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美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学科法制渗透教育教案设计

小学美术学科法制渗透教育教案设计

小学美术学科法制渗透教育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五册第四章《规则与安全》,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法律基本知识,了解法规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习如何通过美术作品宣传法律知识,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增强法制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技能创作法制宣传作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将法制教育与美术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法律基本知识,学会运用美术技能创作法制宣传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投影仪、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与法律相关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教学内容。

2. 知识讲解(1)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讲解法规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3. 实践活动(1)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将法制教育与美术创作相结合。

(2)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法制宣传作品。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将法律知识与美术技能相结合,创作出富有教育意义的作品。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创作一幅法制宣传作品。

6.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师生共同评价作品,强调法制教育的意义。

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和谐。

六、板书设计1. 法律基本概念及作用2. 法规在生活中的应用3. 法制宣传美术作品创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遵纪守法,从我做起”为主题,创作一幅法制宣传作品。

答案:学生作品(具体内容因个体差异而异)。

2. 作业要求: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生活,创作出富有创意和警示作用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法律知识,引导学生创作法制宣传作品,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法制观念。

小学美术课堂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小学美术课堂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小学美术课堂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通过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3. 提高学生遵守法律的自觉性,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遵纪守法。

二、教学内容:1. 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什么,法律的作用。

2. 法律与生活: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3. 法制教育:我国的法律体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4. 美术创作:以法律为主题的作品创作。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法律相关话题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4. 创作法:引导学生进行以法律为主题的美术创作,培养他们的法制观念。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法律知识资料、美术创作指导书。

2. 教具:投影仪、电脑、投影幕、画纸、画笔等。

3. 课件:法律知识讲解课件、案例分析课件、美术创作指导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法律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4. 讨论:组织学生就法律相关话题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5. 创作指导:讲解美术创作的基本步骤,引导学生进行以法律为主题的美术创作。

6. 创作实践: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7. 作品展示: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分享创作心得。

8.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9.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观察他们是否能够将法律主题融入作品中。

3. 收集学生的讨论发言,分析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七、教学反馈:1. 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小学美术课堂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小学美术课堂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小学美术课堂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五册第三章“和谐共处”,详细内容为“我们的法制生活”。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认识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学会用美术的方式表达对法制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制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技能表达对法制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美术技能表达法制生活。

难点:如何将法制教育与美术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学具:绘画材料、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法制宣传画,引发学生对法制生活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认识法制对生活的重要性。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身边的法制现象,提高法制意识。

4. 例题讲解:以一幅法制主题的美术作品为例,讲解创作方法和技巧。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幅表达法制生活的美术作品。

6. 课堂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交流、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我们的法制生活2. 内容:(1)法律知识介绍(2)法制生活美术作品创作方法(3)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法制生活”为主题,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需体现法制生活,具有创意和美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法制宣传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法制意识。

同时,关注其他学科与法制教育的融合,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法制现象,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美术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美术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美术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教材第七章《公共艺术与法律》,详细内容为第一节“法律知识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法律知识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在美术创作中尊重他人权益、避免侵权行为的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提高法律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益,遵守法律法规,养成良好道德品质。

3. 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规避侵权行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美术创作中灵活运用法律知识,避免侵权行为。

教学重点:法律知识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以及尊重他人权益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案例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因侵权而引发的美术作品纠纷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在美术创作中重要性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讲解法律知识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2)分析案例,让学生明白侵权行为的表现及后果,提高法律意识。

(3)讨论如何在美术创作中避免侵权行为,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益的意识。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所学法律知识,分析并改进自己的美术作品,避免侵权行为。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给予建议。

4. 例题讲解:(1)展示一组美术作品,让学生判断是否存在侵权行为。

(2)分析并讲解正确答案,解释相关法律知识。

5. 随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一道涉及法律知识的美术创作题目。

(2)教师点评,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法律知识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2. 尊重他人权益,避免侵权行为3. 案例分析:侵权行为及后果4. 作业布置:涉及法律知识的美术创作题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法律知识,创作一幅寓意深刻的美术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需符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益,避免侵权行为。

