篑(装土用的竹筐),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填平洼地),虽覆(倒)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子曰:“知(通“智”,智慧)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颜渊问仁。

子曰:“克(约束)己复礼为仁。

一日(一旦)克己复礼,天下归(称赞)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细则)?”子曰:“非礼(名动,符合礼制)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聪明),请事(付诸行动)斯语矣。

”《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字)而可以终身行(奉行)之者乎?”子曰:“其(大概)‘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曰:“小子何莫(不)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二、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通“智”,智慧)(二)词类活用1.君子食无求饱(名作动,吃饭)2.就有道而正焉(使动,使……正)3.见贤思齐焉(形作名,贤人;形作动,看齐)4.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名状,把“仁”)5.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名动,符合礼制)(三)一词多义1.克(1)克己复礼(约束)(2)克终者盖寡(能够)(3)既克,公问其故(战胜)(4)克期完成(限定)(5)虽多忌克(妒忌刻薄)(四)古今异义1.文质彬彬古义:配合适当的样子今义:文雅貌2.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古义:一个字今义:一句话(五)特殊句型1.判断句(1)止,吾止也。

论语孟子 名句默写

论语孟子 名句默写

从孔子到孟子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不逾矩。

”《论语·为政第二》2.子曰:“老者安之,,。

”《论语·公冶长第五》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论语·公冶长第五》4.不义而富且贵,。

《论语·述而第七》5.其为人也,,乐以忘忧,。

《论语·述而第七》6.仁者不忧,,。

7. ,来者犹可追。

8. ,厄穷而不悯。

9.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孟子·告子上》10. ,万钟于我何加焉?人的起点11.子曰:“人之生也直,。

”《论语·雍也第六》12. ,能使枉者直。

13.子曰:“乡愿,。

”《论语·阳货第十七》14.子曰:“,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第十七》15.人性之善也,。

仁者爱人16.子曰:“志士仁人,,。

”《论语·颜渊第十二》17. ,仁民而爱物。

18.子曰:“知者乐水,;知者动,;知者乐,。

”《论语·雍也第六》19.子曰:“,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第二》20.子曰:“,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第二》21. 言必信,。

22.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论语·子路第十三》23.子曰:“,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2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

”《论语·子张第十九》25.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矣。

”《孟子·尽心上》修养的境界2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第一》27.子曰:“君子坦荡荡,。

”《论语·述而第七》28.子曰:“岁寒,。

”《论语·子罕第九》29. 富贵不能淫,,。

30. 食不厌精,。

学问之道3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名句名篇默写】14《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解析版)

【名句名篇默写】14《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解析版)

第14练★句子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________,就有道而正焉。

_______________。

”子曰:“_____________,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子曰:“朝闻道,_______________。

”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文胜质则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君子。

”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譬如为山,_________________,止,吾止也;_________________,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曰:“知者不惑,________________,勇者不惧。

”颜渊问仁,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礼勿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谓好学也已人而不仁夕死可矣君子喻于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士不可以不弘毅未成一篑譬如平地仁者不忧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正确书写:慎、谓、喻、弘毅、篑、譬。

名句默写(《论语》篇)

名句默写(《论语》篇)

《论语》名句背诵1、子曰:”4以学文。

5惮改。

67可谓好学也已。

8911121314、哀公问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5、孔子谓季氏:“”“”“18、子曰:19、子曰:20、子曰:21、子曰:”22、子曰:23、子曰:”24何诛”2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以谓之文也。

”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27、子曰:“2829、子曰:30、子曰:31、子曰:32、子曰:33、子曰:“34、子曰:35、子曰:“37”38”3940”“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43、曾子曰:“44”45”46474849505152”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53、子曰:“”5455“必不得已而”56、子曰:“57、子曰:“58、子曰:“””子曰:”68、子曰:69、子曰:“”70、子贡问为仁。

子曰:“71、子曰:72、子曰:”73、子曰:74、子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76、子曰:“”77、子曰:“”78、孔子曰:“””81、孔子曰:“又其次也。

8283、子曰:“84、子张问仁于孔子,请问之。

曰:””对曰:“狂。

”86“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子曰:“”88、子夏曰:”89、子夏曰:””91”曰:“”92、子曰:“人也。

”。

新课标全国卷高考默写篇目《论语》理解性默写

新课标全国卷高考默写篇目《论语》理解性默写

练习一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练习二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1.《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子曰:“,患不知人也。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2、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贫穷而乐于道,有钱却谦虚好礼的好。


子贡说:“《诗经》说:‘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又像雕刻石一样下功夫,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曰:“子贡啊,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来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4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