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景点介绍

合集下载

游览北京的大学校园感受学术氛围

游览北京的大学校园感受学术氛围

游览北京的大学校园感受学术氛围在京城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里,隐藏着许多极具学术氛围的大学校园。

游览这些校园,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学术氛围,丰富的人文底蕴以及独特的建筑风格。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我游览过的北京大学校园,带领大家一同感受学术氛围的独特魅力。

1.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清华大学拥有宏伟壮丽的校园,被誉为“东方哈佛”。

游览清华大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著名的百年钟楼,高耸入云,象征着学术的传承和壮丽的历史。

随着脚步向前,走过一条条青石小路,身边是一座座古朴的建筑,仿佛穿越了时空。

教学楼、图书馆等建筑别具一格,充满了现代感与尊贵气息。

此外,清华大学还有许多著名的科研机构和实验室,探访其中,能够感受到浓厚的创新氛围和前沿科技的魅力。

2.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北京大学是学术氛围最浓厚的校园之一。

踏入北京大学,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操场和壮丽的图书馆。

图书馆藏书丰富,收录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是学术交流与研究的重要场所。

校园内的各个建筑风格迥异,东区的百年老建筑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而西区的现代化建筑则展示了中国当代学术的风采。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大学的西山校区是一个远离喧嚣的学术胜地,绿地和湖泊环绕,环境宜人,给人一种宁静与祥和的感觉。

3. 北京师范大学作为培养教育专业人才的重要学府,北京师范大学处处散发着学术的氛围。

一进入校园,就能看到一栋栋庄重的红砖建筑,散发着浓厚的历史韵味。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紫荆花园,每年春天,紫荆花盛开,成为校园里最美丽的风景线。

另外,北京师范大学的教学楼和实验室设施齐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和研究人员。

校园内还有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供学生和教师自由学习和研究,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

4.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社会科学为主要特色的大学,校园内散发着浓郁的社科氛围。

进入校门,精致的园林景观和风格各异的建筑展现在眼前。

北大清华经典校园游

北大清华经典校园游

北大清华经典校园游清华大学创办于1911年,初名清华学堂,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名胜园林区,明朝时是一个私家园林,清朝时是圆明园的一部分,叫做熙春园,是康熙皇帝的行宫。

清华大学,占地面积8000多亩,依托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因坐落于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而得名。

(北大清华经典校园游)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北京清华园原址。

清华四大建筑:1、老礼堂2、西体育馆3、老图书馆4、老科学馆清华四大导师: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戊戌变法。

9个子女,3个院士,长子梁思成,老婆林徽因。

2、陈寅恪:(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

著名诗人陈三立之子,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变法的开明督抚)之孙。

夫人唐篔,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也是一位教师,在清华园相识,两人志同道合,1928年在上海结婚,时年37岁。

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能背诵四书五经,广泛阅读历史、哲学典籍。

(清华大学励志校园游) 3、王国维:《人间词话》人生三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宋晏殊《蝶恋花》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梧》。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清华路清华路是清华大学的两条主干道之一,笔直的大道从清华西门一直延伸到学校的最东部,将校园分为南北两个部分。

贯穿学校东西方向的清华路连接着学校教师生活区、行政办公区和教学区,连接着校园东西部,连接着清华几个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也连接着传统与现代。

北大校园景点及介绍

北大校园景点及介绍

北大校园景点及介绍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创建于1898年。

其校园占地面积2700余亩,建筑风格独特,是中西合璧的代表。

下面介绍几个值得一看的校园景点:
## 校门
北京大学的正门又称“东门”,建于1952年,门楼高25米,门前有两座石狮子,气势磅礴。

## 理教楼
理教楼是北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校园里最高的建筑,高67米,建于1952年。

其独特的设计和建筑风格成为了校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 校园湖
校园湖长约500米,面积约10万平方米,水深2至4米。

湖中心有一个小岛,名为“瞻园”。

湖边长满了垂柳,四季分明,春天绿树成荫,秋天红叶满湖。

## 百周年纪念讲堂
百周年纪念讲堂建于1998年,是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现代化讲堂。

讲堂面积近6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0人。

其设计灵感来自古代中国的戏剧建筑。

## 德明楼
德明楼是北大的第一座砖木结构楼房,也是现存最早的砖木结构楼房之一。

其建于1901年,最初作为学生宿舍使用,后来改为图书馆。

以上是北大校园的几个著名景点,还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欢迎大家前来参观!。

北京北大、清华著名景点大全

北京北大、清华著名景点大全

北京北大清华著名景点大全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代替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北京北大清华著名景点大全)1917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北京大学从此日新月异。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初,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汇聚三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精神,维系中华教育命脉。