美术渗透法制教案

美术渗透法制教案

美术渗透法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美术》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法制”,具体内容包括:1. 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2.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3.法律意识与法制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

3. 通过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法律意识与法制观念。

难点:如何通过美术创作表达法律与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具:笔记本、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法律在生活中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理论讲解:介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讲解法律意识与法制观念的重要性。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4. 美术创作: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创作一幅关于法律与生活的美术作品。

5.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法律意识与法制观念。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创作一幅关于法律与生活的美术作品,并写一篇短文,阐述你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美术创作,使学生了解了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掌握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出了许多有创意的作品。

但在实例分析环节,部分学生对法律知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法律知识的讲解和引导。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法制宣传活动,如法制知识竞赛、法制绘画比赛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院、公安局等法律机构,直观地了解法律工作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2024年2014年美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

2024年2014年美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

2024年2014年美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美版初中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生活中的美术》,具体内容包括《法律在我们身边》和《美术作品中的法律意识》。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了解法律与美术作品的联系,学会在美术创作中体现法制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法律知识,提高法制意识。

2. 培养学生在美术创作中融入法制教育,提升作品的思想性。

3. 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其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在美术作品中融入法制教育,提高作品的思想性。

重点:掌握法律知识,运用美术手法表现法制主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与法制相关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法律与美术作品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本章内容,让学生了解教材章节及详细内容。

(2)讲解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幅美术作品为例,分析其中融入的法制元素,引导学生学会在创作中表现法制主题。

4. 课堂实践(4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在美术作品中融入法制教育。

(2)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5分钟)学生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从法制主题、艺术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知识普及法制意识提升2. 美术作品中的法律意识创作手法作品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法制在我心中”为主题,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答案示例:学生可以创作一幅宣传法律知识的海报,通过形象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表现法律的重要性。

2. 作业要求:作品要主题鲜明,具有艺术表现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美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使学生在创作中提高法制意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对课堂效果进行反思,以提高教学效果。

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法制教育展览,加深对法律知识的了解。

小学美术课堂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小学美术课堂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小学美术课堂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五册第三章《我们的规则》,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基本的法律标志和符号,通过绘画表达对法律规则的理解,结合实际生活情景,创作以“法律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画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标志和符号,提高法制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形式表达对法律规则的理解,提高审美和创新能力。

3. 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和课堂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法律标志和符号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重点:认识基本的法律标志和符号,将法律意识融入美术创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实物展示、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情景剧,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 讲解:讲解基本的法律标志和符号,让学生了解其含义和作用。

3. 示范:展示一幅以“法律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画作,讲解创作思路和技巧。

4. 实践:学生根据讲解和示范,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课堂交流,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我们的规则》2. 内容:法律标志和符号创作主题:法律在我心中创作思路和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法律在我心中”为主题,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法律标志和符号,进行分享。

组织一次法制教育主题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提高法制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法律标志和符号进行绘画创作。

二、教学过程: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的环节。

三、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及课后作业和活动的延伸。

一、教学难点解析(1)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标志和符号,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互动环节,如:猜谜语、找不同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和学习法律标志和符号。

小学美术课堂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小学美术课堂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小学美术课堂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五册第三章《生活中的美术》,详细内容为“规则与秩序——法制教育的渗透”。

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初步认识法制观念,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制的基本概念,知道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3. 通过美术创作,让学生将法制观念融入生活,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将法制教育与美术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自然地接受法制教育。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法制教育宣传册。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剪刀、胶水等美术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的规则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规则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引入本课主题——法制教育。

2. 新课讲解:(1)讲解法制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法制的意义。

(2)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遵守规则、维护法制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法制观念融入美术创作中。

(2)创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画笔、剪刀、胶水等工具,以“法制在我心中”为主题进行创作。

4. 随堂练习:(1)学生根据创作主题,独立完成一幅美术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师生共同评价作品,从法制教育、美术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规则与秩序——法制教育的渗透》2. 主要内容:法制基本概念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法制在我心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法制在我心中”为主题,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需体现出法制观念,具有创意,色彩搭配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美术创作,让学生了解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美术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美术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美术渗透法制教育教案教案标题:美术渗透法制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目的。

