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_话语_概念之解码
福柯话语理论探要
福柯话语理论探要在当代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的研究中,福柯的话语理论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本文将概述福柯话语理论的主要观点和理论框架,并深入探讨其中的几个关键概念,以期读者能更好地理解福柯的思想及其在现代社会研究中的价值。
福柯话语理论主要的是话语与社会权力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话语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还是一种社会实践,它能够生产、再生产和改变社会现实。
在他的看来,话语是权力的表现形式,也是权力的基础。
权力通过话语渗透到社会中,同时,话语也通过权力对社会进行规制和形塑。
福柯对话语与权力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指出,话语是权力的工具,也是权力的产物。
权力通过话语赋予某些人以特权,同时限制其他人的发言权。
这种权力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关系网,它由一系列的话语实践构成。
在这些话语实践中,权力关系不断地被生产、再生产和改变。
福柯的话语理论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它提醒我们话语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在福柯看来,话语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还是一种社会实践,能够生产、再生产和改变社会现实。
其次,福柯的话语理论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权力与话语之间的关系。
他指出,权力并不是简单地通过话语来行使的,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话语实践来生产和再生产的。
最后,福柯的话语理论启示我们社会中权力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福柯看来,权力关系是一种复杂的关系网,它涉及到一系列的话语实践,而这些话语实践又是不断地被生产、再生产和改变的。
总之,福柯的话语理论是一种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理论。
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话语与社会权力之间的关系,并启示我们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今天的社会研究中,福柯的话语理论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对话语和权力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构建更加公正、平等和开放的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
引言德语话语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发展历程深受不同理论和思想的影响。
福柯最智慧的十句话,越盲从欲望,越容易疯狂
福柯最智慧的十句话,越盲从欲望,越容易疯狂
1. 当前的目标并不在于发现我们是谁,而是拒绝我们是谁。
2. 人的灵魂的历史现实是:生于被束缚与被监视。
3. 知识变得越抽象复杂,产生疯癫的危险性就越大。
4. 灵魂如同一叶小舟,被遗弃在浩瀚无际的欲望之海上,忧虑和无知的不毛之地,知识的海市蜃楼中或无理性的世界中。
5. 忧郁症患者喜欢独处,躲避人群;这些使他们更沉溺于他们谵妄的对象或屈从于支配他们的感情,与此同时他们似乎对其他一切都无动于衷。
6. 这个世界有多少种性格、野心和必然产生的幻觉,不可穷尽的疯癫就有多少种面孔。
7. 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
8. 小说不在于展示不可见,而是在于展示可见物的不可见性的不可见程度。
9. 我不能给自己或是别人提供那种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的快乐。
这种快乐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也不能围绕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10. 只要我们不断校正自己的行为与真理的关系,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哲学家。
话语
话语概念的丰富和完善
• (1)吸收了言语行为理论的思想,将话语与社会交往活 动联系起来,话语不仅是言语行为的产品,也是功能性 的表述和交往行为。 • (2)吸收了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的思想,将话语生产有 关因素,如社会的、文化的、语境的因素等,与话语产 品联系起来,于是话语不再是一种孤立的言语符号组 合,而是有着特定的社会语境和生产条件的。 • (3)吸收了批判学派关于话语与权力、话语与意识形 态控制、话语与霸权主义的思想,将话语触角伸向了 与社会秩序和社会控制问题。