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返回故园,于1946年10月正式复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近400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并且产生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校园景点浏览:西校门、办公楼、华表、校景亭、蔡元培铜像、乾隆诗碑、未名糊、钟亭、翻尾石鱼、斯诺碑、博雅塔、图书馆、百年纪念讲堂等。

西校门:原名校友们,是原燕京大学校友与1926年集资修建。

1988年北大建校一百周年时由戴姆勒奔驰捐资修缮。

清华北大附近的景点

清华北大附近的景点

清华北大附近的景点
北京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位于同一区域,周围有一些著名的景点。

首先是颐和园,它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之一,拥有美丽的湖泊和精致的建筑。

其次是圆明园遗址公园,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皇家园林,现在保留了一些废墟和遗迹,给人们提供了了解历史的机会。

另外,北京植物园是一个大型的植物园,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和花卉,是一个放松和享受大自然的好去处。

最后,颐觉园是一个宗教景点,有寺庙和佛塔,供人们祈福和参观。

这些景点都离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不远,可以轻松前往。

北京清华大学、北大游学攻略

北京清华大学、北大游学攻略

北京清华北大游学攻略北京大学:是中国最高学府,北大传承着中华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的学统,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在现代的延续,自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名声和地位,可谓”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

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图书馆、振兴中华碑、博雅塔、未名湖、斯诺墓、钟亭、翻尾石鱼、蔡元培先生像、李大钊先生像、北大静园六院、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塞万提斯像、西南联大纪念碑、原燕京大学建筑群、北京大学校友门(北京清华北大游学攻略)京师大学堂是我国近代最早的大学,也是戊戌变法中,维新派与顽固派激烈斗争的产物。

在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上书光绪皇帝,“请变法,建学堂”。

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提出“自京师建立大学,各省立高等中学,府县立中小学”。

梁启超说,大学堂的前身是官书院,官书院的前身是“强学会”。

在甲午战争后,康有为在京组织强学会。

购置图书、仪器等,宣讲新学,谋求改革。

强学会实际上是政治团体兼学校的组织。

在光绪二十二年十一月。

强学会被顽固派查封,但改为“官书院”。

“京师大学堂”就是在“官书院”的基础上创办起来的。

光绪二十四年六月二十日,京师大学堂正式成立。

京师大学堂成立时,整修了公主府旧房三百四十多间。

新建房一百三十多间。

大学堂的大门上高悬有“大学堂”三字竖匾。

公主府里的正殿为大学讲堂。

后院的二层楼为藏书楼。

西院花园为学生宿舍。

庚子以后,知识界思想活跃,爱国热情高涨,各界纷纷要求恢复京师大学堂。

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一日,清廷下令恢复京师大学堂,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用吴汝伦为中文总教习,这次复学没有聘用丁韪良,而是请的日本学者服部宇之吉和岩谷孙藏为教习。

在四公主府旁又新建房屋一百多间。

还在北河沿(今民政部处)购房开办译学馆,即以后的北大三院。

北大红楼:辛亥革命后,清政府灭亡。

1912年1月民国成立,5月,原清政府的学部改为北京政府的教育部。

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任教育总长。

北大清华旅游攻略指南

北大清华旅游攻略指南

北大清华旅游攻略1,参观路线:清华大学:二校门----日晷----校训碑----水木清华----古月堂----荷塘月色----近春园遗址公园----工字厅----图书馆----大礼堂----同方部----清华学堂----水利实验馆----土木工程馆----闻一多像----科学馆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图书馆----南极石----博雅塔----未名湖---- 斯诺墓----石舫----临湖轩----钟亭----翻尾石鱼----蔡元培先生像----李大钊先生像----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办公楼(贝公楼)----华表----北京大学校友门----校友桥2,参观方式:报旅行团误导+半强迫+照顾不周+没有效果自己转可能是个好主意,但是,现实情况:有的时候清华北大是不让游客进的,校门外经常有人会说:“进校参观,带进校园”,不过这个很坑,需要交门票钱;你对清华北大是不熟悉的,又怎样起到游览和感悟厚重历史文化的效果?清华北大是很大的,没有人带着你转,你是很容易走丢的;清华北大的历史啊神马的你是不了解的,尤其是带着孩子来的时候,你是不可能让他们感受到清华北大的厚重从而起到心灵上的震撼和其他你想要的效果的。