2. 了解美术与法制教育的结合方式,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法制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美术与法制教育的结合方式:绘画、雕塑、摄影等。

3. 利用美术作品进行法制教育的案例分析。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法制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法制教育的兴趣。

主体:2. 分析美术与法制教育的结合方式:a. 绘画:以法律、法规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法制的理解和认识。

b. 雕塑:通过雕塑作品,展示法律的力量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c. 摄影:通过摄影作品,记录和展示法制教育的实践活动和成果。

3. 案例分析:a. 选择一些与法制相关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所传达的法制意义和价值观。

b.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对法制的理解和态度。

总结:4.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美术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

5.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法制教育,并通过美术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教学评估:1. 学生对法制教育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2. 学生对美术作品中法制意义的分析能力。

3. 学生通过创作表达对法制的理解和态度的能力。

教学资源:1. 法制教育相关的教材和资料。

2. 美术作品和案例分析材料。

3. 绘画、雕塑、摄影等美术工具和材料。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法制教育活动,并通过美术创作记录和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法庭等相关场所,拓宽他们的视野和认识。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制教育的知识。

2. 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以上是针对美术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建议和指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美术渗透法制教案

美术渗透法制教案

美术渗透法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美术》四年级上册第四课《法制宣传画》。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基础知识,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对法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提高法制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达法律观念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遵纪守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学会用美术手段表达法制观念。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法律知识与美术创作相结合,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法制宣传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具:学生自带画笔、水彩颜料、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法制宣传画,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教师简要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与美术的关系,为学生创作法制宣传画奠定基础。

3. 示范教学:教师展示一幅法制宣传画的创作过程,重点讲解如何将法律知识融入美术创作中,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创意和表现手法。

4.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法律知识,结合自己的思考,独立创作一幅法制宣传画。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创作中的困难。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将完成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相互交流创作心得,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法制宣传画创作要点1. 法律基础知识2. 美术表现手法3. 创意与表现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法律知识,创作一幅法制宣传画。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成果,运用所掌握的美术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法制宣传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法制宣传活动,将所学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法制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法制宣传画,使学生感受到法律与自己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美术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美术渗透法制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美术创作,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制知识。

2.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3.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美术基本知识及技能。

2.法制教育的基本内容。

3.美术与法制教育的结合。

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幅法制教育主题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2.学生分享自己对法制教育的理解。

二、新课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美术与法制教育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美术作品中体现法制教育。

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提出一个美术创作主题,结合法制教育。

三、创作指导1.教师根据学生的创作主题,给出相应的美术技法指导。

2.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美术创作。

四、作品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大家有什么收获?二、深化创作1.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提出深化创作的建议。

2.学生根据建议,对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

三、课堂实践1.教师给出一个法制教育主题,要求学生现场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学生现场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学生对美术与法制教育的关系有深入的理解。

2.学生能运用美术创作技巧,表达法制教育主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美术创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了解和掌握法制教育的基本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法制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及时的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美术创作水平。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将更多法制教育内容融入美术教学,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法制教育。

重难点补充: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幅法制教育主题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小学美术《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小学美术《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4.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品质。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认识到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2.增强学生的美术表现力,通过创作表达对法律的理解,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激发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
4.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合作完成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分工与协作,培养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法律基本概念:使学生掌握法律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通过实例讲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相关法律法规:重点讲解《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条款,如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受教育权等。
-美术创作表达:引导学பைடு நூலகம்运用绘画、手抄报等形式,将法律知识融入美术作品中,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
举例:在讲解法律基本概念时,可通过现实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保护环境等例子,让学生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教学难点
-法律概念的理解:学生对法律概念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难度,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它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2014年美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

2014年美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

2014年美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生活中的美术》,具体内容为第四课时《法律与美术创作》。

本节课将详细介绍教材中关于法律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着重分析美术作品如何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益,并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法律在美术创作中的基本要求,提高美术创作的法律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益,遵守法律法规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学会运用法律知识指导自己的创作实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法律知识指导美术创作。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益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等。

2. 学具:美术创作工具、教材、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具有法律争议的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对法律与美术创作之间关系的思考。