• 1、在一个国家内部,国 家政府职能的大小跟话 语权的大小相对应,从政 府领导机构看,话语权的 分布呈倒金字塔型。
• 2、在联合国,话语权的 分布呈伞型,即围绕一个 话语焦点,各个国家都有 平等对话的话语权。
• 3、在国家与国家、民 族与民族之间进行言语 交际(如处理国家的、 民族之间的各种事务 等),话语权的分布呈口 字型,即双方在一个既定 的范围内行使话语权,讨 论和磋商问题。
• 哲学、社会学领域
后现代思想家福柯是其中最重要的贡献者。 他对于话语概念的明确:其一,话语是由指称事物的符 号组成的,包括词和句子,还包括统计数据;其二,话语 是人们所能听到的、在它们的本文的形式中读到的 东西,即包括言说的或书写的两种形态。
哈里斯vs福柯
• 相同之处: (1)话语是语言使用的产物,是由词语符号构成的。 (2)话语包括了口头的和书写的两种言说形态。 • 相异之处: (1)福柯的话语概念外延比哈里斯的要大。 (2)福柯的话语概念具有言说行为的含义。
• 葛兰西较早从意识形态斗争的角度涉及话语及话语 权的问题,他认为,‚社会集团的领导作用表现在 两种形式中——在统治的形式中和‘精神和道德领 导’的形式中。‛
福柯理论视野中的话语从《知识考古学》谈起
福柯理论视野中的话语从《知识考古学》谈起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福柯理论视野中的话语概念,特别是从《知识考古学》这一重要著作出发,对话语、知识和权力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福柯作为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化批评家,以其独特的话语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他的理论不仅为我们理解社会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也对传统的话语分析方法提出了挑战。
本文将从《知识考古学》这部著作入手,通过对福柯话语理论的梳理和评价,揭示其对话语、知识和权力关系的独特见解,以及这些见解对当代社会科学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介绍福柯话语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观点,阐述话语、知识和权力在福柯理论中的内在联系。
通过对《知识考古学》的解读,分析福柯如何运用话语理论揭示知识的历史性、社会性和建构性。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福柯话语理论对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和启示,包括如何重新审视话语、知识和权力的关系,以及如何深化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解释。
本文的目标不仅在于对福柯话语理论的深入解读,更在于通过这一理论框架,对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通过对话语、知识和权力的重新审视,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福柯理论概述米歇尔·福柯,作为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思想家,以其对话语、权力和知识关系的独到见解,在当代学术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福柯的理论视野广阔而深邃,尤其在其作品《知识考古学》中,他提出了一系列颠覆传统认知的话语理论。
在福柯看来,话语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权力的体现。
他强调了话语在构建和塑造知识、权力关系以及社会认同中的核心作用。
福柯认为,话语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一种社会实践,是权力斗争的场所。
在这个场所中,不同的声音、观点和利益相互交织,形成了复杂而多变的话语网络。
福柯进一步指出,话语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对应关系,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动态过程。
他提出了“知识考古学”这一概念,旨在揭示话语与知识之间的深层结构和运行机制。
福柯的“话语与权力”及其传播学意义
福柯的“话语与权力”及其传播学意义传播学当下是一个“建构话语体系”的时代,逢“话语”必谈福柯。
在以《话语与社会变迁》而闻名的英国话语分析学者诺曼•费尔克拉夫看来,福柯对话语概念及其分析方法的普及做出了贡献,他“对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话语'概念的流行,话语分析作为一种方法的流行,可以部分地归因于这种影响。
”①不过,由于福柯的研究存在着阶段性一一前期的考古学更多强调话语形成的规则性与条件一一后期的系谱学更关注话语历史性中权力的作用,致使诸多对福柯话语理论的引用只关注话语的“话语实践”特征, 把话语看成一个生产主体和社会现实的机器,而无视“权力”对主体性和社会现实的微观建构。
本文将采用历史实证主义的方法,通过对福柯的“话语与权力”思想的文献分析,强调福柯的话语和权力是不可分离的,“话语和权力”的互动是理解现实秩序建构的关键。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是福柯的思维理路;第二是福柯话语的界定与分析;第三是福柯权力的界定与特征;第四是福柯的“话语与权力”关系;最后是福柯“话语与权力”思想的传播学意义。