推荐的办法:直接联系校内学生,有关系没关系的拉上就是关系,他们不仅讲得很清楚,还能起到榜样和偶像的作用。

但是您如果实在联系不上的话,那也有办法,不过得花点钱。

您可以联系北大清华校园讲解中心,保证最为划算!联系方式:Mr.陈零一零-58肆陆-肆伍63北大清华凯旋游学中心会为游客们安排专业的校园讲解队人员【本校在读学生】来为你们讲解,他们有专业的培训和资料,肯定不会让您失望。

特别提示:请至少提前一天跟联系人电话预约。

短信电话均可。

具体面议,联系人会主动与您联系的。

清华北大景点

清华北大景点

清华北大景点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清华北大景点)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代替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1917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北京大学从此日新月异。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初,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汇聚三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精神,维系中华教育命脉。

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返回故园,于1946年10月正式复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近400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并且产生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题词:“发扬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做出更大贡献”,并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发出了“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

在国家的支持下,北京大学适时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从此,北京大学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北大清华著名景点大全

北大清华著名景点大全

北大清华著名景点大全北京大学:是中国最高学府,北大传承着中华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的学统,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在现代的延续,自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名声和地位,可谓”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

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图书馆、振兴中华碑、博雅塔、未名湖、斯诺墓、钟亭、翻尾石鱼、蔡元培先生像、李大钊先生像、北大静园六院、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塞万提斯像、西南联大纪念碑、原燕京大学建筑群、北京大学校友门;(北大清华著名景点大全)北大体育馆:体育馆位于北京大学校内东南区,是2008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专用馆。

2004年4月至6月,该项目业主单位北京大学向国内外公开征集设计单位,并从6家应征单位中选中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方案。

同年7月,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节俭办奥运的精神,对总体设计、场馆功能、规模控制、材料选用进行了优化设计,确定最终方案。

体育馆“中国脊”的设计构思,充分展现了北京大学人文环境的造型理念和乒乓球运动的精神内涵。

在功能定位上,本着“综合利用、服务学校、兼顾社会”的原则,在满足2008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的同时,还设置多项体育场地和设施。

不仅能满足学校教学、训练、娱乐等功能服务,还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体育活动场所,并能举办国际、国内大型体育比赛和其它大型活动。

博雅塔:博雅塔,是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三方面高度统一的建筑杰作。

它在未名湖中的倩影深印在北大莘莘学子的心中。

博雅塔位于未名湖东南的小丘上,是仿通州燃灯古塔、取辽代密檐砖塔样式建造的。

它原是校园供水水塔,其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乃燕园构建的神来之笔。

巍峨的博雅塔和它周围的松柏以及波光荡漾的未名湖构成燕园的一大景观。

由于建筑位置的巧妙,在北大内外,从梁柱、古树之间,时见它的身影,更增几分秀丽神奇。

博雅塔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地站在湖畔,纵观着风云变幻,那紧锁的塔门,就像这位老人紧闭的心扉,包含着人生的悠悠岁月。

清华大学、清华旅游景点介绍

清华大学、清华旅游景点介绍

清华大学旅游景点介绍清华大学主体所在地——清华园,地处北京西北郊名胜风景园林区,明朝时为一私家花园,清朝康熙年间成为圆明园一部分,称熙春园,道光年间分为熙春园和近春园,咸丰年间改名为清华园。

清华主楼:1966年5月落成,建筑总面积近8万平方米,是由清华大学有关专业的师生结合毕业设计而自行设计的校园杰作之一。

由“西主楼”、“东主楼”和“中央主楼”三部分组成,并以四个“过街楼”联成一个整体。

整个建筑气势雄伟,浑然一体,是清华校园中规模最宏大的建筑群,体现了清华师生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清华主楼不仅在教学、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是学校举办重大活动、接待重要来宾的主要场所。

美国总统布什、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等许多政界领袖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学术大师、著名跨国公司总裁等企业名流,都曾在中央主楼向清华师生发表演讲。

(清华大学旅游景点介绍)综合体育中心:由香港曹光彪先生捐资兴建,清华建筑设计院设计,占地12600平方米,主要用于体育比赛、大型演出、集会和体育课,还可为校体育代表队的训练和同学的日常锻炼提供场所。

主馆包括三个标准篮球场及5000个座位。

2001年建成使用以来,每年的开学和毕业典礼均在这里举行。

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大会和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篮球比赛也曾在这里举行。

跳水馆:这是具有国际标准的比赛场馆,总建筑面积达到9400平方米,拱形建筑,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包括一个游泳池和一个跳水池,共有1208个观众席位。

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跳水比赛在此举行。

紫荆学生公寓:总建筑面积近37万平方米,集运动、娱乐、住宿、生活于一体的现代化工字厅:清华园是清康乾时期熙春园的一部分,咸丰登基以后把此园赐予其弟,易名为清华园。