2. 新课内容:分析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美术》中关于法律与美术创作的内容,详细介绍美术创作中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如著作权法、肖像权法等。

3. 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讨论如何在美术创作中避免侵犯他人权益,并举例说明。

4. 例题讲解:分析一组美术作品,讨论其中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进行创作。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自己的美术作品是否存在法律问题,并进行修改。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巩固学生的法律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法律与美术创作法律法规:著作权法、肖像权法等尊重他人权益遵守法律法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自己的美术作品,查找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并进行修改。

2. 答案:根据教材内容和课堂讲解,学生应能够找出作品中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法律意识。

小学美术学科法制渗透教育教案设计

小学美术学科法制渗透教育教案设计

小学美术学科法制渗透教育教案设计小学美术学科法制渗透教育教案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法制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传统的小学法制教育多以思想品德课、班会等形式展开,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

因此,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尤其在美术学科中,可以更好地丰富法制教育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设计,使学生:1、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预防违法行为;3、培养守法、遵法、护法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以“法制教育”为主题,结合美术学科特点,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展示对法制的理解和认识。

2、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涉及法律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新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与法制相关的主题,如“如何避免网络犯罪”、“如何遵守交通规则”等。

4、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表现法制主题,加深对法制的理解和认识。

5、总结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强调法制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今后继续关注和参与法制建设。

五、教学资源1、PPT:展示法制相关的案例和图片。

2、手工材料:提供给学生进行手工制作所需的材料。

3、绘画工具:提供给学生绘画所需的画笔、颜料等工具。

六、教学效果评估1、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积极性;2、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看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法制主题;3、通过问卷调查或口头询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法制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与改进1、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反思,看是否需要进一步改进;2、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寻找解决策略;3、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提高教学质量。

美术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美术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美术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教材第八章《公共艺术与法律》,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法律与艺术的交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法律在公共艺术中的体现,学会运用美术手法表达法律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共艺术与法律的关系,认识到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手法表现法律观念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将美术手法与法律观念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教育意义的作品。

重点:理解公共艺术与法律的关系,掌握基本的美术表现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示范作品。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展示公共艺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中有哪些与法律有关?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公共艺术与法律的关系。

(2)讲解美术手法在表现法律观念中的应用。

(3)分析示范作品,阐述创作思路。

3. 实践环节(20分钟)(1)分组讨论,确定创作主题。

(2)学生独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5分钟)(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法律与艺术的关系。

(2)学生尝试解答,教师点评并讲解正确答案。

(3)布置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法律在公共艺术中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法律与艺术的交融2. 公共艺术与法律的关系3. 美术手法在表现法律观念中的应用4. 示范作品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法律在我心中”为主题,创作一幅公共艺术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需体现法律观念,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得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教师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学生掌握程度,调整教学策略。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2014年美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2

2014年美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2

2014年美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美术》教材第七册第四章《我们的法治生活》,内容包括法治社会的基本构成、法律对生活的意义以及如何在生活中体现法治精神。

具体涉及教材第4.1节《法治社会的基石》和第4.2节《法律在我身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治社会的基本构成,认识到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法治秩序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学会运用美术手法表现法治生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法治精神并运用美术手法表现法治生活。

重点:法治社会的基本构成、法律在生活中的意义及美术创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教材、黑板、粉笔、法治生活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法治生活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法治元素,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法治社会的基本构成,引导学生认识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a. 讲解法治社会的基石。

b. 分析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3.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法治现象。

4.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美术作品,讲解如何运用美术手法表现法治生活。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创作一幅表现法治生活的美术作品。

六、板书设计1. 2014年美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2. 内容:a. 法治社会的基石:宪法、法律、法规。

b. 法律在生活中的意义:维护秩序、保障权益、促进发展。

c. 美术表现法治生活:观察、思考、创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法治生活”为主题,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要具有法治元素,表现手法不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参观法治教育展览,增强法治意识。

b. 开展法治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c.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深入了解法治社会的相关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法治精神并运用美术手法表现法治生活。

2024年2014年美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秀精彩教案

2024年2014年美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秀精彩教案

2024年2014年美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秀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美版初中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生活中的美术》,具体内容为第一节《法律在我们身边》。