一、福柯的思维理路(一)哲学的作用康德的《什么是启蒙?》是福柯“当下哲学”的重要依据。
在康德看来,启蒙就是人类用自己的理智摆脱自己所加之于自身的不成熟状态。
福柯认为,“康德的作品是第一次一个哲学家从内部紧密地把自己作品的认识意义、对历史的反思与特殊时刻的特殊分析联系在一起。
对作为历史差异的‘今天’的反思以及把'今天'作为一种特殊哲学任务主旋律的思考是‘什么是启蒙’的新颖之处J②早在1967 年,福柯在尼采的影响下就指出,“哲学的作用是分析作用。
实际上,哲学已经不是去喜欢说永久存在的东西。
[现在],哲学拥有更艰难和难以捕获的任务:去说发生的事情。
”③于是在福柯处,哲学的任务不但是要分析过去被我们合理化的现实,而且还要超越这种合理化过程所带的限制,生产新的主体。
福柯所做的批判“不是去寻找具有普世价值的形式结构,而是对一些事件的历史研究,这些事件使我们成为我们自己、成为我们的所做、所思与所说东西的主体。
从福柯权力话语理论看文学话语-精选文档
从福柯权力话语理论看文学话语话语和权力是福柯哲学体系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在前期的《知识考古学》中,福柯重在话语的自主分析,认为话语是“隶属于同一的形成系统的陈述整体。
”我们不要问“话语说了什么”,而应追问“话语何以存在?”,力求提供一种话语实现多元的策略。
在这样的哲学范畴内,所有的话语都有存在的权利,然而,为什么有的话语走入了历史,有的话语却永远消失在历史之外了呢?福柯后期将权力概念引入话语,提出话语的权力控制分析,其实依然执着于话语可能或者不可能的条件的探询。
作为著名的权力思想家,福柯的权力观有创新之处。
传统的权力观将权力看作一种实体,认为权力是夺得统治的阶级的“所有权”,看作是可以被某些人或者某些团体所占有的东西。
而福柯认为,权力并非一种实体,而是一种关系。
他说:“权力不是获得、取得的或分享的某个东西,也不是我们保护或回避的某个东西,它从数不清的角度出发在不平等的和变动的关系相互作用中运作着。
”这种权力作为一种关系作用于每一个人,无处不在,在社会的每一层之间,在男女之间,在家庭成员之间,在师生之间等等。
再有,传统的权力观经常将权力与限制、禁止、镇压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是否定性的。
福柯提醒人们,权力是一种很复杂的东西,在某些情况下权力的效果不仅是否定性的,而是生产性的。
权力几乎成为一个无所不在的本体贯穿在福柯后期理论中,作为一种势力关系,权力既是压抑的力量,又是建设的力量,对于文学来说,是否意味着所有的文学话语都参与了权力的运作?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系统,究竟是否存在权力之争呢?在文学话语中,话语的控制原则将以何种面貌出现呢?在福柯看来,任何话语都是与权力紧紧缠绕在一起的,所以,文学作为一种话语,必然难以与权力脱离干系。
至于控制,无论在文学话语内部还是外部都存在。
对于权力在文学话语内部的运作可以分为不同文学话语之间和对单纯一个文学文本的控制分析。
对于不同的文学话语之间,福柯在《话语的秩序》中曾以荷马的《奥德赛》为例,在福柯看来,对它的串讲、注释、论述都是评论话语形式,相对《奥德赛》而言,都是次话语,即使对它的任何一种文学翻译,甚至象英国近代作家詹姆士?乔伊斯的巨著《尤里西斯》,同样也是次话语。
福柯话语理论批判
福柯话语理论批判一、本文概述《福柯话语理论批判》一文旨在深入剖析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的话语理论,并对其进行批判性的解读。
福柯作为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其话语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本文将从福柯话语理论的核心概念入手,阐述其理论框架及其在知识、权力和主体建构方面的主要观点。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福柯话语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以期对福柯的理论进行更为全面、客观的评价。
本文首先将对福柯话语理论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包括“话语”“知识”“权力”等核心概念。
接着,本文将梳理福柯话语理论的发展历程,分析其理论框架的构成及其内在逻辑。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探讨福柯话语理论在知识、权力和主体建构方面的主要观点,如话语与知识生产的关系、话语与权力的互动以及话语在主体建构中的作用等。
通过对福柯话语理论的深入分析,本文旨在揭示其理论贡献与局限性。
一方面,福柯的话语理论为我们理解知识、权力和主体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现代社会中话语现象的认识。
另一方面,福柯的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过于强调话语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忽视了话语的客观性和确定性等方面。