工字厅原名工字殿,是清华园中之主建筑。

因其前、后两大殿中间以短廊相接,俯视恰似一“工”字,故得名。

工字厅原有房屋100余间,总建筑面积约2750平方米,院内曲廊缦折,勾连成一座座独立的小套院,形成这组建筑的主要特色。

清华大学校园景点介绍暨历史

清华大学校园景点介绍暨历史

清华大学校园景点介绍1.清华大学二校门:二校门是清华的象征性建筑物,乳白色的石门流露出清丽庄严之美,之门上端“清华园”三字出自时任军机大臣、中堂那桐之手。

二校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校园历史坐标点。

二校门始建于1909年,属于古典西洋砖石结构,巴洛克风格,是清华大学最早的学校大门。

二校门原为封闭式建筑,两侧有短墙连接东边的邮局和西边的守卫处。

当年清华学堂门纪严格,中等科低年级学生未经批准不得出校门。

后来1933年学校扩大,修建了新的校门即现在的清华大学西校门,人们便将原来大门称为二校门。

20世纪50年代曾把大门两侧的短墙拆除,只留中央主体部分,但校门庄重肃美如故。

而十年动乱它却未能逃过劫难,被红卫兵彻底砸烂。

90年代,在校友的积极倡议与集资筹备下,学校依据原始图片重建了这一校园文化。

现在的二校门已经成为新时代清华的标志性景观,同为台湾清华大学和北京清华大学的标志。

许多校友回到清华都会来此拍照留念,以寄托对母校的思念之情。

2.清华学堂:清华校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清华学堂。

此楼为德国古典风格,轻装红瓦,坡顶陡起,被称为“一院”或“一院大楼”。

清华学堂西部建成后成为高等科学生的教师,东部建成后曾是高等科毕业班的学生宿舍,所以历史上也称“高等科”。

高等科宿舍的设施相当华丽舒适,有打蜡地板,双层拉窗。

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的梁实秋先生回忆:“这一部分的宿舍有较好的设备,床是钢丝的,屋里有暖气,厕所里面有淋浴有抽水马桶。

”1925年起,学校在这里开设“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格、赵元任,在这里汇聚,太阳了整整一代国学研究家,除中国通史在同方部外,其余课程均在清华学堂117号楼教师讲授,五十年代以后,梁思成任主任的清华建筑系迁入此楼,清华学堂成为建筑系专用系馆。

清华学堂未作早期清华的象征,始终套吃着她那特有的历史魅力,留在了一代代清华学子的心中。

3.清华大礼堂:清华大礼堂坐落在校园西区的中心地带,清华早期的四大建筑之一。

北大、清华旅游景点大全

北大、清华旅游景点大全

北大清华旅游景点大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图书馆、振兴中华碑、博雅塔、未名湖、斯诺墓、钟亭、翻尾石鱼、蔡元培先生像、李大钊先生像、北大六院、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塞万提斯像、西南联大纪念碑、原燕京大学建筑群、北京大学校友门。

清华大学:理科楼、图书馆、大礼堂、同方部、清华学堂、水利实验馆、土木工程馆、世纪鼎、日晷、二校门、闻一多像、清华池、水木清华、工字厅、古月堂、荷塘月色、近春园遗址公园。

(北大清华旅游景点大全)工字厅,古月堂工字厅、怡春院、古月堂,是目前清华园内仅有的几所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

工字厅原名工字殿,在赐给亲王后改名为工字厅。

原为清皇室园林建筑,现用作校行政办公。

工字厅是清华园的主体建筑。

因其前、后两大殿中间以短廊相接,俯视恰似一工字,故得名。

工字厅西有垂花门,额曰“怡春院”。

怡春院西南有房屋一所,曰“古月堂”,是工字厅的西跨院。

古月堂建于清道光,与工字厅一巷之隔。

初建时是园主的专用书房。

梁启超、朱自清等都曾在这里居住。

与工字厅西院一巷之隔,有一处独立的小庭院,称“古月堂”,总建筑面积670平方米。

它正面的垂花门至今尚保存完好。

这所庭院建于道光二年以后,初建时是园主的专用书房,建校后也成为教师宿舍。

梁启超、朱自清等都曾在这里居住。

1928年,本校初招女生,这里被辟为女生宿舍,曾有许多趣话流传,古月堂原来被清华男生称作“狐堂”。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说来也有意思。

按中国的拆字游戏,古月加在一起,便是一个“胡”字,和狐狸的“狐”字谐音。

当时的古月堂是清华女生的闺房,男生们总能够感到她们难以抗拒的魅力,所以把古月堂称为“狐堂”了。

水木清华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地处工字厅后门外。

四时变幻的林山,环珑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庄美挺秀。

“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寒裳顺兰止,水木湛清华。

”正中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同、光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南西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清华校园景点及介绍