本节课将通过美术作品赏析、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法制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手法表现法律主题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将法制教育与美术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感受美术魅力的同时,增强法制意识。

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法律现象,运用美术手法表现法律主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与法律相关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法律与美术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3. 知识讲解:(1)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分析美术作品中表现法律主题的技法和方法。

4.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法律主题,进行创作构思。

(2)学生根据构思,运用所学技法,完成美术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点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6. 例题讲解:(1)分析一道与法律相关的美术题目,讲解解题思路。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题目要求。

7.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与法律相关的美术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的概念与作用美术作品中的法律主题2. 创作技法与方法构思与草图彩泥、绘画等表现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法律在我们身边”为主题,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答案示例:画面描述:一位警察在帮助一位老人过马路,背景是繁华的城市街道。

2014年美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秀优质教案

2014年美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秀优质教案

2014年美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秀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教材第七章《生活中的美术》,具体内容为第一节《法律与美术作品的创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法律对美术作品版权的保护,认识盗版、抄袭等违法行为的危害,培养学生在创作美术作品时的法律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有关美术作品版权的法律规定,提高法律素养。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版权,自觉抵制盗版、抄袭等违法行为。

3. 激发学生在创作美术作品时的创新意识,提高创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法律对美术作品版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盗版、抄袭等违法行为的危害。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版权,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被盗版、抄袭的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对法律保护美术作品版权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我国法律对美术作品版权的保护,让学生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a. 美术作品的版权含义及重要性。

b. 我国《著作权法》对美术作品版权的保护。

c. 盗版、抄袭等违法行为的危害。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美术作品侵权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案。

4. 例题讲解:以一道关于美术作品版权保护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美术作品版权保护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7.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提醒学生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法律对美术作品版权的保护a. 美术作品的版权含义及重要性b. 我国《著作权法》对美术作品版权的保护c. 盗版、抄袭等违法行为的危害2.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个美术作品版权侵权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案。

答案要点:案例描述、侵权行为分析、法律依据、解决方案。

2. 作业要求:字迹工整,论述清晰,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认识到法律对美术作品版权保护的重要性,是否能在创作过程中自觉遵守法律规定。

2014年美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秀精品教案

2014年美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秀精品教案

2014年美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秀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美版初中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生活中的美术》,具体内容为第一节《广告设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广告设计的基本知识,掌握设计原则和技巧,并在此基础上,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明白广告设计中的法律边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广告设计的基本知识,了解广告设计的原则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技能进行广告设计的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3. 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了解广告设计中的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广告设计的基本知识、原则和技巧。

难点:如何将法制教育与广告设计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遵守法律法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广告案例、广告设计素材。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广告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术,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广告设计的基本知识,如广告的种类、设计原则等。

(2)讲解广告设计技巧,如色彩搭配、构图方法等。

3. 实践环节:(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广告案例的优点和不足。

(2)学生自主设计广告,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广告设计中的法律法规。

4.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违法广告案例,让学生了解广告设计中的法律边界。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则合法、合规的广告。

六、板书设计1. 广告设计的基本知识2. 广告设计的原则和技巧3. 广告设计中的法律法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则主题为“绿色出行”的广告。

答案要求:符合广告设计原则,色彩搭配和谐,构图合理,内容积极向上,体现法制教育。

2. 作业提交:下节课前提交,教师批改后进行讲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地将法制教育与广告设计相结合,学生是否掌握了广告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法律法规。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生活中的广告,分析其优缺点,提高自己的审美和设计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美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一)课题:邮票课时:1课时东风二中陶泉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与学习领域和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新课程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提出,尝试不同工具,用于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体。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欣赏邮票图案独特的构图和丰富多彩的内容,认识邮票这一独特的美术作品。

2、技能目标:让学生在欣赏各种邮票的内容和创意时形成自己的独特想法,有意识的进行设计并制作精美的邮票,培养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适当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知道保护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4、通过本课的学习,除了让学生了解邮票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外,还要让学生思考相关法律问题,增强法制意识。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教学重点:1、设计张图案简洁、主题突出、色彩鲜艳的精美邮票。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中的相关内容,思考相关法律问题,增强法制意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创作一枚邮票。