《福柯话语理论批判》一文旨在通过批判性的解读,全面、客观地评价福柯的话语理论,以期为我们深入理解现代社会中的话语现象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福柯话语理论概述米歇尔·福柯,作为法国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话语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福柯的话语理论并不局限于语言学或言语行为的传统理解,而是将话语视为一种社会实践和文化权力的表现形式。
在他的理论中,话语不仅是语言的运用,更是权力关系的载体和产物。
福柯强调话语的建构性和生产性,认为话语不仅仅是传达信息或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是通过一系列规则、惯例和实践活动来塑造现实和社会认同。
话语通过不同的语言游戏和话语实践,如叙述、描述、解释和论证等,建构了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社会关系。
话语和意义
话语和意义话语(diskurs)处于一个网络背景之中,支撑着整个权力网络的日常实践运作。
话语是胜利者的话语,但我们必须要注意:并不是统治者在编织着历史的话语,而是理性在编织着历史的话语;话语所陈述着的东西,毋宁说,就是一部理性的历史。
福柯没有停止去讲历史,由此至终都在讲述非理性的历史与理性的历史之间的交锋。
话语对福柯来说有着深刻的理解,话语要求着夸夸其谈,大幅度地谈,广而深入地谈论,没完没了地谈论;话语要谈及的对象是什么?正是考古学。
话语要把考古学重新当作对象来考察,而考察它的方法就是要「陈述」它。
「陈述」远比我们所理解的概念更为复杂,对福柯来说,陈述首先不是用来陈述某事、某物,而是陈述这个陈述本身。
「陈述」在知识考古学入面起着一个重要的作用,因为陈述是使得一切叙述事物得以可能的前提,陈述被福柯理解为具有散射性的本质,它就像计算机键盘上的「散乱的字母」,各不相关,但又是使得字母拼凑成为字词前提,这一点大大不同于我们对「陈述」的日常理解。
「陈述」既不是词与物的综合,也不是句子与命题的组合,而毋宁说,陈述是句子或命题必须以之为前提且不需言明的先决条件,它是词与物的形构者(formalisation)。
同时,陈述必须是被回溯性才能理解,即是我们必须先语说一个命题与句子,才能知道构成命题与句子的前提并不是逻辑,语义学或句法学,而是超出可理解范围的陈述。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在这里已完全打破了语言学这一中心主义。
福柯曾举了一个例子:「打字机键盘的子母并非陈述,但同样这列字母A,Z,E,R,T列举在打字教学手册上,却是被法文打字机采用字母序之陈述。
」在这里,不单是理解到陈述必须依靠实践才能被知道,而且同时指出了,在陈述的领域里,所有陈述的配搭是极之多样化的,「陈述的这种『空隙与碎裂形式』,使人惊异的并不仅仅只有极少事物被说,而且『只有极少事物能被说』」除了这些定义外,德勒兹在《论福柯》的著作中也曾为陈述的定义作过总括:「陈述只存在于稀有化之多样性,以及特异点、为了运作临时主体的空位子,与可合并、重复及自我保存的规则性。
词与物关系的解读——米歇尔·福柯的话语观
。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7页.
讨论热潮,二是福柯话语理论对现实的冲击性。 首先,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增强,很多国外学者的代表性理论、
观点被传入中国,这些理论、观点不仅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而且也成为人们关 注的对象。在20世纪60年代,福柯的话语理论随其著作《词与物——人文科学 考古学》诞生。这一著作自从一问世就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的 一些人甚至把阅读这一著作当作一种时尚的潮流来追赶。就连福柯本人也对此著 作受欢迎的程度表示不解,他说:“这是我写的最难懂、最令人讨厌的书。它本来 是写给大约两干名对一系列有关思想史的问题感兴趣的学术界人士看的。这本书 为什么如此成功?这完全是个谜。一①但不管怎样,《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 确实在20世界60年代的西方引发了讨论的热潮,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 也卷入到这场学术讨论的潮流中来,于是福柯的话语理论在中国拥有了自己的一 席之地。
福柯的话语权
福柯的话语权傅柯的“话语理论”简述1、话语权概述“话语权”成为当代一个非常时髦的词,出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方面面,在国内被人们频繁使用,在许多研究领域都运用傅柯的“话语权理论”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上至学者,下至普通百姓,大家似乎都对“话语”和“话语权”的含义甚是了然。
不同的学者在他们不同的学术领域中都多次提到对相关“话语”和“话语权”的理解,有人论述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的“话语权”,有人论述亚裔文学在国外的“话语权”,有人论述中国农民的“话语权”,有人论述民间文学的“话语权”,也有人研究建筑设计中的“话语权”,还有很多学者运用“话语权”这一较为复杂的概念来进行文本细读和分析,比如利用话语权来阐述某些特殊翻译现象等等。