清华校园景点及介绍

清华校园景点及介绍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拥有许多令人向往的校园景点。

下面是一些值得一游的清华校园景点及其简要介绍:
1. 清华园:清华园是清华大学的主要园林景点,是一个占地广阔的传统园林。

园内有各式各样的植物、花卉、池塘和展览馆,提供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供人们散步和休闲。

此外,园内还建有一些建筑物,如锦秋堂、玉蟾堂、思源堂等。

2. 五道口:五道口是清华大学校门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商业区。

这里有许多商场、餐厅、咖啡馆和夜生活场所,吸引着许多学生和游客。

3. 校史馆:清华大学校史馆是一个展示清华大学历史和发展的场所。

馆内展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以及关于校园建设和教学研究的实际展示。

通过参观这个馆,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清华大学的发展历程和学术传统。

4. 竺可桢纪念馆:竺可桢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清华大学杰出的校友和科学家竺可桢而建立的。

馆内介绍了竺可桢的生平和成就,展示了他在物理学领域的贡献。

这个纪念馆不仅向大家展示了竺可桢的个人故事,也展示了他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影响和推动。

5. 主楼:清华大学主楼是一个标志性建筑,也是学校的行政中心。

这座大楼建于20世纪20年代,是典型的中国西方混合建筑风格。

主楼的外观极具特色,内部设有一些办公室和会议室。

游客可以在主楼内追溯清华大学的历史,并欣赏到一些艺术品和文物。

以上只是清华大学校园的一部分景点,清华校园还有其他许多美丽的地方,等待人们去探索和发现。

无论是学生还是游客,都可以在这样的震撼性和优美的环境中享受到深厚的学术氛围和自然之美。

清华附近景点介绍

清华附近景点介绍

清华附近景点介绍
清华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周边有许多知名的旅游景点。

以下是其中一些:
1.颐和园:距离清华大学约8公里,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以其独特
的园林美景和宫殿建筑而闻名。

2.圆明园:位于颐和园附近,是清朝皇家园林之一,虽然在1850年的英法联
军入侵中被严重破坏,但仍然保留有一些古迹和遗址。

3.北京大学:距离清华大学约6公里,是中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其美
丽的校园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游客。

这些景点都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代表,也是一个了解中国的好地方。

北大清华参观

北大清华参观

北大清华参观清华大学主体所在地——清华园,地处北京西北郊名胜风景园林区,明朝时为一私家花园,清朝康熙年间成为圆明园一部分,称熙春园,道光年间分为熙春园和近春园,咸丰年间改名为清华园。

清华主楼:1966年5月落成,建筑总面积近8万平方米,是由清华大学有关专业的师生结合毕业设计而自行设计的校园杰作之一。

由“西主楼”、“东主楼”和“中央主楼”三部分组成,并以四个“过街楼”联成一个整体。

整个建筑气势雄伟,浑然一体,是清华校园中规模最宏大的建筑群,体现了清华师生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清华主楼不仅在教学、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是学校举办重大活动、接待重要来宾的主要场所。

美国总统布什、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等许多政界领袖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学术大师、著名跨国公司总裁等企业名流,都曾在中央主楼向清华师生发表演讲。

(北大清华参观)日晷:位于礼堂前大草坪南端的古典计时器――日晷,1920届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

下部底座镌刻着1920级的铭言“行胜于言”的中文及其拉丁文译文,“行胜于言”从此成为了清华的校风。

这种校风使清华培养了一大批脚踏实地、报国奉献的优秀人物。

水木清华:水木清华是清华园里最幽静之处,是学生晨读和休息的好去处。

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

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句:“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两旁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丰、同治、光绪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南西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自清亭:自清亭原名“迤东亭”,在工字厅东墙外的土山上。

朱自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曾任清华大学文学系主任。

他的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字秀丽著称于世。

如“荷塘月色”一文,以清华园景物为描写对象,已成为传世美文,为一代代中学生之国学范文。

1948年,他因拒领美国救济粮在贫病中逝世,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北大、清华主要景点

北大、清华主要景点

北大、清华主要景点每到暑期,北大和清华的校门前都会挤满前来游览的人们,特别是北大西门前的“黄牛”、“假导游”暑期更是猖獗一时。

人们为什么对游北大和清华如此青睐?这里除了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之外,还曾经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园林。