教学准备:教具:邮票课件(包括相关法制内容)、范例、创作材料等。

谜面:薄薄一张纸、四边细牙齿、两地朋友要谈心、必须请它当差使精美的邮票美术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能引导学生在具体环境和情景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提升审美品位,还可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受到良好的影响,从而为形成良好思想和品质奠定基础,其综合功效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

那么美术课程能否渗透法制教育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我们在尽情欣赏邮票的同时,老师这里有一封破损的邮件,是一位小朋友为了集邮而私自把别人的信给撕了,请问这种行为对不对?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它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三条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除因国家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检查、扣留邮件、汇款。

这节课,同学们不但设计出内容丰富、色彩鲜艳、作品效果好的邮票图案,同时还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的有关规定。

现代社会法律与生活密不可分,也不再是成人的专属。

每个人对儿时的记忆是最深刻的,很多童年的体验是成人后无法再遇的。

由此看来从小进行法制的熏陶,印象会更深刻。

美术教师可在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有涵养、懂法律的好学生。

由此体现“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这一观念。

作业:自己设计邮票,进行美化设计图片。

多构思,多思考如何设计好看,你自己觉得可以了就好。

教学反思:美术课是生活中真、善、美的复制与创造,真、善、美的生活更离不开法制的保护;作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除在教学上贯彻艺术性特质外,眼光还应该放得更远一点,用艺术的元素诠释法制的概念。

在当今写信快要过时的年代,应该提倡继承这种文化,保留以前的通信方式。

在上课的过程中还应该收集准备一些典型的邮票照片,让学生加深认识,并多讲解相关的法制教育。

2014年美术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二)课题: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课时:1课时东风二中陶泉课型:欣赏课一、教材分析:《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初中阶段对"欣赏评述"课的要求是学生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欣赏评述"是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解释、判断的教学活动。

评述更着眼于对美术作品理解、评价的表达。

目前,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这体现了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为艺术应该反映生活的朴素的理解。

然而,许多美术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又与生活中的真实原型不一样,对此学生就说不出道理了,尤其是对现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他们不能理解且疑惑甚多,既不可能"欣赏"也不会评述了。

学习此课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即"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欣赏评述美术作品奠定基础。

美术作品的创作分再现性和表现性的两类。

再现性的艺术是以真实再现客观世界为目的,作品的艺术形象逼真写实。

艺术家通过真实再现客观对象的形象,表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情感和思想,其创造的艺术形象以栩栩如生而称道。

表现性绘画是以客观对象为媒介,主要在于表达作者个人的主观精神,即思想、情感或审美理想等。

画面的艺术形象予以夸张、变形的处理,或予以荒诞的组合等,从而创造一个新的艺术世界。

表现性艺术中的抽象派、超现实主义的绘画作品中,画面中所表现的艺术形象虽然与生活中的原型有很大差距,但仍是源于生活的,如果没有对生活的体验,也就不会有绘画情感表达的形式感悟。

因而它不仅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二、教学思路: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是现实主义油画的经典之作。

学生都称赞这幅画画的好,但好在哪里,画面的艺术处理如何高于生活的,只要将"生活中的原型"与作品加以对照,再运用提供的相关艺术处理技巧的资料加以分析,学生就可以领会。

三、教学目标:1、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的道理。

2、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欣赏艺术作品。

在思考和讨论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评述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四、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题材、内容与技法都源于生活,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及其艺术形象是高于生活的。

教学难点:以美术作品作为切入点,使学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 五、教学准备:教师:教材,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学生:教材,查找和搜集相关资料,如各类艺术作品(实物、图片资料、音像资料等),部分学生亦可准备语言表演或肢体表演的节目。

六、教学内容及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安定课堂。

(二)导入。

1、影视欣赏:动画片《奔尼兔》片段2、思考比较:动画片中的兔子形象与生活中的兔子的异同3、点出本课重点,并板书"艺术生活"(三)美术作品赏析。

1、国画作品《虾》(齐白石)①映示国画作品《虾》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他在诗、书、画、印几个方面都达到很高成就。