话语作为人认识世界的工具,作为人与人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工具,作为与思想直接对应的关系,其存在初期仿佛被认为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不为人们所重视,但随后对话语的认识与研究却越来越丰富和深入,事物各式各样的存在激起人们的思考,而思考又需要一个中介来“想”和神病学、医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但修辞学只研究其著作中以话语为中心的观点。
话语以及话语权是傅柯在研究中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傅柯的“权力理论”一直受到学界关注。
由于独特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历,傅柯对精神病学、心理学和性错乱等问题感兴趣,他对话语问题的研究也就不是停留在普通的人文领域,而是集中在权力、历史、性、死亡、疯癫、精神病学、不正常的人等非常规领域里。
事实上,话语与话语权在傅柯生平的不同时期、不同著作的研究中是一个比较复杂多变的概念体系,甚至傅柯自己对话语与话语权的理解,都是随着他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
话语和话语权在傅柯的理解中,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内容,而是可以在诸多领域中发生变化的概念。
但是,虽然在傅柯的理解和认识中,话语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概念,他同时也指出:“话语是间断的、偶然的和有形的特殊事件系列。
话语作为一种具有自身的连贯和前后相继形式的实证性实践,既不同于线性的言语或书写,也不同于流变的意识。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名词解释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名词解释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是一个哲学性的研究方法论,包含了许多专业名词,容易使人产生困惑。
本文将对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中的重要术语及其含义进行简单解释。
1. 看护(archeology):在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中,看护指一种以历史制度、文明和思想为研究对象的知识历史研究方法。
该方法主要关注历史文本和知识形态的特征和起源,以探究知识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发展趋势。
2. 话语(discourse):话语是指通过语言、图像、行为等方式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信仰等。
在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中,“话语”并不仅指普通的语言或文字,它还可以是图像、动作、表象等各种形式。
3. 权力(power):福柯将权力定义为一种普遍而又细微的基于关系的力量。
这种力量不是一个实体,也不是某个人或组织的拥有物,而是一种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某些人、机构或其它实体可以对另外一些人、机构或其它实体产生影响或起导向作用。
4. 知识形态(episteme):知识形态是指某一时代或社会群体在某一范畴内所持有的知识、信仰、评价标准等的总和。
福柯认为,知识形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文化以及社会背景的发生变化。
5. 政治学(political):政治力量不仅是国家机构的政府、军队、警察等,还包括了一些无形的力量运营。
福柯通过他的研究证明了政治力量的互动和平衡以及权力斗争的局限性。
6. 生物权力(biopower):生物权力是指针对人的“生命体”所施加的权力。
它主要包括关于人口、卫生、疾病、生育等方面的规定和指导。
生物权力是一种控制力量与统治力量,其形式多种多样,应用广泛。
7. 制度性(institution):制度性指的是一系列互相关联、形成条理、定向明确、有治理功能的规则。
福柯把制度性看作人的某些行为方式、思考习惯、认知模式对一定区域(例如一个国家或特定的文化圈)的支配的方式。
8. 发生、事件、阀式(event and episteme):福柯认为社会历史上的演变,不是通过朴素的事件和事物的发生和重要性的确定和分类,而是要用文化的阀式来解读。
论福柯的话语、知识理论
论福柯的话语、知识理论世纪六、七十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盛行,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领域都受到其影响。
米歇尔•福柯是当时有位著名的一位后现代主义思想理论家,他在其大量著作中阐述的后现代思想对今天都极具重要意义。
其中,在他的知名著作《知识考古学》中阐述的关于话语、知识的理论尤为显著,对当代西方文论的影响迄今不衰。
在米歇尔•福柯之前,索绪尔和巴尔特就已经对话语有了特定的研究,而福柯转变了他的研究方式,开始从“语言”转向“话语”,“他要论证的是在’话语之外,事物没有任何意义’,意义和意义的实践因而是在话语的范围内被建构的。
作为话语分析理论,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理解、陈述话语,包含着一套完整的话语分析和陈述描述方法。
《知识考古学》是基于解构主义的话语理论,可以说是对结构主义的反叛,提供了福柯解构主体的认识基础。