北大“燕园”原为明代“勺园” “燕园”原是明代米万钟的“勺园” 北大的“燕园”,原是明代米万钟的“勺园”,又称“米园”。

在《天府广记》中载:“海淀米太仆勺园,园仅有百亩。

一望尽水,长堤大桥,幽亭曲榭……”今天大学校园内的未名湖周围,便是当年勺园遗址。

当时在勺园的西边也有一座著名的园林“清华园”。

不过,这座清华园不是现清华大学的清华园,而是明万历皇帝的生母慈圣李太后的父亲武清侯的园子,故又名“李园”。

清华园“占地十余亩,堂亭楼台俱全。

水程十余里,乔木千计,竹万计,花亿万计……牡丹以千计,芍药以万计,京师第一名园也”。

但到明末清初,勺园和清华园均毁于战火。

(北大、清华主要景点)清康熙年间,康熙在海淀修建的清代第一座皇家园林畅春园,就是在清华园原址上修建的。

康熙修建畅春园时,还在畅春园北的福海一带修建一小园“圆明园”,赐给四子雍亲王,即后来的雍正皇帝。

到清雍正年间,雍正大修并扩建圆明园,使圆明园有了三十景。

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又在圆明园的东边修建了长春园,在两园的南边修建绮春园,也叫万春园,成为“圆明三园”,并使圆明园有了四十景,达到鼎盛时期。

此后,乾隆皇帝又整修了圆明园南边的未名湖畔勺园,名叫“春熙园”(今北京大学处)。

同时,还整修了圆明园东边的熙春园,又叫东园(今清华大学处)。

使圆明园有“圆明五园”之称,即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春熙园、熙春园。

乾隆年间“勺园” 成为和珅的“淑春园” 乾隆年间,乾隆皇帝把春熙园(即明代的“勺园”)赏给了大学士和珅。

和珅在这里修建了“淑春园”,也有写为“漱春园”的。

因和珅的家产富可敌国,所以淑春园修建得十分豪华,有京城第一私家园林之称。

和珅又叫此园为“十笏园”。

清华、北大游览全攻略

清华、北大游览全攻略

清华北大游览全攻略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从东侧门进入,依次游览博雅塔、绕未名湖,至办公楼,西门,然后南阁、北阁,到图书馆,百年纪念讲堂,之后到二教203教室。

(清华北大游览全攻略)博雅塔:博雅塔,是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三方面高度统一的建筑杰作。

它在未名湖中的倩影深印在北大莘莘学子的心中。

博雅塔位于未名湖东南的小丘上,是仿通州燃灯古塔、取辽代密檐砖塔样式建造的。

它原是校园供水水塔,其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乃燕园构建的神来之笔。

巍峨的博雅塔和它周围的松柏以及波光荡漾的未名湖构成燕园的一大景观。

由于建筑位置的巧妙,在北大内外,从梁柱、古树之间,时见它的身影,更增几分秀丽神奇。

博雅塔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地站在湖畔,纵观着风云变幻,那紧锁的塔门,就像这位老人紧闭的心扉,包含着人生的悠悠岁月。

未名湖:未名湖之于北大的意义,似乎汉唐之于中国一样,除了它本身所固有的美丽之外,更多的已经凝结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象征。

未名湖是北大的灵魂,作为一种表征北大的意象而深入人们的脑海之中。

未名湖很静。

她安然地躺在燕园之中,周围起伏的地势与湖岸交接形成的流畅的线条,将未名湖勾勒得如同一块温润的软玉。

湖畔杨柳依依、曲径通幽,则使她显得更加淡泊宁静。

未名湖被未名北路和未名南路合抱,沿北路东去,漫步湖边,可以体验到未名湖美丽的神韵。

风过无痕,水面上却泛起粼粼波光,湖周围树木葱茏,春天鹅黄、夏日浓密、秋季金黄灿烂,季季各有不同,但未名湖的神韵却不会变。

到了冬季,未名湖上坚冰成型,湖面上就是滑冰人的天下了。

每天下午,无数校内校外的滑冰爱好者齐聚湖面,偶尔会排成长队,也间或会撞成一团,一时间欢笑声、尖叫声齐齐响起,那青春飞扬的景象,哪还有半点冬日的寒意。

翻尾石鱼: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遗物。

长春园北部的建筑群中有谐奇趣(乾隆十二年建),前有一大喷水池,翻尾石鱼就是这个喷水池里的一个装饰物。

清华北大亲子自助游

清华北大亲子自助游

清华北大亲子自助游清华大学:理科楼、图书馆、大礼堂、同方部、清华学堂、水利实验馆、土木工程馆、世纪鼎、日晷、二校门、闻一多像、清华池、水木清华、工字厅、古月堂、荷塘月色、近春园遗址公园。