齐白石作画反对拘泥于形似,主张作画要形神兼备。

他认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都不可取。

就拿他画的虾来说吧:人们都觉得画的像极了,虾体透明,会游、会跳动。

不过当我们拿画中的虾与生活中的真虾相比,它们又有很多不同。

②《虾》的艺术处理:齐白石依据真虾总结出极为简练的画法,使其所画之虾又不同于真虾。

真虾的眼睛看上去是一个小点,他却以浓墨横笔将虾眼画的非常突出,显得极为精神;真虾的腿有很多,他删繁就简,仅画五条,就显得多而生动。

所以他画的虾,既让人感到是充满生命力的在觅食游动的活虾,又让人体会到苍劲有力的笔法和浓淡干湿变化的墨色的艺术美感。

③《虾》的艺术特色及其艺术魅力。

齐白石所画之虾的头与尾是俯视效果,腰身是侧视效果,是由两处最具虾的形象特点构成的。

正是由于画家集中和强化了虾的典型特征,所以他画的虾比真虾更具典型性,也更高于生活。

画家根据长期的观察,按照美的要求,把生活中的虾变成了艺术的形象,它离不开对象的特征,但由于画家的夸张和取舍,使观者对虾的生动活泼的印象更强烈了,它"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以美的享受。

齐白石的作品之所以打动人,更在于寓于形象之中的情--充溢的诗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也诱导、激发着人们对生活的爱。

2、油画作品《开国大典》(董希文)①播放《开国大典》影片片段。

②映示关于《开国大典》的油画作品和摄影作品各一张。

(教材P4)这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

画宽4.05米,高2.3米,油画。

1952年至1953年作,现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画面主体为毛泽东主席和其它中央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代表着亿万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这庄严的声音,响彻天安门广场,回响在祖国大地,震撼着全世界。

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

③学生看教材P6,分小组讨论两者的差别。

④学生发表讨论结果。

⑤教师分析总结油画《开国大典》的艺术特色。

油画《开国大典》艺术处理方法:运用了油画表现手法,强调了空间感;拉开了毛主席与各位首长的距离,人群、扶栏的透视线与灯穗方向引向毛主席,突出了毛主席的中心位置;减少了近处的廊柱,抬高了灯笼,看到广场上的群众、红旗,烘托出隆重热烈的庆典气氛;蓝天、白云、红灯、红柱,色彩鲜艳明快;主席台上的菊花表现出"十一"正直金秋丰收季节。

画面上,国家领导人虽只在左侧占画面三分之一的部分,但在暖调子的红灯笼、红柱子、红地毯的衬托下,非常醒目。

毛泽东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中心,也体现了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

画家在构图、设色、人物等场面的处理上,体现出一个泱泱大国的气魄和风度。

如果你到过天安门城楼上,会更加体会到作者构图的大胆与巧妙。

画家在画面上加宽了左右两边红柱子的实际距离,并把右边的一组红柱子搬到画面之外;将栏杆、地毯、游行队伍平行舒展开去使宏大的群众场面得以充分表现。

天安门座北朝南,中央领导人本是面向南方站在毛泽东主席后面,处于逆光之中并背向观众。

画家大胆地将中央领导人的位置移至左侧一角,从而消除了逆光与背向观众的现象,使画面显得更加明丽而喜气洋洋。

再细看,毛主席的集团也不是面向正南方。

另外,典礼当天是阴天有雨的天气,画家却把它改为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使人有天随人愿、清爽欢快之感。

所有这些大胆的改动,一般人看画时都并不会察觉,不会去分析这些情况给人的印象是,该画真实地、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非如此不可。

这就是艺术家大胆而高超的构图技巧,从而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

如果说生活是艺术的原型,那么艺术则是生活的升华。

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画家在此画中努力使西方的油画技法与我们民族的审美观相适应,特别在色彩处理上,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烈。

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及远处红旗的海洋与蓝天、绿树形成对比基调,使画面热烈而明快的;金黄色的菊花与蓝天、白云的对比。

既点明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又与黄色的灯穗相呼应,增强了华贵灿烂、富丽堂皇的欢庆气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