F面就以《知识考古学》为基本参考,就福柯独特的话语知识理论作简单阐述。
(一)福柯的知识观福柯和其他后现代主义理论家有着很大区别,就话语而言,福柯指出,话语涉及通过语言对知识的产生,因而他的分析目标就包括了在特定文化环境中的产生机制。
可以说知识是一种话语实践活动,知识实践是社会整体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
他还认为,知识并不是主客观相符合的范畴,知识和科学的标准都是历史性。
而知识不是主体的产物,而是历史实践的过程,主体和客观倒是被知识实践所作用、改变和建构。
知识考古学关注的是科学存在的“事实”而不是探讨赋予其“权利”的特殊意义和原因,否认科学的产生和先验主体的创造,相反,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是“一个历史实践的过程”。
在福柯这样独特的知识观指引下,其关于话语、知识的理论也自当别具独致。
(二)话语理论一一话语和陈述福柯作为“怀疑的代”中较为杰出的思想家,他的知识观念其实是与话语实践的概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他曾指出:“知识通过话语实践形成,话语实践通过知识得到描述。
”我们看到,福柯定义下的话语是陈述的整体,这个语句的整体不形成某个修辞的,或者形式的,可无限重复的单位和我们能够指出它在历史中的出现或者被使用的单位;它是由有限的陈述构成的,我们能够为这些陈述确定存在条件的整体。
福柯话语理论评析
櫳櫳櫳櫳櫳櫳櫳櫳櫳櫳櫳櫳毶
· 26·
福柯话语理论评析
□
石义彬
王勇
福柯话语理论的核心观点
1. 话语是理解社会文化的钥匙 众所周知, 福柯的学术生涯是从结构主义思想出发的 , 正是结构主义思想启发他将语言问
传播理论与方法
题置于思考的中心。但是与众不同的是, 福柯起步于结构主义又超越了结构主义。 与其他结 他认为语言的实际社会应用问题比语言本身更重要 , 语言的基本问题, 不是语 构主义者不同, 言的形式结构, 而是它在社会实际应用中同社会文化因素的实际关联 , 是语言论述的结构及其 操作技巧、 策略的问题, 也就是语言应用中的话语( discours) 问题。他认为, 这是西方社会和文 化, 特别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各种社会制度 、 法制、 道德规范以及知识体系之所以能够有效 地成为维持社会秩序及为社会服务的关键问题 。正是在这里, 集中体现了社会权力同知识、 同 道德之间的紧密而复杂的勾联, 隐藏着打开整个西方社会文化奥秘的钥匙 。因此, 福柯把一切 社会文化问题的症结, 全部归结到“语言话语 ” 以及各种话语的实践。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 , “不论福柯关注什么问题, 样 他所发现的都是话语; 而无论这些话语从哪里产生, 福柯看到的 都是一场争斗, 一方是那些声称自己对话语拥有‘权力 ’ 的集团, 而另一方则是那些被否认对
( 跑) , “话语” “到处跑动” , “话语” “言谈 ” 、 “言 因此 最初具有 的意思。在现代英语和法语中 有 · 27·
新闻与传播评论
。“话语 ” 。“在语言学 说” 的含义, 已与其本义相距甚远 作为一个术语, 首先出现在语言学中 , ‘话语’ 。“不过, 有时用来指口头对话的延伸部分, 以便与书写‘文本 ’ 相对照” 更加常见 中 , ‘话语’ 的是 之被用在语言学中, 要么是涉及口头语言的延伸部分, 要么是涉及书写语言的延 [7 ] [P3 ] 。 , “话语” 伸部分” 到了 20 世纪 概念逐渐从语言学领域扩展到其他许多领域, 如历史学、 文化人类学、 社会学、 文学批评等等。这些领域中的话语概念往往借用了语言学中话语的“语 言的运用” 的含义, 但是突破了语言学的界限。 话语具有了社会的、 历史的维度。 例如, 在社 会学领域, 尤其是经验社会学中, 话语常被认为是社会交往过程中的对话 。 福柯的话语理论在所有有关话语的理论中独树一帜 。 他既对话语进行了深入的概念分 析, 又对具体的话语进行了描述性分析。 关于话语的定义, 在《知识考古学 》 中, 福柯这样说: “我们将把话语称为陈述( statements) 的整体, 因为它们隶属于同一个话语形成; …… 这是由有
米歇尔福柯话语概念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是20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化评论家,他的话语理论是其重要贡献之一。
福柯认为,话语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权力形式,通过话语可以控制和塑造人类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福柯的话语理论强调话语不是简单地描述现实,而是通过构建和塑造现实来实现权力的掌控。
话语不仅仅是语言交流的工具,更是一种社会制度和文化现象,它与权力、知识、身份等紧密相关。
福柯认为,话语的形成和运作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不同的话语体系反映了不同的社会和政治力量的支配和控制。
在福柯看来,话语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表达方式,而是一种积极的力量,可以塑造和改变现实。
因此,福柯的话语理论也强调了话语的批判性和颠覆性,通过揭示话语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可以挑战和颠覆现有的权力体系和文化传统。
有关福柯话语理论的文献综述.