(清华北大亲子自助游)工字厅,古月堂工字厅、怡春院、古月堂,是目前清华园内仅有的几所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

工字厅原名工字殿,在赐给亲王后改名为工字厅。

原为清皇室园林建筑,现用作校行政办公。

工字厅是清华园的主体建筑。

因其前、后两大殿中间以短廊相接,俯视恰似一工字,故得名。

工字厅西有垂花门,额曰“怡春院”。

怡春院西南有房屋一所,曰“古月堂”,是工字厅的西跨院。

古月堂建于清道光,与工字厅一巷之隔。

初建时是园主的专用书房。

梁启超、朱自清等都曾在这里居住。

1928年,本校初招女生,这里被辟为女生宿舍,曾有许多趣话流传,古月堂原来被清华男生称作“狐堂”。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说来也有意思。

按中国的拆字游戏,古月加在一起,便是一个“胡”字,和狐狸的“狐”字谐音。

当时的古月堂是清华女生的闺房,男生们总能够感到她们难以抗拒的魅力,所以把古月堂称为“狐堂”了。

水木清华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地处工字厅后门外。

四时变幻的林山,环珑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庄美挺秀。

“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寒裳顺兰止,水木湛清华。

”正中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同、光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南西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中国的风景名胜中,随时可以看到亭子挺拔俊秀的身影。

它们或踞山颠,或临湖畔,玲珑剔透,宛若天成,成为迷人的游览景点。

而其中有些名亭是为纪念名人或为名人所建,有动人的历史趣闻和历史文化价值,更令游人向往。

清华大学为纪念著名作家闻一多、朱自清、吴晗而将校内三座亭子命名为“闻亭”、“自清亭”、“晗亭”。

其中“闻亭”、“自清亭”均在水木清华小山上。

北大校园建筑名称

北大校园建筑名称

北大校园建筑名称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是中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其校园内有许多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北大校园建筑名称:
1.未名湖:未名湖是北大校园内的著名景点,湖畔有著名的博雅塔。

2.博雅塔:位于未名湖旁,是北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3.理科楼:这是北大的主要教学楼之一,用于各种理科课程的教学。

4.图书馆:北大图书馆是中国最大的大学图书馆之一,藏书丰富。

5.百年纪念讲堂:这是一个多功能的演讲和表演场所。

6.红楼:红楼是北大的历史建筑之一,现为爱恩斯坦访华纪念馆。

7.燕园:燕园是北大的主校区,有许多历史建筑和绿地。

8.光华管理学院:这是北大的管理学院,提供各种商科课程。

9.法学院大楼:法学院大楼是北大法学院的主要教学地点。

10.学生宿舍区:北大有多个学生宿舍区,如静园、畅春园等。

以上只是北大校园内部分建筑的名称,实际上,北大校园内还有许多其他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和景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北大景点介绍
清华大学简称清华,诞生于1911年,因坐落于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而得名。

初称‚清华学堂‛,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翌年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北京清华园原址。

(清华北大景点介绍)
大礼堂
清华大学大礼堂仿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礼堂于 1912 年建成。

它兼有希腊和罗马的古典风格,是一座优美典雅的建筑。

大礼堂平面呈正十字形,南端为门厅,北端为舞台。

这在当时可以算得上是全中国最好的建筑之一,成为清华的象征,那是一座清华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科学馆
科学馆座落在大礼堂西南方,与同方部遥相对应,是清华四大建筑之一。

始建于 1917 年,工程历时两年整,于 1919年九月竣工,总面积 3550平方米。

科学馆同图书馆老馆、体育馆、大礼堂都是由美国建筑师墨菲设计的,整个建筑体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建筑结构先进、材质质地坚固、设施器械完善。

就建筑规格而言,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科学馆算不得什么宏大的建筑,但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科学馆可算是集当时先进建筑技术于一身了。

科学馆初期只是学校理科课程的实验场所,设备比较先进,开辟有设备齐全的物理、测量、生物、化学实验设备。

文化大革命期间科学馆物理实验室遭到严重破坏,1968年“武斗”期间科学馆屋顶被烧毁。

1972年 7月,杨振宁先生回国向周恩来总理呼吁,“倡导一下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在多方努力下清华逐渐恢复了理学研究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科技发展储备了大批人才。

现在科学馆翻修一新,除了保留原有的建筑外观特征,管内设施已全部更新,高等研究中心将迁至此。

这一切都将给这座古老的建筑带来新的活力。

图书馆
图书馆是清华大学中一座很特别的建筑,这不仅在清华建筑中独一无二,而且就是在整个建筑史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清华大学图书馆现藏书 400余万册。