有关福柯话语理论的文献综述以“福柯话语理论”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搜相关文献共119篇,分类得与理论相关的文章33篇,用于文学作品与文学人物分析共34篇,与文化相关的共10篇,理论联系现实的共13篇,与翻译中的话语权力有关的文献共11篇,此外与教育有关的有6篇,其他话语理论的学者的文献4,其他学科有8篇,下文将对文献分类整理。
一、福柯话语理论(一)相关文献资料编号标题作者出处日期摘要1.“人之死”何以成为可能——试论福柯的话语主体理论黄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福柯的“人之死”提出的背景、话语/主体——解构主体的方法论、“人之死”的含义、话语住体理论的评价2.“政治解剖学”——福柯权力观论略陈缘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建构福柯权力哲学的逻辑,即:经验~知识一权力;身体一主体一权力;理性一非理性一权力。
认识理性与权力的关系,使规训不再成为一种压制或奴役的新方式,而是作为变革现代性缺陷的途径等。
3.从“人之死”到“作者之死”——福柯作者理论探析董树宝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3月人是现代知识型形构的产物,作者也是现代知识型形构的产物。
当代书写还改变了传统书写与死亡的关系。
4.从福柯对主体性的批判看其文学观张娜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以福柯批判主体性为出发点,审视了福柯理论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主体、话语和权力,并透过福柯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哲学论述的思维方式来探究福柯理论中散现的文学观点。
5.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看福柯的话语理论吴继宁考试周刊2009年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对福柯建筑于知识考古学和系谱学基础之上的话语及其话语分析理论框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说明。
6.福柯“话语”概念之解码陶微希安徽大学学报2009年3月话语定位于以“异位”为开端的知识型的空阀构型之中;话语由实践性的陈述整体构成;来源、间断性和离散性成为话语的主要原则。
在此概念中,福柯反传统历史现、反西方现代文明的思想得到了充分展现。
福柯的话语
“话语”是福柯哲学中的一个异常含混的概念,福柯本人也从未从正面对此进行过任何明确的界定,但“话语”概念可以说是“福柯哲学方法中的核心概念”。
广义地讲,“文化生活的所有形式和范畴”都是“话语”。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称自己的工作为关于“话语”的“话语”。
狭义的“话语”,在福柯那里,按照哈贝马斯的说法,接近于“语言的形式”。
然而,就是在狭义的意义上使用的“话语”概念,在福柯那里也是有其独特含义的。
他认为“话语”是对严格规范化的反抗,是某种处于遵循语言系统的规范与语言的纯粹个人使用之间的东西。
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由两部分组成:“语言”和“言语”,在福柯那里,“话语”既不同于索绪尔所说的“语言”,也不同于索绪尔所说的“言语”。
事实上,福柯的“话语”概念的提出,恰恰是对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语言和言语二元对立的否定。
福柯不赞成索绪尔关于“语言”和“言语”的区分,认为它忽视了一个第三者的存在,即语言形成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话语”的存在。
在福柯那里,“话语”涉及主体间的关系,它的意义来自自由,因而不可被语法规则的概念囊括无遗,更无法被语言学规则所穷尽。
福柯强调指出,他所谓的“话语”,并不等同于符号语言。
虽然话语是由符号组成的,但它们所做的要比用这些符号去指称事物来得更多。
福柯认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任何脱离“话语”的东西都是不存在的,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只是一种“话语”关系。
它在本质上被福柯界定为人类的一种重要活动。
福柯认为,历史文化由各种各样的“话语”组构而成。
“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
解读福柯“话语即权力”的哲学本质
解读福柯“话语即权力”的哲学本质展开全文文/王馥芳来自/阅读季“话语即权力”是法国哲学家、思想家米歇尔·福柯在其就职演讲《话语的秩序》中贡献给世界的一个最强隐喻之一,也是最为有力的哲学命题之一。
这一命题不仅仅把话语看成是“纸上苍生”,而且看成是对社会实践主体具有支配性和役使性的强大社会力量。
福柯把这种力量定义为“权力”,并由此得到了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话语即权力。
福柯所言的“权力”是指一种渗透于社会实践主体之中的、难以被人们感知,却又无所不在的“支配人体的政治技术”,是一种带有司法之立法功能的支配性社会力量。
这种支配性力量管约或者役使着社会实践主体,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人。
“话语即权力”的哲学渊源,可以追溯到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后期所提出的本体论主体间性思想。
从语言的本体性出发,海德格尔提出了“语言即思”的哲学命题。
“语言即思”颠覆了传统的说话者和语言之间的“说与被说”关系,而把说话者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定义为一种“应合者与说”的关系。
“应合者与说”的关系不再是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主客体对立关系,而是一种说话者主体和对象主体(语言)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两者相互对话、相互理解。
从本体论主体间性思想出发,福柯同样赋予话语以“主体间性”:“话语是真理、知识和权力的集中表现,是生活主体和对象能够相互交融的地方”。
所不同的是,因“思”是说话者本体自身的一部分,故海氏是在本体论的框架下探讨语言的主体间性。
而“权力”因是说话者本体之外的“他者”,是社会主体之中的一部分,福柯因此首次把话语从说话者主体之中剥离出去,使其成为一种制约、役使、支配或者界定社会实践主体的强大社会力量。
人类和话语之间的关系遂由海氏所定义的说话者主体间的共在关系,变身为社会实践主体间的共在关系。
把话语作为说话者主体自身的一部分延展到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一部分,福柯给话语赋予了社会主体性,从而使话语对社会实践主体具有支配意志。
什么是“话语”?