(清华北大景点介绍)
其实,清华大学图书馆的魅力不仅仅在建筑方面,更多人心向往之的是其中积淀的浓厚人文气息。

从钱钟书当年“扫平清华图书馆”的雄心壮志,到曹禺先生在这里写下的话剧名作《雷
雨》,再到多少年来一如既往的莘莘学子埋头苦读的身影,孜孜以求,聚精会神的面庞,无不让人切身体会到清华校园文化的薪火相传,深深感动于自强不息、行胜于言的清华精神。

清华学堂
在清华大学二校门北面的大草坪东边,矗立着一座式样别致的二层楼房。

此楼为德国古典风格,青砖红瓦,坡顶陡起,这就是清华校园中的标志性建筑之——清华学堂大楼。

清华学堂大楼西部建成后成为高等科学生的教室,东部建成后曾是高等科毕业班的学生宿舍,所以历史上也称“高等科”。

高等科宿舍的设施相当华丽舒适,有闪闪发亮的打蜡地板,能抵御北方风沙的双层拉窗。

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图书馆、振兴中华碑、博雅塔、未名湖、斯诺墓、钟亭、翻尾石鱼、蔡元培先生像、李大钊先生像、北大六院、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塞万提斯像、西南联大纪念碑、原燕京大学建筑群、北京大学校友门;
北大体育馆:体育馆位于北京大学校内东南区,是2008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专用馆。

2004年4月至6月,该项目业主单位北京大学向国内外公开征集设计单位,并从6家应征单位中选中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方案。

同年7月,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节俭办奥运的精神,对总体设计、场馆功能、规模控制、材料选用进行了优化设计,确定最终方案。

不仅能满足学校教学、训练、娱乐等功能服务,还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体育活动场所,并能举办国际、国内大型体育比赛和其它大型活动。

博雅塔:
博雅塔,是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三方面高度统一的建筑杰作。

它在未名湖中的倩影深印在北大莘莘学子的心中。

博雅塔位于未名湖东南的小丘上,是仿通州燃灯古塔、取辽代密檐砖塔样式建造的。

它原是校园供水水塔,其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乃燕园构建的神来之笔。

巍峨的博雅塔和它周围的松柏以及波光荡漾的未名湖构成燕园的一大景观。

由于建筑位置的巧妙,在北大内外,从梁柱、古树之间,时见它的身影,更增几分秀丽神奇。

博雅塔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地站在湖畔,纵观着风云变幻,那紧锁的塔门,就像这位老人紧闭的心扉,包含着人生的悠悠岁月。

(清华北大景点介绍)
未名湖:
未名湖之于北大的意义,似乎汉唐之于中国一样,除了它本身所固有的美丽之外,更多的已经凝结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象征。

未名湖是北大的灵魂,作为一种表征北大的意象而深入人们的脑海之中。

未名湖很静。

她安然地躺在燕园之中,周围起伏的地势与湖岸交接形成的流畅的线条,将未名湖勾勒得如同一块温润的软玉。

湖畔杨柳依依、曲径通幽,则使她显得更加淡泊宁静。

未名湖被未名北路和未名南路合抱,沿北路东去,漫步湖边,可以体验到未名湖美丽的神韵。

风过无痕,水面上却泛起粼粼波光,湖周围树木葱茏,春天鹅黄、夏日浓密、秋季金黄灿烂,季季各有不同,但未名湖的神韵却不会变。

到了冬季,未名湖上坚冰成型,湖面上就是滑冰人的天下了。

每天下午,无数校内校外的滑冰爱好者齐聚湖面,偶尔会排成长队,也间或会撞成一团,一时间欢笑声、尖叫声齐齐响起,那青春飞扬的景象,哪还有半点冬日的寒意。

北大的山水之间,群楼之处,就是北京大学的图书馆了,这座建筑隐约透着一种迷人的古典气息,这所图书馆是全亚洲最大的图书馆,藏书最多的图书馆,约有五千多册图书,在这书的海洋中,我们是快乐的,生活是充实的,知识是丰富的,这也是北京大学最吸引人的地方。

在北京大学天然的山上,我们看到了许多树,这些书们都散发出了迷人的清香,在上山的路上,有很多花,有蓝的、粉的、白的。

美丽极了!在微风的吹拂下,晃来晃去,好像在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偶尔在树上能看到几只金雀鸭在唱歌,下了山,迎接我们的是一片清澈的湖水,叫做未名湖,我么坐在湖边,(清华北大景点介绍)
看着水中拿几条正在一起嬉戏的鱼儿,便想起了在小时候与同学一起什么都不懂,就傻傻的哈哈大笑,心中有了一种酸酸的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