什么是“话语”?这里说的是发生在法国的情形,因为作为哲学意义上的”话语”发明人是福柯,与中国无关。
有关人士就不要“对号入座”。
同时,还要明了,他们的文化更不同于我们,这个“话语”性质在我国不存在…《现代汉语词典》把“话语”定义为“说出来的话”。
这里的“说”,可以是有声语言,也可以把有声转换沉默的“书写”。
这只是一种对现象表层式描述,字典不可能以“语义”分析视角深入,因为,有太多太多的不同人在“说话”,它弥漫不同时空,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场景…。
于是,这个“话语”就可以表征身份和职业的“文本”,以此生产出的语言“存在”方式,其中的”句段成分”是最次要的,它的内核、它的秘密、它对主体控制、对整个人类”塑造”是通过”语义解释”和临场应用的“语用””播撒”而生成的价值。
这里无法展开,只是最简洁的纲目式…这里的话语既不是索绪尔的”语言”和”言语”,也不完全是维特根斯坦的”语言的意义在于它的用法”,更不是简单的符号表意,而是具有比起“人主体”还要基本的“存在”…1、“话语圈子“…社会空间“格子状”图式,也就是不同话语主体有的是“自发”、有的是被组织诸多“话语圈子”,像法、德、英等国家,有高層的庄嚴宣告;有学术圈内那些抽象晦涩理论;有影视娱乐圈那些图像表演性“话语”;有工农谋生艰辛的哀嘆;有学生们的“学习向上”的攀登;有流浪疯子的无声的沉默;当然不是说,这些“话语圈子”一直封闭着,老死不相往来,恰恰相反,髙層的號召、学者谋士的献策、军营的铿锵响亮、艺术圈的琴声,学子们郎朗读书声…奏出乱七八糟交响…2、“塑造功能”。
这么多方的“话语”既不是各说各的,也不是“平分秋色”,而是具有那种“一鸟进林,百鸟啞音”的广泛效应,这个馬克思说过,任何社会必须有一个“主流话语”统摄其它;”话语”具有构造”同质性秩序”的功能,这种”同质性”首先是”人“,对价值认同基本一致,这就是马克思说的“塑形”功能,像上世纪中期,在法国就被塑形一大批后现代哲学家;3、”空间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柯"话语"概念之解码
作者:陶徽希, TAO Hui-xi
作者单位:淮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安徽,淮南,232001
刊名: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33(2)
被引用次数:1次
1.王治河福柯 1999
2.于奇智试论福柯的"人文科学考古学" 1998(03)
3.康德;吴寿彭逻辑学讲义 1997
4.米歇尔·福柯尼采·谱系学·历史学 1998
5.米歇尔·福柯;周宪不同的空间 2003
6.米歇尔·福柯;莫伟民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 2001
7.莫伟民主体的命运--福柯哲学思想研究 1999
8.詹姆斯·米勒;高毅福柯的生死爱欲 2003
9.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 2001
10.道格拉斯·凯而纳;斯蒂文·贝斯特;张志斌后现代理论 1999
11.杨大春文本的世界--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 1998
12.莫伟民论非历史主义的历史观[期刊论文]-复旦学报 2001(03)
13.米歇尔·福柯;谢强;马月知识考古学 2003
1.郭琛晖后现代话语理论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转型探究[期刊论文]-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8)
本文链接:/Periodical_ahdxxb-zxsh20090200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